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5 10:12: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创新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有关的知识体,主要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设备的总称。依照功能属性,海洋技术大致可分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但随着长期的社会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科学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海洋技术进步。随着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强化,人们较广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熊彼特于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1]。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仅仅提到“技术创新”而非“科技创新”。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2]。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发展,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单纯的科技范畴,亦不属于单纯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3]。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国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于是,此后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各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逐步演变成为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4]。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创新既是与海洋相关的技术创新,又是以海洋为“区域”的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可将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是指与海洋新产品、海洋新体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术的产生、研发、应用相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事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体制的实践活动。
1.3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海洋科技创新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和创新客体。其中创新主体为海洋相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科技研发人员和科技的共同体;创新中介为科学观察实验和技术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等,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载体;创新客体为一切知识、探索、改造、利用、控制、变革的自然对象及其科技创新的知识成果或理论系统和物化形态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别对应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能力机制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物质技术装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依托和支撑点。运行机制则包括海洋科技创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出现到应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过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流程和实现点。因此,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三大机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激励机制驱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创新、引进科技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信息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海洋科技创新是某个领域里的科技创新,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科技创新的风险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领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风险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产都具有投入与产出对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创新生产投入巨大,而获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随机概率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海洋科技创新活动。(2)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中,前沿科技是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成为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4)领域性。海洋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陆地肤浅,加上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海洋开发的难度比陆地开发大很多。因此,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较陆地产业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确掌握领域外,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动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能广泛利用其他领域内的科技与人才。在改革创新与管理创新上,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来支撑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内的协调,最终通过管理和服务,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经济和产业。
3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单向线性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3种。单向线性模式是一种简单、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也是技术扩散的标准模式,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新技术等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应用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生产的新的管理和组织等,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事实表明,创新并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创新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创新,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成为目前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场的机制,即主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仅是主观能动带来的,更多的是由市场的推动。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线性技术扩散模式,而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直至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市场(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而不断调整,最终创新不再是某个产品或技术的突破,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构成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以引入、扩散知识和技术为目的,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来说,就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创新推动网络,主要由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这个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业技术、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必须以网络系统模式为主,将海洋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海洋科技创新网络系统,以政府推动或市场调节的手段,维持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4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从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以及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模式可以概括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指涉海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实力、创新精神等7个主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水平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结构是本单位科技人员具备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长的专业知识;研发经验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研发经历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科研设备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需要的硬件设施;经济实力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和相关活动需要的经费来源;创新精神是科技人员本身和集体具备的创造力、创作灵感、奉献精神等思想境界。
