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 10:27: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发展的变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科技发展战略 实施效果 指标体系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日趋深入,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要使科技发展战略真正发挥效用、创造价值,必须要从概念阶段转化为实际行动阶段,战略实施与控制给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本文提出了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并根据此思路提出一个简洁实用、合乎逻辑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更具有实际意义。
设置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基本思路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的跟踪评价,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力求客观,注重战略目标的合理性评价。战略目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正确、可行的战略目标是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战略控制的评价标准,是战略获得成功的保证。
加强管理,注重战略实施的阶段效果评价。企业只有加强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阶段效果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战略目标进行调整、控制,才能保证科技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实现。
突出重点,加强对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实施效果评价。重点项目的完成,可以有效推动总体战略目标的充分实现,提高战略实现的水平,因此还应考虑设置科技发展战略重点评价指标。
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般来说,评价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各个指标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怎样评价”的问题。我们在遵循了指标设置的少而精原则、微分化原则、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设置了2个一级评价指标,14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不管战略规划时考虑得多么全面、周详,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你总会感到“变化大于计划”。因此适时地、客观地、高效地对正在实施的战略进行效果评价,并据此采取相应行动,无疑是保证科技发展战略既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避免评价时机不当
战略评价活动应当持续地进行,而不只是在特定时期的期末或在发生了问题时才进行。当环境变得愈来愈复杂、市场变化越来越快时,战略评价活动的频率也要相应提高。
避免评价指标短期化
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时,常出现注重短期的财务指标现象。由于绝大多数财务指标都不是为长期目标制定的,而有些战略需要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施完毕,其实施效果可能在数年后方能显现,因此,这种做法有时不仅难以对战略做出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反而在客观上“弱化”了战略目标,并极易对战略实施产生误导。因此,在确定战略评价指标时,要侧重于长期的战略目标,兼顾财务指标。
制度安排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取决于法律、政治、经济等的需要和行为准则,并受科技水平的影响和制约[1]。我们把文化产业制度安排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济规律。文化产业属于一项经济活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管理制度。二是文化规律。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内容的产业,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还必须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遵循符合文化规律的管理制度。三是科技等环境因素。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制度安排的影响,在整个影响体系中处于比较靠后的地位。这种现象在科技与文化结合不紧密的早期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过,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文化与科技之间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产业之中,不少新兴文化业态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文化、经济层次,转而依托科技手段和科技载体。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对文化产业制度安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上述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因素中,科技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甚至成为决定性的考虑因素[2]。为了便于讨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用“匹配程度”一词来衡量两者间的契合关系。从文化产业出现至今的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安排之间是匹配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反应了科技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首先,科技进步突破了原有的管理形式和模式,对文化产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管理制度必然产生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要适应科技发展,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文化、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产业制度,都必须尽量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相匹配。其次,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生产和管理技术。这些生产和管理技术涉及文化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环节、运行环节、制造环节等等。这些新的技术为创新管理制度创造了技术和硬件上的可能。比如: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规范网络行为创造了条件;数字版权的出现,为制定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条件。
如上述所说,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管理制度安排,两者间匹配程度还在不断增强。但是两者间的匹配程度却呈现出波动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一方面,由于不同媒体的相互融合,不同生产方式间的相互嫁接,加上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使文化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文化企业总体数量不断增加,还出现了一些巨型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文化生产关联度增加,延长了产业链,极大地刺激了文化服务业的需求,带来中小企业大量涌现。二是文化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由原来侧重分业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在现代科技推动下,各种文化产品生产越来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包括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越来越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各种技术行业之间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文化管理体制要适应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相互融合的需要,从原来注重分业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上述两点说明,近几十年来,科技与文化产业制度之间的匹配程度呈现出向上波动的趋势。不过,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之间匹配程度只能得到一般的经验性结论。通过考察一百年来科技发展水平与产业管理制度化建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发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90年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了产业管理制度的建构速度。只是这仅仅体现着一种质的趋势,而不是量的变化。之所以难以进行量的考察,就在于对重大科技发展的衡量标准很难确定,而对每一阶段内的科技创新数量就更难以确定了。另外,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说,文化产业的兴起也只不过是上世纪中期之后的事情。正是因为其成长、发展历程较短,考察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缺乏数据支持。如果抛开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建构,而对其他产业管理制度进行统计则模糊了科技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对科技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制度建构的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难以确定,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难以用精确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表示。这也是研究这一问题并不适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原因。
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
