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西结合的文化

中西结合的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3 10:01: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西结合的文化

篇(1)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篇(2)

关键词:景观;中西景观元素;设计理念;现代材料语言;植物搭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结合的速度越来越快,诸多方面的发展也深受国际化的影响。如服装、建筑等各个领域。当然景观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受国际化潮流的影响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中国的景观设计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景观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大量生搬硬套的西方景观模式在中国层出不穷。有些开发商认为西方的一切景观设计都是优秀的、典雅的,照搬西方的景观模式是十分有面子的事情,也是体现个人或者公司财富的象征;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坚持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把园林文化直接应用到现实项目中去,以便完成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然而我们知道,在中国景观设计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的今天,以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园林设计文化为基础,如何合理的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元素,以形成新时代下的中国景观设计格调才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观点,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1 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思想指导实践,也就是指导我们具体的行动,而创意思维同样也决定着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景观设计的进程,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全盘西化”,“全盘中化”,还是“中西结合”?,这个理念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很显然,“中西结合”的景观设计模式是目前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然而行动起来绝非易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西方文化的元素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元素相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中西结合”的景观设计格局。这就需要对中西方园林文化进行剖析,才能够正确的提炼出优秀的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以形成新的景观格局。

概括的讲,中国传统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国园林的核心理念是追求自然美,追求真山真水的自然感官之美,是一种山水画一样的境界。在设计上讲究师法自然,注重“景”和“情”,以自然山水之态呈现出特有的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而西方园林则是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并且这各种要素是相互形成的一个整体,内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西园林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国园林讲究的核心内容是“意境”,而西方园林则追求一种形式美。西方现代景观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如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追求一种极简主义的景观格调,并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成就。所以中西景观的结合势必在中国形成新的设计路子,并会深入发展下去。

2 设计的材料语言

材料是最能体现中西景观文化巧妙结合的元素之一。中国传统的材料有很多,比如说石材、砖、瓦、木材、土等等,这些都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元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们也一样与现代材料相结合而大量的使用,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比如说石材,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石材常常扮演着塑造中国名山大川的角色,已形成中国所特有的富含了丰富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石材分为很多种,最著名的莫过于太湖石。众所周知,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被称为“太湖石之最”,其包含了太湖石所具有的“瘦、漏、透、皱”这四大特征,优美的自然形态让人们留连忘返。西方现代景观也大量利用石材,以形成特有的景观设计: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所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项目,就用159块石材按照极简主义手法进行布局设计,既充满了东方的禅境氛围又不乏现代感,深受人们喜爱。在材料语言上,中国现代景观也出现了很多不错的例子。例如贝律铭先生设计的新苏州博物馆,景观局部就采用了石材,模仿宋代米芾的山水画进行布局设计,创造出特有的中国园林文化的“意境美”,可以说是一个以传统石材为媒介,巧妙的形成了中国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此外,还有上海仁恒河滨花园的入口石景设计,其融入了西方景观简洁的几何形式布局,并采用中国园林传统材料石材―太湖石,背景是毛玻璃和竹林,塑造出一个简洁而富有现代设计感的景观效果,也是中西景观结合的成功典范。

除此之外,瓦也是塑造中国园林所特有的材料之一。其特有的灰色,更能有效的表达中国特殊的景观意境。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材料瓦和现代材料的巧妙结合也有很多不错的案例。例如成都宽窄巷子的入口处,采用黑色的钢结构框架结合底部的青砖墙体,重要部位采用瓦片拼接成不同类型的花瓣图案,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中式景观墙。在人们在游走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受中国传统景观意境文化的熏陶。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其标志墙体和地面也大都是由碎瓦片和碎瓷片铺砌而成,这种新型的材料拼贴,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并以新的形象向人们所展示。

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材料这一重要的景观设计媒介,在中国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上指明了方向,并推动了现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

