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
时间:2023-11-21 10:13: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人居景观;景观设计;现状;发展方向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居景观的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居景观的设计不仅关系到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还体现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不仅追求生理上的舒适度,还更加追求居住环境带来的精神体验。
1人居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是随着现代审美和生态意识强化发展而来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人类塑造和构建生活环境的主要工程。通过景观设计,能够表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对原始生活的期望。尤其是在自然环境破坏日渐严重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景观的追求更加强烈。具体来说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上进行景物的创造,在创造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景观设计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因此景观设计是通过具体可观可感的自然景观来体现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景观设计在我国的起源较早,早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园林艺术以及造园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园林艺术逐渐与西方的生态景观设计结合起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目前的景观设计,并且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
2人居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景观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风景线,在住房的选择上,居住环境的景观也成了居民选择的重要参考标准,可以说人居景观设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是非常迅猛的。但是高速的发展却也带来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了我国人居景观设计的科学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发展和区域布局上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规划设计的不合理,主要是指有的居住景观的设计盲目强调区域特征而与周围的整体发展格局格格不入,过度的标新立异导致了人居景观设计中与城市发展的不协调。另外规划上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忽视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基本设计的建设,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自然景观的破坏,尤其是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合理的局部和整体的规划导致了区域和整体间发展的不协调,直接影响了整体景观的构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还表现在景观设计中设计的视角单一、片面,造成不必要的区域资源损失,同时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2)盲目追求“档次”。景观设计的品质是设计师们应该追求的设计理念和方向,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观念的影响,为了迎合社会中 某一类高消费群体的需求,在人居景观设计上追求“大手笔”、高“档次”,将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人居景观的奢华程度上,而不在于自然和人文、艺术与实用的结合上。盲目追求高“档次”的人居景观设计往往会造成居民的满目攀比心理,太多奢华浮躁的人居景观设计打破了人居景观的初衷。
3未来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从目前我国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随着景观设计的社会化,对人居景观设计概念的模糊往往会造成人居景观的设计偏差,因此在对人居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人居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总结目前的人居景观设计的经验基础之上,更好地推动现代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具体来说未来人居景观设计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1)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在人居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既然人居景观设计是以设计人的基本居住环境为核心的,那么在具体的发展中,人居景观设计必然趋向于人性化。人居景观会直接影响人的基本心理状况和人的基本精神生活,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角度来看,人居景观的设计会更加契合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在便利居民的生活基础之上,满足居民的基本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具体来说人居景观的人性化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需求。满足居民的生理需求是人居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给人休息和健身的场所,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满足居民对绿化的需求,从协调居住区域的温度和局部小气候以及在调节局部温度的角度从自然优化的角度提高居住区域的居住质量。例如,道路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针对盲人的盲道或者是针对老人增设的栏杆等。这些设计都是对居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赋予居民更多人性化的关怀。2)满足居民交往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交往是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基础,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人们如何实现交流是居住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设计公共区域的休闲场所,公共座椅增加居民的交往,改善目前小区之内居民相互隔离的现状,通过景观设计增进居民的情感交流。(2)共享性。共享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活空间,资源的共享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到人居景观设计中,其景观设计的共享性,主要是指景观设计更加开放,资源的共享性特征更加特征。具体来说体现在:一是规划设计时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景观,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创造让人们享受更加自然和开放的自然环境资源。二是在人居景观的院落上,可以通过空间安排的层次优化,增加景观的开放性,提供给居民更多开放和互动交流的场所,在空间上实现共享。三是从整个人居景观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归属感。(3)延续性。延续性主要是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历史的缅怀和对传统的继承成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未来人居景观的设计必然会更加强调居住景观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在培养居民民族意识以及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人居景观设计中的延续性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将区域的历史特征融入景观设计中去,在景观设计中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文化传统上实现传承。二是对地区的精神生活的延续,将一个地区的精神特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通过客观存在的环境影响居民的精神状态,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4结语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创新与保守、继承与发展并存的时代,我国的人居景观设计要突破现有的层层困难和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人为本、多角度的实现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必然会进一步提高,而城市的人居景观设计要跟随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克服在设计中的盲目性特征,要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自身设计水平和设计理念服务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居景观是人类居住环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对生活环境的愿望的表现。在未来的发展中,紧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体,在满足人性化居民需求的同时,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自组织理论,反规划,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our country housing system in most of the groups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on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now living in city life quality present situation, summarizes our country now already some theory of city planning and the planning process has been or may be problems discussed. Focus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 rises, make person and natural harmony.
