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
时间:2023-11-10 11:04: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 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 A
在水利水电建设施工的规程中,地基的处理技术就是整个工程的生命线和关键点,一旦地基出现任何问题,都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地基的处理在整个工程中起到的重要性,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要在施工前做好一切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上的规定进行操作,以此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质量,地基的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内永恒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工程,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服务。近些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力度,一些有关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由图1,图2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高质量的完成,就必须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建设。其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必须采取一些先进的处理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
2.1、由于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工期短,在建设中一般都是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导致施工工期是非常紧迫的,而且施工过程中易受外界干扰,因此必须要周密的调动和安排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完善的施工方案和高效的机械进行作业。
2.2、务必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基础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具备相关的质地勘察报告、技术文件和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
2.3、隐蔽工程质量的保证是关键,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属于隐蔽性的施工技术,在工程结束后很难进行直观的质量检查和检测,导致质量问题不能马上发现,只能在建筑物在运用使用过程中问题才会慢慢浮现,如果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返修和修补很困难。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充分的做好质量检查和控制。
2.4、前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地址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建筑物上部结构分布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所以,地基的基础处理过程中也是多样复杂的,想要避免和减少错误的产生,减少损失,在进行施工之前,要提前做好现场试验以及查探的工作。
2.5、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来说,其承受的荷载很复杂,运行的不利的因素很多,且新闻报到中出现的一些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因此地基与基础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以下将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以此更好的将先进的处理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为人们服务的公益性工程,因此国家严格控制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也逐渐运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的: ①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施工工艺不断地改进与完善;②将一些先进的施工材料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③一些先进的施工设备也逐渐的应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中。由于我国地势的多样性,有些地势比较复杂的地区,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过程中仍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阻碍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地基处理技术
水工建筑物一般建于天然地基上,但天然地基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如经常遇到深厚覆盖层地基,渗透性大、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以及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均需要进行处理,以保证工程运行安全。
(1) 混凝土灌注桩,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支撑上部结构的荷载,提高承载力。
(2) 挖除置换方法,这种挖除置换方法是将水工建筑物基础底面之下规定范围之内的一些软土层将其挖除,之后再将散粒材料进行换填回去,但是注意换填的材料必须具有无侵蚀性及低压缩性的,里面回填的材料可以是灰土、沙石、煤渣等等。
(3) 振动水冲法,这种方案基本和换土的方法比较接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是来利用振冲器的作业原理在原来已完成的地基基础上在进行二次打孔作业,之后再借用相关的填充物急性回填,最后在对地基进行夯实,最终促使地基更加的坚实、强度更加的稳固。
(4) 重锤夯实法,这种方法是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其原理是将重锤吊起到高空的一定程度之下,让脱钩子自行回落,这时候利用回落的冲击将土夯实。
(5) 旋喷法,此种措施在于防止地基渗水,具体操作措施为:当旋喷机的特殊喷嘴进行预先放置于土层的预定结构中,然后缓缓的将喷嘴提升,此时喷嘴内就会产生高压,在高压的作用下,水泥与固化浆液与土体之间的结合将会更为紧密,进而能够达到提高地基强度与密度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控制了地基渗水问题。
五、结束语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从业者,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施工一定要有着高度重视,以保障后期的工程建设中能建设安全性高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是其整体建设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也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重视,在施工中必须要全面保证基础施工的坚固性以及安全性,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2:236.
[2]沈建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23-124.
