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旅游的建议

文化旅游的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8 10:16: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旅游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旅游的建议

篇(1)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先导产业 优化发展 政策建议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武汉城市圈之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省新时期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两轮驱动、一带(长江经济带)相连、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湖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和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组成的先导产业并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后现代化的新路子,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先导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介于宏观范畴的国民经济和微观范畴的企业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范畴,属于中观经济。产业的分类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及关联方式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中有一种战略关联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而其中的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不同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主导产业一般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就是鄂西圈重点打造培育的先导产业。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必然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先导产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鄂西圈先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尚未形成

生态产业,目前在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中指的生态产业是狭义的,主要指基于鄂西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涉及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鄂西圈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利用率低,未形成产业。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但这些保护区大都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反而存在被破坏的倾向。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但神农架旅游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其先导产业。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但这些珍稀物种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但其中主要以灌木为主,用材林、经济林不多。

2、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中的“文化产业”与上述概念一致,但侧重于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等。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产业规模没有形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但圈域内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发达省份这一比例已达5%,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0%左右。

3、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指以食、宿、行、游为基本组合消费商品,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可行、方便、满足游客合理需求的服务,兑现其消费商品的契约交易,使商品的提供商和经营商从中获取运营收益的服务性产业。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2008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有的省份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

三、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鄂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建立政府监测、预测、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鄂西圈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法保护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及自然灾害高发区建设旅游设施,对于设立在水源涵养地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要逐步停止开采,并进行复垦再植,恢复生态。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对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产业资源。支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附近农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支持市、县级政府统一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做好饮水、通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规划要统筹考虑一定范围内的农田、果园、森林、草场等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企业与农民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双赢。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对于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由各级财政从旅游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荆州花鼓戏、汉剧、楚剧、长阳南曲、土家摆手舞、神农架堂戏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鼓励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等。

4、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一是加快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加强交通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骨干网络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尽早将襄樊、宜昌等地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地区中心城市的旅游接待功能,改造、升级各大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改造、新建一批沿长江、清江、汉江的重要旅游码头。发挥历史文化特色、地方民族特色,完善重点旅游城镇的旅游功能,联合建设各具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公共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并实行免费开放。三是扶持重点旅游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在圈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支持其并购旅游景点景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体制障碍,鼓励地域相邻、资源类同、同质竞争的旅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扶持圈内重点旅游企业,特别是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江两山”旅游开发企业,要加大政策支持,提供相关服务,整合旅游资源,创立旅游品牌,探索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推动旅游企业包装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篇(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海洋?济发展快速,在整体经济增长中处于重要位置,已经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1]《“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将海洋旅游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对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洋旅游经济的开发是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也是象山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方向。

二、象山海洋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因区位条件优越性、渔文化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多元化的优势而得到发展。《宁波日报》数据显示,象山2016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年接待游客196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101%和147%。[2]

(一)港湾旅游资源丰富

象山地处浙江省沿海的中间地段、长三角经济区南面,三面环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3]全县海岸线长925公里,建有象山港、石浦港两个港湾,具有独特的港湾资源。象山位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中极具海洋旅游特色的地区,充分利用港湾资源,将港景、礁景、山景等自然景观融于一体。

(二)海岛旅游资源充足

海岛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众多海岛因自然景观优美、气候宜人,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象山拥有的大小岛礁数占整个宁波的80%以上、浙江的214%,在全省居首位。海岛大多毗近大陆,尤其南田、高塘、檀头山等10余个岛屿,每个岛的旅游资源都各具特色,吸引着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三)渔文化旅游资源独特

象山渔文化是象山人在长期耕海牧渔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内涵深远和历史悠久的特点。[4]象山的养生丹文化、海防文化以及商贾文化一并构成了极富象山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象山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同样突出:(1)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当地独特的渔文化资源。象山的海洋旅游产品单一,主要形式为自然景观,导致游客难以对渔文化产生共鸣,无法吸引回头客。(2)旅游产品同质性较高。由于周边县市存在海洋旅游资源相似、游客来源重叠、位置相邻等问题,导致象山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同质化开发、项目互相模仿等现象严重,从而大大地制约了象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对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象山发展海洋旅游经济,面临诸多困境,为应对时势,必须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完善渔文化产业特色。根据当前经济条件与实际考察,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给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一)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依托于当地特殊的渔文化来发展。象山可创造文化体验特色产品,随着象山的“四全四特”工程推进,通过“联动发展、合力兴旅”的氛围营造,利用具有石浦渔港特色的传统滨海小镇及其古街老巷,发展具有渔文化特色的传统渔家文化产品,打造传统海洋民俗艺术街区。[5]

