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7 10:03: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

篇(1)

【关键词】森林; 质量效益; 森林培育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森林质量,森林的生态功能完善程度与森林质量息息相关。当森林的质量得到提高时,其生态功能也就越完善。一般而言,当单位面积的森林蓄积量较高,林分的年生长量较大时,会使得森林具备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森林的质量和及其生态功能。而森林培育则是指森林和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其它物质,转化成人类所需要的食物、生物能源和工业原料,以及以及维持所有生物生存环境的过程。

一、加强森林培育的意义

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森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物种都以森林为栖息地。随着森林资源的重要程度日益提高,森林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平衡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保护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并使其维持良好的发展状况,必须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培育。在进行森林培育时,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对于森林培育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创新性经营,使森林能够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丰富的物产资源。

二、导致森林质量降低的原因

2.1森林自然恢复论

我国现在实施的森林经营理论,来源于前苏联。对于前苏联而言,其地广人稀、森林面积大,森林资源经过一次经营之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因此,森林自然恢复论较适合前苏联的国情。而我国人口众多,森林资源较少,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非常低,且森林自然恢复论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林业经营技术流程还是法律思想,或是林业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都已经被这种理论深深影响到了,从而导致我国目前的森林状况令人堪忧。而且,缺乏完善的森林培育理论和忽视森林培育的重要性,以及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砍林不育林的传统理念,致使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森林培育理论与森林自然恢复论完全不同,其围绕市场需求和我国森林的现状,提倡对森林进行培育,并坚持利用与培育相结合。就我国的森林现状而言,森林培育论更适合我国的林情,但是由于森林培育论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而且没有经过实践证实,因此还未得到广泛应用。[1]

2.2森林培育和分类理论的不合理应用

我国虽然针对本国国情,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森林状况的森林培育理论,但是由于其在实际条件下的应用并不多,使得该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措施,导致实际的森林调整并没有根据森林培育的理论来进行,而且对于划分成商品林和生态林的两类森林,通常会使用相同的经营策略,导致生态森林资源的破坏。[2]

2.3缺乏合理的林业政策

合理的林业政策应当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但我国现行的林业政策在对森林资源的管理经营上,还达不到完善的效果。比如森林采伐限额政策,该政策只是限制了采伐的数目,而对采伐树木的质量没有明确要求。这就导致在砍伐活动中,受到利益驱使的伐木者,一次次地选择优质树木进行砍伐,导致整片森林的质量下降,森林的生态功能逐渐被破坏,无法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森林质量的措施

针对我国森林的现状,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提高我国森林的整体质量,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1树立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

要提高森林质量,首先需要破除森林自然恢复论的理念,将森林培育论贯彻到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以及林业从业人员的思想中,促进社会成员形成想要行使获取树木权利,必须首先承担培育森林义务的意识。而且,在利用森林资源时,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算,绝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机会。[3]

3.2充分认识到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现代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根据国家的要求,重视森林的培育经营。这不仅仅是对发达国家维护森林资源经验的借鉴,更是我国按照国情,对森林经营进行调整的必经之路。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发现经过科学合理的培育之后,森林的公顷蓄积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3生态林培育的原则

在进行生态林培育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提高生态林的生态效益,是生态林进行培育的最主要目的,所有的培育措施和经营方法都应当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主。其次,要坚持生态效益长效化。在对生态林进行培育时,必须考虑到生态林生态效益的长期发展,因此,在选择培育树木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寿命较长且生态效能较大的树种,以期培育出具有长期性生态效益的生态林。再次,要坚持因害设防的原则。在培育生态林时,首先要了解到我国森林灾害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防控森林自然灾害为主要目标,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要坚持三利统收的原则。在不影响生态森林生态效益以及生态功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生态林的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4]

3.4确定科学合理的培育方法

对河流两岸的森林进行培育时,首先要考虑到森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可以采取封护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尽可能地使其维持原生态。而对于非常脆弱的生态区,则应当在植被较为稀少和土质较好的地方,进行树木培育。其他生态林的培育则主要可以采用择优保留法,选择较为珍贵的树种和价值较高的树木,将其保留下来,并进行培育。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森林的密度,使森林维持稳定正常的发展状况。

【结论】按照我国现实森林的状况,森林质量的提高已经刻不容缓。森林培育经营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坚定了我们对森林培育的信心。在进行森林培育的同时,国家林业部门也应当对国家的森林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提高我国森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邬可义.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J].林业实用技术,2008,11:11-13.

