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家生物安全知识

国家生物安全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1 10:13: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家生物安全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家生物安全知识

篇(1)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34-03

2002年SARS爆发,2011年3月东北农大多名学生感染布鲁氏菌病,10月中南大学实验楼火灾,这一系列事故再次引起社会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特别室生物安全的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人员素质及管理措施(软件),以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的一种综合行为。

一、高校实验室特点及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

1.高校实验室特点

高校的生物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从事医学、生命科学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院校。普通高校实验室具有下列特点:①生物安全级别低,多数属于BSLl和BSL2级;②生物安全相关设施较少,生物安全意识较弱;③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开放,高校实验室人员较多,流动较大,难以管理。一个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再好,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难确保其安全。

2.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

以问卷形式,随机调查了193名不同专业学生,包括医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等,所有学生均接受了相关专业课程学习。调查问卷设计15个问题,每个问题均统计正确答案,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学生对微生物基本技术(5、6、7、8)掌握较好,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对于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1、2、3、4)、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12)、废弃物处理原则和方法(13)、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急救知识(15)几方面内容掌握较差,反应了教师在注重基本技术教学时,忽视了生物安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同时,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非常希望得到系统的、全面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

二、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改革

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意识到生物安全对保障教学和科研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生物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安全管理和教育改革。

1.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我校由相关学院领导牵头,各实验室主任为核心,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对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及预案的启动、终止、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及应急救援保障等进行详细的编制,预防我校重大的、突发性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加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建立管理制度体系

对我校实验室的各种菌株、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建档和妥善保存。编写《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手册》,对具备生物安全隐患的种类、存在状态、自然感染途径、实验室操作所致非自然途径及预防等进行阐述。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危险标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和完善各种记录制度及奖惩制度等,从源头进行防微杜渐,预防和控制生物安全危害的发生。

3.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目标和我校生物安全调查问卷结果,我校选择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医学检验专业2007级学生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改革试点,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绪论、各种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的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临床实验生物安全、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等内容,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讲授,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注重基本操作技术、急救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合格证书,允许进入实验室,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4.创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网页,积极营造生物安全氛围

根据我校教学和科研特点,结合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形势和要求,创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网页,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我校生物安全制度和取得的成绩,监督存在的不足,表扬生物安全优秀个人和单位,以网络为平台在相关院系营造一个人人关注生物安全的氛围,并自觉实践实验室生物安全。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我们以医学检验专业2006级作为对照组,未进行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选择医学检验专业2007级作为实验组,进行详细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分别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总分为100分。理论考核60分,主要为客观题,着重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核;实践考核40分,主要侧重考核基本技术,包括基本操作方法、职业暴露的处理、废弃物的处理等生物安全基本技术。对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掌握明显好于未经过培训的学生,x。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和分析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科技兴国,鼓励高校师生开展科学研究,高校之间科研实力的比拼与排名,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考核、职称晋升,研究生博士生的扩招及素质的高要求,使得科研业绩的权重在逐渐增加。因此,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增强防范意识,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但目前国内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的高校不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摸索。

篇(2)

关键词: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密切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高致病性的物质,这些标本含许多危害性很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乙肝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1],而在处理感染性标本实验操作过程中,如结核菌或细胞涂片染色、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显微镜观察或是易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操作(如病原菌离心、接种等)都存在高危感染风险,本文就笔者所在检验科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问题,现阐述如下。

1 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现状

1.1实验室布局不合理 大多由于面积不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不明显,大部分实验室区与区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屏障,非工作人员可以随意进出通过;存在安全隐患。

1.2生物安全的设备不全 由于资金问题,医院对检验科的主要投入会放在检测标本的实验设备上,生物安全柜、洗眼装置、喷淋装置等配备不全[2],大部分实验室只配有普通离心机而不是可以不用拔试管盖的离心机,潜在安全问题。

1.3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不强 人员岗位培训不到位,部分检验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掌握不够,自我防护意识差,而检验科护工也是天天接触那些血液、分泌物等高致病性物质,其自我防护意识也很欠缺;随时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

1.4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不健全,有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但管理责任未能落实到个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根本无法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1.5检验科感染控制执行不到位 医院的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没能够经常到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督察,实验室消毒不规范,垃圾未分类存放,针头或刀片等利器未严格用利器盒盛装或盛放太满[3],加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不及时,这些都给检验科造成极大的生物危害。