电子信息概念股成为沪深主板新的投资热点,七大常委齐聚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调研,主力机构全线启动软件、大数据、4G、智慧城市等领域股票,电子信息概念掀起涨停热潮。浪潮软件、中国软件、东软股份、太极股份为首的4大“特一级”软件天王强势上攻连续涨停,高居涨幅榜前列,成为电子信息概念股的领涨龙头;中创信测连续6个一字涨停板,成为电子信息概念股的王者。杰赛科技、东方国信、华星创业、高鸿股份等4G电信概念股;同有科技、拓尔思为代表的大数据概念股;紫光股份、飞乐股份等智慧城市概念股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品种,强势启动迹象明显,有望成为未来新的主攻对象。笔者认为,电子信息概念股有望成为继上海自贸区后主板市场新的主流热点,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电子商务概念股风头正劲,商业连锁O2O模式受追捧,互联网金融涨停风云再起。以号百控股、深圳华强、外运发展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连续涨停成为市场红色的海洋。此外,苏宁云商、农产品、深赛格、物产中拓等电子商务概念股也有精彩表现。阿里强势入驻天弘基金,引发互联网金融的蝴蝶效应,以内蒙君正、金证股份双剑客为龙头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连续涨停,开启互联网金融主升浪的路程。微信购物成为新时尚,O2O转型带来想象,商业零售业迎来第二春,友阿股份联手微信,首家零售百货业实现网上支付、红旗连锁开启一元廉价超市、天虹商场微信商铺正红火,笔者相信后市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金融改革创新投资大主线是笔者多次强调的下半年投资大主线,自贸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商业连锁O2O、民营银行、等概念股,都是围绕金融改革创新进行的。笔者认为源于创新和改革的行情才进入中场,所有与创新有关的各种经营模式必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金融改革、、养老改革、税制改革等科技创新和金融改革创新投资良机在等待我们。
关键词:科技资源;金融资本;科技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9102
1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的结合现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科技金融概念的辨析
科技金融这一概念最早的雏形形成于卡萝塔·佩蕾丝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其中描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基本范式。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每次爆发式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结合,对利润天生的敏锐促使金融资本一次次将技术创新成功地财富化,因此每次技术创新的繁荣都伴生着金融创新的出现[1]。
国内对于“科技金融”的论述,往往是将其看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产物,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工具、制度、服务等的系统体系[2],同时也是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亟待发展的今天,对科技金融的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科技金融”的研究不应该总是被看做科技的外生变量,也不应该是金融的外生变量。科技金融不仅仅是科技和金融的简单结合,甚至不仅仅是一种创新,更应该是属于技术经济的范畴,其本身是一个科技创新资本化的过程,或者说是无差异的资本经过科技创新这一异化配置手段,获得高于传统金融附加值的投资回报过程[3]。
3科技金融的运作模式
3.1全产业运作模式
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作为当前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两个因素,其结合程度和结合方式直接影响着两种资源的配置效果。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并没有产生预想中的良好效应,使我们对这两类资源的结合产生了怀疑。本文认为,究其原因,在于配置机理的模糊导致了配置方式的不合理,故而产生了1+1<2的怀疑和失望。
从全产业链价值体系的角度出发,科技金融需要一个完整体系和框架去被培育和发展。在培育一个市场的时候,需要回避的是市场失灵,科技金融正是如此。具体地说,我们现在需要的科技金融,不是一种片段性的创新,而是整个体系的创新。如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科技保险、信用融资、科技债券等,基本都是各自孤立地发展起来的。虽然这对于国内科技金融创新时间的发展起了莫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却也和科技金融整体发展缓慢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此以往,这种既缺乏理论上的建构,也缺乏链条上的衔接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片断性创新的过度投资,同时也伴随着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不发育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了科技金融全产业链的投资失败。以信用融资为例,信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促生了更多信用评估机构,但是由于信用产品应用市场的不完善,又使得信用服务相对过度,必然会产生市场的不均衡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产生逆向竞争,信用产品被搁置,服务质量下降,信用市场萎缩,往往使得信用融资这一片断性创新方式夭折,导致整个信用服务产业链的投资失败。这便是典型的产业发育断裂。
3.2政府对市场培育
从培育的角度讲,科技金融不仅仅是一般的市场行为,同时应该具有强烈的政策性[4],也就是说,科技金融应该同时具备金融属性和财政属性。因为对一种战略性市场的培育,科技金融市场失灵的环节更应该是政策性最应该关注的环节。比如,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科技创新越前端风险越大,因而其科技创新的融资问题更需要政府提供大力的支持;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稳定和成熟期后,往往有与之匹配的金融市场,因而科技金融对其的支持会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讲,科技金融工作更需要的是体制上的创新,而不仅仅是金融工具的创新。科技金融体制的建立是科技金融体系最上层的创新,是最需要政府关注也最能体现创新性的环节。
4结语
针对科技金融整体发展缓慢的现状,我们不能仅仅只将科技生于金融之外,期待科技能得到金融的帮助和支持。因为这样的思路和模式不够系统,违背了科技与金融的内在关系。应该认清金融资本作为一种市场资源的逐利性,培养一个让金融资本有利可逐的投资渠道是现阶段科技金融最应该创新的环节。科技金融
的实质是科技资源借助金融资源实现风险的分散和价值发现,金融资源通过科技创新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得高额的回报。只有是这样一个存在相互反馈的体系,才能保证科技金融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动态的平衡,实现两大资源的互利互动,体系发展。
参考文献:
[1]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赵昌文.科技金融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转化路径
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轨道上来,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除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程度,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众所周知,与欧美等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一部分无转化价值或转化“夭折”,最终能够并入生产过程,引领经济发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例明显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缺少足够的历史经验积淀,又极具中国特色,为此,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多年来,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认识愈加清晰,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权威性的系统理论,深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界定与分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转化标志等最基础问题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把新发现的知识,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体现形式各异;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理论性成果,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基本属知识型成果。(2)应用技术性成果,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基本属技术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科技创新成果分类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应属狭义概念,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能进行产业化,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1)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2)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3)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 “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即已转化为生产力,如基础理论性成果,基本属知识型成果,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既有路径,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产生科学原理,促进原始创新,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更不是线性流动,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升劳动者技能,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需转向中试环节,进行孵化,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进行注册,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更多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准确选取转化路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3):111
