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2 11:06: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

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正如现代语言学博士H.H.Stern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言,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是和本科教育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随着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就业留学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缺乏明确目标,学习上非常被动,学习习惯差,有的甚至自卑感较强,不敢开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小难度。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是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著名教育家华生、斯金纳等。其主要贡献是对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对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及学说。如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作为一科学系统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套完形说,与当时的联结说形成对立。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贾德、布鲁纳、奥苏泊尔等。该学派建立了“完形———理解、领悟、认知———发现科学学习说”理论,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认知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相对立,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及马斯洛。此学习理论基于自然人性论,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熏陶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曾说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马斯洛在《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中指出,个人人格的有效形成往往来源于自我压力。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刺激———反应为原理的机械性语言操练,即为学习者提供语料输入,然后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无论是强调语言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的听说法,还是把外语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强调图像和录音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语言习得目的的视听法,都频繁用到听、说这两种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说等手段积极刺激学生,引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用情景法和交际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自己英语运用的能力。

(二)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重新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体系。而人们进行阅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二是借助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的再加工达到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学生词汇量不够的短板。另外,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以便最大限度使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影响教学效果。

(三)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由此所产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环境,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改错,主动表现自己,最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意志、刻苦性、信心、心态等内容。诚然,英语学习好坏与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英语的成功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不怕困苦;培养学生集体的观念,互助合作;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只有多管其下,英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一些著名理论干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与学习者需求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自我实现,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起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英语学科来说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激励,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大力鼓励学生,给予正面表扬,多注重进步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良性发展。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积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孙丽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高职英语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3,02.

[3]张子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信息化,2013,05.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琦.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

[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 学生 心理学 教育 中心

学生时期是青年人养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阶段,在学生阶段加强对青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对青年人养成良好心理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育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关注焦点区域主要有三个,即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其中,学习者无疑是最重要的,是“焦点区域中的焦点”。所以要真正了解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必须先了解有关学习者的知识。

在历史上,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教育的客体,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另一种是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把学生的发展看成一种“自然”的过程、“自动”的过程,教师只能是这一过程的“仆人”,把学生地位抬到绝对高度。这些观点和理解都会影响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关系问题,直接关系教学计划是否能得到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我们的理解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导与中心”的关系,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都应该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

个别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让多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顷刻间灰飞烟灭。分析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我们看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个别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心理上每一天都会有微妙变化。每个上过学的人都经历过中学时代,肯定会有跟学生相同的感受。从成为中学生起,他们就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即将从中学步入梦想中的“象牙塔”这一阶段性变化,首先是身份的变化,也是更高追求的起点。他们会逐渐形成青年人自己的特点和品质――培养他们的倾向性、能力、自觉性、责任感、纪律性、与别人共处的技能和自我批评的能力等。因此,无论是中学老师,还是高校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有效开展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且要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考虑学生心灵特征、年龄特征和社会心理特征,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时时处处关爱学生。同时由于不同阶段学校教育都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社会变迁等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实施还需要与社会心理学结合进行。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实施中,要始终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中心”的工作思想与教育理念,首先做到“以人为本,做好人文关怀”,其次进行“科学辅导,帮其认知领悟”,还有就是“找准要点,提高交往能力”。特别对于存在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内向、性格暴躁、单亲家庭等突出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要做到细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点滴学习与生活中改变学生心理及行为习惯。

1.以人为本、全人教育。“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来说,老师面对的是年轻的学生,做的工作是育人工作,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都应是“以人为本、全人教育”。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就是人之为人,其次才是传授知识,第三才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这就要求各级学校老师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文明行为培养,在健全人格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2.主动工作、深度关怀。老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确有教学、管理等许多繁杂的事情要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在关注这些显性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心理健康等隐性问题。有时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有压力时并不会主动找老师,尤其是因家庭原因、性格特点、交往问题等造成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重点关注存在“异常”表现的同学,给其以关注与关怀。同时发动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心理信息员的主观能动性,洞悉学生各方面情况,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尤其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要能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想方设法给之以关怀,主动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家长既能积极治疗,又能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令我们高兴的是,目前各级学校在教育心理学方面正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越来越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学、高校等各级学校开始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学或指导方面的专门人才,如专职辅导员、心理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学校社会工作者等,以及建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开始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如焦躁、逃避和防卫、敌对性、自我惩罚、压抑、羞怯等,使学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大保证学生健康发展。总之,学生阶段的教育心理学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正在慢慢地成长起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必然会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呵护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参考文献:

[1]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编.现代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篇(3)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结合高校植物学教学特点,将教育心理学规律运用到植物学教学实践和改革中,τ诮立合理高效的授课方法,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几个应用实例,为更科学地进行植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19-02

植物学是农学类和生物学类等专业的骨干基础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系统进化过程以及高等植物分科基础知识,为后续植物生理学、植物资源学、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由于植物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增加了学习难度,且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相关知识遗忘较快。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点并减缓遗忘速度,使植物学知识能够与后续的课程学习顺利衔接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直接针对学校教育,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其研究课题、资料和数据也直接从学校教育实践中获得[1]。植物学教学是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必然要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对教育心理学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一、提高教师威信,促进知识传输

教师威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威信,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职业威信的建立要求教师对植物学课程有深刻的理解,知识渊博,能结合课堂内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刻苦钻研学科发展,能把最新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使课堂生动有趣。人格威信是学生对教师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尊敬和信赖。

二、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则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和维持现有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具体到植物学教学,只有首先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被动地为了修完学分而学习,转变为主动地为了兴趣而学习,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有趣有益,愿意花时间去钻研,才能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使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很多情况下,学生对植物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和怎样学,教师应在课程初期使学生明确植物学课程在整个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对后期植物生理学、植物资源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结合生产实际,说明植物学课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去学及达到何种学习效果。

2.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成功感。植物学课程知识点较多,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不断地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如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植物的识别,设立问题情境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解决等,对于完成任务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物学基础不同,个人的认知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要在施教过程中留心观察,任务难度要因人而异,避免使学生产生挫败感[2]。

3.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明白自己是整个教学学习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三、遵循感知规律,不同内容运用不同呈现方式

知识的学习过程,首先是知识的感知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本来枯燥的知识以更加容易被感知的形式呈现出来,简化知识理解的难度,提升知识传输的效率。感知规律主要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及对比律等,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感知规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高等植物雌雄蕊发育部分的讲解可以运用活动律,做成Flas的形式,在动画播放的过程中穿插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雌雄蕊的发育过程,识记各个结构的名称;讲解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时,可以运用对比律,引入对根结构的复习,把二者的结构图同时呈现,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在对比当中强化对根结构的认识;高等植物分科部分的讲解可运用组合律,把有共同识别要点的科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如大部分唇形科植物及部分玄参科、马鞭草科、爵床科植物具有“茎四棱”的特点,可以把这些植物放在一起讲解,并结合它们叶序和花序等的不同,分别进行识记。

四、巧妙运用记忆策略,促进学生知识巩固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或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这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植物学教学应分别从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入手,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识记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贮存的过程。植物学知识的编码最实用的方法是把其编制为口诀或顺口溜,既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对此前人已进行了合理的探索,如“十字花科蔬菜多,合生心皮假隔膜,雄蕊六枚四个长,关键一项看角果”[3],“枝有环痕雌雄多,聚合u木兰科;乳汁腺体花单性,花盘常在大戟科”等[4]。保持是识记过的知识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复习尤为必要,复习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如课后教学网络平台互动,课堂学生互问互答,定时的知识小竞赛等。回忆是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人脑对信息的再认和再现。对植物学教学而言,适时地进行实验操作和植物的野外识别是行之有效的“回忆”手段。植物学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是对课堂知识的再现,教师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地回忆所学知识。野外植物识别时应合理安排实习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和部分器官的解剖实现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过程[5]。

五、适当进行内容扩展,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N学习中得到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正面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负面的干扰作用称为负迁移。大部分高校植物学课程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为后续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植物资源学等课程的学习进行知识储备。植物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材重点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知识框架,还要适当补充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提高学生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解,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高等植物分科部分可以结合植物的识别特征,介绍该植物在食用、药用、工业等方面的价值。细胞结构部分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细胞凋亡对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这样,既提高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期望值。

六、结语

近年来,植物学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媒体和网络互动平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学习方式灵活化,教学效果明显提高[6,7]。在植物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教育心理学是各项改革措施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使改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

[2]程瑾,徐桂娟.因“材”施教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具象延伸[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2):27-30.

