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8 10:17: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指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防止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各种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对患者造成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安全还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与限度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对医护人员自身造成危害。
而手术室工作任务重,工作节奏快,抢救危急患者多,精神高度紧张,连续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并且手术室是多部门多环节和多种设备共同协作完成手术任务的特殊工作环境,所以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护理隐患
①接错患者。防范措施:建立并落实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和正确的手术。术前三方核查涉及到手术患者本人、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参与人员多,必须相互协调,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术前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查对,包括手术患者标识、手术部位标识、运送工具标识。并让清醒患者自己说出姓名。对神智不清的患者或年幼的患者必须由其合法亲属或外科医师共同完成。在执行麻醉前和术前暂停再次核对,要明确是否是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操作。手术中要的医疗文书、影像资料和知情同意、手术麻醉同意书等是否处于可用状态。②手术过程中因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及神经肢体损伤的发生。防范措施:术前访视时对患者的年龄、体态、病情、皮肤进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保持手术床整无皱褶、无碎屑。安置手术时避免拖、拉、推,动作轻柔。术中巡回护士应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弹力、张力,发现不正及时纠正;如果手术时间过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肢体及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等被动活动。摆放患者时在患者受压关节、骨突部位、肌肉组织薄弱的地方垫软垫保护。保持受压部位干燥,避免潮湿。垫材质要求透气吸汗,表面光滑无棱角。手术结束时仔细检查患者皮肤完整性,如有受损及时处理、记录。并建立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③手术患者坠床和跌伤。防范措施:保证接送患者工具质量完好功能完好,移动患者到手术床或推车时必须固定手术床或推车,防止坠床。在运送患者途中及时为患者上护栏可安全带,患者的头部应在运送患者的一侧,转弯时应减慢车速防止摔伤。对小儿、老人、躁动和苏醒期间的患者,除使用约束带以外应有专人看护,确保患者安全。④ 手术室物品清点错误。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切开皮肤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前、手术结束后5次清点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缝针等。巡回护士及时正确记录[1]。清点物品时要求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点唱,并完成反馈读,反馈听的过程。使用带钡线的纱布敷料,术中增加、减少用物必须由洗手和巡回护士两人共同清点确认,并立即记录。执行手术护士一人一台制,一般情况下不得中途交接班,特殊情况执行交接班清点核实制度,交接人员必须共同清点,并签名确认。属于清点范围的物品,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拿出手术间。连台手术要清理手术间,更换垃圾袋。⑤术中设备设施使用不当,未正规操作,造成患者医务人员电灼伤,机械损伤等。防范措施:使用粘贴式电极片,放置于肌肉丰富的部位,离手术区越近越好,与皮肤接触要紧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在粘贴电极板时避免植入物处于电流回路之内,患者不可与手术床的金属直接接触,以防灼伤。按操作规程安全使用电外科、激光等设备。使用前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头面部手术时禁止开放给氧,或使用电刀时暂停给氧。皮肤消毒时,用酒精后就等酒精完全干燥挥发后才使用电刀。要做到布局合理,仪器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仪器做到定时保养,及时维修。
⑥手术中输液、输血、用药错误。防范措施:安全用药严格查对制度,及时、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医嘱不清晰、不明确时应等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不可凭经验使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由巡回和洗手护士共同核对后用注射器抽吸,并严格掌握剂量,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物标签脱落、字迹不清,一律不用,用过的空药瓶或药品原包装应保留,手术结束后由洗手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护士交接班时,要交代清药品名、剂量、浓度。术中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一次只能领取一个患者的血袋,避免混淆而错输。输血前要两人共同查对并签名[2]。⑦手术室感染管理不善引起切口感染。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对手术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知识方面的培训,手术人护理人员做好监督保障工作,如有不正规操作的所有人员都应及时纠正,保证手术室内清洁[3],控制进入手术室的参观人员不超过2人,维持手术间的正压状态,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维持患者正常体温。⑧手术标本管理不当发生错误。防范措施:建立手术标本交接登记制度,器械护士根据切取标本的大小部位用纱布或弯盘接取标本立即交与巡回护士,及时装入标本袋,如有多个标本应分别装袋并标识清楚。术毕巡回护士应督促医生填写病检报告,与医生及洗手护士再次共同一一核对,由洗手护士送往手术标本存放间。⑨护士加班过多,超负荷工作,易疲劳,常期处在高度紧张,高压力的情况下也易造成思维惯性和判断失误;无执业许可证的人员单独执业。防范措施:依法执业,按职上岗。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不单独作业。有证者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不可执业本职业范围以外的工作,造成非法执业。在高压力高负荷工作下仍本着负责,认真的工作太度,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台手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结果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检查、诊断并抢救相关工作的重要场所,做好手术室的安全护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愈后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室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要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强化"慎独"精神。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养成以"患者安全"为第一工作准则努力做到安全每一天,安全每一项护理操作。以良好的服务态度,高质量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服务。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患者第一"的工作标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3讨论
手术室实施安全规范操作,本身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也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潜在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 接错患者 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 碰伤、摔伤或坠床 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 手术部位安置错误 因术前未标识、安置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4用药、输血错误 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5神经功能受损 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神经长时间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
