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7 10:03: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篇(1)

2009年起,由TCL、长虹等企业掀起的互联网电视热潮并非偶然。2010年起,三网融合政策在全国多个城市试点,强调了应用程序功能开发、消费者互动体验的智能电视在中国企业的强势推动下出现。2011年,在借助互联网的应用环境下,融合了音视频内容和面向电视的应用程序商店建立的超级智能电视面市,除了长虹、TCL、海信等企业的持续投入和发力外,三星、夏普、LG等企业也纷纷发力,展开了对中国电视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新蛋糕抢夺。

长虹企划部部长刘海中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消费电子产品都将是交互式的。任何忽视了消费者体验和参与的产品,也将缺乏市场生命力。”这也意味着,传统的平板电视将成为“没有灵魂和内涵”的硬件躯壳,在强调互动体验的新消费时代面临出局危险,快速发力并转向智能电视将成为所有中外企业的共识。

消费需求至上是方向

在一个张扬个性、强调消费需求至上的新时代,传统电视的被动收看音视频内容的消费方式,近年来正遭遇来自电脑和数码移动终端等产品的强烈冲击,出现了消费群的流失,也加速了彩电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功能上满足未来应用范围和消费习惯的探索步伐。

2009年互联网电视的出现,就被众多电视产业的市场人士誉为“通过将电视对电脑部分功能的融合后,吸引消费群、刺激消费换代”的尝试。当时,长虹甚至还推出了可以与手机、电脑进行无线互通的无线上网互联网电视。

2010年国务院明确了“三网融合”时间表,加速推动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互相融合。对于电视机产业而言,只要一条线便可以让用户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电视机上网、玩游戏、看书、干工作。

对此,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将其形象地定位为“电视消费的新革命,完全不同于传统电视的产业体系”。以前看电视,用户就是接受方,我们能提供的输入就是遥控器的切换和电视机显示终端,现在智能电视就完全不一样,坐在电视机前通过软件平台的支撑,实现了人、机器、内容的交互式融合。通过体感遥控器,用户在家就可以轻松打乒乓球、玩拳击、跳舞毯,通过外设键盘还可以实现办公、商务应用。电视与手机会共同成为消费者娱乐的终端,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强调与推动电视和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日前,长虹联手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交互设计联合实验室,短期将结合当前消费特点和需求,针对长虹现有产品用户进行可用性研究;中长期将针对三网融合、三屏融合进行产品研发;长期来看还将发展与教育相关的内容进行基础研究。

长虹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叶根军表示,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最佳和必然途径就是工业设计,早在多年前我们就提出“感官就是标准”,通过在产品研发到上市后的跟踪、反馈全体系融入设计理念。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交互设计中心主任辛向阳指出,“交互设计完成了从设计物到设计行为,从单一产品到服务,从功能到用户体验的重要转变。此前已经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未来将会给家电注入新的活力。”

基础性创新是关键

日前,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同时,对于拥有50多年发展史的消费电子产业而言,转变增长方式、实施产业转型成为主要方向和突破口。

作为三网融合下的数字电视而言,芯片成为关键。作为未来方向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平台和应用程序商店成为关键。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在半导体产业上长期处在“受制于人”的尴尬地位,而在应用系统和操作平台上也没有建立自身的话语权。

不过,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长虹主导的“核高基”重大专项中的大尺寸平板电视显示驱动芯片、轩辕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SoC芯片以及等离子显示屏工艺技术等多项产业化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了从芯片、软件平台、等离子显示技术等一系列基础性技术的创新,从产业链最末端向最前沿的创新升级与转型。

长虹技术中心基础技术研究所所长展华益指出,“研发智能家电嵌入式软件平台,不仅是顺应国家核高基技术发展战略,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长虹对轩辕平台的开发,做的是很底层的技术,不是普通的应用层面。”

篇(2)

[关键词]物联网;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5-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609(2015)11-0087-02

1前言

当前社会中对软件专业技术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需求数量也较大,但当前我国的软件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再加上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导致软件人才培养更是受到了阻碍。下面将对物联网时代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软件人才体系的缺陷

