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9 10:44: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

篇(1)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165-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担负着向各个学前教育学校输送幼儿教师的重任,学生水平直接影响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大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力度,是学前教育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 推行教学改革,加强基础理论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与普通教育专业相比较,更具有特殊性,培养的毕业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其工作对象是思想白纸一般的幼儿,这些孩子的可塑性极强。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合作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管理组织能力等诸多能力,而这些能力是由基础理论知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转化来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学好基础理论知识,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中职学校要依据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心理学等方面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其观察分析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结合专业课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使学生学习的教材不单纯只是文化课,这样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中职教师也要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加强专业知识培养,提升专业技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家长更加注重幼儿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重要的是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加强说、唱、跳、画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必须在学校加强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不仅对学生进行英语、计算机、语言、书写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也要注重音乐、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课程的开设,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用竞赛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所须具备的基本功和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 培养学生的师爱,增强职业道德素质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工作对象是年龄很小的孩子,担负着幼儿健康发展的重任,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师爱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幼儿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只有热爱幼儿,才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但是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才进入中职学校,多数有自卑心理。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应该将大而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实际化,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渗透,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见习活动,对幼儿教育进行初步感知,增强学生热爱幼儿教育的热情。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优秀毕业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具有良好师爱的职业道德。

四 加强园校联合,在实践中成长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才能,也才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园校合作,通过园校合作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园校合作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参与教育过程。通过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修正,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快速成长。中职学校可以把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幼儿园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能够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内容与方法,使以后的学习更具有目标和针对性。

总之,中职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并通过园校联合的方式进行实践运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幼儿教育输送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4-01

近几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升温,学前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舞跳得好,但是其舞蹈教学能力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学前教育成效。为了培养出具有杰出专业素质,且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学前教育优秀毕业生,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会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力量。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作为学前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与施教者,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幼儿园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1]但就现状而言,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都一味的重视各个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要求是舞蹈高难度、高欣赏度,但这却让学生的舞蹈学习走入了误区。众所周知,学前教育学生将来将要担任幼师等学前教育职业,授课的对象是少年和儿童,高难度、太过复杂或对身体机能要求过高的舞蹈,儿童们根本难以完成,而且还有很大可能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学前教育专业关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幼儿舞蹈教学与编排能力的、有优良舞蹈素养与良好道德意识的幼儿教师,各高校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做出正确定位,力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舞蹈教师。

二、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由于幼儿教师的特殊受教对象,使得幼儿舞蹈教学并不需要过高的难度和较为繁复的技术,但这并不是对幼儿教师的舞蹈能力放低了要求,幼儿舞蹈教师还是应该具备良好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1.掌握舞蹈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大多数学前教育学生在接触到舞蹈学习课程之前都未进行过舞蹈训练,所以学生基本功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舞蹈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要让学生了解到舞蹈的相应知识,体会到正确的舞蹈站立姿态,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2]

2.适当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结晶,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开设相关的民族民间舞课程,尽量将汉、藏、蒙古、维吾尔、傣五大民族舞蹈向学生进行系统地讲授,使学生明白中国舞蹈的魅力所在,然后在他们成为幼师对儿童进行教育时,也可以使儿童从小了解到我国的舞蹈文化。

3.幼儿舞蹈的学习。学前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幼儿,所以在学前教育学生舞蹈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注重幼儿舞蹈的学习,授课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幼儿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重视学生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幼儿舞蹈教育的基本目标并不是让幼儿掌握多高难度的舞蹈,而是让幼儿能够体会到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养成对舞蹈的兴趣。目前绝大多数舞蹈都不适应于幼儿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舞蹈编排能力,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舞蹈进行编排,适应学生的欣赏能力,并引导幼儿向喜爱高雅舞蹈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幼儿的舞蹈鉴赏能力。[3]

三、结束语

当前国民对于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越发地重视,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高雅素养的完善个体,而要完成这一个目标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积极进取,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娟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2):58-61.

[3]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09):71-73.