1.6电灼伤 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1.7冻伤 某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体表降温,因保护措施不当可导致患者冻伤。
1.8压疮 因手术安置不科学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1.9异物遗留 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10导管脱落 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
1.11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 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2 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打勾确认,防止接错患者。
2.2.2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2.2.3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方法
手术室是危急重症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与实施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 具有接触病种较多、劳动强度大、护理工作重、工作节奏快等特点[1], 其护理安全及质量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甚至可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2]。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展开分析, 并对有效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开展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共涉及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320例, 其中男11480例, 女8840例, 年龄为14~76岁, 平均(38.4±2.5)岁。
1. 2 方法
1. 2. 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总结与分析 对1032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对手术室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以归类整理。经总结,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规则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手术不当等。在分析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 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 具体如下。
1. 2. 2 对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予以严格规范 对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对工作流程予以明确, 坚持落实责任到个人原则, 保证制度前无特权;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开展规章制度学习及考核活动, 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对各规章制度准确把握;督促全体护理人员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避免造成用药、输血错误。
1. 2. 3 手术前做好核对与准备工作 在手术室内贯彻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卫生清洁制度及洗手制度, 对院内感染加以预防。在将患者接入手术室时、进入手术间时、麻醉前均对其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病区、诊断情况、术前准备工作、药物过敏及术前用药情况进行查对, 术前核查电凝止血器、氧气、吸引器及急救药品等到位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由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协同对缝针、纱布、器械及纱垫等进行清点, 并在护理单上准确记录, 当敷料及器械等核对相符后才可向手术医师报告, 此时才可对患者体腔进行关闭。
1. 2. 4 合理配置手术室工作人员 选取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充分热情、高学历护士加入手术室护理队伍内, 并对其工作予以合理安排, 对各班次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整, 确保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使其在良好精神状态下展开高质量护理工作;经常性组织护理人员展开交流, 逐步消除其心理压力。
1. 2. 5 提高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学习, 促使其守法自觉性及自律能力提高。督促其严谨、真实的展开护理记录单书写, 保证护理单和医生相关记录符合, 使之做到不涂改、不误写、不漏填, 保证护理记录准确、真实、完整而客观。
1. 3 观察指标 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未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时段为实施前, 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时段为实施后, 对实施前、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
2 结果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为患者展开护理时, 不可发生在法定制度、法律规定之外的机体功能、心理功能上的缺陷、损害、障碍或死亡[3]。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操作, 维护患者健康、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 同时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实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通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责任心及法律意识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或因工作忙、乱等原因, 对相关技术操作章程履行不到位, 或未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未严格按照要求摆放药品, 药品标识不清等, 均可能引发护理安全事件。②手术室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业务培训上有待加强, 同时技术操作不遵循规范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均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有重大威胁, 可引发医疗事故与纠纷。③在护理中未指导患者选取适当, 如侧卧位、俯卧位可导致组织长时间受压, 容易发生压疮;患者上肢伸展过度或约束带过紧均可引发神经损伤;在手术中应用止血带时未对时间进行记录, 容易引发血液循环损伤。④手术室护理人员因经常面对急救手术、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 在心理与生理上均存在巨大心理压力, 很容易引发精神倦乏、心情抑郁等, 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护理工作缺少应变能力, 易引发护理差错事件。对于上述护理安全隐患, 医院只有对手术室各规章制度予以不断完善, 对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加以明确, 在全员中开展质量安全教育, 促使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心增强, 对高危环节加强质量管理, 才可真正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提供保证。本院通过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展开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结果显示,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有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持严谨工作态度, 注重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管理, 严格排除护理安全隐患, 是促使护理差错发生率大幅降低、保证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同时也是促进护理事业及医院长远、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韩颖.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及预防措施.医药前沿, 2011, 1(21):12.
