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0:22: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51
1 引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效应使得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城乡二元矛盾也表现得愈加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更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平衡发展,将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作为承载转移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地区,旨在建设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同时,强调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的有效保护。
因此,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城乡规划学科,其研究对象的范畴与深度、研究方法等均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原属土建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专业教学显然落后于这种变化,以建筑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对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及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城市规划学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六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专业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城乡规划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大平台之上的,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在2011年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版本,其知识体系设置涵盖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其中,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学类理论和设计课为主;三、四年级以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为主,如城市规划原理(一、二、三)、城市规划设计(一、二、三)、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等;五年级以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主。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物质形态设计,重视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内容,设计训练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占到一半以上的学时,学生接受的设计训练较多,因而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设计技巧以及图面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对涉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其它要素如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则重视不够,难以支撑起对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现行的课程体系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照后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缺少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区文化传统与特色等有关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广泛知识基础和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其次,对部分工程技术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课时将相对较小,属于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走人工作实践时成为知识体系中的短板;第三,相关知识类课程仅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测量等,对《规范》中重点要求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等知识点涉及甚少,远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要求。
因此,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与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调整并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和目标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的要求。
3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针对新版《规范》和学分制改革的实行,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本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为探索城乡规划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3.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1 符合学科发展及专业评估的新要求
我专业建设一直是以建筑学大平台为基础来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层面,即由建筑设计阶段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规划设计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设计表达的训练。
为适应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应该紧密结合《规范》,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样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课程,增设有关村镇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城乡技术与信息以及城市开发与规划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同时,开设有关社会经济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专题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3.1.2 体现传统特色及专业地域性,适应地区需求
我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重发挥专业自身地域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地区特色和传统保护等,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北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特点等内容。旨在培养既能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又能承担急需规划人才的内蒙古地区中小城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与课程建设需要。
3.1.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之一。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后能尽快融人到规划实践中去。专业课程体系应设置多种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
同时,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系统的复杂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训练创新的技能和手法,鼓励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创造性解决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1.4 城乡规划类课程向低年级渗透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以建筑类理论及设计课程为主,三、四年级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由于学科思维不同,狭隘而相对简单的建筑设计转变为广泛而复杂的规划设计时,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往往表现迷茫。因此,适当压缩建筑设计类课程学时,逐步在低年级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及设计类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城乡规划专业思维,缩短适应学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3.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3.2.1 增设学科基础课,加强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知识
首先,在学科基础环节中增设涉及村镇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旧城更新改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知识点的课程;其次,针对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薄弱环节.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如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课程;第三,完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课程,在专业特色环节增设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以弥补建筑学平台课程体系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广泛的知识体系。
3.2.2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配合学生对外交流机会
课程设置中,针对某些常态化的重要专业竞赛,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和教学内容进行配合。如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研类和设计类作业竞赛、城乡规划学会组织的“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等,将专业课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开设时间进行调整,配合各类设计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科视野,提升其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2.3 以课程专题形式,将专业相关知识融人设计主线
在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主线的设计类课程中,穿插与设计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专题,以授课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加入《城市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预测方法》、《城市产业分析方法》等专题,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人设计实践环节中。
4 结语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对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逐步的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期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培养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15):11-12.
【2】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6-54.
