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动物科学课程

动物科学课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4 10:27: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动物科学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动物科学课程

篇(1)

平常看散文,看到作者偶尔穿插一两句古诗,立感品味上升,气质不凡。

小学科学课本属理科性质的课程,好像与文学、古诗风马牛不相及,但也不尽然。科学课中,也可以渗透古代诗文。

2014年4月11日,我市在我校举行市科学优质课评比。在优质课评比中,来自含山县环峰小学的朱玉腾老师,上了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一课。上课伊始,朱老师用课件打出了动画,讲的是地球上担了跷跷板,一边是鹿、羚羊,一边是一个猎人拿一把枪对着这些动物,当枪声响后,鹿、羚羊这些动物倒下,掉下了跷跷板,随即跷跷板的一端翘起,另一端的猎人因失去平衡,也掉下去了。这一激趣导入,说明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制造生态不平衡的人,最终也幸免于难。紧接着,朱老师说:这些动物不断被猎杀,还有的老死了,难道就这样灭绝了?这些动物该怎样生存下去呢?学生马上反应说:要繁殖后代!接着老师给予肯定,从而揭示出课题:《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接着,朱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四对动物图片,他们分别是狮子,鹦鹉,鸭子,蚕蛾。朱老师指着这些图片说:你们发现这些一对对的动物,两两之间样子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说:有的漂亮些,有的个头大些;有的是雌的,有的是雄的。学生们正在仔细观察辨析。教师接着说:你怎么知道哪个是雌的,哪个是雄的?怎么分辨?正像《木兰诗》里所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从此揭开了动物主要有有性生殖的卵生和胎生以及无性生殖的一些特殊生殖方法的序幕。

教师随口念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古诗,不仅增添了动物雌雄的难辨的神秘性,更增添了科学课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学生们可能暂时不能完全听懂和理解整句诗的含义,但对“安能辨我是雄雌”或多或少会理解一些的,所以学生在后面的回答中,很快就围绕“分辨雌雄”这一内容展开探索,对课程进行了精准引导和对接。而对听课的老师来说,那是眼前一亮,倍感新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感到老师并不是卖弄、掉书呆子,而是自然流淌的心中独白,提示学生――动物的雄雌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要讲出一定的科学道理。对科学课程来说,把古诗渗透到科学课中来,是个尝试,科学课上讲《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不仅能渗透生态平衡,也能渗透古诗。对于过去有没有人做过,不得而知,最起码,对本次优质课评比,是个亮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对科学课教学中插入古诗,也是有难度的。

1、要有文学底蕴和积累。本节课中涉及的古诗虽然不深,只是初中所学的,但要顺手拈来,恰合所上课文的内容,也不是易事。假如换一个内容,恐怕中学的内容没有能拈得来的了。只有饱读诗书,下笔才如有神,运用起来才随心所欲。

篇(2)

一、激趣引入,平添教学魅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以往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兴趣的激发,因而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要创新导入设计,以学生兴趣为教学设计出发点,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科学课堂从“导”开始绽放精彩。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寻访小动物》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新颖的导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开始,教师以谜语导人: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能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很快回答出来,学习兴趣明显被带动起来。

师:听到“动物”这个词,你们都想到了哪些“大动物”和“小动物”呢?

生:(七嘴八舌)小鸟、麻雀、大象、蛇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去哪里观察小动物呢?

生1:我们可以去学校的大树周围观察小动物。

生2:我们还可以去学校的花坛周围观察小动物。

生3:我们还可以去学校的草地上观察小动物。

师:大家快快组建小组吧,我们一起进行寻访小动物活动。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并以简单的提问设计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逐层深入,引出学习主题,让小学科学学习从“导”开始魅力纷呈。

二、生活探究,演绎魅力课堂

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其中也有很多内容值得学生去探究。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生活探究活动,演绎精彩的科学课堂。在设计探究内容时,教师还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点,以“探”促发展,让学生在“探”中学会学习,获得提高与发展。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这一课时,教师设计生活探究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装了冰块的杯子,并提出生活探究问题:装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一起探究,提出设想,并进行分析。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各小组提出如下设想:

1.水珠从杯子里漏出来的。

2.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

3.加冰时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针对学生提出的设想,教师不急于评论“对”或者“错”,而是组织学生针对设想,继续讨论,看看水珠真的是从“设想”中来的吗?此时,科学课堂逐渐走向,课堂中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从而探究出“水珠从哪里来”。由此可见,生活探究活动能真正带动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魅力课堂的构建。

三、课堂生成,点燃魅力智慧

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爱动的小学生,头脑也会时常进出一些新颖的东西或者内容。这些资源往往被教师当成“意外”或者是教学中的“意外干扰因素”。其实,教师要换一种眼光看待,将其变成有用的课堂生成资源,并加以利用,点燃课堂智慧的火花,将科学课堂推向。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教师充分运用科学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霉菌。在上课时,教师原本想要引导学生认识“面包发霉了”,并探究原因。可是,当教师引出“面包发霉了”这一课题时,只见一名男生大声地说着:“学校小卖部经常卖发霉的面包,吃了拉肚子,真没良心。”本身这一“意外”的抱怨会成为科学课堂的干扰因素,可是,教师沉思一会,回应学生:“的确如此,吃了发霉的面包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大家想不想一起探究面包为什么会发霉,然后提醒小卖部老板要合理存放面包,让我们一起远离发霉的面包,大家说好不好?”教师智慧的反应彻底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学生纷纷组建小组,一起探究面包为什么会发霉,从而总结出其保存条件。如果教师恶狠狠地对待学生的“实话”,并与之辩驳,那么只能让教师与这名学生“结恨”,而稍微转变话语,则能让科学课堂绽放光彩。

四、激励评价,促进魅力学习

魅力的科学课堂少不了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激励评价能够温暖学生的心窝,能够给予学生前行的力量,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为此,教师要在科学课堂上善于激励评价,以评价带动课堂学习氛围,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铁生锈了》这一课时,教师运用激励评价,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铁生锈了”,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此时,学生开始议论起来。

生1:我觉得铁器放在潮湿处很容易生锈,比如经常淋雨的自行车,铁的部分会生锈。

师:你真棒,能够举出生活实例说明铁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观点吗?

生1:空气中的“裸”铁容易生锈,也就是说没有涂过漆的铁或者电镀过的铁。

师:一个“裸”字生动的解释了没有涂过漆的铁或者电镀过的铁,生动有趣,非常有幽默天分哦。

篇(3)

在2001年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小学自一年级起开设自然课,其性质为科学启蒙课程。课改后,自然课改为科学课,起始年级也从一年级变为三年级。时隔16年,科学课从三年级又回归至一年级。那么,科学课缘何会受到如此重视?孩子们又应该在科学课上收获什么呢? 

一年级引入科学课是否过早 

从今年9月开始,杭州市时代小学科学教师张忠华有了一项新的教学任务——给一年级学生上科学课,每周一课时。 

暑假结束前,张忠华已经接受了专门的培训,为这门课作准备。浙江小学科学网原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网络研修活动,邀请有经验的专家为全省的科学教师培训。此次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适应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教学任务,暑假结束前的培训更为密集,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对新课标的解读和一年级《科学》教材和教法两部分内容。“有些比较超前的学校在几年前就已经尝试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科学启蒙类课程,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在培训中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张忠华说。 

除一年级科学课外,这个学年张忠华还要给四年级上科学课。“此前科学课从三年级开始上,所以到了四年级,学生们已经对科学学习方式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学虽然还以观察为主,但已经可以加入一些较高级的对比实验等。但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教学还是以启蒙、培养兴趣为主,多开展一些观察、体验活动,比如观察植物。” 

目前,已通过审定的《科学》教材包括教育科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青岛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等多个版本。张忠华所在的时代小学使用的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参与了教科版《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的编写。 

“在生命科学领域,低年级的科学教育主要强调基础方法的学习,比如对植物、动物的分类,就涉及到基本的观察、比较、测量、归纳等方法。”张劲硕介绍说,“这也是科学课开展的一个思路,即不直接灌输科学知识,而是以对孩子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为大方向。” 