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City Planning;Self organization theory;Inverse planning;Coordinated development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理论,其理论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于是有人逐渐地开始从自组织的哲学视角来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寻找适用的科学方法来寻求突破。
1 人居问题的现状
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石说过,一个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经济、环境、文化。所以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一定要在三个层面上都做得很好。
近日举行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充分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成效:3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1%。然而,这当中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种现象被称为“半城市化”。上述数据充分反映了经济发展了,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是缓慢前行,有时甚至是在后退的。
1.1 人居环境问题
缪尔达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 “市场经济的力量正常趋势与其说是缩小区域间差异,不如说是扩大区域间差异”。他认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素流动中,不仅劳动而且资本也会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集中,政府规划部门对城市的规划主要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目的,进而忽略了协调城市之间与城市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的平衡发展。于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污染,生活质量的相对下降;现在大部分城市集中性的功能区域的划分,造成居住区域、工作区域、公共服务区域相互分割开来,这就增加了居民在往返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交通也变得拥堵不堪,这也使得城市越发地缺乏人性关怀。
1.2 人居环境现状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地涌入城市,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性,使得城市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着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未能很好的得到改善提高的情况,政府开始规划城市的居住环境,试图把人民的生活质量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起来。
2 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工具,通过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克制市场失灵以实现城市的高效发展,解决人的生活环境与自然协调发展。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现行的规划方式都是大规模的以经济利益为动机的政府主导型规划,带动了各个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2.1 政府主导型城市规划
现在的大城市发展基本上呈推大饼的形态,造成居住区域、工作区域等严重分离,这样增加了交通量,市民大量时间在路上奔波,城市效率严重下降,这也是政府完全主导型城市规划出现的弊端。同时由于街道商业化的经济利益驱使,大量的商品房拓宽,减小了道路的间距,使得交通拥堵不堪。
这种规划基本按政府的意愿来对城市以及周边地区进行的,完全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打乱原有的生态系统,极少考虑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系统的整体性。“大树进城”美化了城市,却破坏了原本的生态;城市按功能划分区域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修地铁更是抬高了周边地区的房价,增加“半城市人”的经济负担。
2.2 差异性城市规划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已有一套从城镇体系到城乡一体化的完整的规划体系,但是城市设计尚未取得令城市主体都满意的成效。人们也渐渐意识到,居住在舒适、健康的城市远比工业发达的城市更让人觉得是在享受着生活。于是就有学者提出差异性的规划,尊重文化差异,通过辨认文化特征、揭示未来的选择和为地方的发展和进化提供空间框架而制定的规划。
差异性规划,也可以理解成未来的城市设计与原有的规划体系相互衔接,即把生态形态或者已有的建筑形态纳入到将要实行的城市规划中去,以求最大地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3“反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运用
在实际中,不难发现,现行的差异性规划几乎还是在尊重人文的情况下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没有得到相应的控制。可见“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自然界朝着某个方向前进的力,一种破坏生态系统内部超循环的外部因子。
于是有人提出 “反规划”的城市规划理念,即尊重自然、尊重原始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协调,把未来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放在战略意义的地位来。
3.1 “反规划”的提出
“反规划”是自组织理论在城市规划问题上的首次运用,主要是针对人类对自然过多的主导行为,反对城市化不合理的急速扩张,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能力,调节有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问题,甚至是人类问题。
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俞孔坚首先提出来“反规划”,主要是指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方法论。俞孔坚说过,好是建筑,一定是节省的,一定要符合大自然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规律。节省,不仅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人居设计好坏的标准,而且应该在审美范畴中起到决定其存在意义的衡量指标。
3.2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
“反规划”不是简单的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途径。与通常的“人口-性质-布局”的规划方法相反,“反规划”强调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的真实性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种应对。“反规划”削弱人为力量对生态系统的主导作用,是自组织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初次运用。
4 结束语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应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以及以往经验,正视我国规划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及早地规避在快速发展生产、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期待人们能够辩证地深入看待和研究城市层次的人居环境,达到经济建设与自然系统的维护同步发展,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吴良镛.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周干峙.我所理解的吴良镛先生和人居环境科学【E】.吴良镛学术思想研究,2002,(26),第7期
韩晶.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鲍健强,,曹增节,等.自然辩证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摘要]文章在总结南宁市生态住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住区区域生态层建设、住区自身生态层建设、和谐住区的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对未来南宁市生态住区的建设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南宁市;生态住区;建设
[作者简介]刘莉蓉,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所主任规划师,广西南宁5300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96-03
一、“生态住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住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O・Yanitsky提出,生态住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社会、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我国学者颜京松等认为,生态住区就是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田静等认为,生态住区是以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居住者为中心,以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为指导,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组成的有机地域综合体。
以上对生态住区的定义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它们实际上都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及相关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在对生态住区基本特征和内涵的理解上较为一致。生态住区的本质既是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又是为了解决居住水平提高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尽量在当代与未来间取得平衡,在尽量不破坏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南宁市生态住区建设现状
近年来,由于发展机遇较多,南宁市各项事业发展较快,城市建设围绕着“以人为本,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宗旨,实施了一系列“致力于面向城市不同群体安居行动”的城市建设项目,使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同时,人居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南宁市步人了环境与经济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自1995年以来,南宁市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特别是在2005年国际人居展和2006年房博会上,南宁市又推出了一批具有生态化倾向的“绿色住区”、“生态住区”、“健康住区”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前的生态住区建设实践不可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人们所能做的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下,对资源、能源尽量的节约与利用、对环境尽量的减少影响、对污染尽量的防治、对居民需求尽量的考虑,也就是国家所倡导的要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总体水平。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南宁市所推出的“生态住区”和传统、一般的住区相比,也只是具有较多“生态”的内容而已。