[2] 董鹏飞.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途径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33-35.

篇(2)

关键词:造林技术林木资源封山育林培育

前言:本文根据我国现今林业资源状况,提出了有关造林、整地、造林季节以及树种的选择方法,并将其与造林技术紧密结合,加强林区间合作,促进林业发展、培育林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1.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

1.1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的森林总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均增加200万公顷的森林,已经逐渐卖出了林业负增长的“低谷”时期,维持了森林生态资源的平衡,实现了森林蓄积与森林面积的共同增长。林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林产工业虽然受到了经济冲击,但林业产品却是竞争焦点,而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林业产品来源,其生产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2丰富的竹类资源

我国竹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的竹类产品加工与栽培历史悠久。我国的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约有700万公顷的竹林用材竹林有约9700万吨的蓄积量。我国的竹材与竹制品产量处于世界首位,竹类品种也非常丰富。竹笋与竹荪是天然的营养保健品,是我国重要的外汇出口资源。

1.3我国的森林资源存量较小、质量较低

我国的森林资源较为贫乏,它存在森林分布不均、资源存量小、森林质量逐渐下降、森林结构分布不合理、缺乏高水平的经营管理、林木的生长存活率不高。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森林无法满足人们对木材以及生态平衡的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短缺,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不能满足人类需求,引发了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稀缺、价格昂贵等众多问题,从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我国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4人造板工业水平落后

我国的木材加工工业,尤其是人造板制造业均存在规模较小,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外加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木材价格较高、生产原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严重拉开了我国与世界的人造板之间的距离。在竞争力低下的人造板工业,将难以维持工业的稳定发展。

2.培育森林资源的几点技术措施

2.1森林资源的几种培育方法

为了保证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保证林业潺潺的市场供应,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增强林业产品的竞争力,培育优良的森林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林木培育方法:第一,更新植苗培育法;第二,人工促生天然更新培育法;第三,封山育林更新培育法,从当今森林资源形势来看,采用多种植苗培育更新法,对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树种、造林季节的选择、造林地的整理

造林前首先要进行一道环境改善工序,就是整地,选择优良的造林树种、选择造林的季节,整理造林地,整地可以改变孰料的生长条件,清除在林地的杂草、采伐剩余物以及灌木可以增加地面温度,提高土壤肥力,进行小范围的环境条件改善,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提高林木质量。

清理造林地是为了顺利进行土壤的翻垦整地。清理造林地主要有全面清理、块状清理和带状清理三种方式,也可将其分为化学药剂清理、火烧清理和割除清理。割除清理即可选用人工清理也可利用机具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杂物,可以集中焚烧。也可以喷洒换血药剂杀死杂草、灌木丛等。

整地的方式方法大体分为局部整地与全面整地两种。而局部整地又可细分为块状整地与带状整地。翻垦造林地周围的全部土壤就是全面整地,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平坦区域的土地平整;局部翻垦就是翻垦造林局部地带的土壤。水平带状、水平沟、水平阶和反坡梯田等山地带状土壤整地法,平坦地则需要块状、穴状鱼鳞状的山地土地整地法;平原则适用高台、坑状和块状土地整地法。

3.造林方法

3.1播种造林法和分殖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就是直接在造林地中播种林木种子,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林地播种,施工较为容易,并且节省了育苗程序,方便了工程施工,但是此处对于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后期的幼苗管理要求也比较高。分殖造林法主要利用树木的枝干、根等作为造林的直接材料,该方法节约了育苗的费用及时间,苗木的成活率也较高,它保持了枝干母体优良的性状。此方法适用杨树、松树与柳树等树种还有竹类。

3.2植苗造林法

除以上几种造林方法外,最长采用的是植苗造林法,它主要是针对一年生的树种。

3.3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

因地制宜、合理的进行树种选择与安排是现代林业生态学中所提倡的方法,使其按照块状套种混交或是各种树种种植的原则。阔叶林的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的环境结构,提高养分含量,因此,可以考虑适当种植阔叶林木。另外它的观赏性药高于杨树、柳树等树木,是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景观,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并且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3.4造林时间的选择

