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茶文化行业前景

茶文化行业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5 11:15: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茶文化行业前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茶文化行业前景

篇(1)

关键词:茶文化;休闲农业;特点;策略

1茶文化相关概念阐述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彰显,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2以茶文化类主题游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茶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的饮茶过程体现出文化气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够远离喧嚣的城市,到更绿色、更接近大自然的农村去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正是由于人们这种思想和需求的转变,使得休闲农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都依赖于土地,但其侧重点和服务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休闲农业是将农业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在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以及农业生产资源的基础上,将观光、休闲和旅游打造成一体化休闲农业,最终组成为一种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新一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传统农业过渡成为休闲农业的过程中,为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当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使人们获得了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休闲农业发展之处,其重心主要放在了各种观光旅游和绿色生态的农产品销售方面,而未能有效利用传统文化这种隐型消费产品。茶文化虽然是一种传统文化,但是其影响力却一直延续至今。饮茶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的日常行为之一,再饮茶的过程中评价茶更是很多茶友饮茶的关键步骤之一,所以具备一定的茶文化基础并向其他茶友介绍一些茶文化的人往往更能受到别人的尊敬。饮茶往往会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也是很多人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以茶文化为主题,并置身于休闲农业中更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从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休闲农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融入茶文化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后,更是深化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继续深度挖掘农业资源的发展潜力,不仅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为广大的农民群体提供更优越的农业发展环境,同时还能极大地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具有综合性质的休闲农业场所,游客不但能够进行参观、采摘、学习农作技巧,同时还可以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农民的生活,享受乡土情趣。正是由于休闲农业的这种特点,所以很多城镇居民越来越喜欢在业余时间去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到休闲农业场所住宿和度假。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的生态休闲农业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很多人感受到了来自各个层面的压力。而与城镇居民快速的生活节奏不同,农民的生活虽然不在像过去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其仍然生活的非常惬意,不用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很多城镇居民为了释放都市生活的压力,就希望能够像农民那样过一些简简单单的生活,远离城镇的喧嚣,亲临其境地感受一下舒适而祥和的乡村生活。至此,最早起的生态休闲农业逐渐产生并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发展起来。在一段时间以后,休闲农业为逐渐受到欧美等国家的青睐,并掀起了一阵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潮。同而对于休闲农业目前有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说法。以茶文化类主题谈休闲农业发展更切合休闲农业的发展实际,同时也更符合休闲农业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因为,首先茶本身就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品,与人工制造出的各种碳酸饮料不同,所以长期饮茶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还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种非常健康而且可持续的饮品。休闲农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象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以茶文化类主题谈休闲农业发展更具有象征性。而且很多游客到休闲农业观光时习惯于饮一些用纯天然、无污染的水源泡的香茶,这无疑显露出人们对茶饮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正是由于休闲农业行业光明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业地区为加入到了休闲农业行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区的休闲农业非常火爆,基本上属于“一票难求”的状态;而有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就显得非常的“凄凉”,即使用门可罗雀形容为不为过。事实上,决定一个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状态的因素除了地理位置以外,人文因素也可能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产物,更是应该有支撑其稳定发展的文化要素。茶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休闲农业作为人们体验生活、感知生活的重要场所,其与茶文化有很深的关系。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茶文化作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在元素,让人们在体验美好的休闲农业时光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茶文化,这不仅可以深化休闲农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为茶文化赋予更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篇(2)

关键词:英语;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措施

1概述

自2009年底,我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这不仅表现在实际出入境人口数目上的变化,也表现在整体旅游收入及旅游开发类别的更替上。随着异国游客的增加,作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通用语种英语的地位日益增加。英语在当前人们生活中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从全球人口分布密度来看,大约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用英语说话,且全球绝大多数的传播媒介和信息传递以英文方式进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超过70%的用户利用英文邮件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从政治外交来看,英语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用语,在全球性的工作会议上通常采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各行各业的繁荣,文化旅游业也与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一,语言沟通是跨国旅游最基础也最为关键的问题。对旅游开发项目管理方而言,对游客需求的正确把握决定了景区的满意程度,语言沟通是知晓游客需求最直接的方式,一旦出现语言文字不通的状态,游客和景区之间的矛盾将容易激化。其二,语言技巧是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英语语言的正确把握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2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的运用现状

站在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来看,茶文化旅游作为众多中国特色旅游的一个微观组成部分,其语言运用关乎到旅游内涵的挖掘和开发。在当前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英语运用现状究竟如何?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下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文化差异阻碍了文化交流

在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是儒家思想,是道德礼仪,而西方追求的是平等自由,是开放民主。茶文化又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一类文化体验,其从简单的品种介绍、茶具介绍,直至内涵、泡法等都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含蓄的文化根基,透露出独特的不可言说的意境美,这与简单的英语翻译存在差异。譬如安吉白茶是江南绿茶的一种,如果简单地将其翻译为“whitetea”,外国人更容易将其理解为白色的茶,而众所周知,白茶并不意味着这种茶是白色的,而是相对于传统绿茶而言,其叶脉和周边泛着些许银白色的纹理。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能通过“whitetea”这样英语翻译能表达清楚的。由于文化存在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不胜枚举,这一问题不仅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也不利于双方的旅游往来。

