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6 11:00: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什么是产学研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将科研、教育、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发展,政府不断为社会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为我国高校生的发展创新提供平台。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产学研与环境艺术设计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在产学研背景下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市场实践能力,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校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适应社会需求,以达到产、学、研三者的真正结合与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1、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已经在各普通高校开始实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规定,将实践教学也列入了教学部分,并且标明的实践教学的方式。然而,在各大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却没有按规定进行,在实践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也多由老师个人决定,教学内容也停留在了老师的自发性,随意性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个人实践由老师布置,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的实施,而是通过网络拷贝应付作业。结果导致这样的实践教学开展没有了任何意义,使得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了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达到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与实践性的学习效果。
2、学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践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设施的完善需要有经费的保障,聘请实践教学人员也需要大量资金,没有经费保障,环境艺术设计课实践教学课程就无法正常开展。当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没有足够的经费,因此阻碍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另外,我国高校目前存在实践课程设施不完善问题,这使得学校要想开展实践课就必须改变实践方式,这便导致了我国高校开展实践课教学无法落到实处,导致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3、学校缺乏专业的授课人员,且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
今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这使得很多高校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为独立的学院,且学院同学同时进行授课,这样大规模的班直接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组织难度。未了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只能减少社会实践课程量,这使得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校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得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样一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不断调整与革新就成了教师们的新挑战,很多教师也因此不愿加入实践课程。这也影响了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落实与发展。
三、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实践的学习理念
纵观教学制度的发展,不难发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是如今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在设计教学各方面内容都要首先分析社会使用者的需求。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资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使用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审美需求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有适合所有人的艺术设计学习资源。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满足所有社会人员者的不同需求,这同时也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计要坚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到社会市场的不同特征,满足社会不同的审美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市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的知识学科在方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在学校的造成了障碍。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想培养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做到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然而,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需要利用现在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以现有的实践课程为支撑,使学生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与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可以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学习。这样的结合可以使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实用效果。其次,要想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还需要利用新出现的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体系。利用产学研三合一的背景,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真正发展。
3、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社会市场实现对接。要实现这一对接,师资力量对此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市场的实践不了解,那么在给学生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就更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校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必须完善学校的实践基础设施,安排学生的课程实践,使得学生可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完成与社会市场接轨。
四、小结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概念界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个分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主要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道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与设计的一门实用性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专业与学科较为广泛,其中不仅有建筑学、美学、宗教学、文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同时也包括了环境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内容。所谓实践教学,就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巩固。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促进学校对于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规划性。利用实践教学可有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行成正确的三观。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主要问题
第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由于近年来高校在改革中逐渐扩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的学生质量转而变得参差不齐,且数量庞大,但是在面对毕业于就业的过程中,却无法保持原有的就业率。就业率的逐年下降为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工作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第二,毕业生水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虽然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象,但是用人单位同样面临着大量岗位空缺,雇佣不到自身需要的人才。很多用人单位雇佣了应届的毕业生,但是由于其实践能力较差,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基于这一原因,很多用人单位在应聘时,都要求应聘人员要具有工作经验。第三,我国现阶段教学体系不利于实践性课程的开展。一般来说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在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的基础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阻挠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由探索,形成了被动学习的惯性。也就更加不会主动探索构建自身的实践道路。第四,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课题,过于理想化。在我国大学期间,很多要求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都是一些假设性的题目。这些题目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所受的限制较少,很多学生无法正视有无限制的课题。但是实际上,设计师在对于外在环境进行设计中,要受到种种条件的约束。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培养。
(二)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艺术环境设计专业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高校盲目扩招,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教学成果减少,学科建设发展缓慢:第二,高校对于现阶段专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与明确,管理体制的课程不够健全,导致实践性课程无法得到实施,形同虚设;第三,很多设计公司在设计市场中简单生存,激烈的竞争,阻碍了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吸纳与培训能力。很多设计工作基本不接受实习生的实习,学校也难以找到校外的实践基地。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一,保障师资建设,促进实践教学,很多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在高校的工作促进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以及对于学术动向的敏锐性。但是,与他们的学生一样,他们缺少实践能力。没有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的经验,更加没有施工与相应的管理经验,但是在教学活动之中,要由这些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所以,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聘请更多参与过一线设计工作的设计师与学校的任课教师一同参与,共同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带领学生真正的投入到一下的设计活动当中,有效促进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实践基地,是现阶段学生无法获得实践能力的根本,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统一的实践基地,与设计类企业签订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同,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同时对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也应该尽量多的才有实际的案例,在课堂中对于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理想化的作业题目,对于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再次,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实践化教学,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毕业后想要找到工作的学生,建立人才的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那些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对其实践能力记性较为节制的实践能力培养。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自身希望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蔚勇,陈汉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陈建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兼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工作[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江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视野下——实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包装世界,2010(01).