春季的气温较低,水分蒸发少,是最佳的的造林时间,这时期树木处于休眠期,起苗栽苗不会造成水分过多的流逝,增加了苗木的成活率。阴雨天与雨后天晴最适宜栽种树苗。同时,冬季结束的春初是树苗根系的最早活动期,进行树苗栽种,利于树苗扎根,长叶,增加树苗的抗旱能力。春季属于农闲时间,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安排,可以保证林业的生长质量是最值得提倡的造林时间。冬季温度过低,不适宜树种栽种。

结束语:

造林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的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加强林区间信息的有无,选择正确的造林方法和方式,进行树种的优质栽培。我国林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际民生,提高我国的生活水平,可以保证充足和优质的林业资源,增加森林覆盖面,实现森林资源的补充。

篇(3)

【关键词】林业;造林技术;林业资源

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情况

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优势主要表现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之下,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森利资源的修复工作,目前我国的林业总面积已经改变了负增长的趋势,并呈现了正增长的良好势头。挑战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经济逐渐与国际经济接轨,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产业结构也面临了更高的挑战,我国的森林资源开发能力不够,产品主要以木材和原始材料为主,不仅经济价值低,而且没有强劲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加快林业资源产品的结构调整。

此外,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分布不均,所以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速度不一致,出现了个别地区的弱化管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得当,管理效果不明显,常出现大量的乱砍乱伐现象,这不仅毁坏了现有的林业资源,也加剧了森林资源的紧张形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现有林业资源的基本培育措施

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当前形势,加快资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实生苗造林)培育资源,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造林季节的选择、程序方法的确定以及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森林培育的质量需要工作人员从细节做起,土地平整就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细节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对待。

3 植树造林的主要方法

就目前来说,造林的方法比较多,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内在的优势与局限性,为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森林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方法选择。

3.1 播种造林法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造林方法,即将种子直接洒在要种植的土壤之上。它的优点体现在:操作简单,只需要进行种子播撒,省去了培育树苗的工作过程;经济成本低,由于播种简单,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间接减少了经济支出。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造林的土地条件要求复杂,同时对种子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土壤需要含水量高,土质疏松,种子要求饱满,容易发芽,而且具有一定的耐旱和耐旱性。对于大区域面积的造林工程,播种造林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3.2 分殖造林法

是把持树木的养分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暗中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发展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独霸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成长较快,而且在遗传从命上维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候殖造林材料根源,受母树的数量和漫衍状况的限定,这种方法首要用于适用养分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3 植苗造林法

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减少后期树苗种植工程的二次作业,建议采用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方法就是将已经培育好的树苗直接种植在所要栽种的土壤之上。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活率比较高,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树苗培育的经济成本比较高,操作程序复杂。

4 林业培育的注意事项

4.1 因地制宜决议造林树种

我国森利资源的区域性差异大,且树种资源丰富,因此,对于树种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才能确保造林的价值。首先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放慢改进泥土情况布局和提高林分风致。阔叶树落叶层能维持泥土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泥土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歉收的成就。另一方面,又能改动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赏玩的赏玩性,丰厚丛林利润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才力,对于维持水土、素养水源、调理气候等都具有十分紧要的感召和含义。

4.2 合理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传统的造林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春季雨水充沛,土壤疏松,太阳光照适中,树种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但是近年来,随着树种的培育,树种的性能得到了相对的提升,同时植树造林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国的造林时间普遍有所提前。目前普遍在冬末春初时段进行造林。该时段的大风天气比较少,因此水分的挥发量也相对较低,因此,树苗在培育、移植的过程中水分损失少,成活率更高。但是对于北方部分寒冷地区,由于气温回升比较慢,切忌盲目提前造林时间。总之各地要根据实际的社会条件和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等合理选择造林的时间。

4.3 加强对混交林的营造

混交林的营造一方面,能够利用有限的森里资源面积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强不同森林品种之间的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混交林的混交品种比较复杂,通常来说以杉树和松树的混交为主。两种林种的混交能够提升土壤的营养成分,利于森林资源发展繁育。此外,也可以适当的营造立体林业资源。栽植喜阳性的高大阔叶林,在阔叶林下栽种喜阴的灌木林或者经济林。能够有效的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

5 总结

森林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形势虽然有所改变但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立足森里资源地域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林种、种植方法、种植时间等,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培育发展。 实现林业资源快速、稳步、。健康的增长。

【参考文献】

篇(4)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2.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培育资源的一些技术措施