篇(3)

一、美术综合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社会的不断变化促使社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要求教育工作从小抓起,要从学前教育就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作为幼儿较为喜爱的一门课程,能有效提高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美术教育来传授幼儿基础知识,促使幼儿对美术充满兴趣,从而提升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和一定的艺术想象力,以此满足幼儿教学的美术教育需求,将生硬死板的美术知识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综合能力的途径

(一)对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

1.将绘画技能和文学素养培养相结合。由于学生年龄段的差异,会存在接受知识的方式存在不同。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其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低,需要幼师以具有亲和力、创造力的方式来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而绘画教学活动是通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绘画的形式来展现自我的创作思想的一种活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并可以与自己的文学素养结合起来,通过唱儿歌、讲故事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创作能力和丰富其想象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符合幼儿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的。所以,学前教育在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将绘画技能与文学素养的培养相结合,进而在后期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绘画能力,也能为幼儿文学素养的培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将手工制作与环境布置相结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得幼儿能在幼年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同时还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基本的美术操作能力,进而具备初步的美感,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由此可见,在幼儿美术教育当中,手工制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应具备良好的手工基础,以此方便后期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过程当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将手工制作与环境布置结合在一起,使用手工制作的产品来布置幼儿学习环境,进而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串联,充分发挥出美术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

1.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程和考核体系。要想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首先就应该加大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时占比,从而充分保障美术课程的学习时间。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才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美术能力根本途径。同时,还应该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考核体系,将考试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并明确美术能力培养在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当中比重,进而激发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激情,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2.积极参与各项美术活动来提升美术综合能力。由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课程安排较少,特别是各种实践活动安排较少,使得美术能力培养流于形式。同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美术素质的培养也不够重视,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过于注重文化成绩和笔试成绩,忽视了对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相应新课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号召,积极开展各项美术活动(比如作品展览、黑板报设计、班级活动等比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灵活使用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布置课后绘画任务的方式(比如幼儿园环境模拟设计、幼儿活动区域美化设计等等)来提高学生的美术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予以培养。

3.灵活使用模拟仿真教学模式。模拟仿真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强、动态性高和协作性佳的教学模式,其可以广泛使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各个课程当中。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可以由双师型教师来进行美术教学指导,通过小组教学的形式来模拟学前美术教育的教学活动,并基于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和现场点评来不断提升学生美术课程的教学能力。通过模拟仿真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能有效拓宽自己的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且综合体现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通过模拟仿真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克服学生在实施教育活动时的紧张情绪和慌乱心理,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幼师岗位。

4.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见习教育。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尽早适应岗位,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开展相应的见习教育活?印Mü?学生直接见习各种学前教育工作,使得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幼师岗位的魅力,并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之情。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为学生日后适应岗位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学生日后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幼儿的语言教育主要是口头语言教育,因而幼儿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事关幼儿教育的成败得失。生动活泼、情真意切的语言,能启发、启迪幼儿的心智;反之,平涩呆板、刻板木讷的言语,往往会影响甚至破坏幼儿的情绪,容易导致教育的失败。由此可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方法,是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和体会。

1.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学校生源普遍较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某些学生文化素质偏差,口头表达能力令人不敢恭维,具体表现在:①胆怯害羞,不敢张口;②地方口音严重;③说话生硬无技巧;④说话条理不清无重点;⑤反应能力慢;⑥只会“照本宣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接纳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看做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激励者,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愿意开口说话,敢于开口说话。为了调动他们说话的主动性,训练他们敢于说话的胆量,在教学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说话能力。例如,在每届新生入学伊始,在讲授新课前,我都会设置一个“新生自我介绍”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位新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姓名与年龄、毕业学校、个人爱好与特长、选择本专业的理由,等等。这样不仅给学生大胆上台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而且让教师近距离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更帮助学生彼此认识、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上台说话成为常态,我还规定每节课的前三五分钟为学生上台演讲时间,并将学生是否上台演讲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范畴,目的是更快地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敢于说话的勇气,更好地锻炼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胆量,从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乐“说”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说”产生兴趣和爱好,因为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如感其情的状态。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说”感兴趣呢?其中,创设情境有助激起学生乐“说”的兴趣。例如在讲“介绍”这一内容时,重点创设“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情境,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模拟“面试”的场景,对应试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的基本情况;(2)说说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3)你为什么来我园面试?你期望什么样的工资待遇?面对这样的场景这样的问题,学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连一些平时上课都很安静的学生也一副“欲语还休”的神情,课堂气氛一下热烈起来。之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用人单位出题的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审时度势,掌握答题的技巧与方法,化不利为有利,提高应试成功的概率……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兴致盎然,互相讨论交流各自的经验,在乐于“说”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得到锻炼与提高。

