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海外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17 11:19: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海外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背景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如火如荼。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8.17万亿元。从2011年9月末信托资产规模3.27万亿元至2016年9月末,信托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9%。但是从2013年起,信托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而行业内营业收入和权益报酬率的增速以及年化信托报酬率也在逐年回落。在经营环境和经营业绩都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下,信托公司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开创新型业务以提升经营业绩。
二、大资管时代信托业的新型信托业务方向
1.不良资产证券化
受到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而尚未见顶的不良率不断加大银行业的运营压力,因此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出表意愿十分迫切。当前,不良资产出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银行自主核销不良贷款,这不仅程序复杂,而且意味着不良资产的彻底损失;第二种是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但这种方法具有周期长,折扣高的特点,既要求银行贱价出售不良资产,放弃可能产生的后续收益,又难以满足特殊情况下不良资产紧急出表的要求;第三种是银行将不良资产与其他金融机构对接实现出表。这种方式简单的说,就是银行将不良资产名义上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起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作为不良资产的对价,但实际上银行又作为出资方以名义上投资于资产管理计划的方式将不良资产收益权回购,资产管理计划的收益即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流,是银行减少的不良资产损失。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通道角色收取通道费用帮助银行粉饰报表。但是,2016年8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将使不良资产名义转让的操作空间消失殆尽。不良资产的出表将会更多考虑资产证券化模式。
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视作信托公司重要的转型方向之一,原因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证券化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以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是一个关键步骤。一般来说,SPV有特殊目的信托、特殊目的公司和有限合伙三种模式。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只有特殊目的信托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破产隔离效应,实现减税减负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信托公司是目前最好的SPV。信托公司有望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中,采取"大投行+SPV”的模式获取竞争优势。
2.家族信托
据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1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32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49.7万亿元人民币,可投资金融资产超过600百万元人民币的高净值家庭约207万户,2013至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1%。当积累的财富已经超过了富裕生活的日常所需时,愈来愈多的高净值人士开始考虑财富的保障和传承。根据贝恩公司《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成为高净值人群首要和次要的财富目标,而对于超高净值人群而言,财富传承更为重要。超过一半的高净值人士尚未对财富传承做出安排,但是不少高净值人士担忧将大量财富过早而又没有规划地交予子女,将助长子女好逸恶劳的纨绔心态。这种现象催生了财富管理的需求,庞大的高净值群体也意味着财富管理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长期以来定位高端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灵活的配资模式,具备抓住初具雏形的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机遇的良好基础,能够开展家族信托业务满足高净值人群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相比国内另一针对高净值客户服务的金融部门―私人银行而言,家族信托以独有的风险隔离机制实现了财富保障目标的同时,具有独特的财富传承功能。通过设立家族信托,高净值人士可以有效地紧锁股权以避免委托人及受益人离婚或去世产生的财富分配问题和企业控制权纠纷问题,实现财产的安全隔离以避免企业各种风险导致的家庭财富缩水,合理的避税节税以避开高昂的遗产税,确立受益人的受益条件以传承家族理念和防止财富外流。
家族信托业务不仅能够满足高净值客户的需求,也给予了信托公司更多的业绩激励。以2013年平安信托推出的国内首?渭易逍磐小捌桨膊聘弧ず璩惺兰蚁盗小蔽?例,采用了"年费+超额管理费”的收费模式,年费率为信托资金的1%,年信托收益率高于4.5%以上的部分收取50%作为浮动管理费。对比当前信托公司的固定比率收费模式(主动管理型业务2%左右,被动管理型业务0.1%左右),家族信托业务给予信托公司更高的业绩激励。此外,家族信托能够为信托公司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解决集合资金信托期限短、成本高的缺陷,能把视角投向长期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向。
当前,我国家族信托刚刚起步,限制家族信托的主要因素是法律制度不完善,股权不动产等资产暂时无法过户至信托名下,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和客户认知能力缺乏,以及金融机构能力欠缺。但是随着财富管理和传承的需求上升,和监管层对信托公司开创新型业务表示积极鼓励的态度,相关法律法规将不断完善,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而遗产税开征等预期将进一步加速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
自2015年以来在经济增长乏力,国内收益率整体下跌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多重因素影响下,资产荒开始蔓延。国内可投资资产的质量不断下降和兑付危机逐步增多,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的现象使投资者意识到分散降低投资风险和海外配资的重要性,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持续高涨。而在国内资产配置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资产配置业务,境外投资的价值日益凸显。多家信托公司也开始尝试海外资产配置业务,通过申请QDII和QDIE业务资质、设立海外子公司、与境外资产管理机构合作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海外资产配置服务。截至2016年9月末,共有20家信托公司获得开展境外业务的相关资质,14家信托公司获批QDII额度,规模合计77.5亿美元。
长远来看,海外资产配置业务对信托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产配置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避开宏观经济下行和政策环境变化,获得稳健的收益,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以往境内的资产收益率通常高于境外,所以仅有少数投资者处于教育、移民和避险的动机配置了海外资产。而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海外工作、留学和移民人群数量的增加,开阔了投资者的国际视野,境外投资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升。2016年底的人民币汇率大幅下滑又进一步弱化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了境外投资的需求。同时,海外配资的门槛也在逐步下降,这意味着众多的潜在客户,尚未成型的市场也为信托公司提供了塑造海外资产配置业务品牌的机会。而且与国内的资产管理市场不同,投资者对于境外市场的宏观经济形势、政治环境、法律法规、投资机会和产品风险都不甚了解,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更为依赖专业机构。相比国内市场多层次的客户类型,境外市场的客户以高净值人群为主,更愿意为资产管理和投资咨询付费。这不仅能够增加信托公司的业绩,更对信托公司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有所助益。目前制约QDII业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QDII业务的额度限制,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QDII余额仅占信托资产的0.24%,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但是在资产配置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下,QDII额度必然继续提升,QDII业务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再次表示,对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表示欢迎,称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问题。
距离基金组织正式评估SDR货币篮子仅剩四个月,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被纳入SDR已势在必得?SDR评估对我国的汇率政策和资本账户管制有怎样的影响?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如果今年人民币被纳入SDR,对资本流动、流动性和资产价格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加入SDR的意义和可能性
尽管特别提款权仅是各国央行所持有的一种名义上的储备货币,但加入SDR意味着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获得正式认可,也被看作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
不过,我们认为,决策层主要是想通过SDR获取国内各方面对推进金融领域改革的支持,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在央行看来,开放资本账户可以倒逼国内其他改革加速推进,而这些改革有助于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我们认为人民币有相当的可能性在今年或不久之后加入SDR。一种货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必须符合两个标准:1)该国在全球贸易中影响力大;2)该货币在国际交易支付中被广泛使用、且在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也即“可自由使用”。
