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环境保护心得

大学生环境保护心得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5 10:12: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环境保护心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环境保护心得

篇(1)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优势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

“道德”这一概念源自于我国伟大思想家老子的作品。而其中的“道”指代的是规律及准则,“德”代表的则是人的品行。到了近代,“道德”衍生出了“生态道德”的概念,而对于其具体定义,学术界还没有构成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属于人类对自然所理应担负起的责任。还有的学者提出,生态道德所突出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二者和谐共处。而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即都是在原来的道德概念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但也只限于阐述人和自然间的联系。之后,人们又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构建出了生态道德教育理念,要求人类与自然亲密相处,互相促进,并且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确保受教育者能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而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

(二)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语文学科与文字密切相关,其中包含了多元化的素材,可以让广大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而将生态道德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则不需要特意设置道德课程,只需在日常教学当中对学生施以生态道德教育即可。这样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使其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能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都颂扬了大自然的美丽。例如《庐山的云雾》、《彩色的非洲》、《桂林山水》等,都描述了风光无限的自然景色。借此,教师便可以将语文教学同生态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在字词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字词是语文学习的根基所在,亦是小学时期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教师在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贯彻生态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进而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教给学生这首儿歌:“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该首儿歌中便出现了不少和大自然有关的字词,如“天气”、“河水”、“青蛙”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字词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同时告诉学生:“晴朗的天气和清澈的河水很美,小青蛙也很可爱。但是这些都需要大家共同保护。”以此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爱上自然。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学习一些常见的环保标语,通过这样的字词积累,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宣传环保理念。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掺入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课文描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比如《观潮》、《海上日出》、《火烧云》等。老师在针对这些课文进行讲述的时候,也应当注意生态道德教育的糅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这些景色的现状,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知道人类的活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这样便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起端正的生态道德观,进而逐步使其建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保?o大自然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关的知识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对身边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出汇报。比如树林、河流、空气的变化等。并且,每当到了环境保护日时,教师再让学生亲自参加植树、捡垃圾等活动,待回去之后再写下自己的心得。这样便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所在。最后,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些关于环保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观看,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让其对当今的自然环境状况再多一分了解。

篇(2)

因为今年来家乡的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环境日趋严重,这些都给家乡的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几个提议创建一支环保队。

主要目的:

1;对家乡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

2;找出家乡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

3;在周围邻里间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为环保提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家乡环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2月10日——25日卫生情况调查:

(1);首先 ,我们在家乡的主大街观察了过往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且进行了适当的记录。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没及时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随手乱扔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在我们家乡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利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家乡主街道的环境卫生恶化,影响市容。

(2);然后,对一个主要河流深入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薄弱,把不少的生活垃圾倒入了河里,河边,使得主河流被众多生活垃圾所污染。其中大多是一些废弃塑料,生活废品,污水,严重影响了河道卫生与清洁。我们也调查了解到由于家周边没有较大型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场所,所以一些居民为了贪图方便,便把垃圾丢到河里,使河中许多地方淤塞,河水也变色了。

2月10日——25日,在街区我们制作了一部分传单,对居民进行一些环保问卷调查。

1;调查针对人群:15——65岁街区居民

2;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如下:选择题

(1)你认为环保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62%) b.保护生物多样性(10%) c.与动植物和睦相处(10%)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需要(18%)

(2)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a.饮用水,空气质量(10%) b.森林,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34%) c.环境改善(16%) d.粮食蔬菜安全(14%) e.脱贫致富(16%)

(3)你对乱丢垃圾行为有何看法?

a.无所谓(5%) b.值得批评(89%) c.不关我事(6%)

(4)您觉得您周围环境怎样?

a.很好(9%) b.感觉还可以(31%) c.比较差(52%) d.很差(8%)

在收回的答卷中,我们发现家乡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对环境问题不是很关心。与此同时,我们向其讲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目标,让他们认识到一些环境保护对自身及自己周边的人,事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

由于我们环保小队切身体会到了生活垃圾对家乡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我们向当地有关环保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1.政府及相应机构应在全民中开展整体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环保风气,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2.大力宣传污染的危害性。

3.多推广环保活动,调动全民共创和谐美丽武冈。

(小结)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

1.环保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公民缺一不可。

2.“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尤为重要。

3.预先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4.我觉得做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篇(3)

