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
时间:2023-11-21 11:05: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公立医院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促进医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公立医院属于公益性质的医院,如何保证广大职工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失,又能使医院避免不合理的支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便成了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职责。而目前许多医院的内部审计大多是执行的传统审计方法,没有上升到对医院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审计层面上来。医院为了适应新的医改形势,管理模式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以便顺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方面,就要根据医院发展的新形势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主要研究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专业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同其他科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像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一样独立的开展审计工作。很多公立医院甚至没有内部审计部门,缺少专业的审计人员。有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成员都是从其他科室转型过来,或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从财务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成审计部门,这样在审计过程中就很难保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由于医院审计人员的审计知识和技能不足,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二)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受重视
很多公立医院没有进行内部审计的主动性,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要,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完成审计的职能,对医院的财务收支以及账务进行象征性的检查,这些检查往往流于形式,而在检查过程中,医院内审人员为了避免得罪人,对被检查科室往往不能深入检查,没有能够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缺乏调查和跟踪,这就会使得医院内部审计质量很差,公信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没有能发现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的内审报告领导也不会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三)医院内部审计方式传统、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还是将重点放在了日常的财务核算上,主要针对的是财务收支的账务处理中是否存在差错、财务票据使用是否合理以及医院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没有上升到对医院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的层面上。财务信息都是滞后信息,内部审计在对上述方面进行审计时只能是停留在对结果的审计上,没有能够起到过程审计应有的作用,同时也缺乏对医院大型设备购置、基建项目审计等关系到医院未来发展的重大经济项目的审计。而随着医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日益成为医院之间竞争的焦点,这就为医院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量的医院后台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是很难完成的。而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审计工作还是以手工查账为主,通过翻阅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对医院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审计的信息化进程严重滞后,这样不仅很难发现财务处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碍于医院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首先医院必须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这也是审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医院领导要重视审计工作,认识到内部审计对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财务风险、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应该合理规划审计部门,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主动帮忙组织协调,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内审人员的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其次要健全审计机构职能,不能仅仅把审计的工作重点放到医院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的使用以及设备购置和基建投入等方面,而是应该拓展审计范围,多角度、全方位的掌握医院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如审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能否避免相应的财务风险、医院医保、农合报销流程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等。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充分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应该把审计工作体现在事前事中监督、事后完善上,这样整个审计工作才算圆满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汇报,督促相关科室尽快提出整改措施并完善相应的机制。最后,要注重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医院经济运行数据量十分庞大,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对医院内部控制的风险点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控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总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扩大审计的影响,为医院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监督和保障。
作者:宋延海 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审计科
参考文献:
[1]何娟.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经济,2016(06).
关键词:内审;医院管理;作用;策略
根据卫生部2006年第51号令,要求年医疗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这也是全国各省市二甲医院评审的考核内容之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内部审计有助于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医院内部控制、改善医院风险管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一、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促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内部审计相对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而言,在公立医院监管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内审部门对医院的发展目标、各科室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比较熟悉,又能及时掌握公立医院运行的风险点,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促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其次,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比较容易,审计成本相对较低。内部审计突出的优势是可以事前事中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并能及时纠偏,把权力锁在制度的笼子。
(二)提高医院财务信息报告质量
