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5 11:15: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儒家的政治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儒家的政治思想

篇(1)

[关键词]政治美学,儒家,秩序,儒表法里

一、绪论

对于政治审美化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德国学者韦尔施所说:“美学丧失了作为一门特殊学科,专同艺术结盟的特征,而成为理解现实的一个更广泛、也更普遍的媒介。”这导致审美思维在今天变得举足轻重起来,美学这门学科的结构,随之等待改变,以使它成为超越传统美学,将“美学”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进来。美学对人类其他生活领域的关注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美学实践品格得以完满实现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文献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期望通过对“政治美学”概念的多元化的阐述使大众更加能认知“政治美学”这个概念;期望通过对“政治美学”这种概念诞生前的历史追溯,发掘它所存在的社会基础与美学价值;期望通过“政治美学”美学结构分析的阐释,展示其历史存在中的价值体系;最后通过前面一系列的阐述找寻它存在的美学功能价值。达到使人们正视“政治美学”,认识到其积极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作用,让人们认识到它存在的合理意义。

二、何为“政治美学”

政治美学,不是指政治化了的美学,而是对“政治本身所蕴涵的美学方面进行研究,探究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权力运作、政治变迁等方面所包含的美学奥秘”。1政治美学概念的提出并非心血来潮,政治与美学的联姻自古而然。

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权力运作、政治家的风格,所有都表现出美学的精神和其美学价值。意识形态对于现实与未来构建了种种“想象的共同体”,把特殊群体、阶级、集团的利益、情感与意志、观念净化与升华为人类的普遍理想与共通情感。政治统治的美学奥秘在于使权力成为魅力,权力结构进入情感结构。政治的等级结构深刻地表现为审美的一种价值结构。政治权力渗透着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视、听、言、动的根据和规范;对权力的视觉分析可以推及到人的整个感性活动之中。

三、政治美学的历史追溯

3.1 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受儒家思想影响甚深,从儒家政治思想入手,应该是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史之首选。

从政即意味着“士”将自己所学到的伦理道德规范运用到政治领域,教化一方百姓。举凡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史的著作或论文,在论及儒家政治思想时,也大都以“德治”视之。因此儒家政治思想被归之为伦理政治学。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伦理政治”的思维范式,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便很难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在国家的治理与政治运作上,与名家、法家过于硬性的制度、法律规范相比,儒家则显得柔和得多。不管我们对中国历代社会政治的共同特征“儒表法里”做怎样的评价,儒家与法家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却是显而易见的。儒家的政治伦理是一种由夫妇到父母,到君臣,继而参赞乎天地宇宙的政治文化设想。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国同构思想的政治架构下,渗入以礼乐文化的政治运作。这种政治伦理建构不仅取决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实际上也体现了由内而外、由亲而疏、由己及人的情感表达,最终展现出来的是超伦理而入审美的天地境界。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和谐之境,是“和合文化”在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最高体现。

四、儒家政治美学结构分析

4.1 仁:儒家政治意识形态的美学特征

在政治形象工程的设计中,意识形态的构建应是首当其冲的。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意识形态即是一种“人心工程”。意识形态乃至政治的重要因素,任何政治学说体系都有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正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政治学说的性质。儒家政治学说的意识形态,我们认为就是“仁”的思想,所以,儒家的政治思想通常又被成为“仁政”。“仁政”作为术语是由孟子第一次提出的,这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一次在政治领域内的推进与提升。

五、政治美学的功能

5.1 政治美学的秩序感

正如中外思想家所共同认识到的,政治产生于人类生活的缺陷,也可以说是产生于人性的缺陷。在中西方的古代著作广泛论述中,往往认为政治产生于“恶”之中,是“恶之花”。

儒家政治与美的任务就是给人类建构这种良好的秩序。儒家政治与美学,就是参照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或者说描述相同事情的不同话语和方法;由于参照、描述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它们所掌握的内容当然也不同。儒家正是体现人的感性生存的一切方面,都与具体而微的形形的权力分不开,它制约着、规范着、熔铸了人的感性结构,把权力统治深入到人的神经末梢。

5.2 政治美学对现代的启迪

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凡此都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有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挖掘它的积极面,对市场经济有着建设性作用,对现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2)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董仲舒(前179年D前104年),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人,西汉初期著名的公羊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武帝继位后,他以对策得体,擢升为江都王相,后改任胶西王相,晚年居于家中。