(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象山海岛总数占据最多,凝聚“海、港、岛、渔”等综合优势,应在充分整合海洋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和石浦渔港古城,让长三角的游客感受别样的旅游;体验石浦渔港古城和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的独特格局,令游客流连忘返。

篇(3)

关键词:文化;旅游;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5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们对文化及旅游投融资的研究快速增多,涉及的领域也逐渐在扩大。一方面是关于文化产业概念、范畴与特征的界定,包括旅游企业宏观环境的研究,包括社会、政策、经济、技术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一个区域中的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一个文化旅游企业的融资状况可以折射出当地同类企业的问题,一个区域的文化旅游产业融资现状也必然影响到其中某个文化旅游企业,因此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本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方面文献分别进行综述,为今后对文化旅游业融资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谭震(2003)在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中建议:制定相关税收政策,鼓励个人和团体对文化事业的捐赠,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人士对文化产业的赞助;鼓励发行文化彩票,募集社会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孙斌(2007)针对金融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信贷投入不足、支持面过窄、金融服务滞后问题,建议从地方政府、金融体系、中介机构三个方面提高民营文化企业整体融资能力等。周正兵、郑艳(2008)从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必要性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两方面证明了适时启动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于促进资本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对接,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青超、李学文(2012)提到文化产业缺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以及文化产业的金融理念有待革新等问题,提出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图。袁放建、惠萌、韩丹(2013)基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角度,对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组件模式进行了细致的探析,指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出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金融平台。作者分析了文化投资基金及其组建模式,建议根据不同类型模式以及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建模式。李华成(2012)认为产业特点和政策限制等因素决定了文化产业投融资难于其他产业,要学习欧美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优惠、国际资本国民待遇、国家投融资基金、金融创新等举措。陈孝明、田丰(2013)中国文化产业融资存在风险约束、规模约束、资产结构约束和外部金融环境约束,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向、组建方式以及专家型管理方式契合了文化产业的特征,有助于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困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应该组建公司型、封闭型基金,采取公募和私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退出方式则首选首次公开发行。