【关键词】高等教学 土壤学 创新型人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1-02
1.引言
土壤学是高等林业院校中生物类(包括林学、植保、园艺、园林等)和资源与环境类(包括资源与环境城乡规划、环境科学、旅游、农林业与资源环境等)等专业的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农林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对学生后续系列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主要方式[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通式教育模式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数普遍较少,教学过程也不够重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鉴于此,作者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从通式化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特色教学体系改革、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有效地结合、英文《土壤学》系列教材的筛选以及教学尝试等方面对《土壤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 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物资源与环境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目前《土壤学》教学体系现状与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的学时数,大大缩减了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数,淡化专业教育,土壤学学时也在压缩之列。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土壤学为例,教学学时数从原来120学时紧缩为42学时,野外实习从原来的1周缩短为3天,实验课只占12学时,且在土壤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对前沿理论和课程的最新发展情况的介绍不多;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单一化,没有凸现不同专业对土壤学特色知识的应用;缺乏与国际化办学培养人材的教学内容系统,再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土壤学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土壤学》、《环境土壤学》、《地质地貌学》、《土地资源学》、《土地整理》等。这些课程主要针对林学、园艺、园林、生态,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规划等十余个专业开设。这些专业中有几个对土壤学知识的要求有相似之处,而另一些专业则差异较大。在教学学时数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土壤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高质量完成土壤学教学过程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2]。
3.《土壤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善
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人才需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实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学校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课程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在农林院校的《土壤学》课程教学别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 其知识结构表现为横大于竖,为扁平式“T” 字形;在能力结构上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综合性能力的培养[3]。为了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当今农林业、园林及环境部门对人才的要求,尝试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5]。我校基于土壤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创新型人材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土壤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
3.1建立林学、园艺、生态、生物科学专业土壤学课程的通式化教学体系
基于上述几个专业对土壤学知识的共性要求,在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制订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实验、实习教学大纲;采用了材和参考书;建立统一的教学课件、习题库等,有利于精选教学内容,集中精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土壤学课程2012年被列为湖南省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3.2强化园林、资源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环境科学专业土壤学课程的专业特色教学
对于上述几个各有特点的专业,在完成土壤学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强化专业特色教学: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名称改为《岩石与土壤》, 课程中强调植物种植要求和园林规划、园林建筑方面的岩石造景与风景规划要求;林学专业强调生产性;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名称改为《环境土壤学》,强调环境污染物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以及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3.3 编写《岩石与土壤》和《土壤学实验实习综合指导书》
关于土壤学实验实习的指导书已经不少,但都有一个共通的缺陷就是实验方法没有及时更新且实验内容繁多,缺乏先进性和实用性,通过文献检索、兄弟院校调研以及国外动态跟踪等方式,在掌握土壤学实验课程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参考传统《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壤肥料学》、《地貌学》、《园林土壤肥料学》等教材和书籍,广泛吸纳与《岩石与土壤》相关的资料内容,增强了该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编制了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知识体系的两本新教材。