中国显然已满足第一个标准,但是否满足第二条仍存在争议。
人民币是否能被纳入SDR最终需要获得IMF其他成员国的支持。扩大SDR货币篮子需要基金成员国70%以上的投票支持,因此美国没有一票否决权。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人民币是否被纳入SDR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支持中国则可能有助于其加强与中国的经合作、争取中国投资,因此它们投赞成票的可能性很大。IMF成员国中有多个国家对人民币兴趣较高,如设有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或被授予了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它们投赞成票的可能性更大。
即便今年人民币未被纳入SDR,估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可能设立一个短暂期限,一旦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等条件成熟,即可加入。 力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资本项目可兑换并非加入SDR的必要条件,但这无疑有助于达到货币“可自由使用” 这一关键标准。因此,中国计划使跨境个人投资更加便利化、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并修改《外汇管理条例》,从而在今年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
我们估计未来几个月可能出台的措施包括:扩大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额度;推进QDII2,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和实物资产。
据媒体报道,首批试点管理方法将很快;推进深港通,并在7月1日推出基金互认;放松海外借款、人民币跨境支付,及在上海自贸区开展集团内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管制;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包括最终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不过,我们认为央行仍将通过额度等措施对资本流动保留一定的控制。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和程度可能将取决于国内流动性、市场信心,以及国际金融环境。 最初资本流出规模可能更大
由于过去的资本账户管制主要是为了防出严于防进,一旦管控放松、国内居民可以更便捷地配置海外资产,初期资本外流规模可能会增加更多。当然,考虑到境内外利差仍然可观,如果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国内机构也可能增加海外借款;海外投资者得以更便捷地购买国内资产,也可能带来一部分资本流入。
此外,人民币纳入SDR还会增加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和财富基金对人民币的需求。从总体看来,短期内资本流入和流出的规模,可能不会相差得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过去两年中国逐渐放宽资本账户管制,资本双向流动规模已有所扩大、国内流动性的波动也有所加剧。
我们认为自3月份以来,受央行调整中间价的影响,市场汇率预期有所转变、资本外流规模明显缩减。另一方面,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回升、对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的溢价收窄,也反映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上流动性有所改善。 浮动区间可能扩大
在10月IMF评估SDR之前,我们预计央行将继续保持汇率稳定、对美元相对坚挺,而不会允许人民币贬值。保持人民币相对坚挺是为了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更有吸引力,也可以避免被主要贸易伙伴指责操纵汇率,并且也能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引发更大规模资本流出和因此带来的流动性和金融市场波动。
不过,央行可能会不时根据外贸顺差规模或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调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央行有可能在SDR评估前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体现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扩大浮动区间的时点可能选在汇率单向波动压力趋缓之际(比如现在),变动幅度也可能较温和,比如扩大至3%。鉴于升贬值压力相对均衡、且央行很可能会积极管理市场预期,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可能不会导致汇率大幅波动。
10月SDR评估结束之后,无论人民币是否被纳入SDR,央行调整汇率的空间都会更大。
如果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随之升值,或中国出口依然乏力、且内需疲弱,那么人民币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贬值。
不过,决策层意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且担忧贬值引发汇率进一步大幅波动,因此贬值幅度也应有限。总体来看,我们预计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30、2016年底为6.40。 对资本市场总体利好
资本账户更加开放意味着海外投资者有更多渠道参与内地股票市场,同时国内投资者也有更多机会投资海外市场。
未来6个-12个月,如果央行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强势,套利资本外流可能消退,从而改善国内流动性条件、降低货币市场利率,利好A股市场。同时,资本账户开放推动国内投资者资本流出,首站一般就是香港,因此可能会利好H股市场。
长期来看,一旦人民币跻身于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列,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就将成为全球基金资产组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A股和H股来说均为利好。
此外,随着国际机构投资者的逐渐加入,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也将改变,整体交易风格将偏向于大盘股,估值体系与国际标准靠拢。
在债券市场上,我们预计国外投资者将加快参与在岸债券市场的步伐。目前我国利率高于海外,而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增加也会丰富债券市场;我国会继续扩大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开放,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可能推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更快增长,便于外资通过RQFII或央行试点等渠道投资于在岸债券市场。
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逐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需求都应有所上升。再加上更多的在岸机构参与离岸融资和债券发行,离岸人民币工具的种类应会更加丰富。资本账户开放可能使国内机构更便捷地进行海外融资、多元化配置资产,其全球债券头寸也可能有所提高。
自1992年全球市场出现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跨国公司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向全球公司(Global Coroo-rations)的转型,这是近15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次静悄悄的革命,而且这次变革还在继续发展、不断深入。
一、竞争环境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各地企业竞争的环境。
首先,冷战结束推动全球市场的形成。1979年中国对外开放,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1989年11月至1991年12月,前苏联和东欧发生巨变,冷战结束,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被扫除。自此,超越政治地理界限的全球统一市场开始形成。
其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支撑。从1995年开始,互联网开始广泛应用,移动电话逐渐普及。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使得全球联系空前加强,全球市场得以真正形成和运行。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使得全球公司的战略和管理能够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实施。
第三,金融资产全球自由流动开启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1973年石油危机和美元脱离布雷顿森林协议自由浮动成为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起点。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主要货币在全球逐步自由浮动和买卖,随后债券和股票也实现了全球自由买卖。外汇、债券和股票等流动金融资产在全球自由流动成为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浪潮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规则。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和迅速发展的全球化浪潮,跨国公司原有的发展战略、管理结构和经营理念均面临严峻考验。
二、经营战略的转变
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一批跨国公司开始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过去,发达国家市场是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现在,新兴市场往往成为新产品急剧增长的市场。企业可以根据增长潜力而不是根据地理位置来细分消费者市场。
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全球任何地点,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繁华都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小镇,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参与全球的创新活动。企业可以根据技能水平而不是地理位置配置、组合劳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功能配置资源和获取资源已经成为可能。1992年全球市场出现以来,许多跨国公司进行了全球战略调整,按照企业经营系统的功能重新配置资源,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过去的多国发展战略调整为全球发展战略。全球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它们或者在全球最适宜的地点设置采购中心、制造组装中心、研究开发中心、财务结算中心以及营销服务中心,从而完善全球产业链;或者把价值链的若干环节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其他企业、其他国家的资源;或者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并购其他企业、吸纳整合全球最优资源,从而打造全球产业链和完善全球产业系统。