[3]童健.水利水电中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178.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新技术;应用;环境保护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施工中应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增加施工过程中的高技术含量,尽量降低施工成本。但伴随着施工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理念。在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下面通过介绍水利水电发展现状和运用的新技术来对应探索对环境的影响,找到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
1、水利水电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导致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难度系数增大。尤其近些年全球环境的改变,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已经形成非常有规模的系统。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了安全护堤,与水文监测、预警预报等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更好的监测水情;水资源的配比逐步完善至偏远地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配置格局逐渐显现出优势,让整个国家水资源尽量合理分配;灌溉农田体系已基本建立完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面积比例非常大,这就对水资源的需求特别高,为此,国家兴建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2、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新技术
2.1水利水电施工中GPS定位技术系统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有许多新兴技术不断地出现,GPS技术就是其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技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往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逐渐被GPS定位技术所取代。GPS定位技术拥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等优点,使其在水利水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水利水电施工中AutoCAD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中,AutoCAD可以方便的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同时对于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图纸能够方便的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水利水电的顺利施工,加快了水利水电的在技术层面的发展,这种技术的应用为行业中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GIS技长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被许多工程技术方面所应用,同样,在水利水电行业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也逐渐被工程技术人员所采纳。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测量得到的大量数据或信息进行有效存储,从而可以方便的构建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后数据的利用率,减少很多没必要的重复测量。
2.4 SAA 基础结构 3D 连续监测系统
随着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对于水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其监测也成为困扰水利专家的难题,经常发生水坝坍塌事故,造成极大的危害。而 3D 监测系统就弥补了这项空白,它的主要设备是一种可以放入钻孔或者嵌埋入内的变形监测传感器,它由多个片段组成,每个片段固定监测一段距离,通过感应每段重力场的大小,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大坝各个部分承受的压力是否在安全系数范围内,从而确保堤坝的安全性。这个技术的出现,让更多经常检修水坝的人员可以轻松观测,效率高且自动化强又节约资源,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2.5超级真空抽水法
基坑排水和基础降水是水利水电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排水效率是影响工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高效抽水法提高了抽水、排水的效率,是普通方法的 1.5 ~ 2 倍。它利用特殊的构造,可以在最大深度发挥真空效果,最大限度的完成抽水或排水功能,同时工程费用低,效果好,又可以缩短工期,经济性好。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容易让地基变低,使周围的地区环境变差,容易造成坍塌现象的产生。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选择的地基必须在水多的地域,能够为水力发电提供更多的水动力。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不够结实的时候,周围特别容易发生塌陷现象。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容易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沼泽化。对于内河运输来说,水面下降,容易造成轮船搁浅,水电站的建设也会阻碍船舶的正常通行。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中有许多影响环境清洁度的粉尘和气体,这些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例如,混凝土中就有许多容易带来空气污染的粉尘,一旦进行搅拌就会让不利于环境的颗粒与粉尘泄露。
4、解决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不利因素的对策
1)采用合理科学的勘测方法进行勘测,勘探出合适的并且坚固的地基,这样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就能保证周围环境不易出现坍塌和滑坡现象,保证环境的安全。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水力发电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环境不受到影响。
2)水力发电站的设计不能违反自然原则,要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要适当的储存水量,保持水平面在船舶的正常行驶范围与深度之内。这样有利于水力发电,同时也不影响船舶的正常航线。
3) 选用合理的机械操作,降低噪音,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噪音污染,尽量避免夜间运作机械;施工中产生的粉尘,尽量采取有效的方式避免或者大幅度减少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应合理化处理,不能肆意排放,将其分类处理,确保不污染水质和环境;总之,采用综合管理的方式,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减少对环境、居民的污染,同时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力争建设出更多安全高效的水利项目,是适应水利发展新常态下的根本要求。
4)建立合理的环境保护体制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我们应建立一套全面的保护机制。在施工中,应对其严格监督,对于一些不符合施工计划的做法,坚决予以阻止。对工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好环境的监测保护。竣工之后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也要及时,作为施工方,应该负责对工程后期的监管,尤其监测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否会破坏周围环境,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本就短缺,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度,工程固然是为了民众日常需求而建设,但是环境更是影响子孙后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妥善处理好水利水电工程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用新技术建设更合格的水利水电工程,从而更大程度的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水利水电发展与环境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段百威,吴鹏,谢成奎,徐石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4):51-52.
[2]周拥军,刘明,丁善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3,(14):203-204.
[3] 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 012 ,2(14) :208- 209 .