内部审计对医院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通过对财务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日常审计,可以查缺补漏,确保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把财务风险控制在萌芽当中,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为医院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做好咨询服务和参谋角色。开展常规审计在提高医院财务信息报告质量的同时,可以增强领导和职工的法律意识,严肃财经纪律,把钱花在刀刃上,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财务风险的概率,从而保证医院财务资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强化内控管理,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根据2015年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内控制度建设,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形成内部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机制,增强了管理层的科学管理意识。同时,公立医院确定内审部门为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年终对本单位各科室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内审部门应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与执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各部门政策和程序是否得以贯彻执行,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是否合理利用,且认真查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及时将评价报告上报给院部管理层和同级财政部门,从根本上提高内控的有效性。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管理运行中存在问题
(一)重财务轻审计,管理层重视不够
有些院领导将内部审计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并没有把内审部门融入医院管理体系中,使其担负起管理、监督的双重责任。正是由于医院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这就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没有发挥出内审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再者,院长和内审科负责人沟通不够,甚至年初没有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确定当年度审计工作重点。
(二)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制约审计工作发展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各项审计工作,改变审计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的状态,解决审计内审人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员工绩效工资考核由简单核算科室收支结余发放转变为提供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为主的薪酬制度,绩效年薪关系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虽然计算量大又还是要做到公平合理,因此必须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系统化、精细化的绩效考核审计。所以,公立医院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工作发展,服务服从于医院中心工作和长远建设。
(三)内审质量有待提升
虽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由具备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5年以上的审计、会计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但除专业知识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必须具备医疗部门和工程建设相关专业知识。这就需要积累工作实践经验和参加短期审计理论培训班来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内审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审计结论大多依赖于内审人员的经验判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三、充分发挥内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提升医院内审的管理效率
(一)完善公立医院内审制度
公立医院可以根据本行业适用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内审制度,做到制度管人,制度先行,提高审计效能。内部审计还应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管理、完善控制,尽量从制度上防范类似风险的重复发生,促进和提高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
(二)为内审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想发挥内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赋予内部审计相应的权利和地位,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及时批复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并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审计意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三)立足于日常的财务审计,防范财务风险
内审部门对医院的日常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核,审查收入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是否利用医疗信息不对称重复收费和套取项目收费,是否存在私收费现象;审查各项支出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查债权债务的明细项目是否清晰,特别是新医改下,医保基金按病种结算,对出现结余和亏损的医疗费用,是否浪费医疗资源,财务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通过日常审计,事前、事中控制不断得到加强,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和服务作用。
(四)开展专项审计,加强医院风险监管
以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药品采购、行政库存物质采购、后勤社会化审计和基建、修缮工程审计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审查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情况,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效果。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服务功能。
(五)做好医院内控评价工作,服务于医院发展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将内部控制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把贯彻实施内控规范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任务。各部门间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制订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办法和内部控制考核指标体系,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分别设置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评价指标。单位层面评价指标应主要考核内部控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指标、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指标、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情况指标、内部控制制度完备情况指标、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分离控制情况指标和财务信息编报情况六大类;业务层面评价指标应完整反映本单位制度规定的各项经济业务控制流程,至少应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业务事项。
四、结论
综上所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参与是非常必要的,落实内部审计工作是优化医院管理的关键。内部审计熟悉公立医院情况,建立日常稽核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实现医院内部审计“免疫系统”职能。通过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不仅有效加强公立医院在制度建设、日常收支管理等方面的改进和提高,而且有利于行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财参考文献:
[1]杨有旺.分析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233-235.
[2]甘培艳,余中兰,王改霞.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00-101.