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跨国公司的管理架构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跨国公司管理结构的全球调整包括股权全球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为适应全球化而进行的调整。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是以金融资产全球自由流动为特征的,金融资产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企业股权的全球化。
股权的全球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吸纳资金的范围从以一国为主转向从全球吸纳资金,同时它也意味着跨国公司从为一个国家的股东负责转变为为全球股东负责。股东结构的变化显然是跨国公司管理、治理结构全球化的重要动因。
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企业发展历史各异,因此过去公司的治理模式和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不少欧洲和亚洲企业在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和管理改革中学习和引进了许多美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如果说,当时学习和引进美国模式是一种治理、管理结构的趋同,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趋同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了。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全球企业治理、管理结构的趋同与上世纪90年代有所不同,它不是向美国公司学习的单向趋同,而是各个公司在坚持自身治理、管理结构优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其他公司的长处。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治管结构的趋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企业治理管理结构改革的积极发展。
过去,跨国公司采取的是以母国为中心辐射若干国家子公司的中心辐射式的管理模式。在这一阶段,公司总部拥有绝对的决策控制权。如今,由于全球各个市场当地化经营的需要,过去单纯的纵向管理结构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来应对全球各个地点经营条件的迅速变化。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市场的若干重点地区和国家设立地区总部,统一管理协调公司各个业务部门在当地的经营活动。地区总部代表公司总部协调和支持一个重点地区所有分支机构的经营业务。公司事业部在当地的业务分部和地区总部实行的是一种矩阵式管理结构。
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纵向的业务分部以及横向的地区总部使得这些公司形成了新的管理架构。这是一种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络管理模式。网络管理模式有利于全球公司对全球范围经营环境的变化更迅速地做出反应、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
为适应全球竞争与合作,跨国公司还调整了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
过去,跨国公司往往以母国文化为中心整合各国雇员带来的不同的文化。现在,全球公司通过全球各地分支机构吸纳当地人才,从而接受了多种文化成果,形成能够包容多元文化的企业文化。全球化程度高的跨国公司出现了淡化国籍、强化全球性的趋势。
ABB称自己是“处处为家的全球公司”。在ABB公司看来,其建立在世界各地的企业或分支机构是当地经济的一个组成部
分。ABB是把企业所在地当作自己家园来经营的全球公司。
IBM公司认为,原有跨国公司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要。IBM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全球整合企业”(Global hltegrat-ed Enterprise)
令人感兴趣的是,2006年以来,出现了一些著名德国企业转变为“欧洲公司”的现象。欧洲企业是比单一国家公司全球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是走向全球公司的一个过渡阶段。从2006年10月安联保险公司率先转变为欧洲公司之后,德国BASF公司在2007年11月15日也转变为欧洲公司。BASF新的欧洲执行委员会类似德国企业的监事会,这个委员会的23名成员来自欧洲12个国家。
在跨国公司淡化国籍、强化全球利益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责任理念也得到提升。全球公司承担的责任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强化包括股东、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公司责任体系。在现代工商文明新时期,它们不仅为公司股东负责,而且为企业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负责;它们不仅为总部所在母国的社会和环境负责,而且也需要对海外子公司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负责。全球公司承担了全球责任。
跨国公司关于公司社会环境责任与股东利益关系的论述表明,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不仅不是公司的负担,而且有助于增强它们的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竞争,从过去主要以技术、产品竞争上升到公司责任理念以及公司道德水准的竞争。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成为企业制胜的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
吸纳多元文化和承担全球责任意味着全球公司理念和文化的革新,也标志着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的完成。
三、全球公司的特点及其竞争力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战略、结构和理念三方面的调整,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战略、管理和治理结构以及理念文化与原来的跨国公司截然不同。
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不仅扩大了经营地域,而且从战略、结构到理念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球化潮流中,跨国公司通过战略、管理架构和理念文化的调整完成了从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的转型。这些本来就很强大的跨国公司在向全球公司转型过程中,依据其强大的软竞争力,通过并购和外包成为所在产业全球价值链中为数不多的系统集成者。它们通过整合全球价值链和建立全球经营网络放大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幅提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近十年来,全球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幅提高。1995年,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41%,到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4.5%。海外资产总额则从1995年的1.5879万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4.7280万亿美元,十年中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占其销售总额的比例也从46%上升到56.5%。海外雇员比例则从43%增加到53%。
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为提高,其跨国指数超过50%。当一个公司超过一半的资产在海外,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超过一半的雇员在海外就业时,这家公司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就与一般跨国公司产生了巨大差异,海外经营成为这家公司的重心。其战略、管理结构和理念文化必然出现重心转移。对这些公司而言,海外经营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母国经营的重要性则相对下降。公司的资源越来越多地向海外转移。这种情况在瑞士、荷兰、北欧一些小国的跨国公司中尤其明显。
全球公司通过全球战略、管理架构和理念文化的调整,成功地吸纳、整合了全球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全球公司全面进入中国
最近15年是全球公司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的时期,也是全球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期。全球公司把全球战略延伸到中国,它们在中国设立营销机构开发中国市场,在中国设立制造基地组装加工,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中国成为全球公司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全球公司把全球管理网络覆盖到中国,它们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整合在华各项业务,从而成功实现了在华业务集团化管理。中国成为全球公司全球经营管理网络的一个重要结点。全球公司还把全球责任理念推进到中国,它们强化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责任体系,形成现代工商文明时期企业竞争的新规则。
(一)跨国公司把全球战略调整延伸到中国
它们根据中国市场的新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新情况,把经营市场全球化、经营业务服务化和经营资源外部化等战略具体落实到中国市场,从而确定了未来若干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
(二)跨国公司把全球组织管理结构的调整延伸到中国。
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控股公司(投资性公司),在中国设立管理、服务和投资中心,将一部分母公司的职能转移到中国当地,从而大大增强对在华企业的管理。在华设立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管理当地化和系统化程度大大加强。跨国公司有可能把在华投资与其全球战略相连接,把在华投资项目纳入其全球经营网络,从而增强竞争力。
(三)跨国公司在中国积极推进企业责任。