关键词:环境工程概论;研究型教学;课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25-02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身边及生活中获取的各种课题为学习载体,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开展主动性研究,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不断构建及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研究方法,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1,2]。研究型课程能够极大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研究型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3,4]。因此,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侧重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目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高校中,对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方式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或者只进行了小范围的探讨,或者未开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环境工程概论课》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研究型课程理念的课程设计方案及学生能力培养方法。

一、课程改革目标分析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该课程通常作为针对非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环境现状,是当代大学生环境素质教育的基础课之一,使非环境专业学生能够对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污染的治理方法和原理有所了解。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深入贯彻[5],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环境工程概论》成为环境类专业新生学习的第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的入门课程,《环境工程概论》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概论类课程的共同特点是涵盖内容多、知识更新速度快,基本内容既包含了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及治理原理与方法,也涵盖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有关内容,同时还介绍了环境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每一章节的内容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传统的单个教师主讲的“灌入式”全讲课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不仅让授课老师上课吃力,浅显且泛泛的内容对学生也缺乏说服力,导致学生兴趣下降,课堂气氛不活跃。

对于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只局限在媒体报道的“雾霾”、“温室效应”、“富营养化”及各种污染事件上,迫切希望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的具体方向及内容。在此情况下,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应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总体讲授,使学生对环境专业有总体认识。然后,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环境问题,成立课题小组,开展一些研究型课题的学习。这些研究型教学课题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社会实践调查等,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发生根源、基本原理、解决措施等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既熟悉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方法,了解到环境工程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工程概论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践

根据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由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成果评价三部分组成。

(一)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是研究型教学的基础,是以课题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的重新规划。根据学生人数,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结合桂林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取得的成果,将《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内容课题设计为以学生调查实践为主题。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所作的汇报作为各章内容的开题,进而引出各章理论主题内容。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研究内容进行总体讲授、指导,使得课程生动、课堂气氛热烈,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桂林市水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大气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固体废物状况调查、桂林市声环境以及桂林市的生态之城建设五个部分。

(二)课题实施

1.成立课题小组。课程第一堂课为导论课,由教师对目前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工程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总体讲授,布置研究型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说明。课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报名,教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微调,保持各组同学水平相当,每组6名同学。

2.方案设计与实施。各小组成员首先根据课题题目,明确完成目标,讨论课题实施方案;然后进行组内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查阅、现场调查、数据分析汇总、书面总结及口头汇报等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以课下业余时间完成为主,教师轮流跟组进行指导、答疑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解决在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分组讨论,各课题小组方案设计内容如下表1所示。

在完成过程中,数据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纸质资料,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CNKI数据库等,以及环保局网站、环保局实时监测系统等网络数据资源。然后,再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完成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成果评价

1.成果展示与评价。首先由组长作为代表对课题完成内容进行汇报,同时对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课题组成员共同对其他小组的提问进行解答。根据汇报结果和答疑情况对课题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组间评价、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课题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对课题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并形成书面报告上交。

2.成绩评定。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6]。其中课程总成绩由学生个人的平时表现(包括课题表现、对小组课题项目的贡献)、所在课题小组成绩(要求3~4名环境工程专业老师对小组作品进行评定,取平均分)、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

三、总结与反思

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两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1.完善学生在课题完成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记录下课题完成过程中的日记与心得,不断总结课题完成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无改进措施,如成员分工情况是否合理、时间安排是否得当等。

2.教师对课题完成过程的反思。如根据每个课题完成情况,评价课题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研究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期在今后的研究型教学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浩,郭龙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开展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92-193.

[2]冯湘,王雷,林亚平.研究型大学创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8):69-74.

[3]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22-24.

[4]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篇(4)

【关键词】校园物质文化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2-01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它映射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文化发展样式。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活动场所建设等,它是育人方略的重要载体之一,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立足之本。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我校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遵循科学规律,合理布局校园内部区域结构,打造功能划分合理、学习生活便捷的结构,利用每一道优雅景致,赋予它们人文内涵。

校园四季有绿色,三季花盛开,假山池沼,鱼戏水中,草木含情,山水说话,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倍觉舒心,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进而起到心理保健的作用。

其次,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用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校园物质文化为建设和谐的校园生态系统提供肥沃的土壤,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空间进行精心布局、艺术创作,使校园充满生机。

