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0:00: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的遗传知识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疑问”课堂导入法
自然科学类的学科知识,大多是从科学家的疑问中得到的结果,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疑问”来引入课堂内容,通过案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成功地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求知欲。当然,在课堂“疑问”导入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层次问题,要考虑班级的总体水平,如果对“疑问”完全做不到“好奇心”的转化,就要注意“疑问”的水准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导入自然界的多级能量转换问题中,可以询问学生“一个人被困在荒岛,身边只有一只鸡和一包稻谷,根据你的生物知识来判断,这个人是先吃鸡再吃稻谷所获得的能量多,从而使得他活的时间长呢?还是先吃稻谷,然后稻谷喂养鸡,吃鸡生的蛋所获得的能量多呢?友情提示,肉的能量一般更多。”这种问题一下子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纠结是前者还是后者,而当答案揭晓是前者能量更多时,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这在掀起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可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生活导入法
自然科学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所以在生物课堂授课中,插
入生活实际情况的导入更有利于课堂知识点的发展。而生活实例往往会引起学生的熟悉感和代入感,那么在烘托课堂气氛的时候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例如,在导入“遗传和变异”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生活中的遗传小知识,血型遗传的特点是A型血和B型血生不出O型的孩子;耳垂是显性遗传,单眼皮、双眼皮的遗传又是什么遗传呢?自己的身高、体型是遗传谁的呢?至于长相,为什么男孩都会像自己的舅舅?让学生从生活环境中了解自己的生物学特征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求知欲”,了解完这段知识后,学生先是互相观察,然后对彼此产生兴趣,继而对遗传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教师抓住孩子的这兴趣一特点引入新知识“遗传与变异”,就可以顺利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三、旧知识复习导入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点虽然散乱,但总体来说还是系统的,所
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点时,可以考虑先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点,体现出高中生物学知识点的承上启下特性,既能使学生复习了旧的知识,也为学生的生物学系统骨架做好构建。在心理学上,根据“图式”理论,学生的基础知识点记忆之间是有联系的,时常联系可以加强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记忆。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通过这种方式导入课程内容,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起到了掌握课堂节奏的目的。
一、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生物学作为一门理科科目,素来给人的感觉是刻板且严谨的。诚然,在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我们必须严谨,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但在生物学的理论课堂上,我们也不必给自己画上条条框框,我们要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跳脱出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感受生物学不一样的魅力。
1.同语文相结合:培养人文情怀,追溯古文的美及意蕴,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一节的时候,我们可以恰当地引出一个非常贴切的成语:落叶归根(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时候,班上往往会有一两个富有诗意的学生吟诵出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把生物学与语文相结合。从生物学专业来讲,这句话反映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虽然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终止了,但当它被微生物分解之后,从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就能为新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它的生命得以延续,真正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2.同历史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一个个历史故事的讲述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到《食物链》这一节时,课本中引用了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平时我们在导入新知识时,往往是一句话带过,或者是播放相关场景的视频。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类似这样的导入早就失去了新鲜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将这个成语的典故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借以启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讲完这个故事后,笔者会问学生:你们从中能找出什么成语呢?学生自然就会回归课本,这样既学习了生物学中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又理解了做人的道理: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最终的后果。
再如,在讲解《生物的条件反射》时,可以利用的成语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惊弓之鸟、老马识途等。
