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 10:27: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开托管班的流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前后的变化,主要源于该院2011年实施的托管改革。“汶川大地震后,崇州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异地重建。为了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崇州市政府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下称‘省人民医院’)洽谈,挂牌成立省人民医院崇州分院。”省人民医院崇州分院(崇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陈和平,如此回忆当时的改革背景。
根据托管协议,省人民医院将通过输出管理和技术等方式全权托管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原为省人民医院干部医疗科的副主任陈和平博士,被空降至崇州,担任两所医院的院长之职。
尽管信心满满,但是履新不久的陈和平,还是在视察中被吓了一跳,“90%的门诊处方由退休职工开出,医院基本没有继续教育,部分员工下班就回家打麻将。”
鉴于医院托管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两所医院的等级提升,新的医院领导班子以医院等级创建为抓手,对全院管理制度进行了“地毯式”的修补。除了先后出台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外,他还按照1215的比例调整了临床科室的医师配备,重构了职能部门、大科系统、临床科室的三级管理模式,并建立了定期查房机制,实行内外科联合、全院性大查房,着力推进医院的制度管理和诊疗流程向省级医院靠拢。
依托于多年在省级医院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敏感,新的医院领导班子敏锐地看到了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资源整合的潜力。陈和平先后将两所医院的儿科和妇产科进行了人力资源整合,还对急诊及病区的部分科室进行资源重构。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从临床一线成长为医学博士的陈和平而言,托管后医院发展的难点在于如何加快人才培养。除了动员全院800多名一线工作人员按比例接受医学深造学习外,他还将全院50多名中层干部分批送到省医院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利用省医院的优质资源,陈和平还设想将两所医院的人员进行对调,以达到两院人才的互融互通。
[关键词]教育均衡;教育机制创新;办学机制;教师调控机制;选择性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8)07-0011-05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越城区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提出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治教办学的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把教书育人的模式加快转变到全面发展上来。而要实现这三个“加快”,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机制是有效的选择。
一、创新办学机制,经营教育品牌,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越城区在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按照“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公办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新校”或“名校+普通校”等办学模式;以公办、国有民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混合体为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等办学模式。
(二)法人资格多元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结合不同的集团化办学主体,推行三种不同法人资格制度下的办学模式。
1.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
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下辖学校(校区)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类似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教育集团内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实行高度共享。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办学校为单一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2.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
教育集团为一级法人,下辖学校(校区)为二级法人。教育集团对下辖学校(校区)的人、财、物等资源的调控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加以实施(类似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如名校鲁迅小学于2002年向社会独立融资4400余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民营学校——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2005年又向社会独立融资2000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幼托一体化的民营幼儿园——鲁迅幼托中心。与此同时,借鉴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模式,成立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四独立”的基础上,迅速提升集团下辖不同序列、不同办学性质的新建学校的办学品位,由2002年的38个教学班,发展为2008年的小学86个教学班、幼儿18个教学班的教育集团。从而使鲁迅小学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半径得到有效拓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3.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混合型办学模式
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既有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的办学模式,也包括所辖学校(校区)只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办学模式。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民办学校混合体为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三)运作机制多元化
1.“紧密型”的集团化运作机制
如百年名校北海小学一方面与它毗邻的公办学校胜利小学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把具有一流办学条件但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的龙洲双语实验小学纳入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管理范畴。整合后的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按“三个校区、一套班子、六个统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此举迅速提升了集团下辖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效拓展了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半径,使北海小学的办学规模由2005年的占地23.9亩、45个教学班,扩大到现在的占地85亩、85个教学班。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受到了老百姓的极大欢迎。
2.“名校托管”式运作机制
为有效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郊区学校,从2006年开始,越城区文教局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精选托管对象:一方面由城区选出优质品牌学校承担托管职责,另一方面把有办学潜力又地处远郊的学校列入接受名校托管范畴。