1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更好的防范自然灾害,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源。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和大坝,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上的技术不断得到改革和创新,使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到了更为可靠的保障。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有GPS 定位技术、AutoCAD 计算机辅助技术、数据库技术与 GIS 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和质量。
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和风险。加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复杂,伴随着劳动力密集,传统工艺过于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探讨和改革于人民乃至国家都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2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之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也不例外。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技术在测量和运算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极大地推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程。下面对应用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几项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2.1GPS定位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定位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GPS定位系统是指卫星测试测距导航,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速度等其他定位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往企业在遭遇一些地形较高的施工地点时,为了得到地形数据,往往要求测量人员进行高空作业,这使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不仅如此,通过高空作业得到的数据一般也存在误差较大、测量范围不甚广泛的情况。而利用GPS技术,不仅可以对施工地点实施全方位的测量,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数据的分析,从而减少数据误差,不但大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
2.2AutoCAD 计算机辅助技术
AutoCAD 计算机辅助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绘图软件,能够绘制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坝或其他建筑的图像,并通过2D、3D的形式显示出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涉及到复杂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传统的手工作图往往会出现各种人为的失误,导致绘图效果出现较大误差。而AutoCAD 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精确的数据模型,并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熟练运用此技术,还可以进行工程建筑的设计,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建筑工程进行计算和绘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减少施工失误,减轻工作负担,还能有效节约劳动力及其他资源成本。
2.3数据库技术与 GIS 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数据非常繁多,单位需要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对整体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布控和资源的分配。在传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中,此项工作要求非常高,步骤程序也异常复杂。自从引入了数据库技术与GIS 技术,数据的收集工作就便利许多,GIS 技术可以以地理空间为基础,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而数据库技术则可以储存大量的测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储存,结合GIS 技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立体的数字地形模型,把地形的情况通过数据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来,直观且清晰。不仅如此,通过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还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减少数据失误,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预防水害和利用水力两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施工技术上也有了明显的改革和创新,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3.1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撑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经过多年的探讨和研究,通过与计算机信息科技的有机结合,在GPS、GIS、数据库技术以及AutoCAD技术上的运用上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技术实际上是难以支持飞速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大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缺乏真正适用于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尽管我国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关于该方面的科学技术研发也在努力探索中,但真正应用到实际施工工程上的仍是凤毛麟角,致使施工技术总体仍然停留在较落后的层面,严重减缓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程。
3.2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更新与技术更新不同步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用到大量施工设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需要依靠先进的设备作为载体才能使技术的更新得到实现。但我国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且企业施工设备购置不全,导致技术与设备的配备不同步,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严重阻碍了先进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程度。
3.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少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虽然在技术和设备上都努力跟上时代的潮流,但却遭遇了水利水电专业人才过于匮乏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队伍中,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年龄层偏高,对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操作不够熟练,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专业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造成面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时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培养和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人员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4 改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措施
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前提下,创新施工技术的运用,积极研发先进施工技术,以此不断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需要。
4.1实现现代施工技术和传统先进技术的结合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着许多通过实践检验的优秀工艺,在进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时,建议可以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的优点进行技术整合。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施工技术,在增强建筑物预应力方面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通过对它的有效利用,结合现代技术中的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很多传统施工技术难以实现的独特功能。
