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6:30: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42-01
一、如何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和维护良好的注意力,情绪和动机状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达到愿意、乐意、会学、善学的效果,并能正确评价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学会使用教材。初中地理教材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工具,又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学生能够重视教材,在课堂上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做自学笔记,回答问题等不同的途径来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初中地理教材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考虑,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材。
2、学会使用地图。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上的地图获取信息,使学生能够有计划的、有步骤地阅读地图,掌握运用地图解释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建立空间观念,形成了脑中地图,无图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独立获取知识的地理能力。、
3、充分利用地图。开发创造性思维潜能。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应充分利用地图,把地里知识落实在图像上,使繁杂的地理事物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完整的地理表象,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充足的“原料”。经常读图、用图。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更加完善,到需要时,脑子就像放电影一样自然,准确地显示出一幅幅“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图像,由学生自己看图、读图,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解答问题,教师引导后得到正确结论,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激活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二、用科学的方法记忆知识点
1、对比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的优点是能在不同的地理事物之前建立联系。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来帮助记忆。比如,中国的河流有长江和黄河,虽然它们的所在地、长度、流经面积都不一样,但由于它们都是中国重要的河流,因此,可以通过对比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它们的相关参数。
2、归纳记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既要系统地学习知识构架,还要背诵它散乱且繁多的知识点,比如:各种时区、经纬度、气候类型等。如果不善于通过归纳来学习地理课程,那么,它会让你耗尽力却依然云里雾里地没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能力的发挥主要是在课堂上,地理知识的获得和巩固也是在课堂上,可以说,课堂是初中地理教师发挥教学水平的的主要阵地,更是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的天地,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听课讲究技巧性和实效性。
1、“读”
初中地理教师安排指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图,教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与注记等,使学生读图的良好而规范的习惯,掌握读书、读图和自学的基本方法。
2、“动”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各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地恰当安排,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让学生“动”起来。“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是学得生动活拨,而不在于形式上的站起、坐下、齐声答问次数的多少。
3、“练”
是指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练习要讲求准确性和创造性,首先落实基础题。在做题时,一般按照以下的思维训练:(1)审题。即明确要求,抓住核心,找出关键字眼;(2)剖析题意,回忆知识点,联想地理图;(3)突破难点、关键、形成思路,明确解题方案,完成答案;(4)对题目进行引申和变换,从而开阔思路,探索规律。设计题目切忌一看就会,似曾相识,初中地理教师应精心设计,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评”
是指学生或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的评析、评价、评讲。初中地理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评析,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使学生牢固掌握哪些易混易错的重难点知识及规范化的答案,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四、如何对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进行改革
1、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过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备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不理想,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发言,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
2、采纳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方法研究;教学方式改进
研究学生对某一课程学习方法的工作目的就是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现状,让每个学生都能边学、边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根据我国初中地理教育的特点,地理教学比较枯燥,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也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地理教师通过初中生学习地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现象进行探讨,通过地理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对某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实施,探索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调查
兴趣是初中生学好地理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可以说,初中生是因为兴趣而学习地理的。现实中有一大部分初中生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不高,对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大致都经历了一个从有兴趣到基本无兴趣的学习过程。
从我对学生学习调查的总体结果来看,初中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远远低于其他课程,主要原因在于地理教材的编排不适当,加之地理教师素质不高和现行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在有限的对地理课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中,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多倾向于异国风光与地理现象等方面。
二、初中生对不同的地理对象认知程度的研究
初中生对不同的地理对象认知程度随年龄不同而变化。绝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生的感性认知程度高,对于初中生来说,感性的地理故事和地理人物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初中生对地理对象的认知程度来看,被调查的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生对地理对象的认知程度因人而异。初中生对具体的地理数据难以记忆或记忆的准确度不高,常常会发生张冠李戴的事,对地理课程的作用性认知程度不高,对某些地理内容难以理解,但对地理人物的认知比较深。从调查情况来看,凡是初中生难以认知的地理对象,均属于抽象思维范畴内的知识,因此,加强初中生理性认知程度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三、关于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综合素质、个性特点影响的研究
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的个人素质、个性特点的影响是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知道,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和积极的影响。地理知识可以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和适应社会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大小因人而异。
通过中学阶段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各国地理的大轮廓和各个地域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有一定影响;第二,学生可以学到一种如何看待地理、环境和事物的方法,了解地理的多样化和地理现象的多重性;第三,学会分析地理事件的方法,了解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比较全面,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第四,对于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这主要是靠学生自觉地阅读地理教科书和理解地理知识后,对人生观产生的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的影响,教师均认为,地理知识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为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四、初中生地理思维特点与地理学习方法的研究