一、独尊儒术

董仲舒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思想,在其政治主张上推崇“独尊儒术”。

汉朝初,文帝景帝时期实行的是黄老政治思想,讲究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汉武帝上台之后,便想着有所作为,但是对于以“黄老思想”为政治指导的思想上却毫无办法选择更有利于当时国家建设的政策。董仲舒则根据汉武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提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天人三策”的最后“一策”中,他提出了“统一思想”的政治主张。

他在其策论中提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其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便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而他提出的方法则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断绝非儒家思想的学子的仕途,使其不能介入体制。这里的“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只是断绝了非儒家学子“学而优则仕”的官路,这里的“独尊儒术”与秦初的“焚书坑儒”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一主张实现了统治者统一思想的目的,而且这一方法采取的是自由选择的方式,避免了秦初时期由于统一思想而引起的巨大的社会矛盾。同时,这一主张也奠定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也奠定了董仲舒在学术界和政界的权威地位。

二、天人合一政治论

(一)天的体系与“天副人数”

董仲舒将儒家传统政治理论与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建立了天人合一政治论,亦称天人政治论。

在传统儒家看来,并没有把“天”作为最高权威。“子不语怪力乱神”;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曾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由此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天的地位在下降,人的地位在上升,当时的诸子更乐忠于讨论人性问题,并且通过对人性问题的讨论来解答政治以及现世的问题。董仲舒认识到精神上的权威是思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于是在天人政治论,构造了“天”的最高权威,重新构造了天的体系。

董仲舒提出;“《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天又是“百神之大君也”,即天是所有神的最高主宰。而后又提出:“天有十端:‘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即说天并不是孤零零的一个神,天与人之间通过地、阴、阳、木、火、土、金、水这其他“八端”相勾连,有着一种密切的关联,由此便形成了天的体系。

如此解释天与人的关系,旨在说明人类社会和最高的神之间有一种必然的关联,为了强化这种理念,他还提出了“人副天数”的说法。人是天的造物,因此人的形体构造与天的运行规律是完全相符合的。例如,“天有四时,人有四肢”等等。董仲舒提到:“小而为人,大而为天”,人是按照天的规则和格局构造出来的,因此“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些说辞在现在我们看来略显荒唐,但是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年却也是颇具说服力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董仲舒将作为最高神的天和人类社会勾连在一起,并以此来解答社会政治上一些非常重大的问题。

(二)君权天授与“天谴论”

董仲舒又考虑到倘若将权力完全地交给君主,君主能否按照统治集团的意志、为了统治集团的利益去统治天下呢?回顾历史,确不乏所谓的亡国之君。为了制约王的至高权力,董仲舒又提出了“天谴论”的说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谴论”并不是封建迷信,而内含着极其深刻的政治理性,因为它解决了权力的相对制约问题。董仲舒既要维护君主的至上权威,同时也不想影响到决策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于是便在不影响君威且必须保持决策正当合理的情况下,只能“请”出一个比君主还要高的权威,以此来制约君主的行为,约束君主的意志和欲望。自汉代以后,“天谴论”这种说法沿袭至历朝历代,可见“天谴论”在封建政治体系当中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

(三)阴阳合分与德治

自阴阳合分论要解决的是社会秩序问题。

董仲舒提出:“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就是说世间万物当中有阴有阳,不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例如“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以上均为各种社会政治关系,而按照董仲舒“阴阳合分论”的说法,可以放置在世间万事万物之中,比如空间中的右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时间中的有昼必有夜,昼则为阳,夜则为阴。同时,董仲舒提出阴阳之道的内在秩序为“阴兼于阳,阳制约阴”。也就是说,在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之中,阴附属于阳,而阳则是主宰,制约着阴。

阴阳和合论最后推得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结论便是“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汉朝这样一个较为典型的身份等级社会当中,董仲舒概括出三种基本社会政治关系,即君臣、父子及夫妇,夫、父、君是主宰,而妻、子、臣则是附属,这样他就使这三种基本关系就构建成为社会政治的基本秩序。所以无论战乱亦或稳定,无论一代王朝改朝换代亦或政治动乱,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格局就是由君、父、夫组成的男权社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而且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即“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从总体上看,董仲舒天人政治论的政治主张的立足点是调和,一方面严格社会等级规范,另一方面有力图缓和社会冲突。儒家政治理论经过董仲舒的一番加工和改造,更具坚定的原则性、灵活性以及调节性,增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

[2]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

[3]任毅娟.浅析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J].学习与思考第13卷2期,2011年5月.

