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2 15:17: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污染的来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PM10;CMB;PCA;源解析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城市内的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灰霾事件频发,对大气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根据环境监测站统计的数据,颗粒物是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研究大气颗粒物污染源及其与下游污染物相关性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主成份分析法、富集因子分析法、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式等,特别是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式应用比较广泛,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以污染源解析结果为依据,提出城市重点治理污染源,并结合目前存在环境问题和管理现状,进一步提出建议性的相关环境对策。
1 数据采集及解析方法
1.1 数据采集
对灰霾期哈尔滨商业大学校园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进行了采样,采样时段是2012年1月2日~11日,采样天数为10天,采样流量为120 L/min,采样器为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仪器自动记录采样时间和体积,采样滤膜为石英纤维滤膜,采样后的尘膜要干燥48小时后称重,用重量法计算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对颗粒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浓度数据和化学成分均来自哈尔滨市环境监测站和课题组前期的采样及分析结果。
1.2 解析方法
1.2.1 主成分分析法(PCA)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颗粒物主成分进行PCA分析,得出颗粒物的主成分类别、贡献量及贡献率,通过软件计算,提取特征值大于2的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提取的因子需概括原始变量80%以上的信息,才能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主成分特征,可用其特征参数进行污染源的判定。
1.2.2 化学平衡模型(CMB)
利用CMB进行污染源解析时,采用台湾和美国源样品化学成分谱作为CMB受体模式源数据,选择源样品化学指纹时,注重污染源种类、污染源特性一致,使其指纹库中的源样品数据尽量与哈市污染源化学特性一致,重点对比土壤类型、交通设备、燃料性质、煤质以及燃烧设备等,以保证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受体模式运行时,应保证三个参数达标,即R须控制在0.8到1.2之间且越接近于1精度越高,DF应大于6,PERCENT MASS应在80%到120%之间且越接近于100%解析的越充分。
2 结果与讨论
2.1 PCA和CMB的定量分析
经过PCA和CMB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可准确推估灰霾期颗粒物的污染来源。较广泛,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利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32个大气颗粒物PM10样品的数据进行了主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过程中剔除在各主因子中贡献均极低的3个变量Ca2+、Al、Ca,最终所选取的变量数为29种,如下表所示。
根据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1)和元素的富集因子(表2)对得到的4个主因子所代表的污染源类型解析如下:主因子l中载荷较高的组分是SO42+:0.892,NO3-:0.796,Mn:0.898,S:0.967,Si:0.858,Ti:0.661,Ba:0.873,Cd:0.611,Cr:0.644,TC:0.963,OC:0.976。这一因子对大气颗粒物PM10的方差贡献率为43.834%。主因子2中载荷较高的组分是K+:0.919,Mg2+:0.969,Na+:0.955,Cl-:0.908,Na:0.759,Pb:0.955,Sr:0.980。这一因子对大气颗粒物PM10的方差贡献率为25.097%。主因子3中载荷较高的组分是F-:0.760,Ni:0.888,V:0.920,Zn:0.983,As:0.941,Cu:0.707,Fe:0.935,K:0.661。这一因子对大气颗粒物PM10的方差贡献率为21.404%。主因子4中载荷较高的组分是NH4+:0.561,EC:0.572。这一因子对大气颗粒物PM10的方差贡献率为7.446%。
2.2 各源对PM10中化学组分的分担率解析
在定性识别污染源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因子分析过程中所得到的方差极大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进一步处理来计算绝对因子载荷和绝对主因子得分矩阵,从而定量计算出各源对PM10 ,及各化学组分的分担率及贡献值.利用绝对主因子法不仅可解析出各源对PM10的分担率及贡献值,还可解析出各源对PM10中化学组分的分担率及贡献值,结果参见表3和图1。
由表3可知,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煤烟尘是环境空气中PM10的首要污染源,其对PM10的分担率至43.834%,土壤风沙尘和工业粉尘是对PM10贡献较大的另外两个重要的污染源,分担率分别占到25.097%和21.404%,大气颗粒通过化学反应的二次来源对PM10的贡献较小,分担率为7.446%。从表中不仅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PM10中各化学组分来源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可用这些数据再次验证上述对污染源类型的判断。
3 结论
(1)主成分分析法表明,Pb,S,Zn,Cd,Cu,As这6中元素来源于人为排放;Na,Pb,Sr,Mn,Ni,Ti,Ba,Cr,Fe,K这些元素的富集因子大于1小于10,主要来源于是自然污染,但也存在人为因素;Mg,V,Si这些元素的富集因子小于1,主要来自自然源污染;Pb,S,Zn,Cd,Cu,As这6中元素的富集因子变化及差异较大,说明人为污染很严重。
(2)CMB的解析结果表明:城市的主要污染来源交通尘、扬尘、煤烟尘、工业粉尘四类,其中交通尘的平均贡献率最高,扬尘在春季的贡献率最高,工业粉尘在夏季的贡献率最高,煤烟尘在冬季的贡献率最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污染源;污染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因建筑材料、装饰物、家具、日常用品和生活等排放有害的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聚集室内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者潜在危害,从而改变室内某些原有成分的含量和增加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并威胁人体健康的现象。
如果将交通工具也算在室内环境中的话,人一天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超过85%。因此,可以说室内环境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环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污染的危害日益彰显,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来源和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有害气体的污染
(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有多种来源,可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室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a.来自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b.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化工产品,但主要来自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胶粘剂———脉醛树脂,以及作为保温隔声建筑材料的脉醛泡沫塑料。此外,某些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油漆涂料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2)苯及苯系物。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苯及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汽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
