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教育特点

语文教育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8 10:1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育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教育特点

篇(1)

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以下“三性”:

第一,突显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离开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纯工具训练的误区,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然而,社会的主流价值如何内化为学生个人价值观,是有一个过程的,决不是靠“刚性”的“楔入”,而是通过熏陶感染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逐步生成的。语文学习极其个性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就同一个体而言,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同一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第二,加强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写作中学会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把听说读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知识既然只起辅助作用,就“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系统完整的语文训练,而忽视了母语教学有基础、有语境、有丰富的资源这一基本事实。这是造成目前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学生绝不是先掌握了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之后再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的,而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领悟有关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这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包括课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二要不断开发和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步领悟和习得学习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三,体现规律性。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正确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规则指导学生写字;利用汉语言综合性、模糊性、多义性和感彩强烈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比如“月亮”一词,在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幻化成温馨的家园,而在另一个人的心中可能成为凄凉的地狱。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这里指的“把握”,是指整句、整段、整篇的把握,其目的是要克服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弊端。当然,强调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绝不是一概杜绝必要的分析。关键要看这些分析是否必要,是否科学,是否做到局部分析与整体把握有机结合。在把握汉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他们的文化储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凸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体现规律性。从而逐步领悟和习得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文化储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伟.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3(3)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47-01

关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在于对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语文魅力,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不小的考验,正如名言所述,“学生的吸收能力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养”。因此,为保证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字能力的稳步提升,就需要教师在自身语言素养上养成准确用语的习惯,这样也是从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现在,随着国家教育局课改水平的提升,让小学生的课本也更加的丰富多彩,融合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展开眼界、扩充知识面也是不小的好处,但是因为知识更加繁多,也就要求老师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更加深刻。通过深刻的解读文章,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而且对于文章的解读,并不仅仅是教会他们表面的课文意思,而是更加深层次的引领孩子们了解做人的道理。课堂效率的提升,也许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有关,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参与课堂,那么这个课堂无疑是高效的。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也成为了现在教师最需关心的问题。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其实所需具备的条件才更多,他不仅仅要有这很强的文学底蕴,更要拥有坚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它是汉语的深度延伸,融合着作者的诸多情感也因此才更不好教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认识语文、提升文学素养也更是不容易的事情。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特点

1、生动形象性

小学语文教材为了保留学生孩童时代的纯真、活跃,也将课本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让课文内容更加充满生动性与灵活性,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加充满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技巧与文学素养。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通常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其中的人生道理更是耐人寻味,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时候吸引人的并不是事例本身是否值得关注,而是讲故事的人是否风趣,是否能够将听众引入佳境。这也正应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燕杰的名言。在实际的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词义,为同学描绘出一个情景,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例如:教材中的《月光曲》一文中的“幽静”这个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安静幽雅”,虽然对于词的解释精准到位,可是学生却不能够深得体会,这时,老师可以根据词义来创立一个相符合的情景,这样学生可以参与的同时更深的体会文章的深意,当然情景的创立可以由老师进行语言上的描述,也可以让同学进行适当的表演等课上活动。通过这种情景的设立让学生深处“幽静”的气氛中,体会别样的悠远意境。

2、典范性

教师也可以被称为孩子的第二父母,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这也就需要让教师的行为更具有规范性,用词更加的准确也可说是“为人师表”。正如巴金所述“教师是智慧与知识的化身”,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以及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面充分发挥语言的正面力量,采用标准的教学语言。小学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对于他们的思想也是影响最为深刻的阶段,孩子在这时的效仿能力也是最强的。因此,教师的规范性语言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保证教师本身的素质水平,可以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更是对学生的未来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国家标准教学用于,更要通过“全国普通话”的专业考核,以避免学生的口语水平低下的问题。