二、深入核心概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概念指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课程标准所述的“核心知识”,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等,是那些能够展现当代生物学图景的概念,是生物学结构的主干部分,是生物学知识领域的中心。因此,核心概念就相当于生物学科中的核心观点和思想。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不算多,因此,我们更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核心概念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理解核心概念、“吃透”核心概念。有的核心概念晦涩难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抽象又复杂,这时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就可以给予教师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节中,标题中就含有2个很重要的核心概念:“遗传”和“变异”。这两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提起,但要学生具体说明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大家都只能面面相觑。其实,在我们常用的成语(包括熟语)中,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成语很多。例如,关于遗传的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等等。关于变异的有: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良莠不齐;等等。在课堂上,笔者经常引用其中的一个成语作为导入,以核心概念“遗传”为例,先“抛砖”,说一个关于遗传的成语,再“引玉”,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形容遗传的成语。学生势必会说出很多成语,有的与遗传有关,有的与遗传无关。这时候,笔者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即为什么这个成语与遗传有关,为什么那个成语与遗传无关。先在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总结出“遗传”这个核心概念的定义,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点。
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诸多学科相比,生物学没有应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较轻,所以生物学课堂相对来说应该更轻松活跃,笔者一直认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之道。但是,笔者所说的“玩”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散漫,而是一种心境,让学生感觉他们的思维没有被小小的一方教室所禁锢,他们的思维会随着学习的知识点飞翔到“诗和远方的田野”之中,飞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行为》一节时,我们也可以用到许许多多的成语。如孔雀开屏,能够自然开屏的只有雄性孔雀。雄孔雀展开尾屏,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为的就是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属于求偶行为,与动物的生殖相关。又如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巢,常强占喜鹊的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属于竞争行为,还是与动物的生殖有关。这类的成语还有很多,在课堂上可以算是一个个小小的“彩蛋”,及时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迎合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四、串联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虽然浅显易懂,但要学生从整体上架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成语的串联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最后的知识归纳总结阶段常常使用此方法,成语的介入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得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1.相同的成语,不同的知识点
以“无中生有”为例,这一成语包含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进化两个不同的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新生成的有机物和氧气,体现了无中生有。生物的进化:简单来说,生物的进化就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片面地说,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各种新物种的生成,均体现了无中生有。一个成语,可以把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串联在一起,除了能共用“无中生有”这个成语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光合作用,生物的进化就不可能趋于完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不含氧。后来,在距今20亿年前,绿色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后,大气中才逐渐含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同时,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在大气中形成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当然,在课堂中,笔者会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交流其中的奥妙之处。
2.相同的成语,相关的知识点
蜻蜓点水,在这一个成语中,包含着生殖和发育两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是极好的生物学教学素材。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的过程,卵或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卵孵化出来的稚虫,称为水虿。水虿常伸出勾状带爪钩的下唇,以捕捉水中小动物为生。它是游泳专家,游泳速度极快,以直肠气管鳃呼吸。水虿长大后,爬上突出水面的树枝或石头,羽化成蜻蜓成虫。产卵属于生殖,而它的发育过程:卵―若虫(稚虫、水虿)―成虫(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
3.不同的成语,相关的知识点
关键词:认识模型;模型构建;复习效率
平时,我们上复习课时,总是想把课文的知识点归纳的系统点、详细点,但效果总不如人意。分析产生的原因:
一、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每到复习课,教师“一支粉笔”、“一份练习”、“一份试卷” 夸夸其谈。 教师总是过多地考虑“如何给学生吃饱”,很少去想一想学生“消化吸收吗?”。于是课堂上出现教师只顾机械“填”,学生只能机械的“吃”,复习形式单一,没有新的花样,其结果是复习效益和以前并没有多大变化,学生成绩平淡。
针对上述问题,我力求从模型构建方面入手,使复习课始终围绕着模型展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模型
(一)模型的含义。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是定性的或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如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
(二)模型的常见种类。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立体结构图。
2.概念模型是对认识对象系统的一种简化的定性描述,用于表示系统组成和相互关系。如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来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
3.数学模型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对现实原型作的抽象、简化的数学结构,它是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及数量关系对原型作的一种简化而本质的刻画,比如方程、曲线、函数等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的某种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如用细胞呼吸释放CO2量与细胞在不同氧浓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变化曲线图。