三、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沈蕾(2008)从政府和市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的出发点,验证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是导致旅游产业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陈咏英(2010)对旅游业投融资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认为现代企业的理财目标为公司价值最大化,投融资行为是企业的重要理财活动,因此投融资行为的成败可能最终对公司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未来关于旅游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旅游业投资效率、投资多元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旅游业融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3)旅游业投融资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韩占兵(2011)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代表性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偏重于内源性融资方式,而西部地区企业偏重于外源性融资方式。刘改芳、杨威(2013)基于DEA的文化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及实证分析提出仅仅依靠景区门票收入不能解决文化旅游业持续有效的发展问题,提倡文化产品的创新,扶持文化产业基金的创建,培育文化旅游业组织的创意环境,提高文化旅游业整体投资效率。郭欣、王晓波、苗绘(2014)通过对河北省文化旅游业的现状研究,指出财政金融对文化旅游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并建议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信贷措施,强化金融部门对文化旅游项的资金支持,例如组织银行方面可以将著作权、专利权以及经过评估的文化项目、销售合同等低风险资产作为抵押物以使旅游文化产业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王海虹(2012)龙门文化旅游园区投融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建投融资体系;二是开拓融资方式。成立了龙门园区投资(集团)公司,作为园区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以园区的资源为担保吸引大型投资商,形成“园区管委会+大型投资商”的园区运营主体,以资产和要素重组为突破口,培育园区龙头旅游企业或企业集团;放宽准入条件,降低门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加园区投资,通过兼并、参股、收购、租赁承包、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多种方式扩大融资经营。张奇(2014)旅游产业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不足、融资难始终困扰着旅游企业,特别是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过于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仅融资渠道相对集中、融资方式单一,而且融资规模也有限。如何拓展和创新融资渠道成了当务之急,其中,资产证券化是旅游企业融资途径的创新性尝试。蒋莉莉(2014)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旅游业的创新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并从对资金需求、资金供给、国家政策方面阐述现阶段旅游业融资普遍存在的困难及原因。最后强调了解决旅游业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要从旅游企业,旅游业运行管理机制和配套的金融设施和金融环境三个部分同时着手。廉英杰、任晶(2014)通过对吉林省旅游业现状的介绍及剖析,发现吉林省旅游企业融资模式传统、渠道单一。第一,政投入低;第二,银行贷款难度大;第三,吉林省现有融资平台作用有限。其次,作者对比其他省市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扶持,提出三种可供吉林省旅游业融资的探索新模式,第一,股权融资;第二,旅游债券融资;第三,设立吉林省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最后,对于如何提高吉林省旅游企业投融资的能力也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给出相关建议。石望林(2011)本文通过对天水旅游产业融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总结西安曲江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提高天水旅游产业融资能力提出相关的建议。李亚楠、杜国栋(2013)从资金需求、基金供给、国家政策三个方面对曲阜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并给出建议:改革并创新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环境;规范旅游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制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规范旅游业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为其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扶持和培育中介机构;改革并完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2013)给出了融资方式的创新意见,例如建立合作型融资联盟、融资租赁、资产债券化、债券融资、银保联合模式等。同时,鼓励各旅游企业广泛开展融资合作,提出相关的技术性措施。文章最后,完善了旅游企业融资配套措施:首先,完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借助第三方健全企业信息平台;其次,培养既懂管理又懂金融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最后,突破政策瓶颈,获取政府支持。钱益春(2006)指出旅游基础设施的市场特征决定了其投资模式多元化,当前单一政府投资模式已制约着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TO(建设、转让、经营)方式、TOT(将建设好的项目移交给外商企业或私营企业,换取一定额度的资金,到期收回)方式、ABS(资产收益证券化融资)方式、PPP(政府与私人合作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方式等来扩大融资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谭震.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9.

[2]孙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07.10.

[3]周正兵,郑艳.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4]陈咏英.旅游业投融资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J].财会通讯,2010.6.

[5]张青超,李学文.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2.1.

[6]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7]郭欣,王晓波,苗绘.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3.2.

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雪沁”为你整理了这篇文化和旅游局人大评议整改工作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对我局评议工作中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反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评议整改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研究和推进整改落实工作,认真分析问题原因,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积极进行整改。

一、具体整改情况

在本次县人大对我单位工作评议所反馈的意见建议中,共收到意见建议4条。经过梳理,共分成四个方面,已全部整改完成。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全县旅游业政府投入资金方面

1、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整改措施:主要是坚持发挥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强化示范引领。一是推进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二是完成郯国古城一期郯王宫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委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乡村振兴旅游研究所设计团队,实施马头古镇、胜利—重坊—新村银杏游线路规划设计。四是按照省级村庄景区化建设要求,指导做好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新苑社区和重坊镇徐出口村的村庄景区化培育建设。五是根据省级精品文化旅游小镇评定标准要求,指导做好马头古镇的主题特色和地域文化挖掘,推进业态培育和功能提升,推动马头古镇打造省级精品镇。六是积极争取上级村庄景区化培育扶持资金、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补助资金和旅游厕所奖励资金,及时研究并会同有关乡镇完成资金划拨。

取得成效:目前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园林式文旅创作创意写生基地、艺术馆、民宿;古树名木栽植和石刻石雕、小桥流水园林打造。郯国古城一期郯王宫文化旅游项目已完成,已争取了上级村庄景区化培育扶持资金20万元、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补助30万元和旅游厕所奖励资金16.1万元。

(二)关于全县旅游业外来招商方面

2、加大招商,积极引入旅游项目

整改措施:我县近年来坚持大力推进旅游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向外推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守科学规划开发的原则,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做好保护,对条件较好的资源积极招商开发。

取得成效:我县旅游业在银杏生态旅游、古郯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落地了鲁地天沐温泉、古神树部落、郯国古城等项目。今年以来共接待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客商6次,其中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已落地。目前,正积极推进马陵山景区、马头古镇、胜利贾湾银杏园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三)关于全县旅游工作宣传方面