明确双方职责:受托管学校的职责——受托管学校作为学校法人,在与文教局原有的隶属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班级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相应的后勤生活服务管理及相应的档案资料管理等,全力支持托管学校履行托管职责。
托管学校职责——一是名校作为托管方,借鉴现代企业集团连锁管理的模式,派出强有力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对受托管的学校实行“团队契约式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进驻”。二是在托管期间,不但可以把受托管学校更名为托管学校的附属学校或某某校区,更重要的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与受托管学校教师形成价值认同,以保证双方能够真心实意地合作。三是托管学校依照与区文教局签订的协议享有相应办学自,同时,要接受区教育局对其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托管目标考核机制:一是区文教局与托管方签订名校托管办学目标协议。如为进一步办好投资3000余万、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树人小学南校区,区文教局委托名校鲁迅小学托管这所新建学校。在托管期间,区文教局把新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新生招生情况等维度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名校托管协议的目标考核范畴,从考核机制上提高名校托管的有效性。二是根据托管协议,由区文教局向托管方按托管协议支付相应托管费。
通过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我们总结出名校托管凸显的四大价值:第一,有利于突破现行体制下学校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等跨学区流动难的困境,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郊区。第二,有利于引进名校较高水准的教育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被托管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效率,促进郊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有利于学校转变思维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文化。第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出资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3.“名校联盟”式运作机制
区域性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学校必须起到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越城区文教局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学校发展理念:即“借势合作、错位发展、合作谋双赢”。按照这个办学理念,区文教局积极实施“名校联盟、强强联手”办学策略,通过“以多所名校与新办学校联姻,重组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办学平台,打造教育新品牌,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周期,保证新办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强强联合”办学策略,易地创办东风艺术幼托中心,迅速扩大了地处城区中心的优质园所的办园空间。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一句温情而富有诗意的话,已经成为越城教育系统中的一句流行语。它传递的是学校发展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4.“嫁接型”的加盟式办学模式
按照“品牌加盟、独立运作”的模式,名校只输出办学理念与管理流程,加盟学校在“四独立”的基础上,使用名校品牌的“配方”(质量标准)和实施名校教育的“流水线”(管理流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如省级示范幼儿园东风幼儿园依托名园优势,通过品牌加盟的方式,在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基础上,成立东风幼儿园清水分园。使这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区居民广为认可的优质幼儿园。
这些举措缩短了新建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其中城区达到88%,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创新教师调控机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
教育的公平、公正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公正,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的现状是优质师资向强校单向流动,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队伍不稳定。前几年,越城区的不少名校就像教师联合收割机,每年都要从弱势学校吸收为数众多的骨干教师,使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教育的“马太效应”,使本来就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失衡。如何解决教师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育俱乐部的“转会制”为越城区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教师流动转会制”的主要内容
越城区文教局在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交流制度、支教制度以及学校经费保障一体化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遵循程序、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区属学校全面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办法,具体包括:规定区属中小学在编在岗的骨干教师,要求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时,引进名师的学校按引进不同级别的名优教师,均需支付给转出学校2-15万不同标准的教师专业培养费。同时规定了骨干教师流动的“三年服务期制”。由于经济杠杆的调节,目前从弱势完全小学流向强势中心校的骨干教师较往年大为减少,有效稳定了弱势学校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六大优势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实施“教师流动转会制”,具有六大优越性。
第一,“教师流动转会制”是对原有人才流动固定模式的一次挑战,它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打开用市场交换原则处理教育内部事务的思路,为教师的流动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第二,“利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教师的逆向流动。首先,有了转校费的制约,优质学校在引进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时会“慎之又慎”,使得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流失,从而保护了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其次,有了转校费的回报,普通学校也因资金的支持有实力进一步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从而保障相对薄弱学校利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师资“绿色通道”机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有序流动。