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健康服务管理

健康服务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4 10:27: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健康服务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健康服务管理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和优质服务新体制的要求,以“三同”(即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联管服务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构建流动人口“无盲区”、“一体化”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格局,有力促进全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目标任务

(一)建立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在认真调查摸底,掌握流出人口、流入人口集中地点,通过县、乡(镇)发函,签订县、乡(镇)两级《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服务管理协议书》,明确界定流出地与流入地服务管理工作职责,做到常态化服务管理。2016年10月份前,签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议,县级层面不少于50家,乡镇不少于250家,形成县乡互织的双向服务管理协作网络。

(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加强沟通和配合,定期交流流动人口协查反馈信息,协查反馈及时率达到100%,实现异地查询、跟踪监测、动态管理,形成区域协作信息共享机制。

(三)建立流出人口、流入人口计生协会。搭建流动人口与县乡政府、村居沟通联系桥梁,更好地做好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卫计服务和便民维权。同时,充分发挥“四自”作用,加强自我服务管理。2016年10月份前,创建流出人口计生协会不少于30家,流入人口10家。

(四)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从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小孩入托入学、奖励优待和就业保障等方面,保证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待遇,流出人口、流入人口享有均等化服务。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6年3—4月)

起草工作计划方案、“双向”服务管理合同文本和相关制度,并组织乡村干部进行讨论,使之更加完善和利于工作推动和开展;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精心部署和安排,并就相关业务进行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9月)

1.清理登记流动人口。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居、工厂、居民小区、各类市场,全面普查登记流出、流入人口,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账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签订“双向”管理协议。制定出台流动人口区域协作的政策性规定,以协议书形式明确界定双方责权利,便于互相督促和检查。以县卫计委或乡镇卫计服务中心名义,向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外县、乡(镇)发去公函和协议书,分别与他们签订《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服务管理协议书》,建立区域双向协作关系,明确双方工作职责和具体人员,形成县乡“立体交叉”的“双向”服务管理协作网络,促进常态化服务管理。

3.组建计生协会网络。建立健全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所在地计生协会建设,做到流动人口协会进企业、进商贸市场、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使之成为沟通联系政府、村居的“桥梁”和“纽带”,更好地开展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卫计服务和便民维权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四自”作用,加强自我约束和服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加强信息化建设。配齐配强乡村流管员,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升他们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将网络延伸到村级,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普及和应用程度,为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加强沟通和配合,定期交流互馈流动人口协查信息,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

5.开展均等化服务。开展流动人口“三同”服务,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优先落实好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6类基本卫生计生公共服务,让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服务管理

(三)检查验收阶段(10—11月)

通过查阅基础台账、签订的协议书、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服务管理资料,听取汇报,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综合评定工作完成情况,并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考评范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委成立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朱绍中同志任组长,石辉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计生服务科,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规定时限要求,强化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稳步实施,抓好落实。

(二)抓好信息核查。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全员流动人口清理登记,相关部门共享信息的比对和系统调整完善工作。依托国家PADIS系统和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及时上传或反馈协查信息,为区域协作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联互通。

(三)推进区域协作。一是完善双向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和强化对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育龄妇女的服务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区域协作制度。与相关市、县、乡及时签订协议,开展区域协作,及时对流动人口卫计工作进行协商、通报和反馈,实现“两地”信息交换和服务管理工作的衔接,在个案信息通报、婚育证明办理、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技术服务项目落实、行政执法等方面,落实协作工作责任。三是推进区域服务管理一体化。通过协作双方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专项清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宣传教育、卫计服务等活动,切实提高区域协作服务管理水平。

篇(2)

经济全球化与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客户服务文化交流与合作,营销领域的的多元化和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电力营销企业的客户服务管理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客户服务管理战略的的发展,通过企业内外部的融合与创新,寻找新的服务增长点,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战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与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在全社会针对客户营销服务型的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电力企业机制的改革创新,具备高服务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特征。