3、加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整改措施: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前期调研摸底,形成并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提报通过了全年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筹备方案,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按照“一乡镇一品牌特色”的理念,精心打造全年11个场次的节庆活动,助推打造县域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同时,积极组织景区、旅行社和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全省助力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网络营销、“山东人游山东”、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交易会、全市“亲情沂蒙贺年会”、“最美民宿”、“最美景区评选”、《临沂新闻》黄金时段景区宣传以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活动。

取得成效:目前和有关乡镇配合,己先后成功举办中国结结艺大赛、中华银杏园第四届蓝莓节、全市文旅网络推介会郯城直播专场、郯国古城夜市大集及灯光啤酒节、农民丰收节、柳琴戏艺术节、二胡制作大赛、第三届马头小吃节、锣鼓大赛、“游在沂蒙,吃在郯城”评选活动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郯国古城获评临沂市首届文旅夜间经济集聚区,中华银杏生态旅游区获评临沂十大“最美景区”,马头民宿和我县中国结、木旋玩具、木板年画、二胡、杞柳制品等均获得好评。

(四)关于全县文化下乡文化服务方面

4、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文化下乡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 “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化下乡。二是鼓励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艺演出。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四位一体”多元繁荣的演出格局。三是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四是加大戏曲作品创作扶持力度,每年创作一批优秀剧目。

取得成效:目前已完成送戏下乡260多场,送电影下乡故事片和科教片共9758场。各乡镇、社区也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演出活动。

二、下一步发展和提升方向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叫响“银杏之都,幸福郯城”和“文看三孔,武看马陵”的口号,围绕“一区两带”以整合做强两园(银杏园、古栗园)、一镇(马头古镇)、一城(郯国古城)、一山(马陵山)为重点,积极挖掘郯城文化资源,弘扬传承郯城优秀传统文化,将郯城打造成为鲁南苏北全域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篇(5)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特色老旧房屋、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搞得热火朝天,我市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更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您提出“关于保护特色老旧房屋、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议”表明您对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去认真的谋划。

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院落闲置废弃,传统建筑损毁、优秀文化传承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村落走向衰败,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闲置和土地资源的浪费,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瓶颈。我市这种闲置的老旧房屋几乎村村都有,正如您所说这些老旧房屋“年代久远、样式不一”,有的青山绿水环绕,有的隐于大山深处,将这不可多得的资源融于当前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定会发挥价值,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是小镇的内蕴力,生态是小镇的吸引力,旅游是小镇的辐射力,将乡村老旧房屋融入当地文化,结合山、水、林、田特色,建设旅游特特色小镇是乡村发展及精准扶贫的最佳选择。

二、坚持规划现行,注重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农村老旧房屋属于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了挖掘、打造这一资源必须制定系统的规划并把这一规划列入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以闲置的老旧房屋复活为抓手,积极引进项目建设,切实打造生态良好、生活富足、基础设施完善、富有鲜活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根据乡村地域性、自然性、专业性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独特的乡村旅游项目,把旅游产业贯穿乡村生产中。

三、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的战略的再定位,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的科学的系统旅游,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的有效手段。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便捷的交通等优势条件,通过租赁村中散落、闲置的古旧住宅,对其进行科学创新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在尽可能保持乡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对院落实施主题式景观塑造,对房屋进行修旧如旧的除险加固,对房间进行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改造和富有传统农家特色的装修装饰,使其在有效传承农村传统和特色文化的同时,成为富有现代气息,能够满足都市人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等多种需求的古民居客栈、院落式乡村主题酒店、乡村会所等新型业态。在充分挖掘生态之美,传承文化之韵,塑造产业之特,提升服务之优的基础上,打造集乡居休闲、有机果品采摘、民俗文化和传统美食体验等多种业态为一身的乡村生活服务综合体,使市民与村民和谐共处、和睦为邻,充分体验和分享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和原生态的田园风情。

散落在村内的闲置古旧院落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给企业改造经营,迅速变废为宝,其文化价值、居住价值、建筑美学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成为吸引都市人群体验传统村落文化和传统乡居生活的鲜活载体。打造“一户一院、一院一景、连点成片”的园林式特色乡村体验区。

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外朴内雅的精致民居,为都市人群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的田园雅舍。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民居风格和对农村生活场景的全景体验,吸引大批游客来参观体验。

篇(6)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Wuhan,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its scenic spots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This is where many overseas tourists and students in Wuhan feel that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The authors have mad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ituation of the C-E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Wuhan City and found many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this paper mainly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some typical errors of the translation, hoping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e city image.