3、科学性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意义,让他们精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这些都成为了现在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学生的深刻理解要建立在教师对文章的把握是否到位,以及对语言、词义的体会,对学生的传达是都精准,这些都成为了学生是否能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就像《落花生》这一文中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落花生”的实际含义,这并不是花生的别称,切不可望文生义,一定要经过仔细的查询资料,以免导致教学上的错误。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用词精准,表达意思要清晰,思路要有条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其中的意味。就如“对于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坚决不同意,而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的理解,根据断句方式的不同,就会有两种思路,“有人坚决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或者“对于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正确的,这两种理解会根据老师的引导,而产生不同的观念,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更要注意对学生在思想上的统一或者让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之间的相互比重。授课中老师的教学用语要在适当的时候“惜字如金”“立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真正把握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 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06,28(02).

篇(3)

一、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1.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概念。所谓小学语文生活化,是指将语文教学活动放置到生活背景中去,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性活动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比重。

2.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之所以倡导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是存在深刻的原因的,具体来讲可从如下的几个角度进行探析:其一,从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来看,语文教育最终需要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而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会对于语文教育的内容、方向和形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二,从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经验来看,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并且实现其积极性的激发,这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1.积极树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作为教学行为主体的双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改变语文教育理念,积极树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正视小学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生活化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针对语文教师群体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的培训和教育,使得教师意识到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其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其二,积极在学生群体内开展语文生活化的宣传,使得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之间是离不开的,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语文考试,而是生活基本能力的培养。

2.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还需要从语文课程体系入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简单来讲,要重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体系,增大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比重,充分展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依据新课改教材的教学大纲,积极将实践性活动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获取,尽可能地实现原来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以体现出实践性特点;其二,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性活动,比如语文作文比赛、语文演讲比赛、语文情节表演、语文诗歌创作等活动,使得语文教学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其三,积极将能够体现语文知识的相关案例纳入到课堂中去,充分展现出语文课堂内容的实践性,构建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体系。

3.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创新。既然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内容,就需要遵循生活化语文知识的特点,积极采取对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推动。为此,积极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法,以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融入到语文情境中去,以实现其实际语文素养的提升,保证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其二,改变以往传统考试评价机制,形成语文创新评价思维,从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角度去考量学生的成绩,以便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际生活化教学中去;其三,重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灵活调整,强调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手、动嘴、动脑,以形体语言的方式去学习语文。

篇(4)

语文教育一向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问题。徐特立先生曾说,语文教育的问题,近百年未能很好地解决。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育的问题半个世纪未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声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仅建国60多年来,就已有四次大讨论。从50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60年代的文道之争,80年代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到1997年以《北京文学》第11期上发表的三篇文章(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为标志,社会上对语文教学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尤其是第四次大讨论,从规模、影响来看,空前浩大。语文教育之所以如此复杂,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原因之一是人们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厘清语文教育的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语文教育内涵的争论,建国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情感教育说。有研究者认为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所以能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据此,进一步得出:“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⑴,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情感教育。生活教育说。张孝纯先生可谓是国内此说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素质教育说。认为语文教育具有素质教育的特性,“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智育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项教育功能。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⑵。审美教育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⑶,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不能将美的对象肢解成知识零件,道德片段或政治概念。

上述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把语文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感具有两重性,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情感一旦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将会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但其偏颇在于只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一般性作用,没有看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性以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语文教育中的情感不能等同于日常情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教育中的情感表现为在审美过程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从学理来看,情感不能直接地等同于审美心理结构本身。日常情感不等于审美情感,“审美快乐不仅多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像、理解),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⑷很明显,审美情感渗透着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若将情感从整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剥离出来作为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失之偏颇的。

把语文教育界定为生活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语文教育不就是生活教育,对概念本质的把握要从概念的内涵入手,而不能等同于概念的外延。生活之于语文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对生活的新鲜体验还是学不好语文的。这种观点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认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识到了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此种观点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其犯了逻辑上不周延的错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宽泛的,虽然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但是语文教育也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