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建造雕塑、摆放石刻、设立展牌,传承学校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进取、拼搏、团结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学校通过定期更换校园广场、甬路边展牌,宣传学校各专业文化和心理文化;在教学楼墙壁展示优秀毕业生照片、合作企业公司介绍、学生的作品等,形成专业化的校园风貌;在办公楼走廊放置教职工规范及学生规范牌、名人警句、名人画像,向师生传递美的信息,用蕴含丰富的哲理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我校充分挖掘学校人文历史背景。

教室环境的布置的标语、字画,花卉、鱼虫都对学生构成相应的刺激,引发美感的形成,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可以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感受到向上的力量,良好的教室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力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公寓管理以“整齐、统一、卫生、清洁”为标准,入口处墙面定期出版黑板报,张贴宣传画,宣传心理文化,宿舍间间有绿色,室室有生命,由学生参与或自行设计宿舍的布置,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展示学生个性化文化,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第三,建造现代化的场馆设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坚实之根。

建设“书香型”校园。为丰富全体师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学校致力于建立现代网络管理系统,分门别类完善和规整图书馆数据库,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进行自我补充、开阔视野,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资料。

学校每年都要添置大量图书,藏书量呈每年递增,此外,学校每年还订阅百余种报刊杂志,购置大量的音像资料。我校图文信息中心现有纸质藏书近7万册,电子图书5万余册,音像资料900余盘。阅览室订阅报刊353种,电子阅览室拥有微机104台,馆内座位数为540个。在建设“书香型”校园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同时,学校还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求学生读经典的书,读古今中外名作名篇,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 “每月一本心理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演讲、讲名著故事活动、书香班级评选、读书心得征文活动、名著影视欣赏等活动,使学生丰富了课余生活、充实了人生,陶冶了情操,力争“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建设信息化校园。完善现代化校园网络,进而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学生快捷多样地汲取知识的迫切需求。

(一)班级多媒体系统全部到位。在实现校园班班通之后,学校又投入资金将全校所有班级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实现班级教育教学的多媒体化。(二)学校网管信息中心改造。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学校重新添置服务器并改造了信息交换设备,改进建设校园网,传播校园文化,满足工作需要。(三)升级学校广播系统。校园每日三次播音,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新闻、音乐鉴赏、心灵美文、历史哲学、专业技术等栏目,每周日晚间播放以“真善美”为题材的电影,每月播放心理励志电影一部,让广播电视成为学校心理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阵地。(四)坚守“校园贴吧”,贴吧设有校园风云、心灵驿站等专版,师生互动,启迪智慧, 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素质。

建设“心灵港湾”。学校建立了二级心理维护中心,配备有放松室、沙盘室、团体辅导室、心理阅览室等功能齐全的心理工作室和心理辅导设备,先后培训了13名“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和12名“拓展培训师”,成立以学校咨询师为主要成员的“阳光心育研究中心”,组建了学生的“阳光心理社团”,在每个班级都设立心理健康联络员――“阳光使者”,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课、沙盘活动、读书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个体咨询等活动,达成以心育人的目的,春风化雨,温润心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篇(5)

关键词:学生;流失;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新生入学人数和在校人数都在不断增加,由此带来高校办学规模扩张、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增长等一系列问题。在竞争、压力的背后,由此也带来学生因各种原因而退学的现象。

一、高职院校学生流失的主要类型

(一)转学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第二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入学未满一学期的;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应予退学的;其他无正当理由的。在规定的内容中有些操作性不强,如对“确有特殊困难”的界定不明确,对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之际转学问题上存在漏洞。这些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学生家长为学生转学的现象存在,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流失。

(二)心理、精神疾病

现如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已经侵入了高校校园,侵蚀着学生的健康。这类学生性格内向,目标迷茫,不善于与外界交流;心理承受力弱,害怕与他人交往。也有受家庭成员不和谐关系的影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受到打击,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上大学后复发,病情加重。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傲慢、任性、怕困难、不合群、感情脆弱,将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想象与现实差距过大以及家庭单亲等因素导致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无心向学,进而产生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业。最终这类心理、精神疾病的学生选择了休学或退学,且成上升的趋势。

(三)厌学

主要表现为对所选择的学院或专业不满意,或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不适应。上大学后,理想与现实产生距离,心理落差大,产生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因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学习上虽很用功,但考试不过关,达不到要求。经过认真思考,认为无法达到毕业要求,与家长协商,征求家长的同意,选择了退学。有些学生迷恋网络,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愿望,寄希望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能够使其私人欲望、虚荣心得到满足,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迷恋网络,严重影响了学业,最终无法通过学业考核,无奈地选择了退学。