3.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口语表达经验,但由于各人的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特别是有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性格本身较内敛,不善与人交往,反应能力迟缓……针对上述情况,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的口语能力情况,制订训练计划;在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以中等生为基点,注重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别教学,对于比较简单、直观、难度值不大的问题,要鼓励学困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展示自己应有的能力;对于难度值较大的问题,要引导和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然后尽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各自成果。这种教学方法,能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强化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朗读训练,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常用方法。朗读者在朗读作品时,在感受优美的景物描写、鲜明的人物刻画、真挚的情感表达时,其分析理解的能力、感受创造的能力乃至于记忆力、想象力都得到锻炼。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多掌握些生动丰富的词汇、严谨精湛的句式结构、复杂多变的语气语调,毕竟那些都是口语表达离不开的素材。因为素材储存丰富,在口语交际中,那种词不达意、期期艾艾的现象,就会大为减少。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多让学生诵读一些名家美文作品,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诗歌,以及《雷雨》、《威尼斯商人》这些戏剧中传神的人物对话,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加强体验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除了愿意说、乐于说外,还要学会善于说。如何做到善于说,应该通过体验训练才能实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口语训练不能脱离中职语文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活动中积极参与实践与体验,促进学生在“学中做、做中悟”,通过体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教学“说话要看场合”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口语表达需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设置几个对话与交谈模拟场景,让学生模拟体验:①在社区遇见熟人,②在工作场合遇见熟人,③旅游时遇见素不相识的旅客,④到医院探望年老的病人……学生通过模拟体验,懂得“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道理,了解到说话时要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话题,运用不同的语体,体现不同的话语风格,学习在公众场合与非公众场合、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不同的说话技巧,锻炼她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教学“拜访与接待”,可以分几个层次让学生体验训练。先让学生回顾自己以往在拜访接待时的表现,再让学生说说应怎样与人打招呼,怎样选择话题与人交谈等,最后创设具体场景,让学生模拟体验,这样层层深入训练,让学生在体验训练中逐步提高言语的实用交际能力。

6.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口语训练的主阵地,但大量的口语实践则在课外,开展课外活动是口语教学的实践基地。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诗文朗诵、演讲、辩论、课本剧表演等,适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巩固、锤炼、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讲述儿童故事,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教学中经常开展讲故事比赛的课外活动,每次讲故事都要求学生做到“言如其人”,在“讲”字上做足文章、下大工夫,使自己所讲的故事活色生香、悦耳动听。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系列活动,既锻炼学生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把话说好的能力,又锤炼和提高她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关乎着她们将来从事职业的成败。因此,作为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位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在行动上要力所能及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练习”的平台,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让更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口语(试用本),1999.

[2]李志行.幼儿教师口语教程[M].戏剧出版社,2007(8).

[3]郭瑞东.口语行为规律[J].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李延国,周广明.中职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8(5).

[5]王美巧.浅谈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0.10.

[6]闫西贞.如何培养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9.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伴奏;演唱;幼儿歌曲

幼儿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音乐教育,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是衡量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一把标尺。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幼儿弹唱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因为基础训练强度不够,没有形成钢琴弹奏的熟练技巧,不熟悉各种音阶、琶音,手指跑动能力差,一旦配上歌曲伴奏,显得手忙脚乱。(2)缺乏系统的弹唱理论学习,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在实践上,键盘和声的练习不到位。和声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够熟练,所以,在伴奏中左手只能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有的甚至只能打节奏。(3)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歌曲在音型的选择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对音型分辨和使用能力差,选择面窄,不管哪一类曲子就用一两个音型,听起来枯燥乏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从钢琴的弹奏编配、儿歌的演唱技巧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以“唱”为主,以“弹”为辅的弹唱方法,结合中职音乐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学生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

一、关于钢琴伴奏的训练要素

1.要打好钢琴伴奏的基本功。钢琴伴奏顾名思义,一边歌唱一边演奏,伴奏者眼看旋律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并能在钢琴键上快速及时地演奏出来,从而对歌唱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要将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相结合,不同的歌曲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钢琴演奏技术又是钢琴伴奏的基础,学生要在键盘上下工夫,熟练地掌握大小音阶、琶音和弦连接,并把这些技巧类型转化为简单的伴奏音型来进行弹奏,还要训练手指跑动能力,做到迅速、准确、灵活,快速移调。手指跑动能力是钢琴演奏比较难的技巧,要掌握触键方法,拿捏好手臂的支撑力量,坚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熟练技巧。

2.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编配理论知识,没有理论的支撑,弹奏流于形式,成为声音的外壳,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灵魂。一首歌曲在手,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唱了解歌曲调式、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体裁形式,并能快速设计和声功能、伴奏音型、前奏、后奏。调式至关重要,一旦分析出错,所有的和声就会张冠李戴。歌曲《哇哈哈》欢快活泼,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老师的伴奏下,小孩载歌载舞,是很好的伴奏曲,也是中职学生经常弹唱的练习曲。可是在调式的分析时,有的学生看作小调式,以为结束在“6”上就是小调式;有的认为是大调式。前者对偏音的处理不当造成调式分析失误,后者明显是缺乏调式的基本理论。《哇哈哈》其实属于我国民族调式的羽调,在音乐创作时融入了新疆歌舞音乐的元素,在弹奏时,要注意发挥想象空间,想象小鸟在歌唱,小兔子在跳跃,这样音型的交替使用,延长音、模拟音的处理就找到了依据,左手的伴奏可以采用切分节奏来表现音乐的舞蹈性。