把语文教育说成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看到了语文学科具有审美特性,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审美教育。但这种观点容易把丰富的语文教育狭窄化。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可见,审美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性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而语文教育除此以外,还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呢?语文教育内涵的生成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具有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性质

反思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旧的语文观和新的语文观两个时期。旧的语文观以语文“工具”论观点为支撑,把语文学科看作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教育“工具”论观点的明确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继而,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提出了语文教育“工具”论的观点。由于语文“工具”性质的片面提出以及对科学化的过度强调和追求,了语文教育的审美特性,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生命力,陷入了技术主义的末路。从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育的发飙始,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9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乃至于90年代后期发生了由《北京文学》首先发起,并很快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加盟的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大批判。从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到洪禹平的《误尽苍生》,这些文章针对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式的片面追求科学价值,把语文仅作为“工具”,而忽视人文精神培育,置美学价值于边缘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催发了对新的语文观的构建。面对片面追求科学价值而带来的严重恶果,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两个《语文教学大纲》,即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立足于传播知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进而掌握语言和语言运用规律,形成语言能力;“人文性”立足于文学熏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人的精神,着眼于人形成健全人格。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把语文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虽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目的影响,仍摆脱不了技术主义的阴影。2008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高端访谈栏目《80后写作与语文教育——昌切访谈录》一文中,昌切教授说: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程式化,公式化,丧失了人文性,使语文课变得鸡零狗碎而令人索然寡味,导致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和满足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学习需要。昌教授大力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育 新思路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热,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和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其冲的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新旧课标对比下,高中语文教育中出现的新特点。以下将是笔者在新课标背景下,自己亲身参与一线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和思考。

一、新旧课标下语文教学对比

无容置疑,新课标修订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首先它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地位。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人,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这就对传统的学科中心论当头喝棒,强调语文学科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深刻体现出认知与情意、结论与过程的完美统一。这些显著的变化都给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思路。

二、新课标高中语文教育新思路

新课标与之前课程标准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高中语文学习方式、课程内容涉及方面,还是高中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有对高中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变。具体如下:

(一)学习方式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对语文教学和学习而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将传统的高中语文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结合紧密联系的方式,突出地表现出语文教学的新亮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明确规定的,这也是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这突出反映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应题之意,开创高中语文教育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合二为一,增强教育的前瞻性与预测性。

(二)课程内容开放性

受长期学科中心论的影响,高中语文教育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误尽苍生”虽然过于偏激和极端,但是它能从侧面反映出世人对于语文教学的迷茫,这也反映出传统的课标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单调、乏味与生活脱节的现象突出。而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高中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中心论,将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教育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力求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句话说的非常正确“语文教育的外延是生活”,只有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实现不懂文化领域之间的连接与贯通,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高中语文教育的空间,实现多学科的交融,从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化发展。

(三)教学理念的全新化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将高考作为终极目标,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在高考时取得较好成绩,而当前在新课标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理念有了质的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需要重视,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被动教学理念转变为主动教学理念来迎合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的结构模式化、内容僵化、教学方法单一、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教学理念,追求一种全新、主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理念,不断扩充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实质要求所在。

(四)教学方法双边性

新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育模式下就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双边性特点。首先,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人翁地位发挥作用的大小直接制约着高中语文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自觉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模式,从而使得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发放突显出双边性的特点。此外,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老师在积极地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力求将生活化、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总结

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新课标规范下,要积极主动创新传统教学,立足实际,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彰显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优势。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应题之意。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刍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现代交际. 2013(02)

[2] 刘丽. 试论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 现代交际. 2013(03)

[3] 赵海艳. 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篇(6)