从总体上来看,南宁的生态住区建设实践在住区的规划与选址、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可以在自然条件相近的城市推广其经验与做法;在能源系统、热环境系统、废弃物处置与管理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等方面存在欠缺与不足,需要逐步改善。
三、南宁市未来生态住区建设发展相关分析
针对南宁市目前生态住区建设方面的现状,并结合生态住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南宁市未来生态住区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住区区域生态层的建设
城市生态住区是以周围物质环境为依托而存在,主要由气、水、声等要素构成,区域的空气质量、给水的清洁程度以及噪音的治理对住区生态有明显的影响。南宁市一些楼盘的区位充分利用了南宁市已有的大型绿地,按照“借景”原则,布局在绿地周围,或者沿城市绿带、水带布局,形成碧水环绕、绿意盎然的环境基质。但南宁市好的景观资源是有限的,有的生态住区周边的地段已集聚了很多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住区,未来可开发的空间已很少。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南宁建成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加上行政区划的调整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楼盘住区的郊区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使生态住区具有充裕的自然空间,在有条件的生态住区(尤其是大型住区),可在其边缘与城市统一考虑建立生态功能区,即EFA(Ecology Function Area)。EFA是生态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或人类聚居地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人类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生态区域进行有意识的保留或建设,作为监察人类行为对于环境干扰程度的水准基地区域,EFA对于维护人类聚居地的生态功能、提高居民生存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聚居地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新城区的扩张过程中,规划好各种用地,在大型住区附近或住区集中的地方建设EFA,不失为明智之举。如可利用南宁市丘陵、台地较多的特点,进行住区建设时在其周围保留部分的原始地貌和植被,利用南宁市优越的气候条件,加以人工的绿化和改善,既可作为人们休闲之地,又提高了住区的环境质量,使“绿城”成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二)住区自身生态层的建设
1.容积率和绿化率的冲突
在传统的住区建设中,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尽可能压缩绿化用地,增加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使得传统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水平不高,如自然通风、光照等条件不能让居民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住宅开发商为了增加卖点,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开始建设规模大、容积率低、绿化空地大、楼宇间距宽的住区,此举确实提高了人们居住地的环境质量,但却忽视了生态住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基本要求,与国家建设部所提出的建设“节地省地型”住宅区相悖。专家们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只有用好每一寸土地,才能可持续发展。
南宁市丘陵面积比较多,住宅用地更应当珍惜,要在保证人们舒适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对用地多、容积率低的住区严格控制。目前国家已经停止别墅用地的审批。针对南宁市的地形特点,有些做法值得提倡:依山就水,利用原有高矮起伏山地,建成错落有致、样式各异的楼房。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山地的植被,建成郊外公园。这样一来,高低错落的楼房间距离要比平地上的楼房间距离显得宽阔,既节约了建筑用地,又增加了住宅楼间的可利用空间用来绿化,而且比一般住宅显得更有特色。这样就能够缓解容积率和绿化率之间的冲突。
由于南宁市本身的绿化率较高,公共绿地面积较大,因此,靠近公共绿地的住区内部的绿化率不
宜太高,内部绿化面积不宜太大,以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了使绿化能达到预期的生态效果,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在保证上文中提到的绿化率为35%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增加楼房屋顶的绿化面积和垂直绿化的比例。
2.新能源利用的变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住区的新能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太阳能的光热转化利用上,这似乎也符合因地制宜的规则,因为南宁市的光热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与处于同一纬度、太阳能天然优势基本相同的昆明相比,利用率与普及率远不及昆明。南宁市的普及率只有30%,而昆明市的太阳能普及率达60%。因此,要提倡推广利用太阳能,而且要在将来能够向深度发展,不能只局限在简单的光热转换利用上,可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把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以解决未来常规能源不足的问题。
另外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所遇到的问题是:夏季气温高时热水用量少,此时太阳能提供的热水充足有余;到了深秋、冬季、早春季节气候寒凉,太阳光照弱,热水温度不够,特别是每年的1、2、3月气候寒冷潮湿,阴雨连绵,而此时是需要热水量最多的时期,但太阳能几乎不起作用。南宁市的冬季虽然比较短,但寒冷潮湿,是一种令人更难忍受的阴冷,气温大都会降至16%以下,16摄氏度是人体对寒冷忍受程度的一个界限,低于这一界限,人就没有了舒适感。南方采暖不像北方那样纳入政府的福利政策,普通空调采暖能耗高,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而且舒适性差。因此,要考虑利用南宁市另外比较丰富的新能源――地热能作为太阳能的补充。
(三)和谐住区的构建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小区楼盘式的开发模式使住区正在成为城市的主流居住模式,构成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住区的建设和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意识领域的发展和促进,而住区生态文化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反过来也会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和谐住区的构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两方面的关系就是住区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
1.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素质的提高,居民要普遍形成维护生态、保护住区内外环境的生态意识,普遍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消费行为。
就目前来看,南宁市住区在宣传教育人们爱护环境方面做的工作较多,效果较好,加上住区内部美化很好,人们生活在环境质量较高的住区里,从表面看来人与环境是和谐相处的。但一涉及更深层次、实质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问题就凸显出来:生活中比较琐碎的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的行为居民重视程度不够;居民虽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去做的却很少。这都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素质与修养的提高,将来人们要在深层次上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
2.人与人的和谐
住区内普遍形成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态行为;普遍形成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追求;普遍形成强烈的住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为树立和维护住区形象作出不懈努力。
而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住区的居民交往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人们往往没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和住区内其他居民交往;住区内组织公共活动时,居民参加的次数较少。住区邻里关系主要是以一般为主,邻里之间缺少人文关怀与交流。
构建人文和谐社会,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来增强住区的凝聚力。如现在互联网在住区内比较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先进的网络进行快速便捷的交流。
Abstract: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it's hard to achieve a city with welfare . From the idea ‘Better City, Better Life’proposed for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life: The cities play their advantages to build the ideal homes in harmony from the technological,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字:城市,生活,理想,和谐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和疑惑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与往年的世博会不一样的是,前几届的综合性的世博会都是提出与自然相关的标语,而这届上海世博会提出一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现有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城市与人们的关系、城市与生活的关系等的问题。
历史背景:上海2010年正直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不难发现上海CBD地区高层林立,这种人造的石屎森林(即由混凝土构件的现代城市)也在这片神州大地之上火热地建造起来。与此同时,高速的城市发展带给我们的生活种种问题,比如交通堵塞、大气污染、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等等,让生活质量下降。人们恨不得逃离大城市,甚至有部分极端的人们提出回归自然想法。那么,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又创造了什么?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出于对建筑设计的关注,世博会中琳琅满目的场馆,都在探讨自己国家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并且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观点,提出好多新的构思。在这一场豪华盛宴落幕之后,除了多个“最”,带给我们建筑学生一个怎样的思考呢?
二、未来美好生活,人们的需求
对“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主题的构想。首先需要了解在未来生活中,人们都需要一些什么。同时不能忽视,根据马斯洛理论,人们的需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演变历程,所以人们对生活品质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参考道式的未来聚居的预测,预测未来人们的需求,一般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则:
1)交往机会最大原则;
2)联系费用最省原则;(故要求:密度高,人们尽可能接近)
