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业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美业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4 10:41: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美业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美业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篇(1)

1风景园林专业开展美育的重要性

1.1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高新技术发展,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敢于创新、会做事做人、能独立思辨的综合性人才[5]。美育通过有形的艺术作品来感化和愉悦学生身心。美育对学生来说,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健全审美观,还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有助于开发其智力和创造力、想象力[6]。美育不仅具有道德教化功能,也是通过具体形象认识世界的途径;不仅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健全人格,也丰富和愉悦人的精神。因此,可以说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

1.2是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风景园林行业的宗旨是为人民创造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如果连美和丑都分辨不清,如何创造美、建造美、维护美?因此,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养护管理,都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能够鉴别美和创造美,才能让人民感受美。加强审美教育,对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1.3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根本保障

美育的目的在于教人求真、务实、觅美、从善。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应用者。只有加强美育,才能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促使青年大学生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进而实现全民美育,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风景园林专业开展美育实践的方法

2.1增强教师的美育意识,提高审美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课堂的管理者,只有教师足够重视美育,才能统筹全局,从备课、授课全方面渗透美育,使美育有所成效。因此,首先应增强教师美育意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美学素养。只有形成正确的美育教育观念,才能推动美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2明确目标,突出主题,彰显特色

《风景园林艺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风景园林艺术、美、园林美等相关基本概念,风景园林要素、园林布局、园林构图、园林造景和园林意境是什么和如何赏析等。因此,将课程内容分为8大章节,每个章节根据内容设立相应美育主题,从而让教师围绕主题授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3紧扣主题,精心策划,协同育人

授课的重点仍是传授专业知识,为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做到协同育人,可借助雨课堂或学习通等授课平台,借鉴培训技巧,精心策划每次课程的导入和授课过程。首先,加大平时考核比例,与学生立课程公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其次,采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导入课堂,如某一场地内有一坟墓影响建设,如何利用造园要素进行美化处理?又如,某高校要营造一个室外开放学习空间,如何利用造园要素进行处理?或利用心理测试、互动小游戏导入课堂。再次,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主题讨论,选人或抢答,雨课堂开展弹幕讨论和发红包等增加授课过程中的互动。最后,借助思维对对碰、世界咖啡馆、接龙等互动游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4巧点主题,大胆创新,能力迁移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美育教育。例如,在第1讲的风景园林艺术概述中,为使学生认识本专业,利用漫画补充讲解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和将来就业方向,告诉学生虽然从事本行业比较辛苦,但是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做贡献,希望学生能树立“做绿水青山建设者”的远大职业理想。又如,第2讲的美与园林美,通过讲解中西方美学历程,引入案例,让学生认识美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其次,授课后进行美育小结。结合园林要素本身的特点,进行美育教育。例如学习假山置石要素,希望同学们能学习石的坚韧,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山石的朴实无华,面对信息爆炸和各种诱惑的当代社会,能够不浮躁与虚华,能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又如,植物有较多的文化寓意,通过讲解植物寓意,让学生学习植物不屈不挠精神的同时,学会用“园艺疗法”陶冶情操,也有意识将我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景观设计之中,提升设计作品内涵。最后,注重专业知识与美育的运用。如利用慕课进行第8讲园林艺术赏析课程的翻转,提前分享学习资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然后结合学校或周边的景观,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美学鉴赏。又如,引导学生围绕弘扬美育文化精神主题,为学校设计园林建筑小品等;让学生能力迁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

篇(2)

关键词 职业道德 意识 训练 培养

一、以日常生活为载体,强化职业道德行为自觉性

自觉性是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培养人的自觉性,最好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

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是住校生。他们远离父母家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在学校吃住,面临许多日常生活的巨大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自觉性的重要作用,我尝试着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来帮助学生培养自觉性。