2.1中低端人才缺失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来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是呈金字塔状的,软件行业中不仅需要基础的开发人员,同时也需要有高端的技术开发人员。但当前我国高校在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将重点放在了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导致基础性的中低端人才严重缺失。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人数众多,但当中主要从事的行业为技术支持和开发,而当前所需要的更多的则是高级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工作人员。人才的缺失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导致软件人才体系出现缺失。

2.2复合型人才缺失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紧缺型人才,并成为了软件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精通专业软件知识和理论知识,同时也有一定的设计技能。另外,一种复合型人才则是懂得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又精通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只有在多方面都有着较强的技能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的软件产业处于产业化进程中,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介入,因此需要大量的软件专业人才来作为基础条件,以便在软件行业中得到更多的资金效益。而在产业链的下端部分则是销售,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公关以及售后专业人员。此外,我国的软件主要通过外包模式进行发展,因此需要既有扎实的软件技术能力,同时又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3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主要包含了感知层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层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都需要软件技术的支持来进行基础的软件设计。通常在高校教学中都能完成这几个方面的软件教学。物联网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软件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感知层的硬件设备逐渐趋于平台化,在这个时代中最需要的就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改革,找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和调整,以便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4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理论教学偏重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教学上,而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理论知识是基础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软件技术毕竟是实践性技术,因此也应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导致教学内容十分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此外,只看重理论知识而无法将理论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也难以起到教学的效果。

4.2教学形式古板

在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大多数采取大班制讲课方式,实践操作也局限于上机和课程设计,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对教师存在着一种敬畏感,在课堂中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少之又少,导致很多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此外,在教学形式上过于古板的方式使学生对教学难以产生兴趣,长久以来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不愿意接受专业知识教学。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十分快,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实时性的教育,难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这给我国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4.3对素质培养有所忽视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软件技术教育中,通常都比较看重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却有所忽视。在教学中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实践练习机会也比较少,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始终难以提升,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5物联网时代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

5.1紧跟物联网发展步伐

在当前高校的软件教学中,数据主要来源于原有的数据和手工输入数据,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软件技术教学造成了阻碍。因此,在数据接收中应形成多元化的方式,以便于拓展软件的应用范围。由于教学中教师主要进行的是计算机软件应用,而对硬件方面缺少一定的了解,导致很多的学生都在硬件原理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增加相应的硬件技术教学,在提升学生软件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硬件技术应用能力。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知识的实时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前,在终端设备中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组成部分。安卓手机系统则是当前时展中主要智能化平台之一,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实现物联网软件提升就一定不能忽视安卓系统的开发。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应积极将安卓系统开发和应用纳入到日常教学中来,使教学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应用性。

5.2加强物联网软件开发教学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形势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人才要求上不少的企业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软件专业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人才岗位的需求已经逐渐地转向物联网时代。面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在进行软件技术教学中更应重视起提高学生的物联网软件开发能力。同时,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在进行物联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情况等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方向。例如软件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等,在这些专业中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对物联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物联网销售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这种分层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针对性学习,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5.3加强专业教师培训

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教育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都需要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来作为基础。物联网作为新鲜事物,当前在我国所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同时很多人对这方面也不够了解。可以说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而专业教师的缺失也是影响高校物联网软件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专业教师的培训:首先,学校可以选派一些校内原有的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向国外有经验的国家借鉴教学的有效措施和专业教学经验,以便于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们到一些专业的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实践锻炼来强化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稳定的基础。此外,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到校开展讲座或者以外聘教师的形式进行校内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同时对教师团队的整体优化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6结语

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中仍然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技术,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摸索并改进。面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师,首先应认识到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并积极努力地强化对学生的物联网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教师们应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只有积极地对教学做出改革,才能真正地适应物联网时代,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雒亚宁.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设计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60.

[2]马玉春,汪文彬,李应勇.基于TCP客户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的设计[J].软件,2014(05).

[3]周玲.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S2):19-20.