1.1技术方面的隐患
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直接关系的便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范围、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等。手术室承担着比较特殊、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要有较广的知识范围、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而且,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技术水平过低便会导致护理隐患。
1.2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行为不当。比如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由于不当的护理行为,容易造成不当,导致病人发生压疮或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甚至出现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伸张而造成的神经受压。第二类是仪器使用不当,使用前未试机,或者出现临时故障,导致仪器的污染或脱落。
1.3医疗器械处理不规范所产生的隐患
因为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护理管护理隐患是比较多的,部分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仪器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在手术室当中的出血量有所增加,从而出现了手术室护理风险。而且在手术之前以及关闭体腔之前,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清点器械、敷料和缝针的现象,错误的操作可能会造成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忽略了器械的完好性等等隐患情况。
1.4用药失误带来的隐患
医疗纠纷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用药有误而引起的。一方面在输液或者输血的过程当中,因为查对错误或者摆放错误而造成了药品的误用;另一方面,在护送途中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遗失是病人的CT片或者是X光片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5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隐患
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比较紧张,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所以护士的精力比较分散,容易出现隐患。同时还存在着交接班不认真、手术当中医生叮嘱不仔细记录、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未及时发现等情况。
2有效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建议
2.1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有效防范当前手术室护理隐患的主观措施。为此,从护士角度出发,要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医院方面出发,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护理系统,落实护士查房制度,通过安全护理提示牌来减少操作隐患;建立应急安全预警案例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隐患防范意识和能力。
2.2认真落实护理安全责任制度
护理安全责任制度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核心制度,要严格落实。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进行个人护理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完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制定出详细的奖励处罚细则;第二要落实对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以及危重病人救治制度,要掌握消毒隔离的要则,熟知和掌握各项医护制度的规则和要求。
2.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静脉穿刺是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操作技能。由于患者在术后受到药物和穿刺的刺激,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穿刺困难,而且在术后容易发生血栓静脉炎。为了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性完成,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静脉穿刺技能的牢固掌握。
2.4手术前后做好与病患的沟通与护理工作
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手术的进展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手术前易紧张,所以手术室护士在转运患者时要态度和蔼,使患者情绪放松;在手术进行时,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保证自己精力集中,术后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并细心告知家属注意事项。
3结语
关键词:脑外科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其中脑外伤的发生是其他外伤发生率的首位,其急诊手术具有重要地位。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技术部门,是抢救患者及外科诊疗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好发安全隐患的科室。众所周知,脑外伤患者病情具有发展速度快、恶化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若医疗工作者在手术室相关工作中大意疏忽,往往会使手术发生差错,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相对来说,对于影响较轻的患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延误手术时间;严重者致残、致死,产生医患矛盾,甚至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我院随着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关注,对手术室存在的隐患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是以我院急诊脑外伤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为例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比我院实行“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前、后急诊脑外伤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00例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93例患者为男性,107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8~57岁,平均34.2±3.2岁;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护士、医生等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脑外科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医疗差错及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收集此类相关的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理、总结,组织相关的医疗人员和护士交流经验,并对其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进行讨论,最终整理出完整的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要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学习和遵守,定期进行相关知识考核,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比较我院在实施手术室安全防范措施前、后急诊脑外伤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及医疗差错情况的发生。
1.3统计学处理[2] 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结果P
2 结果
实施手术室安全防护措施前、后急诊脑外伤患者手术室医疗差错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情况,在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急诊脑外伤手术的出错率明显高于防范措施实施前,且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高(见表1)。