科技与文化产业制度之间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是完全匹配或完全同步的。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时滞。这里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超前于科技发展水平;二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第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在这一阶段里,科技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从人们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到技术与文化相结合,再到技术本身再次发展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制定出完善且有预见性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从上世纪末,尤其是本世纪初之后,则出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现象。一方面,科技发展大大加速,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制定相关产业管理制度的速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其兴起时间不长,结合程度不够,人们在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时,还没有太多的应对经验。从近20年来文化产业制度的事实来看,确实如此。上世纪90年代即出现了数字影视技术,但是我国到2002年才实施《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我国于1992年首接入互联网,网络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我国到2000年才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至今仍无专门立法来规范网络行为,而其他关于互联网文学产权、网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同样是1992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而我国却在2008年才出台关于手机短信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而且该制度在实践中还极不完善。上述事例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滞后于技术出现之后约10年左右的时间。在对单个国家的技术成熟程度、管理制度的试运行时间等因素进行纠偏和平均之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安排之间仍然存在有大约三至五年的时滞。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时滞现象并不完全是负面事情。相反,时滞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必然。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才造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发展不同步,这也正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的前提。科学技术的兴起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各种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可能始终一致,也不可能同时一致,这也就造成了科技发展的时快时慢、时大时小。某项科学技术本身需要经历谋划、提出、产生、发展、完善等阶段。所有这些科学技术个体的叠加,最终就会形成技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发展模式。除了科技是周期性发展之外,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是波动前进的。按照经济波动理论,经济发展是周期性波动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自然也会出现波动前进的现象。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两者各自都是周期性地波动前进,而两种波动之间也会发生影响,相互干扰。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在同一时间周期里,两种波动相互叠加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不同步。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叠加的结果仍然会出现波动现象,只不过叠加后的波动周期和波动范围不再具有直观的规律性。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而不断波动前进。科技具有工具属性,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使用工具,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作用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就是维护科技推动其发展的保障。科技和制度不可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前者必然起主导作用,而后者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时候,就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作用的正向效益最大化。比如,当互联网技术成熟之后,文化信息中的加密、传播技术盛行,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制度加以保障,才能保证这类技术给文化传播、消费甚至是文化发展带来最大的正向效益。否则,如果失去了管理制度的制约,就可能会导致互联网领域文化服务质量和内容的混乱。再比如,当印刷技术普及之后,成册的文字宣传已经平民化,就需要相应的印刷行业管理制度,否则印刷产品就会无节制发展,落后愚昧文化的产品就会泛滥。随着文化与科技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科技除了能够给主导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之外,还为制订文化管理制度提供了可能条件。而科技的进步,将不断促使着这一可能条件的改变,并进而要求出现与新条件相符合的制度。所以,文化管理制度只能根据科技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科技的完善而完善。当科技创新过程存在波动时,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必然随之而产生波动。同时,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这种波动还不可能是同步的。
三、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正向效益最大化的途径选择
从上世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科技、加大国内科技创新力度,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科技发展体系,并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但是相比较同时期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和对社会的保障能力,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有限,而且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大国,科技的发展从资金、人才、系统性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只有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的解除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科技发展的范围和内容,为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
一、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
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词汇,也同时代表着各行各业的水平,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1.科技发展体系化更加明显
科技发展的体系化代表着该行业科技发展的长久性以及继续研发创新的保障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科技发展的体系化正在加深,比如在某一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创造,而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这种源源不断的发展方式能够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积累科技创新的厚度。
2.涉及领域更多
现代科技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办公交流都需要运用到现代科技,另外不论政府部门、学校等单位,还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或者个人都在通过现代科技进行活动,而且除此之外,科技涉及的领域不仅仅在范围上更加广泛,而且在深度上也有明显进步,高精尖技术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点。
3.科技的专业化程度更高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体现专业化的程度,传统技术的特征发生了变化,比如某一领域的技术不仅仅在该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运用的专业化程度更高,能够体现出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科技的另外一个专业化就是在各项技术之间的联合运用程度更高,虽然技术的使用领域具有专业性,但是其涉及的专业领域已不再单一。
二、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技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人才基础有限
任何力量的对比最终都会落到人才的对比方面,科技的发展也是如此,最终科技的进步与创新都需要人才来完成,因此具有良好的人才储备是发展现代科技的重要力量,但是现代我国科技的发展在人才方面还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现代人才培养的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高层次人才国外流失严重等。人才基础有限的问题现在也必是长时间影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阻碍因素。
2.研发资金方面存在问题
科技的发展除了要求专业的人才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障,我国在近些年来一直不断加大资金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对科技的资金支持力度,我国的研发自己数量还不足;另外我国研发自己的利用程度也存在问题,比如一些科研院所、学校等对于研发自己的利用率有限,造成有限的资金无法运用到更广的领域。
3.科技产出不足
科技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现代科技产出的问题,只有不断的通过产出的方式才能逐步的促进科技的发展和更显,这种产出不仅仅只技术方面的创造和更新,而且包括理论科研文章的发表和被引用问题,我国近些年不断加大科技产出,并且规定了明确的目标,但是仍显不足。
三、应对措施
针对我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加大人才培养
人才强国是现代许多国家选择的发展方式,我国也应当继续坚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一方面是改善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都应当更加贴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是加大人才回笼政策,鼓励更多的人在国内发展,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2.优化资金支持
资金是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很多国家对于科技发展规划给予了明确的资金保障。我国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资金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保障资金的使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资金使用的每个环节等进行管理。