(四)违纪

大学生依赖性强,个性张扬,少数大学生易冲动,遇到事情不能宽容他人,不计后果,严重者致伤他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规定,学生被开除。另外,在高校中违纪的学生中又以考试作弊和旷课最多。因考试成绩与学生入党、评优、奖学金等挂钩,加上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旷课,即使去上课,也要么睡觉、玩手机、抄作业,要么说话,因此,考试时铤而走险,夹带纸条、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甚至叫人代替考试等。最终这类学生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被开除。

二、高职院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引起学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上存在的陈旧观念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的严峻,“读书无用论”、“上大学无用论”有所抬头,值得关注和警惕。与读大学高投入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学生及家长片面地认为大学读了“划不来”,很多学生、家长也就产生了念不念没有意义的想法。在这些社会偏见和陈旧观念的影响下,高职学校学生思想压力大,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从而导致学生流失。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疏于管教

由于父母既是孩子的抚养者,又是孩子的教育者,父母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顺从,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上了学,只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吃穿问题,至于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交给学校和老师去管就可以了。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对的,这其中关键在于孩子平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甚至被学校开除的学生大多是因父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或父母亲离异导致无人管教或者教育方法等问题。

(三)社会、家庭压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学生既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时代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然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结果,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薄弱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大学生生理心理上的日趋成熟及自主自立意识的确立,面临问题的复杂情感变化都需要自己去体验。在面对各种心理体验时,部分同学表现出自尊与自卑并存、独立与依赖矛盾的心理状态,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由于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离开父母后难以适应职校学校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流失。

(四)学校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开设不合理、教材选用不科学、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动手机会少等诸多教学问题,学生普遍感到学不到东西,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同时就业渠道不畅,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受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达到社会需要对人才的要求。这也使得学生的就业存在专业不对口、工资不高、工作环境不好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问题,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是学生最为担心的事情。

三、控制高职院校学生流失的对策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流失的现状,我们应该深入探究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学生流失,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严格学生管理,改善学校环境

严格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和班规班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引导、监督学生养成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意识,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违纪事件要及时查处,对严重违纪影响极坏的学生不能姑息迁就,对屡教不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典型学生给予严肃处理,必能净化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安全。同时学校也要下决心、下大力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二)改革教学管理

在课程开设方面要增加专业技能课的比例,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以学生和社会需要为依据,及时吸收新技术,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课时量,使他们在实践中学到更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实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对现行教材取舍增删,灵活使用,而不是全部照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揣摩学生心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积极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处理学生申请退学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以各种借口为由,提出退学。但与家长沟通后,家长都不希望学生退学。鉴于这种情况,学院注重与家长保持联系,遇事勤与家长沟通,特别针对提出退学的学生,请家长到校共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院、老师、家长三方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终生设计,为学生最终利益着想。这样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双管齐下,分析问题可能更透彻、更准确,解决问题就更能找到切入点,有可能事半功倍。对于个别劝说无效的学生,也要尽可能把工作做细,减少家长和学生对高校的敌视态度,保证学院安定团结,利于学院的稳定和发展。

(四)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人生观决定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因此,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特点,帮助他们尽快树立起新的目标;通过对校史、专业讲座的教育,让新生对学校、专业树立信心,形成爱学校、爱专业、爱班级的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目标,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起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目标,并为此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退学现象原因分析得知,由于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导致退学的学生不在少数。多数情况是由于学生无法适应以至融入新环境而产生逃避心理、厌学心理造成。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专题讲座等,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校园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给学生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老师在批评学生或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讲究工作方法,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高职院校正通过端正办学思想,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质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只要社会、学校、家庭齐心协力,对全体学生尤其是成绩或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加强引导和管理,退学的学生必定会越来越少,高职教育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伟. 对大学生留级、退学现象增多的思考和对策[J].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2002(4).

2、曾广明. 学生退学面面观[J]. 消费导刊,2006(12).