有些家长担心,一年级课堂引入科学课是否过早,是否会给孩子造成负担。对此,张劲硕认为,其实,科学很早就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了。“当孩子最早去叫爸爸妈妈时,其实已经在使用分类的方法。所以,从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是非常正常的,并不算早。”张劲硕说,“而且在科学课上,孩子能动手做实验,并从中得到一些认识世界方面的启发、科学实证精神的培养,较早地让孩子们接受这方面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国际比较来讲,在科学文化传统较强的西方国家,科学课都是很早就开展了,而且从来都是与数学、语文同等重要的课程。”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红霞介绍说。在她看来,在我国,让孩子尽早接触科学教育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倾向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而缺少科学传统和思维培植的土壤。 

“相比于严谨和准确的科学数据和事实描述,我们更喜欢用形容词。比如媒体报道台风新闻,可能会用‘千军万马’‘摧枯拉朽之势’等词,但实际上,讲清楚台风中心在哪里、台风几级是怎样划分的、台风吹倒的树有多粗、台风为什么这样移动等,才是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科学追求的是事实及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情感表达。这样的思维我们一直有所欠缺,所以更要用科学教育来弥补。”张红霞说。 

在张红霞看来,科学教育越早开展越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脑结构是可以在后天得到改变的,外界的刺激越早,改变越容易发生。“而且,较早开展科学教育也符合孩子的天性。” 

在这方面,张忠华有着切身体会。时代小学此前也开设过科学趣味实验等课外兴趣班。“一年级孩子报名的非常多,对课程也很感兴趣。他们其实是很喜欢科学的。”张忠华说。 

一次重要的转变 

如今,科学课被引入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学校早期科学教育受到更多重视。“这是个重要的转变。”张劲硕说。 

2001年,依据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时将“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起始年级也从一年级变为三年级,此后直到2017年2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这16年的评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科版《科学》教材主编郁波坦言,我们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步,但科学课作为一门独立的新课程,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不重视与我们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说,“很多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不与应试升学等挂钩的课程当然不受重视,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等情况很普遍。而且,科学课标往往设计得很理想,但真正到了讲台上却因为种种原因,实际教学打了折扣。” 

在张红霞看来,科学教育的缺失还与当下国家教育的发展阶段有关。“我们当前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还很不够,科学教育尤其需要教育资源,因为它要求学生能動手,能出去考察,大到科技馆,小到植物角、动物角都是需要的。在这方面需要国家更多的投入。” 

张红霞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科学文化传统的不足。“我们对科学的本质还没有足够了解。很多人觉得,科学教育无非是让孩子去记一些科学知识,但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在此。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还不十分清楚科学与人文有何不同的教育价值等问题。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培训。” 

如何上好科学课 

如今,科学教育被更早地纳入到正规教育中。但刘兵提醒说,毕竟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不要把科学课的目标定得太高。“低年级科学课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科学最基本的感觉,包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兴趣等,不要把科学弄得那么冷冰冰的,显得很神秘,很高深。”而且,刘兵着重强调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公民的,而不是只为了以后从事科学研究职业的人或精英阶层,科学课程的广泛性应该得到重视。

     在张劲硕看来,科学课开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教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生命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要贯穿在整个教材中。现在孩子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很多,但他们眼中缺乏对生命的关注。我们生命科学的教育要让他们知道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除了人类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生命,不能唯我独尊。” 

张红霞则认为,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中国的小学生如果能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象,能准确描述观察到的事实,认识到说真话的重要性,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这说来简单,但并不容易。”张红霞在小学课堂观察时就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想象和拟人化的表达,但却不会客观地表达。 

“比如,孩子们看到蜗牛在爬,用手一碰它的头,头立刻就缩回去了。有的孩子就说这是因为蜗牛怕冷了,有的说蜗牛害怕了。这些答案往往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张红霞说,“其实这时老师应该追问‘你怎么知道’。客观描述应该是‘我用手一碰蜗牛的头,它就缩回去了’。至于是否怕冷、害怕,并没有被观察到。那么,老师应该继续问的问题是:多试几次还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吗?用温度不同的手再试试呢?这才是科学探究的态度。可是很多科学教师往往会表扬学生的想象力,而不是科学性。” 