[3]尹月娥.被子植物十二分科识别歌诀[J].生物学杂志,1994,(2):41.

[4]李杰,黄振艳,黄学文.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07):349,351.

[5]郑宝江,陶雷.规范化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5,(11):81-82,95.

篇(4)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师范教育 “双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师范教育担负着为全国职业高中、技术学校及中等专科学校等培养师资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满足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乃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很多,但关于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很欠缺,因此本文将就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进行探讨。

笔者在《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研究》一文中曾阐述过,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两化”,即“专业化”和“师范化”。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化和师范化”及师范课教师的“师范化和专业化”,简言之,就是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崇高的师德、丰富的学科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实践技能和技巧,拥有丰富的个人职业经验和职业自我探索、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①。在探索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的过程中,要依据其内涵及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

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所不同,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教学科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普通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品质,还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定期地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训基地、企业或科研院所提高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还要求教师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备毅力、有耐心、能吃苦、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从而使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师把上述优秀品质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较早地树立对职教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更好地促进我国职教事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实行教师上岗资格制度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是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等职业师范院校的老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比较有经验,而新任专业课和师范课教师则相对薄弱,因此对于新教师要实行上岗资格制度。

第一,新任专业课教师要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的培训与考试,让他们掌握教育教学、教学方案设计的方法,并具有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管理学生的能力。学校应安排他们到与其所教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随后要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并要取得相关的等级证书。通过上述途径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在任教期间,教师要参加短期培训班、本科班或中职教师研究生班,学习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方法概论等知识,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第二,新任师范课教师要在试讲合格之后才能任教。在新任教师任教的前半年,首先要做老教师的助教,向老教师学习如何讲授“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以使他们在讲授“职业教育学”时,能减少“纯理论”的知识,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实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在讲授“职业教育心理学”时,能以职业心理为主线,培养学生丰富的认知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个性心理,并能与“职业教育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以便切实有效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教师不能一味地模仿,要善于运用新观念和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在任教后的前两年,要安排他们学习所教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学生一起参加生产实习,让他们大体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掌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与专业教学有效地结合。此外,还要尽量减轻新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专业,进行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迅速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三、实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原有的部分教师还达不到“专业化”和“师范化”水平,对于他们要采取以下措施:(1)内部听课。组织师范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相听课,互补不足。(2)外部进修。定期、轮流派送教师到进修班或重点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分期分批地派送教师深入实训基地、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现场专业培训,以便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3)举办短训班。给师范课教师开设短训班,由专业课教师为他们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给专业课教师开设短训班,由师范课教师为他们系统地讲授“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方法概论”等课程。(4)举办研讨会。定期举办研讨会,每次由一名或几名专业课教师或师范课教师作专题学术报告或实践经验汇报,其他人可以参与讨论或辩论,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5)出国进修。鼓励和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到瑞典、德国、法国、美国、日本、英国等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技术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能在短时期内达到“专业化”和“师范化”,而且还可以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使其他教师达到“专业化”和“师范化”。

四、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

教师的“终身制”一方面滋长了有职称职务者的惰性,另一方面又抑制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的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教师补充到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师队伍中来,他们缺少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职业教育知识和职业技能传授给学生,体现不出高等职业师范教育的特色。因此,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应实行岗位聘用制度,聘用“双师型”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可从校外聘请一定数量的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任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可以带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可以很好地教育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又可以带动在岗教师有效地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动手能力,从而推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五、制定具有高等职业师范教育特色的职称晋升制度