2 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

2.1改善检验科的工作条件 按生物安全各级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有效分隔,有独立的区域和防止非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措施,地面、墙面、实验台面按要求设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硬件设施也应该按不同的安全级别进行相应的配备[4],如二级实验室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和洗眼装置等。只有保证各种安全措施的齐备才能实现实验的安全,此外要按规定对于实验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

2.2强化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 外派检验人员参加国家或省、市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经常组织检验人员包括进修实习人员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定期对护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增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2.3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措施 科室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制定规范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切实执行。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通过生物风险的评估找出实验室风险的来源,确定不同类型的标本、不同危害程度的微生物应该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5],使每个检验人员都明确各自岗位的生物风险,进行相应的生物生物安全防护。同时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严格规定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每一项实验都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4加强检验科标本和废弃物的管理 实验室对标本的处理原则是把所有标本都看成是感染性标本,采集标本时要戴手套,运送过程要用加盖密封容器,以防其外溢。离心标本必须加盖密闭,防止气溶胶的扩散污染,标本的处理最好能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菌(毒)种和具有传染性的特殊标本的保管,双人双锁,并建立专门的登记本。实验室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都是潜在的生物污染源,不仅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有的还有毒性、腐蚀性及损伤性。实验使用过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实验器材及标本等废弃物应经过消毒灭菌达到生物安全再按要求分类收集处理。规范配置消毒液,每天及时处理废弃物。

2.5培养检验人员良好的卫生习惯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区域要穿工作服并戴手套、口罩和帽子,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门诊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当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如发生针刺或其他利器损伤时应让伤口血液自然流出,并及时用流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消毒剂消毒。如眼部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应立即用洗眼器冲洗。严格六步洗手法,工作结束后用有效氯含量500mg/L进行台面和地面的清洁,如有明显污染,则需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洒于污染物表面,作用30~60min,最后,用紫外线至少照射1h进行空气消毒,保持良好通风,保证检验科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

3 结语

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是确保人员不受生物危害因子伤害,努力实现实验室零感染。医院检验科作为存在高危感染风险的科室,因此必须提高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护,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习惯,最大限度地控制实验室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保龙,苏虹,伍佳玲.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学的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5(5):561.

[2]毛远丽,曲芬.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科学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302-303.

[3]梁建群,宾利.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48-149.

篇(3)

近年来,临床实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医学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传染病医院的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具有传染性的患者标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天都处于潜在的生物危害环境中,如果病原微生物从实验室泄露,还可能在实验室及其周围,甚至更广的范围内造成疾病传播或流行[1]。因此,加强传染病医院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管理与全安全防护措施非常重要,它既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也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需要。本文皆在探讨传染病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1 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1.1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源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源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伤害,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性,还要保护被试验因子免受污染。

1.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当操作具有潜在感染力的微生物时,为防止实验人员的感染和防止感染因子的外泄,采取恰当的实验室操作和实验程序,使用一定的实验室安全防护装备,对实验室的设施及结构提出特定要求并将上述诸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应用的过程[2]。

2 实验室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尚不够高,在思想上、管理制度上准备不充分,对于个人防护及环境生物污染的意识不强,从而导致条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管理力度不足。

2.2 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欠缺 多年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大多数专业人员只偏向于检验专业技术的提高,未系统学习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对预防生物污染的意识不强,缺乏具体的技术操作规范。

2.3 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各项制度规范起步较晚,对实验室的消毒灭活、个人防护及隔离设备等投入不足、 导致设施、设备达不到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从而使各种标本中细菌、病毒的灭活没有,套严格规定的灭活方法、程序和监督的细则,以及规范如何检验灭活效果是否达标[3]。否则,一旦操作不当,造成消毒灭活不全,给工作人员及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2.4 实验室工作人员存在实验室感染 实验室感染是一个过程,在实验过程中,病源体通过播散,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人体,病源体的毒力进入人体后达到一定的剂量,使机体发生感染。如:离心、溅洒、溢出、混旋、研磨、混合等,在操作不当时吸入含病源体的气溶胶而造成感染。在实验室吃东西、饮水、抽烟、液体溅入口中等,都能造成经口摄入病菌而感染。意外被污染的采血针刺伤,被碎玻璃片或刀片割伤,操作时不小心被含病菌的液体溅洒在了皮肤或黏膜上(如溅到眼睛里)等。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实施措施、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因我院是传染病院, 实验室所有设施、设备和材料都应按传染病医院要求和标准配备生物安全设备。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安装符合生物安全和工作要求的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负压罩、高压灭菌器、洗眼器等。生物安全柜安装要求远离污染区入口处和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污染区内应设置消毒装置,有独立的排风系统,确保实验室的气流方向是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同时也要保证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高效过滤后经专用排风管道排出。