[4]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5]刘小洋,伍民友.车联网: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2,32(04):900-904.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Abstract: the Internet and people’s work, life is insepar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social need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demand of computer network talents, the demand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training of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经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互联网+”的模式也随之孕育而生,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和消费理念,标志着数字化时代的真正来临。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现代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贵州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在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战略,2014年7月,启动“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数据整合管理和互通共享的云服务平台,2015年2月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正式开工建设,当年5月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全球首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线全覆盖城市项目。

根据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战略部署,到2017年,我省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的目标。我校是一所全日制中职学校,为顺应时展和市场需求,因而,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必须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的技能型人才。

一、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当前,互联网除运用于通讯、社交、网购,主要还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孕生出了“互联网+”模式,通俗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说起“互联网+”,你会想到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在线教育、在线旅游、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物联网、车联网、移动医疗、云平台等。

二、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

我国的IT行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速增加。比如和IT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计算机专业,根据调查,目前IT行业的人才极为紧缺,主要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即缺乏高级的IT人才,包括高级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更缺乏能够承担网络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只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技能,就一定有广阔的市场。

我校是全国重点中专、国家级示范学校,为什么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踏入社会后显得无所适从,出现这样的原因在于学校学习与社会需求分离,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百万。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现状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很不合理,所学内容较为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或者所学内容根本不符合企业需求,造成学生学无所用,没有一技之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开设等如何定位?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针对性。

四、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1人才培养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应以企业需求为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教学目的,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意味着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改革,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整合资源,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教学体系,共享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为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能够满足企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加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岗位紧缺人才的能力要求、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深入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上,应该分别从职业道德、技能应用、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经常开展综合实训并建立核心技术课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2 课程体系改革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培养网络基础性技能型人才为主,对这类人才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很强,不需要掌握较为高端的网络技术,主要从事网络施工类的工作。根据调查,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或者网路工程建设的实施人员,而这类工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局域网组建”和“网络安全与维护”等技术。因此,为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学校要尽快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

(1)建设以“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安全与维护”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将“构建中小型企业网实训”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2)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校本教材。完成精品课程与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PPT课件开发;电子教案、课程大纲、模拟试题等电子资料开发;课程建设视频开发。(3)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与专业带头人。使教师可以独立胜任《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安全与维护》、《构建中小型企业网实训》课程的授课任务;同时加强对职业认证课程及组织培训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4)培养双师型教师。把教师培养成既有教学工作经验又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能力。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增强教师队伍力量。同时可以让教师到企业参加岗位培训,增强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并运用于教学。

五、 结束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围绕市场和社会需求办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篇(4)

对于“物联网”的英文译解,与其称之为“Internet of Things”,还不如“Internet ON Things”。别看这仅仅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后者将云放到成为可连接添加到设备与物体可能性的新宇宙中心。

看看各种有关IoT的研讨会、市场活动或讨论文章,每个人好像都认为自己对IoT的认识已经很接近其本质了,但坦白而言,并未挖掘出预期的潜力。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实现此前的承诺,必须要改变实现物联网的方式方法:正如很多大学或公司正在研究全新的通信标准的应用,并只需较低的能耗,但实际上大多数设备仍需要电池供电。

这才是需要切实填补的空白:只有应用大量不再依靠电池驱动的设备,物联网才可真正实现。就此而言,Energy Harvesing公司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发出了一项可真正实现物联网繁荣的创新。因为,我们并不仅仅需要那些可延长电池一年寿命的优化协议,而需要找到根本不用电池驱动的解决方案。

最近,一项由西门子子公司EnOcean开发,颇具潜力的解决方案终于问世,并逐渐标准化。

这是一套可持续扩展的能源获取解决方案,并采用无线模块与协议。比如,应用你按下按钮时产生的能量。其革命性体现在它让事物简单化,通过简单地创建频率为315/868兆赫无线协议,并不像Zigbee及其Mesh网络猜想。

他们还组建了EnOcean联盟,迄今已有300余家公司加盟,并定义了多种描述,以确保从硬件到应用转换过程中的兼容性,当然对于应用本身来说,这仅仅是一种保障。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最终胜出的协议集将是TCP/IP、HTTP或更高级的协议,比如像社交网络协议。社交网络是标准化、跨平台的,但不需要开发人员具有额外的技能。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最后一公里”:TCP/IP不是光堆栈,仅仅对基础架构有利;至于如何连接本地网关及传感设备,则另当别论。特别是如何保持功耗,当前EnOcean科技的成果代表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所取得的关键一步,至少针对家庭自动化的传感器以及小型加载器的应用如此。