2.2导游英语水准有待提升

导游是旅游场所不可缺少的人员,且讲说员解说内容的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审美享受。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导游的英语水平显然不达标。其一,虽然当前高校开设了导游等相关专业,但因为其仍为新兴行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实际学习并且从事导游行业的人极少。当前导游队伍的组成多以大中专学历人员为主,这些导游的英语水平仅停留在最基本的教学课本上,日常生活用语及茶艺用语非常缺乏。其二,地方差异也对导游质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沿海发达城市的导游英语水平尚可,但内陆及偏远山区则相对较低。但茶叶遍布中国广大山河,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品种,且各有特色。随着旅游经济的开发,茶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其发展前景可观,因此对各地区高层次导游的需求更甚。

2.3景区双语模式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全国各地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为成熟的有影视文化基地,如横店影视城。在横店影视城,大至广告喷绘,小到宣传海报、门票等都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模式。但是茶文化相对而言是属于隐性文化,其宣传难免会滞后于其他产业。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基本以中文为主,最大范围的也仅仅限于对茶文化基地名称的英文翻译,且由于茶艺英语的特殊性,其翻译往往只是表面上的词语传达,禁不起深层次的文化推敲。其他基础设施,包括整体文化宣传有关内容在景区展示多为单一中文模式,双语设计有待提升。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茶文化不仅是中国固有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因子,也与世界茶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环境下提升景区双语模式迫在眉睫。

3提升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实用性的措施

旅游业归根到底是对游客的竞争,为适应当前全球化趋势,抓住跨国游的用户心理,提升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语言文化因素,笔者认为,可根据其存在的不足,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一的调整,从而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

3.1交流合作促进共赢

常言道,合作才是硬道理。根据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往困惑,必须进一步加深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往来。其一,增强文化的趣味性。外国游客来中国游玩,不仅是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更是为了体验到异国的风土人情。游客进入茶文化旅游基地,不仅要感受到眼前所接触的景观,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漫漫几千年中国茶的变迁,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趣味性,在与西方茶文化的对比中彰显特色。此外,项目开发方也可进行实际动手实验让游客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在此环节中,需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英语技能。其二,促进相互间的文化学习。在茶文化领域,中西方有着共同点也有着差异。共同点的挖掘可以促进外国游客对于该项目的认同感,差异可以充分借助人类猎奇心理形成新的开发创新点。具体来看,对文化内容的学习是基于语言的基础上对其建筑、教育、民族品格等多方面的考量,不同的文化对茶的喜好与饮用是不同的,例如在英国,人们普遍喜欢喝茶,因此“acupoftea”表面上是一杯茶,也可表示令人喜欢的东西。在具体操作工程中,要学会这些文化差异中与茶文化相关的英语,在游览介绍过程中增强趣味性。

3.2提升导游英语水准

导游是旅游开发项目中的联络员,联系着游客和景区之间的大大小小各类事宜,在茶文化开发项目不可或缺。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开发中导游的英语水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一,在教育行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导游工作。随着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对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但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鲜有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导游工作或投身于旅游开发项目中。通常情况下,高学历人才的外语水准比较高,将这类人才纳入茶文化开发中将有利缓解当前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精通英文员工空白化的尴尬状态。其二,对已从事导游人员进行语言培训。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语言学习是长期的过程。对于基础比较差,甚至可以说英语基础为零的当地讲说员来说,持续长久的英语培训可以有效促进其英语能力的提升,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英语口语的训练。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导游业前培训,着重于英语语言的使用上,另一方面安排外籍友人或导游展开学习活动,在固定的语言背景下增强工作人员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景区。其三,提升导游门槛,并鼓励旅游院校的创办与招生。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学历普通不高,一方面是社会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当前相关的高等院校仍比较少。当提升导游门槛后,导游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对有所变化,导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包括英语能力也会提升。此外,加强与国外旅行社的合作,通过共同组团相互学习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提升本土员工的英语水平。

3.3打造景区多元化模式

针对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多为单一中文语言环境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拓展多种语言的覆盖面,具体可从以下途径来打造景区多元化模式。其一,更新茶文化基地的基础设施,将单一中文模式改造成中英文或多种语言模式。譬如,从建筑、宣传等多角度进入改革创新。在名称、宣传手册、海报、名片、宣传片等多种微观产品上进行中英文双重设计,并逐步推展。其二,根据文化的特殊性,进行文化交流的活动设计。在文化展示中,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英文说法的区别,进行对比设计,如通过播放中西茶文化变迁视频,来阐述茶文化的世界性,也可开展沙龙或游戏活动,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打造园区的多语言环境。此外,景区在打造多元化模式时需要在展示时多采用口语化英语模式,而非书面或正规会晤模式,以增强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亲民性。

4结语

篇(3)