(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以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中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蔡、二异氰酸酷类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氨。氨为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嗅阈0.1mgm3~1.0mgm3,引起嗅觉反应的最低浓度为2.7 mgm3。氨气因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2.浮游粒子的污染
浮游粒子中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浮游粒子的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
3.香烟烟雾的污染
香烟烟雾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染源,烟雾中既有气态分子状污染物(占91.8%),又有浮游粒子状污染物(占8.2%)。这些粒子状污染物还会吸附在墙壁等地方,随着低沸点成分的挥发和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室内的臭气源。香烟烟雾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氧化硫、尼古丁、各种苯并比、醛类、酚类、亚硝酸胺、氟和镍的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等2000多种,其中已证明有致癌性的物质至少有40多种。
4.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多用做保护气,它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室内空气中的氡来源于建筑水泥、矿渣和装饰石材。世界上每年发生的肺癌病例中,6%到15%是由氡气引起的,氡对吸烟者的危害尤重。
5.生物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细菌。细菌主要来源于地毯、毛绒玩具和被褥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菌落总数为2500cfum3。
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污染源控制——消除或控制室内污染源
首先装修设计时要进行预评价,充分考虑板材的种类和用量。其次改进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三点:a.注意所用材料的最优组合(包括板材、涂料、油漆等),既要使材料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又要最经济最实惠;b.提倡接近自然的装修方式,尽量少用各种化学及人工材料,尽量不要过度装修;c.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2.通风控制——提高新风的稀释效应
首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的蓄积。其次,合理使用空调。所谓空调器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依赖。
3.净化处理——用物理、化学、植物法降低室内污染
(1)物理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吸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3)植物法: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常春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可吸收甲醛,从而起到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根除室内空气污染还得从污染源头着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混乱,难点也是选材。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1水污染的来源
1.1农村水污染的来源
(1)农民生活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物如各种洗涤水和人畜粪便等,是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农村自来水普及程度不高,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直接造成水体污染。其中包括洗涤物污染和人畜粪便污染。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和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导致农村地表水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1]。
(2)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
农村乡镇企业数量多,布局散、规模小、经营粗放。其中很多是污染严重的造纸、印染、电镀等企业,污染物通常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周边地区的水环境。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农村水环境污染加剧。20O6年,全国农村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89.5亿。大量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到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生产。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乡镇企业这种非点源污染缺乏有效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3)农业生产中的污水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使用的农药、化肥量日益增多,在喷洒农药和除草剂以及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只有少量附着于农作物上,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通过降雨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4)其它污染。
农村水体其它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的污染、病死禽畜污染、生产生活废品的污染等。由于多数农村都没有建垃圾处理场,大量垃圾均通过河流水体排至下游。另外,病禽畜对河流的污染也不可小视。生产生活废品,主要是农膜、塑料编织袋、农药瓶以及包装盒等,这些废品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而且对土壤也长期造成污染。
1.2城市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治炼、化学工业等。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酚、氰、重金属、石油类、酸碱盐类和各种有机物等。随着国内工业结构调整的逐步优化,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工业污染控制的不断加强,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量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工业污水排放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新鲜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2、水污染的防治
2.1采用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等。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2其它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的防范。其次,要加强农药、化肥等产品生产流通的管理,确保农药、化肥品种与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避免违禁和不合格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重视对流通市场的管理,杜绝农药、化肥在各种环节上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三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第四,大力研究开发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无公害和无污染的农药、化肥。第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2],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树立大环境生态观念,加大农、林、牧、渔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任鴻瑞,罗毅.鲁西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耗水量的实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4):37-39.