(一)加强客户服务管理意识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立命之本企业的客户服务理念的创新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思维意识是企业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前途和发展战略,是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如果企业没有服务改革和理念创新,那么企业也就失去时代性和进步性,所造成的企业文化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更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二)增强客户服务管理水平是电力企业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基础企业服务型客户管理战略建设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在按照制度和规范进行工作的同时,遵循真诚为客户服务的原则,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自身观念的转变,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对市场经济环境的认识,放眼国内外,拓宽视野,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客户服务水平,充分履行和展现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到企业文化与人、社会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因此,企业的客户服务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工作健康运行和发展。

(三)提高客户服务管理能力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石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要求企业做到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因此,企业营销服务战略和创新服务产业的建设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服务创新,市场经济就无法健康运行;同时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企业发展和建设客户服务型的企业管理和产业战略。企业服务管理理念建设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

新形势下,加强电力营销领域的客户服务管理策略与措施

(一)规划客户服务内容方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客户服务要以人为本,要真诚地面对客户,用心揣摩客户需求,充分考虑客户利益,鼓励客户参与服务的规划与设计,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量身提供服务品牌、服务模式、服务技术、服务概念、服务传播等方面的差异化服务。现代服务营销要求企业提供全程化的客户服务。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客户服务流程和标准,提供客户服务的效率,科学合理的设计客户服务各项目、各环节的流程是客户服务工作顺畅进行的保障。将企业的客户服务流程化,并切实认真长期执行全流程,才能优质、高效地服务客户。

(三)加强客户服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客户满意度,大力提升客户价值。向客户提供独特和增值服务,鼓励和支持客户积极参与客户服务过程;应用新的技术方法管理客户关系。广泛应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技术收集、整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系统化地分析和研究客户行为,寻找合适客户,为客户尤其是关键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维护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关系,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四)实施创新服务策略,不断提高客户价值服务营销面对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树立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要以便利客户为原则,及时研究客户购买后的感受,不断开发客户最需要的新产品,更新和优化服务产品组合,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

结语

篇(3)

【关键词】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上虞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数量也日益俱增。尤其是城乡结合处流动人员数量庞大且流动性强,就业广泛,变更频繁,成分复杂,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1 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征

就以我们曹娥街道为例,截止2012年10月底,流入人口有32874人,其中流入育龄妇女13059人,其中已婚有7351人;未婚为5708人,占流入育龄妇女总数的40%左右。而这些已婚的流入育龄妇女中持《婚育证明》人数仅为1955人,不到流入婚育龄妇女的20%。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安徽、山东、福建、河南、江苏、江西等省。文化程度调查中,抽查了安徽、山东、福建、河南、江苏、江西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平均情况为:大专以上的2.2%、高中(中专)的9.44%、初中的62.25%、小学的22.75%、文盲半文盲的3.36%。由于受经济条件、技术限制,流动人口主体为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农村季节工以及经商等,这些人员以非正规的短期就业为主,一般从事工资水平较低、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2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不够平衡 “重经济、轻治安,重使用、轻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依然存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表现为虽然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但工作没有深入开展,流于形式,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妥善处理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2.2 服务管理任务重 流动人口的增多,房屋出租户数量急剧递增,管理任务愈加繁重。当前,居民闲置空房的增多,客观上为流动人口租住私房提供了方便。

3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探索思考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街道发展计划 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街道发展计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战略地位。目前,流动人口已成为曹娥街道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为曹娥街道实现“两个率先”做出了积极贡献。

3.2 完善机构,健全网络,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统筹管理

3.2.1 要政府牵头,切实加强各成员单位与人口计生部门的统筹协调;加强流动人口目标责任制管理,明确职责,切实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

3.2.2 健全工作网络建设 乡镇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按照流动人口数量配足专职管理人员。

3.2.3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要认真组织基层计生干部、计生服务员学习有关文件、政策,不断提高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从思想上改变对流动人口的看法。

3.2.4 加强区域间协作 积极主动与其他省、市联系,不断拓宽流动人口双向管理范围。充分发挥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作用,及时提交反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确保双向服务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性。

3.3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强调宣传效果

3.3.1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现行生育政策、优先优惠政策以及奖励扶助政策,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