在我国语文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是由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语文教学历来强调以文载道,因此“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原则,再者,语文教学对我国大学生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通过高校语文教学培育学生道德素养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导致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日益弱化的境地。大学语文教育强调语言应用能力、语言使用技能培育,忽视培养大学生在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软文化”。实际上,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如果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上,深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成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语文教学工作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本文在研究中将语文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根据大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深入剖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我国语文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两者相结合的策略,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十分独特的人文性特征,大学语文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文化特质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从哲学上看,大学语文是一种存在形式,即技能型传递的语言文字形式。大学语文又是一种意识存在,它不仅包含了人物的思想、情感等意识形态,还凝聚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传统文化因素,这些传统历史文化,多是民族的精髓,对培育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大学语文教学题材中所凝聚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对提升和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怀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高校语文教学培育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语文在丰富学生的情感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通过直观的方式、感观的形式对事物进行描述,将故事中的情感和意境传递给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学生在这种感染力下,注重以传统优良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我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语文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高校语文教学侧重“实践”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听等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优点是潜在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结合是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两者的结合起到十分重要的相互促进作用,语文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高校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定位不清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经过对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调查发现,语文教学定位不准确是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尽管教育部十分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功能性。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在高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和教师都难以对大学语文进行准确的定位。

语文教育教学定位的偏差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很大的限制性。大学语文定位的不准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很多学校的高校语文教学处于边缘化状态。目前我国有67%的大学将语文课程列为公共基础课程上,但是高校语文教学边缘化的状态依然没有改变,70%以上的学生不愿意将大学语文与专业课进行并列设置,并且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冲突,大学语文的放弃率往往最高,为92%。学校的管理层不重视大学语文教育也是语文定位不清晰的重要原因。学校管理层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忽视,造成我国大学语文的教育价值出现了偏向性错误。

(二)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内容实际上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尤其是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55%的学校存在语文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隔离的现象,这些学校在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教师主要以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为基础,来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自我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这种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不能发挥高校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培育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必要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大学语文教育也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育,在对优秀题材和故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是影响我国高校语文教学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一大阻碍。

(三)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难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当前我国高校语文教学多采用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惰性,对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也不具有优势。即使对某些凝聚优秀传统思想的素材进行讲述,学生也仅仅是被动听,然后逐步淡忘,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高校语文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在高校语文教学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同一目标,实现高校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并共同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在促进大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还强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把握对语文教育的定位,提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学校管理层对大学语文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两者紧密结合,从而明确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内容,发挥高校语文教学本质属性的作用。

(二)挖掘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

第一,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教育功能。文学作品是对客观世界表象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现实生活典型的描绘,深化大学生对人类现实生活状态的认识及反思,教育大学生尊重社会客观现实,少走弯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励志教育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理想和目标,优秀文学作品的励志功能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励志情感,增强大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和观点的认同感。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主人翁的励志精神的歌颂,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培育大学生对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精神。

第三,挖掘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问题,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利于舒缓学生紧张的心理压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会经常出现对压力、不幸、灾难、挫折等负面因素的理性思考,作品中渗透出的积极乐观心态,有利于增强对读者的心理暗示,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格。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校语文教学方法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高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模式,例如在高校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以课堂为主,选取优秀的语文读物。一般情况下,入选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弘扬爱国主义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为主题。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讲述了年轻一代学生求学时的各种艰辛,以此来鼓励大学生等新一代的年轻人要珍惜眼前美好的读书环境。在该文中作者还采用了与太学生对比的方法,以此来说明通过主观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日后的成功,整篇文章用词简单,但是文中所折射出来的深刻道理却是十分令人鼓舞的。而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曾多次借用诗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生活在唐代鼎盛时期的李白,其诗词大多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这对培育当前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篇(7)

关键词 外国教育思潮 语文教育 回顾 反思

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是在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演进的,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态势。在这些因素当中,外国教育理论思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外国教育思潮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其间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交织着模仿与创造。语文教育的现展,既不同于西方的教育教学发展模式,又扬弃了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凸显出自身的特点,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记取。从1904到1949年,我国语文教育深受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教育理论思潮的影响,在课程教材教学上表现出一些崭新的特点,从传统迈入现代;建国后到“”前,我国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语文教育发生重要变革;改革开放以后,广泛学习借鉴多国教育经验,同时我国语文教师和研究者有了更多的创造。