科技创新是创小板市场结构性牛市的投资大主线是毋庸置疑的,而国企改革是主板市场投资大主线的观点,在本周得到市场印证。
科技创新投资继续演绎牛市行情,特斯拉、智能科技、移动互联网龙头尽显英雄本色。特斯拉概念股走势强劲,万向集团在对美国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菲斯特的竞拍中胜出,成功打通万向集团电动车产业链,万向钱潮连续3个一字涨停板,成为继金瑞科技后特斯拉概念股新的王者;此外,以国机汽车、天汽模、首钢股份等特斯拉合作概念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在智能科技主题投资上,以和晶科技、金亚科技、美菱电器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顺威股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九安医疗、博晖创新为代表的的智能医疗概念股(智能穿戴的升级版),深受市场主力机构的青睐,成为智能科技的龙头品种。在移动互联网主题投资上,以新开普、国民技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搜于特、星期六为代表的微信商城概念股,以方直科技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概念股,高居科技创新投资主线的涨幅榜。
国企改革投资揭开主板牛市红盖头,中石化掀起油改概念股涨停浪潮。本周四晚,中石化公告《启动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具有历史性意义。笔者认为,中石化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在打破垄断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央企改革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本周市场,受中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油气改革概念股全线爆发,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为代表的中石化下属概念股,以泰山石油、广聚能源、国际实业、龙宇燃油为代表的的油品销售概念股,以天利高新、茂化实华、通辽化工、恒逸石化为代表的油气开发概念股,连续涨停成为本周市场最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一些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和领域或将逐步放开,同时国资国企证券化的进程也将再次加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大高层决策机构将进入全面运转阶段,国企改革提速的步伐越来越近。
综上所述,笔者坚定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题材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从三大投资主线挖掘国企改革机会。第一,具有资产整合或资产注入题材的概念股;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受益概念股;第三,亏损的国企有望通过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脱胎换骨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领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石油、电信、医疗、铁路等打破国企垄断,引入民资参与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短线积极看好油气概念股和世界通讯大会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大胆的参与油气改革受益股,逢低介入智慧医疗概念股。
关键词:林业科技;创新;探讨
技术创新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支撑和推动力,只有制度、组织等的创新,而没有技术的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只能在低层面上重复,只有通过创造性的思维、研究、发明、设计和制造,将各种资源有效的组合起来,才能将资源潜能转变为现实产品成效益,林业产业化才能在不断提高的层次上得到较快发展。
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两个主要方面。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主要是新的技术、新的工艺、设备、新的产品以及市场的开发等内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但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更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组织和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使技术创新更符合林业产业化实际,并能将创新成果应用于林业产业化经营。
以科技为先导,走产学研、林科教结合之路,既是林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林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科技创新主体的确定
自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并将其形成创新理论以来,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因此,技术创新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商业化”。尽管目前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我认为,所谓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新的技术(包括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方法)在生产等领域的运用过程。
林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林业产业化的重要驱动力,其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和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是指某一单一林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过程,而林业产业技术创新则是指某一类技术创新活动。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是以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为基础和主体的,但它并不仅仅只是某个产业中不同企业技术创新结果的简单叠加,而是同一产业中多个企业技术创新结果的有机结合与扩散。这种有机结合与扩散的结果,表现出创新技术的规模化和群体化,并由此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实现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源来自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也包括了企业研究机构),创新技术的应用主体是企业,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有效链接的是政府及有关中介组织。因此,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林业企业,但技术创新体系是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企业等为技术创新而合作组成的“科技共同体”。当然,从创造新技术到应用于企业.需要技术本身的适用性,但更需要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2 林业自主科技创新的目标和重点
在林业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进程中必须实施系统创新战略。即在林业科技创新中应注重改革、创新和发展协调化;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一体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系统化;林、科、教、产、学、研结合化;科技、经济和社会紧密化。系统创新应把科技和教育纳入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大科技投入,并将科技投入视为生产性投入,从而不断提高林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和林业科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强化林业科技的竞争力,促进林业科技健康持续发展。
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幅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自主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短板。必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生态效益监测、服务功能评估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探索新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服务平台,大幅度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3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措施
3.1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发展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基石,技术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各项措施的采取,但首先应是观念的更新。破除过去计划经济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破除自我封闭运行的观念,树立开放式、社会化生产观念;改革传统林业生产方式,树立以科技为先导的观念。只有观念更新,传统思维定势改变,才能有创新发展的意识。