初中生的地理思维特点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也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形象思维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理解记忆为主。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初中生的地理思维特点对其学习方法有一定影响,但思维特点对学习方法的影响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还有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加以解决。
首先,对初中地理教学要有理念上的更新,因为目前对于初中阶段教学的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必须采用行动导向,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也就是提倡地理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如何合作共事,如何与他人配合,通过小组分配工作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使用一些文字、影像、用PPT做学习展示等,用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留作业的方式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从多层面、多角度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再次,课堂作业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法宝,所以,课堂作业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能调动起来,是否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于课堂作业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懂得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加强课堂控制力,真正将行动导向贯彻到课堂教学当中。
五、中学期望的地理课程
中学地理教师认为,现行中学地理课程和教材应当改革。其中,90%的中学地理教师认为,改革中学地理课程应当首先改革现行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减少教材内容。下面就是这些常年工作在中学地理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的改革意见:主张首先对中学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认为地理课程的生命和质量就是“少而精”,要精心编制好地理课程,为提高初中生的素质作努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50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地理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对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帮助。
一、存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地理教学有诸多体会。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深刻体会到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取得的进步,同时也真切的体会到,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剖析。
(一)对地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想要有效进行地理学科学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有效进行地图学习。而目前存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地图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也对地图学习产生了懈怠心理。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地理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地图这一学习难度较大的板块而言,如果学生不能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将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二)难以以生活中的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以生活中的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存在仅仅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情况,而没有以生活中的案例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生更加顺利的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另一方面,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导致课堂教学较为枯燥无味,影响了趣味课堂的营造。
(三)依然存在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现象
传统教学中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往往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死记硬背,并且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新时期,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鼓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现象,这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地理学习的要求,不仅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也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变得十分困惑,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不仅没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而且也难以使学生有效应对考试,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
(四)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没有引起重视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科学习方法与技巧,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地理这门知识点较多,存在一定学习难度的学科而言,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地理知识点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然而就目前初中地理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教师虽然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引起了重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解决存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策略
面对目前存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存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教师要对地图教学引起重视
针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地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对地图教学引起足够重视,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地图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认识到地图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切实的将有效的地图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图的含义,并注重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使自身的识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以后更加有效的进行地图学习奠定基础。
(二)以生活中的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讲解
针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以生活中的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本人在备课阶段就针对要讲解的知识点,及时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在引导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点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是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A之上
针对目前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想象,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理解了知识点,知识点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同时也只有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灵活的应用知识点。
(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1、多向联系法
同一地理事物从多角度进行解释,是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知识的多向联系的方式之一。如太阳直射23°26′N,可以从下面几点取得联系:(1)地球表面正午 太阳高度的变化;(2)北半球夏至日;(3)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4)地球公转速度慢;(5)亚欧大陆受低气压控制,北 太平洋受高气压控制等。(6)气压带移动与北半球气候变化等。