关键词:茶文化;品牌;包装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67-2

一、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一)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我国饮茶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之为“国饮”。茶作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的饮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茶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历史进程,为我国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茶叶的包装不是单纯的一种饮料包装,茶叶包装更体现着茶叶产品的品质以及中国的茶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茶叶是具有中国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给茶叶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今时代,中国茶叶包装设计有了新的内涵与发展方向,势必要从传统的包装方式转变而倾向于更人性化、合理化、环保化的包装趋势,茶叶的包装设计在市场发展和设计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现状分析

中国是喝茶的大国,从目前市场上来看我国对茶叶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能体现茶文化优秀的茶叶包装并不多,如何设计茶叶包装?如何将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体现在茶叶包装上?成为设计师研究的一大课题。市面上的茶叶包装有很多是文化性和设计功能性都具备的,但很多茶叶包装也存在了常见的问题,如茶叶的过度包装、茶叶文化表现不清晰、设计雷同等等问题。所以针对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国茶文化,了解茶的精神内涵,才能更进一步在包装上体现出茶叶的本质。做好茶叶的包装设计,实质是在完善茶叶市场产品的流通,提高茶叶品牌的品牌价值,发扬中国茶叶文化精神。

二、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茶叶包装视觉效果不突出

市场上茶叶包装多款多样,我们需要在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上继承中国传统元素的特色,视觉上展现茶叶文化吸引消费者眼球。但市面上很多茶叶包装设计款式陈旧、包装结构简单、材料单一,很多茶叶包装看起来很像月饼或礼品包装,良莠不齐的茶叶包装市场并不能体现茶叶本身的价值。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设计者对茶叶文化本身的欠缺,对茶叶精神的生疏,不能用设计语言表现出茶叶所传达的内涵。针对这一现象,在视觉的表达上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品类,如:普洱、铁观音的茶叶属性特质做提炼和研究,或者根据茶的地域性做区隔,如陕西富硒茶,有着天然有机对人体有益的特质,包装可以根据其茶叶的特质突出功效和地域特征,有针对性的设计,创新包装的新思路。

(二)茶叶包装设计品牌意识薄弱

市面上很多茶叶品牌意识薄弱,如只是在茶品上体现茶叶的品种,并不重视体现企业品牌,使得消费者在购买茶叶产品时品牌造成模糊而引起错觉,这样会造成市场上茶叶的品牌混乱。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如果你购买了某产品是以茶叶品类作为品牌的茶叶,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会以为这类茶叶整个都存在着质量问题,造成混淆。所以只有维护茶叶的品牌才能促进产品的销售,才更有利于巩固产品品质,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品价值。

(三)茶叶包装设计没有突出茶叶文化特色

自古以来,茶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很多绘画、诗歌、音乐都围绕着对茶的赞颂。近年来茶包装的推陈出新,要求设计师对中国茶包装设计的文化研究要有较深的底蕴,重视文化品味和市场营销相结合,体现中国茶包装的独特风格形式,茶包装中运用茶文化的内涵越深,其市场生命力就越强,民族与地域文化的个性越充分,茶包装设计就越具世界性[1]。在做茶叶的包装设计时,茶的历史文化,茶道文化,茶叶的地域性特征是值得我们深究探讨的。如唐代佛教的兴起,茶与佛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融合,茶性佛心,禅茶境界又给茶赋予新的精神内涵,这就是一种茶与宗教文化的融合,我们可以对这种茶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并做出设计表现。含蓄的体现中国茶道的哲学精神,赋予我们设计的产品新的生命力。

三、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关键点

(一)茶叶的文化性要突出

包装设计是以产品为主体的设计门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包装设计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茶叶的包装设计要遵循符合于当今茶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们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这一特性。茶叶包装是茶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更多的人饮茶注重茶叶的精神层面,所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灵追求,一种文化氛围的感受。准确的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把握这些元素信息并在包装上传达出来,赋予茶叶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仅能传达中国茶文化精神,更能提升品牌价值。茶叶包装是一种特殊载体,既有包装的基本功能又能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包装设计的一种升华和提炼。

(二)茶叶包装设计的环保性

从我国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可以看出,绿色环保的设计是当下设计的趋势走向。茶叶为天然生长的绿色饮品,我们也应该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体现绿色概念。根据市场趋势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在采购茶叶时会更多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这也证明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消费时尚。茶叶的包装设计也应该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而不断追求绿色环保设计,倡导茶叶包装的绿色环保性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用设计师的设计创意来节省能源消耗,在包装设计中使用环保型材料或通过材料转换、可再利用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数量。这是设计师的职责,也是符合消费趋势的设计理念。

(三)茶叶包装设计中品牌性的体现

中国茶叶分六大类,每类茶叶最多达数千品系,所以茶叶种类繁多使得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推广茶叶专属品牌可以在市场上区分于其他茶叶,“杜邦定律”显示百分之六十三的顾客在选购产品时会依据产品的包装来购买,这表明建立专属品牌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包装的重要性。品牌要有鲜明的风格及迎合消费者的品牌推广诉求,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茶是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深厚的底蕴。在岁月的长河中,茶的清香和高雅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并成为传播“中国”的重要形象。茶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厚,是一种传统饮品。[2]茶叶的包装与设计是基于我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和提炼,掌握了茶文化的精华,提取而用之才是最佳设计思路的表现。通过将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表现和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在现代社会,茶叶包装设计更需要现代的方式的演绎和诠释,使得我国茶叶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性[EB/OL].(2006 -12 -06).99bz. Cn.[

2]沙新美.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性体现[J].高职论丛,2008,(06).