OpenPicus的角色是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社区,使得用户面向应用、价值实现,从本地到互联网成为可能。这将开启一个面向全新的物体互联与家庭自动化的世界。在这里,集成化及标准化是关键,如果协议可以统一,物体互联将成为现实,低成本、大众化的家庭自动化应用将逐渐推广。

我们看到社区里已有多个关于物联网和家庭自动化的项目在展开,很显然,如何将这两个基础性的应用融合到一定高度是根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家居”的概念。

过去几年内,互联网改变了很多,尤其是网络接入部分。你现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任何地方连接到任何存储的终端设备,如手机、pad等都要归功于社交应用程序的应用。

一场新革命刚刚开始,正如Chris Anderson提到过,创新是移动的,“从电子到原子”,无可非议,“正是人类推动了互联网从电脑屏幕中解放出来,因为人们希望把它当成一种工具,使生活更加简单、快乐并有意义”。

人类必将成为开创这场革命背后的引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开放代码和对等联接P2P必会成为真正物联网爆炸的必胜法宝。

感谢经济危机以及我们所处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2008年前可能还正确的东西,如今并不完全正确了。当今一项叫做MAKER的新运动很盛行,即一项由很多喜爱好创造并与他人分享知识的人所推动的。这是一个值得感谢并让我们终生受益的革命性技术,比如3D打印技术,这项运动发展日新月异,很快就会面向大众。

这也是为什么物联网迈出的第一步源于那些玩家,那些愿意从头试验和发明创造的人,他们愿意理解、创造和分享,这也是为什么在初始阶段,开放资源和开放硬件平台会成为协作优势的关键。

那些标准化的、传统型的、善于思考的投资公司就守在窗口,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市场,随时寻找杀手级应用来投资。

对我来说,所谓的新闻,就是根本没有什么杀手级应用,而是一个杀手级的环境,可以保证不同应用生态系统的繁荣兴旺。

我们正在努力,争取把OpenPicus打造成一个不仅仅是开放的硬件平台,而且还是一个让人们可以互相认识、交流想法、创造应用等各种经验的社区。过些日子,你会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协作创新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我们改变工作方法:我们敞开大门,引入协同设计、团队设计,面向高级用户分享我们产品工业化的实践经验,以进一步优化产品;而且,我们尽力营造一个低成本、轻松的创新环境,以推动那些针对智能家居有意义的物联网项目顺利实施。

此外,我们认为开放代码及开放协议,可以使得在线服务在创立时就有所不同,没有人闭门造车。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将提供许多原始数据,基于HTTP的实例,可以让开发人员和公司能够轻松地开发界面并定制窗口,以提升其价值。

如果这种方式能够成功,物联网将会成为主流,可以提供多种应用,供人选择,让生活变得更轻松。

哪怕仅仅设想一种应用,也将有无穷潜力。试想,以针对老年人专用监控设备为例,世界范围的常见问题,不就是人口老龄化吗。这一类仪器、大型设备、解决方案的市场潜力巨大:从无电池可佩戴式设备,到个人状态监督设备(例如当独居老人摔倒时的报警装置),再到房屋监视器(例如煤气探头)等等。

篇(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VR正是这样一种“真亦假”、“有还无”的事物。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VR――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或者,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是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仿真系统的技术。虚拟现实就是要将假的世界做成真的,并且让人们相信它是真的,欺骗人的感知,以假乱真。但这场“骗局”却格外值得关注。

VR元年到来

其实VR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不过,直到2013年,VR还处于行业低谷。从2014年开始,有厂商陆续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到了2015年,开始逐渐向上发展,2016年更被视为虚拟现实技术元年,新一轮热潮正在席卷全球。