[4]周绍华.董仲舒君主观念探源[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1月.

篇(3)

    哲学是客观环境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的投影,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哲学侧重点都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观。思想哲学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人类对现实的理解与认知就是哲学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哲学都不断进步。比如,西方从古代希腊社会的形而上学社会政治哲学基础,到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再到欧洲各国政治变迁的“君权神授”思想;儒家、佛家、道家三派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主体思想,其中以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政治上强调“君权神授”,社会统治上以“仁、义、礼、信、智”等作为道德规范基础,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政治哲学以统治阶级为服务对象,不断发展与完善以更好地维持统治秩序。近代以来,“社会认识论”成为政治哲学的基础,人类的理性是政治的基本观点,这时的政治哲学开始追求社会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在人类社会中表现为追求独立自主与民族自由。而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政治哲学,完全是按照科学主义来理解、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理论地位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中国政治哲学发展脉络

    我国思想政治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政治哲学思想虽然属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物质现实的范畴,但在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古代思想政治哲学针对的社会主要矛盾也主要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其哲学思想以及社会实践手段都是为了建立和完善集中权力的统治制度,以维护少数人的统治为主要目的;而近代以来,传统的政治制度逐步瓦解,我国社会遭遇巨大变迁,社会现实导致新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在认识论的的基础上开始追求人的理性和社会的理性,尤其是资本主义与思想,它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和深化;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社会规律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科学的唯物主义已成为我国现代的思想政治哲学的主流,在政治哲学中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哲学概况

    我国自西周时期开始便产生了思想政治哲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现实、对人生对道德、对宗教的关注,并对后世产生了长期且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在处理社会关系中表现为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权变迁剧烈,朝代更替频繁,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政治稳定就是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思想家、政治家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任务便是如何构建一个统一而有序的国家的问题。因而,从政治哲学形成的起初,社会不同学派的政治哲学家、思想家围绕着这个中心而不断地创造和修正自己的理论,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有德治、法治以及民本等思想观念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德治”是古代政治哲学家们一致推崇的重要政治思想,“以德治国”既是统治阶级对自身施政方式的阐述,也是对社会上下亲和关系的向往。西周初年的周公姬旦,创立了“以德配天”的政治伦理观。周公认为:“惟命不于常”,“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就是说,“天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在他看来,夏商的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敬德保民”。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天命不可恃”,惟有敬德才能保人民、保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即奴隶制衰亡到封建制社会兴起时期,子产提出“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儒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子产的“以宽服民”思想,强调“德主刑辅”,孔子是从“礼”与“仁”相结合的思想出发,极力提倡“德治”,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为政以德”,人民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赋予儒家思想理学的思辩形态,把正统的儒家思想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纲常,但他们的基本理念都来自孔孟。宋代至清代,儒家学说更稳居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地位。

    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法治”思想虽然并未占据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但是始终便随着政治统治而执行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受阶级的局限性,我国古代的法治却也只能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而难以达到“公平”、“公正”。

篇(4)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是传统 政治 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体现在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中。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滥觞于西周,成熟于孔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强调人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其思维基础是古代的辩证法。针对不同的问题,先秦儒家具有应对忧患的不同方法和思想体系,但都有伦理性、道德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在当代社会,应该积极吸收先秦儒家忧患意识的积极因素,同时根据时代 发展 的要求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忧患意识是

三、孟子的忧患意识

篇(5)

第二作者:赵博,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社会工作101班;

第三作者:金凌俭,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1班。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墨家思想以其独特的思想成为显学,墨家的思想充斥了民本主义,其政治思想为中国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本文针对墨子的政治思想进行分析,展示墨家思想的魅力。

关键词:墨子;政治;借鉴

墨子,又称为墨翟,鲁国人。早年的时候墨子曾经拜孔子为师父,“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反对孔子的思想,“弃周道而从夏政”。墨子的主张“兼以易别”,“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成为墨家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中国哲学思想智慧的精髓所在。

一、“兼爱”与“非攻”