3.4土壤学系列课程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构思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6]。除了重新编写了具有先进方法和实用性的实验实习的指导书外,还对实验实习的时间安排进行了改革。除了矿物、岩石观察实验仍按课程要求安排在与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外,所有理化分析类实验全部推迟到课程结束前1-2周时间内进行,为了使实验与实习有机结合,把野外实习时间从课程结束后,提前到课程结束前2-3周左右,即先进行野外实习,再进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实验。其次,进行综合性实验尝试。野外实习取来土壤样品后,任课老师只简单介绍实验方法原理和注意点,所有理化性质测定过程全部由学生摸索完成,2人一组可自行在2天时间内完成全部分析内容。再者,训练学生实习、实验报告的综合写作能力。实习、实验连续完成后,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1份《土壤学实习、实验综合报告》。要求学生描写野外观察到的岩石及其与形成土壤的关系、土壤剖面挖掘观察注意点以及所处气候带主要土壤类型基本性态外,着重要求学生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的目的、分析后所得的结果能否说明目的、原因以及如何进一步来阐述所要弄清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写作技能。
3.5土壤学系列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考虑到我校国际办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对土壤学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双语教学教材筛选与确定:国内调研采用网络通讯、实地走访进行,国外调研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以及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交流大会时或国外相关专家到访时进行;通过国内相关学校《土壤学》、《土壤肥料学》及其它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经验调研,以及对国外高校相关专业《土壤学》、《土壤肥料学》3门课程教材使用情况、教学方式方法与经验、教学模式等的调研,通过比较、确定与中文版教材内容基本一致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环境土壤学》原版教材。②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中文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英文版教材、双语教学的特殊性,编写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大纲和确定教学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掌握中、英文基本概念、基本术语等基本知识,基础知识内容部分采用双语双向教学;专业应用、深化部分视具体情况采用双语或英语教学。③双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讨:课堂上主要通过教师讲述、结合提问――学业生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等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方式,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主题发言(presentation)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中英文概念、专业用语及其内涵,力求学生在基本知识方面的中英文用语及其理解能够融会贯通;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室内实物、标本、图像及室外实地教学等形象传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外通过网络及其它传媒查阅大量的英文资料,练习小论文写作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英文专业知识,为学生们将来考研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3.6土壤学系列课程网络课堂教学平台的建设
运用天空教室软件构建了土壤学系列课程网络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录像、多媒体课件、教案等材料电子化,放在网络课堂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将土壤学实验过程拍成录像文件,供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如何做实验;将作业布置在网络课堂上,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完成作业;在网络课堂上开发了聊天室和BBS功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7改革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是土壤学考核的通行方式,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闭卷考试还是必不可缺的一种方式,完全放弃闭卷考试方式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疏忽于土壤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即便是考试前突击复习,对土壤学基本知识面的掌握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但闭卷考试不能做为唯一的考核方式,这种考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创新型人材教育的要求。通过探索,笔者认为考核的方式应为:闭卷考试+实验考试+综合能力测评(包括专业英语能力)+考勤。野外实习考核单独记入成绩。各考核方式的比例应为:①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知识的应用。②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5%,考察成绩包括实验态度(1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50%) 这种考核方法比较全面、公正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土壤学实验课的情况。③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10%,由课堂讨论、及相关专业英语的能力等综合评定。④考勤占总成绩的5%。作者认为考核方法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向,这样不仅避免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还能促进学生朝着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发。