篇(4)

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精神财富。从中国茶文化中提取出来的茶道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其基本精神更是富含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的哲理,运用这些理论研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能更清晰的发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6]安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首届中国茶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J].农业考古,2013(5):255-261.

篇(5)

关键词:数字动态;茶文化;展示设计;体验

“理性愉悦”的概念最早是由300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博物馆学家提出的,与单纯的娱乐消遣不同,“理性愉悦”含有启发、熏陶、欣赏之意。博物馆应该给前来参观的人们带去思考、观察、探险、想象等体验活动,直到今天,“理性愉悦”这一概念仍然影响着全世界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而且愈来愈倾向于参观者。博物馆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动态展示设计让参观者与展览品之间不再是互相脱节、彼此孤立的关系,而是转变成和谐、互动的关系,作为“受教育”的一方,参观者也不再一直处于被动位置,而是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动态展示设计的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来汲取知识。

1茶文化的数字动态体验展示设计类型

随着茶文化博物馆的悄然兴起,茶文化有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培养了人文修养、丰富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化内涵。以往博物馆主要通过视觉感知来向参观者传递信息,比如原始资料、图片、书籍、字画,或者是文物、器具、蜡像、茶叶等实物,它们都属于二维、三维空间的视觉感知,之于参观者,缺乏互动性,也没有更多深入探究知识的机会。动态体验展示设计强调的是“体验”二字,给参观者生动、逼真、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们对茶文化有更深层的感知和了解,我们参观茶文化博物馆,是否对立面的展示品有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感知空间。目前茶文化博物馆常用的动态体验展示设计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虚拟空间、动态展示、手工操作、互动体验。本文分别就以上四种类型的展示设计进行解析。

2虚拟空间展示设计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场景或者空间,继而演绎某一历史时期下的茶故事。虚拟空间大多是三维立体成像或者是立体电影的形式,营造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茶文化氛围,给参观者无比新奇的身临其境之感。

2.1幻影成像

20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共场所都应用了幻影成像技术,我国是最近几年,在新建的科技馆、博物馆中开始尝试应用幻影成像。它是在“幻影”与“实景造型”相结合的基础上,把拍摄的人物、景色等投射在布景箱的主题模型景观上,最后影像通过半反光、半透明的玻璃与模型景观融为一体,在与参观者的互动中,演绎故事,重现历史。幻影成像最大的特色是直观逼真、栩栩如生,在声音、视觉效果的渲染下,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非常适合用来演绎茶文化的历史故事。比如:美国波士顿茶叶故事博物馆(Bostonteapartymuseum)通过成像模拟和交互设计重现了一场无比伦比的历史场景———参观者置身于300多年前的商船模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投射人物光影,在“将茶叶融入大海”的欢呼声中,所有参观者一瞬间仿佛穿越到18世纪茶叶贸易垄断的时期,亲眼见证了北美殖民地的人们奋起反抗英国殖民者。同样,中国的茶文化展示设计,同样可以利用幻影成像技术为参观者重现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时期用烟换茶叶、茶马互市等,从而给参观者更加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当然,历史事件的重现务必要真实客观,所有的场景、人物、故事都要经过详细考证,绝不能杜撰。

2.2茶数字博物馆

当今时代,“数字”无疑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数字化的茶博物馆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再配合动画模型、人机交互等,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参观存在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博物馆。数字化的茶博物馆蕴藏信息之丰富、传播信息之迅速、交流互动之便捷等一系列优势,都是其它展示设计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它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广大茶文化爱好者与茶文化博物馆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平台。

3动态展示与手工操作

3.1茶动态模型

采用新媒体技术、物理原理等,实现了静态茶文化展览品的动态化。比如:要向参观者展示一个小型茶叶制作机械,如果它是二维图片,给人的就是视觉感知;如果它是三维的茶叶制作机械,那么给人的体验就要比二维图片丰富;假如这个机械是四维动态的,那么给参观者的视觉感知就更加丰富了。相比二维平面图片和三维立体静态的展示,人们肯定更喜欢四维动态化的茶模型。又如:“三沸”示意模型的展示,把一些气体融入水中,参观者就会看到《茶经•五之煮》的一幕: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动态化的茶模型比静态的墙展、图片、资料陈列更加生动形象,一沸、二沸、三沸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

3.2茶影像体验

采用LED显示屏、投影幕布等,为参观者动态展示茶具、茶叶、茶艺、茶道、茶知识、茶俗等。它的展示形式可以是短小精悍的微电影,比如描述某一件茶事,还可以是弧幕影院那种大视野,给人强烈震撼的影片。总之,充分发挥茶影像技术的优势,能够开拓参与者的事业,让人们对创新的茶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终实现参与者和茶文化之间的良好互动。除此之外,必定会有更加多元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茶文化的展示设计中,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得以拓展。