4.模拟模型是用便于控制的一组条件来代表真实事物特征,通过模仿性试验来了解实体的规律。如制作小生态瓶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三、运用模型构建提高复习效率
(一)模仿教材建模。
理解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是提升应试能力、实现知识迁移的必备条件。我校高三一轮复习辅导书为“导与练”,在每一章节最后都有“网络构建”图,如复习完必修三第四章后,我要求学生对照图想一想:课本知识要点有没有体现出来,对细节处能不能再补充,再丰富些。经过我的分析和引导,学生认为数量变化中的“J”和“S”型增长曲线知识点过于简单,没有把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体现出来,应该补充“J”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率曲线图,并把它们各放在一张图上。其次种间关系中只列出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它们间的区别没有体现出来。应该补充它们的数量坐标图和能量坐标图,以及同种生物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一层。
(二)指导学生建模。
在高三进入一轮总复习时,若只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点回忆,那是不够的,教师应当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主动建模,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如在复习必修二“遗传”时,先把一个个知识点给学生复习,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整理出一个较为简洁的知识结构图:生物遗传依据正交和反交可分为核遗传和质遗传,核遗传依据显父与隐母杂交的结果,分为性染色体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分为常显和常隐遗传),性染色体遗传又分为伴X遗传(分为X显和X隐遗传)和伴Y遗传等。
(三)利用专题建模。
在进行二轮专题复习时,教师要想方设法精心设计教学方式, 复习时既要考虑到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或拓展对重点知识的认识,充分利用相关模型组合构建,讲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系统化,更要注重利用模型系列组合,训练学生的思维, 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在复习“细胞增殖”专题时,我运用以下系列模型进行分析。
1.利用细胞分裂各时期模型图和染色体变化模型图。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即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特有特点,而有丝分裂过程至始至终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相关内容在辅导书“导与练”中有具体的练习。
2.利用坐标构建曲线模型图。分析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中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要理解各段曲线所表达的含义,造成曲线转折点的原因。如下图8表示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c~d的初期,f点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a~d是间期,d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的阶段
3.利用坐标构建柱形模型图。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名称,各种物质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减数分裂每个阶段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如下图的横坐标中,C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与图中C1、C2、C3、C4相对应的细胞是(B)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4.利用构建生物示意模型图。
分析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先要理解图表示的意思,其次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变化规律。如下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请判断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可能性是(C)
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综上所述,理解模型和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是复习课的一把钥匙, 在模型建构活动中, 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归纳和演绎, 将复杂的事物
进行简化、抽象出其本质属性, 或者需要将头脑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才可能将模型方法内化为认知图式, 获得认知水平上的提升。
因此,在高三总复习时,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利用课本上各种模型、参考书和辅导书中相关的模型进行讲解,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的进行相关系列模型构建分析、重新组建模型和相关类型模型的转换等专题训练,我相信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通过模型构建的思维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试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占良,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中学生物教学》
【2】《生物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编,2009年2月)
【3】《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主编,2009年7月)
关键词:高考;试题;总结;教学应用
2013贵州高考理综考试落下帷幕。就生物试题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没有在难度上难为考生,适合考生的发挥。与去年相比,试题整体上难度略有降低,没有题型上的创新,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对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一、选择题,侧重基础考查
今年是贵州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生物高考题型稳定,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题型。与11年和12年的高考题相比,选择题侧重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物学基本实验素养等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尽管考查的内容范围广,但考查方式倾向知识的直接考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推理,得到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今年的考查方式考生比较熟悉,会感觉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实验分析能力要求高