一方面,本办法明确规定骨干教师三年服务期后,可提出双向选择的要求,从而为师资的合理流动提供了相应的通道;另一方面,本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由组织派遣名优教师到普通学校或新建学校工作,均不必支付转校费,从而为扶持弱势学校和新建学校引进名优教师提供机制及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接受撤并学校分流教师不必支付转校费;二是本办法的实施,使众多名校一反原来的“拿来主义”,把新教师的招聘引进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名校的教师文化为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五,“教师流动转会制”顺应时展,增强了优秀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第六,“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当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本质是试图缓解教育不均衡特别是师资不均衡的一种尝试,其实施环境、操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根本的举措,还是要花大力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或弥合差距,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三、创新选择性教育机制,建立区域性教育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为此,在越城教育中,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操作思路,那就是:不同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教学。在这个操作思路的引领下,近几年来,越城区文教局积极营造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式的“教育超市”环境,教会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教育和学习的自,求得学习能量的充分发挥,实现教育消费的个性化,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实施五大举措,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选择。
举措之一:办好课程超市,开设套餐式课程。具体的做法是:每周安排1~2个下午的时间不开文化课,腾出时间开设“课程超市”。要求各校根据“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原则,开出涉及艺术、科技、手工、体育等六大类综合实践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一学年跨门类、跨学科、跨班级、跨年级自由大流动一次,小范围自由流动数次。此举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选择后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特长,被孩子们称为“快乐的课程超市”。
举措之二:尝试“作业套餐”,推行开放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做法有:一是“弹性作业,分层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树立成功信心的同时,又较好解决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这一矛盾。二是开展自我发展型作业设计,实行开放性作业。具体包括:探究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生活性作业,让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尝试电子作业,让作业成为“自我”的张扬。
举措之三:实施“校内留学”的试点。目前,尽管许多学校认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但许多制度和习惯却使其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比如,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感觉不好或无法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时,学生必须“从一而终”,是不能调班、转班的。而我们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它需要的管理是如何利用“学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管理理念,学校应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一个开放的、善于接受的、可选择的学习小环境”。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鲁迅小学为试点推行了一项“校内留学”制度:在班额允许、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假如某个学生与他的老师“不投缘”,在不伤害学生与老师自尊的前提下,学校为那些有强烈转班愿望的学生提供就学的“绿色通道”,允许其到同一年级的其他班试读一周或一月,以便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东山再起”,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
举措之四:多角度开放教育空间,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文化底蕴,学校从环境创设上兼顾学生课堂发展与时间发展。众多学校空间上的灵动感被更多教育内容丰富了:学校的图书馆以一种新的开放方式出现,不少学校的教室外都专门配置开放式的书架和座椅,不仅本班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取读,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都可以驻足读书;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房、实验室等都是供学生自主使用,课间、放学后,只要学生喜欢,他们都可以进入这些教室练习,除了学生夜晚休息和放假,这些教室的门永远敞开着……在学校,时时处处体现着“学生总是唱主角”的气息。举措之五:开展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史,教育公平的发展趋势包括两大发展模式。模式之一是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是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追求。“同一尺度的公平”主要是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模式之二是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选择的公平+能力的公平。“多元尺度的公平”主要是出于对个体的教育权(人权的一部分)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在对“同一尺度的教育公平”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的诉求,即关注对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的追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制度有可能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的有效选择之一,成为教育公平在实现优质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发展之后,进一步推动教育多元发展以及对个性公平追求的一种可能的有效途径。为此,越城区在积极实施区域性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形成书画艺术、翰墨文化、国际象棋、信息技术、全纳教育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生个性化选择学校制度的试点。
我们结合越城教育的实际,在成功创办特色学校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的基础上,把书画特色学校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培新小学作为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试点学校,允许对音乐舞蹈、书画艺术或国际象棋富有强烈兴趣并有一定禀赋的学生,就学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跨区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并接受免费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如今的少儿艺校和培新小学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人才与国际象棋冠军的摇篮。
这种学校制度选择的创新,使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的教育需求,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真正实现“多元尺度的公平”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一定借鉴。
四、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区域性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景展望