关键词: 景点介绍翻译;跨文化交际;应对策略

Key words: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p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91-03

1绪论

1.1 旅游翻译的定义著名旅游翻译、跨文化交际专家陈刚教授在其专著《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一书中对旅游做了以下定义: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的说,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加直接、更突出、更典型和更全面。

这个定义准确、全面地体现了旅游翻译实践的特点和理论依托。

依据旅游翻译自身的特点,陈刚教授对这个“专业翻译”进行了以下类别的细分。

①按翻译手段分类:导译;口译(视传、交传、同传);笔译;机器翻译。②按语言和符号分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③按译出语/译出文本和译入语/译入文本分类:本族语――外族语;外族语――本族语。④按翻译题材分类:专业翻译;一般性翻译;文学翻译。⑤按翻译方式分类:全译;部分翻译,节译、摘译、阐译、改译、编译、参译、译述、综述/译和译写等。⑥按旅游翻译者分类:按职业性质分类,分别为机构翻译、旅行社职业翻译、旅行社全职导游、旅行社兼职导游和自由职业导游;按工作区域(或业务范围)分类,分别为机构翻译、旅行社职业翻译、地方导译、全程导译、定点导游和国际导游。

1.2 跨文化交际与旅游翻译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种翻译观,一种态度,是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跨文化交际直面全球化文化交流的现实。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的字工句整的追求,还是经典翻译的近乎于宁“死”不“曲”的直译;无论是强势文化个性的“食人”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特定需求。相对而言,对象是单一的,需求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使全球成为“相见早,晚想闻”的“地球村”。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多层面的,不同文化交际的范围既有局部小范围,也有全球大空间。库尔文化交际是翻译标准确定的依据。“信、达、雅”,“神似、化境”,“通顺、流畅”,形势对应、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异化、归化等都反映了特定时代对于特定文本翻译标准的认知。而标准制定或确认的依据是原作者、译者或文本本身,涉及的文本基本局限于典籍经传、文学作品、学术论著和科技研究等。现代跨文化交际,尤其是跨文化营销传播,针对对象明确,强调有效性和精准性,为此翻译标准的确定也强调动态性和可操作性。

2中英景点介绍公示语特点及其异同

2.1 中英景点介绍的文体差异

2.1.1 中文景点介绍文特点在对名胜古迹的介绍上,中西方景点介绍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不同。中国人介绍景点时,在语言形式上,受古代骈体文影响,讲究整齐对偶、声韵和谐、辞藻华丽表现为大量使用排比对称、四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烘托性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除此语言特点外,还常引用历史事实、文学典故,突出景点的历史沉淀。但读者从中获得的只是一些笼统抽象的信息。

2.1.2 英文景点介绍文特点与汉语相比,英文旅游宣传资料则强调生动平实,其文风则更为质朴,多以真实照片式的记录来代替反复渲染,总体风格较实。夸张性、渲染性词汇概率远小于中文,从句式上说,英文句式简洁明了,直达主题,很少有汉语中为造势而做的同义重复,英语的描写往往是以名词、动词、副词、非谓语动词以及主要由这些成份组成的自由修饰词为其主要结构特征;描写法往往通过提供细节来向读者显示出某种印象,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

2.2 中英景点介绍行文差异原因

2.2.1 中英民族哲学思想差异中国人所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其特殊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他们追求的多是虚虚实实、遮遮掩掩的朦胧美;而英美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崇尚一种简单明了、实实在在的明快美。这种文化背景中哲学思想差异最能导致中英旅游资料语言风格的差异。中英文化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由于各自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状况上的差异,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等。中国哲学强调悟性,强调天人合一,人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张人对自然、社会的参与,主体介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因此,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由于受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的影响,强调理性,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的风格,语言上最忌重复累赘,追求一种自然流畅之美。