4.结语
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校的《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我们紧密结合生物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融基础内容与学科研究前沿、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手法,教学方法上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式向多项互动式转变、从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式化研究性教学与专业特色教学相结合的通专结合一体化教学;实验与实习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网络课堂建设,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宁滨.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把握三个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10-01-28(3).
[2]周建利,应兵,朱建强.农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1(6).
[3]戴良香,刘东强.土壤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01(10).
[4]赵秀兰,江长胜,胡必琴.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5]徐秋芳,姜培坤,钱新标.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5):64-65.
[6]李志涛.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科教论丛, 2008,02(4).
关键词:本科生 阅读倾向 阅读量 抽样调查
高校图书馆的中心任务是开展文献情报服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馆藏图书的外借是图书馆最经典的基础工作,从图书的馆藏量、借阅量、借阅类型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反映读者的知识结构、个人品味和阅读倾向。
本文根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2004~2009年上半年(截止2009年6月30日)的借阅记录为基础数据,对馆藏量、借阅量等数据作一基础性的统计分析,初步比较了不同校区、不同专业之间的阅读倾向和学风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2002~2006级四个专业的毕业生300余人,进行了定向性问卷回访,对他们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知识点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1.数据统计与阅读倾向分析
数据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中心,包括四个校区各个图书馆2004年1月~2009年6月30日的借阅记录数据。
从馆藏总量和借阅频次来看(见表1),我校藏书达百万册,2006年以来增长较快,现已达150万册以上,特别是借阅频次高达25万次以上,近三年已接近40万次,与国外大型研究型图书馆的流通量相当,同时显示了较高的图书利用效率(平均约25%)。
由表1不难发现,图书的借阅频次增长大致与新书增量基本同步或略滞后,2006年大量新书的购置激发了校园的读书热,当年图书年借阅频次急剧增长,至2007年达到峰值,随后的新书购进中,借阅频次却略有下降。这在图书利用率上也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笔者以为,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新书已经不能刺激阅读,另一方面可能还反映了读者的阅读倾向发生变化。为此,我们将馆藏图书借阅频次较高的主要图书类和亚类制成表2,以探究我校读者的阅读倾向。
我们从表2可见,首先,最大借阅量的图书是艺术类(J)和语言(H)图书,尤其是艺术类图书借阅频次约占全馆年借阅频次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但2004年以来这类图书的借阅频次并没有显著的增长,2008~2009年间还略有下降趋势;语言类图书的借阅量自2006年以来急速增长,很可能与学校对英语四六级过关考试的重视以及大量考研外语复习考试书籍借阅有关。
其次,有较大借阅量的是工业技术类(T),2007-2008年间快速增加至峰值,在湖南大学[1]、天津大学[2]的图书借阅量分析中,T类书籍的借阅普遍增量较大(40%),尤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类(TP)增长较快,但我校TP类借阅量增长不强(20%),而建筑类、轻工类和一般工业技术类图书增速更快(未列入表中)。
第三,我校社科类图书借阅量增幅较大,其中马哲、社科、政法和军事类(A、B、C、D、E类)借阅量增长显著(80%),这在其他院校图书流通中是比较罕见的,特别是这个增幅主要来自哲学类图书;而经济类图书(F)借阅量较快的增长(60%)则较为常见。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类、数理化(O)类和天地生类的借阅涨幅很小,甚至萎缩。笔者以为,这个变化一方面与全校广泛展开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该领域大量新书更新有关。
2.不同校区间的借阅量比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有四个校区和各自的图书馆,各个校区的专业侧重点不尽相同,校区之间图书流通便利。本文在此将几个校区的阅读规律作一比较与分析。表3是各个校区的藏书量。其中,本部校区图书馆藏书量约占全馆65%,北院占20%,河滨校区10%,同济校区较少,多为近年新进图书。考虑到各个校区不同专业的学生混住,各校区的图书互借十分频繁,因此选取各个校区较有代表性的专业来比较校区之间阅读量变化。包括本部的计算机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北院的动物医学专业;河滨校区的临床医学专业;同济校区紧邻本部,本科专业发展较晚,加之数据缺乏,未作为比较的一部分。
图1统计了四个专业近五年来年人均借书频次。以2004级动物医学专业为例,四年间共有79名学生(不包含无借阅记录的学生,下同),合计借阅7260次,4731种图书,年人均借阅23.0次。各专业年级统计方法类同。其中,借阅频次最高的是0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41.8次,最低的是04计算机专业9.9次;动物医学专业的各个年级较为平均(15.1~27.6次),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临床医学专业各个年级间波动较大(10.0~41.8次),06和07级峰值较高;计算机专业(9.9~19.4次)和土木工程专业(11.8~16.5次)的平均借阅量低,且波动不大。与其他地方院校的类似结果相比[3, 4],我校平均借阅量正常偏低,临床医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略高,但计算机和土木工程专业的明显偏低则较为罕见。值得担忧的是,08级新生的借阅量有下降的趋势。