3.3.2 在交通要道书写永久性计划生育标语、设置宣传栏或宣传一条街。并积极与妇联等群团组织部门联系,开展大型文艺汇演及大型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3.3.3 精心印制流动人口宣传资料或宣传品,发放到每家每户,并经常组织流动人口进行学习座谈,用朴实的语言、具体的典型事例分析优惠政策、奖励扶助制度的好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4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强化属地管理

3.4.1 在乡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和新居民事务所合署办公,推行“一站式”服务方式,为流入人口集中办理有关证明,提供咨询,既方便群众,又方便管理,也可不断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新的有效经验。

3.4.2 强化属地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本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做到与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提供市民化服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3.4.3 加强政企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在拥有五百多名外来育龄妇女的大型企业,计生办组织开展“推动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温暖送到家”的活动,并做好宣传、在厂内成立规范化的流动人口之家、开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宣传专栏、在生活区悬挂横幅、展出宣传展板,分发宣传资料,大力宣讲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恋观,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3.5 健全网络信息,强化优质服务

3.5.1 进一步优化计生技术服务 根据流动人口需求,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定期为流动育龄人员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生殖健康检查、随访服务,并建立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

3.5.2 进一步拓展优生优育服务 将流动人口纳入“三优”工程项目之中,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能够享有同等的优生优育服务。

篇(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新模式。

二、工作目标

以全面落实“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为目标,以综合管理、联合执法和利益导向等制度为举措,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积极构建高效、及时、便捷、有序的适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新体制,规范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和生育秩序,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政策内生育率,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制度。成立县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业或行业目标管理,所在地乡镇政府与企业和单位签订《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责任书》。县工业园区确定联系人,定期不定期和所在地乡镇政府召集企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同所在地乡镇政府对企业和相关部门履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职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二)以外来人员信息采集为重点,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建共享制度。建立动态的流动人口信息体系,是进一步理顺外来人员管理机制,提升外来人员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工业园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基础。该项工作由所在地乡镇政府和公安部门负责,成立工业园区流动人员信息采集小组,编制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花名册等。

(三)建立多部门经常性联合执法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是当前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和核心。在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公安、综治、国土、住建、人口计生、所在地乡镇各司其职,重点加大工业园区企业、建筑工地的联合执法。每年要组织两次以上联合执法,坚持每季度清理流入人口、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维护合法权益,开展便民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利益导向制度。要突出“三个重点”,即以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人群,以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为重点环节,工业园区的企业为重点范围,将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等优质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向流动人口宣传优生优育、妇幼保健及科学育儿知识,提供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要统筹利用区域内现有的医疗技术服务资源,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定点服务,公布医疗技术服务机构信息,帮助流动人口努力避免和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并得到及时、便利、适宜的避孕节育指导服务。合理增设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逐步实行按需供应。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是控制和减少违法生育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大举措。各企业及工作人员一定要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合法权益为前提,坚持依法行政,充分认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化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精简管理层级,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夯实人口计生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二)坚持依法行政、居民自治的原则。

(三)坚持部门统筹、社区服务的原则。

三、实施方案

(一)健全管理服务网络

1、由市人口计生局统筹成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站。

该站为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领导职数2名(站长、副站长各一名),负责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日常服务管理工作。

2、社区服务中心要明确1名班子成员分管人口计生工作,明确1名社会事务部副部长主抓人口计生工作。

(1)社区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居委会计生信息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开展人口信息采集、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协会、基层群众自治等工作。

(2)各居民委员会要设立人口主任或人口信息员,组织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等工作。各居民小组设立诚信计生自管小组长,加强育龄群众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作,确保多方配合,上下联动,信息互通。

3、健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提供同等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1)市人口计生局要将政法委招聘的流动人口协管员统一划转给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各居委会原则上每500名流动人口要配备一名流动人口协管员。

(2)社区服务中心要按照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要求,成立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居委会计划生育协会、企业计划生育协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带领群众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基层人口计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二)明确职责

1、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

(2)落实人口计划生育各项管理措施。

(3)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4)开展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作。