篇(6)

关键词:奥运理念高校思政方法途径

北京2008奥运会筹办了7年,将13亿人民向世界做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庄严承诺变成一份提交给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殊答卷。7年来,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实践,对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浓缩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之中,既书写了社会发展的宏图雄篇,更化为人们身边的点滴之变,诠释出东方文明古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理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一脉相承,回应了当今时展的呼声。

实然性:奥运理念的深度解读

(一)绿色奥运: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人类发展模式的自觉矫正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高歌猛进,“征服”自然的力量空前强大之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却正被撼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困惑不可避免地映射于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参与到成为全球第一盛事,随着场馆建设耗资日增,环境代价难以估量。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都在思考,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奥运是一种战略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智慧。1999年,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提出奥林匹克运动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环境与体育、文化并列,成为奥林匹克面向未来的三大支柱。绿色奥运的理念,深深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蓝图。而此次绿色奥运的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科技奥运:奥林匹克精神的不竭动力与奥运史的伴侣

回首百年,科学技术以其惊人的渗透力进入奥运赛场,为“更快、更高、更强”提供不竭动力。一部奥林匹克发展史,科技的身影相伴始终,密不可分。从优质精良的运动装备,到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从精确到毫秒的计时装置,到环保节能的竞赛场馆;从五彩缤纷的开闭幕式,到覆盖全球的赛事直播……科学技术让奥林匹克竞赛更加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在你争我夺的赶超中汲取不断创新的力量。

科技奥运支撑起北京筹办奥运的框架。在智能交通、洁净能源、场馆建设、信息通讯、奥运安全、运动科技等诸多领域,北京奥运会的7年筹办展示着中国的自主创新之旅。奥林匹克盛会让科学技术散发亲和时尚的光彩,在潜移默化间提升科技的魅力,催生着亿万国人的创新意识。它吸引更多民众学习科技知识,接受科学精神,投身创新行列。

(三)人文奥运:奥林匹克运动的进步机与世界潮流的助推器

奥林匹克指出:“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不仅关注个体的人,更关注整体的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闪耀人文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走过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相遇,为奥林匹克精神添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人文奥运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奥运是指“奥运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奥运参与人文现象,其核心是“奥运”,其现象是“奥运人文”;“人文奥运”不等于“人文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文现象”才能称之为“人文奥运”,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到奥运的参与文化之中,才能是名符其实的“人文奥运”,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直接形成的“奥运文化现象或景观”才是“人文奥运”。人文奥运构筑起北京筹办奥运的基石。北京奥运会将奥林匹克的人文底蕴深深锲入中国,又通过奥运会的舞台,将中华文明的精髓献给世界。人文奥运着力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各种文化相互了解与尊重,展示悠久的东方文明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新贡献,成为北京奥运会为奥林匹克精神写下的新注脚。

必然性:奥运理念的意义

(一)奥运理念涵盖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三大理念的构想发端于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之时,彰显了中国价值观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交融交汇。申奥成功一年之际,2002年7月,三大理念被郑重写入《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从申办到筹办,从承诺到行动,三大理念既顺应了当今时代进步的潮流,又踏上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节拍,这一切闪耀在筹办奥运会的无数细节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扬。正如《国际奥委会评估报告》所言:“北京奥运将给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在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灵魂,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是两翼。三大理念指向“以人为本”的核心,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循着和谐发展的轨迹前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类世界和谐。

(二)奥运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时代相结合的必然选择

奥运会四年一届的周期和主办城市的变换,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现代奥运之旅走到北京,已有22个城市有幸成为东道主。每个东道主都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自己的色彩,贡献了独特的理念。

1948年,二战后的首届奥运会在伦敦举办。不少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国家虽然还没有训练有素的选手,但出于对和平与团结的向往,纷纷应邀前来。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终于能够汇聚在五环旗下交流竞技,奥林匹克的舞台奏响了和平团结的时代强音。从汉城奥运会的“和谐进步”到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永远的朋友”,从悉尼奥运会的“分享奥林匹克精神”到雅典奥运会的“欢迎回家”,这些各具特色的鲜明口号,表达了东道主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奥运会百年之旅,正是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过程。如今,人类已进入“地球村”时代,勃兴于全球的奥林匹克运动,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只有与时俱进,变革创新,奥林匹克运动才能聚集人类文明的精华,浩荡而行。北京奥运会用三大理念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源自东方的活力,成为奥林匹克之舟的新航标,也为尚在种种发展模式中折冲斡旋、时有困扰的人类文明进程扬起一面风帆。

(三)奥运理念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正展开全球化的视野,融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走过百年的奥林匹克运动,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北京成为奥运会东道主,使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对话有了一个极佳的载体。三大理念展现出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的趋势,蕴含着应对现代文明发展挑战的探索,更注入了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用奥林匹克的语言,在中华大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舞台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对三大理念的弘扬与实践,使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找到了相通的脉络,两者的结合不仅呈现了世界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也充分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既是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馈赠,也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回报。