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 

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 植于教学文化之中,有怎样的教学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是教育观念产 生的土壤,为了更好的使课程改革得到实施,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建构新型 的课堂教学文化。新型教学文化的构建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教 师要转变自己教学中的诸多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文化重建的前提。生本理念的确立 是教学文化重建的核心,确立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教师也是 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

一、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1、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一系 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智 力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健全的培育、创造力及其培养、 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 和培养、提高学与教效率、教与学的策略、学科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心理问题、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等研究领域。此外,还在美育心理、汉语认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等领域进行了 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拓展了研究领域,而且直接 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其研究结论基本上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 我国教育心理学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早期多是做一些验证性研究,带有明显重复、印证西方 研究的烙印。通过近20 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心理学逐渐显现出中国的研究特色,引起了国内 外学界的关注。如美育心理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探讨、中国儿童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 律的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研究、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研究、汉语学习 认知的研究、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教与学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心理素质培 养的研究、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师心理研究等,紧密结合中国化和中国教育教学实际,有 理论有实践更有独特的建树和创新,初步体现出了中国特色。

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源于知识和规范的学习,而且受到复杂 多变环境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环境限于学校范围的物理环境,我国教育心理学已将教 育环境扩展到影响教育活动的一切条件上,既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学校物质环境、校园文化 环境、教育生态环境等,也涉及如何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改革考试选拔制度,给学校、教 师和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心 理学在教育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为良好课堂环境的创设 、班风的建立、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教育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全面 地、真实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灵,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2、学生智力能力发展与知识学习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知识有 效地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学生) 如何获得(学习 ) 知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非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才是 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 性知识,而且发现三类知识之间是可以不断转化的。陈述性知识中的事实性知识可经过不断 的变式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在应用程序性知识对内调控和对外办事的过程中,又形成 了策略性知识。这表明,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这就为解决知识与智能之间 的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国教育心理学者主张把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结合起来,已取得 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智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反应了个体从生物人转化 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适应是其核心内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规 范学习是指个体把社会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 即规范的内化。关于规范学习的研究,冯忠良认为,规范学习涉及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 态度的等多方面的内容;张大均认为,规范学习既包含认知性内容的学习,又包含情感性内容 学习与行为性内容学习。规范的学习和接受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连续的阶段,而 且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其相应的条件;学生的品德、态度、观念等社会性发展均体现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规范接受的过程中。上述理论观点对素质教育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尤其是社会 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主题,然而对教学有效性的系统研 究和探讨却是近年的事。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 学生有意义。为此,教师必须有条理有组织地呈现材料,把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态,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等。教育 心理学者构建出了针对不同内容的有效教学模式,如指导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发展 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如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研究还表 明,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如教学内容本身的有效性、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等。教学有效性的研 究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科教学实践中,为提

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

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转变。教师 不仅应该看作是一种职业,更应该成为一种专业。培养专家型教师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 改革的核心和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目的和核心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20 世纪80 年代以 来,教师心理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受到重视,如刘兆吉等人研究了教师威信及其形成问题 ;张大均等人研究了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师范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申继亮 等人研究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职业承诺、知识结构和教学反思等。这些研究为教师专业 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为我国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培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尊重学习主体 、压制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应试教育”倾向,开始了以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探索。然而这一探索在理论上源于教育心理学对主体性的研 究成果。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 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即是说,学生的主 体性发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身活动调控的主动性、实践活动中 有明确目的、计划和选择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其中创造性又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研究的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为:在教育观念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 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育目标上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力求 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自主发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上,建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躬身实践和体验,使学生做 到自主、自立和自信。

2、提倡探究学习培养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强调 “研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 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 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等。也就是说创造性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有关创造性问 题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领域。国内不少教育心理学者对创造性的心理结构、种 类、创造力的测量及培养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心理科学 基础。同时教育心理学关于发现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也体现在探究学习上,而探究学习作为 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要途径。