历史证明,在人类历史迈入21世纪的今天,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不可能创造高质量的教育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接受外来影响与保持民族特色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学习外国教育经验的同时坚守自己的民族本位。回顾一百年来外国教育理论对中国语文教育影响的历史,探讨外国教育思潮对中国语文教育影响的方式、途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确地处理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20世纪前期外国教育思潮对语文教育的冲击

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发生,如语文单独设科、白话文的引入、国语科的设立、单元型教材的产生等。这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也是外国教育理论思潮对语文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时代。外国教育理论思潮以多种方式传入我国,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概括而言,20世纪前期对语文教育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赫尔巴特教育学说、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等理论。它们在不同时期对语文教育产生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从1904年到1920年代,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从1920年代末到建国前,美欧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语文教育影响甚大。当然,它们之间的区分不是泾渭分明的,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传入我国之后,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依然对我国产生着影响,只不过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更大。

20世纪初期,经历了的失败和辛丑赔款的耻辱,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了闭关锁国的危害,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西方。中国最先学习的是日本,因为日本离我国最近,又具有较为相似的传统。一批留日学生回国后大力宣传日本教育理论并用于教育实践,很多知识分子也热衷于介绍日本教育学说,当时影响甚大的《教育杂志》就大量登载日本的教育理论,社内同仁以“天民”的笔名编译、发表了大量介绍文章。这一时期,国内不少学校延请日本教员到校任教,直接进行示范和指导,如江苏省通州师范学校和浙江省春晖中学。可以说,20世纪初到1920年代,是中国的语文教育受日本教育学说影响最深的时期。应该看到,日本教育理论是在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我国所学习的日本教育学说有很大一部分移植自西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说。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为教学确立了一个程序,有助于教学活动更科学地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学习更加广泛和深入。新文学革命和“五四”运动对西方教育思潮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日益为人们所熟知。《新青年》《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刊物大力译介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论,对教育界人士起到了启发和引导作用。“自学辅导主义”、“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都是在此时期传入我国的。、陶行知、刘半农等留学欧美的学者回国后大力鼓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教育学说,用西方的观点、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教育现实,提出改进的方法并进行实践。孟禄、杜威更是直接到中国讲学,宣扬实用主义教育理论。20年代归国留学生廖世承、陈鹤琴、俞子夷、艾伟等积极开展汉语、汉字教育实验研究,为汉语言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引进外国理论的初期,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尚处于起步阶段,模仿、借鉴是不可避免的。许多改革者抱着变革旧教育的信念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大胆改革旧有的教材教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草创时期的粗疏,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引进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之后,语文教学重视教学程序的设计,重视对课文的分析,却忽视了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诵读,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当时有研究者指出,“旧时读书背诵,并非不好,其不好之点,乃在只能背诵而不能理解。至于已经有理解,而不能背诵,则还是不能受用”[1],可谓切中肯綮。

外国教学法传入本国以后,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变通和本土化。“自学辅导法”在中国的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自学辅导法”是西方国家小学的教学方法之一,1914年传入我国。刚一传入,它就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并在一些城市的小学试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教育界对这一教学法进行了反思,肯定了这一教学法的合理之处,“教育者对于被教育者于授与知识技能时,不采注入的方法,尊重儿童自我发展之能力,加以指导或暗示,以辅导被教育者之自我发展,是谓辅导”,同时,他们也批评它“绝对之放任主义,则将教育者之教育能力全部抹杀,而完全置重于被教育者自我发展之性能,在教育上,亦难逃背理不经济之诮”[2]。这种认识是非常辩证的,对我们今天学习外国教学理论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外国教育思潮传入中国以后,有一个吸收、融合、改造的过程,正是在这种碰撞、对话的过程中,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从传统迈入现代。