3.2 适应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明确技术开发重点。林业技术创新要符合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科技开发的重点应是:现有林保护经营技术、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开发、各种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开发、非林非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研究等方面。
3.3 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在目前林业企业经济比较危困,企业无力对科技创新有更大投入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力度,金融部门采取优惠措施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注入资金,以扶持林业企业科技开发活动。
企业对投入资金要进行合理配置,将投入资金真正用于急需的科拉开发项目中去。对于人才投入,一是林业企业采取优厚待遇吸引所需人才,同时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二是“借鸡生蛋”,聘用高校、科研部门专家到本企业进行科技开发。
3.4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增强技术输送功能。中介服务体系主要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的供方和技术的用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及活动。林业科技创新落后,不能不说与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是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中介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咨询和信息,进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各种硬件服务。因此,建立的中介服务体系应包括:①对科技成果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工程化和设计等方面的服务,如技术开发中心等;②为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信息和解决办法的咨询服务,如创新咨询公司等;③进行各类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技术推广中心;④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所、设备等硬件服务,如高科技园区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服务,都要向着企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各服务机构进行有机协调和联系,以提高整体服务效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3.5 林科教相结合。林科教相结合既是使科技成果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林业企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林业产业化的重要内涵。林科教结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科研院所、高校与林业生产企业长期合作攻关形式,院所、高校针对林业企业招标进行技术承包形式,为林业企业培训人才方式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重要的是要面向企业生产实际,解决企业关键的技术问题。并且对科技成果实行按市场原则有偿转让,发挥其扩散效应,一方面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2006年国务院16个部门联合实施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并确立了“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1]。2011年江苏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决定,“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深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并提出注重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因此无论是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还是江苏中医药强省发展战略,都离不开中医药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中医药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由于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及其特有师承教育模式,使得中医药继承与科技创新的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医医院,因此研究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少量几篇文献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了一些定性研究, 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提出了对策,但是,结合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特点,基于隐性知识管理视角,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定量实证研究文献几乎未见。从已查到的文献来看,傅一军等结合中医特色优势角度,给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一些措施[3];刘志国等对隐性知识共享与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4];周典等对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5];郝芹华研究了加强科研管理与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6];何含兵等对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7];吉建伟等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定性研究[8]。
总结上述文献可知,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定性与实证分析,对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对江苏省内有代表性的中医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提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申俊龙,等:基于中医传承的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Vol.31, No.2预 测2012年第2期
2 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模型
根据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9,10],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是在中医医院特定情境中,通过中医知识传承实现的。中医医院情境的不同,决定其中医知识的差异,从而影响中医知识传承。中医知识的情境嵌入性意味着中医知识传承必须充分考虑中医医院情境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医医院的特点,将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分为医院学习文化SC、领导行为LB、激励措施IM、医院知识管理模式KM和组织结构OS五个维度指标。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延伸至管理角度,实际上是以中医知识传承即中医知识如何获得并使用为前提的。中医知识传承是对中医知识及其创造、汇集、组织、传播、利用和发展的系统管理,它需要在注重且提升中医传承意愿的情况下,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可以为中医医院内广泛分享和合理应用的中医知识。本文将中医知识传承分为中医知识获取CMKO、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CMKS、中医知识传承意愿CMKW三个维度指标。根据文献[1],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包括中医科学理论创新CMTC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CMSC两个维度指标。
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将中医知识传承作为自变量,中医医院知识场境作为影响变量,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为因变量,研究促使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1a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1b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1c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2c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3c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4a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4b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5a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5b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6a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6b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a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b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8a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8b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在参考文献研究成果[10~12]、省内各中医院老中医专家座谈、学术专家座谈、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管理领导访谈、团队多次集中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基本信息部分,包括被调查者年龄、职称等信息,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由16道题组成,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由11道题组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由13道题组成,量表采用利克特表(Likert Scale)5分制法。