3 植物

前文我们说过,中国传统园林讲究意境,同样,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个景观设计师曾这样讲过,在一张景观平面图上去掉所有的植物,你会发现你的图纸变得毫无用处。这句话概括的说明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种植讲究模拟自然为主的原则,并把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已形成富有内涵的植物种植,比如在门前种植金桂和玉兰,寓意是“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等等。西方园林植物种植则像他们的设计原则一样,植物常被修剪成几何形状,与整体几何景观形式相统一,呈现出一定的美学效果。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也不乏成功的植物搭配案例。贝律铭先生设计的新苏州博物馆中,在紫藤园中种植了两棵紫藤,它是中国代表性的植物之一,被赋予坚强生命力的象征。贝先生将这种植物以简洁、雕塑的现代形式种植在博物馆中,形成了极好的景观效果。除此之外,沈阳大学的稻园景观也对中国现代景观影响深远。其设计形式是结合了西方的几何布局,采用大量稻子和乡土植物来设计布局,形成了特有的景观格调,深受学生们所喜爱;川美虎溪校区,大面积的水塘种植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人们对荷花品格的评价,表达出人们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学生们闲暇时间可以画画,也是不错的案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景观结合的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这种采用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现代元素、现代材料相结合的中式景观格局是符合中国景观发展要求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也为中国未来景观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在当代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创新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在不断进步,文化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新景观模式让我们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塑造了特有的中国景观意境,又与时展相结合,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景观设计之路,也希望中国现代景观设计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民族歌剧;民族化;中西结合;独特魅力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70-02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民族歌剧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变革,不断创新,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以《白毛女》《兄妹开荒》为主要代表作品引起了中国歌剧的第一次,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又以《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主要歌剧作品为代表经历了又一次繁荣,这些歌剧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有许多经典曲目都保存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比如《洪湖赤卫队》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内演出了近千场,受到了全国各地人们的追捧。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因为歌剧当中饱含鲜明的中国特色,其音律以及旋律之美,能够与中国的观众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在音乐语言的应用以及表达的过程当中拥有极为浓厚的乡土气息,语言表达的民族性特点极为强烈,很好地符合了人们的审美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中国的歌曲在后续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重点把握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持中国歌剧的独立性,使得中国的歌剧更加具有魅力。

中国的歌剧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迄今为止,很多中国优秀的歌剧作品还能够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演出,对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比如《白毛女》《党的女儿》等等作品都成了一些优秀的歌唱家在音乐会上必唱的歌剧,还有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歌剧,比如《红霞》《阿依古丽》等等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些作品为我国歌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中国的歌剧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其前途和命运都经历着时代的考验,事实证明,中国的民族歌剧拥有其独特的魅力,拥有其自身的先进性,在大浪淘沙的时代洪流当中,并没有被时代所抛弃,反而经历了时代的冲刷,而显得更加光彩动人。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都在寻求着出路寻求发展,希望能够在时展的过程当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时展的必然性,也是中国歌剧艺术发展所必经的考验。

二、歌剧创作的戏曲化与民族化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就在很大程度上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还是各个地区不同的曲艺表演都成为中国歌剧创作的重要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引起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情感共鸣。中国传统的艺术家们能够将艺术创作根植于人民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刻的揣摩和理解,挖掘中国民间音乐当中的精华,创造出更加具备时代感也更加具备优美旋律的优秀作品。中国歌剧创作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优秀的歌剧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地方传统的戏曲,比如歌剧《白毛女》就吸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以及地方戏的小调;《小二黑结婚》则吸取了山西梆子的艺术特点;《江姐》则是以四川的民歌作为基调,这些歌剧的创作都具备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民族特色,也很好地结合了当今时代的特征。作曲家们从传统的戏曲当中汲取了极为丰富的营养,通过对于民间素材的深入挖掘,完美再现了传统文化。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也很好地把握了时展的脉络,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当地的风格色彩相结合,这为歌剧的创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中国民族歌剧的中西融合

中国的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辉煌的时代,创造过极为灿烂的文化。中国的歌剧在很大程度上也吸收了西方歌剧的特点,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发展经验,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中国的歌剧艺术发展中更加重视中西结合,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通过中西文化的相互补充,能够提升中国观众的审美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歌剧的发展水平,在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求新,使得中国民族歌剧更加具有魅力。在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过程当中要把握中西结合的原则,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前提下,不断地探索中西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演唱演奏方面,尽可能多地向国际乐坛上所推出的一些优秀歌剧学习,比如《沧海》就是一部能够反映历史的歌剧,在这部歌剧中很好地利用了西洋歌剧的特点,从而使得整部歌剧更加大气磅礴,这个优秀的作品也曾获得国家多项大奖。而在《原野》这部作品当中,创作者在创作技法上很好地结合了东北地区的地方戏曲,再加上现代化的歌剧创作手法,很好地走出了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中国的歌剧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地与西方的歌剧创作手法相结合,将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尤其是在审美方面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民族风格以及民族特点,这是中国歌剧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中国歌剧是十分具备生命力的,没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就没有中国歌剧的今天,而没有西洋歌剧的影响,中国歌剧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是缺乏一定创新性的,所以二者应当是相互结合,相互吸收而共同发展的。创作者应当更多地去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在保有传统特色的同时引入时代感,这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中国民族歌剧的创新振兴