地理事物中一因多果的推导,是进行多向联系的又一种方式。如因地理自转产生地方时的变化、昼夜更替等。在高中地理中一因多果的例子很多,经常主动思考有关问题,有助于使知识的多向联系更为广泛。
地理事物中多因一果的分析,也是进行多向联系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我们全面细微地考虑问题,加强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如降水的成因有:(1)暖湿气流 前进时受地形阻挡上升冷凝而成地形雨(2)湿热气流强烈受热上升冷凝而成对流雨(3)冷暖气流相遇,暖空气沿锋面爬升冷凝而成锋面雨(4)暖湿空气沿台风 中心旋转上升冷凝而成台风雨。
2、知识的逆向思维与假想性推测
逆向思维即打破习惯定势,不按常规从正面去思考,而 从反面来思考,这样既可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又可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如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的条件,课本讲了两点:
(1)有介乎0—— 100℃的温度,这是液态水存在的温度条件;
(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为什么会有水、大气呢?我们可逆向分析如下:
地球适当的体积、质量——吸住大气生命物质存在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水
打破习惯定势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也如数学上定理与逆定理,定理成立,逆定理不一定成立。如含化石的岩石一定是沉积岩,但沉积岩并不一定有化石。
假想性推测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有效方法。如黄赤交角扩大或缩小引起的变化——阳光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五带的划分范围亦随之变化等。
总之,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不能仅仅靠能力和勤奋,而且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养主动学习的技能与习惯。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
1.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2.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这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3.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所以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摘要:高一学生普遍感觉地理学习困难,经调查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地理课的认识和学法存在误区。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课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图表法、理解和记忆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树”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困难;学习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地理学不懂,学习困难超过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甚至出现了“恐地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主经的原因是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学习方法存在误区。
二、高中地理学习的误区
1、对地理学科认识的误区。从初中升入高中,许多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形成对地理学科片面的认识,认为地理课就是区域地理,属于文科。
2、对地理科学习方法的误区:因为学生认为地理是文科,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文科的学习方法,造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常常越学越迷惘,甚至无从下手。
三、解决对策: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特点,指导地理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这三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地理科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特点是:区域性、综合性和文理交叉性。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而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他的工作是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授人鱼不如受人渔。”指导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就是培养学生“渔”的本领,有了这种“本领”,就能获得更多的“鱼”,终生受益。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科最有特色的学习方法包括:图表分析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树的学习方法。
(一)指导读图、图文转换、用图、绘图的方法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地理图表可以把抽象的、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图表的学习方法,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二)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突破文理兼容性
地理科的文理兼容性,要求学生即要用文科的学习方法去记忆,又要用理科的学习方法去理解。记忆与理解有机结合,会使地理学习妙趣横生,增强学习效果。
地理知识的掌握过程可以总结为:理解——记忆——应用——强化理解和记忆,这样周而复始,并逐步升华的过程。首先要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原理、过程;然后把这些已经理解的知识具体化成为文字或图表,进行记忆;最后要运用这些记忆去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记忆的错误和理解的误区,进行纠正。再次理解和记忆,再次运用;……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准确记忆。
(三)循序渐进积累地理知识,构建地理学科“知识树”,突破地理综合性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表现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知识再现和知识迁移能力,这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构建 “知识树”。
学习地理,不能一暴十寒,功在平时。首先必须有平时对“一片叶,一片叶……”的积累,然后串成“一条条枝”,再沿着这些枝找到共同的“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树”。在教学中,“知识树”的建立要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在学习新的章节时,先把各个知识点抓牢固、抓扎实,这就是“叶的生长过程”;在进行章节复习时,把用一条主线把本章节内容串成一个整体,这是“枝的延长过程”;在模块结束时,再把章节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用主枝联系起来;最后在高三的综合复习中,把各主根枝认真梳理,归到地理学科这一“根”上,从而形成 “知识树”。这种方法能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再现和梳理能力。构建“知识树”,切记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度综合,会导致学生断章取义,越学越迷惘。
“知识树”运用,是对学生更高水平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 “根—主枝—侧枝—叶”的过程。见到一比较生的地理事象,首先要在知识“存储器”中寻找熟悉的、类似事物,这就隐含了对地理事物的归类能力,如果学生头脑中有了一棵完整的“知识树”,就能不断地训练学生从 “根—主枝—侧枝—叶”,找到类似的事象,找到后要冷静地再现这个熟悉的知识点,进一步比较和陌生地理事象的异同,相同点照搬过来;对于不同点,再找其他方面的类似事物,依次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就能让这种知识迁移的速度加快,最后达到可以跳跃地,得心应手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 “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生要会学地理,需掌握以上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学地运用这些方法,做到熟能生巧,必将受益非浅。
参考文献:
[1]袁书琪主编.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登斌.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J].教育探索,2002(12).
一、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利的一面,但在实施过程中和评价机制上,有一些方面使教师无所适从,产生困惑:
(一)对教材的困惑
教材从体系方面作了较大改变,如《世界的地形》一节,“学看地图”部分,包括学看等高线地形图和辨别五大地形,在前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明显渗透着地形的内容,如果按顺序进行,前面的教学就会有障碍。再如,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由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体现出来。学习一个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其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新教材在自然地理部分,只出现气候部分,地形、河流部分将在区域地理中出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对教师的困惑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理念、知识的更新换代,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年轻教师对这种转变能够较快地适应,比较得心应手;对中老年教师,无论是新的理念,还是知识的更新换代,甚至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这种转变较大,短时间很难转变过来,那么,对他们课改该如何进行?