VR产业发展迅猛,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根据预测,到2020年虚拟现实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虚拟现实设备销量,根据Gartner预计,2018年年底将达2500万台,据ABIResearch预测,2020年销量将达4300万件。虚拟现实市场未来潜力巨大,将是不亚于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虚拟现实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不仅可以满足娱乐消费领域的需求,其社交属性带来的爆炸性需求将使虚拟现实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技术,将给医疗、教育培训、娱乐影视、展览展示、军工国防等诸多行业带来本质变化,虚拟现实的应用前景广阔。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表示:“社交网络的下一步是虚拟现实”。从国外的谷哥、索尼、惠普、三星、因特尔、苹果、Oculus等科技公司,到国内的乐视、华为、阿里巴巴、百度、HTC等科技公司都相应设计了VR的开发计划。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VR实验室,首次对外透露集团VR战略。腾讯的Tencent VR 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系统阐述腾讯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规划。小米探索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虚拟现实……国内的VR市场遍地开花,目前已有超出200多家VR领域的科技创业公司,覆盖全产业链环节,在推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未来。

资本积极涌入

VR大军来袭,其融资情况更是一路走高。2015年8月4日焰火工坊获首轮融资1000万元。2015年12月25日,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大朋VR)获得来自迅雷领投、恺英网络跟投的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5年12月31日,奥飞动漫拟通过受让原有股东股权的方式,战略入股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3月,兰亭数字公司获得 3150 万元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包括华策影视、康得新、百合网在内的上市公司……

篇(6)

关键词: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应用;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3 文献标识码:A

电子工程技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在我国社会增加就业,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国家安全的有效保障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影响,本文主要从电子工程技术的主要内涵进行阐述,通过阐述相关的内容来进一步分析电子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创新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影响,同时还简要地介绍电子工程技术在我国个别行业的主要应用。

1.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的主要内容

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持续发展,我国的网络技术现在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样就使得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有了一个发展以及创新的技术支持以及动力,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已经在逐步地发展以及完善过程中。时间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电子工程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个主要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因此,我国为了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必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个主要分支技术最主要的技术载体就是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电子工程技术就是要依托上述的两种技术来对电子信息实行系统性的控制以及科学的处理。电子工程主要包含了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电子设备的系统开发;第二个是电子信息的科学有效处理。目前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较快,作为系统性的工程技术现在已经呈现了产业链的分化态势,我国的很多行业已经同电子工程技术有了较为科学的融合与交叉,这样的情况已经在我国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共同进步以及发展,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2.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在现代化方面的发展主要趋势

伴随着我国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也需要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相关部门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才能不断地让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向着更高的技术方向发现,进而实现我国电子工程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数字化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及阐述。

2.1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在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给予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电子工程相关产业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同时我国电子工程技术同我国其他行业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及交叉都需要我国尽快实现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中的三网融合。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对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基本政策给予明确,不断推动电子工程技术的行业标准更新,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我国电子工程技术的创新需求。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将我国的政策融资优势发挥到最大,对于落后或者不合适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给予及时的纠正以及补充,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电子工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尽量突出现代化发展行业的交叉以及融合,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医学领域同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就是现阶段较好的现代化发展实例,即突出了我国政策的优越性,同时也调动了我国各个行业在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度。

2.2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我国政府部门的扶持,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有了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财政的支持,才能够保障我国的电子工程向着现代化方向进一步地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部门需要将我国的电子工程产业作为主要的扶持对象进行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以及财政帮助,我国要不断鼓励电子工程行业同我国的各个主要行业进行沟通合作,不断将我国的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渗透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实现行业的双赢,最大限度地推进我国电子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2.3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电子行业不断将产品进行系统融合,以求实现电子工程产品的不断创新。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产品的创新支撑,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够保障我国的电子工程产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走得踏实。对于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多渠道发展是重中之重,只有技术过硬的创新产品受到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才能够让我国的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走的顺遂。

2.4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将相关企业以及产业进行不断地技术改造。

电子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以及自身特点。针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化的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改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工程企业要针对自身特点推出适合自身以及市场的技术,不断的优化以及调整企业的技术发展思路以及规划,将企业的电子工程技术有机的同产业标准对接,这样才能够保障电子工程行业进一步进行现代化的发展。

2.5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在电子工程相关发展领域不断地进行拓展。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根据前文的论述,可以得知同我国各个行业的融合以及合作至关重要,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要不断通过教育行业,医疗行业以及文化行业等主要行业进行互利合作,在不断拓宽发展领域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不断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电子工程的多渠道发展就会导致其深层次,多角度的发展。现阶段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就是我国电子工程行业同我国传媒行业的一次完美融合合作。因此我国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进行多渠道,深层次的发展。