3)安全性最优原则;(故要求:密度不能过高,与第二条原则有矛盾点)
4)人与其他要素间关系最优原则;
5)和以上的其他要素体系最优原则
前面五点中,有互相制约之处。所以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发展方向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在几大原则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大效率地平衡大部分人们的所需。德国馆的设计理念“和谐城市balancity”中,提及到未来城市应该多个因素平衡而非单个因素平衡。
三、城市,和谐发展
理想的城市中,发展的方向应该怎么扬长避短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一理念呢?回顾世博,给我不少的体会:不论是参观群众,还是行业的设计师,都被世博会的盛会所吸引。同时,作为一名建筑人士,更希望从建筑设计的微观角度,再从宏观角度的探讨未来城市。
首先对世博会中的德国馆进行整体的研究,理解其 “和谐城市”的口号。德国馆的设计主要从这几方面考虑:技术、公共城市空间、多元文化、生态等等。这些因子是共同制约、促进城市的发展的。
根据自身对和谐的未来城市的一些理论的理解,对上述的五点关系有一下自己的观点:现时,城市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而自然扩大,到未来的一定规模后,理想的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形成一个动态的、和谐的系统。这系统里面,科技、公共空间、多元文化、生态这四点的因子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使城市趋向复杂化的原因。四者的关系不仅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人们享有美好生活的目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我理解下,未来城市,就是实现这一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不同于现实很多城市规划,单一将城市的功能空间均质分布。我希望未来城市的复杂性,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满足感。此时的城市不仅有高密度的建筑,同时伴随着更多的功能区域,从而人们可以满足自身对各种的居住、生活、工作的各种需求。
四、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的构想
由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得到启发,针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问题,大家进入城市中寻求的是更好的生活,起初紧紧是为了物质上面的生活。那么当一定的需求满足,城市应该从更多的方面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城市可以主要是从空间、时间的四维度上去演绎城市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城市因居民而更加美好。在中国很多的城市发展中,小至很多规划、建筑设计,大至城市的经济、政策等的设计,都容易忽视居民才是城市的主体。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城市的社会、民生问题,那么城市建设只是面子工程,最终劳民伤财。
城市因自然而美好。以株洲这工业城市的演变过程为例,过往城市规划、监管的缺乏严谨的法律规章,导致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山地被大量开挖。随着对城市自然生态的重视,逐渐开展保护湘江、绿化的工作。在此看来未来城市,人们重视生活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希望生态绿地可以密布城市,或是将在连绵的城市区域中嵌入很多散状的绿地,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享有绿化。
城市因科学技术发展而更加美好。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代,西方城市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城市的新技术改革,也将会根本地颠覆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方式。当然科技也会给城市带来弊端。在“黑镜子”一剧中,导演也对未来城市进行勾画,试图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滥用先进科技的社会生活现象。所以,未来城市中,科技进步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们更好、更方便对进行交流。城市才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得美好。
城市因文化的多元化而更加美好。这是我认为城市最吸引人之处。在芒福德的《城市的文化》中,他指出了正是优秀的建筑物创造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正是欧洲城市中的教堂、宫殿和公园中那种难以模仿的美,使得它们的城市中心历经几个世纪仍然不减其历史价值;而糟糕的城市设计——就像那些为穷人设计的、毫无创造性的塔式住宅楼一样——则恰恰相反,常常引发病态的城市生活状态。未来的城市代表了各种多元化之间的平衡,也是由许多不同的历史内容,空间、功能和环境所组成的。人们来到城市追求多元的生活,那么当城市使这些因子和谐共处时,也让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在许多城市中,自然和天然的风景正在渐渐地以它们特有的方式进入城市。在株洲的现代规划中,城市和乡村、自然和人工,工业和环境这些在历史上曾被分开的部分,正在朝着同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发展。所以,未来的城市也应该以此为鉴,由此产生的趋向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型生活方式的意识和决心,引领着时代走向自然、城市和建筑理念相融合的方向,城市真正地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水域生态景观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水景设计多元化发展水是自然界万物之源,是所有生物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生理机能的需求,而且在调节生态和满足人们视觉需求上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却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和人们健康与安全。自20世纪60年代来以来,全球湖泊、河道、水库等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生植物衰退、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社会的发展带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更是对水域景观效果需求的不断提升,水域景观的塑造、景观水水质维持及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成为时展之需要。
风景园林专业是用科学和艺术手段保持和营造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综合艺术,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园林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末,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学科众多。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加强,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当今风景园林专业还不足以充分反映学科的完整内涵,特别在水环境领域。为改善我国水质恶化等水域景观污染问题、满足人们亲水、乐水等需求,以及建设我国水域生态文明,生态设计水域景观已成为风景园林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必须的技术技能。本文从当今水域景观在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现状着手,强调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的综合性与多元化,特别是水域生态景观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强化实践、提高动手技能;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等。分析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及发展前景,探讨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及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国内水域景观现状
水在人类生命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现代城市,到处都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特别在水环境领域。水域景观能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保持空气清新,使周边环境充满活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生殖、索饵育肥、逃避敌害等栖息场所;提升水岸文化、水工美学等人文景观价值,丰富地域风貌;优美的水域景观空间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具较强的游憩功能;优美的自然景观也可成为城乡开发中的旅游等资源,促进城乡景观繁荣昌盛,具较高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因此,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亮点。但现代水景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1.大量的硬质驳岸削弱水体自净能力
现代景观设计中,大部分人造水景工程的驳岸都偏向采用硬质驳岸,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协调性。硬质护岸割断了水、陆生物的联系,水边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无法形成,水中的生物链无法建立,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大削弱。
2.水生态系统构建欠合理导致水质恶化
很多水景工程的水净化缺乏科学性,从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等要求来衡量,景观水体中水生动植物多样性远远不够,种类搭配不合理,未构成合理的食物链,导致水体中生态系统混乱,水质逐渐恶化。从检测数据看,现代景观水体的水质大多数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过高,并且大部分水体水质在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类和劣Ⅴ类以上,水体自净能力差。
3.缺乏考虑后期维护导致水景荒废
部分园林水景在规划设计时并未考虑生态合理性,不重视理论支撑,盲目增加水体观赏性,导致水体产生负荷,水质恶化;不重视后期维护和管理,对于水生植物的季节性更换、水生动物的管理以及定期水体的监测工作不到位,导致水体发臭、污染严重等现象;观赏鱼投饵沉积、鱼排泄物聚积等,池水水质出现恶化现象,藻类泛滥,透明度变差、颜色变暗,甚至发黑发臭。或因工程概算不合理,欠缺水景后期维护费用,资金的不到位导致水景无人维护管理。水景工程最终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浪费了资源和空间。
以上现象均由景观设计与水生态环境建设的脱节造成,湖泊、河道、小区等众多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生长,水体富营养化明显水域景观恶化面临的形式愈加严峻。自然黑臭水域难以治理,新的水域又不断受到污染,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水域景观污染问题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瓶颈,更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现状指明了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
风景园林专业是用科学和艺术手段保持和营造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综合艺术,具综合性强、涵盖面广、涉及学科众多等特点。
1.各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及特点