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今后,越城区文教局在扎实推进“四个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一体化、经费保障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第一,鼓励试点,建立教育特区。鼓励试点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机制。在体制难以整体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将允许和鼓励一些学校自行探索,取得成效之后再适时地予以评价、总结、提升和推广。
第二,不做“学校人”而做“职业人”——有序推进校长职级制工作。学校硬件条件均衡了,还需要实现师资均衡。一批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批好学校;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位好校长引领一个好的教师团队。为此,需要改革知名校长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的状况,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保证名校长在区内顺利、有序流动。
第三,加大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力度,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流动与支教的有效模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内高度共享。
第四,在深化特色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个性化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力度,是有效推进区域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未来选择之一。
从业者说:分析关键词玩转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优化师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网站在各大搜索引擎排名。为此他们需要在多个方面下足工夫,比如网站链接的选择和、网站结构和流程的优化、网页关键词分析、网站点击率的提高等等。这是个极其复杂的工作,单是优化关键词一项,就大有学问。比如,要想优化关键词,必须要进行搜索以及筛选并进行多重排列组合。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师要善于利用地理位置,注重关键词的时效性,还要学会分析竞争对手的信息,尽量不使用行业通用词等等。
华宇是某公司的搜索引擎优化师,刚进入公司面试的时候是网站编辑,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就是搜索优化。他看到身边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同事每天都是在不断地发帖,和别人去沟通、交流,于是他也尝试去做。现在,他已经有了固定的工作流程:每天9点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新闻,把好的新闻添加到收藏夹内。然后查看是否需要添加站内代码。到了11点左右要开始更新站内文章,这就需要把早上收藏好的新闻进行修改编辑。搜索引擎优化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写软文,华宇一般会安排在下午,结合早上看到的新闻进行创作。每天三篇软文后,还要在一些权重比较高的论坛和贴吧进行回帖,并在其中有技巧地加入关键词和链接地址。下班之前,再交换两个友情链接,华宇一天的工作基本就完成了。
支撑互联网公司业务的“三驾马车”
网站建设、网站托管、搜索优化是支撑互联网公司业务的“三驾马车”,而这其中又以搜索优化的利润最高、需求最大。从网站诞生之日起,只要网站存在,就需要搜索引擎优化,因此市场上优化师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中国目前有200~300万网站,公司类型网站20多万家。如果按照一个人管理3个网站计算,市场对搜索优化师的需求量在100万人左右,而目前中国成熟的搜索优化人才尚不足1万人。
三、巩固出口规模。鼓励企业积极出口,对所有生产企业每出口一美元补助一分钱。同时推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对生产企业每出口一美元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再增加补助一分钱。
五、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工作。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各类国际通行管理认证。对当年被评为国家级出口品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六、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为了规避出口收汇风险。积极推动我市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给予30%资助。
七、切实加强对外贸易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
(一)各县市区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外贸工作的严峻形势。认真研究本地外贸发展情况,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市政府决定继续对各地、各部门外贸出口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二)商务部门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调研。双月调度,季度小结,半年总结,年度结账,加强对出口企业在通关、商检、融资、退税、外汇、信用保险等各个环节所遇到困难,实行专班服务,积极推动银企对接、税贸对接、关贸对接,要组织涉外部门加强对企业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
1国税部门要进一步整合征退税衔接工作内容和流程。加快审核进度。要逐步推行出口退税审批权限下放,切实减少企业办事环节。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对信誉度好的重点企业申报出口退税免于提供纸质收汇核销单,实现电子化审批。加大对企业及基层退税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业务人员素质。强化内部考核机制,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加强正确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确保出口健康发展。
2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出口企业支持力度。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汇率避险、外汇理财等金融业务。积极拓展外贸企业贸易融资渠道,扩大出口押汇,出口保付业务。
一、注重管理流程的建立,管理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学院联合初期,办公室工作面临广、人员多,为了使学院办公室和学院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征求意见,制订了有关工作流程,如物品领取、物品添置、发票报销、经费申请、设备维修、文印申请、用车申请、工作联系、教室会议室使用、信息报道、学院简讯、文件收发、周月工作安排、项目管理和联合办学等工作流程和课外活动中心工作流程,为学院工作和课外活动中心工作制度化、规划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课外活动中心工作原有许多办学和管理的经验,学院合并后,为了使课外活动中心工作保证良好的运作,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汲取以往工作的教训,建立了课外活动中心工作流程,如学员报名、学员收费、学员退费、值班老师、任课老师、例会课外;活动中心分校恳谈会、交款、管理;联合办学开课人数、开课时间、开课内容、作息时间。
学院办公室工作流程和课外活动中心工作流程的建立,为学院工作和课外活动中心工作的开展趋于制度化、规划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服务意识的强化,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办公室工作和课外活动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为热诚为大家服务。办公室人员是学院部门人员最多的,而工作面也是最广的,树立服务意识,热诚服务,列入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利用每周二的例会,反复强调服务的重要性,树立服务意识,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求和努力方向。
近一年来办公室的工作量大,临时性的任务多,都能较好地完成。
1、财总工作。认真做好区物价局、财税局来院检查工作;认真配合区教育局对原少年宫和社区学院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工作;及时做好学院新增的培训项目和春秋假活动向区物价局备案;认真做好课外活动中心招生、春秋假和夏令营活动所需收据的准备;认真及时做好同城待遇增收节支奖的发放工作;做好部门项目管理的清算工作;课外活动的收费和部门培训班的收费工作;根据学院和部门工作的需要,及时购置物品并发放;根据学院建设的需要,添置了20台手提电脑和230张课桌椅等设备。