(一)自觉遵守作息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看似小事,但是对于培养学生自觉性而言,是最有效的途径。我发现,那些能够认真遵守学校作息时间的学生,往往比不能遵守作息时间的学生更具有自觉性。我们中职学校的住校生,因为正处于青年早期,自觉性还没有形成,所以从遵守作息时间这样的小事情做起,对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自觉参加课外活动。在我们学校,各类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这些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身心需要,同时,也成为了培养他们职业道德行为自觉性的现实载体。所以,我十分重视让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和校外活动,藉此培养他们的自觉性。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体育或文艺竞赛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要自觉遵守竞赛规程,在竞争的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地展示自己的实力或与对手较量。又如,在带领学生去春游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团队纪律和社会公德,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感情去体会美,让学生的情操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自觉维护团队利益、爱护美丽环境的良好社会公德。

二、加强专业学习,夯实职业道德行为基础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把自己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职业道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

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为了让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要求学生把握好每天的学习生活、珍惜每一个实习和实践机会、重视每项技能的训练。

(一)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我们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烹饪、财会、软件设计、航空服务、幼师等专业。只要学生能安心学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往往非常吃力。这样就需要他们付出更多大努力,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强化。因此,每当我看到学生用功学习,我总要给他们送去真诚的鼓励,强化他们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从而学得一技之长。

(二)珍惜专业实习机会。专业实习是学生了解专业情况,了解职业及其相关岗位规范,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主要途径。所以,通过专业实习能够为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下好的基础。

(三)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是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职业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任何职业都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技能训练,向专业老师、实习师傅学习请教,刻苦钻研,强化训练,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

三、参加社会实践,拓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途径

心理学研究证明,实践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学生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经历,就无法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知识技能转化成为为大众提供服务、为社会奉献力量的实际行动。

为了发挥社会实践作用,丰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做到知行统一、体验成功。

(一)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帮助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我们中职学校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产生心理体验,帮助学生把职业道德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学生通过在学校实习点的亲身体验,就会自觉地懂得了职业道德是从事具体工作的精神动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提高了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认识。

(二)学做结合,知行统一。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必须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之后,一定要把那些规范条文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到“学做”结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精神动力,实现“知行”统一。为了帮助学生能做到学做结合、知行统一,我们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积极联系有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为了提高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学校特别注意做好在社会实践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和监督。

篇(3)

关键词:核应急;跨学科;知识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14-02

一、跨学科知识型核应急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核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首要技术手段,安全发展核电是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市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核能与核辐射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家核应急工作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核应急人才培养日趋重要。

(一)核应急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切尔诺贝利、福岛等事故的教训表明,若未能迅速将事故控制于场区内,就容易引发火灾、核泄漏、社会恐慌、人员伤亡等相互影响的衍生事故场景,形成非常规的灾害链式演化效应,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此类问题机理复杂,往往需要核电、环安、医疗救援等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人才在应急管理人才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协同应对与处理。这对核应急人才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在纵向上,作为处理特定核事故场景的专业人才,要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且在横向上,作为复杂非常规突发事件响应的应急人才,需要清楚了解核事故演化的一般规律,理解应急管理基础的、共性的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核应急知识与自救他救的基本技能,以形成跨学科知识沟通、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图1)。

(二)跨学科核应急人才的培养是核特色高校的历史使命

遵照主席关于加强核安全应急能力建设的指示和《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二五”规划》的统一部署,依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2014]6号文,设立以南华大学、苏州大学等为依托单位的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南华大学已建成以“核燃料―核技术―核环境安全―核能经济产业―核应急管理”为主线的核能安全开发与应用的学科链,基本具备培养核应急纵向专业知识与横向跨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实验环境。因此,培养具备核安全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核应急人才,已成为部分核特色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强化跨学科知识型核应急人才的培养,将跨学科应急管理共性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对拓宽学生就业面,全面增强学生学习与就业自适应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及时有效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输送优秀的核应急人才,对我国核能产业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二、现行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一)院校长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现阶段,专门针对跨学科核应急人才需求的院校培养模式仍十分罕见,传统教育观念只重视纵向专业知识人才的培养,围绕特定职能展开,为了更好地迎合各行各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学人才培养的类型和主要方式仍是按学科、专业进行划分,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本专业内的知识,侧重于给学生传授一般定向管理和技术工作所需的技能,强调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最优决策。这种培养模式没有将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提升到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割裂了学科、专业间的横向协同作用,培养出的定向专业人才不具备环境自适应性,无法满足复杂、不稳定环境下的核应急响应需求。