4.2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具有深远意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严格监管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及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科学的指标分析规范,使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有效监管,避免因技术管理不规范带来的工程隐患,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4.3培养施工技术人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应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筛选和进行施工前的专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对工程的了解程度以及专业知识素养,要求他们学习工程中涉及的先进技术应用方法和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把工程的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4.4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最关键的途径就是加大施工技术改革创新的力度。企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结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创立研发专项资金,利用激励的方式鼓励技术创新力的发展;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合作交流研讨,共同促进技术的革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研究分析;洪水风险;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698.2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60-01
引言
在实践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应当对其中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各个地区的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的重点水利施工项目,往往有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规模较大、经济风险较大、施工的技术风险大以及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的特征。所以还应当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社层次的分析,很好的对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出现施工的风险以及偏差等情况。在工作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电力供应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革。
1.水利水电工程洪水风险概述分析
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相关项目的洪水风险是真正意义上制定出可行措施的关键点,所以还应当对此项目的工作引起较高程度的重视。在实践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实施科学并且可靠的防洪项目,是一项系统性较强、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涉及面较广、技术相当复杂的项目,所以在工作的开展进程之中还应当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基本状况,建立起健全的控制制度,这一项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防洪工作是一项很好的消除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其顺畅的发展不仅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应当对其中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全面的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改革,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工作体制的健全。所以在工作的发展过程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当前现状制定出完善的制度,充分的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革,为更好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洪水风险的控制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控制的基本方针等进行集中性的研究,可以明确工作的核心宗旨以及基本的理念,下文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洪水风险控制的对策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探究,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的改进。
2.1 水利水电工程统计参数的确定
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相关统计参数,对于工作的进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针对统计参数的确定一般使用初步估算的方式,来得出基本的数值。此外还应当使用相关技术手段对基本的初步估算数值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的方面应当包含有设计的各个点等,在实践之中如果是拟合的过程难以顺畅进行,则应当恰当的选择一些较大的洪水点距。在调整之后应当充分的结合不同时间段之内的洪水量统计参数、洪峰以及设计值的变化情况、变化规律等等,充分的而结合干支流、上下游的基本状况,应当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社层次的分析,对最终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炎症,以对其中的不合理层面进行全面的调整,最终促进工作的增强。
2.2 水利水电工程洪水过程线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防洪过程之中洪水过程线的设计相当关键,对于设计的项目应当尽量的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洪水等,作为设计的标准,并且采用典型放大的方式,进行推算和处理,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施工流域之内相关项目的洪水特性。此外还应当对水利水电工程洪水控制和风险控制之中的基本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跟踪处理,很好的对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如上文阐述到的,在工作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电力供应状况以及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每隔一段时间对相关统计参数之内的历史数据等进行实际的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相关图表,以更好的对洪水状况进行改善,避免带来重大的不良影响。
2.3 入库设计洪水以及暴雨资料推算
流量叠加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当在水库周边附近有水文站,其控制面积占坝址以上面积的比重较大、资料较完整可靠时,可以分别计算粉干直流、库面分区和区间陆面的入库洪水,最后叠加成入库洪水。
对于已建水库,可根据水库下泄流量及水库蓄水量的变化反推入库洪水。根据资料条件及工程设计需要,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集中的或分区的入库设计洪水:当有较长的入库洪水系列时,可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当入库洪水系列较短,不能采用频率分析法时,可采用坝址设计洪水的放大倍比放大典型入库洪水作为入库设计洪水。
如果当地降水量较多并且暴雨出现比较频繁,可以通过对暴雨频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所在的区域暴雨很少出现,就可以使用相应历时的设计点暴雨量和暴雨点面关系间接计算;如果该地区几乎不会出现暴雨,可用设计点暴雨量作为流域设计面平均暴雨量。
3.结语
总的来讲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中对洪水的风险进行控制有着重大的价值,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应当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社层次的分析,很好的对相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出现施工的风险以及偏差等情况。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之中相关防洪工作的建设现状以及工作的发展趋势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的核心环节和基本的宗旨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的改进。从本质上加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所以还应当加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月英,马雪梅,李强.小汇水面积设计洪水计算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8(8).