2、人事工作。认真做好2006年度干部考核工作;做好3位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做好上城区教师认定工作的配合工作;做好课外活动中心岗位竞聘工作;做好教职工的调动、内退和退休工作;做好离退休教师的慰问;做好在职教职工和退休教师生病的探望。
3、基建工作。年初,一开学就对学院的办公室、走廊、门窗等处进行整修,当时在任务紧,时间短,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办公室的老师全力以赴,及时联系装修单位,日夜包括休息日进行质量管理,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使学院面貌焕然一新做出了努力。从8月开始学院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改建方案的设想、讨论、设计、修改等,办公室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向区教育局打报告,申请改建经费;邀请团省、市、区团委领导和市、区教育局的领导,召开青少年活动中心改建专家咨询会;及时与区教育局后管中心沟通改建的设想;积极与设计部门(三个)联系,设计方案,出效果图,几经易稿,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整个改建工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军校大礼堂电表箱的安装;吊顶、粉刷、门窗油漆;住舍楼和教学楼雨管的疏通和教学楼盖漏。学院新安装12台空调。
4、课外活动中心工作。统一招生,规范收费。在活动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各教学分点负责人根据“中心”的要求,拟定招生简章送报中心批准,按物价局审定的收费标准在每学期开学初招生收费,强调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招生,培训款一律上交少儿课外活动中心,集中管理、使用。2006年3月底的市财税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检查中,课外活动中心的各项收费均符合市物价局、财税局的标准,我“中心”规范的管理模式获得了一致好评。
春秋假实行,整个的活动方案设计、活动简章的发放、报名收费和计划的实施及后勤保障的主要工作落在办公室。办公室的全体教职工全力以赴,克服种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出色完成任务。
5、工作。区教育局交办、本单位受理、其他方面转办的来信8件、来访2件和来电5件,均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办结率均为100%。
6、宣传报道和简讯工作。有90篇通讯和文章刊登在各类报纸上;有38次上电视台。编印六期《上城区社区教育简讯》。学院网站、页面不断得到完善。进行了部门页面设计活动。
7、接待工作。认真做好全国“十五”星火计划社区教育课题组(2次)、江苏教育厅、苏州市电大、深圳市、厦门思明区、沈阳和平区教育局、大连中山区、浙江省义乌市、宁波江东区教育局和海曙区教育局、象山市等社区教育考察团和教育部成教协会、杭州市成教协会领导和省市教育局领导来院接待工作。做好市教育局数学学科高级职称考评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的接待工作等。
近一年来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到了学员和学员家长的好评。
三、注重培训思路的创新,培训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2006年,在上城区教育局和社区学院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课外活动中心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机构充分发挥了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社团和俱乐部活动,特别是春、秋假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一年来,以“成为杭州最好的区级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成为教育局属下效益最好的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成为社会形象最好的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为目标,在开创新思路下工夫,在拓展新领域上见实效。出现了“三增”:即培训数量的增加,社会效益的增大、经济效益的增高。
1、统一领导,扩大规模。在学院统一规划下,已有27所中小学纳入了“课外活动中心”的管理,开设了网上报名,招生打破校际,扩大开班面,方便学生就近培训。培训中心的办班规模、学科门类在逐年扩大,2006年的秋季班开班种类已达到了22个类别,共开设了50多个班级,共有学员1400多人,其中上半年600多人,下半年800多人。
2、统一管理,确保质量。中心与各个分点学校签订学生托管安全协议书,做到职责分明,确保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每学期,召开两次各分点学校负责人会议,提出要求,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模式。每个学期对各分点学校的学员家长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心”派专人到各分校听课,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分点学校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中心”的工作。在2006年6月和11月,“中心”分别召开了课外活动中心各分校负责人经验交流会和工作恳谈会,在会上,各分点负责人针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反思和研究,为学院的招生、校外活动的开展、“中心”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3、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本学年除了继续与维思得英语(现已规模庞大,人数达到600多人)、回宫格书法、奥数研究中心、学能中心等品牌班联合办学外,又引进了多个培训项目,如:从2006年9月份开始,与钱报合作的小记者班;与写作专家徐启贤老师合作的“写作抒情班”;与时代、胜利、天地、娃哈哈学校合办的安心班,这些都体现了“中心”在探索中进步,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好学校、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家长、服务好社会的宗旨。
4、“伙伴快乐成长营”活动(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在贯彻实施市教委关于2006年推出四个假期的相关文件,上城区社区学院、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精心设计、推出了“上城区伙伴快乐成长营”系列活动。“中心”在学生的春假、暑假、秋假期间,以“伙伴快乐成长营”为载体,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书法、舞蹈、表演、航模等艺术科技社团活动,田园俱乐部、登山俱乐部、勇敢者俱乐部、模型俱乐部等丰富多彩的俱乐部活动,上海科技馆、东方绿舟、苏州沙家浜、乌镇、余杭双溪等游学俱乐部活动和环湖远足、走进博物馆、紫阳街道科教中心等雏鹰假日活动,切实解决学校和家长的困难,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社会大课堂”中,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功能。
据统计,共有7000余名中小学生在“伙伴快乐成长营”中得到实践和锻炼。伙伴快乐成长营“在拓展中学会生存,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在快乐中享受健康”的理念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学院办公室在2006各项工作中,有成绩、有收获、有经验、有教训、有缺憾……感谢学院各部门对办公室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2007年工作思路:
我们将以社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指导思想,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区”为目标,以“内三线、外三线”为抓手,开拓创新,不断努力,力争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管理,力出成效。
1、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范围。根据工作性质,明确办公室和课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
2、制订工作岗位职责。根据工作人员范围制订相应的工作岗位职责。
3、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如考勤、文印、发放办公用品、用车、信息、门卫、教室使用、联合办学等工作制度。
4、完善工作流程。根据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