3、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充分和谐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关注个体差异。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体差异展开了 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智力 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领会速度快;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过程也不相同,如场 独立型风格的学生较适合那些不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对科学、机械等强调认知 能力的专业感兴趣,而场依存者则相反;成就动机方面,研究发现有些学生希望自己独立取得 学习成绩,另一些则希望通过顺从、迎合教师的需要来取得相应的成绩。另外在性别方面,如 女生的语言能力较男生强,而空间想象和数学能力较男生差等。智力水平、能力结构、认知 风格及性别差异等逐渐形成学生的个性。教育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 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其实践意义是为解决素质教育关于学生个 性充分发展问题及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基础。如在学习困难学生、智力超常及智力低常儿童 的特殊教育和干预方面,在同质分组、个别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和技术方面都充分 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

4、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的多元化,就是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 学习评价等方面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则是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 发现,个体在能力水平、个性结构和认知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多元 智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兴起,人们对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就是“多元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摆脱了单一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建 构以“全面发展”和“多元化”为指导的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建立起 包含知识获得、智力培养和个性和谐等多元因素的整体性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内 容体系的多元化,从单一的国家统一规定到设置符合实际、反应科学文化成果内容的课程,使 课程具有迁移性和张力,如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形式的多元化,逐渐减少必修课,增大选修课 、活动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等;课程实施模式的多元化,根据课程的要 求和学生的实际,侧重教学的实践性与活动性,如探究学习。多元设置的课程既依据于全面发 展心理研究又通过推动教育个性化,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四、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现实教育服务

1、德育心理研究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服务德育心理研究主要是从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 、过程及其变化的规律着手,为德育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德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品德心理 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道德品质培养上。近20 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逐渐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教育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心理研究路子。如李伯黍 教授等以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分析了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教育影响因素,发现了不少中 国儿童自己的特点;章志光教授领导的有关学生品德形成问题的课题研究,多方面分析了影响 品德的各种内部因素;曾欣然教授则主张从现实社会人的本质联系和人的实际品德行为中研 究人的品德心理。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品德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形成 了我国德育心理研究的特色,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美育心理研究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服务

从20世纪初开始,美育就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兹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美育很长 一段时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地位在我 国教育中重新得到确认的同时,刘兆吉教授提出 美育心理学概念并致力于美育心理学研究,1990 年出版了《美育心理学》,标志着美育心理 学的学科体系初步确立,推动了美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全国教育规划的“七五”、“八五” 和“九五”中都有美育心理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美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 校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智力与非智力及其培养研究为全面发展教育实践服务

智力培养和开发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20 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单纯的智力培 养和开发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开始受到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迅速开展。沈德立等对“非 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专著《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吴福元等研 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大于智力因素,而且还随入学时间推移而增强;燕 国 材等对非智力因素作了理论概括,划分了不同的理论层次。不少学者还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措施,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长期的实证研究。非智力因素的提出和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我国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实践。

4、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研究表 明,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突出,学校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日显重要。张大均等从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出发,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力图通过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源 性因素,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系列的实 证研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5、教学心理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课堂教学始终居于学校教育中心地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心理学研究备受青睐。 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学校教育的综合整体改革试验,还是创办特色学校、示范学校 ,重视素质教育,客观上都要求深入地进行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该领域研究中,张大均等初 步构建了我国的教学心理学体系;冯忠良提出了“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理论,皮连生提出 了“知识分类教学的理论,李蔚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心理规律,张大均等探讨 了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申继亮等研究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 养等。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为 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五、 教师要吃透课程改革的精神, 完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克服心中的迷茫, 首 先在于作好心理调整。这就要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1、调整心理状态, 适应从主导变为引导。