跨国公司在中国推进公司责任最主要的途径是管理好自己在华投资的企业,在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投资,建立了一大批合资或独资企业。它们要求其在华企业承担股东责任,为跨国公司股东创造价值;要求其在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劳工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标准;要求其在华企业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跨国公司在中国推进公司责任的第二个途径是管理好自己的供应商。过去,人们关注的是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成本以及交货期。现在,跨国公司把公司责任延伸到供应商,强化供应商及其采购工厂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五、引导全球公司融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全球公司的形成以及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和竞争给我国宏观经济层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既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之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全球公司的全面进入,应当限制、排斥它们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应当积极引导,让它们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中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全球视野和未来意识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人们对全球公司在中国的全面发展感到担心,其主要理由是:如果中国各个产业被跨国公
司/全球公司渗透甚至控制,那么就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力更生”和“自成体系”的经济更安全。其实,这是中国过去在被西方封锁时代形成的传统安全观。
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时期,我们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经济安全观来看待今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的相互渗透与合作将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已经全面进入中国的全球公司的利益,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们应当学会在全球化时代,在股权相互渗透、资本全球流动、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事实上,由于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全球公司在中国的利益越来越重要。为了自身利益,它们越来越关注和维护中国与西方各国和平稳定的关系。近三十年的经验表明,与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建立关联,让中国企业与这些企业相互依存,反而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安全与稳定。
开放的系统能够不断从系统外部吸收能量,从而有效地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进而促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发展。一个国家也是一个系统,只有不断从外部吸收各种资源,把这些资源同自身资源整合才能使自身经济更加有序化,让结构不断优化。惟有如此,国家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经济才能腾飞。反之,则被边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大,同时也为各国获取经济资源带来了新的途径,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以自己的优势经济资源换取稀缺资源,与其他国家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不少人关注全球公司为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全球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并购中国当地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人们对对外开放战略乃至外资工作进行反思是应该的。但是人们对外资的担心和对跨国公司作用的质疑以及相应的政策诉求却倾向于被动防御,倾向于防范外来经济冲击,而不是探讨如何扩大开放,如何在开放中更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更充分地吸纳、整合全球资源,这样做反而是不恰当的。
被动防御和主动整合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两种不同的战略。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当比过去更具备全球视野,从全球角度思维,更加主动地吸纳、整合全球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特别是在我国还没有完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时期,这些企业有可能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消极影响,因为它们的发展目标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对于全球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当然需要研究如何防范全球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更需要研究如何利用全球公司带来的积极因素,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公司在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利大于弊。如果我们把主要力量放在如何防范、限制全球公司,而不是如何发挥全球公司的积极作用上,我们不仅不能防范全球公司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还会错失全球公司创造的机遇,错失我国面临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在今后与全球公司合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应当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合作和竞争,积极吸纳、整合全球公司带来的资源。
我们的政策应当有利于全球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时把价值链的重要环节转移到中国,有利于全球公司在中国进行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在融入全球经济中吸纳和整合全球资源。与此同时,我们的政策应当有利于包括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展开积极的竞争与合作,在竞争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发挥全球公司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桥梁――沟通作用
推动国外资源与中国资源的交换。全球公司通过与中国企业的贸易和在中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取得资源的同时,也把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原材料甚至人才引进中国。全球公司是中国与世界开展资源交换的桥梁。
(二)标杆――示范作用
作为企业管理及企业理念方面的标杆,可以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全球公司通过强化公司责任体系(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越来越重视对投资东道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责任。它们既有明确的实施标准,也有一套实施措施。它们成为当地企业节能、降耗、减排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模范。
(三)关联――带动作用
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全球公司通过外包和采购在中国建立了颇具规模的供应链体系。即使是全球公司建立的独资企业也通过供应链的关联作用带动了数以千计的当地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正是通过这样的关联作用,全球公司与中国当地企业一起,从根本上改造了中国工业基础,提升了中国当地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四)竞争――激励作用
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促进先进,从而激励中国当地企业奋发图强。全球公司进入中国给同行业企业带来冲击。那些能够尽快转变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的企业通过与外来竞争者合作竞争而成长、壮大,那些不能适应竞争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企业间正常的竞争淘汰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当然,我们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障企业破产和兼并过程中员工的权益。
六、推进我国大企业集团走向全球
全球公司进入中国,一方面带来了激烈的竞争,给中国企业提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与全球公司合作也给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机遇。
当全球公司吸纳和整合包括中国企业资源在内的全球资源来和中国企业竞争时,我们的不少企业缺乏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它们或者仅仅考虑利用本土资源应对全球公司的挑战,或者把全球公司的冲击意识形态化,以寻求行政保护。它们的思路还停留在“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上。
现实情况是,很多“外国企业”已经或者正在转型为全球公司。这些全球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上吸纳和整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产业链,发起全球竞争。而我们这些企业很少考虑全球化时代最新的变化,仅仅考虑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全球公司的冲击,很少考虑如何利用全球资源来参加全球竞争,如何吸纳整合跨国公司的资源为我所用。实际上,这种被动消极的思路和做法不仅不能免于全球公司的冲击,而且往往丧失与全球公司合作的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涤荡世界,全球公司向全球市场全面
进军的时代,纯粹的“民族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更难以与吸纳整合了全球资源的全球公司竞争。面对全球公司的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像全球公司那样,学会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换言之,中国企业也要迅速地从民族企业成长为全球公司。
阻碍中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管理体制,来自我们自己的狭隘观念。我们的企业应当从民族国家视野扩大到全球视野;应当从民族工业思维上升到全球工业思维,在全球范围吸纳整合资源。