(5)开展社区计划生育业务培训。

(6)组织、协调和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7)组织实施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

2、社区服务中心职责

(1)设立人口计生服务窗口和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开展人口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工作。

(2)负责做好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确保辖区人口信息的完整、准确、动态及时。

(3)负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并提供咨询服务。

(4)协助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妇检、出生缺陷干预、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等技术服务工作。

(5)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开展利益导向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7)负责指导辖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8)负责指导居委会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

3、市人口计生局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站工作职责

(1)落实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2)开展人口计划生育相关管理服务工作。负责《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证明的审核、发放、管理工作。

(3)负责计划生育规划统计工作。

(4)负责组织开展社区生殖健康检查、妇检、出生缺陷干预、避孕节育、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等技术服务工作。

(5)负责社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工作。

(6)负责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7)开展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居委会人口计生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

(2)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行动、关爱留家老人活动等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推进人口文化建设,营造人口文化。

(3)组织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依法依规制定《诚信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章程》和《诚信计生居民公约》,与育龄群众签订《诚信计生协议》,并监督落实。

(4)组织召开人口计划生育月例会,推动工作正常开展。

(5)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和社区服务中心做好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工作。

5、诚信计生自管小组长工作职责

(1)及时采集本组育龄群众婚姻、怀孕、生育和节育信息变动情况,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并向居委会汇报。

(2)组织育龄群众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

(3)对本组育龄群众开展入户访视服务,认真填写《入户访视手册》。

6、流动人口协管员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1)负责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居住信息采集和变更。

(2)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工作,提供同等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三)健全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1、建立协作服务管理机制

(1)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家庭,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即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和援助服务;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孕情访视、生殖健康、避孕药具、保健咨询等技术服务;人口计生全程等服务。

(2)以社区为载体,依法落实社区人口计生管理措施。开展社区人口计划生育依法管理、综合治理、政策推动、群众自治工作。

2、建立健全社区人口计生目标考核督导机制

市人口计生局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同与市人民政府签定《社区人口计生目标责任书》,将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目标量化分解到市人口计生局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月排位、月考核、月问责制度。

3、健全完善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以诚信计生为抓手,切实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修订完善《诚信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章程》、《诚信计生居民公约》,签定《诚信计生协议》,健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诚信计生建设纵深开展。

4、健全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1)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经费按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市人口计生部门。

(2)居委会人口计生信息员工资、诚信计生自管小组长人口计生工作报酬,纳入市财政预算,按月拨付到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发放。流动人口协管员工作报酬资金渠道不变,划拨到社区服务中心,由中心负责发放。

(3)人口计生部门依据工作开展情况向社区服务中心拨付工作经费。人口计生部门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按有关标准拨付工作经费。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市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附后。

(二)经费保障

按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人均经费标准,将社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按月拨付经费到市人口计生局(不含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社会抚养费,计生工作人员工资、补贴和养老、医疗、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利益导向资金)。居委会人口计生信息员工作报酬、诚信自管小组长和居民小组长人口计生工作补贴,纳入市财政预算,按月拨付到社区服务中心,确保工作正常运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人口比例从青龙街道办事划拨到市人口计生局,由市人口计生局全额拨付到社区服务中心,用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三)人员保障

组建市人口计生局社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站,管理站人员配置采取从基层计生干部中选调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方式及时充实到位。

篇(6)

截至9月30日,市共有流动人口40652人,其中流出人口39468人,流入人口1184人;流出人口中育龄妇女17602人、已婚育龄妇女13557人、跨省流出已婚育龄妇女10985人,流入人口中育龄妇女502人、已婚育龄妇女478人、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166人。

流动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提交率达到99.23%以上,信息反馈率、信息接收率达到100%,信息反馈和接收及时率达到98.48%以上,有效联系率达到97.9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落实率达到97.9%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统筹到位,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坚持三个纳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做到同部署同安排,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会议集体进行研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部门职责范畴,做到每年考核。今年全市召开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会议,明确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网格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为重点,加大阵地建设投入,开创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同时市政府与23个市直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二是坚持三个落实。全市建立了市直部门年度计生工作述职制度。今年9月,全市组织计生工作述职会,各市直部门进行计生工作述职,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点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从安排部署到具体实施的责任明确,力度进一步增强。扩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充实工作力量。今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为市流管站新增流动人口以钱养事编制2个,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流管工作人员2名,进一步充实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力量。