研究样本从江苏省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名录中选取, 最终从苏南、苏中、苏北各片区选取有代表性的8家中医医院,每家中医院选取30至40名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医生及少量科技管理干部,共270位中医医生及科技管理干部组成问卷调查的样本。问卷回收后,剔除问卷的准则是:剔除问卷填写缺漏多于5个选项者; 剔除问卷从头到尾选择同一分值者。剔除掉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6.7%。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的16道问题项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五个维度指标的
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3;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的11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8,三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7;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的13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大于0.7,两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值都大于0.87,符合Item-Total相关系数应大于0.35,Cronbach’α系数值应大于0.7的判断标准[13]。检验结果表明各子量表的信度较高,各维度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结构一致性。
收敛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子量表中各维度指标CFA模型的χ2值在测度模型有自由度时的显著性概率都大于0.05;χ2/df值符合小于3的标准;GFI、NFI、CFI和IFI等都大于推荐的标准值0.9;AGFI都大于推荐的0.8;TLI都大于0.9;RMR都小于0.05;RMSEA都小于0.06。各项测度指标都比较接近理想值,说明各维度指标测度模型的拟合效果符合要求。在各量表中,维度指标对各题项回归系数的临界比(C.R.)都大于1.96,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回归系数,因为某些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固定为1,所以会出现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1的情况。标准差都大于零,说明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解释能力符合要求,不需要删除任何题项。上述结果表明,各子量表中的题项可以表征维度指标的内涵,子量表中变量收敛效度符合要求。
4 研究结果
4.1 结构方程回归路径检验
结构方程(SEM)中各潜变量均以多个测量项加以测量,而若均以具有多重指标的潜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有可能因为结构方程的数理运算过于复杂,估计参数过多,导致模型的拟合度降低。为避免此问题,本文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首先以“嵌套模型方法”进行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而后再以个别路径系数的t值验证个别假设是否成立[13]。结果显示上述关系所表示的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拟合状态。为深入研究变量间路径关系并验证假设,需进一步进行路径分析和比较,分析潜变量的直接路径系数(见表1)。路径系数中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
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验证直接作用假设。本研究验证通过条件为:临界比C.R.的绝对值大于1.96,且显著性概率值控制在0.05以下。在此基础上,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因此各直接作用假设的验证结果是:假设H2c、H4a及H4b不成立,其余假设均验证通过。
4.2 结果分析
验证结果表明,有3条原假设不成立,反映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中医传承意愿并未引起高度重视。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领导行为对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在中医知识传承过程中,传与承的强烈意愿对中医的顺利传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这方面,虽然有专家意识到了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中医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行为并未真正将加强中医信念作为重要考虑,使得在重视进修学习过程中并未将其纳入,使之成为被忽略的方面。
(2)知识库建设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潜作用力还有待挖掘。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获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获取的作用不明显;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作用不明显。从结果来看,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的作用均不明显,究其原因,目前中医医院里知识库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知识库的建设还很少,在企业里很重视的知识库在中医医院还比较陌生。但是中医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共享的过程在中医医院以一种其他的方式进行着,因此二者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作为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工具,知识库的作用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中医知识传承除了采用自身的途径进行之外,还必须重视信息化工具的高效利用。
从成立的假设及影响重要度来看,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均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又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影响度上要大于中医知识获取的影响度。这说明我国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仅重视中医知识的获取积累还远远不够,还需更加重视现有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传播与共享中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而我国在中医传播与共享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
5 对策与建议
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中医医院知识与中医知识传承成正相关关系,中医知识传承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因此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加强中医知识传承对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中还发现,中医知识传承意愿虽然不能直接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但是却对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注重加强中医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要提高中医知识传承意愿。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5.1 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
(1)提倡学习、继承与创新的中医院文化氛围。由于中医知识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过程性等特点,而且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源泉,中医院文化需要强调学习精神、继承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就是创造一种促进医务人员不断学习、继承和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内外部交流、培训,如选派人员参加公共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或聘请一些名中医、专家到中医院内部进行授课与培训,为全体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平台,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减少因知识差异导致的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障碍。中医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最终由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去实践,因而必须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组织学习中来。医务人员对组织的认同和承诺将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全员参与组织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医务人员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共识和理解程度,增强组织的中医科技创新能力。