(二)专业机构短期培训模式的局限性

德、美、英、加等先进核大国以提高核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自愿者的核应急响应知识和技能、强化公民的核应急救援意识、普及和提高核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等为目标,形成了一套涵盖培训制度、课程体系、培训方法等各方面科学系统的核应急培训模式(IAEA 2010;蒋铭敏 2009;姜文华2012),为国内刚起步的核应急培训事业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专业机构的核应急培训模式以核应急响应亟需的横向跨领域知识与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具有专业化、效率高、知识覆盖面广等特点;然而,与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培训时间过短,内容不够深入,人才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培养出的应急人才环境适应性不足。

三、跨学科知识型核应急人才的培养思路

核应急人才既要精通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通晓跨学科的应急管理共性知识,这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焱 2011)。南华大学核应急培训基地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交叉学科)的优势教研资源,积极探索跨学科知识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培养思路:

(一)建立纵横结合的跨学科培养框架

跨学科人才在具备坚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应对能力。国内虽已形成成熟的“专业培养”与“双学位”“辅修”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案,但学科知识间的紧密结合程度,学生的知识融合运用程度均未真正达到跨学科培养的内涵要求。因此,有必要设置纵向专业知识与横向共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现行各专业培养方案探索具体的跨学科培养模式框架,整体考虑综合结合的跨学科培养流程。

(二)建立系统的跨学科知识课程体系

全面、权威、实用的理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现行高校均已具备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而针对特殊的跨学科的横向核应急共性知识需求,缺乏可参考借鉴的规范与成功案例,相应的课程与教材设置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我国实际核安全现状与趋势,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扩展相应的跨学科共性知识课程体系,是成功培养核应急管理人才的必要途径。

(三)设计有效的跨学科技能实训机制

系统、高效、可靠的技能实训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为理论知识的巩固理解与熟悉运用提供实际操作与训练的环境,是核应急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需要围绕特定核事故对应急技能的需求,结合高校现有“核应急设施、设备”等专业实训资源,设置如“核应急演练”、“核应急仿真”、“指挥协调”、“协同决策”等跨学科应急共性知识相应的实训计划与流程。

(四)建立高素质的跨学科教师队伍

跨学科知识教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某学科专业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跨学科核应急共性基础知识;作为跨学科知识教师,不仅要通晓核应急共性知识,还要了解应对核事故灾害链不同场景所需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加强跨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共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aurentF.Carrel.TrainingCivilservants For Crisis Management.JournalofContigenciesand CrisisManagement,vol.8. 2000,(4).

[2]姜文华,孙健,来永芳.h核发达国家核应急培训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辐射卫生,2012,21(2):214-215.

[3]卢文刚.中国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2).

篇(4)

(一)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口腔医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色彩学、美学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口腔治疗中。口腔医学生需要利用审美能力对口腔进行美的创造,从而治疗疾病,同时重塑患者容貌。口腔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专业技术决定了患者形象是否美观。通过对口腔医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备美术造型能力,进而创造美。

(二)提高口腔医学生对容貌、空间的把握能力

对口腔医学生进行美术造型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感和物体结构、质感的把握能力,通过大量训练,将手与眼统一并提升至一定高度。为提升口腔医学生对器官的空间把握能力,可对人物面部进行写生或是解剖,进而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三)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

1.色彩的重要性人们对于色彩有着天生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要强于对外形的辨别。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觉,进而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因此,把握好色彩对口腔医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修复义齿时需要对义齿进行比色,参考患者脸色、唇色以及光源,设计适当的义齿颜色。