在教学体系构建上,由于各院校背景知识的比重不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构筑起了丰富多元的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体系。园林专业不是中国独有的学科,在中国从古至今不断完善发展园林建造的同时,国外各个国家也在不断修建属于各自特色的园林,形成自己的园林教育体系。也许名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完美修缮和对生活环境的精心治理,都是为社会培养各种园林人才服务。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已有100多年的教育历史,涉及设计、规划、土地管理等内容,采取多层次学位教育模式,满足不同目标、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在不同方向和多个层次上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已形成一套自己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比美国稍晚,本科实行“4+1”教学模式,把专业课程的核心教育放在工作室的工作上,注意教学与实践工程的结合,重视园林的科学性和功能性胜于对园林形式美的关注。德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主要是“双元制”教育体系,即通过企业与职业学校的两个机构相结合、资金与法律的两种制度作保证、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的两种身份相匹配、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的两类教学内容相衔接、技能考试与资格考试的两种考核方式相制约,培养综合的、理性的景观设计师。日本风景园林专业称造园教育,分学校、单位、成人教育三种,各大学的造园专业主要设置在农学(林学、园艺、农林工学等)、工学(土木、建筑、环境、城市工程等)、艺术设计、生活科学及社会工学等领域,教育内容包括“六化”(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多样化、定量化、细分化)与“三性”(发展性、系统性、实践性),同时为适应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形势,创立LA学会组织,更好发展本国造园教育体系。
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只有浙江大学等少数学校开设了观赏园艺课程;60年代,由于受“”的影响,我国园林专业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发展迟缓,有的甚至期间专业易名或撤销;8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现我国大约有50多所院校开设园林专业或课程。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仍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更多的集中在创造诗情画意和造园的手法技巧上,课程设置在有关人文、自然等基础方面的课程仍然比较薄弱,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与实践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园林专业特点,独立发展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目前,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这样的几个特征方向:(1)园林植物特色方向,该职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品种选育、病虫防治等工作,以生物生命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2)园林规划设计特色方向,该职业从事园林区域规划利用、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古园林建筑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工作,以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3)园林文化艺术方向,该职业从事中外园林文化、园林历史、园林艺术美学、园林景观设计等工作,以人文历史艺术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应该说,这样的专业发展现状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进行设置的,有利于各高校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出有专业特色背景的人才,这也符合目前我国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的学科与专业解释,使得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又不够细化、全面及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造成混乱,不利于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更好发展。
2.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育内涵理解不够透彻
因风景园林专业所在高校背景依托不同,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园林专业特点,独立发展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尤其是是艺术类院校往往忽略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教育重点都放在了设计创作和表现技法上,更多关注作品的个性而忽视作品的科学、功能与内涵。
(2)实践教育薄弱
在理论学习上,因课时总量和学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完全掌握园林依托学科学习内容之后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共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也只能学到些皮毛,不能领悟更不用说精通,所以在这类学校园林专业教育受到严重制约,难以获得真正的独立发展。
(3)涉及领域众多,课程设置松散
虽然风景园林专业涉及领域众多,且教育部门未对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作统一规定,但是各高校的本科课程设置了较重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包括美术、制图、设计初步、园林经济等,但对于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却少之又少,更不必说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效应与大众行为心理的融合了。
(4)部分学科与实践领域脱节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前主要围绕规划设计展开,而园林工程属于多学科交叉型领域,广泛涉及规划、设计、建筑、园艺、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因此目前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存在空缺,在工程项目中无法科学、较好的把握相关交叉学科间的关系,使水动力设计、水域生态景观设计等环节出现疏漏。
三、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
水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趋于恶化的国家。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水文化,如何处理好用水和节水的问题,减少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是每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景观水设计特征及发展趋势
水是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元素,而水景则是所有景观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景。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他们营造独特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赋予大地灵魂。在人类历史中,水的表现力,被应用于美化生活空间,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是最富变化的造园要素;西方园林中,笔直的水道,几何形的水池,各种水景也随处可见。在变幻莫测的水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使它成为环境景观设计中最感人的要素之一。(1)水体的形式属性。水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固定的环境。20世纪70年代,Craig S. Camphell就在他的著作《Wa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强调水的表现力无限。(2)水体的形态特征。根据水的流动状态,分动态与静态水体两种。动水能增添不可缺少的动态美感,例如瀑布、海浪、喷泉等激烈程度的水体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静水可成倒影,与实物虚实并存,沟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层次,例如湖泊、水塘则比较平静舒缓,静静的水而上轻轻地泛着涟漪,给人带来安详平和、宁静致远的心情和感受。(3)水体的声色特性。园林景观中运用水声、水色造景理水的方式很多。细流、瀑布、海浪等水体不同运动状态,发出不同声响,能弱化各种噪音,为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供一个清新愉悦的声感世界;水色是水面反射或折射着的周围景物的色彩,并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五彩缤纷的水色变化,使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在水的倒影中更加和谐。(4)水体的文化内涵。缤纷多彩的世界孕育各国风格迥异的水景,而这些不同的水景又孕育不同性格的民族。水景不仅充斥着我们的感官,赋予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引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情怀得以抒发。
2.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
基于目前城市水景观的现状,在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水域景观的视觉效果,还要将意境的设计、水源管理系统、水生态、水处理技术纳入到景观设计中来,使之既能满足景观要求,又减少对城市用水的消耗。同时,水为植物、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并且极具可塑性,成为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20]。城市水景设计已开始从单纯的水景观设计转向水景观设计、水生态处理及水资源管理并重的方向发展。而当今,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却是少之又少。
(1)景观水独有特征的需要
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元素,通过它们形式的可塑性、形态的多样性、声色的变化性、文化内涵的区域性,能营造风景园林独特的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
(2)人类亲水近水的需要
随着现代环境设计的兴起,水景开始强调人的参与性,以满足人们对水亲近的心理,水景从单一装饰、美化的功能加入了休闲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设计。水域生态景观课程的设置,加大了水景设计的学科交叉,为水景营建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2004年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24130亿m3,总用水量554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国内风景园林设计时,更多追求的是视觉的美感,缺少对水体回归自然的生态保护意识,水质污染严重,换水频率过高,以致在本就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系列水域环境问题上雪上加霜。通过融入水域生态景观领域,恢复水生态,设计自然、宜人、充满生机的水域环境,形成良好的水域生态景观。