(1)为能及时供应林业产品市场,发展林业经济, 培育方法主要是:1)植苗培育更新法。2)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3)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当前形势,加快资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实生苗造林)培育资源,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一些程序、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着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4.造林方法

4.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4.2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类等。

4.3植苗造林法

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4.4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5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及湖南等地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桉树可推迟至6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秋季造林大20%以上。秋季造林时间充裕,有利于劳力安排,保证造林质,值得提倡。但在我们东北地区,仍以春天造林为宜。栽树天气要选阴雨天和雨后晴天,土壤过旱,连续大雨或结冰、霜冻期间以及刮大风天,均不宜种树。

4.6造林栽植方法

一般采用穴植,不论全垦带整地,都要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深30cm-50cm的植穴底要平,杉株行距规格为1.7m×2m,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顺向水平舒展,苗梢向山下(不反山)。要适当洚浅,抑制根劲萌蘖,扩大生根部位,增强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长苗木(一般苗高在30cm~45cm左右)。苗茎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茎入土15cm~20cm左右为宜。

4.7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的弱点是不利改善土壤地力,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出现,因此,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稳定林型结构出发,更提倡发展以云杉、杨树、柳树为主的多树种的发展模式,多林种的混交林,将会在今后工作中多数运用于经营方面。

(1)立地条件较差山地红壤的造林地,宜采用一些适应性强的树种。各地实践证明,杨树、柳树、云杉混交效果是好的,使云杉成林成材,为杉木造成庇荫条件,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空隙度,根系容易腐烂,形成空隙,有利杉木根系发育。

(2)为保持和改善土壤地力,防止病虫害和有效防止山火,可在山脚种植15m~20m宽的防火隔离带,改善土壤地力,还可选择固氮功能改造土壤的树种。

(3)在立地条件变化较大的造林地,可根据土壤变化情况,采用不规则块状混交,如山窝、山洼、山脚造阔叶树纯林,其他部位选松树或杉树,即做到适地适树,又达到混交效果。此外,为了克服低山丘陵栽杉、松早退、早衰的现象,造林时应注意种源选择,试验和生产实践都证明,从附近的中心产区或邻近的山区采种效果较好,具有远缘杂交的优势。

篇(5)

1.我国当前林业资源情况

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方法与全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

1.1林木资源发展空间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竹资源丰富

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本文由收集整理

、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1.3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

2.当前我区域培育资源的一些技术措施

(1)为能及时供应林业产品市场,发展林业经济,我区资源培育方法主要是:

1)植苗培育更新法。

2)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

3)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当前形势,加快资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实生苗造林)培育资源,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一些程序、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等清除掉。清理方法: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也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丛和草类等植物。

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造林方法

3.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

转贴于

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3.2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3.3植苗造林法

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3.4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本文由收集整理

分质量。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5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及湖南等地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桉树可推迟至6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但在冬季干旱和严寒的地区,仍以春天造林为宜。栽树天气要选阴雨天和雨后晴天,土壤过旱,连续大雨或结冰、霜冻期间以及刮大风天,均不宜种树。

3.6造林栽植方法

一般采用穴植,不论全垦带整地,都要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深30cm-50cm的植穴底要平,杉株行距规格为1.7m×2m,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顺向水平舒展,苗梢向山下。要适当洚浅,抑制根劲萌蘖,扩大生根部位,增强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长苗木(一般苗高在30cm~45cm左右)。苗茎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茎入土15cm~20cm左右为宜。

3.7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的弱点是不利改善土壤地力,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出现,因此,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稳定林型结构出发,更提倡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发展模式,多林种的混交林,将会在今后工作中多数运用于经营方面。

(1)立地条件较差山地红壤的造林地,宜采用一些适应性强的树种,如马尾松同杉木混交套种以及枳、荷等到本地树种套种。各地实践证明,杉松混交效果是好的,穿透力强可洚入下层,不仅改变地面环境,为杉木造成庇荫条件,而且可增加土壤空隙度,特别是马尾松间伐后,根系容易腐烂,形成空隙,有利杉木根系发育。

(2)为保持和改善土壤地力,防止病虫害和有效防止山火,可在山脚种植15m~20m宽的防火隔离带,树种可选择种植木荷、杨梅等含水率较高有效防火抗火树种。如桤木、樟树、木荷木考类等混交。

(3)在立地条件变化较大的造林地,可根据土壤变化情况,采用不规则块状混交,如山窝、山洼、山脚造阔叶树纯林,其他部位选松树或杉树,即做到适地适树,又达到混交效果。

篇(6)