面对全球公司的竞争,不能以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企业与全球企业竞争。我们的企业应当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从全国性企业发展到国际性企业,从国际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那些领先的排头兵企业应当进一步从跨国公司上升到全球公司。中国企业应当像全球公司那样,实施全球战略,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公司的时代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不少产业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与此同时,全球公司在全球范围加快整合产业链。各个产业都形成了一些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结果,许多产业中规模最大的部分落户中国,而主导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企业却在海外。在中国出现了大产业、弱企业的现象。
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外资并购和自主并购,加快产业重组。同时通过“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从而打造具有产业影响力的一批大企业集团。
我国各个产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的大型企业集团应当充当其所在产业的系统集成者,积极推进我国产业重组。当前特别应当加快钢铁、汽车、装备工业的重组,支持那些具有全球经营战略、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结构以及全球责任理念的龙头企业跨地区、跨部门并购同产业的其他企业。与此同时,也应当允许来自国外的具有全球责任理念的全球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通过外资企业并购促进竞争,使我国企业就近学习跨国并购,积累经验。
我们应当研究外资并购带来的风险,如某些行业出现市场集中度提高进而造成垄断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研究外资并购带来的机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外资并购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外资并购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排,节省土地资源,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企业重组,推动产业集中,提升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全球公司已经在承担全球责任,否则即使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市场能力,企业也不可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如果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意识不能强化,如果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不能按照全球公司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标准从事经营,将难以在全球市场发展。
我国待探明石油资源百分七十以上分布在沙漠、山地,开发难度增加,对开采勘探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成本费用也随之增加。近年来,我国石油产业取得较大进步,如何做好投资管理,对控制投资规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石油企业;投资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CF模型分析法
不断提高石油投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现阶段石油企业开展自我管理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投资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定问题,阻碍了投资效率的正常发挥。本文简要分析现阶段石油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投资管理工作的策略,并对中海油海外收购活动进行简要分析,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提供依据。
一、石油企业投资管理现状概述
石油资源自身具有复杂性,在对其进行开发过程中,需要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很多石油企业在投资管理上适当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在企业逐渐拥有投资自的同时,企业投资管理水平虽有提升,但幅度不大。
二、石油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很多石油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投资管理的重要性,而是将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重点,因此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尽管一些石油企业开始重视投资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资金“量”和“价”分离开来,导致投资活动未能全面覆盖投资管理中,进而未能真实的反映出投资估算。
2.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约束机制难以落实由于现阶段我国很多石油企业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完善的投资运行、约束机制,因此常常会出现“争项目”、“争投资”等不良现象。虽然很多石油企业实行法人责任制,但还是会出现权责不清,导致投资管理流于表面,进而出现严重的“三超”现象(“三超”是指“概算超过预算”、“预算超过决算”、“决算超过预算”)。
3.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现阶段石油企业在开展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算时,基本上沿用传统管理方法,也就是将企业平均投资水平作为企业投资管理的基本指导方法。实际上,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和生产型管理相契合,但是却属于比较粗放的管理方法,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制度对石油企业投资管理的新需要。
4.基本建设程序的执行力度不够现阶段,很多石油企业未能依据投资活动的主要规律来对投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因此常常会在定项目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主观随意性,且超越基本建设程序或基建程序执行力度欠缺等现象时有发生。
5.投资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指石油企业在专项规划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因而常常会给投资决策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二是投资管理前期工作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其自身欠缺深度。三是缺乏投资管理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且相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提高石油企业投资管理水平的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需要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与其相关的投资活动进行高效管理,能够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配置,进而为企业实现盈利目标。1.转变观念,实行投资决策责任制作为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投资管理的核心管理进行优化。工程投资的目的在于保证投出的资金能够安全收回,并且达到增值的目的。投资活动属于企业资金运作的过程,作为投资决策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及法律法规掌握程度,并树立投资回报观念。同时,建立投资项目决策的全面责任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将投资风险管理责任细化到个人,并与广大职工的自身利益相互挂钩,最大程度调动全员参与投资管理的热情。
2.完善内部投资管理运行机制石油企业属于大型联合企业,若不建立投资管理运行机制,则会导致内部各级单位之间不能开展良好合作,为了自身利益而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要想在企业内部实现良好的投资管理运行和约束机制,首先转变投资使用方式,即将投资活动的无偿使用逐渐转变为有偿使用,并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种类上缴不同比例的占用费。例如,针对经营性项目,要对项目进行详细评估,并以国内外同业作为借鉴来计算投资回报率。
3.改进投资决策及投资管理方法经济评价过程中,资金是有限的,为了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必须价格经济效益作为首要关注对象。因此,在投资决策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当方案较多时,要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实际工作经验表明,DCF模型分析法涵盖范围广泛,且角度更加全面,能够转变粗放管理方法,且将资金成本、获利成长、资金使用变数等内容考虑进去,以保证总投资不被超越。推行DCF模型分析法可对控制投资产生促进作用,并不断提高企业自身投资管理水平。但是,DCF模型分析法数据估算比较复杂,因此常常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其自身的准确性受到输入值的影响。
4.加强基本建设程序、投资全过程管理坚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开展投资管理工作,并通过专题研究来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企业中长期投资活动。首先,收集工程地点、当地自然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习俗、机械价格、材料市场行情、设备采购地点、类似工程项目等基础资料,为投资活动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其次,编制投资预算报告书,根据相关数据编制风险评估预警报告和投资预算报告,将风险因素控制到最低。同时,完善可行性分析报告,运用科学手段,对石油项目技术可靠性、投资盈利性进行充分论证。
5.夯实石油企业投资管理基础工作在开展投资管理工作时,首先要为企业做好中远期发展规划,进而从整体上为企业确定投资方向,并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第二,要加强石油项目前期工作,针对勘探和开发的项目,要争取提前1-2年完成经济评价和方案制定工作,进而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且不断提升投资决策水平。第三,不断对投资活动的定额标准进行完善,并对投资估算、概算、计划、预算、审批行为进行规范。第四,完善投资决策相关管理制度,进而对投资管理者的行为产生约束效果。最后,结合石油企业生产实际,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报告里,要清晰显示出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评估、项目抗风险能力,项目经济效益及项目完工后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进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案例分析