“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一味要求孩子都能得出那个唯一的实验结果,应该引导孩子更注重科研探索本身的过程。”张劲硕说。 

科学教师如何“演” 

小学科学课从中高年级扩展至低年级,科学教师人才的缺口无疑会进一步增大。 

“目前我们科学教育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其中还有很多学生毕业后改行了。而且,现在科学教师还存在着对科学的综合性认识不足、对科学本质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未必就比高难度的科学内容好教。”刘兵说。 

2002年和2012年,张红霞等人分两次对全国21个省市的近4000名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科学性质的理解,相比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表现出了较低的水平,而且历经10年,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郁波认为,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的理解的核心。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也许懂得事实性的科学知识就够了,对于教师来讲,不懂得科学的性质,不懂得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别,就不能真正上好科学课。“这样的教师,不仅存在着将伪科学引入课堂的危险,而且不能做到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寓于科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寓于科学史和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情境之中,会长期停留在以识记符号为特征的‘应试教育’阶段。”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郁波认为在于让科学家真正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教师培训和课程设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所以,在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编写中,郁波邀请了一批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来参与。除了研究动物方面的张劲硕之外,还有研究植物、物理、化学、天文、自动化等方面的科学家和科普人。前几天,张劲硕等科学圈人士还与教育专家、全国各地的科学教研员一同开会讨论科学教育的相关问题。 

“其实,我们各大学、研究所每年培养这么多的硕士、博士,不一定都要去从事科研工作,也可以去从事科学教育工作,他们对科学研究有着更深入的认识。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的科学教育行业,人才需求都很大。研究领域较窄的科研人才我们需要培养,但同时也需要培养更多综合性的科学人才,满足科学教育的需求。”张劲硕提议说。 

张红霞强调,一流大学应该参与到基础科学教育的师资培养中来。“但目前这方面并未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张红霞说,“还可以让科学教师参与到一流大学的科研课题中,让他们切身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而不是在课堂上‘演科学剧’。” 

在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方面,张红霞还提出,课标的细化非常重要。“你要告诉科学教师,从哪里下手、如何循序渐进,甚至在课堂上要如何说话。” 

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探究与探索在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课堂效率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与经验。特此与大家一起分享与探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渐地进入了课堂。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图片,以及网络资源共享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又是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佳方式。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究。

俗话说得好,在小学阶段,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加上求知欲,使他们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三年级科学课《动物》一课时,教师事先搜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天生喜爱之情被我迅速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本单元小动物的观察实验中。

我们知道,在科学教材中,有关动物、植物、地球、宇宙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取它,掌握它,只靠书上的资料和和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提供一些有结构的画面,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哪种材料硬》一课,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看一段“易拉罐的故事”的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哄堂大笑后,去感悟,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

二、利用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小学科学课程把学生探究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结论,实验的安全、规范的操作步骤是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只通过看图、演示、讲解实验步骤还不够,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制作一些小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身边的物质(二)》,我在教学中发现: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气泡的现象是明显而易懂,而燃烧着的火柴容易熄灭的现象却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明确感受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实验所产生的泡泡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以致于耽误了第二个实验观察的最佳时间,只好重新做一次才能清楚看到实验现象。而利用媒体播放录像,使学生清楚了解实验方法,把重点移到观察火柴的燃烧情况上,并结合看到的气泡现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实验难点。

在日常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难点,教师应力求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主的探究,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的真谛。运用电教媒体来优化教学,能协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如演示实验要求:用投影仪可让细微变化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教学强调,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教育需要为他们提供发展机遇。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确实能有效地推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为了实现科学课程改革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如教科版版四年级下册的《认识常见的岩石》,它只是《岩石与矿物》中的一个知识点,但它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因此,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该内容进行了补充,让学生根据“化石”这一大的主题,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小专题;如上网查询资料。学生根据在信息课中所学到的方法,将所搜集到的有关化石的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并做成课件在班级的多媒体中展示。激发学生研究化石的兴趣,并在整理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同时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所以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把所学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把小问题带回去,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全方位的寻找答案。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实验教学,能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5)