3.2 实验室生物安全隔离制度及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 因我院是一所传染病院,按照传染病的消毒隔离要求,实验室应明确分隔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区和区之间设缓冲间。应保证对技术试验区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相应风险范围内,保证足够的通风和防止潜在传染因子及有害气体的扩散,防止危害进入周围区域。在实验室的每个进、出口处都应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险标识,各实验室建立好各项试验记录和制定出相应的操作规程及管理文件。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各实验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生物安全装置和足够的个体防护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人防护设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个屏障,实验室所用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在实验室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其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工作帽、工作鞋、面罩、一次性塑胶手套等。另外,实验室应安装洗眼器和紧急喷淋装置。当操作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或接触患有烈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标本时,工作人员要戴N95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加强保护。实验室应配有急救药品箱等装置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3 做好样本采集接收和废弃物处置

3.4 样本接收 在传染病医院,由于患者大都患有传染性疾病,其血液、体液或其他的样本中均可能含有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样本采集、运送、操作及高压消毒时,除了要做好个体防护外,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范。 在实验室工作中,样本的采集、接收的方法不当,都可使相关人员造成感染及环境污染,为此应制定出相关的SOP规范管理文件。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样本容器应采用防漏、加盖、坚固、安全的容器,标本的运送由接受过培训的专门人员负责。接收标本应在专设的房间内,而且要建立标本接收登记记录。

3.5 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的废弃物是造成医院内潜在的生物污染源,废弃物的处理须经过专项培训的人员专人负责,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应直接弃置于一次性使用的利器盒内,所有弃置的实验室废弃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物,需交由专门有资质的人员经过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出实验室区,严格实行密封化、标志化、无菌化的规范管理原则,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指定地点,由专人集运送中焚烧处理并做好记录。

4 实验室人员培训是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4.1 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知识尚缺乏,加强人员培训是预防和控制实验室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都会经常遇到一些高危操作,不管是人为的失误还是不规范的操作都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4]。因此,加强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是非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关键,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非常必要。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不论在控制实验室生物危害,预防生物危害感染,预防实验室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个原因每年应至少培训一次,人员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生物安全专业知识、操作规范等。

4.2 实验室应建立操作规范及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活动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行为,避免和减少实验活动或其他相关活动中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等,并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整理成生物安全手册,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遵守。所有人员应熟悉职业暴露后所执行的程序、各种紧急医学处理措施,切实把生物安全预防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去。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与防护工作备受重视,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建立良好适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操作规范,及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对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防止病原微生物生物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和外泄,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起到良好的作用。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最大限度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切实把生物安全预防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自传染病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

[2] 王平,乔冬梅.提高认识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管理.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11,1612.

篇(4)

目前,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承担了基础医学部下属15个学科35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及科学研究任务。综合分析,基础医学实验室目前现状主要具有几个特征:①实验室多、分布范围广,且相对独立,管理难度较大;②实验室功能齐全,拥有大批精密贵重仪器;③实验的类别及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④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⑤多个实验室使用了各种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实验品,部分实验还需要高温、高压、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⑥部分形态学实验室经常接触到有潜在感染威胁的人体及动物标本;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三废”物质及过期或失效试剂、药品需要规范处理。

2基础医学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部在部属各实验室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日常安全警示与检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基础医学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注重对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治理,力促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安全责任事故,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使各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安全检查有法可依,我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基础医学部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则》、《基础医学部实验室物品管理规定》、《基础医学部化学试剂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部安全工作检查评比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规范化管理。