(三)对评价机制的困惑
各地初中学校的地理学科不让参加中考,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使得家长和学校不免也就顺其自然了。所以,多年来学生地理的成绩都不高。
二、对策和办法
初中地理学科要想走出困境,目前只能从自身做起,从课堂抓起,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地图化”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牵涉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这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位好的地理教师。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二)“情感”教育,“角色” 转变
有的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一些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都充满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诙谐与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三)转变评价机制
初中地理学科应成为升高中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客观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本学科与高中学习有什么联系,因为到初二就结业了,并且不算中考成绩,更加使学生误认为学习地理无用,所以就不学了,可是升入高中后发现地理还是很重要的学科,还得参加高考,就会后悔莫及。地理学科如果参加中考,学生就会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会很高。同时更能与高中的地理知识相衔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效使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重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和应用环节,注重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减少纯机械记忆的方式给学生灌输概念、原理;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很多高一学生感觉困难多多,尤其是对自然地理必修一的内容,更是很多高一学生学习了一学期,都不知道学到了些什么,总是感叹地理难学,更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于是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没有了,也不再愿意去自主学习地理这一学科。老师很难教,学生很难学。要做好师生关系的协调,构建和谐课堂,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一、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缺失
1、高一学生感觉地理学习困难。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它不同于初中地理,只要读读背背即可。高中地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别于初中地理,它涉及到地理环境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学习,它不仅需要学生的理解记忆,更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学会用地理思维分析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旨已不再是“这是什么”或者“这为什么”,而应该立足于更高能力要求的“这怎么办”,就是运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其中的核心就是地理思维。很多高一学生反馈说:“地理课上感觉听懂了,但是下来却做不了题目。平日里也刻苦学习,但是每每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总是听到许多地理老师的抱怨:每个知识点课堂上已经给学生讲熟讲透,而且遇上一次讲一次,可学生最终还是掌握不了,为何?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比初中难度大,这让很多高一学生感觉学习困难,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了。
2、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不适应。
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转换;在学习环境上,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不适应表现如:集体生活的不适应。每一位同学都由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甚至远离了亲人与同学、朋友,和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建立了新的集体与环境。由于个性与家庭环境的不同,有些同学觉得人与人之间似乎冷漠了,疏远了,进而出现课堂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走神,导致听课效率差。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初到高一新集体,面对一个个新教师,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都使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在心的天平上与其初中的教师相衡量。但称来称去总觉得某些教师没有初中教师好,或者说与他们心目中的教师相差甚远。由此产生焦虑的心理,担心会因此而丧失兴趣考不好此学科等。更有甚者干脆抗拒教师,一味地挑教师的毛病而忽视了学习,落下了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一这一年,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学习任务加重,使高一学生感觉到比初三时还要累,还要幸苦。几乎天天都有很多作业和资料做不完,严重感到压力太大。同时,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和教师的改变,相应地学习方法也随之改变,但学生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导致了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因为初高中转换的不适应,学习上困难重重,失去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对高一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
1、积极沟通,排遣学生心理郁结。师生关系中情感依恋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学业上的不适应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而由此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将进一步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保持亲密接触,积极沟通,让学生信赖老师,愿意把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进而让他们的心理症结得以排遣;并且,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才会为下步工作作好铺垫。尤其是那些自我封闭的同学,更需要老师耐心的交流,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2、积极鼓励,找回学习乐趣。“好的激励能够让白痴变成天才,反之,也会使天才变成白痴。”教师要寻找多种途径,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矫正学生厌学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以科学家、历史伟人为榜样,讲述他们执着追求真理的故事,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平时教师要与学生真诚的交朋友,谈理想,谈向往,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我想学”的心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关注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让他们在学业上找到胜利的愉悦,找回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3、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道德品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言语表达能力和艺术、教研教改能力、交际能力和理论水平),努力使自己适应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钻研业务;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地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技能技巧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良好的印象。
4、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把学习放到生活中去开展,每名学生都明确学习是为了生活,学习的是生活中必需的知识,教师就不用担心学生是不是兴趣盎然,有没有专心听讲,能不能参与学习。作为地理教师,要通过给学生们介绍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再以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地理的事例加以说明,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确定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一个时期内或一节课的主攻对象,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兴趣,而且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地理课堂必需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深刻体会地理知识和原理规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功能与价值,并最终提升对世界的认识水平,获得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能力。
5、指导学习方法,使兴趣正常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地理教学(尤其在起始阶段)应该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熟,在游戏中运用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专研教材,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地理学习,通过多渠道去收集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如:地理笑话、地理歌曲、形象的地理视频、动画等教学材料,吸引学生眼球、冲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知识的广博性,教师是教不完的,我们需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6、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迎“难”而上。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地理学习密切相关,用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能体现新课程“学以致用”、“回归生活”、“学会生存”等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诸如这样的地理问题:“北半球的河流,主流线通常偏向右岸,为何?为何世界上一些地方终年炎热而另一些地方终年冰天雪地?世界上最深的海域不是出现在大洋中央,而是出现在海的边缘等等日常生活的地理问题。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自主的学习。新课改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陆芷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袁书琪. 地理教育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