[4]陈力群.浅谈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7).
1.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
环境艺术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要求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密切联系社会发展,要求大中专院校培养出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仍沿袭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体现在师资与教学环境等方面。大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技能的培养等教育教学体系落后,集中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提供大量的案例与实践教学。
2.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差
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往往采取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忽略了对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注意力,更加无法对本专业的知识理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本专业失去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且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的入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是经过美术联考考入本专业,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的学生是未经过美术联考而直接填报本专业,没有基本的美术功底。学校的教学并未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距,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进度,最终失去对本专业的兴趣。长此以往,大中专院校将无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普适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够将其与时代需求结合,产生新的设计理念,并运用到实际社会生活当中,必然会形成我国特有的艺术设计风格。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体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相应的艺术设计也应体现出多民族的特性。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应符合时代的特性,体现出我国环境艺术独有的特性。我国有着广阔的土地,拥有丰富独特的民族环境风格,如丽江古城、苏州园林、皇家园林、平遥古城、湘西吊脚楼,掌握着多种多样的民间技艺,如陶瓷、印染、刺绣、雕刻。我国大中专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应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这些元素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其贴近实际生活,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又能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2.注重基础技能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的人才。该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更要求学生在设计的作品中体现出创意与创新。对本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应遵循以下两点,在低年级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在高年级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低年级的课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养,同时多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创新的思想。高年级的课程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由于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要求学生在低年级时尽早培养创新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创作中能够逐步地、独立地设计出具创造力的作品。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大多数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是枯燥乏味的,大部分的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也仅仅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仅讲授课本中出现的理论与知识,不涉及其他相关的理论与知识,不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思维的扩展。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并发散学生思维。大中专院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如网络、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课程有关的图片、影像、文字信息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社会中。教师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时,应考虑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设计能力,让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与技能。
三、结语
关键词: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出现了一种现象:“小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大城市建设的欧美化”,大量城镇、乡村的自然风貌遭到破坏,乡土人文特色也渐渐消逝。因此,对于地方乡土景观的发掘、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地方乡土景观设计的探索就变得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各类各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摇篮,其以人才集中、知识水平高及技术力量雄厚为优势与特点。大多地方高等院校目前都在秉承“立足本地、积极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研究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校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继承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创造宜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社会任务,无疑会在“乡土文化复兴之路”上担当重要角色。所以说,将乡土文化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的方法策略—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信阳行政区包含2区8县: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息县、淮滨县、光山县、商城县和新县。自古是南北过渡地带,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地貌以山为主要形态,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向东倾斜,独特的地质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孕育了灿烂的城市和地域文化。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西临“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师院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促进教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师院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厚的科研政策、丰富的文化积淀,为环艺设计专业的乡土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沃土。1.信阳的乡土文化特色首先是茶叶文化,信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素有“茶叶之乡”之美誉,它的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禅茶文化、茶艺茶道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目前,信阳地区通过茶产业、茶叶观光园建设,打造了一批生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互促发展。其次是红色文化,信阳属于大别山区,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所在地,被誉为“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队伍达到近50000人,地方游击队伍达到20万人,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红色革命遗存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广泛。第三是民俗文化,信阳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特色浓郁的皮影戏、花鼓戏、嗨子戏、灶戏、推剧、光州大鼓等戏曲种类;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剪纸艺术;采撷北汴南苏艺术之长的淮滨绣品;兼具中原、荆楚特色的饮食风俗等。