2.2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落实安全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基础医学部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个教研室、实验中心的积极主动性。鉴于基础医学部下属学科众多,实验室分布广、数量多这一现状,基础医学部实行教研室和实验中心三级管理制度,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的负责人是实验室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验教学中,要求所有代课教师都要严格填写《实验登记簿》,教师对实验室财产及所有学生的安全负责。对于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必须明确开放性实验的指导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实时监控学生的安全状况。明确安全责任人,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并非是要追究某个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旨在促进安全责任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安全隐患的治理和日常的安全检查上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我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安全知识培训班,先后有8人参加了安徽省芜湖市卫生局举办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班;部属各个实验中心都设置有兼职消防员,积极参加校保卫处定期开展的消防演练,增强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我部不定期邀请消防安全培训机构的教官给全体教职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通过消防官兵翔实的图文资料和切实的感受,以一个个深刻的教训,警示全体教职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4保持安全检查工作的常态化运作

安全检查对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自2007年以来,基础医学部坚持安全工作的月查制度,重点对各实验室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危险物品的保管与处理、贵重仪器设备的保管与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检查组由各实验室一些高年资的教师组成,大多采取实验室之间交叉相互检查的方式,促进相互监督和学习。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对基础医学部难以排除的安全隐患,积极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根据《基础医学部安全工作检查评比细则》,对各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考核,年终评比年度安全先进实验室。目前,已有4个实验室先后获得基础医学部年度“安全与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2.5明确安全工作重点,确保实验室安全

因我部实验室数量、实验类型及项目数都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突出工作重点。

2.5.1化学试剂使用安全

我部各实验室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各种试剂,其中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化学实验室试剂的使用量尤为巨大。我部对各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严格要求,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求各实验室严格执行“三废”回收利用制度,确保“三废”处理后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鉴于部分实验室空间不足,致使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试剂不能完全单独存放,基础医学部积极调整实验室房屋资源,设立化学试剂室,对各类试剂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严格通风和安保措施;针对部分实验室将普通的房间用作实验室,没有符合规格的通风设备,师生的身体安全隐患较大等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部积极协调,为相关实验室安装通风设备,确保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要求各实验室严格建立试剂的使用台帐,对各个学科每年低值易耗预算中化学试剂的采购量严格控制,要求各实验室必须在在弄清楚实验室药剂库存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的编制,严禁一次性大量购入试剂,导致库存积压、大量报废试剂,在严重浪费的同时,造成不必要的环境危害。对于教学、科研中使用到的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等剧毒药物及国家管制的物[2],基础医学部实行专人管理,并统一配备保险柜保存。

2.5.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工作的特殊的工作环境,由于工作内容的独特性,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人类研究微生物的同时不断地受到微生物危害,甚至感染严重疾病,危害到生命安全。另外,不时出现不明微生物及遗传工程不断产生新的微生物,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往往难以预料对此类微生物进行实验的危害程度,因此受感染的危险性就更大[3]。基础医学部鼓励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生物安全专业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国家相关法令,认真学习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部严格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要求为标准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2.5.3形态学科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形态学科实验室经常接触到人体的各类器官和组织标本,标本可能有艾滋病、肝炎、麻风、结核、痢疾等传染病以及各种癌症等,且标本多为未固定的[4]。形态学实验室最常用的固定剂是福尔马林,它是腐蚀性强,易挥发的液体,刺激性较大,对人的粘膜、眼睛损害较大。我部各实验室高度重视各类标本处理的规范化运作,对送来的标本及时固定,用有盖的桶或封闭的容器盛装,取材的实验技术人员能够穿隔离衣服、带口包,开启所在间房的通风设备,并在工作完毕后能作必要的灭菌、消毒处理。因冰冻切片的组织都是新鲜未固定的,可能有强烈的传染性,我部实验技术人员严格防范,若发现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时处理,并对冰冻机进行清洁、消毒,以保证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形态学实验室切片机的刀片非常锋利,稍不注意会引起仪器的损毁和人员的损伤,我们要求实验人员用完的废刀片要放在收集利器的箱内,避免伤害其他人员。目前,我部形态学各科实验室未出现一起学生、实验技术人员、带教教师被标本感染及实验器械伤人事故。

2.5.4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

基础医学部所有实验室的动物使用均由各实验室根据所开实验的需要,确定所要购置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由动物中心统一提供,不许捕获野生动物来替代实验动物,严禁通过不明、不正当的途径购置。实验动物在运输中应严格遵守运输规定,由专人负责运输全程,处理好动物的饮食、粪便的排放等问题。实验动物应在实验前一天内运至相关实验室,不得在实验室长期饲养,严禁将有病的动物运至实验室。若实验动物患有人畜共患性疾病,应立即隔离,视情况进行焚烧、销毁。实验室如有剩余的实验动物,不得随意处理,均需交回动物中心进行处置。实验结束后,实验动物的尸体要统一收集,并由实验动物中心人员送到指定地点去焚烧,严禁随便丢弃。