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文化当中最优秀的资源,逐步走出了一条民族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样的一种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有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特色,但是这样的发展方式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的脉络,也不能满足当前观众对于中国歌剧的实际需求,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的歌剧创作者开始使用一些新的创作手法,更加重视挖掘民族特色,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进一步实现中国民族歌剧的创新与振兴。无论是在民族化,还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的歌剧艺术已经得到了中外行家的认可,在中国艺术界发展的新形势下,希望中国的歌剧艺术能够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中国的民族歌剧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与中国大量的歌剧艺术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歌剧当中所流传的经典歌剧作品都是诸多优秀的歌剧艺术家们通过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和创新,从大量的民间乐曲当中提炼一些新的事物,再加上不断地向西方的歌剧借鉴学习,才创作出来的作品。

中国歌剧事业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包含了中国几代歌剧创作者以及歌剧表演者的汗水和心血,更加是中国优秀的歌剧艺术家们的心血,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中国的歌剧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在国内国际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优秀歌剧作品,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滋养中国歌剧发展的源泉,这也是中国歌剧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根源所在。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各国歌剧事业共同发展的,中国歌剧的发展是各国历史相互影响融会贯通的过程。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歌剧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发生摩擦与碰撞,在这种摩擦与碰撞的背后是文化的交融,通过借鉴欧洲地区的一些经典歌剧,使得中国歌剧的表演水平逐步提高,歌剧表演的内容也在逐年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歌剧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歌剧作品,这些优秀的歌剧作品当中无一不凝结着优秀中国歌剧家的心血。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优秀的歌剧家都坚持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坚定不移地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这才使得中国的民族歌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很多中国优秀的歌剧作品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原野》《沧海》,这些歌剧作品都在国际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更加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中国的歌剧作品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歌剧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具有民族品牌特色的艺术品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振兴中国歌剧,让中国歌剧能够打上民族化的标签,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歌剧的魅力所在。中国的歌剧应当具备更加强烈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中国的民族艺术融入其中,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民族歌剧的管理,利用中国的民族歌剧来解决中国歌剧自身的生存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也是一门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的民族歌剧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具湓嚼丛蕉嗟男郎驼撸只有拥有更加优秀的创作者才能够实现。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人们对于歌剧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让各行各业能够清楚地认知到民族歌剧的未来,只有这样,中国的民族歌剧事业才能够实现向前发展。

五、结语

中国的民族歌剧拥有着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从发展至今既饱受挫折,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当代中国的歌剧已经开始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范围内,受到了大量观众的喜爱,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当中,应当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加强作品的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歌剧艺术一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童姗姗.五代“江姐”扮演者在民族歌剧中的成功演绎[J].当代音乐,2016(22).

[2]王东霞.中国民族歌剧中戏曲板式的运用及演唱探讨[J].戏剧之家,2016(09).

[3]大炜.用心谱写的民族歌剧――观民族歌剧《彝红》[J].歌剧,2015(08).

[4]孔繁涛.浅议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存在的问题[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5]饶军.中国民族歌剧“美声化趋势”探讨[J].黄河之声,2013(18).

[6]郭克俭.“民族歌剧”名实及其他[J].歌唱艺术,2012(12).

[7]赵怡轩.一切技巧为戏剧服务――也谈“民族歌剧”的是与非[J].歌唱艺术,2012(12).

[8]智艳.“民族歌剧”概念和本体形态特征浅论[J].歌唱艺术,2012(12).

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学 中医学 内涵特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0-01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具有理论上客观、精密、量化的优势,且研究成果通常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操作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具有能够对个体实施辩证医治,重视个体差异问题的优势,二者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关系。基于此种情况,中西医结合就可以取长补短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将会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教学中,将中医学的内涵特质充分的体现出来。

1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我国古代文明突出任人和自然的相应关系主张“道法自然”,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哲学问题也即是人和天之间的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最大区别。在中医学中,无处不渗透着天人相应的观念。比如,“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人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这些都体现了人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西方文明却注重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并演化成人们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西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相对独立的,由此可见在医学领域当中应用了人们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科学进而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2 中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