选择题还是一贯的6道出现,每小题6分。题目的难易程度都比较偏低,主要是识记水平的考察,题干中很少将信息融入图标、坐标曲线等图表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掌握情况;在填空考查内容的设计上,今年更多倾向于知识本身的考察,考查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第一题是以实验设计的题型出现,学生需要熟悉对比试验的设置及从表格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分析的能力。第32题应该是整套题中最难的一个,内容是考察遗传定律,但其中涉及到假说――演绎法的应用,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会很大。整体看,今年几道大题,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熟练知识的应用。
具体考查内容,如下表:
三、近4年高考试题分析
综合我们寒假期间研修的结果,可以大致的出,贵州历年高考题的难度并不大,大多以书本知识为主,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考点都很清晰,很好掌握考题核心,从近4年(2010、2011、2012、2013新课标全国卷)的考题看,与必修一有关的题有17题,必修二有7题,必修三有17题,其中必修一的内容以细胞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细胞代谢(酶、呼吸作用)为主要考察对象,其中在2011年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出现了两次。必修二的7个题中,有4个是考察遗传定律的,而且难度较大,应该是生物学科体现区分度的题型。必修三考查了17题,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就有12题,其余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关。纵观4年高考,发现其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也很零散,但也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遗传定律、呼吸作用、生态系统、免疫调节几乎年年出现。常出现的知识点有:酶、光合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等。选修3的考察比较简单,就是几个工程轮流出现,而且题目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识记水平的考察。
四、在教学中的应用
这段时间以及寒假期间的研修活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握高考考题的出题立意,侧重点,常见题型,知识点的体现。以便与在教学中将我们总结的规律用以指导学生,让他们知道主要学什么内容,怎么去学习才能达到最好效率。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一致认为高考生物是理工科考生最好得分的科目,考题的难度不大,没有什么逻辑性推理,主要是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用的考察都很少。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课本
不建议把精力大量的放在各种复习资料上,书本是根本,只有把书上的基本知识、概念记清楚,记牢固才能在大量的文字信息中快速找到问题核心和正确答案,在一轮复习是就要理清每个章节的重点要点,而且需要督促学生花时间背诵记忆,对书本上的插图也要引起重视,一些选择题的选项就涉及到图形结构。如2013年的第一个选择题就提及RNA的结构中是否有氢键,在学生的记忆中RNA都是单链结构,就应该没有氢键,但在必修二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节中,就有一个tRNA的结构示意图,其上就有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有碱基对,即存在氢键。但那个图并没引起重视,这对第一个选择题做出正确判断埋设了一个障碍。
2、有的放矢
对于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如生态系统,对其考察的难度不大,主要是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在这种题上失分很可惜,所以一定要指导学生重视这部分,只需较少的时间投入就能得到10分左右。遗传定律年年考,而且难度大,主要是因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可变因素太多,知识的应用最灵活,学生在考试中已经对此类题目形成了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多用一些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这一章节的专项训练,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遗传定律解决问题,并对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假说――演绎法”要灵活应用。如2011年的32题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这个题的第一个空很好解决,但第二小题就会让很多学生头疼,其实这个题就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的灵活应用,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自由组合定律中形状比9:3:3:1的原理,明白再多形状的自由组合都是建立在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之上的,就能轻松的解决此题。此外细胞呼吸也连年出现,考察难度略低于遗传题,有时会和光合作用综合考察,学生需要记住两个生理作用的基本过程,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上转第72页)
(下接第95页)
3、加强学生对图形表格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坐标图或表格,这种题型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学生会出现看不懂图,或看懂了叙述不清的现象,失分较多,在一轮复习后,可以搜集相关题型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以后遇见同种题型不再害怕,能沉着应对。
每年春学期,高二学生都要面临四门科目的会考,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的重视程度不够,生物的知识点又比较多,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复习生物显然是不现实的,再加上复习时间相当紧张,因而我们的生物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会考复习时除充分利用《会考标准》和《会考导引》、《课本》,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画概念图法
在教学条件下,概念图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长时记忆能力,可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
例如: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填出恰当的词
2.比较法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复习时可以将学生容易混淆且常考的一些基本概念、结构名称及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如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时进行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通过列表比较,可加深学生记忆,还可以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
3.巧用口诀记忆知识