篇(5)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 实践与探索

Intensifying consciousness, changing idea,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Wang Wenji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aboratory oper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t is also critical for the security of state propert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hould change management idea. Th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yrus Tang Hematology Center of Soochow University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ife science laboratory;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从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实验方法日新月异,先进昂贵的仪器设备不断涌入,成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作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正常运转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准确把握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大多属于化学危险品,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等特点,在储存、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随意放置、使用会导致危险事故和环境污染,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对不同危险化学品分别进行妥善保管,专人专管。对易燃、剧毒物品实行领用管理,做好出入登记,确保责任到人。

1.2 实验技术安全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实验操作涉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动物实验等,步骤相对烦琐,需要使用各类生化试剂及仪器设备,对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及操作规范均有较高要求。如进行RNA操作,要有RNA 操作专区;使用离心机要样品配平,以防离心机受损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动物实验需小心谨慎以防抓伤、咬伤。应加强操作者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过程,切实保障技术安全。

1.3 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仪器设备是生命科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一旦发生仪器设备类安全事故将对实验室成员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管理制度对于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4 废弃物的合理处置

生命科学实验室产生的许多废弃物属于特殊垃圾,污染性、危险性大,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主要包括(1)有毒物品,如EB、重金属、氰化物、丙烯酰胺、甲酰氨、有机溶剂、电泳凝胶等。这些废弃物要用专用容器进行分级分类收集,统一处理。(2)含生物细胞或培养液的废物,如病毒、细菌、细胞废弃物,带抗性标记的质粒类垃圾。含菌体量较少的废弃液采用消毒剂杀菌,含菌体量多的废弃液进行高压消毒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污染。(3)实验动物尸体或器官。高压消毒处理后送至有关部门集中焚烧。(4)实验耗材,如吸头、吸管、Eppendorf管、手套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应高压灭菌后丢弃;玻璃或金属制品需要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2 转变理念做好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2.1 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是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强化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尊重生命,以保障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安全教育是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包括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对师生的科普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也包括安全技能培训。

2.2 管理与服务并重

管理的目的是服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根本上是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单纯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管理与服务并重。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开展安全管理,坚持服务宗旨,体现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实验室安全工作解难事办实事。从观念上明确安全管理是为大家解决安全问题,提供安全保障。

2.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工作海恩法则和墨菲法则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妄自尊大,要避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监管是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制定科学、完善的预警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4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脱离健全的管理制度谈管理将是纸上谈兵,安全管理各方面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

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1)不断深入开展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2)大力倡导实验室安全文化,树立安全价值观念,逐步实现师生内在安全需求与外部环境安全的和谐统一。(3)以大局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整体效能,同时充分考虑到各个细节;结合生命科学实验室的现状和特点,使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保证能够落到实处。

3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3.1.1 实施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通过设置门禁严格把关实验室准入制度,对新成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新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考核后才可开通进出门禁权限。

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帮助成员接受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树立师生安全价值观念,使师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去做,包括(1)参加各类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2)邀请保卫处、设备处领导进行安全专题报告。(3)中心内部以幻灯片形式学习国家安全与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强化安全责任与义务,营造“安全在我心中,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

3.1.2 实际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对于安全隐患做到人人告知;对于安全违规行为“早发现,早纠正”,并有相应惩罚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内部通报,违规人员被批评的同时,也对其他成员进行了安全教育。

3.2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3.2.1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落实安全责任人制度

目前中心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为:安全总负责人全面领导安全工作;各研究团队带头人直接安排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并指定专人为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指定专人为公共平台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必须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人,责任落实到人,中心与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管理责任、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签订安全责任书不是将责任推给个人,而是号召人人重视安全。

3.2.2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涉及诸多方面,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中心门禁管理办法”“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奖惩办法”“公共仪器分级管理办法”“公共平台仪器负责人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了实验室准入制度,从各方面将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2.3 加强日常监管

实行常规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期进行实验室卫生安全检查;各安全责任人进行每月安全自查,及时纠正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保卫处设备处递交安全自查报告;保卫处设备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集中检查或专项检查,对于安全问题进行现场纠正。