[2]袁育枝.试论华北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的农业气候评价--以海河平原为例[J].气象学报.1984,(4):440-447.
作者简介:
张亚晶(1961-),黑龙江鸡西市密山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柯春英(1966-),黑龙江鸡西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一、“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内涵
“绿色化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专设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推动社会各界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绿色化学”这个名称广为流传。
“把绿色化学融合与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和和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便绿色化学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崭新课题。”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中的渗透
1.立足课堂,渗透绿色知识
化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好场所。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使他们树立起防止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化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内容,采取渗透的方式,在介绍某种物质或操作方法是自然的引入相关的环保知识,让学生增长环保知识。如讲二氧化碳时,我就向学生说明它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他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空气中二氧化硫70%来源于工业燃料,12%来源于工业燃油,其余则来源于生活燃煤等。它既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又可以导致水质酸化,水生动物减少或绝迹,树木、庄稼枯死,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文物。通过介绍是学生充分认识到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得有害气体之一。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让学生讨论:如何防止和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立足实验,培养绿色习惯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的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和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1)药品的贮存的规范化。如易挥发的液溴、浓硝酸、浓盐酸等用钟罩封闭贮存;对大多数有机物如苯、甲苯、丙酮、甲酸等用专柜避光保存;对剧如汞、白磷等用专柜上锁保存,定期检查贮存情况。
(2)演示实验中尾气的吸收处理。如在制取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气、一氧化碳等气体时一定要通过演示实验讲清吸收的原因(有害气体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使学生深深认识到只要涉及气体的设备问题就应考虑尾气处理。
(3)规范实验操作。化学实验中,师生都要接触有害物质和无害物质,在实验中也会闻到有害和无害气体。因此,必须知道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正确的闻气体、取药品、取有毒性原料,甚至如何盖瓶盖、放置试剂、取药品的各种工具的选用、取用药品量的多少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改进试验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尽量采用封闭措施,减少师生被动接受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实验结束后,处理化学废物和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桌面,这些都要认真细致指导,使实验活动从始至终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
(4)实验微型化。目前在常规实验中,药品用量较多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因此,在实验中用玻璃管制成各种加热仪器的替代实验仪器、用点滴板进行微型系列实验。这种方法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操作安全,实验不会造成危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同时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3.立足课外,提高绿色素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主阵地,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课堂教育的很好补充。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绿色素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1)专题讲座。对教材中讲的少而对环保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见环境保护不只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感到自身在知道污染破坏环境,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以减少污染,为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2)课外实验。积极使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模拟水体受硝酸汞、硫酸铜等污染的检测及危害”、“干电池的收回和利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了绿色意识。
(3)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如空气污染调查,水污染及对策调查等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危害;治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41-01
引 言:重金属污染物会长时间停留在土壤中,且隐蔽性较强,毒性大,很容易通过不同的形式,转化为其它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所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治理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严峻性。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和交通过程所产生污染。
1.1 农业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使用污水灌溉农田的行为都会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在现代农业过程中,许多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除学剂的大量使用引起土壤中As,Cu等污染。
1.2 交通污染
随着城市化发展,交通工具的数量急剧增加,汽车轮胎及排放的废气中含有Pb,Zn,Cu等多种重金属元素,进入周围的土壤环境,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3 工业污染