二、20世纪后期外国教育思潮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建国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我国语文教育受到了苏联教育理论思潮的全面影响。1950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上下)在我国翻译出版,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凯洛夫《教育学》强调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课堂教学的五环节结构,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建立,对建国初期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教学指导文件也学习苏联,由“标准”改称“大纲”。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语文教学受到苏联教育教学理论的极大影响,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按固定环节授课,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时期,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苏联文学教育著作,这对于我国的文学作品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受苏联语言、文学分科教学的影响,我国于1956年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编制了汉语、文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实验,由于政治的干预,这场实验仓促结束。之后,我国语文教学又恢复使用合科教材。1963年,苏联教学专家普希金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所上的《红领巾》一课,提出了改进意见,这些意见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后来形成“《红领巾》教学法”。这一教学法重视师生谈话,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苏联语文教育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我国形成了强调固定教学程序、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和文学作品分析的传统。

我国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有深刻的教训和经验。汉语、分科教学实验是在政治的主导下开始的,又在政治的影响下结束。分科教学实验虽然没有进行下去,但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学习他国教育经验,必须注意本民族的国情和汉语言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语文教育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吸收、借鉴了多国语文教育的经验。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将对外国教育理论的借鉴与对传统的继承结合起来。布鲁纳的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传入我国并得到充分应用,对语文教育也产生重要了影响。例如,语文“目标教学派”就是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探索,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反响[3]。如果说“五四”时期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批判多于继承,那么这一时期则是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改革开放初期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一种“回归”,它回到“”之前所确立的语文“工具说”,回到“双基”教学。众多的语文教师和研究者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创造,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能够广泛吸取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有益经验。洪宗礼老师主持进行了“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4],对世界多个国家的母语课程与教材进行研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三、思考与启示

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外国的教育经验,用开放的胸怀了解外国教育理论思潮,同时要结合本国实际加以改造,重视本国教师的创造。

1.立足本土,有选择地予以吸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灿烂的文明,拥有丰富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汉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对于别国的教育理论不能全盘照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回顾现当代语文教育史我们可以发现,外国教育思潮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当前语文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就有外国理论影响的痕迹。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影响,只要这种理论是合理的,不管是中国固有的,还是取自外国的,都应该坚持。

20世纪初期引进的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对于改变传统语文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程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儿童的经验和兴趣,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当代语文教育界提出的“三主”理论、“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等观点,可以说与进步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某种内在联系。建国初期,“《红领巾》教学法”的推广,对于我们运用谈话法、合理分析文学作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教育理论的精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作出改造,有选择地予以吸收。

2.科学甄别,重视实验和本国教师的创造

借鉴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引进这些理论时首先要进行甄别、筛选,因为并非所有外国理论都适合于中国,应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考察分析。

在道尔顿制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家舒新城、孙Z工等人率先在中国公学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进行“道尔顿制”教学实验,经过多年实验,他们坦承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不足[5]。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语文教育家廖世承、艾伟等进行的汉字教学实验,对我们认识汉语学习的特点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教育实验,发现外国教育理论的优点与不足,对其适切性作出客观评价,是这些教育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学习借鉴外国教育理论思潮要防止偏颇,比如只借鉴某国的教育经验,而对其他国家有价值的教育理论视而不见。要多了解一些教育理论思潮,在综合比较中选择适合于我国的教育理论,综合考虑国情、教育制度、社会情况等因素。在外国教育理论思潮对我国教育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本国教师的实践创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等教师在借鉴他国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语文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时期,往往是我们对外国教育理论加以改进、融合进我国教育经验的时期。学习外国教育理论应该立足于本国语言实际,吸收外国教育思潮中合理的成分,在实践中创造发展,以推动语文教育理论的科学化、民族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柳士镇,洪宗礼.外国语文教材译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