3.2.4 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警机制

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突发事件给出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控制事态发展,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3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3.3.1 切实保障实验室技术安全

“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规定:对剧实行“五双”管理;使用有毒药品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需要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害性生物毒剂、转基因动物,须向设备处安全科申请,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甲醇、丙烯酰胺等废液分类收集,统一回收;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如移液管、手套等),有传染性、疾病的废物(如血样、尿液等)和动物尸体必须经过消毒灭菌的无害化处理,送至指定地点集中焚烧;尖锐废物(如针头、玻璃等)单独收集在锐器盒内回收处理;组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3.3.2 切实保障设备安全

“公共仪器分级管理办法”对公共仪器采取分级管理:Ⅰ级禁止使用设备(高温烘箱、高压灭菌器),Ⅱ级仪器负责人操作设备,Ⅲ级负责人及授权人操作设备,Ⅳ级常用设备。Ⅰ级常用特种设备由专人管理操作,禁止他人使用;Ⅱ级仪器由仪器负责人统一操作;成员可对Ⅲ、Ⅳ级仪器提出使用申请,参加仪器培训、考核后授权使用,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操作仪器。分级管理有效保证了仪器的规范、安全使用。

“公共平台仪器负责人制度”规定仪器负责人职责包括编写仪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申请使用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授权;完成仪器状态、使用登记的每日检查;做好仪器的定期维护、保养、校准,出现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

3.3.3 加强安全防护建设

不断规范整个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火警感应系统,配备防火设备;安装洗眼器和喷淋器;自备急救箱,备好消毒液、创可贴、纱布等急救用品;设置门禁,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在各出入通道及公共平台区域配备数字视频监控设备,记录人员进出,监控实验室安全状况,对于违规行为及时调取录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结束语

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确保中心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制度,管理与服务并重,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会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与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为创建平安和谐的实验室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田在宁.试论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2(2):198-200.

[2] 曲波,李庆章,高学军.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1-72.

[3] 刘凤莲.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136-137.

篇(6)

山西省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浮山县 042600

【摘 要】目的: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 家疾控中心的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措施均符合要求。但其一次性隔离手套质量不过关,经检查发现两家疾控中心的一次性手套并非正规厂家生产。两家疾控中心均能够对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所有废弃物均在密闭容器物中进行高压灭菌,而后进行焚烧,但两家疾控中心的焚烧炉并不符合环保要求,未安装环保措施。结论: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要注意对生物安全的培训,加强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止病原传播。

关键词 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2003 年,非典型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流行,新加坡、台湾以及北京的生物实验室相继发生了SARS 病毒泄漏,导致相关人员感染。因此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对环境、群众安全负责,同时也是对国家的安全负责[1]。本文将对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加强实验室防护力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 家县级疾控中心艾滋病实验室人员,所有人员均负责自愿咨询检测、羁押人员艾滋病抗体筛查等工作[2]。

1.2 一般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并结合疾病的流行病学原理对其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实验室安全防护

2 家疾控中心的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措施均符合要求。但其一次性隔离手套质量不过关,经检查发现两家疾控中心的一次性手套并非正规厂家生产。

2 家疾控中心人员均培训上岗,且能够在从事工作前进行HIV 抗体和乙肝、丙肝等病毒标记物的检测;注射乙肝疫苗;每半年或1 年进行一次HIV 抗体检测,并能够长期保留血清样品。

2 家疾控中心的艾滋病实验室都进行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均设置了应急冲洗眼睛装置、生物安全柜,所有实验操作均能够在实验区进行。

2.2 废弃物处理

两家疾控中心均能够对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所有废弃物均在密闭容器物中进行高压灭菌,而后进行焚烧,但两家疾控中心的焚烧炉并不符合环保要求,未安装环保措施。所有实验人员均能够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式,并了解消毒剂的使用。

2.3 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

所有人员都经过培训上岗,并制订了相关事故评估、报告制定和紧急预案方式,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能够保护检验人员不受到伤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2 家疾控中心的防护措施确实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认为,艾滋病实验室的采血系统应该选用真空系统,其主要由双向无菌针头、持针器以及真空管三部分组成,能够构成全封闭式的系统,大大减少了检验人员直接接触血液样本的几率[3-6]。虽然全封闭系统能够减少检验人员接触血液样本的几率,但其也会存在意外情况,会导致样本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若发生泄漏则要立即采用消毒剂进行清洗,直到消除血污为止。