2.义齿修复与个性化修饰医师对于色彩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齿的美观程度。口腔医学生应了解色彩原理和相关基础知识,并对配色有一定了解。在进行色彩训练时,加强训练学生对于色彩的辨识和搭配,为了避免学习枯燥,可将色彩运用至绘画。

(四)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修养

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且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学生专业修养,将自身的美学理念融入专业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二、口腔医学生审美教育现状及内容

(一)口腔材料美学教育

以往选择口腔材料时,只是考虑材料的机械强度与相容性是否达标,但是,近些年,口腔材料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已经成为了选择材料时必需考虑的因素,这是口腔美学的一大进步。过去常用的金属冠桥已经被树脂和陶瓷材料所取代,原因在于较强的金属色泽在口腔中过于突兀,远不如陶瓷材料美观,而且陶瓷、树脂的性能优于金属材料。

(二)口腔色彩美学教育

由于计算机光电测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口腔色彩美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调色、配色,将色彩数值化,消除了人眼误差,提高了配色技术。另外,利用计算机测色,可研究出各种影响因素对口腔材料色泽的影响。

(三)颜面美学教育

正畸治疗是改善面部软组织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以往的治疗只是注重矫正错咬合,却少有人关注对面部容貌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对正畸治疗的作用进行改观,不仅要矫正牙列,还应矫正面部异常。

(四)牙周病审美治疗

我国对牙周病的审美治疗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牙周病包括牙龈增生、牙龈暴露过多、高笑线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容貌,可通过切除牙龈、修复生理冠等手术治疗牙周病,从而有效改善面部美观程度。对于青年人的牙周炎,可配合正畸治疗、咬合调整,进行牙周手术,进而解决牙列不齐、咬合紊乱等问题,提高口腔美观性,同时治愈疾病。对于成年人的牙周炎,可配合牙周夹板进行常规治疗,从而固定牙齿,恢复牙列。

三、提高口腔医学生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充实教育内容

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应选择丰富、优秀的教材,并以此为载体,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使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

(二)提高教师审美素质

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才能提高口腔医学的审美教育。这就对进行审美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以及审美经验。将口腔学与美学相融合,提高自身的口腔审美素质,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三)加强学生审美兴趣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首先应激发学生对口腔美学的学习产生兴趣,然后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使用美学理念去看待专业知识。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应融合入美学知识,并同时讲解医学与美学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还应培训学生的审美技能,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创造美的能力。

四、小结

篇(5)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重要性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使高校学生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生产需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最终使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应用型人才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实践学会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并且依托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还可以继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但能够为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还可以技术创新,可见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是符合市场人才需要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以市场为先导,以提高人才质量为重点,将原来精英式教育教学模式向大众化进行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这与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狠抓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教学工作

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高校学生如何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便操作能够再强,也是不可能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围绕着满足高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这一中心任务来抓,高校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为出发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整合更新专业知识内容,逐步构建出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理论教学体系。

(二)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教育教学要始终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展开工作,在狠抓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等形式,让高校学生能够动手实际操作,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尽最大可能的开展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技术操作能力。

(三)认真强化素质教育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教育教学要立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认真强化素质教育,使高校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高校教育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思想和行为入手,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好的道德感、责任心、身心素质和意志品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校学生只有拥有较高的素质,才能实现就业,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篇(6)

[关键字]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就业竞争力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强调的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技能的教育,其涉及的范围宽广全面,它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德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符合当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的要求。但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实施通识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社会关注度低,导致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通识教育理念和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是融合了古希腊、欧州中世纪大学时期的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理论和英国自由教育(1iberl education)理论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它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正如卢梭所说:“在使爱弥尔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

通识教育在大学阶段是指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持的训练,以及个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因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其目标是: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辩各种价值。它强调了人的自主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力求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博与专的关系。

强调专业教育的高职教育与通识教育不同,它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

2.通识教育对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2.1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知识素养

知识素质是指个体具有的知识结构状况和掌握的知识量的状况。知识素质内容包括两部分,即专业知识素质和相关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通过专业教育获得,而相关的知识素质则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获得。高校通过开设通识必修课、选修课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涵盖文、史、哲等人文科学及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为应对用人单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