矿产冶炼加工、电镀、塑料、电池、化工等行业是排放重金属的主要工业源,其排放的重金属可以气溶胶形式进入到大气,经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另一方面,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渣随意堆放或直接混入土壤,潜在地危害着土壤环境。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污染企业搬出城区,原有的企业污染用地成为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突出问题。
2 重金属污染物及其危害
土壤的主要金属污染物为铅(Pb)、汞(Hg)、镉(Cd)、铬(Cr)和类金属砷(As)。
2.1 铅(Pb)
铅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布较广、具强蓄积性的环境污染物。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频繁的人类活动。虽然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开始认识到铅已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成份之一,并开始有组织的治理。但随着采矿业、冶金业、IT业、农业、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铅污染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进入土壤后,铅大部分只停留在土壤表层,与土壤中的有机物结合,极难溶解。过量的铅会导致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造成植物生长发育停滞。大田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偏黄,产量明显降低。铅的富集性很强,当人食用带有过量铅的食物后,体内的铅会不断富集,然后与人体内的多种酶结合,从而破坏正常的人体机能。
2.2 汞(Hg)
汞,又名水银,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极其丰富,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汞并可相互传播。人类排放汞的形式主要是燃烧,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石化燃料等,其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汞化合物,已占人类汞排放的80%。绝大部分的汞在进入土壤后都会很快的被固定,积累在表层土壤和耕层中,不再向下迁移。
对动植物及人体构成直接威胁的通常是甲基汞(MeHg),其不仅可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甚至死亡、造成皮肤灼痛、肌肉运动失调、神经损伤,还可以造成胎儿出现严重的缺陷,如失明、大脑性麻痹、智力迟钝等症状。历史上汞中毒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2.3 砷(As)
砷元素的毒性极低,但含砷的化合物均有毒性,土壤中的砷除了来自工业生产的废渣外,含砷农药的使用也是主要的来源。砷在自然条件下可以被作物吸收,而进入人体。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砷中毒的恶性事件,当时有12100多人中毒,130人因脑麻痹而死亡。
3 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3.1 农业化学修复技术
农业化学修复技术就是采用大面积种植一些可以对重金属物质进行有利吸收的农作物,从而利用植物自身的吸收作用将土壤中的一些化合态和游离态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收或者进行有利的化学转化,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植物吸收重金属物质的过程大致是,首先植物利用自身的根系和植物根尖部分的内外层水分平衡的作用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其次由根尖生长区和分生区向上将水分运输,从而将水分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运走,是根尖部分内侧始终保持较低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从而使根尖内外产生浓度差,使根尖继续大量吸收重金属离子。
3.2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修复过程即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手段从土壤中除去或者分离含重金属的污染物,比如利用淋洗液将土壤中的固相重金属转移到土壤的液相中,再利用络合或者沉淀的方法使土壤富集,然后将富集液中含重金属的沉淀进行过滤并除去。在进行淋洗时,淋洗剂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用电动修复的方法,就是在固液相的土壤中插入电极,利用重金属导电性的原理,充分在电场的作用下引导并从土壤中移动出。然后进行筛选和过滤。也可以利用重金属与某些非金属阴离子在土壤中化合形成化合物的方法,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含有非金属阴离子的物质,使重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不易分解的无害的化合物,或者可直接分离提取的化合物[2]。
3.3 有机物吸收重金属离子作用
有机物吸收重金属离子作用就是利用某些有机物或者是有机物的堆肥可以与重金属离子产生一定的反应,从而使重金属物质失去对生物和其他环境破坏性的原理,对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一些有机物如动物的粪便、植物的秸秆堆肥产物等可以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产生非常强烈的络合作用或者螯合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使重金属离子大大减小甚至失去一些本身的性质,比如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毒性和破坏性,从而降低重金属危害。比如蚯蚓粪或者奶牛的粪便可以有效减少周围环境中的铅的毒性效果,而咖啡豆的果皮和果肉对于降低铅的生物毒性作用具有更好的效果。
4 新型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4.1 化学淋洗和化学固定
化学淋洗和化学固定的方法都是单纯利用化学技术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进行固定和分离。化学淋洗是通过化学洗脱作用将重金属物质从土壤中洗脱出去,从而达到清洁土壤的作用。采用这种化学洗脱的方法即相当于利用另一种化学试剂将原本土壤中的许多种金属物质进行替换和洗脱,从而将重金属物分离出来。近几年的实验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大量的洗脱出一些重金属物质,但由于洗脱作用,也是的土壤中原本有的一些金属离子一同被洗脱出来,所以经过洗脱后的土壤一般不能在种植任何农作物。化学固定就是在土壤中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的迁移性降低,或者直接由游离态转变为固定的化合态。在转变的过程中,就会使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毒性大大降低。
4.2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某些微生物在进行自身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吸收一些特定的重金属离子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化合物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针对土壤中的一些特定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修复和处理。微生物的金属离子吸收过程基本就是利用重金属离子完成自身的氧化和代谢作用。通过微生物体内代谢作用的一系列转变,使得重金属游离态物质转变为对周围环境毒害作用减小的次级代谢化合产物。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高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污染一旦发生,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难以进行彻底恢复。目前,己有一些污染土壤治理的方法,但从其发展和需求来看,还须发展更加有效的治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林帅.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初探[J].科技信息,2012(05).