3.3采茶制茶

茶叶从茶园走进人们生活的过程,就是采茶制茶的过程,这也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参观者对采茶制茶充满了好奇,比如:什么样的茶叶既好看又好喝?雀舌、单芽、旗枪到底是什么形状?茶叶的形状也能制作出来吗……等等。茶博物馆完全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可以亲自采摘的茶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人们了解工夫红茶、铁观音、龙井茶等制作流程,人们亲身参与揉捻茶叶,有更多的接触茶叶的机会,通过手工操作掌握茶叶的发酵、干燥工序等。如果场地有限,茶博物馆则可以提供简单的扁担、竹篓、微型揉捻机、炒锅、炭火等采茶制茶的器具,让人们能够参与其中。

3.4壶艺作坊

有句话并非空谈———“器为茶之父”。茶文化的展示设计必然包括了茶壶,茶博物馆可以另辟一个制作紫砂壶、陶泥壶的空间,比如:将一张木质桌子摆放于大厅中间,上面放一些紫砂、泥巴等,以供参观者动手体验。陶艺壶的制作相对简单,它追求一种质朴、稚拙感。紫砂壶的制作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围桶身、敲击泥片、捏塑壶盖,然后再加上壶把与壶嘴,最后还要打磨到色泽光亮。

3.5制作茶点

这部分主要针对一些高品质的茶楼会所而言的,在展示茶餐的同时,可以配以茶点的制作,让顾客了解茶点的制作工具和材料。根据顾客个人所需,可以自由选择茶点口味。茶食、茶点、茶菜深受顾客青睐,人们也更愿意参与到制作茶点的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各种茶点、茶食的种类,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4互动体验

4.1营造场景

为了让参观者感受原滋原味的茶文化,茶博物馆可以营造某些具有传承意义的历史场景,并体现出某个时期的风俗文化,从而提高茶博物馆的展陈效果。比如:“藏族酥油茶”、“傣族烤茶”等茶文化展陈设计就是通过营造场景来表现风俗人情的,围绕藏族、傣族的茶事活动来布置环境,包括制茶、品茶、茶艺等,就像符号化的藏族文字、语言、饰物,让参与者融入到藏族的风俗文化中,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参与者可亲自制作酥油茶,使用藏族礼仪,穿戴藏族服饰,在互动中刺激人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各感官。营造场景同样要以“真实”为原则,本着科学、客观、严肃的态度重构茶文化、茶历史中的一切人、事、景。

4.2茶道与茶艺

在品茶中获得心灵的启迪、生命的感悟等,即为茶道。活动中可以重现古老的传统茶道,也可以展示现代社会的茶道:布置场景、营造氛围、摆设茶案器具,指导人们正确的奉茶姿态。茶道活动的全过程都在与参观者互动,通过运用礼仪、动手培植等各个环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茶艺的侧重点在演示技艺,先由表演者表演、解说茶艺,人们学习怎样通过茶艺泡出茶的色泽和香味,在互动环节,茶艺表演者可以让人们亲自沏炮龙井茶、乌龙茶,向人们介绍不同的朝代是怎么煮茶烹茶的,通过互动演示和交流,原滋原味的茶历史、我国经典的茶文化都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人们,这无疑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保护。

5结束语

在“动态体验”理念的指导下,茶文化的展示设计方式得以丰富和创新,给了参观者叹为观止的视觉体验。与常规的文物博物馆相比,由于茶叶的可饮、可烹、可触、可嗅,让茶文化博物馆的动态体验展示设计更具有趣味性,相信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不久的将来,还将有更加新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去体验。

参考文献

[1]楼亚思.情境中的动态体验———析传统戏剧文化于展示设计的价值[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6:53-55.

[2]吕燕茹,张利.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6,10:26-30+10.

[3]周春江.动态体验式茶文化展陈设计的类型初探[J].农业考古,2013,05:170-173.

[4]杨正宏.多元体验下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镇江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3,05:117-122.

[5]冯文博.数字技术下包装设计发展特征探析[J].包装工程,2014,06:5-7.

[6]张艳,侯绪恩.展示设计新技术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J].大舞台,2014,08:47-48.