到了21世纪,边缘学科在增加,文科和理科的渗透能不能达到?真要创新,应该从这地方创起。”文理知识的融通,会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特的创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其实现文理知识融合、构建创新能力基础的重要途径。

2.3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识教育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重视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往往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2.4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

通识教育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统整学习,使大学生文理科学知识融通、社交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判断能力。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智力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5 通识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技巧,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通识教育重在“通”,培养学生能力和学识的全面性,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融入实践教学。高校通识课设置既强调理论学习,同时又针对学生素质现状加强技能培养,比如开设求职简历协作专题、求职面试技巧、人际交往技巧、职业规划等素质拓展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加强学生显性就业能力培养。

3.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为了学生的发展潜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特别强调培养有EQ、有气质、有人文素养的人格特质,具备通用于职场的的核心就业能力。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一项伞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个部门和方面应统一部署、协调合作。从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看,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学校层面应将通识课程融入办学理念之中,达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全力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加强通识教育,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教学内容的配置,可以为专业与通识的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实践中,应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作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颇具特色的“通专”结合的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依据,对学生三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规划。

其次,教师层面要促进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教师“通专”结合的素质高职院校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树立“学生中心型”的教学策略,注重挖掘专业教育内容的通识内涵,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启发哲学思考和艺术灵感。通过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教师运用“学生中心型”教学策略,能顺利具备有EQ、有气质、有人文素养的人格特质,具备通用于职场的的核心就业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识的学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师表的描行,对推进课堂教学中的“通专”结合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师“通专”结合的素质和积极性,还需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引导优秀教师积极开展通识教育要以政策调整为导向,引导、鼓励优秀教师为低年级高职学生讲授通识教育课程。

最后,学生应深刻认识就业竞争力对自己未来工作生涯的重要性,努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把通识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学生将通识教育的课程置于与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学习,并将这些科目的学习视作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来认识。基于此,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外,高职院校学生更应深刻认识就业竞争力对自己未来工作生涯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专业性学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定律、理念外。其它方面都有可能很快就过时,而拥有EQ、气质、有人文素养的人格特质,具备通用于职场的核心就业能力,似乎才是学习的首要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就业竞争力对自己未来工作生涯的重要性,努力在求学期间,多充实与增进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毕业时顺利就业就业,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教育出版社,2001,(81-95).

[2]杨琴琴.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的困境[J].中国农业教育,2012,(3).

[3]郑印乐.对高职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0,(20).

篇(7)

一、医疗美容专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在医疗美容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在很多医学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医疗美容专业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当前很多人对医疗美容专业的兴趣较高,从事医疗美容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

对于医疗美容专业而言,主要为了培养具有一定技能且能够从事医学美容、美容卫生保健的技能型人才。临床医学与美容医学的交叉部分属于医疗美容专业,是一种新型学科,也属于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很多高等医学教育学校中医疗美容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的全面了解,发现这门学科主要教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医疗美容技能等,为医疗美容技术工作培养高级技术专业人才。

二、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理论教学体会

(一)因人施教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很多医学高等学校医疗美容专业,通过对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已经采用的因人施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发挥因人施教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对结缔组织中脂肪组织的结构进行讲解时,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当讲解生物化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很多高等院校医疗美容专业的学生包括文科学生和理科生,在很多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影响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医疗美容是在充分利用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之上,对人体的健康进行维护,对人体的美进行再塑造。医疗美容涵盖人体各个器官和部位。因此,在医疗美容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尽量将每一个复杂的知识进行细化,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授,提高学生对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习兴趣。

(二)PBL教学模式

随着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疗美容专业的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PBL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并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PBL医学教育主要的基础是医学问题,教学主体是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教师辅导下对某一医学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

例如在皮肤章节的教学中,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皮肤的漂白是什么意思,可以适当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适当讲解白癜风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整个章节。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医疗美容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