在中医学中,强调通过体验、灵感以及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将事物整体之间通过的规律找出来,即就是注重查同,充分显示任何自然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同时把人也看成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突出形神统一的观念。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非常注重形神统一和身心和谐。而在西方文化中,突出了差异的存在,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注重对事物之间本质区别的寻找,原子论和还原论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分析法和归纳法。将人看做是一个普通的实体,这时人体的细胞、器官等就是作为西医学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在西医学中查同和差异各有侧重。

3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西方却注重对世界本质以及变化的探索和研究,西医则步入了实验医学中,轻预防而重治疗。

4 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治疗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都是注重感觉、表象和动态。因此在中医学中,是从整体、动态、宏观、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对病情进行了解,并灵活处治。中医学突出一因多果、多果多因、多因多果,这集中体现在了采用辩证的方法找到病因,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同病治异、异病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辩证论治的观念。而西方文化却比较注重概念、静态和理性。所以西方医学对概念比较注重,多逻辑和分析比较重视。西方医学的精髓就是分门别类以及追根究底,这也作为西方医学的优势所在。

5 中医学思外揣内的功能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轻视“形而下”重视“形而上”,因此在中医学中,重神轻形,重道轻器,重功能轻结构,重视规律轻视实体。而西方文化却强调物质性探究的实体中心论,所以在西方医学中,大到肌肉小到细胞对所有可以被认知的结构都进行解剖,而共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对结构进行了了解,才能对功能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死的结构不一定显示出活的功能。由此可见,中医学和西医学对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认识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6 中医学阴阳自和的调理管

我国文化主张顺应,侧重主观。所以在中医学中突出辩证论证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正确的扶持来实现对邪气的战胜,尤其注重在治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西方文化恰恰相反,主张抗争,侧重征服,所以西方医学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以对抗为基本原则的,通过理化作用来对病理进行改变,治疗比较直接。

7 中医学哲学意蕴的语言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整体、感觉、功能、动态以及查同,所以其语言具有明显的类比以及哲学特征。通常情况下,中医学的语言不但蕴藏这文学意境,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哲学。西方文化则强调实体、概念、理性、逻辑、分析和查异,显而易见西方文化具有概念化、客观化、规范化以及具体化的特征。从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西方医学和中医学相比,其语言更加直接准确,传递和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人们也更容易接受。

8 结语

总之,中医学和西医学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东西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设法实现互补。而中西医结合这门新型学科的出现为中西文化的互补交融提供了条件,中医学只有在二者的互补交融中,才能将其本身的意义充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炜,朱虹,钱静.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5):92-96.

[2] 刘星.“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7):398-400.

篇(5)

师徒传承曾为中医学的发展起过关键作用。寻寻觅觅几千年,师父找传人找得苦,徒弟求“真经”求得也很艰难。把这个过程挖掘出来本身就是一个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最近贵刊陆续连载了师带徒的有关文章,要求畅叙一言,各抒己见。我是一名中医师带徒的受益者,通过理论学习,加以老师的传授,使我深深体会到“真经”所在。我入门的第一堂课是要明白中医是科学的、唯物的、中西医结合的。老师明确指出:“旧医跳出圈子外,磨转粉下舞数再,科学唯物中西结合,奋起跟上新世代”以及“阴阳五行实践知辨证论治一把尺,原理掌握通神明,圆转机平重体质”的临床总结,同时特别强调,把读通西医作为研究中医的基础,把中医的理论、术语及方法拿到科学的轨道上来,把观察、实验、思考的目的放在病原病灶上;先求明白体象病因,然后再讲理法、方药;把扶正,运化治未病,三妙理融会处方之中。因此,老师主张中西结合,借用西医之病理以相互佐证,实无别途。并且要求学生“借助西医,提高中医,磨转粉下,打纲四九”16个字之精髓,必须深刻掌握运用。

现实已经表明,如果脱离了时代就会让我们难以立身。为什么中医临床医疗市场萎缩,每年一批批中医院校毕业生找不到用武之地?其根本原因是患者对现代中医人的信任度不足。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学古而不泯古是发展中医的根本原则。如临床上是以中医疗法为主,还是中西疗法互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治愈患者就行,临床医生当以患者为本。

我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所以任重道远;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事业,所以责任重大。我们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联合起来共同拒绝庸医假药,创造优质的就医环境,让光辉灿烂的中医文化与我们同行,与

篇(6)