新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我国深入广泛进行,在新医改中,进一步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促进新医改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在新时期更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医改;医院;财务管理
0 引言
在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入中,医院自身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中,医院的经营管理随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探索改革发展的思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适应新医改的需要,为了推动新医改的顺利进行,促进医院改革的深化,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医院改革的重要关键,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从宏观整体层面管理和微观财务制度完善上,维护医院经济秩序,对医院的自身改革发展和新医改的深入进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
1.1 医院财务控制问题
医院的整个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核心内容,而在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很重要,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但是,在不少医院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医院分配制度的执行中,成本核算常常带有随意性,许多医院的奖金分配是采取科室核算,通过收支结余来结算分配奖金,在这种核算办法中,由于各个科室业务收入结余差别很大,不同科室有着很大悬殊相差,有的科室在分配的比例设置上,提奖比例不同,而且是不同科室凭主观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对成本的核算没有严格的控制。
1.2 在专项资金使用上监督机制薄弱
在深化新医改中,国家对医院非常重视,为了提高医院的技术设施水平,各级政府不断增加相应的投入,支持医院的医疗事业发展,扶持医院的设备更新和改造,但是,医院专项资金投入常常没有正确使用,当政府扶持资金配套下来进入医院到位后,在医院的资金项目使用具体操作中,某些专项资金常常被主管部门或医院以各种名义另作它用,挪用到其他方面或购置其他设备,没有能够发挥资金的有效利用。
1.3 收支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医院的收支必须编制财务收支平衡的年度预算,这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医院经营管理中进行财务控制的重要内容,但是,有的医院管理者,在一些大型项目的投资上,没有经过预先的严格预算,项目也未听取相关专家可行性论证,也没有经过医院财务部门认真的预算程序,没有认真听取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见,没有从医院的财务收支平衡上对这些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其结果常常给医院的财务管理造成极大的隐患,带来医院资产风险。
2 新医改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推进新医改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新医改正在广泛推动进行,在新医改的推进进程中,加强医院自身的改革和财务管理,对深入推进新医改的顺利进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政府下拨的医疗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杜绝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治理机制,改进不规范的财务操作,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这些都必要依托在新医改的带动中医院自身的深化改革,而同时,只有在新医改中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新医改的持续深入开展,推进新医改取得更好的成果。
2.2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需要
目前,公立医院仍然是我国的医疗体制中的主导,虽然部分公立医院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仍然保留公立医院的规则,公立医院必须以确保医疗服务为重点,不能以利润目标作为目的,为了确保医院在为广大老百姓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又要使医院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这就要求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必须不断优化成本,医院要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工作,克服成本核算流于形式的薄弱环节,在各部门、各科室加强深入细致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从药品和设备采购的审核,到各项医疗的服务收费都要严格核算,对医院的研发支出要严格审计,在分配的比例设置上,对各部门奖金计提要认真细致地设置科学合理公平的指标,严格监督控制各项成本,杜绝资金浪费,促进医院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为广大患者服务。
2.3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体制改革的需要
在医院推行股份制经营改革,是新时期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医院体制改革中,将要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壮大医院的资金规模,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无论是医院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将极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是医院体制改革的趋势,而要为医院体制改革做好基础工作,就必须规范医院的内部治理,就需要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在与相关单位合作中,做好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合作的根本条件和前提,医院财务管理好坏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做好财务管理,是医院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
3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严格的成本控制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首先提高成本意识,公立医院长期有政府拨款,在成本意识的观念上比较淡薄,加强财务管理要从控制成本入手,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控制的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设置合理科学公平的成本控制指标,将成本和效益挂钩,同时要统筹医院全局,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统一部署成本管理,防止叠加成本现象。
3.2 健全严格的财务预决算制度
医院财务预算要为改革和管理服务,通过加强健全预结算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医院资金投向和使用的安全性,规避财务漏洞,在完善预结算制度中,要健全流程的各个环节,落实预算制度,从预算制定、审核到执行反馈,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落实,并在预算执行中加强监督,提高财务预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3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措施
专项资金是公立医院和股份制医院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和更新的专用项目,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防止挪用专项资金,医院在加强财务管理中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发挥专项资金的有效价值。
4 结束语
新医改推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新医改中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是推动新医改深入进行的后盾与保障,也是医院自身改革的发展需要,对于杜绝医疗不良之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利, 张国香.基于新医疗体制视域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改进策略[J].现代商业, 2013,(09):228-229.
[2]吴聪妫.医疗体制改革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 2010(04):51.
[3]郭素梅.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2):170-172.