巧用口诀记忆知识,可以提高生物学习效率,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间期:D复蛋合显单体,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倍均两极,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再如:在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父子病”为伴X隐性遗传,否则为常染体隐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母女病”为伴X显性遗传,否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归纳法
生物学知识点比较零碎,加强联系,建立知识链接尤为重要。在复习时,可将分散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知识重新整合,以板块为单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就是把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例如:
可以把细胞器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整理
(1)有无膜结构,如果有膜结构是单层还是两层。
(2)从存在细胞看:哪些是动物细胞有的、哪些是植物细胞有的,哪些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有的。
(3)从功能方面;哪些与能量转换有关、哪些与物质合成有关、哪些可以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哪些可以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哪些(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4)从成分上看:哪些含磷脂、哪些含有遗传物质。
5.研究历年会考试题,进行专题复习
我省会考题型只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分值比较高,共70分,要重视,平时要集中时间让学生对纲要中的选择题进行全面复习和记忆,并特别要求学生对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更要认真复习,找出当时做错的原因,可以适当的做相关内容的专项练习。非选择题只考填空,每空1分,共30分,常考的内容有: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及曲线图,遗传系谱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图及曲线图,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最后一题为实验题。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内容分为五个专题复习:(1)细胞分子组成和结构(2)动植物及人体的新陈代谢(3)遗传和变异(4)生物与环境(5)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会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知识联系的加深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教师引导 高考生物 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高考生物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高三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法上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如果只是将原来的知识作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学生就无法感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时间一长就会感到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只是不断地做题解题,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得不到网络化的整理,没有真正实现简单学习到系统学习的转变,教材各部分的知识间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无从人手,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提高高考生物复习效率。
1 引导学生重视“双基”的学习
高考生物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些学生会在高考生物复习中出现好高骛远、重能力轻知识的现象,孰不知能力的载体是知识。如果教师在第一轮高考复习中没有把基础知识的复习落实到位,势必影响到学生解题能力和高考成绩。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复习中从基础人手,扭转学生轻基础知识而一味求新求难的现象。
1.1 回归教材,引导学生研读教材
近些年来,某些省份的高考考点注重对教材中经典实验的考查。有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是教材实验的再现或改编。由于经典实验中蕴含有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学习和考查,可以从科学家的成功中学习到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也是课程标准中重视经典实验的原因之一。在高考生物复习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经典实验的整合再现,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经典实验。
例如:(2010年北京理综第30题)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表1。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组和第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复制。
②若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
此题来源于浙科版的教科书“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节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的改编。如果学生对某些科学家经典实验熟悉,解答问题并不困难。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我国现行几种版本的教材中相同内容章节的几个经典实验要有总体的把握,注重结合本省版本教材内容深入分析科学实验的方法与原理。类似于这种源于教材的高考题很多,所以必须让学生去读教科书。不过,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去研读课本而不作任何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要看什么,收到的效果甚微,因为学生不能吃透教材,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考纲、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高考题的基础上,确定知识的重难点,同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把学生没有弄懂的、易出错的问题记录下来),设置一些问题引领学生研读课本。如,复习“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知识时,教师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人类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与基因组的区别是什么?
②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如何区别?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如何?
③性染色体的同源与非同源部分的区别是什么?同源部分有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没有等位基因,它们的遗传方式有哪些类型?
④伴性遗传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如何?