3 讨论
3.1急诊脑外伤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3.1.1急诊脑外伤的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由于科室排班不合理、缺乏人力、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等原因引起对急诊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不到位,如: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手术麻醉风险、急救准备的风险、手术意外等。在急救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注重急救而忽略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其相关法律文件的签署,常常引起医疗纠纷[3-4]。相对其他择期手术相比,急诊脑外科手术常因术前准备不充分、完善,及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在急救过程中常有操作不完善、抢救不及时等现象发生,如:不规范的手术仪器操作、缺乏无菌操作观念、器械物品不足、术中物品不完善、术前用药错误等均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
3.1.2环境隐患绝大多数急诊脑外伤手术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常常导致手术室环境准备不充分,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达标;未定期、及时的维修清洁手术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未及时落实湿式清洁扫措施等,可以增加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3.1.3护理经验隐患由于部分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缺乏、护理经验的不足,对其急救护理的技术不熟练、缺乏业务能力、执行不完善,医护人员不能密切的相互配合进行抢救工作,导致患者皮肤灼伤、延迟苏醒等。
3.2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3.2.1提高医护人员自身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水平、责任心,强化手术室安全隐患相关知识。做好合理排班制度,保持每一位医疗人员充沛的精力,定期组织学习,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鼓励医护人员不断的自我提升。
3.2.2急诊脑外伤手术在术前医护人员应认真检查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敷料、器械消毒等是否齐全、完善,对可疑污染品及时进行更换,相关仪器进行试机,确定程序无误可以正常使用为准。着重加强手术室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2.3完善和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根据笔者对我院急诊脑外伤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其与国家提出有关手术室相关管理制度中存在差异进行改善,同时将新管理制度与奖罚、考核等制度挂钩,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进行综合考评。
3.2.4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加强交流与沟通,主动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加强责任心和同情心的培养。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总之,严格遵守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措施,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湘萍.急诊脑外伤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6):137-138.
[2]李雪会.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1):251-243.
1.1手术室护理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①无菌环境控制不严格,无菌操作不规范,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手术室是外科手术进行的重要场地,涉及的医疗器械多,难度大,需要的护理人员也相对较多,从而引起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良芳不齐,使得无菌操作不规范依然时有发生。如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不及时洗手、未戴无菌衣帽、口罩等,或未进行全身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对于新进的实习医生,指导教师不及时指导,导致学生无菌观念不强,不规范上台等;
②手术室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快,使用药物较多,而护理人员未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或未熟练掌握输液、输血的操作技巧,在患者用药前,所服药物的浓度、剂量等未进行核对,从而导致患者服药错误而出现过敏,或者输血、输液方法不当,致使静脉通路循环不畅需要抢救,从而使手术时间延误;
③患者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看护不严格,因为疏忽使患者不小心坠床或发生碰撞;患者摆放不当,引起低血压、神经损伤等;
④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未事先了解相关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或未对相关注意事项引起注意,导致患者手术进行时对医疗仪器及器材使用不当而引发患者意外损伤等,如未正确使用电极板而使患者发生电烧伤等。
1.1.2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手术室护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首先,加强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定期对其进行无菌技术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来检验培训结果,不断使得无菌意识得到强化。
其次,术前检查外科手术人员的无菌卫生情况,具体内容为检查其洗手情况及无菌手套等穿戴规范情况等,确保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第三,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把科学洗手方法以及手术衣、帽等穿戴方法手把手交给实习学生。手术进行前,相关护理人员应详细掌握患者病情、手术类型、以及相关仪器、药物等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清点制度,做到手术进行时对所需物品、药品、仪器、器材心中有数,并对其进行全面清点和确认;严格对手术时使用物品进行管理,不允许任何人将手术物品带离手术室,手术完成时,在手术仪器未清点完毕时任何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手术室。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手术操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被简化忽略。加强对相关护士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其药用、输液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手术进行前,应事先把不同药物进行分类,并做明显标记以便查找;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并将患者所述过敏药物进行登记,必要时可对患者两组静脉进行通路,手术进行时应随时关注患者反应,询问其是否存在不适症状;需对患者进行输血时,护理人员取血时应详细和血库工作人员核对血样,待血样取回手术室后,再次与护士核对,且输血进行前应再次与麻醉师核对后方可对患者进行输血,患者输血完成后,不应立即丢毁输血袋,待患者输血24h后无其它不良反应后才可做销毁处理。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广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安全防范措施引入手术室护理中,前、后两组进行对比发现,引入后手术实施出现的医疗事故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安全防范措施引入前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中,出现医疗差错6例,占12%,患者满意度为65%;引入后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中,未出现医疗差错,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3结论