2.2.2 中英民族美学习惯差异汉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强调景物描写“意与境混”的上乘境界,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有意境而已矣”(王国维语)。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象的景物获得抽象的人格和情感,做到情与景相融、虚与实相生、意与境相偕,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内在的情感美,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几乎成了汉语景物描写的常式。这就使得其语言表达常带有很大的虚化成分和模糊性,景物刻画不求明晰,物我一体,人文色彩浓郁,给人的感受往往是意境深远但缺乏客观清晰的具体描绘,具有一种超越现实、虚实不定的朦胧、变形之美。然而,这种虚化和变形却能迎合汉民族的审美心理,被认为是一种绝妙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兴”。

英语的景物描写则不然。从英语的审美角度来看,汉语渲染的这些虚象会过于笼统含糊而显得失真。英语更多地借重鲜明可感的具体物象来逼真地再现客观景物,而不刻意在描绘的言辞上作过多的意象渲染。它的语言大多明晰客观符合理性,是“站在自然之外”去欣赏自然之美。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往往用直观的具象罗列而不是意境的深化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以达西方“摹仿自然”、“再现现实”的艺术审美效果,力求忠实地再现自然。西方哲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就主张美学的最高境界便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尽管它也用夸张、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但在表述实境实体时却往往是实打实的客观描绘,力求准确不走形,让读者有一个直观清晰的印象。因而在遣词构句、修辞风格上常常显得简洁朴实、明快利落、流畅。

3调查

3.1 调查目的:了解武汉市旅游景点中英介绍语现状。

3.2 调查对象:游客和学校学生(尤其是外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同学还有老师)。

3.3 调查方法:不记名式问卷调查;随机抽样。

3.4 调查时间:2009年2月28日。

3.5 调查内容:在武汉旅游时借助的主要向导;武汉市旅游景点英文翻译帮助程度;准确与清晰程度;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的一致程度;翻译错误分布;您的意见和建议。

3.6 调查发放数:150份。

3.7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回收问卷145份,有效问卷14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到96.7%。

3.8 调查结果

3.8.1 受访者情况

3.8.2 选择情况

4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4.1 旅游英语翻译错误主要分布方面

经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武汉市旅游景点英文翻译介绍语存在很多问题,从调查问卷也可看出,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文化方面的问题和语言本身的问题。由于旅游英语的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所以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对应,而且还应该保证原文内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的体现。这就要求译者对景点名称的来历、内涵、以至相关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刻透彻的了解。不仅如此,译者的语言功底也会在英译名当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同时在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以求翻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4.1.1 文化方面的问题旅游景点翻译准确与否不仅取决于译者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求译者对于其背景知识有清晰的了解。有些译者单单从景点名称的字面意义来译,就难免会出现译名的“深层结构”不对等的情况,不仅无法传达中文译名的深刻内涵,而且有时候会让西方游客不知所云。

武汉市区位于蛇山之上的黄鹤楼历来就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其景区内的亭台楼阁大多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鹤楼公园南区的鹅碑亭就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与某书生聊天论鹅,称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他越说越激动,情不自禁写出一个“鹅”字。后人爱之,隧立碑建池。鹅碑亭,译为“ Goose Character Pavilion ”,好像不太妥当。首先,“ Goose Character ”这个说法,就可能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再者,该亭以鹅字碑而得名,在译文当中也当反映这一文化内涵。因此建议改为“ Pavil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鹅’”,既能传达该亭的来历,也向外国游客传播了中国整齐美观的方块字。

位于黄鹤楼公园北区的一览亭,坐落在白云阁东北侧北山坡上约 126 米处。该亭译为“ Full View Pavilion ”。“ View ”作名词时意为“从某处看到的东西;(尤指)自然美景;风景”,所以“ Full View Pavilion ”有可能被西方游客理解为“包含所有美景的亭子”。实际上,一览亭亭名是由唐代诗人杜甫《望岳》诗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而来,所以其蕴涵的意义为从此座小亭,可以看到全部的美景。英文译名建议改为“ Full-viewing ( Yilan ) Pavilion ”。此处采用反注法,将“一览”的汉语拼音放在括号里加注,是为了传达从诗句中而来的该亭名称的美蕴,也是为了加深他们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了解。