在墨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与人之间不相爱,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互相残杀。君臣,父子,不相爱,会伦理道德混乱。所以墨子在《兼爱中》提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臣子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父自爱不爱其子,故亏子而自利。是何也?皆其不相爱。”因此,在墨子看来社会之所以如此混乱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所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在墨子看来,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是有功利主义倾向的,即“自利”。所以,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通过兼爱,才能满足不同人的利益。从而达到“交利”的境界。墨子的兼爱是平等的爱,无差别的爱,区别于儒家的等差之爱。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乡党,陌生人,所有的爱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差别。墨子反对儒家把爱看成是有差等,需要由近及远。于是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同时,墨子反对战争,认为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减少战争,避免劳民伤财。在这里,墨子却别了攻和伐,认为非正义的战争是攻,是不值得提倡的,而正义的战争是诛,这是值得提倡的。这里体现出墨子思想的一个有趣的地方,墨子一方面反对战争,但反对的仅仅是非正义的战争,而不是所有的征伐。

二、“尚贤”与“尚同”

尚贤和尚同时墨子根据兼爱和非攻思想直接引申出来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同时认为人的天性趋向于功利,要真正实现兼爱,人与人之间相互得到满足,必须依靠外在的政治措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尚同就是指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标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他认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未有政长”。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人们行动混乱,不能统一行动,缺乏标准。于是天子出现来制定统一的标准,而天子由人民选举有贤能的人来建立统一的标准。从而达到人们都以自己上级的是非标准为标准,使“上之所是必皆是也,所非必皆非也”。孟子主张尚贤,认为要做到尚同就必须尚贤。墨子反对儒家的“尊贤有等”,“君子笃于亲”。认为人民选官员应坚持有能者居之,无能则弃之。主张政权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体现了墨子的民本主义思想,以民为本。

三、“节葬”,“节用”,“非乐”

墨子认为统治者是为人民的服务的,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他认为统治者铺张浪费会威胁人民的正常生活,主张统治者节省花费,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墨子主张“弃周道而从夏政”,反对当时主张的厚葬制度,反对铺张浪费。主张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生。治理民众,而且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的生产活动。墨子的这种思想虽然略显极端,但是在当时却有着积极作用,对于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孟子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

四、“天志”,“明鬼”

墨子提出天志,明鬼的思想,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具有赏善罚恶的能力,主张人民要遵循天的意志。“天之意,不可不顺也”。“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同时墨子主张明鬼,认为鬼是存在的,分别有天鬼神,山水鬼神,人死而鬼者。认为鬼神无所不在,无所不罚,有着强大的力量。认为想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必须要先明鬼。

五、“言必立仪”和“三表法”

墨子提出统治者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便人民遵守。墨子提出“立仪”即“三表”。分别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上记载的古代圣王的言行。其次为“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人民的意志。最后是“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即考察社会上的言论。墨子认为圣王的举措是否符合时宜要看其能否给百姓带来实际的好处。

墨子的政治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宝贵资源。(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2006.3

[2] 《中国古代哲学史下》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2006.3

篇(6)

以儒做人

儒家的学问不是空头理论,不是玩概念,也不是煽情,它从头到尾都在教我们怎样做人。北宋大儒程颐说,“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他的意思是说,学习《论语》要落实到怎样做人上。

孔子的启示——爱满天下

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为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提供了最高的榜样,确立了基本的原则。“仁”是孔子最重视的道德范畴,是儒家的核心价值,也是“以儒做人”的根本原则。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九次,孔子每次对“仁”的解释都不一样,更准确地说,孔子每次都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解释“仁”。就事论事,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孔子教学的特点。他从来不抽象地讨论问题,对“仁”的解释也是这样。孔子认为,做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儒家要求做人应该有仁爱之心。孟子对此有精辟论断:“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十个字涵盖了孔子讲“爱”的三层含义,第一层“亲亲”,即对亲人的爱;第二层“仁民”,即对大众的爱;第三层“爱物”,即对万物的爱。

亲亲:孝是道德的基石

孔子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爱心,爱心首先是孝心。《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两种情感是出自血缘亲情的自然纽带,一纵一横,为人间的道德秩序确立了经和纬。其中尤以孝为道德的基石,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世界上很多属于不同文化系统的民族,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都肯定了“孝”的意义和价值。“孝”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仁民:维护人的尊严

从对亲人的爱推广开来,就进入爱的第二个层面——对大众的爱。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推演扩充为对大众的爱,这就是儒家经常强调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为了实现对大众的爱,孔子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发展,也要让别人发展。两条原则实际上是相向地认同一个“仁”的道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博爱大众,共同发展,大家都赢。