(二)坚持宣传到位,实现全覆盖

一是市人口计生局利用宣传折页、计生短信、广播网络等载体,向流动人口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乡镇、村社区计生干部进村入户,把《流动人口服务指南》、《致流动人口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共计30000余份分发到流动人口手中,引导他们依法履行计生义务,了解可享受的计生免费服务项目,清楚流出前、流入后的办事程序等。二是充分发挥乡、村两级人口学校作用,开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课,宣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知识、便民维权措施,使他们及时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知识等享有知情权,自觉地接受当地计生部门的管理与服务。三是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2011年换届后,市人口计生局及时组织全市基层计生专干近300人,举办了为期3天业务培训,同时以陆城城区为重点,组织对全市计生联防管理单位150余人,进行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培训。

(三)坚持服务维权到位,推进均等化

一是全面推进“一站式”服务。强化村居功能,整合部门资源,设立村居一站式服务中心,开展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推进社会创新管理,实行就业有人管,大病有救助,就学能保障,使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市民化的待遇。目前,全市144个村社区均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11个乡镇设置免费避孕药具自取箱共186个。二是全面推行现居住地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共为3双新婚夫妻办理了一孩生育服务证。三是设立12356维权举报电话,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咨询、维权服务。并在我市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中讲解和解答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四是试点先行,全力推进服务均等化。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服务型特色园区、社区和小区。根据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特点,全市以陆城街道社区、枝城居住小区、红花工业园区,打造以服务人民群众、帮助流动人口及弱势群体救助为重点的均等化服务型特色示范点,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村居、集贸市场建立流动人口之家,集中开展流动人口政策、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等知识培训和咨询,设置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让流动人口真正感受到了“市民化服务”的氛围。市乡两级计生服务机构实行定时定点上门等多种形式,为流动育龄群众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检查、电话咨询、避孕药具免费领取、紧急避孕等服务,使育龄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免费享受温馨的咨询服务;不出社区就能免费取到所需药具和计生宣传品;不出街道就能免费接受计生基本技术服务。

(四)坚持活动到位,推进人性化服务

一是扎实开展“暖冬行动”。今年,以都计生[2011]44号下发了《关于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注外出游子、情系返乡姐妹”活动实施方案,全市召开专题会议对暖冬行动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活动的具体内容。自去年11月以来,各乡镇组织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送政策、送知识下乡,集中开展一次宣传活动;组织一次送亲情、送温暖活动、开展一次贫困慰问活动;组织一次送健康、送服务活动,开展一次免费技术服务;组织一次送祝福、问需求活动,开展一次谈心活动;组织一次部门联动、大执法,开展一次流入人口清理查验活动;组织一次进村入户、服务上门活动,开展一次流出人口信息核查。二是市乡村三级开展“人口计生慰问”活动。关爱流动人口、救助弱势群体,使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五)坚持信息核查到位,规范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完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制度。由村(居)负责对流入、流出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登记,由乡镇审核并录入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并每月度进行一次信息更新,每季度由乡镇组织开展联合大清查,摸清流动育龄妇女底数;二是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例会,市、镇、村三级把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纳入计生月例会内容;三是坚持督查制度。全市每半年开展一次流动人口工作督查,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四是建立PADIS平台应用通报制度。建立PADIS流管系统日登陆周反馈月通报工作制度。各乡镇专人每日登陆平台负责平台信息提交、登记、反馈工作,对收到的协查反馈信息,做到当日核实、当日反馈。市人口计生局每月对平台应用情况进行通报,确保每月信息反馈率达到100%;五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实现与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人口计生局积极协调督促公安、民政、卫生、工商、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有关手续时,核查登记流动人口基本信息,每月互通信息;督促民政、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每月实名通报流动人口婚姻登记、生育、新生儿入户等信息,实现了市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享。