而黄鹤楼景区内的费亭( Fei Yi Pavilion )和奇章亭 (Qizhang Pavilion) ,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对于那些对中国古老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国游客来说,这两个英译名理解起来肯定有一定难度。费亭的来历最早记载在南朝祖冲之的志怪小说《述异记》中,讲述有个江陵人荀襄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此驾鹤仙人就是费伟。所以费亭的英译名建议采用增译法,改为“ Pavilion of Fei Yi, a Crane-riding Immortal ”。奇章亭位于白云阁东侧山北坡 274 米处,该亭是纪念唐敬宗宝历年间任武昌军节度使的牛僧孺而建造。由于他任职期间政绩显赫,因此他逝世后,被宣宗追封为奇章郡公。同样,为了让外国游客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奇章亭的英译名建议改为“ Pavilion of Qizhang Duke, an Ancient Official ”。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内的“祝融观星”中的“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中的火神,因此翻译时也建议加注,“ Statue of Zhu Rong, the God of Fire ”。以上这些例子都建议采用增译法,是为了保证原文内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让外国游客能够领略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认知和了解。

除了那些以人名、地名或古文诗句中的词语命名的景点之外,还有不少景点是以景点本身的自然景观来命名的。这里,我们同样要注意传达中文名称中的喻意,以避免出现中英文译名不对等的情况。

位于黄鹤楼公园北区的石照亭,始建于宋代。据史志记载,北宋初年黄鹤楼西下临崖处有块石色苍涩的巨石,明亮如镜,光澈鉴人,每逢夕阳斜射,便炯然发光,名曰石照。于是人们在石旁建亭,亭因此而得名。石照亭,被直译为“ The Stone Mirror Pavilion ”,似乎表达不够地道,不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建议改为“ Pavilion of a Mirror-shaped Stone ”,更清晰地刻画了该巨石的形态也传达了该亭名称的来历。

4.1.2 语言本身的问题英文单词大小写错误。这种错误在一些景区的导游图上出现,如在磨山景区正门口的景区导游图中,就有此类错误。再者,在黄鹤楼景区景点分布图上也存在,如紫薇园“ Crape myrtle Garden ”应为“ Crape Myrtle Garden ”。位于归元寺附近的武汉中华奇石馆内的简介牌上也刻着“ Wuhan Chinese Rare stone Museum ”,显然是没有注意大小写。东湖风景区的鸟语林门口也有类似的导游牌,上面的“ Brief Introduction to Wuhan Eastlake Birds paradie ”。

英文单词拼写错误。跟上面的大小写错误一样,此类错误在景区内也不少见。如武汉动物园导游图介绍“dag”应为“dog”,景区标牌上治安保卫“safe grard”应为“safe guard”,狮虎表演“lion and tiger shoning”应改为“lion and tiger showing”。还有许多动物名称及景点名称的拼写错误,在磨山景区及黄鹤楼等景区也都有类似低级错误。

语法错误。以上的两个错误都属于比较基本的语法错误,译者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在诸多的景点译名当中还存在有较深层次的语法错误,如动词形式使用不当等。如黄鹤楼景区中有个“瞰川亭”,译为“ Overlook The River Pavilion ”,显然是使用了不当的动词形式,因此建议改为“ River-overlooking Pavilion ”。同是位于黄鹤楼景区内的“流云亭”,译为“ Remain Cloud Pavilion ”,也属于同样的问题,建议改为“ Cloud-remaining Pavilion ”。黄鹤楼景点分布图上“抱膝亭”的译名为“ The Pavilion of Hold knee ” , 很显然 , 介词“ of ”后面不能直接接动词原形 , 这个译名在大小写、单复数上也存在疏忽 , 应改为“ The Pavilion of Holding Knees ”。武汉动物园景点介绍语中“The top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Zoo is unique.”主谓并不一致,“is”应改为“are”。 在武汉植物园的简介中,“4D影院立体直观的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国”被译为“In the 4D cinema, the audience will be thrilled to find itself completed immersed in the plant kingdom.”这里“completed” 应改为副词形式“completely”,另外此句翻译的也并不准确。