随着雾霾天气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与雾霾形成相关的各类污染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其中,VOCs由于其形成广泛、影响较大,成为了管理者重点关注的对象。近几年,从国家到各省区都把VOCs防治作为环保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方案、措施等。那么,VOCs是什么?它的危害又有多大?
复杂的来源
VOCs一般指沸点低、分子量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VOCs的种类繁多,一般的室内环境中就有着100种以上的VOC。从性质上来讲,VOCs通常又可分为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和包括醛、酮、醇、醚等的含氧有机化合物,以及卤代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几大类。
VOCs的来源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主要包括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非生物过程,植被、农作物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等过程也会排放VOCs。全球每年65%以上的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植物排放,相应的成分有异戊二烯、单萜类、倍半萜类、醇类和酮类等物质。目前,植物排放VOCs属于非人为可控范围。
VOCs的人为来源则包括移动源和固定源两类,固定源中又包括生活源和工业源等。移动源是指汽车、轮船、飞机等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排放。生活源VOCs 排放对象复杂,包括建筑装饰、油烟排放、垃圾焚烧、秸秆焚烧、服装干洗等等。工业源VOCs 排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比如化石燃料燃烧、废弃物燃烧、溶剂使用、石油存储和转运、工业生产过程等,具有排放强度大、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局部空气质量的影响显著。
研究表明,溶剂使用、交通运输排放、工业产品使用是人为源的主要来源。此外,除了一次排放,大气中的部分VOCs也来源于二次生成。因为一次排放污染物在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被氧化生成醛、酮等含氧的VOCs。
不同污染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含量并不相同。乙炔是机动车尾气的特征物种,丙烷、丁烷是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组成物种,癸烷、十一烷是柴油车尾气排放特征物种,异戊烷、2-甲基戊烷、正己烷等是汽油车尾气和汽油挥发的特征物种。
巨大的危害
“影响空气质量、危害身体健康、破坏臭氧层、易燃易爆……”随着人们对VOCs的认识不断加深,VOCs的危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空气污染问题近年来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的心头之痛,而VOCs正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VOCs不仅是一次污染源,而且还能够造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环境中的VOCs是光化学反应的前体,在有太阳光(主要是紫外光部分)照射时,VOCs与空气中氮氧化物及其它悬浮化学物质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主要生成臭氧、过氧硝基酞(PAN)、醛类等,形成光化学烟雾。某些二次有机物由于其较低的蒸汽压,可通过成核作用、凝结、气粒分配等过程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而二次有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组成。研究表明,有机物在PM2.5中的比重占到50%~70%,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PM2.5就是由VOCs光化学反应转化而成。
近年来,尽管我国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呈下降趋势,但是夏季臭氧浓度却在增加,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也正因如此,作为臭氧、PM2.5生成的共同前体物,VOCs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大气化学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除了影响环境质量,部分VOCs物质对人体具有直接的毒害作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栾志强说,如腈类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窒息、意识丧失直至死亡;苯胺类进入人体会造成缺氧症;有机磷化合物降低血液中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神经系统发生功能障碍等等。此外,很大一部分VOCs有异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全世界在空气中检出的VOCs大约有150余种,大都具有强挥发、特殊气味、有刺激性、有毒等特征,部分己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这些污染物同时也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的死亡。
除此之外,大多数VOCs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浓度排放时易酿成爆炸,部分VOCs还会破坏臭氧层,对生物带来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艰难的防治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VOCs排放量最大的是工业源。从2009年开始,环境保护部污染控制司组织中科院生态中心、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防化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估算人为源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包括溶剂使用在内的工业源排放量占整个人为源的比重最高达55.5%,其重点排放行业包括石油炼制和储运销、化工、工业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