(六)坚持协作到位,努力实现区域一盘棋

积极推进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地计生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和通报信息。截至目前,我市人口计生局先后与北京、广东、陕西等省56个县市区省内89个县市区人口计生局签订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协议,明确双方的协作内容和责任,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交换制度和协作联系制度,逐步形成了两地间流动人口“源头互动、管理互补、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局面,不断推进区域协作“一盘棋”。与市其他县市区签订双向服务管理协议,加强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建立了市区县间信息通报制度。凡是市内流动人口,发现其流动及时通过QQ流管平台进行信息核查,一经核实迅速进行建档登记;建立了层级工作协商、协调机制;通过与省内其他城市建立区域协作关系,签订双向服务管理协议,建立信息协查通报制度,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省外建立区域协作关系,签订双向服务管理协议,建立信息协查通报制度及违法生育案件协查制度,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一体化。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交换制度和协作联系制度,有序的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2012年,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是区域双向协作力度有待加强,流出人口跟踪服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流动人口信息互通共享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及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入人口还存在底数不清等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三、2013年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初步打算

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围绕管理信息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区域化、工作人性化的“四化”方针,努力打造数字计生、诚信计生。

一是夯实基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网络化,要依托村组、社区,进一步完善以计生专干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行政管理网络;依托各级计生服务站(室),建立和完善以技术服务人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技术服务网络;依托各级协会组织,建立和完善以计生协会会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群众工作网络。

二是区域协作,保障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一盘棋”。继续加强与跨省流入市、县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流动人口跨地区合作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协作内容。完善流入地与流出地协作手段和方式,加快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进程。积极加强与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推动信息共享。

篇(7)

【关键词】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子系统

生物制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这一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主要投资主体是政府,以行业为基础,为行业内企业服务,充分发挥了其带动离散社会服务资源的作用,所以逐渐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此种运作模式的思路是公益和效益结合,以生物制药产业自身特点为优势,发挥引导企业建设和运营的作用。建设生物制药公共管理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整合其所覆盖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资源,提高设备的专业性、便捷性、高效性,提高服务的技术性、信息性、知识性,更好的服务于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比如,德国的来银三角、北京中关村等,以欧美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正确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业务流程、科学的数据模型设计,构建一种可视化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而这种管理平台主要以流程优化为基础,并且可以跨系统信息集成。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功开发和运营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并且逐渐发展成熟,例如意大利的“DAFNE”平台。我国兰州华烨也进行了此方面的开发、研究和实践。在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之间要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设计。而为了降低生物制药供应链营运成本需要对生物制药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改善;为了促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需要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各个节点的信息进行分享;为了缩短生物制药进行市场的周期,需要优化设计生物制药的供应链。

一、生物制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本文提出的生物制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是生物制药研发系统、生物制药生产系统、生物制药流通系统、生物制药使用系统。

首先,其应用的网络技术为“Internet/Intranet”,促使生物制药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智能化程度提高,并且更加迅速;系统还应用了“云计算”技术促使信息管理系统可靠性更高,规模更大,并具有虚拟性;系统应用“GPS、GIS和呼叫中心”等先进的跟踪技术,促使管理者更好的监测产品。

其次,设计应用模块的方法要能够促使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各个子系统的运行是独立的,也能够互相集成应用。还要充分考虑生物制药供应链集成系统和各个子系统未来的发展,并能够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以及设计空间给集成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的扩充。

应用数据仓库技术需要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业务进行全面管理和处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分析。用户有必要提前将系统配置以及管理方法设置好。

最后,生物制药供应链集成系统或者各个子系统的管理者可以直接下达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给有关的各个系统,同时各个子系统也可以在汇总之后直接传递给供应链系统管理者具体执行计划的情况以及业务情况,保证整个供应链可以准确和快速交互信息。