【关键词】 中医预防保健; 体系; 展望

The expect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HU Ling-juan,CHEN Zhan-lu,ZHAO Hui-qing,WU Feng,LI Rui-feng.Administration Schoo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By a summary of three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project,the article forecasts the future trend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it not only forms the Combination Traditional and Westren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system, but also can save health costs, promote develop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cause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he treatment obtain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raise the people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level,turn th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to the second window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publicizing after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Key words】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Expectation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球有48亿人虽然没有被诊断出患有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几十种亚健康症状所带来的烦恼与痛苦。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符合WHO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其余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1]。这样一个庞大的“亚健康”群体将是未来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时也是我国卫生支出的一个沉重负担。数据显示,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再寻求治疗时,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卫生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的局面,改变生活方式和注重预防。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对个人健康、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在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已经完善了该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经验,这是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优势。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工程在经过前期30个省(直辖市)103家试点单位三年的实践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组建了中医特色明显、能独立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体现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及中医特色明显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体系。对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进行一个大体的勾勒。

1 建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国的医学预防体系是建立在西医学基础之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在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个预防控制体系里却缺少中医药预防保健这重要的一块。

1.1 中医预防保健的特点 众所周知,西医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检测不到明确的指标,因而缺乏有效的对策。中医注重临床症状,即使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也具有相应的理论和辨证治疗手段。对于很多重大疾病的康复,西医缺少有效手段,中医的调理就能显出很多优势,能加速康复。中医药在体现干预、进行预防,切断疾病发展演变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1.2 中西医结合建立预防保健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是还原论,即把人体分解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中医学与西方医学不同,中医理论强调系统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中医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对人体进行辩证施治的。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者在尊重和继承中医国粹基础上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解决人民群众疾苦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研究在理论与方法学上的创新性,要加以坚持并发扬光大。陈可冀先生就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发出的一个和谐音符”,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3]。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也将渗透到该领域,并将逐步形成以中医“治未病”为主线,中西医有机结合,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3 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的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建立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和创新性,现有西医为主的预防服务体系成熟,网络健全,重视群体性预防;而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丰富多样,人群不同,更注重四时养生保健和因人而异的保健方法,但是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应朝多学科、多层次、高水平、综合性方向发展,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的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秀中医学术思想,努力做到中西医学取长补短,交叉渗透,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防治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中医特色,中医预防保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不同于西医学的概念,在评价和利用中医预防保健手段、方法时要坚持其自身的特色,同时不要排斥西医学的知识,在评价体系、群防群治等方面加以借鉴,建立中西医并重的预防保健体系。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西方医学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些疾病也无法解决,中医学恰恰在很多方面可以补充,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也不是“ 包治百病”,也要超越自我。中医药学是更强调宏观和整体的;西医则是强调局部的和微观的,中西医两种医学互相取长补短,重视整合互补,可以更加全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世纪,也是全人类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世纪。

2 形成中医治疗与预防保健均衡发展的态势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这一有机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数千年来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重治轻防”不仅是西医发展的现状,也是中医临床服务的概括。尽管不断强调防治结合,二者地位同等,都要重视,但现实中却一直缺少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一席之地。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将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为“治未病”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立体的防治结合、均衡发展的态势,防止临床实践中重治轻防,或重防轻治等各种不正确的极端做法。

西医学预防保健体系发展非常成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却刚刚起步,因此许多地方可以借鉴西医的方法,将人体的辨证施治与防护、整体群防群治相结合,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形成均衡发展的预防保健体系。

3 节约医疗费用,提高防治效果

随着经济生活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公众健康状况已经从以患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患代谢性疾病为主,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这类疾病主要是个体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下,体内生物指标逐步发生改变的结果。因其发展过程缓慢,所以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可诊断的症状出现。这使得疾病在不知情和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和加重。最终引起突如其来的临床发作,使得患者面临精神上、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卫生领域内的经费投入,却仍然无法有效缓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如果能及早确认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保健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不但可以延缓疾病的到来,甚至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当前的诸如老百姓看病难,医院压力大,国家在卫生领域内经费投入不足等多重矛盾将极大缓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医疗费用开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4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成为继中医治疗之外的第二个对外交流窗口

中医药国际化是有效应用全球科技人文资源,加速中医药科学发展,培养中医药尖端人才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中医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随着人类疾病谱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医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民众的逐渐接纳。有资料显示,继“非典”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在对中医药的研究方面,逐步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世界各国的医学研究机构在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也不断增多,与我国的合作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这是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最好时期,同时,这也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重视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涉外服务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外在中医药领域的动态研究,广泛收集信息。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的宣传。拓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的交流和合作的渠道,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继中医治疗之后,成为第二个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窗口。