(4)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问题,既是自然因素,也是发展的要求和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人水关系改变的积淀。国家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城市规划、设计时确保人类、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的协调,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四、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园林水景的造景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环境艺术的空前繁荣,水景设计与应用更加广泛,以各种形式出现于各地区与角落,成为城市空间中亮丽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造景元素,但大多是从追求视觉美感、休闲、游憩、商业等功能的角度来对水景进行设计,缺少科学的内涵,而导致水体水质的恶化,以致影响整个设计。近年来,自然河道、湖泊等水系受工农业影响不断加大,人工水景二次污染也不断严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文明的追求,使得人们愈加关注身边的水环境状况。近年,水环境领域再度成为设计对象,生态恢复设计开始较多地运用。然而水域生态领域的人才并未接受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教育,对景观的概念模糊,运用能力差;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人才也没有水域生态领域的课程教育,对水体特性掌握不佳,景观设计不科学。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进行河流、湖泊等水系回归自然的改造,以尽可能的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状态。瑞士、德国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力争将水域景观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比较成功的例子如莱茵河,这个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河流,如今已基本恢复风光秀丽的水域景观风貌,污染大幅下降,现在已有63种鱼类出现在莱茵河,包括曾经绝迹的鲑鱼;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在确保河流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优美、和谐的水域景观;美国也90年代开始恢复曲流河道,20世界末,美国调整了在水领域的总体战略目标,由单纯的水污染控制转变为全方位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把恢复和修复水域景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完整性作为新的目标;荷兰近年亦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近年来,伦敦市政府在泰晤士河上拆除水泥驳岸,在岸边种植芦苇、菖蒲,恢复湿地,引鸟入河、入城,恢复河流生态系统。这些改造都充分表明,水域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也必将成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域生态景观能可持续发展,国内风景园林专业应加强水域生态景观领域的人才培养。在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时,将其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对待,赋予其艺术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力求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修养身心的场所;作为一个自然科学来对待,赋予其水体原有的特性与魅力,力求让其能回归自然。
五、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探讨
在风景园林教育中,如何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最终成为具有多专、多能、多向度的风景园林师,理论知识综合性、多元化、规范化;动手技能等实践能力全面化;思路拓宽、理念创新化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模式。
1.扩展学科范畴,突出多领域特色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亟需加速学科专业教育观的转变,改变原有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水域景观工程与技术等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的加入极大地拓展学科范畴,积极汲取日本等国外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精华,不断细化专业分工,使行业实践工作呈现日趋多元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水域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突出水文化的历史滩涂回归;突出水生态的湿地生境营造;突出水动力的运营养护零碳化;突出水风景的环境品质提升;突出水戏法的亲水乐水项目等教育内容。在继续研究风景园林专业领域传统问题的同时,开拓专业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体系,突出多领域特色。
2.强调综合性,重视学科交叉
风景园林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专业特征。知识领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成为当代风景园林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与风景园林自身的综合性、多元化的本质是相矛盾的。由此,有必要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结合,着重培养风景园林师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立足综合性、多元化的本质,力求达到“宽基础”的就业适应性,包括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水域景观工程与技术、海滨景观生态工程等特色领域专业课程,重视学科间交叉,为风景园林学发展纳入综合研究的轨道,也为风景园林师的全能角色回归提供广阔的舞台。
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多领域实践教学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应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走职业化和白领化的道路。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能力是在知识的支撑下通过实践的操作演练而产生的。风景园林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开设水草栽培与管理实验、水域生态学实习等集中性教学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重视水域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性。
4.拓宽思路,创新理念
创新不仅体现在设计本身的形式上,也可以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科学性上,更可以是满足人类活动需求且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的功能性、可塑性、声色变化等特性,都能成为风景园林师最好的创新元素。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创新项目等开展,立足水域景观生态,发挥对水的无限想象,设计研究水生态、水循环的应用。
六、结语
在科技飞速向前发展的今天,满是钢筋水泥的灰色城市里,人们已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迫切需要绿色元素来缓解我们日益紧张的压力。水景证实人与自然最好的纽带,在现代城市景观中,无论是公共环境,还是住宅小区,都在强调水景的作用,水景已经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水景的二次污染却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瓶颈。面对景观水域环境亟需保育与建设的现状,水域景观需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与管理。因此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提升风景园林专业价值。文章提出我国风景园林教学不仅要理论知识的综合与多元,还应强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技能;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等,为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提供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园林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水域景观相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能力与创新意识复合型高级人才。将水域景观专业拓展为一门具备时展趋势与前景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王衍祯,李天骄,李铁.园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论探讨与建模[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83-88.
[2]倪乐意.富营养水体中肥沃底质对沉水植物的胁迫[J].水生生物学报.2001,25(4):399-405.
[3]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9(1):52-54.
[4]鲁敏,刘振芳,李东和.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6):662-666.
[5]李纯,吕志坚,孙艳艳.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望,2011,26(11):61-65.
[6]张饮江,金晶,董悦等.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
[7]闫永久.景观水污染分析与处理[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15(1):579-580.
[8]边新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9.1-29.
[9]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10-225.
[10]祁素萍,王兆骞,陈相强.中美园林专业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67-269.
[11]李树华,李玉红.日本LA教育体系与学会组织对我国LA教育与学会发展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8,24(1):24-28.
[12]王永盛,岳玉庆.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特点比较研究[J].东方论坛,1997,(2):99-93.
[13]周卫生.中外园林专业概况及国内专业的就业前景[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222-224.
[14]吴飞,王代钢,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 7020-7022.
[15]李嘉乐,刘家麒,王秉洛,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园林,1999,15(61):40-43.
[16]昊军,黄诗敏,波等.城市水景规划设计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98-18300.
[17]唐勉.广州大学城校园理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 1-104.
[18]林静.浅谈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J].包装世界, 2011,(7):118-119.
[19]郭晶华,沈中伟.美德日景观设计浅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建筑,2006,26(6):13-16.
[20]韦杰.景观中水景审美特性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 1-33.
[21]郭卿学,蒋丽萍.国外水环境理念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借鉴意义[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7):743.
[22]刘琼英,全华.水域景观治理研究述评.生态经济,2010,(3):149-152.