二、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一)供应链研发子系统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制药研发子系统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初期发现、实验室研究、中试发展、临床前、临床试验、政府审批、生产等环节。研发对生物制药的长期发展有重要作用,可是研发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对生物制药行业的新药研发和创新有限制作用。主要由于生物制药技术的新药想要上市要经过非常繁琐的审批,并且药物质量要达到严苛的安全标准才可以获得政府的批准;然后,生物技术新药具有很长的研发周期,通常一种新生物药品研发周期大概为15年;接着,生物药品具有较高的研发成本,制药公司需要投入的研发成本超过数亿美元,从研发到最后上市;还有生物技术新药具有较大的研发风险,在其还没有经过人体试验前就已经投入了数亿美元,如果新药的安全标准不符合规定的标注,则无法上市,也就没有收回成本的途径了。所以我们在构建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生物制药供应链研发子系统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时要促使其具有以下功能:资源条件保障,仪器共享、技术的公共服务管理、管理决策咨询、金融、财政以及监管。

(二)供应链生产子系统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制药的生产也存在着问题。比如,企业生产运作不够规范、组织结构不够合理,订单和合同处理不够科学,资金结算流程也不够完善,同时无法及时准确的共享信息,企业各个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员工缺乏知识和技术等。这些不良因素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生物制药行业建立供应链生产子系统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平台。如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网环科技信息有关公司共同开发了GMP/ERP系统等,将来开发供应链生产子系统公共服务和管理平台时有必要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促使建立的平台可以规范药品生产,管理、决策生产运作并提供咨询,管理和监管基础业务。

(三)供应链流通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制药行业在传统物流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当前生物制药的供应链物流管理还不够完善,在采购、生产、销售、使用环节都有所不足。第二,大部分中小型生物制药企业在资金、模式等方面有待提高和改进,不能单独承担物流,同时也没有几个企业合作承担物流的先例。第三,生物制药行业流通方面缺乏专门为其服务的物流公司。传统的分销体系具有过多的分销环节,导致物流成本增加,致使药品价格提高;然后,药品在每一个流通环节都要加价,为医生获得高额回扣提供了机会。而药品公共平台的出现对传统生物制药的分销模式带来了严重冲击。这就要求将来的供应链流动子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对药品流通进行有效规范,并且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发展专业第三方物流、管理以及监督业务。

(四)供应链使用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问题,患者不具备一定的药品知识,经常会误用或者滥用生物药品,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大部分医疗机构没有正确使用药物;接着,市场上流通着一些假冒伪劣药物。这就对将来构建的供应链使用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提出以下要求:制定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对药品的使用进行规范,切实确保药品的安全,避免不规范用药带来的危害和风险,保证患者可以正确规范用药,并且将规范使用药品渗透到药品使用的各个环节,并对药品管理机构以及人员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管;促使患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互,提供更加可靠、实时以及高效的信息交互给供应链各个节点行为主体以及患者,也可以提供专家咨询、健康教育给患者等,应用这些新的技术促使供应链各个节点主体更接近患者,促使患者对自身的健康进行有效管理,而作为提供药品的供应商业要跟进患者服用生物制药后的各种反应;患者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充分发动社区护理人员借助网络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这样一来第三方物流就可以提供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服务;开展电子政务,促使政府更好的监管产品的安全以及价格,促使社会更有效的监督药品安全以及价格,对医务人员实施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促使他们为建立生物药品安全信用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制药供应链各个子系统运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来在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更加高效的管理平台,通过供应链各个主体的相互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和大大降低风险,并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行成本、缩短新药上市的周期,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流动,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用药,这样生物制药就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更加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孟炯,郭春霞.基于SCM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J].软科学,2012(06)

[2]李天柱,银路,石忠国,程跃,孟炯.生物制药创新中的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研究――兼论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建设[J].中国软科学,2011(11)

[3]李天柱,银路,程跃.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及其启示――基于国外典型集群的多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03)

[4]吴晓隽,高汝熹.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8)

[5]李天柱,银路,石忠国等.生物制药创新中的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研究―兼论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建设[J].中国软科学,2011(11)

[6]刘月杰,车玉伶,李雪梅,董鹏华.生物制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20)

[7]李志,李新峰.生物制药废水来源、特征及处理工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