二、努力拓展,力求起色。
1、在原有课外活动中心工作的基础上,条件成熟时单独注册,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建立多种办学模式。争取创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根据青少年活动中心迁址和改建,积极做好的准备工作和配合工作。
3、盘活财产,有效配制和利用。
4、建立信息员队伍,完善学院信息平台,办好《学院简讯》。
5、定期下各部门了解情况,做到服务送上门。
人物简历
朱磊: 红杉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高级架构师,负责红杉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发展。14岁放弃清华大学少年班保送机会出国留学,19岁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士及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学成后就职于美国Sun公司,负责硬件芯片的设计开发及技术团队的管理。曾任美国网讯公司的首席架构师,带领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WIN(WebEx交互网络)、WIP(WebEx交互平台)、WIS(WebEx交互服务)等一系列网上服务平台,以强大的技术管理力量促成WebEx迅速成长为硅谷知名企业。
今年3月,善于收购初创公司的思科花了3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全球商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商网讯(WebEx)公司。因占有10%左右的股份,其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朱敏,一时间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去年4月,一个定位提供下一代网讯服务的公司――红杉树(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国杭州成立。朱磊―朱敏的大儿子、网讯公司前首席架构师,正是这家公司的CEO。
“红杉树是硅谷的一种树,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比较细,但长得很直、很高,比较可爱。”坐在记者对面的朱磊谈到自己公司名字的来历时,眼睛发亮,仿佛自己就是那样一棵“红杉树”。“美国前总统时,就带来了一颗红杉树,种在了杭州的西湖边。”
在国外创业、工作了20多年后,这个曾经的“神童”毅然回国创业,试图打造一个比网讯的产品更完善、更有竞争力的服务平台。
家人影响很大
14岁时,朱磊放弃了清华大学少年班的保送机会,随父母去了美国。19岁时,这个比父亲低一级的“小校友”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士及电子工程的硕士学位。
朱磊一家都称得上具有传奇色彩。由于“上山下乡”,他的父亲朱敏当了10年农民,生儿育女数年后考上了大学,后在36岁时考取了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始接触电脑。后来,他和别人共同创办了此前占全球网络视频会议64%市场份额的网讯公司,现在国内主要从事投资工作。而朱磊的母亲“为家庭牺牲了很多”,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协助丈夫管理网讯公司的财务和人事等工作,一直干到副总裁的职务,目前在美国也主要从事投资工作。
“我父亲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能把事情看得更远,看到更大的目标,还有就是他那种敢想敢干的精神。”朱敏和儿子共同出资创建了红杉树公司,任公司的董事长。
朱磊笑着介绍,家人都是事业型的,对自己有很大影响,“就连我奶奶退休后每次打麻将,都非要赢。”“我现在创业的条件比父亲好,怎么也得比他干的事大。”朱磊说完哈哈大笑。
斯坦福毕业后,朱磊曾先后加盟Sun公司,创办过软件公司,但最后在父亲的邀请下,加入了网讯公司,担任首席架构师的职位,并解决了许多他父亲和技术人员都“搞不定”的技术问题。
挑战网讯
在网讯期间,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朱磊还干了两件看似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大事”――他曾经在半年时间内,每天坚持跑步10到20公里,最终完成了马拉松长跑;还和同伴一起攀登上了4000多米高的雪山。“运动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一些问题,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这也跟我们家族好强的个性有关系吧,想在一些方面证明自己。”
喜欢冒险和挑战,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朱磊没有满足自己在美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是选择了回国创业。在他看来,美国的产业已经相对成熟了,而中国正处在发展阶段,经济正在从制造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变,不管是技术上还是业务上有更多可以创新的地方。“另外的原因是,希望看到中国高科技有更快的发展,自己也想从中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我比较佩服微软、甲骨文这类公司,从无到有,一直到现在做了几十年。这也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每个人都在找适合自己的事情。”朱磊坦承,他的终生事业梦想就是把红杉树做大,做得比网讯更好。
“作为网络会议公司,网讯的产品在当时已经是很超前的想法了,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可以做得更好,而这就是现在红杉树要做的。”朱磊从不掩饰自己挑战网讯的决心和信心。
统一通信已经成为思科公司发展战略中的一步重棋,在网络视频会议市场占有64%市场份额的网讯早已被其“觊觎”很久。网讯所提供的服务: 一是网络协作,可以方便同一公司的员工在世界各地同时办公,波音公司是其最主要的客户之一;二是可以让一个公司进行网络销售,不同地方的卖方和买方可以实时共享数据。这种网络服务的核心是为一个公司搭建起一个内部和与外部沟通的平台,最根本作用是促进销售。
立足中国谋世界
红杉树产品的服务理念源于网讯,是一个基于网络的,集软件、数据和专家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性平台,但其产品和市场定位比网讯更大、更全面,保险、金融业等以销售为导向的企业目前是其主要客户。“在目前来看,红杉树没有很直接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是在整体里面的某一部分有些竞争。”搞技术出身的朱磊说话不喜欢夸张,但言语间流露出的自信却不难察觉。“简单一句话,红杉树的服务就是帮助企业实现实时以及非实时地营销、销售,并与业务上各个互相关联的流程相融合,而这正是网讯没有做的,这也是我们长期的一个目标。”
网讯的产品本身还是一个通信的工具。“举个例子,比如对于一个产品的销售可能会涉及到50个步骤,网讯的服务可能只能作用于其中的某5个步骤,而这5个步骤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朱磊介绍,红杉树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还提供传统的企业软件,比如管理和业务流程软件等等,是把整个业务的流程都支持下来,更像是一个传统的企业软件和通信工具的结合体。
另外,网讯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服务提供其实还只是一个技术上的服务,朱磊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从企业角度来看,他买了一个软件,考虑两方面服务:一方面是营销涉及的一些数据上的服务,另一方面就是专家性质的服务。”朱磊称,红杉树的最终服务除了有整个业务流程的网络托管服务外,还会提供很大一部分数据的分析,提供更个性化的营销。而且专家的服务也会加入其中,提供一整套业务层的服务,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我们直接竞争对手很少的原因,因为在传统企业软件和通信服务方面都很有经验的公司不多。”朱磊自信地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数量均快速增加,随班就读工作迅速发展,培智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以招收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然而,90年代中期,大量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不能得到就业安置,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也纷纷下岗。社会需要受过一定职业培训的智障学生,但此时我国智障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智障儿童的学前教育未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前中度智障幼儿教育(4~6岁)几乎空白,有的学校虽然有了学龄前一年的教育,但对中度智障幼儿的教育训练才刚刚起步,使许多智障幼儿错过了身心发展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