1.中海油海外收购尼克森中海油于2012年7月宣布,其正式与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达成协议,出资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且公司现有43亿美元的债务将继续维持。此次收购活动能够补充中海油现有资产,同时也增强了中海油的全球战略布局。在中海油内部中,重点设置专业会计部门负责对海外资产项目进行长期运作和跟踪调查。例如,设置技术部门开展资源评价,并对尼克森公司资源品质、安全性及主要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成立并购、资本运营等重要部门,从项目操作层面来对投资活动进行估值和管理,聘请专业机构人员参与其中。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海油在开展海外并购投资时,其自身在操作方面已经相当成熟、规范和理性,且与国际标准之间相比未出现本质上的区别。
2.中海油海外收购优尼科尽管中海油谨遵国际规则,始终积极做到合作,但是与收购尼克森的结果不同,中海油海外收购优尼科最终失败而归,但却为之后成功收购尼克森做出了有益是尝试。若探讨收购优尼科的原因,除了政治原因外,企业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因素也是导致此次海外收购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海油在吸取这次失败教训后,对海外收购尼克森出价水平、聘请投资管理顾问及投资后战略调整等工作做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投资工作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投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传统的石油投资管理方法单一落后,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更多切实可用的方法,在确保石油企业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石油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菁菁.Black-Scholes模型与DCF模型在B2B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互补应用[J].金融经济,2014,16(24):97-99.
[2]全兆松.石油工程造价分析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2):53-55.
[3]王庆,张静驰.控制石油行业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8(1):108-109.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面临较大机遇
国内外形势以及银行业的自身发展,都呼吁银行业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还待时日,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日本经济有复苏迹象。欧元区增长仍处于低位、经济依旧低迷,在未来3~5年内是否会实现复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金融业在危机中遭到了极大冲击,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其运行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才得以维持;欧债问题迟迟未决,债务国与核心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仍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我国经济在应对经济危机中获得了较快发展。这一国际经济实力的变化正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提升。
受危机冲击的欧美银行业为中国银行业跻身国际舞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欧美银行纷纷收缩业务或退出海外市场,我国银行业可填补空缺,拓展业务空间与客户资源;二是金融危机下大量银行盈利水平下降、估值较低,为我国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基础;三是陷入困境的金融企业大规模裁员,我国银行业可借此壮大队伍,充实国际化人才。
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正在经历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蜕变,正逐步成为引领世界经济金融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2012年,中国GDP总量达到51.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高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为银行业规模增长、业务创新和改革深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增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实力。经济国际化要求银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构建相适应的全球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实力上升、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行业大多受到影响,美国银行业破产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美国新增破产银行数量为51家,2007年以来累计破产银行数量已达500家左右。而中国金融业逆流而上,金融净资产位居世界第二,大型银行的盈利规模名列前茅,金融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英国《银行家》杂志2012年全球银行排名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几乎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在世界5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中国银行业上榜数量达到104家,首次赶超日本,仅次于美国;我国四大银行均位居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2011年和2012年,中国银行两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低水平,资本较为充足、盈利能力强劲、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为中国银行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企业和居民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银行业是一个面向客户的服务型行业,客户到哪里,银行就应该到哪里。近年来,利率汇率逐步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大量增加,境内外经济的联系紧密度大增。我国企业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跨境经营活动日益蓬勃发展。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截至2012年末,直接投资存量达4500亿美元(如图2所示)。这提出对融资支持、运营支持、风险分析和信息支持等多重跨国金融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中国银行业扩大经营边界和增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也为中国银行业拓展海外咨询、国际投融资、国际结算、全球资产管理等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也日趋频繁,迫切需要银行提供结算服务、融资支持、金融咨询、风险管理、汇兑等在内的跨国金融服务。这都要求我国银行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满足我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后的金融服务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危机未来,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充分暴露出脆弱性和不合理性。以欧元区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认为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降低美元核心地位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规模快速增长,要求获得与经济地位相应的国际货币地位。因此,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国际货币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未来人民币有望成为亚洲的核心货币和主要国际货币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表现。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关键步伐,人民币跨境结算额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12月累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达到55299.2亿元(如图3所示)。目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全球已有一些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这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的全球性分布,将产生对人民币资产进行全球配置和管理的需要,对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提高的需求大大增强。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基本特点及问题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探索迄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主动出击、把握机遇,稳步推进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海外机构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不包括非营业机构(代表处除外)和非金融业机构在内,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已达到1037家(如表1所示),覆盖30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基本形成遍布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
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在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目增加的同时,境外机构的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完善。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步伐的加快,海外机构从以往的集中于欧美国际金融中心和亚太地区逐渐向非洲以及南美、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扩展,网点布局更趋优化。