关键词:林业资源 资源现状 监测重点

根据我国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的森林面积占有15894.09万公顷,森林的覆盖率为16.55%。我国的森林类型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的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热带季雨林等多种的森林类型。我国的森林蓄积量居列世界的第七位。而且近年来,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一直保持着双增长的趋势,总的来说我国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点的差距。

1、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1.1 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低,森林分布不均

我国地广人多,森林蓄积量虽居列世界的前几位,但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产的生活所需,森林资源的总量却不足,森林的覆盖率较低,分布也不够均匀,人均占有量较小、森林的质量不高。换句话说,我国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资源来满足占世界22%的人口的生产与生活。由于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制约了森林整体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我国森林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有些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40%,而生态环境急待改善的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却十分稀少,有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同时森林的结构也不合理,造成了生态环境虽然局部得到了治理,但整体趋向恶化。

1.2 森林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森林资源中的防护林、特用林以及薪炭林的比例都偏低,林木的低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采伐幼中龄林木的现象,对后备资源的培育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此外,原始林向次生林演变和替代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林木的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较低,林分平均的胸径也逐年下降,自然枯损的数量也在明显的增加,很多指标都远远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1.3 森林的可用资源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林的增长速度的加快,森林的用材林可采的资源不足,经济林的培育质量也不高,名特优等新品种较为短缺。现阶段我国的可采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江河上游,以及高山峡谷等偏远山区,大多属于具有重要的防护作用的森林。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实际可采用的林木资源的数量也极其有限。

2、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森林资源的超额采伐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森林的破坏较为严重,增长也较为缓慢。尤其是在当前国民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水平与之极不适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超限额采伐森林的现象频频出现,屡禁不止。尤其是福建省、江西省和甘肃省等地区的林业企业,超采伐的限额现象特别的严重。

2.2 林区损失以及林地被征用的现象的出现

由于我国各类工程建设的发展,每年都有一定量的林地被改变用途或者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的用地。有些地区由于林地信息的更新不及时,造林后的经营与管护跟不上,现有的林木保护措施不能落实,加上乱征乱占以及毁林开垦的现象出现,很大一部分的人工林面积被抵消了,森林资源的总量以及森林的覆盖率增加较为缓慢。长此以往,滥批乱占林地的现象会导致森林资源毁于一旦,各地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2.3 森林林木的质量在下降

森林效益的发挥要是以森林的质量为基础,如果没有森林的质量,就无法谈到森林的效益。现阶段我国有很多的天然林已经向次生林转化,大多数都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还有相当的比例已经成为低质林,森林的功能明显下降。同时有些林龄的结构低林龄化,超过一半的采伐蓄积来自于中龄林和幼龄林,对后备林木的资源造成了浪费。此外我国的林木径阶也逐年下降,林木自然的枯损率也在增加。

3、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措施

3.1 要坚持林业总量的三大检查

要想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首要继续要坚持开展三总量的大检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地区的监督机构要进行林区的三总量所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国家的林业局也根据每年检查的结果,把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并督促相关的部门坚决依法进行严肃的处理。据统计,上世纪的最后十年共查出超限额以及超计划的采伐木材多达120多万立方米。

3.2 要加强对林地管理的监督力度

要合理对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各地的监督机构要把对林地保护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来抓,依法对林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对各类文件进行清理和林地的清查、退耕还林等项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各地的林业监督部门要针对本地违法征占用林地等问题进行专项的治理和整顿,同时也对相关的案件进行查处,进而推动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及落实,促进林地的保护管理。

3.3 开展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

此外,要想合理对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要开展对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各地的监督部门要围绕工程调查规划是否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和使用,组织专项的检查,同时结合造林实绩的核查工作,要对生态公益林的营林质量以及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督促主管部门纠正工程规划和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于此同时要加大对林政执法的监督力度,针对当前林业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各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的监督和查处力度,有效打击各种林业犯罪行为。

总之,为了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的发展,同时要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和快速的增长,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以及快速的增长,除了要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和林政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林业森林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

1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1.1产生气候异常

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

1.2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森林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把原本贮藏在生物体及周围土壤里的碳释放了出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砍伐热带森林,每年向大气层释放了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

1.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种的一半,但它正在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1.4加剧水土侵蚀

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土地沙化、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