篇(6)

关键词:贵州茶产业;农村合作社制度;产业集聚;品牌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04902

1贵州茶产业现状

西南地区是我国最早最古老的茶区,世界上山茶科植物绝大部分分布于云贵高原的边界地区,这里是世界茶叶的起源地。贵州产茶的历史悠久,《茶经》所记载的产茶地区有今贵州北部的遵义、务川、思南一带。贵州雨量充沛,积温适度,境内青山叠翠,常年云雾缭绕,土壤多偏微酸性,且富含硒、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就茶叶而论,内在品质主要指氨基酸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贵州茶氨基酸含量为3-5%,而江浙茶高者为3%左右;贵州茶浸水出物一般在45%以上,而江浙茶仅30%左右,因此,贵州茶不仅清香馥郁、回味悠长且经久耐泡,并且贵州茶叶的生产都是在远离重工业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先天优势。

贵州茶叶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再加上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良好的名优茶生产基础,为大力发展名优茶造就了国内相当一部分产茶省不可比拟的条件。近几年,贵州名优茶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备受欢迎。如“羊艾毛峰”、“都匀毛尖”、“湄江翠片”等产品在省内外都享有盛誉,产销量亦逐年递增。2011年,全省茶园面积196.37千公顷,茶叶总产量5.84万吨,其中,绿茶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首位,“十二五”期间,贵州省茶园面积将达500万亩,预计产值将达300亿元。以下是近几年来主要产茶省份的比较:

表1我国主要茶叶省份2005-2011年茶叶产量

(单位:万吨)

省份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江苏1.461.491.571.551.481.331.21浙江16.9716.2716.7416.2316.0215.2414.44安徽8.768.338.27.597.086.395.96福建29.627.2626.5724.7322.3920.0118.48湖北18.4216.5714.4213.0310.59.248.5四川18.6216.9315.4713.9313.0311.299.79云南23.8320.7318.2917.1516.9913.8211.59贵州5.845.234.193.492.842.492.29数据来源:2006至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的。

2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的不足

(1)生产销售多以散茶形态出现,茶叶行业呈现无序经营。

我省的茶叶生产及销售多以散户为主,这样不仅使茶农得到的茶叶附加值低,而且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导致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产量较低。即使是在我省80多万亩的茶园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供销社体制、农场体制和农业系统,80%以上是九十年代以前种植的,品种以地方群体为主,良种茶园约40万亩,占茶园面积的近60%,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0.5万亩,仅占14%,低于全国19%的水平。再加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市场上以次充好、滥用名牌的现象并不少见,本来就不坚挺的品牌,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2)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不高,品牌效应低,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龙头企业。

近十年来,我省的茶叶取得了不少国有部优和省优产品,但是都没能把它们做大做强,知名度不高。贵州省茶叶的质量应属上层,但把它们拿到外省的市场上去,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我省茶叶的尴尬处境。

3结合国内茶叶发展的成功经验,浅谈对我省茶叶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1)努力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大力发展和培养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联合起来,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众控制的事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开发和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自治联合体或经济组织。2004年苏州东山镇古尚锦村组建了古尚锦碧螺春茶叶合作社,茶叶的价格由以前的每公斤一两百元猛增到2005年5200元/公斤,清明前精品碧螺春的均价更是达到了22800元/公斤,该社总共获得利润80万元左右。这巨大收益差距主要得益于合作社的组建,它把分散的农户集中到了一起,统一标准生产、经营、销售,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为实现从传统家庭经营到现代家庭经营的转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现实途径。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般规范上讲,该组织应当具有“民有”、“民管”、“民受益”三个典型特征。也就是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自然发展过程,不能以行政的强行性力量干预和人为加速。但这并不表明政府的行政干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实际上特别是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初期,政府发挥着关键性的多重作用,各级政府要扮演的是一位穿针引线的“红娘”和幕后强有力的支持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普及合作社经济的基础知识,增强农民参与合作的兴趣和信心。②制定必需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合法身份,使其能够取得与其他经济组织平等开展业务的经营地位,依靠法律保护和开展各种业务,实行规范化经营。③以针对性的不同教育和培养方式,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培养各种急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

根据贵州茶园数量较多、布局分散、经营水平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政府可以先择优选取一些产品发展初具规模、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茶园或地区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扶持,例如,目前湄潭县已经出现了一些“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形式,但是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政府可以对这些企业和组织加强引导和扶持。

(2)努力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提高茶叶的集约化生产。

产业集聚一般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并形成强劲发展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一般来说,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能创造一个完善的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助于创造性的构想以及技术秘密在个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即产生知识外溢,从而推动创新;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这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产业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也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能力,使得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具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苗长虹等,2003)。

在福建省安溪县,一个人口100多万的小县城内,竟有40多家茶厂,茶叶生产的产业集聚已经初具规模。安溪县内茶叶生产集聚现象的产生主要依靠的是市场行情的拉动作用和政府管理的推动作用。就政府管理而言,安溪县的茶业管理主要由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负责,其成员由县农业与茶果局、县茶业总公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工商局、县卫生局、县经贸局、县供销联社、安溪茶叶批发市场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各乡镇领导组成,安溪县委、县政府负责全县茶业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茶业管理主要集中在茶业市场的开拓、稳定茶叶销售市场、茶叶的标准化检测工作、茶叶企业的认证工作、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举办茶文化节等方面。这一点可以值得我们借鉴,贵州省也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茶产业高层管理部门来协调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对我省的茶产业发展作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可以在该部门建立专项基金,组织科研、教学、设计部门如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省农业厅、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各大高、中专院校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前瞻性研究以及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该部门可以将各研究部门和大学的分散的研究人员和课题组组成一个完整的茶叶生产发展研究协调网,鼓励所申报的研究项目和贵州茶叶的生产、发展以及茶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3)努力打造贵州茶文化特色,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