关键词:体制;改革;社区;规划
1. 社区及社区规划释义
“社区”的概念来自于社会学,原意是指一种较为抽象和理想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感性的、自然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友好互助。今天我们所提及的城市社区则主要用于界定“一种建立在某一地域和价值认同基础上的社会单元”。在这一概念下,其既用于表述某一特定的空间区域,同时也用于描述其成员间的社会关系。
因而社区规划工作的内容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前者主要为确定空间地域、硬件配置及形态规划设计,后者则重在确定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运作方式。
2. 社区规划的实践探索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1 社区规划的实践探索
社区规划的工作组织、操作模式依执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自上而下式”及“自下而上式”,即政府主导型和民间自发型两种。前者由政府统一组织,提供经费,自上而下开展,例如纽约借助有官方背景的社区工作委员会开展社区规划。后者纯粹由社区居民根据需要自行委托开展,作为自治自理的参考,甚至在有的时候,还作为与政府进行沟通和争取社区发展权益的手段。由此可见,现有的社区规划实践工作在内容上显然已突破了传统城市规划的范畴,但又因各国及各个地区的社会环境差别较大,目前在如何具体实施上尚无统一可循的套路。
2.2 社区规划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社区规划工作在我国开展的较晚。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忽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民政部组织下,呼应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开展了全国性的社区建设运动。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民生问题和社区民主自治得到高度重视,与之紧密相关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规划才开始逐步开展。不少学者、团体进行了一些具体研究和实践,例如孙施文等在上海开展的以街道为载体的社区规划研究、方明等在北京八达岭开展的农村社区规划工作等等。
然而,我国社区规划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集中表现出以下特点:项目主要来源为受政府委托部署开展,且集中于成熟型城市社区,规划范围更多地依托基层行政单元(如街道、村镇等),工作内容主要关注于社区物质环境整治。同时在操作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公众参与性不强,社区规划的工作要求超出城市规划师的知识素养范围,需要改进工作理念和方法等问题,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制约了社区规划工作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深入研究社区规划的内容、途径及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3. 伴随改革深化引入社区规划的意义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之后,在经济建设及改善城乡面貌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当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并呈加剧的态势,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社会问题增多,城市社会管理的任务大大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摆在城市规划、设计师面前的既有难得的机遇,也有之前不曾遇到或积留下来的矛盾与挑战。笔者以为,准确把握社区规划的意义、途径要从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入手:
3.1 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补性
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是对未来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规定性控制和引导的过程,且与宏观的经济、社会规划不同,两者在决策之外都强调实施过程和具体操作性,即均是决策——实施的连续统一体。
但二者的规划目标不同,在起源、发展历程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城市规划侧重物质空间规划,讲求较宏观尺度的经济、社会效益,其规划实效以规划期内的经济、社会总量的投入产出比为衡量指标。社区规划则是对基于微观的城市人居环境的系统研究,偏重精神空间,追求社会效益,其最终的评判指标是社区条件的根本改善及居民的满意度,其目标特质决定了它必须细化到具体的现实社区。
3.2 社区规划与城市管理制度的改革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中央政府的放权使地方政府对地方事务的管理权限得到了充实。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权力的重新组合也在不断的进行之中。就大城市而言,城市政府向区政府、区政府向街道办事处放权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如上海市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从而完善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架构。地方化的管理模式更强调综合性的管理方式,在城市的范围之内,在相当的程度上将突出社区的管理职能。
另外,就具体项目的建设模式而言,无论是在政府宏观规划指导下抑或由开发商主导,普遍注重单个建设范围内的自身配套,缺少更大范围内的相互协调性,具体管理也是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类设施(尤其是各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的社会化趋势必然会得到加强,此时就有必要从社区管理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对社区范围内的各项设施进行综合考虑,重在提高整体效益,这是社区管理职能加强后社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要求。
3.3 协调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社区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提出,社区经济主要承担的职能是“政府不该直接操作,企业又因利润低而不愿做,而人们确实十分需要的那部分功能”,社区工业和服务业以及社会再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决定了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对它的组织与空间安排是社区规划应当着重予以处理。
社区公共设施的完善是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过去,因规划和建设方式导致了社区公共设施配置不够完善;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民众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有的公共设施无法很好地满足民众的需要,如果仅就事论事地、见缝插针式地进行建设,又无法保证社区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因此,需要从社区整体着眼,对公共设施进行系统规划,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多种形式的服务。
3.4 社区文化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国家强调和支持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机制全面运作,市民对自我权利的意识增强,尤其是在直接涉及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相对条件较好的社区和小区中,公众参与的要求尤为迫切,参与的程度较高。他们会对社区尤其是居住小区、邻里的设施和环境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实际地参与社区设施的建设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又能积极地、自觉地维护社区环境及设施的运作,真正体现出社区主人翁的态度。
社区环境的整治也是社区规划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在未来,一个城市的社区将更加依赖它所倡导的理念、提供的服务和它的优美环境,并据此吸引居民。社区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在于:①建立社区本身的可识别体系;②借助社区设施建立完整的社区网络及其空间体系;③创造社区的场所精神,增强社区的凝聚力;④建立绿色、生态、富有生气的社区环境景观等。
综上所述,社区的发展既要关注物质性规划问题,也必需要关注社会领域的发展规划议题。社区规划既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强化基层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及硬件设施建设的适宜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征寒 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7(4),同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管理东凤镇
在珠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势下,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东凤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及其它公用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遵循“统筹全局,力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原则,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新世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山市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为依据:结合东凤镇现状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达到优化空间结构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珠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东凤镇在一体化背景下规划编制和具体实施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本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本镇发展的协调。
①本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东凤镇的规划必须立足于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东凤镇作为“两市三地”之间的桥梁作用,利用连接中北部欠发达地区与北部发达地区相联系的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发挥区位优势,重点突出交通中转产业和特色工业的发展。从而使本镇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
②土地资源与本镇发展的协调
东凤镇现状建设用地为25.30km2,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为34.8km2,所以在未来15年只有9.5km2建设用地可供使用,平均年建设用地约为0.56km2。土地资源与本镇发展矛盾突出。因此,本镇规划时需考虑各自身实际情况,使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③基础设施与本镇发展的协调
交通是将东凤镇融入珠三角大区域体系中的前提。考虑区域分工,东凤镇应在交通建设上下大功夫,逐步完成本镇内外交通网络。
2、空间整合