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河湖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害。

2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林业执法部门通过法律手段对林业进行宏观调空有着重大意义,林业是具有生产和公益功能的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存在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许多阻碍,通过法律的强制对林业的发展加以保护,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一,加强采伐限额管理,确保采伐限额严格执行,严格控制森林资源不合理消耗。

首先把采伐限额分解落实到乡镇。对申请办理采伐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交的申请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科学合理确定森林采伐利用方式和强度,然后提交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其次是严格执行伐区设计,严禁在抚育采伐中“砍大留小”“、砍坏留好”。做到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再次是强化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违者依法查处。

第二,严格控制限额采伐,解决林地逆转问题。

根据以往在培育,发展森林资源时,忽视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一些乡镇的局部利益,短期行为,林业抓的落实不够,造成超限额采伐问题,使有林地变成疏林地,疏林地变成无林地,使林地逆转,严重制约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进行林权证发证工作。二要明确落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出现超限额采伐,毁林造成林地逆转的一定要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三是要加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杜绝了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的事件发生。四是要对一些低产林,疏林地由林业局下去调查,合理确定更新。五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按照规划确定使用用途,采取相应的林地保护措施。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从而使超限额采伐,有林地逆转得到根治。

第三,加强对木材加工点的检查监督。

对我县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要进行定期清理整顿,对未经过林业局批准的,依法取缔,对已批准的严格审查木材来源。

第四,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要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水平要到进一步提高,人工造林、残次林更新、森林采伐、征占用林地、三总调查等专项调查方法逐渐科学化。对造林绿化成效提高,林地保护管理的监督。资源档案的更新,能对控制森林资源消耗起到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队素质。 一是对资源林政执法人员的政治上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通,管理规范,执法严格。二是要建立执法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对执法人员违法乱纪,,执法犯法行为严肃处理,保证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执法力度。三是要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经费,保证基层资源林政执法队伍的稳定。四是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为资源林政工作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六,深化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改革。

要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对不利于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管理的办法加以改进和完善。如制定“集体林经营管理办法”,“森林采伐限额审批和采伐管理办法”“,林地管理办法”“,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成林检查验收办法”等操作性强的地方配套法规。逐步形成办事高效,监管有力,执法严明的新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体系。

3增强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森林资源的培育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资源的保障,就不能实现森林生态和物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森林培育的发展,要靠技术的进步。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应该做到下硬性指标,采取科学办法解决当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首先从分类经营,造林设计,提前整地,无性繁殖,适地造林,良种壮苗,抗旱造林,集约经营,幼林抚育,现代栽培技术,定向培育等方面实现技术和管理突破。保证林业科技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加强对现有林的抚育,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的改造,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和林龄结合,提高森林的质量。

4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加大对现有森林旅游景观的整合,形成森林旅游文化特色,不断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增加经济收入,逐步发展壮大森林旅游业。二是实施种苗工程,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对已建成的现有苗圃,积极引导,通过机制创新和改革,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基地,带动种苗生产、销售产业发展,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种苗花卉市场,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及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创名优绿色品牌产品,提高商品附加值。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培育我县龙头企业新丰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带动发展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加林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减轻生态建设压力。五是培育林业后续产业开发,以我县雪山林场铁皮石斛基地为示范,大力引导农民开展林药、林草、林特等林下高效复合经营,发展森林野生食品采集业,使森林发挥最大效能。

5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作

抓住有利机缘,把造林绿化工作落实好、完成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加速绿化进度,确保在划定的时限内完成绿化使命;抓好义务植树工作,全民义务植树的主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保留和经济可持续性成长的重要意义,组织营造“青年林”“妇女林”来提高义务植树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植树造林工作的熟悉。继续抓营造林后续打点,巩固造林功效;按照“造一片,成一片”的要求,切实增强营造林后续质量打点,巩固造林功效。加强对造林地的管护,实施责任制,使管护工作落实到位;增强造林地补植,对存活率低的地块组织补植;狠抓幼林抚育做好浇灌、除草、松土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促进幼林发展。“三分造、七分管”说的就是要正视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呵护生物多样性,阐扬林业出产力,最终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但因为生境的异质性,使造林带有较强的区域性。开展造林区划、林业区划和首要造林树种的生态特色区划,这些功效无疑将对分区指导起到重要浸染。成立乔灌草立体设置装备摆设、系统不变、生物多样性丰硕的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