(四)奥运理念彰显了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之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际。中国的奥林匹克之路叠加于改革开放的历程,投射出一个民族复兴进取的伟大身影。城乡面貌的巨变,生活水平的改善,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无不与环境、科技、人文的进步息息相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不仅是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契合,更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结历史经验、经过深思熟虑写下的心得。

在这30年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尊重自然、自主创新、以人为本的重要。“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金碗银碗不如科学饭碗”。每一次观念的变化,都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生动写照。没有30年的物质积累,没有30年的思想解放,举办奥运会不过是个梦想,弘扬和践行三大理念更无从谈起。中国在前进道路上所做的思考与抉择,正通过北京奥运会这座舞台,通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现给世人。

绿色奥运不仅是一片绿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当绿色的种子深入民众之心,生态文明的森林便会蓬勃生长。科技奥运不仅让人们惊叹“鸟巢”和“水立方”的雄奇,更增强了全民自主创新意识。人文奥运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对世界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三大理念带来了北京的成长、中国的进步,在实践中提升中国人的生态意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三大理念从无形到有形,使奥林匹克宗旨和精神更全面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塑造着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气质,展现着一个国家团结奋进的形象。同时,三大理念的回响不会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休止,中国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应然性:高校奥运理念教育的方法途径新探

(一)系统教育:奥运理念教育方法的主流

1.积极开展奥运理念“三进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两课”,多年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显性教育模式存在着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等问题,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填充,而相关奥运教育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以北京2008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开展奥运理念“三进教育”,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都能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对大学生这一重要特殊群体进行奥运理念教育的主流方法。

在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健儿不断超越自我,屡破记录,使得中国在近年来的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量一直名列前茅,因此《义勇军进行曲》会在奥运赛场频频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也会一次次地高高飘扬,每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心中升腾,这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引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培养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开展以这些内容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大学生积极响应“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号召,结合高校实际开展“绿色校园”、“科技校园”、“人文校园”的创建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环保的意识,献身科技的理想,弘扬人文主义的精神,把他们打造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思维,蕴涵科技创新能力和充满人文主义气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

2.积极开展奥运理念专题教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目的不是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的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的过程中”。它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追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教育为核心。奥林匹克理念教育就是利用体育竞技运动这一形式,来传播奥林匹克理想、精神、宗旨、格言。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奥运知识演讲征文,开展体育比赛,邀请知名教育家、体育学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对奥运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这些措施都能使大学生们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的精髓,践行奥林匹克的生活哲学、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日常教育:奥运理念教育方法的有益补充

1.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建立奥运理念教育网站。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使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上的局限,但没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对面的直接真实,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管理制度的约束,这是它的不足之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照搬照抄传统方法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依据网络特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运行体制,创新教育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分理解科技奥运的内涵,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建立奥运教育网站,是对大学生进行奥运理念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教育载体而言,它所依托的网络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就教育内容而言,要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就教育过程而言,更加强调平等沟通和疏通引导,这些都给奥运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开办主题网站和博客等形式,运用现代媒体强大的功能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奥运教育,使奥运理念真正烙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体现在每一个大学生的行动上。

2.借用学生社团资源成立奥运理念研究组织。学生社团决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构成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才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部和团中央已经明确了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独立、自治、开放、容忍,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秉持理想以及在坚守这些传统理念与作为变革前沿之间保持张力,是我国高校在几个世纪以来展示出来的形象,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特质。学生社团是大学精神的天然承载者。所以说,在一个公民人格不够彰显的社会里做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在一个压抑个性的社会里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宽容精神,在一个民主不完善的体制下开始我们建设性的民主实践,在一个自由不足的体制下探索并拓展自由,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中学会合作,在一个志同道合的集体中全面地锻炼和发展自己,就是在现代我国大学生社团的真正使命。再加上当今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知识更新快,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所以可以借用学生社团资源,成立各种奥运理念研究组织,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尊重社会公德,崇尚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哲学。这有助于教育青年大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具备完善的审美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