(2)建立“按知分配、按才分配”的中医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措施。中医知识存在于中医院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中,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中医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这些中医知识与其在中医院中的地位和待遇紧密联结在一起。通常中医院医务人员用自己所掌握而别人尚未掌握的中医知识来衡量自身价值,不愿意与其他人共享中医知识,害怕把中医知识传播给他人后,会影响自己工作的稳定性和个人利益。因此,建立中医知识开发、传播和应用的激励措施非常关键。虽然中医院为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提供了平台,但是中医院仍然需要对每个医务人员不断进行激励,持续激发他们共享和创新中医知识,从而有效地把医务人员个体中医知识转化为中医院共有中医知识,扩大中医院的中医知识存量。中医院应把医务人员视为“有知识的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必须建立与医务人员的中医知识运用与创造性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合理的知识报酬体系能够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并能留住医术好的核心骨干医生,有发展潜力的医生,不断淘汰表现较差的医务人员。精神方面,可以授予中医隐性知识拥有者和贡献者相应的荣誉称号,在中医院内进行表彰等来满足医务人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转贴于
(3)构建扁平化的中医院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管理与学习效率。中医院组织结构决定了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效率。中医院知识分布的变化及其创新过程往往要求中医院在组织设计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整体上看,与中医知识创新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必须是具备环境适应性,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动力,能够有效激励知识员工的开放式组织结构,其突出特征就是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内外分散化的中医知识加以有效整合,并持续地实现中医院组织知识的积累、创造和更新。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院都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从最上面决策层到最下面操作层之间隔着许多管理层,管理手段主要依靠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得组织中的每个人与上级很难进行平等的沟通,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损害。同时,由于机构臃肿、层次过多、协调不畅,往往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中医院必须改变传统组织模式,优化组织结构,以便于在中医院内部实现终身而高效的组织学习。
(4)建立与中医院发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并充分有效利用中医知识库。虽然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承的正相关关系不成立。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绝大部分中医院都不重视或根本就没有中医知识库管理的概念,从而导致中医知识库管理水平极其低下,以至于没有对中医知识传承发挥任何作用。但大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表明,组织知识管理模式对组织知识的创新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医院要想促进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未来必须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
5.2 重视中医知识传承,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
(1)提高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意愿。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国内也不断出现反对中医的声音,甚至一些中医医生都对中医产生了一些动摇。这明显阻碍了中医的传承。这种情况下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需要加强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制定利于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中医政策和措施。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中医的态度对民众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从政策层面为中医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各地中医医院必须加强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的信念,尤其加强师承过程里中青年中医医生的信念,并且采取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促使名老中医积极地传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
(2)正视中医知识特点,重视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由于中医药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其多在名医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中动态体现。因此,若要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整理挖掘其隐性知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名医的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隐性知识只有在流动和共享中才能显出价值。而且如果不及时梳理和更新,很可能会衰减和弱化。因此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刻不容缓。中医知识获取主要包括了中医知识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大量医学数据实施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知识提取,促进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而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包括了横向与纵向的交流,包括加强中医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医医院间学术交流以及中医医院与中医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交流,同时不可忽视中医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加强优势互补的中医医治团队建设。由于中医知识相比较西医知识的隐性特点更明显,因此,宽松的知识交流与经验共享,构建集思广益、自由讨论的氛围,对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作用更加明显。
(3)顺应中医知识特点,重视师承制在中医临床教育上的作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模式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这对高等中医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临床中医知识的隐性特点,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真正中医人才的培养要求,致使真正能够精通中医药整个知识体系、具有创新精神的名医、名家欠缺。实践经验表明,中医药学术需要多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实践性强、学术流派多及独具特色学科本身决定了师承制教育在中医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学术界也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师承教育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医临床教育的人才培养角度考虑,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矛盾,中医显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校教育,而中医隐性知识的学习与中医临床学术思想和经验却必须靠师承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医师承工作颇有成绩,对于中医重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挖掘程度大大加深,中医的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这也说明了师承制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国务院16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7-03/21/content_1752389.htm, 2007-03-21.
[2]江苏提出“十二五”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EB/OL]. health.people.com.cn/GB/200501/13838416.html, 2011-01-28.
[3]傅一军,茅扬.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推进医院科技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8):28-29.
[4]刘志国,崔健.医院科技创新与隐性知识共享[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22-224.
[5]周典,刘心报.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3):193-195.
[6]郝芹华.加强科研管理促进医院科技创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1):88-89.
[7]何含兵,罗长坤,孙兆林同,等.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3):112-118.
[8]吉建伟,郑孔林,葛焕青,等.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34-35.
[9]谭可欣,郭东强.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7,19(12):49-54.
[10]Nonaka L, Toyama R, Konno N.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 5-34.
[11]王国荣.组织学习视角: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组织学习方式相关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