3.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合作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一些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和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以便让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科技的发展在也应当坚持这种思路,促进三者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林业科技 生态坏境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23-01
国家林业局的《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贡献率将达到50%。其中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为林业科技发展的四大主题。坚持继承发展,注重长短期战略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与区域协调、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与产业科技相结合、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六个结合。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出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以及发展林业科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 在林业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
一是将突破林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作为重要任务。这要求扩大资源总量、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以达到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目标。
二是超前进行林业高新技术研究的产业化部署任务。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多形态等高新技术研究、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产品开发研究以及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等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
三是积极开展前瞻性的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展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四是加强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和政策引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五是全面加快建设林业技术标准化的质量监督体系。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并加强修订和实施完善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不断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的水平。
六是进一步建设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研究实验平台以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的建设,从而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不断完善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是不段完善林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服务体系。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并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从而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新趋势。
八是进一步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这要求必须不断前瞻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化地开展林业发展战略理论和政策模式研究,进一步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决策支持体系,从而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2 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重创,尤其以林业资源为主要代表。传统的林业产业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促进现代化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重大课题。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源泉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道路,这需要通过不断革新的科学发展现代林业以摸索出一条适合的生态建设之路。因此,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林业科技发展是构建林业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环节
当前社会的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是切实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产业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促进林业进一步革新,从而保障现代林业的生态发展之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科技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发展方向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仿生科技的发展一直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于我国的科技进步有重大贡献意义。林业科技在提高资源的有效生产效率、丰富我国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中排污减排事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林业科技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纯天然无污染的农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是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表现。
2.3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推动性作用
低碳经济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中森林树木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低碳经济是以科技为发展的原动力,林业科技的充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之路,在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林业科学发展既然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这要求从基本上提高林业科学工作者以及科研界的生态意识,只有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具体的科实践当中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努力。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提高受破坏林业的修复工作,还应该开发技术保护已有的林业产业资源进而促进全面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把握好林业生态建设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林业科技的发展重心就不应该仅仅围绕着林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建设,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方面的技术开发使得林业资源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积极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技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系统 外包 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 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 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 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时间如流水,屈指一数,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年之久了。在我的记忆中, 这些年来,我的家乡潍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才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后我常常沿着河边的小路走,一直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才坐上妈妈的车回家。那时候,白浪河的水不是清澈见底的,而是污水横流的。河面上常有人们丢弃的废物和飘浮的死鱼。一阵微风吹来,我还可以闻到一股令人生厌的气味。使我快乐的是河边的树,它们开得花是那么绚丽多彩,妖嫩的似一位位美丽的少女。
现在一切都变了。治理过后的白浪河不再有气味,我还可以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河边铺了绿油油的草坪,又种上了许多我不知名的花,百花齐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使白浪河变得更美了。从我家窗前放眼望去,啊!多么翠绿的景色,若置身于花的海洋中,闻着令人陶醉的花香,会使人如痴如醉;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画卷。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处处都有着高科技的潮流,然而这也是一种变化。前些日子神七终于发射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啊!随后,宇航员出舱等过程都是处处顺利,真让人高兴啊!同时,这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变化。从神舟五号开始,我们的国家就开始了载人任务。从一人到两人,,再从两人到这次的三人,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的工作任务难,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体现,我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而骄傲。
这些年,家乡的楼房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矮矮的楼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样式真是五花入门,多种多样。一栋栋高大的楼房如众星拱月般地环绕着潍坊这个美丽的城市,使这座城市变得更美了。
家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更重要的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以前,有什么事还要骑自行车四处奔波,现在坐着公交车,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你看现在科技发展得多么快啊!