与全球情况不同,中国的研究显示,我国年均VOCs自然源排放量达到1090万吨,人为源排放量达到1510万吨――人为源排放相较于自然源约高39%,这一比例远高于欧美等国家。VOCs人为源排放量比较严重的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
“不同的研究方法在VOCs排放量的估算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人为源VOCs污染排放逐年增加,高排放量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和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典型行业如石油化工、机械加工、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电子制造、涂装等VOCs污染突出。”环境保护部曾如是表示。
“我国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郝郑平表示,目前,VOCs排放没有纳入污染普查和环境统计的范畴,也没有纳入常规监测体系,缺乏有关人为源排放量和排放特征的统计结果,缺乏有关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的排放数据。
关键词:二密河;水质分析;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37-1
1 流域概况
哈泥河为通化市境内浑江右岸最大支流,二密河发源于通化县干沟乡迎门岔村,在环通乡长流村东汇入哈泥河,是浑江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306平方公里。
2 水质现状评价
在二密河上只设一个监测断面,监测河长36.4公里。
2.1 评价参数的选取
本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选用14项参数进行分析评价。这些参数是:pH值、氨氮、挥发酚、氟化物、砷化物、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六价铬、氰化物、锌、铜、铅、镉。
2.2 参数的取值
用算术平均值法将二密河水质监测断面2009~2011年每年12次监测值累加取其均值来评价各年二密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平均状况。
2.3 资料的来源
本次评价采用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通化分中心的监测资料。
2.4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在力求简单明了、容易使用、使用结果易于比较的前提下,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来表达二密河水体的质量状况。
单指标评价法,即把各水质采样断面的水质监测单项参数年平均值,对照水质标准做单项参数评价,在单项评价基础上,以各项参数中的最高评价级别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并以三级标准作为标准限值,超过此限值为超标。超标倍数为检测值减标准限值之差与标准限值比值,评价结果中括号值则为超标倍数。
2.5 评价标准
采用国家地表水质量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地表水质量评价的依据。对2009~2011年二密河水体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结果
2009年二密河水体水质状况:汛期水质类别均为Ⅴ类,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0.64倍)、化学需氧量(0.18倍)和五日生化需氧量(0.40倍),水体受到轻度污染。非汛期及全年水质类别均为劣Ⅴ类,非汛期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5.59倍),全年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3.94倍)和化学需氧量(0.02倍)。水体受到重度污染。
2010年二密河水体水质状况:汛期水质类别均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物均为氨氮(0.03倍),水体受到轻度污染。非汛期及全年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水质较好。
2011年二密河水体水质状况:汛期、非汛期及全年水质类别均为劣Ⅴ类,水体受到重度污染。汛期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有化学需氧量,非汛期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5.59倍),全年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3.94倍)和化学需氧量(0.02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水体受到重度污染。
4 水体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建议
4.1 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评价发现,二密河水体近三年的水质状况2009年水体污染严重。2010年有所缓解,2011年又继续恶化。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另外,氨氮还来自工业废水中。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也是表示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综上分析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和工、农业生产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4.2 防治建议
二密河是哈泥河的支流,由于二密河水质恶化致使哈泥河入浑江水质2009年和2011年达到Ⅴ类,2010年二密河水质变好,哈泥河入浑江水质为Ⅳ类,结果说明二密河水质对浑江水质是有影响的。二密河虽然是浑江的二级支流,但不能忽略了对二密河水质的重视。下面提出防治建议:
1.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要覆盖到每个角落,多关注一些小河流。
2.对水资源保护要长抓不懈,要一贯性,不要措施水质恶化才治理,要防患于未然。
3.建议相关部门对江河两岸推行绿色农业,降低化肥使用量,多施用有机肥。
4.矿企业的排污严格达标排放,并定期监测,发现超标要及时通知相关企业,采取补救措施,并严惩超标排污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水利部.
[2] 李青山,李怡庭,水环境监测实用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金传良,郑连生.水质技术工作手册.能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