其次,智障学生的高中教育未形成。90年代中期,我国尚无智障学生高中段教育,以致智障学生不能发展必要的专业能力,形成一技之长。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智障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学生一迈出校门就将陷入“就业无门,升学无路”的境地。
再次,智障教育的康复训练刚起步。智障儿童缺陷的补偿、纠正,需要医疗、训练、康复工作的干预。因此,培智学校不仅应具有教育职能,同时也应具有康复职能,但当时的培智学校尚不具备。由于缺乏康复训练,智障儿童丧失了康复良机,严重影响了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回归主流。
最后,中度智障教育的课程、教材不配套。为适应轻度智障学生教学需要,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培智学校(班)教学计划 (试行)》,组织各地进行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于1992年开始陆续使用。这套教材积极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智障教育规范发展。但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巨大变化, 1987年的《教学计划》和1992年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育训练需要。
综上,探索十五年智障教育意义重大。它可以更好的保障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能够进一步完善智障教育服务体系,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社会。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1.建立纵向的教育体系
(1)建立学前康复班,开始智障教育向前延伸的探索
为了解决智障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991年开始招收6~7岁的学前智障儿童,建立学前班,开始智障儿童学前教育的探索。
(2)开办职业培训班,开始智障教育向后延伸的探索
为了解决九年义务教育后的智障青年职业培训难的问题,1996年,在综合分析当地社会发展现状对劳动者的实际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与区教育局、区残联、区劳动局一起研究,开办了面点制作专业培训班,开始了职业教育的探索。
(3)创办全国首个智障教育职业高中部,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
智障学生经过一年职业培训后,其职业能力确实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发现,他们在这一年内只能获得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其文化知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智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就业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2000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我们首选了烹饪与园林花卉两个专业,在全国率先办起了智障教育职业高中部。
(4)创办全国首个智障青年就业培训托管中心,对中重度智障青年进行就业培训和托管
职业高中部的成立,为中重度智障青年解决了升学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困难。但是如何安置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中重度智障青年,这在当时是一个难题。我们在考察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智障人士生涯教育机构的基础上,于2001年在教育局与市残联的支持下,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办起了智障青年就业培训、托管中心,专门接收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升学而又暂时没有得到就业安置的中重度智障学生。开设了文化学习、社会适应、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等课程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进行生涯教育,这在全国属首创。
至此,形成了“学龄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纵向教育体系。
2.建立横向的教育体系
(1)教育康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智障儿童学前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智障儿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我们系统分析智障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深入调查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着手编制智障教育学前课程。
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校学生已经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当时,只有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没有适应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的教材。1999年,为了发展智障教育职业高中,我们启动并完成了《智障教育职业高中课程》初稿,开始编写职业高中教材。为了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2000年,我们着手编写《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课程》和生活语文教材,2002年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数学编写。
为提高智障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并于2000年开始了个别化教育研究。
(2)医学康复
20世纪90年代,学校针对智障儿童的具体缺陷,与省儿童医院、省中医学院联合组成智障儿童治疗小组,接着又成立了“智障儿童康复实验中心”,对智障儿童用头针、水针、生命信息等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2000年后,学校引进了专业康复人员对智障儿童进行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康复训练有: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3)训练康复
通过建立智障学生康复档案,进行基线测评,并采用动态评估等方法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实施了感知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感觉统合训练和语言与沟通能力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主要研究成效
1.全国率先建构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模式框架
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模式:将九年义务教育向前延伸三年,解决智障幼儿入园难问题,重点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功能康复,挖掘其潜能;开发中度智障教育的课程、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促进智障儿童适应生活;将九年义务教育向后延伸三年,解决智障青年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难问题,开设适宜智障青年的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教育,提高智障青年的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智障学生在接受十五年教育的同时,还充分接受康复训练,以补偿其身心缺陷,促进其功能康复和健康成长在接受十五年教育之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开辟多元的途径,帮助他们较好地得到就业安置,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真正地回归主流社会。
2.建构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的课程
我们设计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高中课程。
(1)以康复训练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课程,填补了我省学前智障教育的空白