3.构建“一个理念、两个平台、三层构架、四级教育”的奥运理念日常教育体系。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认识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超越了运动本身。奥林匹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从一种新的角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形成友谊、和平、尊重、公平竞争等奥运理念和价值观,完善人格,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大学教育而言,对奥林匹克理念的传承不应该是应景教育,而要触及其精神的“内核”。所以构建“一个理念、两个平台、三层构架、四级教育”的奥运理念日常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一个理念是指以奥运理念传承为理念。北京奥运会之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也许会淡出人们的记忆,但绿色、科技、人文将成为关乎民生的长远课题。以举办奥运为契机,在高校涵养友好和谐的环境意识,弘扬崇尚科学的文明风尚,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两个平台是指有效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对奥运理念进行全面宣传,增强奥运教育的影响力,实现校内外奥运理念教育的“共振”效应,使他们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更深的感悟。三层构架是指学校行政牵头,院系团委组织,学生辅导员落实的三层教育构架。四级教育是根据各个层次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各种奥运教育。具体而言,对大一新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奥运教育,大二学生可以进行日常性的奥运理念教育,对大三学生应对其进行重点强化专题教育,对大四学生可以将奥运教育穿插于职业教育之中进行。此教育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最大教育功能。

综上,新的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而奥林匹克蕴涵的博大精深文化体系与这一要求具有一致性,所以寓教于体,把奥运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通过社会上有利的奥运舆论和氛围来开展高校奥运教育,教育青年大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集体主义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爱国主义的情怀、国际主义精神,增强人文底蕴,提升精神状态,实现自我超越,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未来和谐国际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国宽,王琴.奥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J].职业圈,2007(21)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泛在学习;特征分析;网络文化;思想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94-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尽快适应时代特点,把握教育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向,并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提升教育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一、网络时代的泛在学习特征

泛在学习(U-Learning),有学者又称其为泛在的学习、普适学习、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1]。其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描述,但内涵大致相同,是基于便捷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进行自主化学习的方式[2][3]。泛在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学习理念,它涵盖了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的构建等多层面、理想化的学习观念。通过学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泛在学习理论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学习理论。面对网络到来的势不可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满足大学生学习研究和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而网络时代的环境特征,又与泛在学习的客观要求不谋而合。下面简要列举泛在学习的方法和特征:泛在性:学习者可基于自身的需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持续地、无缝地获得各种嵌入和非嵌入的学习支持。易获取性: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兼容性及信息与物理空间的整合,使学习者有较强的体验感和良好的接受度。交互性:学习者利用终端设备随时与专家、教师或者学习伙伴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协作与共享交流,也可以随时随地直接从泛在环境中获取信息。学习环境的情景性:学习者可以体验真实的学习环境,学习进程是无缝变换的且没有被学习者察觉,学习者甚至意识不到学习环境的存在。以现实问题为核心:学习过程是一种根据学习者需求的自我导向过程。以学生为本,它以学习者的学习任务和认知目标为焦点,目的是解决学习者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不在于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工具的使用。上述描述不仅仅是泛在学习的特征,更是学习的方法。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如何围绕泛在学习的特征设计工作平台和机制,提升工作平台的效果和质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基于泛在学习特征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

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围绕高校的育人职能,面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理论基础和专业机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结合泛在学习的方法,围绕工作目标进行设计与实践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要求的。这里,我们以某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工作实际进行高校网络文化平台的设计与实践,供高校各学院、学工部门参考借鉴。

1.矩阵管理,借势借力,设计泛在、易获取的网络文化平台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需求,设计具有较强体验感和良好接受度的,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持续无缝的学习和文化平台。

(1)微平台百花齐放,矩阵管理一呼百应。现阶段学生广泛应用的是微博、微信和QQ这三个微平台,因此针对三微平台,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性建设,如针对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指导、年级建立官方微信和微博,针对学生组织、班级、社团等建立QQ交流群,做到持续无缝覆盖。设立学院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对官方三微平台进行指导和统一运营,在交流群组设立联络人,保证全院微平台体系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整体联动,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2)舆情监控,有效发声。立足官方微平台,整合各级各层交流平台,建立联络员联动的诉求处理渠道,注重问题的接收和处理的机制。同时,开展积极正面的引导活动,如开展了“学院发声”栏目,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见解,起到预防和调控的积极作用。

(3)加强队伍建设,整合网络力量。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网络建设业务能力培训,提升队伍工作能力和实效,如聘请宣传部门进行培训,召开工作讨论会,进行专题研讨等。辅导员队伍是离学生最近的群体,开辟辅导员“微导心语”等专题栏目,进行思想引导、专题交流等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工作实效,定期邀请学院领导、学者、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心得感悟。借助家长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具有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决定孩子的未来发展。情感教育是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水平的有益尝试。因此开展“一封家书”活动,邀请家长给孩子们写信,表达他们的思念与感悟;中秋节时开展“月满中秋”活动,通过视频的形式,将家长的力量整合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