关键词:科技;经济;主成分分析;协调性
0 引 言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同时又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制约。如果科技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则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失去根本动力;如果经济发展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则说明科技成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科技发展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即保持协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朱李鸣(1994)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张仁开(2008)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科技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与协调机制。白敏植(1997)提出了基于二元相关实用模型的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判方法,并以邯郸市科技与经济协调度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朱李鸣(2000)认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就是指它们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估指标体系。张首魁(2006)基于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西部省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_。张仁开、杨耀武(2007)将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划分为五大类型:发达协调型、发展协调型、落后协调型、科技领先型、经济领先型,并对其科技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实证评估。祝爱民(2007)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我国县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李斌(2009)研究了我国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全国各地科技发展现状受地方经济和国家政策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科技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别计算主成分得分并排序,得到排序的等级差。如果经济发展水平排序远大于科技水平排序,则说明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发展水平排序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太多,则说明科技有超前或过度情况;如果二者排序大体相当,则说明科技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具体的分析方法是:首先分别建立能够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分别确定发展水平主成分,计算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及排序,得到二者的等级差;再对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2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苏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所用数据为2000~2007年,数据来源为2001~2008年《江苏统计年鉴》,所用软件为SPSS17.0。
2 实证分析
2.1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1 反映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了8个反映科技发展水平的指标,即: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活动人员数、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研究与发展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发展课题数、申请专利授权量。
2.1.2 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以下9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 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
2.2.1 确定科技发展水平的主成分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到8个反映科技发展水平指标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见表1)。
从表1可见,第1个主成分反映了93.403%的信息量,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用该主成分作为江苏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科技发展综合得分=E
2.2.2 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见表2)。
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前2个主成分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97.102%的信息量,因此可对这2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经济发展综合得分:(83.256×E+13.837×R)/97.102
2.3 计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
根据上述2个得分公式,分别得出2000~2007年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排序及等级差(见表3)。
2.4 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2000~2007年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综合得分的发展态势见图1。
从图1可知,2000~2007年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态势基本一致,通过图形可以初步判断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841,通过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和肯德尔相关分析,得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1,显著性水平为0.01。作为反映匹配性的肯德尔相关系数和反映等级相关程度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都为1,说明江苏科技与经济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协调性,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科技水平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3 促进江苏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继续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为了切实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江苏必须利用多种政策手段,积极拓宽科技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科技投人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辅助的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R&D投入和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3.2 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江苏具有一批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力量雄厚,但由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研究类型上的差别及中介技术市场的不完备,两者之间的沟通成为制约科技产出效率的“瓶颈”。建议政府部门以此为突破口,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转化机制,把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移和网络化信息平台作为构建R&D环境的重要前提,确保各科研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协作,加速先进技术和研发成果向企业转移。目前,我国的技术市场还不够健全,发育程度低,使得通过技术市场交换的成功率很低,并未真正发挥作用。鉴于此,江苏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让市场,培养专门的经纪人和仲裁机构来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使技术市场有一个质的飞跃,使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