一、科学探究课堂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如,在教学《校园里的树木》这一课时,让学生要按科学程序展开观察,先整体再局部,观察植物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观察方法,要求学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树木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在教学《蚂蚁》这一课时,让学生提前一星期对蚂蚁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如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在学生探究实验中,我也是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告诉他们在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不必害怕或隐瞒,使学生从小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从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事物、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在上《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时,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有的喜欢蜗牛,有的喜欢蚂蚁,有的喜欢金鱼,有的想要研究蚯蚓,我就让他们针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科学的观察,然后在课堂中设计一个环节让他们进行汇报、交流。学生的兴致很高,有的学生的观察记录得很详细,汇报得非常精彩,很有点“小科学家”的样子。在上《植物的叶》这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叶子和标本、图片,得出了“在大自然中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结论。有些学生对于这个结论表示怀疑,我就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带着大家一起找叶子,然后再两片两片地作比较!最终得出: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个结论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得出的!这不正表现出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吗?

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实验,只有通过教师实验前的有效引导,才能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只有通过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品德的培养。

篇(6)

【关键词】拓展教学模式;实验分析并总结;探究总结;活学活用;创新思维

教育系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实验教学更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实验教学是要坚持不懈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课标》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标》中要求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对于这“四位一体”的科学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农村教学中,实施的并不到位。老师和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不深刻,不重视,对于本学科渗透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没有挖掘思考,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甚至实验根本不做,有些实验室只是摆设。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

我们要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总结以下几条教学模式。

1.尽量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感官知觉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1)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感知科学源于生活。如:展示多种昆虫,观察地球仪,征集不同的土壤、岩石展示等。(2)动手操作。如学习《我在哪里》一课,让学生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互相讨论比较。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地球仪,风车,陀螺等。自己种植一株植物或饲养一只动物,科学养护,观察它们的特点,习性等。但是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要边动手变动脑。(3)多做实验,验证理论。如淀粉遇碘变蓝,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等。充分利用实验的作用,把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

2.巧用电教技术,化难为易,优势互补 科学课上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比如《天体和星座》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再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阳光的照射情景,反应变化过程,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光合作用”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如教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的内容时,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不能在一些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连线、填空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 “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对这类知识就不会只是死记书本内容而不理解了。

3.丰富资源,注重问题意识,深化探索研究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课标》要求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以上课标要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资源,养成发现或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一系列的学习模式,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教学中有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要先给予指导,在分析猜测总结时,尽量让学生发言,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爼代庖。

4.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堂外教学相结合,增强开放性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要适当的组织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组织参观表科技馆,海洋生物馆等;校内校外考察;科技小能手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他们的创造力。

篇(7)

关键词:科学课;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86-0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他们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如何才能上好科学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大多爱新鲜、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有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同时,我在教学中把大自然引入课堂,供学生观察学习。在室内放置动物、植物或它们的标本。如饲养蚕、蚯蚓等,还鼓励学生种植一些花草,养小动物,让学生能经常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的形态及其生长规律。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劳动习惯,又培养了爱心,使他们学到了科学知识。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把游戏相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自然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自然知识。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女同学胆小畏缩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铰链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铰链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老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极其公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外地获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实物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恰当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即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不能忽视实物。要上好科学课,老师、学生都要在课前去找实物,带到课堂上看。另外,有时电脑中的实物不能完全突出教学重点,看屏幕与拿在手中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要真正做到“该动手时就动手”。充分体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三、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1、鼓励质疑

教师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比如在讲授火山爆发和地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要给予必要的肯定,鼓励学生始终保持一颗质疑的心。然后,经过老师的总结,可以得到许多课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质疑产生的好奇心进入课程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2、鼓励合作

《科学》课的知识传授大多是通过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活动,我们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

再如,在讲授《拯救野生动物》一课时,我们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小品,即时表演,学生们参与性就很强。3、鼓励体验。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根据这一宗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等体验活动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