[2] 杜明格,刘国东.无资料地区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0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非常重要,不仅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而且对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工程设计规范编制是否科学,需要编制人员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设计规范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的现状
纵观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历程,对于设计规范的编制主要开始于解放之后。最初,设计规范的编制主要以苏联的规范和技术为标准,这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国内水利水电发展呈现出新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依旧沿用国外的规范和技术,势必无法适应国内需求。所以,从6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结合实际国情制定了与水利水电设计相关的规范与技术,以此来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发出了关于水利水电设计规范的通知,通知下达之后,各级水利水电部门开始着手对其进行编制和修订,以期使其更加完善、系统。截止到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设计规范的编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能够为水利水电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就我国目前水利水电设计规范来看,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规范的编制严格遵循了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原则,试图以此为依据,更加有效的为生产建设提供服务。例如,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编制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对施工技术和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钢筋使用量,而且对结构整体安全系数的提升也有现实意义,单从这一方面来看,现行设计规范就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设计规范是在深入研究、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和补充而形成的,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就目前设计规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总则、规范条文和附录。比如说,在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进行编制的时候,为了确保设计规范具有针对性,规范编制之前,编制人员展开了对坝置、坝体应力计算、设计基本要求等多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并对坝体设计的抗滑稳定措施进行了优化,以此来提升坝体设计的安全系数。此外,对于设计温度的控制,适当放宽了基础容许温差,这样可以使温度控制措施简单且有效。(3)设计规范中的每项内容都有与之相应的适用范围。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参考相应的设计规范。比如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以及《水工水利动能设计规范》分别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洪水计算、工程烈度为7、8、9度的水工抗震设计以及中型水工初步设计等,为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2工程设计规范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就我国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使用现状来看,其内容大致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根本需求,使得各项施工作业均能够有章可循,可以使工程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同时也可以间接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但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在未来的时间里,若想将设计规范的作用充分发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正确选用设计规范
上文提到,每项设计规范都有与之相应的适用范围。所以,在开展项目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规范的适用范围,正确选择设计规范。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设计规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比如说,《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只规定了该规范适用范围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及其结构设计”,却没有对工程的规模进行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此设计规范可以对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但约束力不强,无法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此外,在众多设计规范中,还有一些规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遵循此规范时,还应遵循与之相关的设计规范。比如说,对地震区混凝土重力坝进行设计的时候,除了要遵循《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之外,还要遵循《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工程建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施工效果。
2.2正确理解规范各部分的作用
总则、技术条文、附录是当前设计规范的三个重点内容,其中,总则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规范中所提及的内容进行概括,使应用者可以通过对总则的阅读,了解规范的对象、适用范围、技术特征以及原则性问题等,以此来为日后的使用提供方便。技术条文主要是阐述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质量指标、计算规定以及安全质量指标等。技术条文是设计规范的核心,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附录的内容则主要是对技术条文进行补充,其作用与技术条文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一般来说,附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表格、图例和工程计算方法等。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得附录的约束性普遍不高。
2.3必须维护规范的严肃性
一旦设计规范推行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约束力,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无论勘测、设计,还是施工、验收,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如果设计文件未能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那么该设计将不得继续使用。如果在工程设计中,遵循现有设计规范有一定困难,那么可以向有关部门说明原因,提出暂缓贯彻执行的期限和贯彻执行的措施报告,主管部门同意之后,可按照暂行办法进行设计操作。只有维护规范的严肃性,才能够将其约束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工程设计提供充足的保障。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设计规范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确保工程各项施工作业能够高效率完成,避免诸多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一旦工程建设周期缩短,其所需的建设成本也自然会降低,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其次,水利水电工程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那么工程质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从而更好的将工程的社会效益发挥出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做好设计规范的编制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使其充分满足行业需求,完善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水利水电设计规范编制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在日后的时间里,根据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对其进行优化。此外,为了确保设计规范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规范编制部门需要明确规范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设计规范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备管理;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生产不断地向着科技化方向发展的势头下,设备作为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增大。随着工程施工不断向着现代化发展,机械设备在其中的作用也体现得更加明显。 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工程施工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拥有设备的先进化程度以及管理方式的科学程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强大程度。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设备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备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设备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这就导致管理工作中很多问题的存在。