第四是建筑风水文化,信阳有“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阳不对顶,阴不对岙”“歪门斜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选址规划方法;有排架、龙门架、五架、七架、九架、八字架、七字架等多种传统民居木构架形式,地域特征极为显著。2.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互动与课下独立探索两个层面开展教学改革活动。(1)调整授课思路,将信阳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典型的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作为素材,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红色旅游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乡土文化小知识,例如讲到建筑规划设计时,适时讲述信阳传统民居所具有的“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歪门斜道”等有趣现象,并讲清楚这些外部表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信阳传统建筑特色,并对信阳乡土文化产生客观的认识。在考试时,将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以名词解释、论述题等形式加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积极性,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信阳乡土文化的积极性除了课堂知识传递外,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主要通过组建科研小组、设计实践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课题”为核心组建研究小组。第一,通过团队成员的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第二,选定适当的研究题目,如信阳的传统民居艺术研究、乡土植物研究、民俗艺术研究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深入探讨的课题类型。第三,设计恰当的调研计划,通过合理安排调研时间、明确调研任务、着力运用先进调查手段,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掌握第一手素材。第四,归纳总结调研成果,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秀研究成果开发成教学课件、音像、视频等制品,以实现信阳乡土文化的广泛传播。以“乡土设计”为主题开展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对信阳地区自然景观和民居建筑、民间风俗等人文景观构成要素的发掘和研究,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符号,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项目之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信阳乡土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三、小结
乡土文化是由地域自然环境条件和传统文化积淀融合所产生的,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以求得最理想生存条件的结果,值得被继承发扬。将信阳乡土文化应用于信阳师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将乡土文化视为教学资源,以恰当的方式植入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也为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于兰兰.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晓峰.信阳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5,39:202-203.
[3]郭瑞民.豫南民居[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商业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咨询机构建立的盈利性网站,如室内设计联盟、装饰材料网等。网站主要用于企业与设计师宣传、工程招投标、案例欣赏、装修知识介绍等。该类型资源更新快、针对性强、与市场接轨最为紧密,但因其商业性特征,服务对象主要是客户,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学生很难参与其中。
2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思路
网络化的开放性特点可以将专业教学的优势与劣势都展现在公众与行业面前,接受透明公开化的监督,这无形中提升了专业与企业发展一样存在的生存危机感。用课堂、工作室、公司这些面对面的小群体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到网络大群体交流的立体信息化教学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2.1建立网站对同行业网站、装饰企业和装饰建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结合专业课程及内容合理划分版块,按版块内容设立项目组,让学生走向市场,通过资料收集、实际参与等方式,完善各版块内容。
2.2建立工作室(实体公司)工作室实行导师制,在网站上设立专栏,及时展示在校师生和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接受公众的考核,打造特色的教考分离,进一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3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内容
基于网络平台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就是以教学与商业相结合的网站为平台,以工作室(实体公司)为基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种“专业信息”的传递,进而扩展教学内容,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3.1“装修建材”版——基础知识积累平台该版块可将同城装修建材市场搬入网站,实行实体店与网络店一对一关系。由一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市场进行网站宣传、信息收集,经整理分类后上传。该版块为《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装饰工程与材料》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方便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同时,了解工程材料知识。该板块为收费项目,广告费一半用于网站建设与推广,另一半作为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
3.2“案例欣赏”版——设计前期调研平台该版块定期更新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参考案例,由2年级学生按设计风格进行收集并整理上传。该版块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为学生做虚拟案例设计与实践型案例设计提供丰富的调研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
3.3“装修服务”版——基本技能训练平台该版块可为同城客户提供免费测量、制图及咨询服务,主要为学生在学习《设计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提供实践训练机会。二年级的学生要在该平台上注册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平台,完成的服务内容及时上传,教师定期检查,以其服务数量和客户评价作为相关课程的重要考核依据。
3.4“寻找装修”版——实际项目操作平台该版块定位为同城企业、设计师、包括专业能力强的在校学生展示和业务联系平台,客户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招标信息。该平台为学生完成《室内空间专项设计》、《室外空间专项设计》《、施工预算与决算》、《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实战平台,三年级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承接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结实的基础。
3.5“精品家园”版——实践成果展示平台该版块主要为校建企业、工作室师生和优秀校友提供展示平台,重点展示完成的实际项目、优秀学生(包括已毕业学生)的作品,并及时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比赛,展示我校学生的参赛作品,这也是办学成果重要展示平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212-01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过:“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大众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是一个协调各门类艺术的整合体,包含了人生活的整个空间,可以说,环境艺术是一门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的艺术。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我国现阶段各高校科目设置差别很大,以建筑学院下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以艺术学院下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很大的差异;一本、二本、三本院校与专科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亦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教学体制不完善;培养目标虚设,实践教学设施跟不上造成的。
课程设置、时间分配等,不仅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要求。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必修课和一定比例的选修课构成。而目前课程设置偏重于基础理论教学。有些理论课程不仅偏难,而且对后续课及今后工作都没有太大的联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些陈旧的内容应及时删减,补充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其中基础课程素描、色彩在前几年受传统学院派的影响,素描主要是几何体、静物等以调子为主,色彩主要是以水粉静物和花卉为主。发现在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力度上不够。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存在不适用现象,甚至在时间安排上也存在不适用现象,有的课程与专业不能紧密结合,造成与今后实际工作的联系出现问题。