由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新课程要求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自主 学习, 自主思考,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取得个体的全面持续发展。换而言之, 也就是要求教师 由过去的课堂主导者、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广大教师在传统与发展之间面临着痛苦的心理 抉择, 调整心理状态, 成功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是教师成功应对课改, 也是课改成功的关 键。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课堂上独自的讲, 学生被动的装。这种说与听的学习活动仅仅是一种口头机械的学习, 学生难于理解知识的内 涵和外延, 更难于在有限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通过自己亲 身活动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正是从这个角度, 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不能教给学 生的。”新课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 对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多元化的选择,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新课 程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清醒的认识。要求教师要善于和乐于发现学生 的优点和长处, 科学地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辨证地认识学生, 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健 康发展。从新课程实施纲要中我们不难看出, 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变以往单一 的、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我们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 相信他们, 让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己而自豪, 健康自信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 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是 一个特殊的职业, 我们面对的学生, 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尤 其是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 成长的孩子, 感悟信息的能力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强很多, 面对教师这一鲜活的榜样, 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公正、文明、亲善的, 对学生、对生活都充满信心和期望的楷模。

3、教师要培养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

教师心理状态对于学生心理活动, 乃至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巨大作用已经愈来愈得到社 会和家长的认可。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被教师和其他学生公认的差班, 前后换了几任教 师, 其中不乏大家公认优秀的、也有强悍的,却总是弄不好。有一位柔弱的女教师来到了这 个班, 进了教室, 学生们怪叫、起哄, 学校领导在外面捏了一把汗。奇怪的是几分钟以后, 老师并没有哭着跑出来, 教室里反而安静了, 传出讲课声。事后, 其他人问这位老师怎样治 这帮学生的, 这位老师笑笑回答:“我什么都没做。”后来人们在学生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笑着、闹着、吹着口哨, 准以为教师会呵斥我们, 会气得离开教室,像其他老师一样 。可是, 老师一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 只是微笑着站在讲台上, 看着我们, 就好像我妈妈第 一天送我上学时的样子, 眼神中满含着关切和期望, 我觉得我不能再辜负老师, 我今后上课 再也不闹了。”分析其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吵闹, 教师应该生气, 这是常理, 学生也 这样认为。但是, 这位教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参考文献:

[1] 付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 20__.

[2] 张玉.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电子工业出版社

[3] 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 ,1998,(3).

[4] 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__,(3).

篇(6)

关键词:高校 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 健全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并使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性工作。

一、以学科理论为依据,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以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充分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教学管理现象,揭示教学管理活动的本质,使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对高等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特点都作了理论性的阐述。在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反映高等教育的特点规律;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反映教学过程和学生身心成长的基本规律;遵循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管理学的有关原则,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加快高校教学立法进程,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加快高校教学立法进程,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法规体系,充分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完整性。从高等教育改革开展以来,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法规制度建设仍然滞后于推进现代化教学的客观要求,主要是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部分领域法规制度存在空白;一些已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进行修改,部分规章制度之间不够和谐统一;微观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滞后于宏观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因此,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法规制度建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质量,尽快建立完备的教学管理法规体系。

三、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如在教务处新设立教学质量科和实验教学科,并倡导建立学习型教学管理组织;各教学单位是教学实体,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具体负责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教风学风建设以及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秩序的管理与监督。

四、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学计划的质量管理

首先,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须遵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体现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控制总学时,放活选修课。其次,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结构与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组织教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最后,各专业制订的实践教学大纲要充分体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要求,坚持高起点、有突破的基本方针,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

五、健全高校教学管理文件

健全高校教学管理文件,就需要制订一整套的教学管理文件。如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材建设和管理、有关教学计划和课程管理、理论教学的管理、实践教学的管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管理。此外,教学工作的管理还应当关注教师管理、教学资金管理、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图书馆管理、体育场地管理、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等方面。

六、吸收借鉴各大高校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立足院校实际,开阔视野,广泛吸收借鉴各大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各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在培养制度方面,积极实行学分制、创新学分制、重修制、导师制、辅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弹性学制等制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对拔尖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跨年级、跨专业、跨院校培养和本硕、硕博连读制度;在考核制度方面,实行教考分离、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等制度;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实行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形成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在教员管理方面,实行教员资格认定、任期考评、学科专业首席教授、特聘岗位、挂牌上课、教学质量一票否决等制度,建立教学改革立项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等等,只有把上述制度建立起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构才有制度保证。

总之,没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就谈不上教学管理现代化。只有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春华,王淑梅.高校管理标准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工作指导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2]潘询,朱亚萍.大学教学管理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韩海燕.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理念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4]许丽英.对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篇(7)