1、部分企业领导在工程开展过程中,过于重视项目的实施进度,而忽略了对项目的管理工作, 一味地加快工程实施进度以及为了保证工程的完成时间对机械设备无底线地使用。
2、因为大部分工地工作人员受教育水平较低,再加上操作能力强、丰富使用经验的技术人员缺乏,导致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 最后,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遍情况就是使用的机械设备低于规定的使用报销年限,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只是一味地使用设备,而对机械设备的基本保养、维修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再就是企业没有按时、及时地对设备进行检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加强企业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第二,完善相关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三,加大对高技术、高素质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第四,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生产人员的文化、技能培训;第五,提升每个员工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增强员工对机械设备的爱护意识。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设备的主要特点
1、质量好且成本低廉。 对于一般的机械设备来说,其具有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功能在逐渐完善的同时, 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此基础上,设备建设的整体成本却在逐渐地下降,这就促使机械设备的科技化以及微型化程度的提高。 这一系列发展变化的目的除了成本的降低外, 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以及操作手段的灵活性, 从而使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更具便利性和可靠性。
2、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形成过程就是将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与一系列的机械设备进行规范性组装。 数控自动车床便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评定机械设备质量的标准。 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安装部门通过抛弃传统的人工弯管机,而采用高自动化的、高频的电加热弯管机,这样在弯管直径得到扩大的同时,也提高了弯管的质量、速度。
3、综合化。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逐渐向着综合化以及统一化方向发展。 而大部分大型的、精密的机械设备本身就是多种技术和多类科目的综合。 现在,我国的机械设备逐渐在向着系列化发展, 这也为机械设备的统一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更新速度快。 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之快,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化趋势的加强、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机械设备各方面性能需求的加大。
5、种类多。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类机械主要可以分为 7 类,总量约万种。 其中重要的包括土石方、起重、砼以及运输机械等,还有风、水、电动力设备以及试验设备;设备使用地点不固定且时间较长;施工的条件一般较为恶劣,并且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这样就不容易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从而导致机械设备损坏程度的加剧。
三、水利水电机械设备的主要管理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最大范围内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 其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购买设备的准备工作
只有加强机械设备技术的先进化、费用的合理化以及操作的便利性,才能为生产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这就对施工单位的各个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各部门紧密联系、配合,还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国内外设备的发展现状以及进程。
(1)购买机械设备的途径主要有如下两种:首先,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进行购买,这也是常说的采购方式,包括实地采购、代购、团购以及到生产厂家进行购买等等。其次,利用订货的方式进行购买,一般包括国内外订货以及招标这两种方式。订货方式一般是用于购买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而招标方式主要是一些大型施工公司在刚成立时所采用的方式, 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购置费用。
(2)设备招标中的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编写招标文件时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就是说企业可以选择将需要购置的机械设备以名称和类别进行分开, 然后再对分开的设备进行分别的标书编写,这样就可以通过多个标书来保证价格的降低,还可以将设备的易耗品以及易损件等附件放入招标的基本价中,再让投标商提供设备的维修以及备件的补充。 其次,目前国内外的招标标准主要有两种:一是评估价格的最低化,二是设备的性价比。对于一些拥有专利产品的厂家,所谓的专业产品就是性能以及质量高的机械设备,企业可以适当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获得购置优质产品的机会。
(3)招标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使用议标。一般来说,在购置机械设备时使用的方式都是邀请招标,如果设备具备特殊性,那就应该向设备生产国的生产商发出招标邀请。
(4)特殊情况下,如果在开标时,招标人认为投标不甚理想或不合心意,那招标单位有权拒绝并宣布此次招标的失败,然后再安排另外的时间进行招标。
2、购买设备的验收工作
对于从国外购买的设备,企业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接收的工作。 接收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国外购买的设备经过了长时间的运输,才到达我国的卸货港,而订货合同中索赔期以及使用保证期都是依据卸货日来规定的。 二是设备验收工作的期限是半个月,国外订购的机械设备不能超出索赔期限。对机械设备进行验收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验收能力,其中包括对机械设备的质量、精度、强度、硬度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等的检验能力。
3、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
要从设备的实际性质出发,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设备操作者必须对使用设备的各方面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除了要熟悉设备的基本性质外, 还需要具备优良的设备维护以及保养能力,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并且在工作中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针对精密、关键的机械设备,企业应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操作者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操作流程在设备的使用说明中都有明确的指导,操作者切忌盲目地试探和使用。
4、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1)设备检修的主要内容。 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每个班次的保养工作,这就需要在工作开始之前、过程之中以及之后,每班的工作人员都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 二是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企业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更换磨损的零件,从而在消除细小瑕疵以及缺陷的同时,保障使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通过对设备的检查,找出磨损部分并对损坏的零件进行及时更换,但这类修理只用拆除部分设备,至于关键的、复杂的部分是可保持不动的。 四是为了更换或修理已失去工作能力的部分机械零件,就需要将设备的重点部位拆开。五是最大程度的修理工作就必须将整个设备拆开,通过检查、清洗每个部件,然后修理、更换损坏的零件,保证机械设备达到说明书上的规定标准。
(2)检修注意事项。对机械设备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保养、维护的时间,检修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不用维修的天数。其中,保养、维护时间以及不用维修的天数要依据相关部门的规定,而完成时间的定额是由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来制定的。
结束语
目前,企业对设备的管理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而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得知企业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备管理来说,它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上工程施工的逐渐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其中的作用也体现得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机械设备会对工程施工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文政,王恒志,梁延民.水利水电工程中设备材料供应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13).