检验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样后要立即进行洗手,有效的洗手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在洗手后可涂抹护肤品保护操作者皮肤。所有人员在参与检验的过程中要佩戴乳胶手套,乳胶手套能够对检验人员提供良好的保护措施,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阻挡、封闭的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从而降低感染的可能。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且外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内。在实验中使用的针头要妥善管理,弃置的针头要放在坚固的容器中进行统一回收,切不可随意乱丢。在检验过程中若出现针头损伤皮肤或皮肤沾血则要立刻用肥皂进行清洗,并要采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若眼结膜或黏膜沾血也要立刻采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

总的来说,实验室安全防护关系到检验人员的生命健康,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为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 黄卫华, 李晓军, 李力, 张北奇.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现状调查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2011,06:541-542.

[2] 厉洪, 张汝阳, 赵人琤, 沈洪兵. 江苏省医学院校师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现状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05:447-450.

[3] 段斯亮, 于声. 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4,04:515-522.

[4] 陈会超, 马艳玲, 杨朝军等. 云南省2013 年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1):3180-3181.

篇(7)

学生时代是培育自身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机。学校健康教育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其年龄跨度大、涉及面广。故内容到形式的设计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同时也要注意到面,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深广度和连贯性。在内容上还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应该依照各种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教育应联系实际、综合多样,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灵活性和时代价值,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解决有关卫生问题。如: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全国爱牙日(9月20日)、全国爱耳日(3月3日)”等特殊疾病日的专题教育,节日卫生活动的安排。教育的方式方法应以需要层次论、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理论作指导,以学生自我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需要为契机,采用语言教育、形象教育、文字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启发诱导,培养兴趣,使学生们在学校中能系统地获得大量的卫生科学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就拿中小学校来说,学生已开始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心理与智力水平逐渐提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其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加以施教。健康教育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生物学及人体生理解剖知识人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是从动植物开始,使学生懂得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去正确认识自然,从而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知识,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位置与生理功能;懂得正常与异常的表现从而保护自己的器官,维护自己的健康。

二、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条件,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适当的体育户外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学生自身健康的维持都是有益的。不良的嗜好和懒散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是有害的,尽管有些坏习惯的危害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病态表现不是现在就出现,但有关的自我保健知识应及早地给予提醒、强化。如利用课堂传授、出黑板报、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吸烟、酗酒对人体危害;懒床、熬夜的不良后果;偏食、挑食造成的营养不良;无节制上网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等保健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有抵制的能力。

三、营养、食品卫生知识要让中小学生逐步掌握人体需要的各类食物和主要营养素的来源;合理营养与均衡膳食的基本知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定时、定量进食习惯;不挑食、偏食,甚至害怕肥胖而少食、不食,当然,也不能无节制的过量进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所导致的常见疾病。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知识,防止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如脂肪与肥胖症,蔗糖与龋齿,葡萄糖与低血糖昏迷,钙与软骨病、骨质疏松症,铁与缺铁性贫血,锌与生长发育迟缓,碘与克汀病,维生素A与夜盲症,维生素D与佝偻病,核黄素与舌炎、唇炎、口角炎等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哪些食品属于“三无”产品,为什么冷饮制品不宜多吃,为什么少吃油炸食品等卫生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营养、避免食物中毒,积极采取确保健康不受损害的措施或行为。

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按计划免疫程序接受计划免疫;了解近视、龋齿、沙眼、蛔虫、脊柱异常弯曲、贫血等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注意从小开始中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如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预防。增强了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避免疾病的侵入,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五、健康心理知识为了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一定要让中小学生知道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调谐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情感,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并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还应着重青春期卫生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性成熟出现的心理变化,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健康教育还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内容上不断扩大、不断深化、不断更新,使学生的行为更适应于社会,在今后整个生命过程中健康地生活。

六、安全防范知识自我保护与安全的教育在学生健康教育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已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学校安全日;目前,在学生死亡、伤残统计中,意外伤亡已成为学生疾病谱中的首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必要的安全知识。给学生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识,安全用电知识,溺水、煤气中毒、烫伤的预防知识,药物安全知识,防止农药、杀虫药、灭鼠药中毒的知识,外伤急救常误伤等,使学生有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