增长方式不断优化。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的增长方式主要有自设机构和并购,2006年以前中国银行业基本上以设立海外分行的方式实现海外扩张,2006年开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突然加速,使并购方式在海外扩展中的应用逐渐频繁。这一变化使我国海外机构迅速增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随着海外资产规模的扩大,中国银行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在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港澳等地区甚至已经成为当地主要银行。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银行的海外业务规模小;客户群体单一,海外服务能力偏弱;资本运作能力不足;防控风险能力还有所欠缺;国际化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
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成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但监管制度健全,可避免一些风险性因素;新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不稳定,风险相对较大。我国银行业短期可考虑以中资企业走出去聚集的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海外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长期要逐步实现全球覆盖、建立良好的全球网络。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银行业国际化有自设机构、联合、、合资、参股及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我国银行业应充分考虑海外各市场的不同特点及法规。一般而言,银行机构海外扩张的初期,可优先考虑采取联合、、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中后期可采用自设网点或收购当地机构。
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纵观国际一流银行海外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区域管理与条线管理两种模式一直并存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方面,条线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监管应对、集中管理等方面,区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般而言,可考虑两种模式并存,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某一种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无论何种模式,均应以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管理为原则,以服务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
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客户常以中资企业为主,因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有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本国银行在当地服务会更有亲切感,资金出入与汇兑也较为便利。另外,个人业务方面,可锁定华人为主要客户群,华人时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之后,再以渐进式的发展致力于本地化经营,银行应以国际企业为发展方向,试图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化的金融体系,经营本地市场,使本地客户数量及营业收入均增加。
有效的风险防控。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商业银行海外发展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推进初期,更应注重风险管理:一是国别风险。应尽量选择政治稳定、风险较低的国家。二是市场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开放程度更高,利率、汇率波动幅度较大,作为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更要高度重视利率、汇率、商品等市场风险要素,注意降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文化风险。对于长期服务本土、相对封闭的国内银行而言,“走出去”过程中的文化融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应充分了解当地资讯和市场走势,入乡随俗,确定适合的经营模式。
政策建议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
从国家层面制订支持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未来可考虑选择少数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支持其海外发展,力争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化服务、多元化经营、具备稳健财务实力和较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银行集团。
加强监管支持,助力银行业海外发展。监管机构可考虑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定期审定银行业相关监管规定,建立国家层面的国别风险监控、预警和防范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海外贷款拨备比、贷存比、资本比率等指标要求,引导银行业稳步推进海外发展。比如针对许多国家都对贷存比不做限制的实际,减弱或取消海外业务的相关限制。逐步扩大银行业综合经营的范围、规模,提升银行海外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与联系,提升我国话语权,协助解决国外法律、监管争端,为我国银行业在当地开设机构、发展业务争取正当利益。
以人民币国际化契机建立我国银行“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与银行业“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应注意发挥我国银行的主渠道作用。规划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及路径时,应考虑银行业“走出去”的机构布局,发挥中资银行机构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充分利用考核、税收等杠杆引导和支持银行海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海外业务采取更加务实、积极的管理,完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特色化考核指标。比如,针对海外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净息差水平低的实际,适当调整绩效评价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银行加快“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
始于去年3月份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危机(次贷危机),对美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强烈冲击,而且通过全球资本市场的传递和扩散效应,已经全面波及和影响了世界经济。
在去年下半年经历一波信贷市场震荡和调整之后,次贷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明显削弱的迹象。一方面,由绝大多数次级抵押贷款利率可调的特点决定,在2008~2009年期间仍有众多贷款的低利息期结束,需要调整进入高利息支付期。但房价持续走低,市场预期房产抵押贷款违约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由于次级房产抵押贷款及衍生产品的资金链条很长,上一波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向资金链条其他环节传递,导致衍生产品投资者的损失逐步增加,特别是年度“财务报表效应”使很多表外亏损集中暴露,主要表现为不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年度亏损增加。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拖累呈现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态势,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下挫已成定局。主要依据如下:
(一)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疲软,市场预期总体悲观,先行经济指标持续走低
2008年1月份美国新开工房产许可证数继续走低,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达33.1%。房产开工率虽然比上月上升了0.8个百分点,但是同比依然下降了27.9%。全球经理人采购指标显示,2008年1月新增订单指数也进一步下降。综合反映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预期的指数――先行指标综合指数继续走低,2008年1月降到135.8,比2007年6月下降了2%,这是自2001年以来最大幅度的持续下降。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国经济下挫的迹象将比较明显。
(二)银行收缩信贷,金融市场信用紧缩问题依然突出
从供给侧看,由于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担心贷款质量进一步恶化,银行业授信普遍变得谨慎。特别是对于商业房地产贷款,规定了更为严格的认定标准,提高了贷款的门槛。根据美联储2008年2月对国际主要银行的调查显示,有近70%的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授信标准,而且非美国本土银行对信贷质量的担忧甚至超过了美国本土银行,85%的非美国本土银行认为2008年的贷款质量会更差。从需求侧看,由于对房价走低和经济增长下滑的普遍预期,目前美国国内贷款需求的增长也在回落。
(三)财富效应支撑的消费增长放缓
近年来,美国居民消费一直占GDP的70%以上,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美国居民消费的增长,除了收入增长的支撑外,很大程度取决于资产价格增长的财富效应。房产及房贷衍生产品价格的下跌,股市的持续震荡都将使美国消费增长放缓,进而影响世界众多国家的对美贸易和经济增长。
(四)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的担忧,国际资金流向开始调整