关键词:隧道洞 水利水电 问题探究 设计原则
所谓水工隧道洞是指在地下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需要开凿隧洞。水工隧道洞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电、农田灌溉、水库蓄水和泄水、水利水电施工引流等。根据水工隧道洞的自由水压力可以分为高压水工隧道洞和常压水工隧道洞。水工隧道洞在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准则,防止高压水工隧道洞和常压水工隧道洞出现湍流交替现象的出现,阻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本文浅析了水工隧道洞的种类以及设计线路选择问题,结合水工隧道洞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水工隧道洞在不同设计方面具体的注意事项。
1.水工隧道洞的分类及设计线路选择
1 . 1传输水工隧道洞
水工隧道洞在具体设计中,需要结合不同的隧道洞功能需求展开设计。水工隧道洞目前主要分为:传输水工隧道洞、调控水工隧道洞、施工水工隧道洞和排沙水工隧道洞。所谓传输水工隧道洞是指可以实现水资源引流与输送功能。传输水工隧道洞设计路线应该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尽可能避开地表水渗透区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水工隧道洞洞线应尽可能保持水平,路线尽可能为直线,缩短水工隧道洞的传输距离,提升水工隧道洞的水资源传输效率。除此之外,设计线路最好为常压水工隧道洞,降低传输能耗。
1 . 2调控水工隧道洞
所谓调控水工隧道洞主要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蓄水和调洪峰的隧道洞。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多样化,周边水资源的调控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对于调控水工隧道洞在设计路线选择时,需要加强实际的地理环境勘探,结合水资源的调控技术发展现状,设计易于施工和调控的隧道洞动工解决方案。调控水工隧道洞为了更好的实现调峰削谷,需要在设计路线选择时,保障隧道洞上水口的水流流畅,出水口无障碍物阻碍,隧道洞地基与周边建筑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冲刷隐患。
1.3施工水工隧道洞
所谓施工水工隧道洞是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难度,专门为工程施工人员设计的水工隧道洞。施工水工隧道洞与传输水工隧道洞的功能类似,同样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部分引流和传输功能。施工水工隧道洞在设计路线选择时,需要充分满足施工条件。注重施工通道的场地布局问题,在进行水工隧道洞半径选择时,要严格限定旋转半径。对于较长的隧道洞,设计路线要加强支洞和辅洞的设计与建设,进而保障施工隧道洞的施工安全性,在合理的空间内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1 . 4排沙水工隧道洞
所谓排沙水工隧道洞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水库产生的废渣和泥沙利用专有隧洞及时清理出去。排沙水工隧道洞可以及时减小周边的岩石压力,主要是在放空水库后,可以顺利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排沙水工隧道洞的设计路线选择需要以当地的地质条件为依据。对于高压水工隧道洞的施工,需要保障稳定岩石的覆盖厚度多于30cm,隧道洞的洞体直径约占隧道长度的三分之一。对于常压水工隧道洞的施工设计,则需要结合地形条件,对于水工隧道洞的弯道设计曲率半径高于排沙隧道洞体直径的8倍。
2.水工隧道洞的设计原则
2 . 1抗裂性好
无论实现何种功能的水工隧道洞,在设计与施工需要严格执行水工隧道洞的抗裂性能测试,保障水工隧道洞的使用寿命。对于抗裂水工隧道洞的设计一般分为预压式水工隧道洞和堆砌式水工隧道洞。堆砌式主要借助钢筋混凝土实现抗裂性能指标的达成。由于钢筋水泥材质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堆砌式的水工隧道洞容易开裂,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将钢筋水泥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进行精准计算,加强与当地地质组分和地理环境相互匹配的灌浆配方的研制。需要指出的是抗裂性较好的水工隧道洞,其设计的安全级别较高,可以有效提升设计水平。