二、关于演唱技巧的训练要素

1.演唱的基本训练,从声乐的角度来看,演唱的基本训练包括演唱的姿势、音色、气息的把握、咬字吐字、情绪等等。弹唱时,采用标准坐姿,两肩自然放平,后背挺直,双手放在键盘上。弹奏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肢体语言,以调动幼儿情绪,引起学习兴趣。

2.儿歌的演唱,以童声音色为主,因此,不能叫喊、白声和挤压。要加强对发声方法的训练,唱得明亮、柔和、悦耳、清脆;气息的运用可采用胸腹式呼吸法,注意吸气的位置,讲究发声、吸气的科学性,避免在句子中间和没有气息支撑时不规范的吸气。

3.对不识字的幼儿,教师要采用范唱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聆听,咬字要清楚,字头字腹字尾连贯、准确、亲切。如果吐字都不清楚,听众会觉得别扭,传情达意就会大打折扣。

4.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情调的歌曲,演唱上要不同对待,区别处理。小孩子容易形成“学生腔”,读书唱歌一个调。教师的训练就要在情绪上、音色上注意调控,使得更接近儿童天性,更加生动活泼,活跃幼儿生活,协调课堂气氛。一首《颠倒歌》在模仿各种动物的肢体语言进行颠倒的演唱,借助夸张表情,营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

5.弹与唱之间的关系。伴奏固然重要,伴奏是伴随歌曲的演唱,所以,要总体服务于演唱,对歌曲起到烘托补充丰富的作用,成为歌唱的音乐背景。

以上,是自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希望能对同行给予帮助。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心理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4-02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幼儿园教师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因此,在把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成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又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这些能力呢?

一、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范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后应该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相应工作,从事向儿童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儿童的智力和体力、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等工作目标,最终向小学输送合格的新生。幼儿园教师要完成或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复合能力结构。综述有关研究发现,学者们提出师幼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应该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因此,要把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成能够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幼儿园教师,就应该从上述能力着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

1.师幼沟通能力。师幼沟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专业能力,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有师幼沟通能力。然而对于师幼沟通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目前没有一致性的看法。陈静(2015)提出师幼沟通能力的构成是该领域一项积极的探索。该研究收集幼儿园在岗教师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因素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归纳为三大综合领域和七个具体方面。三大综合领域分别为核心能力领域、基础能力领域以及辅助能力领域。七个具体方面分别为教师基本素养、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学以致用能力、表达能力、职业道德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含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常识能力[1]。

2、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幼儿教师面向幼儿的教学是通过言语表达过程和肢体表达过程实现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准确性、规范性和艺术性的标准。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多管齐下,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自我练习与锻炼”完成目标[2]。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肢体表达能力指的是通过美术绘画能力、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等能力。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代社会对于互联网和多媒体已经非常普遍,它已经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3]。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要善于借助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使用多媒体呈现图片、音频、视频等,也可以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活动组织中,例如在幼儿游戏中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内涵、渲染游戏的情境和气氛、强化游戏的教学效果。

4.心理调节能力。未来的幼儿园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有来自单位的、家庭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压力,处理着儿童、儿童家长、学校管理人员、社会各类群体等之间的关系,要在如此重压之下高校开展工作、健康地生活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例如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文化知识素养方面、能力素养方面、人格品质素养方面、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等[4]。心理调节能力能力也包括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要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贯彻反思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反思能力、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通过教师示范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等途径入手[5]。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1.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理论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理论教学包括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6]。专业知识的教学要通过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知识,也是教师多年积淀的教学经验的传承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包括与教师的交流,真正体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最后是学生的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前的预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概况的了解,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教学。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识以及对知识的反思、创新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的辅助方面。例如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技术学、普通话、钢笔字和粉笔字、中教法课程等。

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能够走上讲台开展工作,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这样就可以使课程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不断进行训练和实习。专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样目的是为了做好当好幼儿教师的准备。当前国家遍地生花的顶岗实习项目就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顶岗实习项目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7]。

3.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心理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心理素养对于其在大学期间完成学业以及完成在未来的幼儿园岗位中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心理素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心理素养可以从两大方面着手。

首先是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自身着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情况下还应该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要掌握和熟悉教育的规律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学期间和将来工作期间都会面临各种压力,例如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个人成长压力、职称晋升压力等。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要注意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人际关系能力、抗挫折能力,要掌握与学生和其他教师打交道的心理辅导技巧,如倾听技巧、移情技巧等,这都有利于师生关系和教学过程的良性发展。要坦然面对各方面的得与失,在竞争中和压力下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态度,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是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单位着手。培养单位应该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注重建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从多层次和全方位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静.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幼沟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模式初探[J]. 江苏教育研究,2015,33:30-33.