与其它农产品不同,茶叶不仅生产上有着很高的科技含量,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商品。饮茶对于人类,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生津的生理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同时又能显示高雅的修养,成为一种文化艺术行为。所以几个产茶大省在建设自己的茶叶品牌时,无一不花大力气在弘扬和挖掘茶文化上,其中做得好的还有一个利用茶文化打造茶叶品牌的巨大成功非云南普洱茶莫属,2006年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达到了疯狂的程度。1975年一筒老普洱茶7000元,平均每片1000元,而到了2006年,仅一片就要7000元。对于普洱茶的热卖,笔者认为除了它的功效,更重要的是他们抓住了时机,找准了切入点,来全面提升茶叶品牌价值。在普洱茶逐步升温的时候,在普洱茶的主要产地思茅市,自1993年起已连续举办了七届茶叶节(两年一届)。2006年4月底举办的第七届茶叶节,为了更好的宣传普洱茶,更是组织了由120匹骡马组成的大马帮,驮负着近6吨优质普洱茶由思茅启程奔赴北京。马帮沿着山乡小道,历经5个月,穿越云南、四川、山西、陕西、河北到达北京,从而再现了当年普洱茶“瑞贡天朝”的情景。马帮进京让普洱茶迅速在京城走红,拉动了整个产业。他们把品牌定位为“普洱茶,可以喝的古董”。这样普洱茶已经不是一般的茶产品了,它越储藏越好喝,具有了收藏价值,所以近几年来创造了许多“价格神话”。

可见茶文化和品牌的建设,对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贵州产茶的历史悠久,并且有着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地域优势和鲜明无二的民族特色,茶文化的资源相当丰富,如彝族的“罐罐茶”、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煨罐茶”、黔西南贞丰一带的“娘娘茶”、在道真苗族、耆老组自治县民间广为盛行的“三幺台”、苗族的“擂茶面”、黔东南侗族据地、遵义凤岗、湄潭等地的“油茶汤”等等,都是我们省宝贵的茶文化资源,非常值得我们去开发、研究与保护,让这深山里的神秘古朴又灿烂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茶叶饮食文化能早日于世人分享。

4总结

茶叶被誉为“本世纪最文明的饮料”。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如可口可乐、联合利华、雀巢等已撤巨资研究开发茶叶及茶饮料。可口可乐甚至断言:“20世纪是可口可乐的天下,21世纪则是茶饮料的天下。”国内外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需求连年递增,茶叶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贵州省又具备发展茶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只要重技术、抓质量,以龙头企业牵头做好品牌,政府能提供良好的软、硬条件,贵州茶叶一定能抓住机遇,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秦中春.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一种选择——基于苏州市古尚锦碧螺春茶叶合作社改革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篇(7)

关键词: 黑茶文化 产品包装 数字化技术

一、黑茶文化及工艺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黑色代表着神秘——“无相无形”,与“玄”相对应。黑茶名称中的“黑”不仅是对茶色的简单表述,同时也是在诠释民俗观念中黑色所代表的肥沃、健康与自然等理念,如黑土地,“黑娃”。产于边陲的黑茶,在清新的自然里接受阳光雨露,经由特殊的发酵工艺而产生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其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及干燥四道工序,成品汤色橙黄,香味醇厚,具有抗氧化、抗癌变、降血糖等功效。在我们的认知中,茶与水总是有着不解的渊源,相互交融,相互映衬,在茶的世界里不分彼此,“水”源于自然的恩赐,是生命之源,同样象征着自然、生命与健康。因此,在黑茶的包装创作中常常通过水源、阳光和绿叶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突出自然、健康的理念。

黑茶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文化气息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加工工艺与包装形式。传统的黑茶包装简单有效,功能居上,但在这简单的包装里却蕴涵着劳动者的智慧,也凸显出强烈的民俗特色。自然的加工工艺,自然的竹材包装,看上去浑然一体,然而在包装市场日渐繁荣、产品附加值被最大化的今天,坚守着传统的包装理念显然远远不够。应积极借鉴传统的包装形式,在新的包装中体现黑茶的地域性及其民俗色彩,大而化之,融入中华文化的大体系中。取舍竹制包装的实体的约束,借用其鲜明的纹理特点,保留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同时,彰显时代特点。突出造型的方圆组合,强调系列化设计,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大气、简约、自然的格调,兼顾加工工艺与加工成本的因素,以及商业性与艺术性。

数字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包装设计等图形图像编辑领域之前,传统的黑茶包装设计图稿一直以来经由设计师手绘形式来表现。借助大量的辅助工具诸如直尺、圆规、量角器、铅笔、橡皮、裁纸刀、墨水等来完成预定的工作,并在同样的图稿上进行交流、沟通、修改,在最终的设计图稿被确定之前是一个漫长的时期。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设计的效率,以草图为模版直接投入实物制作的大有人在,因此行业标准显得模糊不清。视设计效果不同,手绘设计图稿着色以水彩居多,其他的颜料如水粉、马克笔、彩铅等,色彩效果理想与否因设计师的水准不同而相去甚远。