关键词:公立医院 预算业务 内部控制
2012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加强预算业务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公立医院预算管理还相对落后,存在一些问题,内部控制也存在缺陷,具有潜在的风险,因此加强公立医院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立医院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医院管理人员对于预算业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编制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与医院的日常管理关系不大。而医院职工对于预算业务的了解也不多,认为与自己无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目前大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也没有建立定期对预算业务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预算业务基本都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其工作内容也仅仅是凭经验编制收支预算,上报主管部门,待年终再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编制决算。对于哪些岗位属于关键岗位,哪些环节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风险,哪些工作容易出错则关注不够。
(三)内部控制措施简单
当前阶段,医院预算业务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针对预算业务的内部控制措施也是较为简单。很多医院的预算管理缺乏职责分工,预算业务的所有工作都由财务部门负责,甚至由一个人负责。预算执行也很随意,缺乏考核与评价,甚至没有监督机制,导致超预算或无预算项目支出现象时有发生。
(四)缺乏内部控制监督
对于医院而言一般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即使有也很少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内部监督的缺乏,会导致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影响实施效果。
二、完善公立医院预算业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医院层面的建议
1、认识预算业务的重要性
预算是医院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保证收支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保证收支平衡,防范财务危机[1]。医院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预算知识的宣教,灌输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使全员意识到预算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预算业务工作流程,制定内控制度,并确保制度有效地执行。
2、完善预算业务组织架构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预算业务的组织架构,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是以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2],预算管理委员会应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应合理设置预算业务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并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同时实行定期轮岗机制。
3、建立定期风险评估机制
医院应建立定期风险评估机制,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由院长或总会计师任组长,每年对预算业务流程进行细致地梳理,找出关键环节,分析风险点,并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4、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医院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听取专家的意见,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二)预算业务层面的建议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应按照《预算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审批的程序,执行及调整的原则、程序,预算考核办法,决算的编制程序、时间要求等,通过制度来规范和指导预算业务的具体工作。
2、建立规范的预算编制程序和科学的方法体系
预算应实行归口管理,并同时建立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使各部门之间顺畅沟通,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此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在科学预测各项工作对医院收支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合理编制收支预算,而不是对以前年度预算进行简单的增减修改。
3、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及考核机制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建立定期分析及考核机制,定期对预算收支情况进行归集,分析是否按照进度执行,是否存在偏差等,并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评议。对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4、加强决算的管理
决算是预算年度收支情况的真实反映,医院应确保决算编制的准确、完整、及时,同时还应注重对决算进行分析,寻找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注意的事项,为以后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借鉴。
5、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医院预算业务的范围广、内容多,仅仅依靠手工操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手工操作难免会出现差错。因此,应提高预算业务的信息化水平,依靠信息系统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医院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业务的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引起重视。公立医院应严格遵守《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组织体系,合理设置部门和岗位,制定部门和岗位职责,加强监督,实现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一、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围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落实相关任务与要求。
(一)认真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指导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等文件,配合做好其他医改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
(二)做好卫生经济政策研究和经费保障工作,重点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政策等,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改革措施。
(三)积极参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开展药事费、处方费、护理费等专题研究。
二、认真做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及“*”规划纲要编制准备工作
在前期6个专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立“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综合研究组,邀请社会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编制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适时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参事室、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对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择期向国务院汇报。经批准后正式启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
组织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评估,为编制“*”规划纲要做好前期准备。
三、组织开展卫生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活动
在各项目省提前开展自查工作的基础上,年内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部内相关司局,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和建议,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督查的主要内容是:项目执行总体情况、项目方案实施情况、项目组织领导情况、设备采购、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执行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督查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建设程序、执行标准、工程进度与质量、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及农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业务开展和运行管理等。