当前国际经济失衡格局之所以得以维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资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金,持续流入美国,支撑了美国低储蓄率下的高投资需求。根据当前数据测算,美国每个工作日需要超过80亿美元的国际资金。由于对美国经济走势和美元贬值的预期,不少外部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元资产。从外国持有美国资产变化看,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外国政府投资美元资产的规模大幅下降,其中投资美国国债的规模还出现较大规模的负增长。私人部门投资政府债券以外的资产也明显下降,但是对政府债券和直接投资则有一定回升趋势。总体上,新流入美国的外部资金流向开始有所调整,规模出现下滑。这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无疑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另外,由于石油和食品价格依然高企,使全球经济面临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而且使世界主要市场体系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两难挑战。在美元的持续贬值和美国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作用下,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面临缩减压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世界经济短期内下行的态势日渐清晰。
受多方面的经济刺激政策和新兴市场国家高增长的支撑,世界经济将呈现相当的灵活性和弹性,出现全球性持续萧条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一)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有望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震荡,推动美国经济逐步恢复
一是持续降低利率。美联储自2007年9月以来持续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达3%,目前基准利率已降低到2.25%。这不仅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缓解信贷市场流动性的紧缩,提高市场的稳定性,而且房地产贷款的利率也随之相应下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还款人的还贷压力。美联储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预测,仍存在进一步降低利率的空间。二是财政政策更为宽松,出台了规模超过1520亿美元的经济激励法案。主要用于对家庭减税和支持中小企业投资成本抵扣。由于美国储蓄率低,边际消费倾向高,这一举措的乘数效应将比较明显,有望拉动规模更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三是及时出台了房地产市场稳定政策。在美国政府主导下,由美国住房管理局实施的“住房安全计划”(FHASecure)和由银行、贷款人、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希望联盟”(HOPE NOWAlliance),将分别对约24万和120万户家庭次级贷款提供一揽子、多渠道的支持,而且各州政府将发行免税债券为这些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次级贷款担保,支持低利息期的延长。很多家庭将因此保住房子不被银行收回,房地产市场的违约率将有望降低,而且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也得到强化,市场的稳定性和市场信心将逐步增强。
(二)出口快速增长,国内消费者信心开始回升,基本消费支出保持相对稳定,就业形势没有根本恶化,为美国经济的恢复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受美元持续贬值的拉动,美国对欧盟、日本、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出口出现快速增长态势。贸易部门的信心进一步恢复,这从2008年1月美国制造行业的采购经理指数和新增订单的增长得以体现。美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可以部分减少因国内消费放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美国经济激励政策的支持下,2008年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升,从2007年12月的75.5上升到78.4。经济形势预期指数也小幅度上升,从91.0上升为94.4。而且从批发和零售业增长看,即便在2007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从第三季度的4.9%大幅下跌为0.6%的情况下,总体经济依然保持基本平稳。2008年1月,美国失业率为4.9%,比2007年12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基本与2007年各季度持平。就业整体保持平稳,单位小时劳动工资还有小幅增
长,这对保持美国国内需求提供了基本的支撑。
(三)流动性紧缩主要由市场信心引起,而不是货币供给不足
当前金融流动性紧缩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引发了谨慎预期使然,并非真实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货币形势。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货币供给(M2)看,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为6.6%。只要房贷市场的信用危机不再大规模向其他领域扩散,随着美、欧、日等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松动,流动性紧缩状况有望得到较快改善。
(四)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增长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受美国需求下降的影响,对外贸易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依然强劲,特别是中国、印度及东亚地区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南经贸合作,推动非洲等其他欠发达地区增速加快。而且由于石油、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将使中东、非洲、俄罗斯及原独联体国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为世界经济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撑。
次贷危机对我国影响主要集中在外贸部门和资本市场,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一)美国经济走低、美元贬值对我国外贸的直接影响开始显现
2008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99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1%,盈余仍高达194.8亿美元。但在进出口总量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中美双边贸易则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美出口同比增长仅5.4%,继2007年10月以来持续走低,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而2005、2006和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0.4%、24.9%和25.7%。从美国的进口则快速上升,增长率高达36%,这是一个几年不见的高增长纪录。另外,受次贷危机影响,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短期将放慢,可能进一步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但由于我国存在相对严格的资本管制,而且出口地区结构有所优化,国内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依然强劲,仅出口小幅下调,引起我国经济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二)对美贸易中需求方定价权优势明显,人民币升值效应被迫由中国出口商压缩利润空间所吸收
从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离岸价格)看,从2003年12月到2008年1月,价格指数仅仅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却达到13.24%,说明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使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整体变贵。人民币升值因素由中国出口商被迫压缩自身利润空间所吸收进一步说明,在对定价权缺少发言权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商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损失自我利润来“补贴”美国居民。如果说我国出口商品在美国零售市场价格有所升高,那么价格提升部分的收益,则被美国进口商以人民币升值为借口所获取,或由美国政府通过关税所获取。
(三)在美国经济走低、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我国将吸引更多的国际游资涌入,维持资本市场稳定的压力增大
由于美国利率大幅下调,美元持续贬值,经济增长趋缓,投资美国的收益将进一步下滑,美元资产的盈利吸引力下降。与此相对应,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国内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我国作为投资和投机目的地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量国际游资可能会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对我国资本市场以及资产价格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相关政策建议
(一)充分培育和挖掘内需潜力,以内部需求增长冲减外部需求波动的影响
一是充分动员和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将冰冻暴雪的“坏事”变为生产生活重建、增加投资、增加需求的“好事”。二是加快推进我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公共资金要重点向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地方倾斜,重点向农村、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三是重点加强基础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我国对海外资产和权益的保护能力。四是加快完善国内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切实改善资金利用效率,改变我国大量资金外流与不合理FDI(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并存的问题。五是创造条件,吸引非洲国家公司和东亚公司到我国资本市场上市。
(二)加快国内结构调整,应对国际失衡下的外部冲击
一是加快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源税收体系和土地制度,扭转我国资源要素价格过低引发的超额利润率预期,减少国际资本的非正常流入。二是进一步改善初次收入分配关系,扭转劳动力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逐步下降的趋势。三是进一步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优化中国出口的结构,减少美国内需变动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冲击。四是审慎推进我国汇率改革,理性面对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汇率调整问题做到有理有节,强调美国自身约束财政支出和改善国内储蓄的重要性,防止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和骤然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