⑤性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正交与反交的遗传方式如何?非同源部分的正交与反交遗传方式如何?写出遗传图解并计算概率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到课本上的知识确实有许多没能准确把握,没有深层次地理解,也深刻地体会到研读课本的重要性。当学生养成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主动地去翻翻课本,并能从课本中寻找到答案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1.2 引导学生对“双基”知识进行再加工
复习课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避免出现炒冷饭现象,也要防止搞题海战术,应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让学生会一题就能做一类题,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简单学习为系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协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联系高中生物相关内容,梳理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串,再从各知识点联系其他知识点,从而发散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对原有知识有新的认识,才有可能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相关的、接近的、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对比,对零碎的、看似无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总结,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加深、拓宽,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对高中生物学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利于形成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
如,复习“遗传分子基础与遗传基本定律”时,多数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多且零碎、无章可循,这时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的方法。教师可挖掘可能考查的知识和方式,引导学生从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人手。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非等位基因,进而引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有DNA和蛋白质,引出基因的概念与基因的功能、基因复制的机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引出中心法则等。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点、线、面、体建立起知识的网络图,并从中引出新知。比如:染色体――DNA――基因――中心法则;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等诸如此类的知识串。在每条知识串的各个环节发散出来形成新的知识串,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就能把零散的知识变成系统的知识,把简单学习转变成系统学习。
所以,教师在总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再加工,使加工后的知识不再是独立的死知识,而是被激活了的、多方位、能随时调用、分析、迁移、转换、
重组的活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习过程的科学方法,教师的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但学习方法是存在优劣之分的,好的方法能做到事半功倍。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章节考试中都有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在统考时很难得高分的关键在于没有做到简单学习(注重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与系统学习(注重知识联系与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转变。在高考复习时,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知识网络,把各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只有这样的系统学习,才能使自己在高考复习中有质的飞跃。基础知识把握好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如何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中,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只有先教会学生怎样去用,学生才会自己去应用,才能逐步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本题知识的结合点,即将学过的知识点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进而通过类比、联想寻找解决方法。
解决有关“遗传与变异”的问题时,学生时常感觉难度很大,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已知条件进行加工、分析、转化,有意识引导、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例如:在复习遗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组型,再区别染色体组与基因组。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一个染色体组中存在一个性染色体与多个常染色体,雌雄异体生物的基因组不是一个染色体组上的全部基因,它是指一个染色体组上的全部基因再加上一个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雌雄同体的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区别,一个染色体组所含的全部基因就是一个基因组。
再引出染色体类型有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非等位基因。一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相同,存在同源部分与非同源部分,同源部分有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存在非等位基因。接着引出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等位基因遵循连锁与交换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等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从复习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导出DNA的结构空间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再引导学生思考DNA的化学结构。引出DNA分子能够复制传递遗传信息;还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的两大功能。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核酸片段”的概念;明确基因能指导蛋白质分子的合成,进而能控制生物性状,从而,使学生领会基因的独立性与颗粒性;再从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引出基因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的具体内容。
上述知识内容的网络可以归纳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
教师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联系成知识串,发散每个知识点发散,最终形成知识网络。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简单学习转变为系统学习,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质的变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程的模仿和经验积累中逐步将知识内化,在引导和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和加强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分析,学会反思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普通微生物学 课程分析
2012年,青岛农业大学被评选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我校的植物保护专业不仅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而且是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了全面落实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出台了《青岛农业大学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强调应用型导向、产业导向、行业导向和专业导向,让毕业生切实面向产业、行业和专业生产一线需求。
植物保护专业是青岛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植物病源生物的诊断和识别及综合治理等植物保护学科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植物病源生物预测和综合治理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在科研院所、检验检疫部门及相关公司从事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2014年实施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毕业生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毕业生应该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和普通微生物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与知识。而且将普通微生物学位列植保专业十大专业核心课程之中。由此可见,普通微生物学对植保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主要因为微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农业生产、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1]。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人才,本文对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普通微生物学这门课程进行了课程分析。