四、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认真组织实施好2009年中央专项投资建设项目。积极督导各地严格按照《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开展规划设计,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快建设进度,切实发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加快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鼠疫防治、职业卫生防治以及儿童专科医院等专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三)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分配机制,按照成熟一批下达一批的原则,尽早研究下达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预算。
(四)协调、指导对口支援省市和灾区省加快推进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进度,争取年内完成全部医疗卫生机构房屋维修加固,全面启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重建工作,力争年内能有一大批项目完成改造、建设任务。
(五)开展危房排查处理工作,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安全。
五、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深入开展专项审计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收支管理,强化对部属(管)单位的财务、内控、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收入分配、对外投资与合作等方面的监管,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二)探索卫生项目绩效评价新机制,积极开展卫生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三)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基本建设工程等审计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
(一)尽快完成《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版)》的全面修订工作,并下发各地执行。
(二)在东、中、西部选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监测工作,掌握医疗服务成本动态变化与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依据。
(三)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医疗服务收费方式改革,探索按病种收费,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收费行为。
七、规范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和装备管理,促进城市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一)加大公立医院建设规模、装修标准、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促进公立医院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部属(管)单位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二)以2009-2011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编制和实施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阶梯配置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
(三)全面完成违规装备大型医用设备的清理工作,继续完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制度,调整管理品目,严格新型设备配置准入。
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资产管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制度
(一)研究修订《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公立医院收支监管办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内部分配管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认真做好资产处置和对外投资管理,研究制定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三)继续完善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办法,推动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建立新农合基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新农合基金支出监管,开展基金管理情况专项检查,保障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九、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
按照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全面推行以省为单位、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并抓好文件落实,做好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指导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和PET-CT等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发展 思考
面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灵活的私有制医院的发展,对医院的管理模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必须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和管理工具的作用。
一、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监督功能的运用,审计部门职责的界定不合理
当前许多医院中,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把审计对经济的监督作用理解为对医院账务的复核,将审计定位在传统财务收支为主的薄记审行范围内,限制了审计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作用;有的将审计看成了医院经济运行的考察评价工具。把内部审计部门功能定义成经济运行成本核算,做起了财务成本管理的工作,片面的理解了审计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作用:另一种则是把医院日趋繁杂多样的经济活动全部推到了审计面前,经营、服务,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的开发、引进、购置、保管等以及各类收费的价格管理、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后勤服务等经济活动无所不及,使得医院有限的审计资源不能完成复杂的审计工作,使审计的效率、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2、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根据自身机构和人员特点,都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制度,但不同医院之间缺乏统一标准,更缺乏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使得制度建设缓慢。同时,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能对医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及时调整,造成了制度不完善,效率不高。
3、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权威性不足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影响其权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保证其审计结论公证、客观的需要。医院大多数审计部门还是在行政、纪检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并不是由院长直接领导,这既是对内审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是当前制约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形式上独立性、权威性的医院行政管理性问题。
4、医院内部审计部门业务在扩展,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已从基本的账项基本审计扩到基建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这需要有丰富审计工作经验,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有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精通会计和审计软件操作的审计人员,如何引进人才,加速人才培养,成为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的瓶颈。
5、内部审计意见的落实不到位
只有审计成果转化成为促进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制度体系、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才能够体现内部审计的作用,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这就需要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审计结论。
二、解决医院内部审计发展问题的对策
如何适应医院经济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医院内部审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更好的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效率,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对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
医院内部审行是由医院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定位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职能定位的偏差,其直接的影响是内部审计范围狭窄或越位缺位,发挥作用有限。要明确监督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要正确处理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将内部审计真正定位到监督上来。