5 促进继承、整理和挖掘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新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中医药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科学,其理论均来自于民间的医疗实践。早在《黄帝内经》上就有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理论的记载,关于临床实践的知识在历代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同时,在民间一定还存在着大量的关于预防保健的知识和技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方法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被广泛开发使用,如天灸的冬病夏治,灸“足三里”养生保健等,但还有许多未被开发利用。这就需要集中力量加以尽快开发,其中也包括许多民族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推广使用。借助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有力的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目前,中医预防保健的临床实践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要紧紧依托这一实践平台,在有效继承前人丰富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整理和挖掘民间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创造性地开展中医预防预防保健研究与临床应用,培养一大批中医药基本理论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并不断丰富我国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宝库。

通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可以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使人们达到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目的,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可以减轻全民的医疗卫生负担,降低国家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可以进一步凸显中医药特色,扩展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服务层次。

参 考 文 献

[1] 朱民,袁长津.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探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2008.

[2] 孙晓生,邢岩.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构想.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27):519.

篇(7)

1以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

中医的基本理论受惠于中国古代“天人相应”思想,逐渐形成了整体观、平衡论和“中和”的文化观念。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重视脏腑组织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也强调人体自身与环境的统一与和谐,并从自然界的变化过程中来探索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因此,中医学始终强调运用人体的整体和动态平衡思维,来认识生、长、壮、老、已及机体发生疾病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掌控预测疾病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趋势,并确定相应的诊治原则。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的整体治疗对肿瘤的影响,不仅可增强和调整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诱导分化,促进癌细胞凋亡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变化与协调,而且更促使人体的整体功能恢复以抑制肿瘤的转移与复发。中医的整体观正是西医所忽略的,如西医的肿瘤分期只考虑局部的变化,很少重视机体整体的评估;西医的支柱疗法也是只重“攻”,而很少考虑机体自身保护治疗的“补”;微创手术仍停留于解剖层面上,很少见到以保护机体功能为目的的“生理微创”。中医的“扶正”理念不能被西医所接受,然而西医的现代化手段也正是中医能否早日进入医学主流世界所必须的条件之一,所以中西医结合必将使肿瘤防治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与发展,对世界肿瘤的防治做出重大贡献。中医把握的是个性和整体,它通过辨证和用药加减解决了个体间的差异,而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依靠的理论是抽象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但中西医共同揭示的是个体生命的不同层次的规律,二者都把健康与疾病防治作为共同努力的终极目标。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方能正确地认识中西两种医学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中医应当学习和利用西医现代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方法,而西医在宏观调控与整体观和平衡论的认识方面也必须加强与中医互补,从而开创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模式。

2促进中西医结合向转化医学聚焦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临床与基础医学互为动力的双赢理念,对促进医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曾提出临床与基础医学密切结合是肿瘤防治的重要举措[2]48,之后有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认为应该从临床工作中发现、提出问题并与基础合作,并在临床工作中验收其成果,以提高医学总体水平[4]。转化医学可以使临床与基础彼此直接联系,相互快速转化,推进医学发展,使患者直接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2.1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是抗肿瘤治疗的双重宝剑”

癌症的发生除细胞本身的基因突变外尚存在诸多外在因素,如免疫系统的监视效应不利可导致肿瘤持续生长,而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施以攻补兼施则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再如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免疫细胞上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分子,有一种蛋白可以与其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以“锁阴结合”的方式相互配接,能激活杀伤肿瘤的淋巴细胞,削弱抑制杀伤肿瘤,二者协同可有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一认识正是取自于中医学扶正与祛邪的治疗理念。

2.2中西医结合是向转化医学转型的重要体现

健脾法治疗对荷瘤脾虚动物的效验研究显示,脾虚型鼠移植肝腹水癌模型(HAC)后,应用健脾类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药物组的肿瘤潜伏期延长,发展减慢,瘤体缩小,宿主全身状态良好,生存期延长,癌细胞分裂像减少,细胞动力学的分期明显下降,对宿主免疫反应可见T细胞活化、NK细胞数值升高;在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综合应用后,可见瘤体加速缩小,NK细胞明显激活[6]613。此外,活血化瘀治疗的抗肿瘤作用也应立足于中西医结合基点上,如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可明显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的人工肺转移;赤芍、丹参与小量化疗药物合用可明显减少肿瘤肺转移,但单用活血化瘀药则有促进肿瘤转移作用[6]619,如此更验证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显效性。

2.3加大力度促进抗癌中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