临床医学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分属学校本部之外的河滨校区和北院校区,图书资源量和新书相对匮乏,而两地借阅频次略高。位于本部的计算机和土木工程专业,图书资源丰富,新书供给较充分,但这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借阅量明显偏低。在其他院校的相关研究和经验总结中[5, 6],藏书量大、新书多有利于提高借阅量,而我校反常的借阅量反映了各个校园的学习风气状况:校园本部地处市区中心,交通便利,商业、文体活动众多,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十分丰富,尤以兼职和社团活动为主;河滨校区和北院所在的城区一隅和城郊地带,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似乎有益于学生的专心读书。
3.对毕业生就业与知识点的回访调查
对毕业生的回访问卷调查,选取了2002~2006级的毕业生,涉及土木工程(工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理科)、地理信息系统(理科)和旅游管理(管理科)四个专业,共计300余人,由授课教师配合进行了定向的回访调查,设计的问卷调查与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业余阅读、就业知识点、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由于组织等方面的原因,仅有109份不完全问卷先后返回,经仔细分析和归纳,将有关内容汇总如下:
3.1 专业就业率偏低。平均专业就业率不足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土木工程专业(4/2人)专业就业率略高(50%),但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资环专业(48/21人)的专业就业率43.8%,地信专业(31/11人)为30.6%,旅游专业(26/9人)34.6%。调查发现,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本专业较多,一年后再择业转行较普遍,非公用企事业就业学生转行更频繁,且大多转在非专业领域。
3.2 非专业就业向服务业集中。非专业领域的就业主要是销售、外贸和管理等,在教育、保险、证券和银行等领域也有少量学生就业。我校学生主要就业于广佛及珠三角地区,区内产业主要是中小型非公有制制造业、加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充分,外贸依存度高,城市化快速发展,金融领域活跃。这种产业形势需要大量基础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需要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移。
3.3 就业与知识点和阅读的关系。从就业的知识点来看,专业就业领域主要用的是专业基础知识,如地信专业做地图数据的能力,资环专业管理地图的工作,旅游专业接团带团的工作等。非专业就业的学生,大多经历了短期的职业上岗培训,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基础课程和实践训练使他们上手很快而获得机会。如外贸行业就业,四六级考试是门槛,基础好的学生培训过关也就容易。有从事企业管理的学生感慨自己没有学好《管理学》,许多学生认为就业需要做事的能力,更需要学会做人(脉)。对比我校图书馆主要图书借阅频次统计表(参见表2)可知,语言-艺术类和社科-经济类是学生们重点外借的阅读书目,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类是本科学生眼中不实用的书目。作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校,除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之外,如何拓宽学生专业之外的知识领域将是今后的任务之一。
4.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比较,现将小结并讨论如下:
4.1 我校图书资源丰富,利用率较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图书馆藏书153万册,生均150本,年借阅频次约38万次,属于高效利用的图书馆。其中,大量新书购进和便利的借阅服务是高效借阅的基础。从已有的研究结果[2, 5]来看,借阅服务的便利化和新书购进等都刺激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但最终图书馆的利用率是由图书是否满足读者的需要来决定的,作为图书馆需要了解读者的兴趣所在,本文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4.2 大量借阅集中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类借阅不足。其中,社会科学以休闲类艺术、小说阅读为主,以及语言类、经济学类等;自然科学类中,理论性的自然科学总论、综合类和数理化类等借阅量较少,工业类和计算机自动化亚类增幅较大。总体表现的是休闲型和教学参考型借阅,缺乏高层次的阅读。我校读者以本科生为主,兼有少量专科生和部分成人教育学生,只有少量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理工科为主的其他院校中,也只有研究生群体表现出对自然科学中理论专著的借阅偏好[6]。目前,我校正按“以工为主,综合发展”的构想调整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缺乏急待改进。
4.3 理工科学生人均借阅量偏低,城市中心的校区借阅量更低。我校理工科学生年人均借阅量约为15~20本书,远低于校内大部分文科专业,相比与类似地方院校平均值略低,与重点高校相比差距较大[1, 2, 6]。其中,城郊生命科学学院北院校区和相对僻静的医学院河滨校区的借阅量较高,近市中心的本部校园读书风气较差。
4.4 部分专业对口的就业率低,阅读发散的趋势明显。本次抽样的四个专业对口的就业率偏低,基本是产业形势决定的。未来须在调整专业方向的基础上,适度强化外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并拓宽非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地方高校图书馆任重而道远。
本文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阅读倾向调查与跟踪回访”科研项目资助,成果编号2011X069。
参考文献:
[1]李桂梅,谭小华.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量统计分析报告[J].中外企业家,2009(7):215-216.
[2]隋松苓,羡芃,曹琦,刘波.浅谈开架借阅对图书流通和借阅倾向的影响[J].津图学刊,2004(2):39-40,80.
[3]叶青,郭维真.从图书借阅量数据分析看大学生的阅读倾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6):1-3.
[4]秦忠群,廖薇.贵阳学院图书馆借阅量的统计与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5-58.
[5]李丕仕,黄贤树.中文图书入藏量与借阅量关系的定性探讨[J].情报杂志,1998,17(3):42-43.
[6]靳萍,张大为.工科院校大学生阅读倾向分析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8):2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