2、采取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培养
医院要利用前段时间金融危机的影响,多引进一些高级审计人才,充实提高内审部门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接收理论知识全面,有正义感,稍加培养便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大学生,作为内部审计门部发展的储备人才。还要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业务上。要创造条件,鼓励内审人突破现有知识结构,追踪内审工作的新动态,在计算机审计领域、基建审计、效益审计等方面进行知识完善和更新。还要加强医院之间的内部审计经验交流。借鉴好的做法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和职能。
3、加强对内部审计结论的利用
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审计结论的利用。要在对科室中层领导的任免上,制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医院在中层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和后续管理工作中,在对医院资产的监管使用中,要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在对医院员工绩效评价上,要结合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决定对个人的考核,提升和业绩收入的分配。
4、实施内部审计意见公布制度
内部审计人员要在工作中得到领导认可,就必须突显审计的成果,也就要必须保证审计结论及时贯彻执行,但在实际T作中,各种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制因素等的影响又很难避免:那么就必须建立审计意见的公布制度,靠广大员工舆论的力量保证审计意见的执行,这不但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审计的权威性,而且还增强了大家对内部审计的全面了解,促进医院内部审计全面快速发展。
5、积极稳妥的拓宽医院内审领域。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内部审计 医院内部控制 作用
医院作为我国特殊的事业单位,国家近几年加快了医改的步伐,这给医院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医改的深入使得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部分,在保护医院资产完整、会计信息真实、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医院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是在熟悉医院内部情况,在资料获取和操作上相对容易。医院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涉及财务收支的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因财务管理不规范引起资金损失,可以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一)利于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医院内部审计是为内部控制服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制定符合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并对内部控制政策、目标与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提供科学的建议,推动内控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此外,内部控制不是静止不变的,是随着经济、国家政策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必然会对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不断进行调整,调整中问题较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二)利于规范和落实医院内控工作
内部审计实质是内控的监督手段,其职能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重大。在监督方面,内部审计主要对涉及医院收支、病房扩建、员工增加、药品购买等方面进行监控,同时也加强对医院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审计。在审计手段上,不仅要进行内部审计,还要对内部控制制定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察医院各部门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情况,通过审计从而可以使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在国家新财务制度下运行,确保医院内控制度的落于实处。
(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部分医院服务态度恶劣的现状,相关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对涉及上述问题费用方面制定了管理办法,而内部审计能够很好对内部控制中关于手术治疗、药品收费问题进行监督落实,杜绝个别医院违规乱收费等问题发生,同时能够对内外科临床诊断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规范临床医生行为,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服务病人水平。
二、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和内部审计的调整
(一)医院内审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约束机制,在健全内部控制、改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印发,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老问题未解决的同时出现了新问题,不利于我国内控工作的开展。
(二)医院内审模式的调整
鉴于上述医院内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内审模式应进行调整。新医院财务制度创新包括对药品收支进行核算、计提风险基金等,同时在核算方面要求更加规范,医院的收支状况要如实反映医院现状;此外,在新医院的财务制度中,预算管理尤为突出,在预算管理中根据预算的分类要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加大医院财务监督。为此,医院内审人员应该根据新的要求,对原有工作做出调整,扩大审计范围,取得医院领导支持,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开展专项审计,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三、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发挥医院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医院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作用较大,然而在新医院的财务制度下必须针对现有内部审计问题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善,从而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政策如下:
(一)加强内部审计认识,扩宽审计范围
针对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但审计范围有限的现状,医院审计人员需要熟悉新医院财务制度内容,并与旧的财务制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针对新的财务需求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调整,在内审工作重点上要结合新医院财务管理主要任务要求,加强对编制预算、节约成本、成本控制的审计。此外,要全面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实质,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适应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和不局限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还要扩大审计范围,把医院内部控制内容全部纳入内部审计范围,从而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督促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
(二)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处理能力
针对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印发,医院审计人员负担更大,要综合医院具体财务情况合理增加审计人员。在人员配置上,应该打破事业单位门槛和内部招聘的惯例,积极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引进专业审计人才,提高审计机构审计水平;同时,审计人员要实行竞争上岗或轮岗的方式,给审计人员以压力,促使审计人员增强学习能力,及时掌握最新医院财务动态,从而不断根据财务变化而调整审计方式。如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按对象分为科室、医疗服务、病种成本、床日等核算。其中科室核算还可以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和后勤类,在进行成本核算审计时,要对不同的成本核算分类进行重新划分,调整审计方式,从而提高成本审计工作的效率和保证成本核算真实可靠。此外,在财务人员结构上,要处理好年龄结构问题,增加审计工作中年轻员工的比重,从而利于增强审计部门活力,为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起到保障作用。
(三)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医院内审工作是否具有权威性关键在于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以来,医院领导应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理顺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制度把内部审计工作确定下来,同时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树立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做到上行下效,把医院各部门工作纳入监督中。此外,要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审计过程中要斩断利益关系,做好监督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起到弥补内部控制漏洞的作用。
(四)规范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