【摘要】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 其护理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手术室完成的手术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做到安全顺利是根本要求,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护理环节,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和健康安全,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干预对策,对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干预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为病人施行手术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病人在手术室期间,护士与病人接触较为密切,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预控,确保患者在手术室期间不会因护理因素而出现安全问题,是手术质量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
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服务基础条件不完善:由于重医轻护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管理者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问题,使护理人员远没有达到卫生部制定的编制要求:尤其是手术室这种重点科室,突发事件较多,护士如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必然会造成接受信息迟钝、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此时,护理风险隐患就会增大。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科、中心供应室等科室配合不好,安全教育工作薄弱等因素也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结果。
1.2 工作制度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不健全、不落实,缺乏有效的监控系统,也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新技术的发展、新仪器的使用,都要求有新的制度出台。制定后的制度成册,放在一边,作为一种形式,制度变成空洞的纸上谈兵,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没有严格的检查,没有具体的整改措施,都是导致不安全护理结果的因素。
1.3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如电刀、吸引器、手术床、无影灯、除颤仪、监护仪、微泵、腹腔镜等仪器、C臂机、手术器械等设备未及时保养维修,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医疗物资供应不充足,不及时,质量低劣,都会使护理风险隐患加大,影响护理质量。
1.4 护理人员责任心的问题: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不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研究表明,工作责任心及执行制度认真与否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的差错或多或少都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手术室的护士除了护理专业本身应具有的一般条件外,还应具有审慎、慎独、善解人意的工作态度;果断、敏捷、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他人、小组、集体至上的团队意识;召之即来、连续作战、持之以恒的充沛精力和健康的身体。
1.5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问题:护理人员业务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水平较低, 应急能力较差,不重视业务学习与技术培训,对手术的配合较差。遇抢救病人时则工作忙乱无序,对危重病人术中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尤其是近年来手术室护理从业人员的低龄化,许多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护理风险隐患缺乏预见性。
1.6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有些护士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 对手术护理记录单不重视,少记,漏记,错记,涂改,或者代签名等。带教不严,对实习生过分放手放眼,也会造成护理风险,手术急救病人缺乏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性资料,这些均有可能成为日后纠纷的隐患,造成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的被动。
2 手术室护理风险隐患预控
2.1 提高对护理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由于护理工作具有双重性,既可以促进健康,也可能因某些失误造成伤害。因此,要强化医护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约束意识。
2.2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进行风险预控,预控手段包括制订各项工作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各种合理的工作流程、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强化风险隐患防范意识,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及时杜绝,做到警钟长鸣。
2.3 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手术室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潜在的风险,必须不断地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培养慎独的精神,确立安全信念,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医院应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建设和技术操作培训,拓展护士的知识面,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定期进行护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手术室护士必须全面掌握业务知识,熟悉各类手术的全过程,这样护理人员在手术配合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配合医生高质量地完成手术,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浓度、时间、配制方法、给药途径,在抢救休克或术中突况时,才能准确执行医嘱,以达到抢救的效果。对新护士及护生要进行计划带教、阶段考核,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增强抗风险能力。
2.4 科学、合理的排班,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手术人员不良情绪及职业倦怠是差错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创造亲近的氛围,关心体谅护士,根据手术情况合理调配上班人员,尽量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现象,学习护理人员应对压力的技巧,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2.5科学编制,提高护理人员配置效率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合理编制人员,充分考虑护士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整体素质等,做到量才使用,科室实行弹性排班,改变以往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减少护士因忙碌劳累导致精神疲劳而引发的差错事故。
2.6 加强医疗设备及精密仪器的管理:手术室设备及仪器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并备有档案登记,确保其功能良好。
2.7 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具有法律证据意义。在已发生的医疗护理纠纷中,医疗护理文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从而造成医疗纠纷后,对医护人员自己辩护过程中的被动即举证倒置不利,手术室护士不仅要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注意自我保护,必须客观、准确、完善地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医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实行法制化、标准化和人性化管理,相辅相成,力争形成一种诚信文化,实施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彭均,张海生,于晋建.护理安全隐患与质量的微观管理[J].护理杂志,2008,25(11B):65-66.
[2] 黄庆•护理工作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 6(10):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