(4)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提升接受度和体验感。开展“学子SHOW”“达人”和“V团”等栏目,充分利用网络的扩散性,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2.延伸课堂,建设交互性学习渠道

利用网络渠道优势,延伸课堂,加强互动,通过新颖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建设交互性学习渠道。

(1)丰富党课形式,唱响主旋律。利用微平台在党团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紧握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借力借势,开设“微思想党课”栏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事政治热点,利用新颖的方式,如漫画、视频等,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正确的思想和时事认知方向。

(2)创新学习渠道,传道授业解惑。针对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创新学习渠道,邀请专业教师共同开设“信软微课堂”栏目,以提高服务,促进学习,加强互动。

3.以情景性活动为抓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

设计情景式的学生活动,在学生活动中融入教育信息,避免传统教育形式带给学生的审美疲劳。通过喜闻乐见、体验式、身边可见的活动提升泛在学习效果,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增加实际感受度。

(1)榜样学习,组织学霸主题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开辟“你好,学霸”专栏,专门为各年级学风榜样提供展示和评比的平台。通过图文的形式介绍展示自己,为自己拉票,官方平台进行学霸风采和学霸故事的专栏介绍,扩大影响面,起到榜样的作用。

(2)抓住契机,开展主题教育。利用大型活动,挖掘教育题材,提升主题教育效果。如利用学校银杏节的契机,开启“网络银杏节”“邂逅银杏,晒出我与银杏的自拍”,让更多的人感受校园之美,提升集体荣誉感,开展“银杏树下”主题征文比赛,引导学生们在收获的季节注重反思,加强大学的规划;银杏节志愿者征集,两线联动,提升志愿者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等。

(3)交换体验,体味别样人生。交换体验,倡导换位思考,如在三微平台上推出“交换120分钟”活动。活动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实施的形式开展,以学生食堂为载体,提供如加工、淘洗、保洁、售卖等多个工作岗位,使学生在2个小时的体验时间中,切身感受后勤人员工作的辛劳,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沟通和理解,构筑和谐校园。

(4)激励行动,养成良好习惯。发挥微平台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开展“晨曦计划”,提出好听易记的口号“早起来签到,一起做个‘晨型人’”,以积分的形式促进学生早起读书和锻炼,获奖的学生纷纷在网络上晒出奖品和心得,带动了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4.以现实问题为核心,以教育引导为主线,形成微文化

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逐渐建立信息获取习惯,形成微文化。

(1)开展网络新生教育。以迎新为契机,在微平台上开展新生教育工作。如:开展“家长请放心,大学我能行”活动,增强新生的独立意识;“谢谢你们,我的家人”,利用分别时刻,进行感恩教育;“逐梦大学”开展大学生涯励志教育。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抓住重大传统节庆日,开展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中秋节的“月圆中秋”活动,邀请家长录制视频,用丰富生动的形式实现情感育人;教师节的“教师节特刊”,开展诗歌大赛等活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正能量。

(3)开展时机教育。利用特定时机,适时开展主题教育和信息服务,提高实效性。如:在高考阶段,开展“学院邀约”活动,加强高考学生对学校学院的了解与认可;迎新阶段,开展“学长知道”“初识导生”“新生便利站”等栏目;实习季,开展“实习小报”“暑期特刊”等栏目;毕业季,开展“职飞航班”“企业风采”等栏目。

(4)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及时进行事件新闻推送,提升荣誉感和归属感。如:迎新时推送的“看到这件T恤,就知道是我们成电信软人”栏目,通过解读迎新T恤加强新生的归属感;开辟“学院喜报”栏目,将学院大事新闻进行推送,提高学生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学校烙印”。本文通过对泛在学习特征和方法的研究,针对学生特点和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目标,对学院网络文化平台进行合理设计,尝试探索一种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虽然实践时间只有两年多,但是从学生的调查、家长的反馈可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率达到80%以上,信息的交互速度得到了提高,主题活动的效果也有大幅提升,相较传统教育方式有良好的改善,但是由于学校、专业、区域等环境的不同,平台内容设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泛在学习的理论特征,针对实际情况予以内容上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艳,徐真.普适计算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2015,(1):166—168.

[2]石慧慧,刘奎.U-Learning与终身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