[2]尹秀花. 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分析[J]. 亚太教育,2015,24:1.

[3]李韦.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7:26-27.

[4]崔荣宝.师范生心理素养及提升策略[J].青春岁月,2015,(19):178.

[5]安波,骆明月. 学前教育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探析[J]. 学园,2015,23:55-56.

[6]晁根池.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5,28:61-63.

[7]刘畅. 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反思――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师范生人才培养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5-126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 英语教育 模式 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地球被称为“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在这之中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便是要掌握一门或多门外国语言。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有它在世界上独特的地位。如果我们仅仅只让孩子掌握自己的母语而不让他们学习一门或者更多的外语的话,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不管是在接受新信息方面或是与他人进行交流方面都将会被这个缺点所绊倒,之后越来越难以对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适应和自我调整,被社会所淘汰。由此可见,我们大可以将双语教学全面推进到幼儿园中,使孩子们从小就能够一个优良的语言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去接触学习英语将会有非常多的好处。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未来,家长们在考虑诸多之后,有些将孩子送进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幼儿园,有些则为孩子报了专门的英语辅导班,有些替孩子请了专门的英语家教来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家长们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二、改变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一)重新定位,找准目标

所谓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内,老师将通过使用两种不同语言来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活动进行有序的组织。所以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在幼教专业素质方面,一个合格标准的双语老师一方面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及特点,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流利的使用双语对幼儿的日常生活作息、游戏和等等其他相关活动进行有序组织,还有合理的满足幼儿各种需求。在双语教师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方面,双语教师的英文发音必须准确且清晰,说话熟练并且流利不卡壳,还要能够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才可以。不仅如此,双语老师还要能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语来组织幼儿的各类活动,使英语教学与汉语教学同步进行,使它能贯穿在幼儿的生活之中,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硬僵化的书面英语课程英语。

(二)科学设置,优化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更加深入,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师范的教学层次逐渐从中专层次提升到了大专层次,各学校也一直在研究和改革课程方案。在教育部进行“十五”课题的研究期间,我国许多城市都纷纷开始致力于对幼儿师范的研究当中,例如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幼师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如此一来,新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出现了,例如三年专或五年专等不同学制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对学前双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相较其他的专业来说,在人才需求上更要把好质量关,要在不同环境下培养出一样优秀的人才。

(三)构建合理体系,提高人才质量

重视并加强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作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必备环节,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并且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将教育实践可以分为包括讲座、试教、研讨、辅导等在内的校内实践,还有包括如军训、见习、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在内的校外实践两个大方面 。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幼儿园更加了解和熟悉,而且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更深度熟悉、巩固自身专业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等方面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育在实践方面存在着非常基本但却是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由于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不够高,所以以至于他们无法很自然地使用英语和幼儿进行交流互动。令人贻笑大方的“中式英语”在幼儿园或小学中是普遍发生的现象。对这些问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人才质量的培养上要多费心思。

(四)实现一体化的职前职后培训

和职前培训一样,职后培训也是学前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所谓职后培训是指,对已经是幼儿教师的教师和已经是英语老师的幼儿教师的培训。一体化的职前职后培训的实现会是未来培养专业化且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趋势。这种一体化好处多多。一方面,它有利于敦促幼儿教师们通过培训对自身的英语视听说等能力进行强化,通过这种方式更牢固的掌握英语,并且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实现幼儿教师英教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一体化还可以加快英语幼教老师对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使他们能够尽早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最终也能够实现英语教师幼教化。这种高密度的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对打造优秀出色的学前双语教育人才来说是一股强劲的动力和奠基石。

三、结论

我们应该将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视为一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的时代之中,孩子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要从小就让他们与国际接轨,对他们进行国际化的教育和培训。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时日之中与他人与众不同,能够脱颖而出,在动荡的时代中站稳脚跟,拼搏出自己的未来,为了这些未来的话多,我们更应该去解决还存在的问题,将学前双语教学在我国大力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姚健,蒋耀琴.兴趣童趣情趣——幼儿园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玉.加强我国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J].幼儿教育,2007.

[3]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