相对于黑茶市场的繁荣景象,黑茶的包装设计却相对滞后,目前从市场上所能收罗到的黑茶包装形式寥寥可数,且很少有能给消费者留下印象深刻的包装外观,更勿妄谈对黑茶产品的品质塑造与品牌构建起到多么大的作用,从各个商家的产品包装的天然雷同性就可以印证这一观点。以“千两茶”为例,所有的包装从竹制材料的运用到长条形的产品造型都如出一辙,对于传统的继承自然无可厚非,对于民族审美形式的继承也可以大力提倡,但产品尤其是品牌在市场销售中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差异化和特殊性。可以想见,现存的黑茶包装设计中艺术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薄弱,而对于固有审美形式的留恋又是多么的固执。

另外,部分黑茶包装为了标新立异,或以产品营销为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摒弃了黑茶的产品传统特质及留给人们的一贯审美文化形象,强行将黑茶进行“时尚化”与“贵族化”,使得黑茶悠久的文化品质完全被掩盖或荡然无存,这样的设计最终会被市场所抛弃,流为庸俗的包装反例。当然,市场中也不乏优秀的黑茶包装设计成品,湖南怡清源茶业公司的黑玫瑰、茯茶系列的包装就有其可取之处,但依然流失了对黑茶文化的到位诠释,过于刻意地迎合市场细分的营销理论,从而造成产品包装给人整体上缺乏厚重感与品质感,这也是所有现存包装共通的弊病。要打造出高档的可以与普洱茶相提并论的黑茶品牌,必须对黑茶的包装进行全盘的梳理规划,重新审视黑茶文化与黑茶的发展前景,对包装观念、包装形式、包装材料、包装手法及包装设计技术进行新的定位。

二、黑茶包装设计的数字化优势

在黑茶包装设计中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传达其独特的产品,强化黑茶产品形象,提高黑茶的品牌宣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黑茶包装设计制作中可利用PhotoShop、CoreIDRAW设计软件,这些都具有的较好的开放性,友好的界面,易于操作的工具等优势。PhotoShop、CoreIDRAW设计软件相互之间的配合可以为获得理想的设计效果提供技术保障,PhotoShop软件平台在黑茶包装设计中可以实现相关辅助图形的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特效制作,在图像编辑中完成对黑茶包装设计的造型、图像缩放、旋转、倾斜、镜像、透视、复制、修补等变换操作。CoreIDRAW作为矢量软件为所提供的矩形、圆形、螺旋线、多边形等整套基本型绘图工具,整合的系列如书写笔、喷洒器、压力笔等特殊笔刷,为包装模型、平面图和立面图等设计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

传统手绘表现方式工作量大,设计流程跨时较长,容易造成重复作业,从而致使效率低下,设计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甚至尺寸上的误差造成沟通、交流、诉求的困难及生产的损失。加之设计师水平不一,设计效果难以给定标准,从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造成设计师之间的交流障碍,更谈不上远程协调与沟通的可能,在设计图纸的携带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害往往难以弥补,数字化制作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问题。

数字化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统一的设计平台,方便了设计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使不同地区的设计师能保持设计趋势的相对一致,网络的发展更使这种需求变得轻而易得,为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可能。数字化技术下实现的黑茶包装设计效果图逼真、自然、准确,色彩丰富。在数字化设计软件平台中,各种工具与命令的综合运用,可以虚拟出最逼真的图形图像效果;可以像实现对包装造型尺寸进行标准化的制作与标示,且更加准确与完整;可以通过修改色彩参数对色彩进行所需要的各种变化调整,实现最细微的色彩对比与统一融合的处理;整个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效果可以自由掌控,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对比与处理,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要求。数字化技术使黑茶包装设计过程快捷高效。各个软件良好的开放性、交互性及友好的设计界面为设计师提供了最便捷的设计制作与交流的平台,强大的存储调用功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重复的劳动。设计师通过调用设计软件中的基本图形及预存图形,可以轻易地获得所需图形及对图形的重复修改。色彩库中的色彩样式有数千万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取与调换,并从中选择最佳的色彩搭配方案。数据存储调用方便,传输方式多样快捷。数字化设计为长时间的设计过程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存储功能,设计师可以随时将大量的设计图纸保存于电脑之中以备下次继续调用。此外,计算机提供了多种配套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通过因特网及局域网轻易进行设计信息交流,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与生产效率。

三、结语

黑茶的市场需要及黑茶包装的文化诉求,要求包装设计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形式,还要保留民俗的特色,更要突破民俗化的局限,将黑茶文化中的地域性进行淡化,从而使其以中华文化为大背景,以传统文化的视觉时尚化为诉求,塑造出厚重而不乏含蓄、传统与时尚并存的品牌包装形象。充分集合当下最有效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基于对包装的定位达到包装形象塑造及品牌宣传的目的,这对于黑茶包装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过山.包装视觉设计与创立品牌的战略.包装与设计,2002.

[2]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