5应对策略

景点介绍文字是一种特别的应用文体,属于“信息型+呼唤型”文本,要实现其文体在译文中的再现,绝非易事。我们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您对提升武汉市旅游景点中英介绍语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细致的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武汉旅游景点中英介绍语应该注意:其一要符合其文本功能特点,即体现信息与呼唤功能,其二要符合英文读者阅读英文景介语的习惯,并照顾其认知背景信息,尽量弱化中文景介语过分修饰与夸张的语言特点而表现英语质朴平实的特点。由于原文不是专门为外国人写的,而是为具有大致相同文化背景的本国人写的,原语读者一看便知的东西,译文读者可能完全不懂。所以,原文的信息量对于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来说是不同的,对前者较多,对后者较少,甚至空缺。因此需要译者多加以解释和增补。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其文体和句法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以及景点介绍语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翻译时绝对不可生搬硬套,而应灵活处理。在不脱离原文的前提下,处理好文中的文化因素,译出外国游客可以接受的好译文,满足外国游客通过旅游了解中国风土人情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游客尚未出行,便可定下行程,甚至足不出户,便可走遍天下。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例如,有没有在微博或微信平台有自己的公众号,与游客亲密互动,进行网络营销?有没有专业旅游产品的销售平台,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购买场所?对旅游企业而言,能否在互联网+时代快速跟进,决定他们的生存或死亡。对旅游管理部门而言,这是一场能否将旅游业变成一个高附加值产业的战役。

一、实现智慧旅游的重要意义

对游客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让游客不出家门,全面仔细了解目的地旅游信息,预订产品并支付,异地购买旅游特产;旅游行程中动态实时了解所需信息;旅游结束后亦可进行有效的信息发聩。

对旅游企业而言,智慧旅游的系统,多角度多途径地为旅游企业提供展示企业形象和提品的平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极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对咸阳旅游管理部门而言,通过目标定位、数据统计、信息反馈等系统,全面了解游客需求、目的地动态和投诉建议等内容,帮助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大数据分析的依据。也是旅游管理部门改变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智慧旅游的途径

由于业界习惯将旅游分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笔者也将按照次六要素对咸阳实现智慧旅游的途径逐一分析。由于吃住行三要素在旅游生活中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故笔者放在一起讨论。

(一)吃住行

虽我市有咸阳市乡村旅游网,但该网站目标群体单一,覆盖面不大,知名度也不高。故笔者提出开发设计“咸阳旅游助手”移动手机客户端,整合集成咸阳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旅游资讯,为广大居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贴身旅游服务”。通过“咸阳旅游助手”移动客户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游客海量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快速准确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厕所,将是该APP最大的亮点。

(二)游

游是旅游六要素里的重中之重,是吸引游客来咸旅游的主要因素。虽然咸阳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品牌,且没有独立的旅游形象。因此,咸阳旅游要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外,也要鼓励各县旅游管理部门,开通微信和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核心吸引力。例如,礼泉已通过旅游微信、微博等,为游客提供旅游指南和吃、住服务信息,截至2015年6月底,礼泉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40.4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4%。

其次,与自然旅游资源不同,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悠久,背景复杂,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笔者建议,一方面,游客可以通过扫描文物旁的二维码,得到该文物的详细介绍;另一方面在各景点提供电子讲解器,作为传统讲解手段的补充。该电子讲解器有大众版、专业版和儿童版,也有多国语言。

(三)购

咸阳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如乾县锅盔、淳化苹果、旬邑花子馍等。笔者建议,建立开设统一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淘宝和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建立网络销售渠道;亦或建立咸阳特色旅游产品网,专门销售咸阳各县区特色旅游产品,从而提高销售量,促进咸阳特产走出陕西。

另一方面,苹果、锅盔等特色产品,重量大、体积大,不方便游客携带,笔者建议在个体销售店中推广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如与顺丰速递等合作,游客在购买时只进行选购下单,个体销售商店负责联系快递公司,保质保量,按时准时,将商品送至顾客手中,解决游客的后顾之忧。游客也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刺绣、剪纸等民间作品,通过快递方式,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减少在游客在行程中转中对这些特殊旅游产品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害。

(四)娱

虚拟旅游体验,可以给游客带来超时空的体验,游客可以按照固定路线或自选路线从不同角度观赏,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弥补游客由于时间不充足或精力不足等原因。因此,通过建立3D虚拟景区旅游平台,摆脱单一的门票经济,也能为景区起到分流的作用。利用全新的三维全景技术,全面展现咸阳各景区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咸阳旅游,将推动咸阳旅游大发展。

另一方面,咸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文物资源丰富,因此通过开发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淘宝考古游戏,让游客亲手去体会挖宝的乐趣,游客在游戏中扮演淘宝者,淘到的宝贝可与其他玩家互赠或交易。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