(二)应试教育的弊端的制约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虽然有系统性较强的一面,然而缺乏创造性,容易使学生形成按部就班的保守习惯,教学以教师、教材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记忆、理解、听讲、练习等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手段趋于程式化,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技巧,轻思维;重表现,轻创意的倾向。在现行教学计划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教师以模拟课题为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题设置等教学环节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缺少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社会、经济、科学和人文等内容。教学方式趋于程式化,学生学习热情难以提高。
二、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能力的构想
(一)教学管理者应该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努力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开发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原因是实践课程太少,实践不能够和社会生产结合实践设备落后或没有实践设备造成的。
(二)创建统一又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工作室制”,“专业工作室制”是指学生在接受统一的综合造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后,再进入专业导师工作室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既统一,又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模式,使“教”与“学”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教学流程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二学年学习“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四学年,根据本人意愿和工作室导师对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质的认定后,导师决定是否接纳其进入自己的工作室学习。
(三)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
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相对艺术设计其他专业更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而且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四年。尤其是在“专业设计课”的过程化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课外小组中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到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四)更新教学内窖,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横向上,它涉及到建筑学、建筑结构学、社会学、民俗学、人体工程学、法学、艺术学、设计学、美学、装饰材料学、家具陈设和消防环保等;在纵向上,专业内容包括居住环境、办公工作环境、商业环境、文化娱乐环境、公共事业设施环境等人类一切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专业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改进,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精简、课程体系科学合理。
(五)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的改革必须有必要的经费投入和物质基础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引进电脑这个现代化科技成果,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连网,使师生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开阔眼界和思维。电脑多媒体的发展给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大力开发研究电脑多媒体,充实电化教学设备是保证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按照“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训练与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该更新使教学观念:由知识型转变为创造型相配套的教学机制应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在环境艺术设计类所有课程,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设计方法。创新思维方向方法的讲授。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训练中,强调“多种可能性”。对每一个同等规模的设计题目来说,强调和鼓励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思方案。其关键是优化认知机制策略,即对解决问题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策略的训练;对解题过程的认知训练;解题过程的调控能力训练。另外,创新的意识除了有设计理念的引导外还依靠实践的培养。不参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就不能深刻体验和理解创意语言的含义。因此,教师授课形式、内容应多结合实际课题,通过真实的设计实践,使学生切实地形成以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课题构思前的调查研究是环境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的要点。要求学生设计构思前要完成大量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地图、照片和各种调查统计的表格与数据,说明环境特点,提出对环境建筑设计的构思制约性解决办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极强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加强设计中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间文化的挖掘。只有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条指导纯艺术方向的定律,同样也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从而得出一般性设计艺术类院校的目标定位标准。首先,立足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全面培养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及创造能力。其次,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结构,同时对市场的发展还具有前瞻性,冷、热专业要相互调剂、合理配置。最后,结合地方经济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与特色教育,为本地经济服务。环境艺术学科与艺术设计其他专业学科相比,更注重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专业教师要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不断通过教学改革和新的举措,加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训练与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实践的专业背景,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曙D.室内设计教育定位的思考[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2.
[2]郑曙D.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探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武汉的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与历史 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国化情结 对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探讨 浅析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思考 刍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对当下设计教育的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贵在没有“创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思考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再思考 对高职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3DMAX课程的教学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研究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7.
[3]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4-04-20 .
[4] 杨江云.创意定价与创意产业发展――基于经济学原理视角的思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