2 . 2施工便利
由于水工隧道洞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保障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难度,实现安全可靠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明确水工隧道洞的基本设计原则,保障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对等一致性,发挥水工隧道洞设计的施工便利优势。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对于水工隧道洞的设计而言,考虑的施工便利影响因素不同,这就需要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合理制定水工隧道洞的设计方案。经过调查发现,由于隧道洞工程属于高危项目,每一公里长的水工隧道洞建成,就会伤亡一个劳动力。施工便利设计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伤亡率。
2.3检修安全
水工隧道洞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会因施工周期的长短而进行一定频率的检修和维护。对于施工型水工隧道洞必须坚持检修安全的设计原则。在对整个隧道洞的路线进行设计选择时,需要综合考量地质构造、地形条件、水文状况和施工计划等,水工隧道洞的检修安全设计原则,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相吻合,有效体现了人作为施工设计的主要参与者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检修安全设计原则可以激发相关检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排除检修人员的顾虑;另一方面,检修安全设计原则有利于从根本上为解决其他设计问题奠定客观条件基础。
3.水工隧道洞在不同设计方面具体的注意事项
3. 1水工隧道洞的构造设计
水工隧道洞的构造设计具体又包括止水结构设计、排水结构设计和缝隙结构设计。止水结构设计需要注意水工隧道洞可以满足常压下的无水渗透要求,在设计中需要完善止水结构传感器的设计,可以利用铜制或石英制的实现水带检测。排水结构设计需要注意调节洪峰的进出隧道洞口不会积水,这就需要在设计时,加强地形与地势的数据分析计算,为后期检修打通安全通道。缝隙结构设计主要是考虑温度对于水工隧道洞整体稳定性的影响,需要注意水工隧道洞洞口与洞身的分块设计,一般可以采用间歇式施工方案,加强洞内壁的差异化处理。
3.2水工隧道洞的灌浆设计
水工隧道洞的灌浆设计结合灌浆方式的不同分为固结式灌浆设计和回填式灌浆设计。依据上文讲述的水工隧道洞设计原则,加强周围岩石的处理分析,明确固结式灌浆隧道洞的参数。在对隧道洞身进行灌浆时,保证每排多于8个灌浆孔,孔距约2至3m,灌浆压力高于隧道洞内的施工压力。回填式灌浆设计需要注意堆砌隧道洞完成后,在洞口弧顶90度到110度的范围内进行浆料回填,灌浆压力一般需要控制在3到7个大气压。灌浆浆料一般采用粉煤灰。粉煤灰品质需要满足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以保障灌浆设计获得应有的效果。
3.3水工隧道洞的布局设计
水工隧道洞的布局设计主要针对传输型和排沙型水工隧道洞设计。布局主要包括水源和泥沙进出口处的布局设计、隧道洞身的布局设计和洞顶的布局设计。水源或泥沙进出口布局需要上半部分设计成半圆拱形,下半部分设计成矩形,这样可以缓解隧道上端岩石对隧道洞的压力。隧道洞身要设计成喇叭口状,需要简化设计流程,提升设计效率。隧道洞身的布局直接影响传输效率和排沙效率,进而影响施工进度。洞顶的布局要呈现圆锥形,传输和排沙对于隧道洞顶的布局方案要求不严,圆锥形有利于扩宽隧道洞顶的应用范围,节省施工成本。
4.结论
水工隧道洞在设计中的主要方面包括:构造设计、灌浆设计和布局设计,针对水工隧道洞的功能需求,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原则,不断规范设计与施工过程。本文对于水工隧道洞的设计中易于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当注意的具体事项,希望有利于改善设计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蒋慧文.水工隧道洞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