一、课程定位和性质
在我校,普通微生物学主要是针对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园艺、茶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
在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通微生物学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课。相关先修课程包括高中时学习的《生物》,大学一年级已开设的《普通化学Ⅰ》、《有机化学Ⅲ》和《分析化学Ⅲ》。在第四学期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生物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微生物学实验》。通过高中《生物》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相关知识体系[2],对普通微生物学中关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遗传变异和微生物的生态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有所帮助。已修的化学课程为普通微生物课程中关于渗透压、化学消毒剂、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普通微生物学中对于这些知识点的介绍可做相应删减。普通微生物学跟同时开设的《基础生物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微生物学实验》之间相关性更大。比如,《基础生物化学》中关于代谢途径的知识点是重点讲解内容[3],因此关于微生物代谢的知识点在普通微生物学课程中可以简化讲解。《普通植物病理学》中关于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关于原核和真核微生物这部分的知识[4]。《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是普通微生物学理论课的配套课程,通过实验印证课堂内容,加深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及原理理解[5]。
普通微生物学的后续相关课程包括《普通遗传学》、《农业植物病理学Ⅰ》、《农业植物病理学Ⅱ》、《植物化学保护Ⅰ》、《植物化学保护Ⅱ》、《普通植物病理学实习》和《植保专业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设计)》等。扎实的微生物知识可以为后续理论或实践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后续课程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选择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人才,普通微生物学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分为不同的目标层次。首先,从知识目标上,学生应该从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掌握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及构造、类群、营养与代谢、生长及控制、遗传和变异、生态分布、分类鉴定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研究微生物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其次,从能力目标层次上,要求学生利用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研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具有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最后,在素质目标层次上,使学生在学习普通微生物学课程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不折不挠、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将选用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本书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本书是一本结构严密、内容丰富、知识新颖和可读性强的基础课启蒙教材。本课程总计32学时,共2学分;每周2课时,每次2学时,历时8周。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及学时安排,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对教材略作删减和调整,比如,把教材关于传染与免疫的内容更换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如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进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微生物化肥和微生物农药等跟植物保护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同时,在讲解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及病毒等章节时,联系实际、多举例介绍该种微生物对植物的致病或保护作用。
总体上,本课程共计十章内容,具体安排是:绪论(2学时);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及功能(4学时);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及功能(4学时);病毒和亚病毒因子(4学时);微生物营养和代谢(4学时);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2学时);微生物遗传和变异(4学时);微生物生态(4学时);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2学时);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4学时)。
四、学情分析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级实施)规定,学生在第四学期需要修满21门课程,课内学时数超过512个学时,平均周学时数为30.4个学时,因此学生学习压力大,业余时间少。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微生物课程时,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包括微生物营养类型、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等。加之本课程教材内容多,学时少,记忆型知识较多,教学内容枯燥,晦涩。因此,学习本课程时,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做笔记。但现代学生普遍对手机依赖性高,自控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跟植物和动物相比,微生物形态小,肉眼几乎不可见,较为抽象。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为核心。
在课堂上,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以PPT多媒体为主要载体,以讲授为主,PPT的呈现形式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知识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增加图片、表格动画等,减少文字,并且讲解时做到先形象(图片、流程图、视频动画),后概念(文字);难点问题要结合板书讲解。知识点讲解要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结合,与教师自身经历、科研相结合,同时语言幽默生动,增强教学效果。每次上课,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内容,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知识连贯性。课间放些微生物相关视频、歌曲,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答疑解惑。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技能大赛或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六、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分三部分:即卷面成绩占70分,平时占20分,考勤成绩占10分,满分100分。试卷分基本题型、扩展题型和提高题型,要求试题内容覆盖整个课程,难易适中。考勤主要通过不定期点名、课前提问等方式检查,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无故缺席,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提问、检查课堂笔记。
七、教学反馈与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包括多种形式:首先,学校学院组织相关领导、督导或同行随机听课,在监督的同时给出建设性意见并传授教学经验;其次,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意见、建议,教师快速、及时和高质量地反馈;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学校评教系统给教师上课情况和学生打分。考试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卷面情况给出详细的试卷分析,真正做到“以教评教”、“以学评教”相结合。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课程分析,我们对植保专业的普通微生物学具体授课环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较好普通微生物学综合技能的应用型和创新型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朱正威,赵占良.生物[M].北京: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07.
[3]朱新产,高玲.基础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4]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