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自己小家电等优势产业,建立健全配套设施,积极迎接顺德等地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依靠小榄、顺德等城市群落中心的辐射优势,大力发展形成自己的城镇中心,利用中心区带动周边发展,改善提高村镇的城市化水平,逐渐形成“一核、两极、五片区”的城镇结构布局,即:以镇中心区为核心,以同乐工业片区、和穗工业片区为中心的集中工业园区为两极,全镇空间整合为镇中心区、同安居住片区、永益居住片区、同乐工业片区、和穗工业片区等五个大的片区。
3、品味提升
提升城市品味是城镇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珠三角地区的规划编制一直注意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基本与国际城市运营规划接轨,通过系统规划,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充分发挥城镇的区位作用,提升城镇品味,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通过近期及远景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东凤镇将逐步提升为中山市的小家电制造基地,这里产业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镇跃然眼前。
二、东凤镇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原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城镇的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东凤镇原沿用的95版总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区域经济格局的演进和发展环境的变化,该版总规在一些方面己不能很好地指导东凤镇的开发建设。
2、规划编制的难度较大
①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流动人口变化带来诸多挑战
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内,东凤镇暂住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届时,庞大的暂住人口队伍对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社会治安、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将形成严峻的挑战,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创造同样适宜暂住人口居住和工作、顺应人口和文化融合需求的城市环境。
②三产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2003年,东凤镇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为8:69:23,第二产业占据绝对多数,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到309/0。无论是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东凤镇的发展条件和趋势看来,未来东凤镇的第三产业比例都应大大提高,“退二进三”是必然策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用地规模和用地性质等规划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组团内部竞争与合作关系需要理顺
目前西北组团8镇中,东凤镇、南头镇和黄圃镇,家电产业同为支柱产业,
但他们之间甚少直接的分工协作,尽管发展阶段稍有不同,但基本都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组团内缺乏统筹机制,各镇在发展中多发生资源争夺和垄断、产业同构化和恶性竞争的情况,不利于区域产业链的形成,更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提高。因此,规划编制必须在区域合作的前提下系统考虑如何更好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扬长避短。
④公共服务设施档次和规模有待提高
目前东凤镇公共服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单从用地
结构看,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中仅有3.3%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势必不能很好地支撑城镇功能的运行。
⑤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不高,拓展过快
现在东凤镇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一般在120―150平方米之间,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89.2平方米,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偏大,集约化程度不高。随着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的减少,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己无以为继,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必须让位于集约型模式,城镇发展必须走上精明增长道路。
三、“一体化”趋势下规划管理的对策
1、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从学术界,到行政管理层,都开始明确新的发展观,开始寻求建立在满足个人基本福祉和社会协调运转基础上的发展。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并推动协调发展的政策与观念,推行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以“绿色GDP”量度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2003年8月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珠三角9市时授予中山“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市”的称号,这是对中山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中山市继续走新型发展道路的殷切期望。作为中山市第二大镇,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镇区,东凤镇责无旁贷应该在走新型发展道路上着力探索。
2、探索建立城镇化和人口预测模型
城镇化水平的确切统计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使用的方法和预测模型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然后综合数据进行平衡。
采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法进行城镇化预测,其预测模型为:
y。40.55log74.96其中:Y为城镇化水平(%),X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
如果采用非农人口占全镇人口的比例为城镇化标准,预测模型为城镇化水平=(户籍非农业人口+外来人口)÷全镇总人口×100%,以此预测2020年为78%左右。
3、合理布局,促进三产协调发展
第一产业布局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协调。鼓励农业用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创立农业特色,优先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西部农业区:全镇工业企业尽可能向同乐、和穗两大工业组团集中,紧凑布局节省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费用,改善生态环境。可结合和穗工业区、和泰工业区、同安工业区原有的工业开发基础,加强产业的升级换代;105国道和东阜公路规划作为镇区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沿线商贸设施不宜过多,镇区第三产业用地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东海路、东阜路两侧,作为全镇新的商业核心,为了避免跨越105国道带来的交通问题,原105国道以南的原有商业中心弱化其服务全镇的功能,调整为服务镇区东部片区。
4、明确城市定位,合理安排工业布局
东凤镇位于中山市北端,是中山的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向南辐射的前沿和跳板。在更大区域而论,广珠西线从东凤镇境内通过,使东凤镇成为未来珠江西岸发展轴上的南北联系的一个中间节点。
①东凤镇与周边镇(区)的关系
东凤与顺德区: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承接后者的辐射、转移。
东凤与中山中心城区:东凤和中心城区都有必要深入探索合作关系,如东凤镇可以与火炬区合作,消除自身在科技力量和政策资源方面的劣势等。
东凤与小榄、古镇:由于小榄、古镇发展较早,其产业道路与东凤相似,东凤接受辐射、转移,他们之间除了竞争与互补合作之外,东凤还应加强借鉴和研究。
东凤与南头、黄圃、东升:东凤镇经济起步与南头、黄圃、东升差不多,特别是东凤、南头和黄圃,同为承接顺德家电产业转移、同为支柱产业,竞争较强。他们应寻求分工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内耗。
东凤与阜沙、横栏:东凤镇经济起步早于阜沙、横栏,产业基础也强于这两镇,三镇应寻求合作与产业互补。
②城镇职能
――中山市小家电制造基地
――中山市北部重要的交通节点
――未来接受广佛都市圈边缘经济辐射的前沿
③城市性质
东凤镇城市性质应定位为:“中山市小家电制造基地,产业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城镇。”
根据以上定位,规划以和穗工业片区、同乐工业片区为两极,进行工业布局和用地调整,最终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同乐工业片区以接受顺德的家电产业辐射和产业转移,发展电子、家电制造工业。和穗工业片区结合现有机电、小家电、五金工业,发展大规模的机电、家电制造业,鼓励大型制造企业的进驻。
5、保证公共设施的用地供应
公共设施建设应当重点配套全镇级和居住区级网点,补充完善全镇级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设施,并按照现代化城镇的要求,配置镇重点公共设施。可依托行政中心建设公共中心,包括市民广场、文体中心等,以达到资源的整合利用。在节约土地的前提下,为满足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必须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河涌防护绿地等公共利益设施项目的用地。
6、控制居住用地规模,通过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存在大量农业户口人群从事非农业产业的状况,在新的城镇建设形势下,在国家鼓励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指引下,应当改变镇――村的管理思路,打破村的行政界限,避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各村重复建设,在镇域范围内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合理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将村民纳入市民体系来管理是一个有效的运转方式。另外,工业用地的集中批出、集中使用的规模效益也要求分布在工业用地中的自然村和零散居住地迁移至新规划的集中居住用地进行基础设施集中配套和人口的集中管理。因此,东凤镇未来的战略发展中,适当的迁村并点是必要的。
7、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领导,将总体规划实施列入政府日程。要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详细规划,再依此进行街区建筑与景观设计。加强管理,做到实施法制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改变镇――村的管理思路,全镇统一建设,打破村的行政界限,避免各村重复建设,在镇域范围内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合理分配。将规划成果公布与众,强化公众监督的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山市东风镇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
2.《区域与城市发展论》:姚士谋、汤茂林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