爱物:仁爱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实现“仁”的标准是大众的幸福。怎样落实大众的幸福呢?政治家对老百姓应该“富之教之”。让老百姓富有,知礼节是施行仁政的体现。对大众的爱,直接地培育了对人的尊重。“天地之性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响亮的口号。从对大众的爱进一步推广,就进入仁爱的最高境界,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爱。

孟子的智慧

——政治设计与民主精神

儒家的智慧还有一种伟大的历史文化价值,那就是它对政治文明的设计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儒家的社会政治哲学主要体现在孟子的思想中。孟子深化与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思想的价值体现在,他永不停歇的民主呐喊,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孟子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政治理念:民贵君轻,反对绝对权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强烈抨击了残暴的统治者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他将君臣关系视为互相制约、互相对等的相对义务关系。孔子认为,统治者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被统治者就完全有权力更换统治者就民主理念来说,孟子比孔子要先进。孟子讲仁政,等级出身等都必须服从于仁政的最高政治目标,凡是行仁政的都可为王,贵封族行仁政就可取国君而代之,国君不行仁政,倒行逆施,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政治原则:一切从人民出发

孟子制定了民主的政治原则来保证老百姓的权益。孟子认为,国家选拔干部,左右亲近的人说这个人好不行,大臣们说这个人好也不行,国内的百姓都说这个人好,才能进入考察阶段。考察后确实好,才能用他。孟子认为,任用干部应该走民主程序,罢免干部乃至惩罚干部也都应该走民主程序。孟子民主政治思想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将政治的出发点从统治者彻底地转向人民,将统治者的利益置于人民利益之下,视人民的利益为评价政治的最高标准。

民生经济:平均地权,鼓励工商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孟子最关注民众的经济问题。孟子认为,对于民众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解决他们的生存权问题,而解决生存权最重要的是保障民众拥有基本的不容剥夺的财产权。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使民有“恒产”。为了实现这个经济蓝图,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井田制。

重视社会公平,主张经济制度必须体现出社会的正义性、道德的崇高性是孟子民生经济思想的又一向度。孟子反对“暴君污吏”利用政治特权侵害民众利益,坚持发展工商业的主张。他反对垄断,反对滥收税,倡导自由发展经济。他还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想家。

仁政王道:义利之辨,两个视角

仁政王道是孟子基本的政治诉求和理念。它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认为只有先解决好道德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好政治问题。孟子的义利之辨有两个视角:对统治者讲“义”,对老百姓讲“利”。统治者一定要讲“义”,推行仁政是王道。孟子认为,应该保障老百姓的权益,维护他们的利益。

孔子和孟子,从道德到政治,一方面树立了伟大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又设计了系统的政经制度。他们的思想逻辑就是要求先做人,然后才能做事,做好事。用儒学的术语,叫做“内圣外王”。儒学实际上是从伦理到政治,是一种伦理政治学。一切围绕着做人,做有道德的人展开,因此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就成了儒家哲学的核心诉求。

篇(7)

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借鉴

孟子的平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仁爱思想中的伦理情怀

浅议耻感自我教育的目标指向

基于公共性的廉政伦理探究

论“敬畏生命”的生态启沃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现代启示

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关怀意蕴

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何者为重

文化传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西方道德与幸福一致观念的伦理学分析

前期维特根斯坦伦理价值思想初探

道家思想对构建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与基督宗教对话之探析

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困境及制度对策

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

老子的伦理思想是自然主义伦理学吗

大学生电影节与三维结构的大学生中国梦

素食主义: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饮食伦理

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的实现

现代化视野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审视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道德重塑问题

生态伦理与政府生态治理变革

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生态正义问题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现代生态村居建设

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批判与反思

论“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及当代应用

儒家自然道德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发展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生态伦理意蕴

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美德伦理的复兴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欲望形而上学的超越

康德自由伦理观与马克思自由伦理观比较

协商民主论要——鉴于政治合法性的逻辑思辩

社会正义的边界审视:来自女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传统诚信观念的现代重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先秦时期天人关系说中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哲学思考

开放与超越: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开放性意义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从“权利”到“责任”——生态伦理建构核心转换研究

哲学走向荒野——论自然价值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展的生态愿景——超越发展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求解

现代政治的人性预设——以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为中心的探讨

转型期中国人的精神困惑初探——兼谈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