2.6 电子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对电子工程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增长给予充分的保障。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电子产品最大的制造基地,借助于这一点,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讲,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还是较为落后,因此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我国对于电子产品进行有效的各方面保障。伴随着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让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在困境面前电子工程技术上的缺陷被无限的放大,因此我国需要将电子工程技术的缺陷进行技术的更新和弥补,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3.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进一步发展需要实施的相关措施

现阶段根据我国对电子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规划以及思路,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相关的保障发展的措施,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保障我国的电子工程进一步的取得良好的发展。措施一:要在电子工程产业中不断的创新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不断寻找以及培养新的技术增长点。措施二:我国电子工程相关管理部门要鼓励一系列软件以及集成电路的发展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相应的科技标准以及政策。措施三:我国要大力推进电子工程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造。措施四: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企业要不断强化技术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规定。

4.简要叙述我国电子工程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应用

通常我们将建筑物防雷装置分为两大部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是传统的常规防雷装置,其作用是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防雷保护的附加措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措施主要有屏蔽、均衡电位(等电位)、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其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电磁效应,以防止雷电感应所造成的反击、接触电压及电磁脉冲等雷害。

结语

电子工程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应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重视电子工程的发展,使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更好地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3):19.

[2]吴李.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J].硅谷,2012(19):45-46.

[3]吕茂明,赵永平,袁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67-68.

篇(7)

在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新形势下,《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以下简称“路线图”)正式。《路线图》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目标。

作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从行业概览、发展需求,目标,重点、应用示范、战略支撑与保障以及技术路线等方面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作了重点解读。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早期,受到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落后的影响,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相对滞后。不过,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国内的轨道交通企业迎来了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可以称得上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相对较强的领域。

丁荣军提到,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主要载体,属高端装备制造业,也是我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代表。以前,我国轨道交通更多地是解决人们日常出行和运输的需要。现在,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以及为“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撑,轨道交通制造业将重点研制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智能谱系化产品,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实现全球化运营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这也从另一种层面上表明,国家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实现跨国经营,拓展国外市场,而跨国文化的融合、标准的统一等将面临考验。”丁荣军介绍道。

需求与发展相互作用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市场。2007~2015年国内高铁年度新线投产里程增长迅速。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呈现高速发展形势,并且未来需求强劲。截止到2014底,38个城市获批建设城轨,未来十年,年均需求超过5000辆。

与国内轨道交通发展情况相同的是,全球的轨道交通市场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预计在2015~2020年,全球车辆需求530亿~61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3.3%;2021~2025年,车辆需求630亿~73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3.75%。在全球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再加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绿色环保、大运量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先锋,“一带一路”沿线及辐射区域形成庞大的轨道交通市场需求。

丁荣军表示,在巨量需求的带动之下,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将发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轨道交通作为未来的主导方向,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向可持续、互联互通和多运输模式转变,全面推行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和信息化服务,使我国轨道交通真正迈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

计划在2020年,我国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能力和主导产品达到全球先进水平,重点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2025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此目标之下,我国还将重点发展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城际快速动车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以及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等重点产品和相应关键零部件。另外,新型车辆车体技术、电传动系统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储能与节能技术、制动系统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以及通信信号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也将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点,从而能够形成一种产品、技术高速发达,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丁荣军如此说道。

应用示范和战略保障

如今,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提出了绿色智能工程化样车、绿色智能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工程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等三种应用示范工程。

集成储能电源、碳化硅新型高效变流器、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和基于能量最优特性的自动驾驶等城轨交通前沿技术,树立中国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车辆的样本。

在“绿色智能工程化样车”工程实施的基础上,集成基于以太网的千兆带宽实时控制、网络控制、双向馈能等技术,实施“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集成工程”。

以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车辆为“移动终端”,集成车载智能化状态监测、故障灾害监测系统等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探索建立“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

同时在战略保障方面,我国轨道交通还需在创新能力、构建国际标准体系以及国际化运营方面做出努力。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技术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建立和完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实施“新一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建立第三方的专业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鼓励有实力的单位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引导有实力的制造企业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有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

(本文系根据丁荣军院士在“《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