关键词:认知学习论;声乐教育

一、认知学习论的内涵与特点

认知泛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认知论就是指导人类认识过程的方法。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因此,该派别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莫雷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认知学派理论的共同点归纳为三点:(1)从学习的过程来看,他们都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换言之,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因素。(2)从学习的结果来看,他们都主张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3)从学习的条件来看,他们都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认知学习论与声乐教育的关系

1.格式塔学习论与声乐教育

格式塔学习论是学习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通过对似动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整体与部分理论,整体与部分理论认为系统中各个部分是以一种能动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仅根据各分离的部分无法推断出整体,并且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和。同时通过“图形与背景”的研究表明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的整体是一个可分离的整体,他们承认整体的可分离性。

声乐教育其实也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各个小的部分构成的,在目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声音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作用,这种只求局部不讲整体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声乐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强调把声乐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看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层次的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步骤、有计划及侧重点,但是却不能把各个部分分割开来单独进行。片面强调单方面声乐表现,往往会阻碍声乐教育的效果和进度,这是不可取的。

2.建构主义学习论与声乐教育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就是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吸收营养一样。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现有声乐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知识经验,而个体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运用同化和顺化的原理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构成学生内部知识的重组,从而达到新的认识水平,是新的教育模式的着眼点。建构主义提出的的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对于进一步推动声乐教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信息加工学习论与声乐教育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通过对选择性注意、编码、贮存和提取等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析和对记忆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声乐学习过程的了解,这些都是传统的认知学派不能比拟的。我们主要是通过对信息加工过程和信息加工学习原理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人类学习的内部过程,掌握知识的输出的条件和信息贮存的方法。对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认识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还能使学生用更快捷有效的方法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改善学生声乐记忆的能力。

三、声乐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整体与部分”原则

我们将声乐学习的整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声乐演唱为第一级,它是一个大的整体;发声技巧、情感表达划分为第二级,他们是声乐演唱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级为生理、心理以及学生的知识范围这三个部分,他们影响技巧的形成和情感的表达。整体与部分理论指导下的声乐教学要求我们做到把声乐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看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层次的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步骤、有计划及侧重点,但是却不能把演唱者的声音、语言、情感分割开来单独进行训练,声乐演唱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结构、歌唱技巧、情感表达是相互渗透的,每一部分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教师应将这些部分进行结合培养,才能提高艺术的整体把握能力,学生才能恰当的运用声音技巧、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和积极地投入情感,声音才会更优美,音乐形象才能塑造得更加的完美和生动,才能实现歌唱艺术的整体。

2. “同化、顺应”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指导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强硬的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灌输”,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把原有的正确观念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使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对新知识形成意义地建构,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同时,为了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学习者必须能组织和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也就是在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元认知策略,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认识他们的思维过程,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从而掌握有效地学习策略,促进新旧知识内容的重组,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使新知识成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体系,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3.“信息加工”原则

我们可以将声乐学习的信息加工主过程主要分为信息的输入、信息的编码与储存、信息的提取三个方面。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的联系,新知识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短时间记忆加工信息能量的有限,那么输入的知识才有益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在编码和存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致性编码策略和组块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意识的扩大识记材料的单位,学会把音乐材料加以归类或系统化,提高音乐识记的容量和效率,将信息贮存在长时记忆之中。完成了信息的编码与贮存只实现了对知识记忆的一部分,信息的提取才是编码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回忆与新知识的学习,技能才能不断的得以提高。提取或恢复这些记忆痕迹,主要取决于记忆痕迹的强度和教师语言的表达有利于信息的提取这两个方面来实现。学生歌唱记忆的提高是掌握声乐学习中繁多技能技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掌握信息加工声乐教学原则对于提高声乐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记忆的保持和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实现认知学习论与声乐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声乐教育模式的一项基础性探索。我们相信,通过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它势必将对声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声乐教育模式的科学创新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雷莫《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B.M.捷普洛夫:《音乐能力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