我们以康复训练为重点,开发了《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生活自理、感知、肌能、认知 、沟通和社会适应等几大领域,并提供了相对应的教育康复训练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填补了我省学前智障教育的空白。
(2)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材,补充了我国智障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教育课程。为了使教学适应智障学生,我们根据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把其中的生活适应课程目标进行了细化,并把课程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还开发配套教学评价,形成了分年级划分课程内容的生活教育课程纲要和相配套的教学评价表。
二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课程。我们吸收了基础教育改革语文教育新理念,依据《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训练纲要》精神,围绕生活教育这一主题,开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课程。提出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目标,建构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语文字、词、句教学体系,形成了常用1000个生字教学序列和口语表达教学序列,建构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体系。
三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课程。我们以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中度智障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把握生活化、实用性和弹性等原则,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从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度量、数据处理等四个方面,围绕中度智障儿童生活问题,选取学生现在或将来所需要的、学生有能力学的、生活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经研究,形成了中度智障儿童数学课程体系。
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生活语文教材(中度)、义务教育生活数学教材(中度),填补了我国中度智障儿童教材的空白,提高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教学质量。开发教材中所提出的“生活化”理念,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高中课程,填补了我国培智学校职业高中的空白
我们把智障教育职业高中课程分为文化课、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等部分,提出了职业高中课程计划。选用“A”型课程结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1:3左右),用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文化课围绕专业课设计,文化课中的语文、数学与全日制培智学校十八册教材相衔接,为专业学习和职业活动中必要的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它直接为专业服务,为今后的就业服务。专业课的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而公共课和选修课则根据智障青年适应社会要求和专业要求而设定。
3.完善了我国智障学生的教育体系
建立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纵向教育体系和“教育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康复”横向教育体系,完善了我国智障教育体系,保障了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为我国智障教育向两头延伸积累了经验。
4.创新了我国智障学生的就业安置,拓宽了智障青年就业安置渠道
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支持性就业模式。
(1)进行分流培训
学校采用职前分流、分项培训的方法,对轻度的智障学生和中重度的智障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内容的职业培训。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创设专用教室,开办劳动工场(缝纫车间、针织横机车间、工艺品制作车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职业高中则对学生进行两个专业的系统培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发展专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开展定向培训
定向培训的方法有:进工厂实习,培养操作能力;定向编组辅导,发展专项技能;定期回访,反馈情况,调整培训方案。
学校用定向培训的方法,为福利工厂输送了缝纫、印刷、小五金二十余名学生。
(3)建立实习基地
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已建立的实习基地有:杭州花圃、大观山农场(园林)、新丰小吃(面点)、钱塘大厦(客房服务)。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实现多元就业
学校设立了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化运作,与民政、残联、劳动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联系,逐步形成了几条稳定的毕业生输送渠道:与街道签定定向培训、定向分配意向书;由残联推荐按1.5%的比例就业推荐给用人单位;与市劳动局形成意向,每年推荐劳动就业岗位。
由于政府出台了1.5%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我校的毕业生又大多取得了初级和中级专业资格证书,企业愿意接受受这些过良好教育且有一技之长的智障毕业生。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建构了包括基本劳动技能、职业训练、实习基地专项培训和职业证书教育相结合的与就业安置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多元安置模式,有90多位学生得到了就业安置。在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有如下三方面的发现。
第一,毕业生就业后,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有了改观,完全融入了社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家长不再担心自己年老后如何养活智障儿女。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智障人士的认识。毕业生得到了所在单位的首肯,他们能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主动积极,对同事、师傅、领导能礼貌相待,能够自食其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第三,毕业生在职业劳动中认识了自我的价值,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他们人生的价值在职业劳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多元安置模式,为智障人士就业安置提供了思路和典范,更具创新性和普遍意义。
5.创新了我国智障教育的教学模式
建构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智障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形成了在个别化教育计划指导下的包班制管理、主辅式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形态,为培智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了借鉴。
6.扩展了我国培智学校的服务对象
研究了学前儿童、学龄儿童、智障青年、脑瘫、自闭症、言语障碍等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为我国今后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扩展积累了经验。
7.提升了培智学校办学的实效性
本研究发展了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造就了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素养高、多学科专业团队结合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为巩固、深化和扩展课题成果储备了人力资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