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6 10:11: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

篇(1)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疾病谱临床特征现况调查研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3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临潭县中医院及周边乡镇卫生院和肃南县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近6年(2002~2008年)来的住院及门诊患者资料进行累积性统计分析。

分类方法:对3519例资料完整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课题的疾病分类标准是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简称ICD-10,甘肃省卫生厅发出通知本省医院从2002年元月开始使用ICD-10编码)。进行归类统计的。对于尚未确诊者和无法归类者均列入其他栏内。

统计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病因与危险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现况调查研究(横断面调查)两种研究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是追溯若干年前群体中某些个体是否暴露于某个可能的治病因素,研究其与现存的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疾病分类: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高海拔山区及肃南县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2002年11月~2008年8月共调查住院患者4739例。按我国疾病分类法进行了统计分类,消化系统1099例(23.2%),呼吸系统968例(20.4%),传染病205例(4.3%),外伤504例(10.6%),妇产病1274例(26.9%),循环系统341例(7.2%),肿瘤51例(1.1%),眼病8例(0.18%),女生殖器病99例(1.8%),泌尿系统疾病74例(1.6%),运动系统疾病65例(1.4%),神经系统疾病177例(3.7%),血液疾病33例(0.69%),内分泌营养病16例(0.35%),中毒53例(1.1%),男生殖器病18例(0.35%),先天性畸形11例(0.2%),新生儿病344例(7.2%),皮肤病37例(0.8%),耳病5例(0.09%),寄生虫病3例(0.04%),精神病18例(0.35%),其他116例(2.4%)。可见高海拔山区住院病例主要有20多种疾病,其中妇产病(妊娠及分娩病)占第1位,消化系统疾病占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占第3位,外伤占第4位,新生儿病占第5位。而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疾病所占比例较高(11.6%)。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按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类,1099例消化系统疾病中阑尾疾病465例(42.3%),急性胃肠炎42例(3.8%),消化性溃疡11例(0.96%),胆囊炎胆囊结石205例(17.7%),疝气55例(5.9%),肠梗阻20例(1.8%),肝炎、肝硬化126例(11.5%),上消化道出血74例(6.7%),腹膜炎31例(2.7%),脾破裂空肠破裂30例(2.7%),胰腺炎30例(2.7%),恶性肿瘤27例(2.6%),毒鼠药、酒精中毒52例(4.8%),其他26例(2.4%)。可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肃南县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高海拔山区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现有6种,其中阑尾炎、囊炎胆囊结石、肝炎肝硬化分别占第1位、第2位、第3位。

2749例门诊疾病别2周就诊率疾病的分类:呼吸系统902例(32.8%),循环系统190例(6.90%),消化系统465例(16.9%),肌肉骨骼489例(17.8%),泌尿生殖126例(4.6%),神经系统107例(3.9%),传染病105例(3.8%),皮肤下组织疾病157例(5.7%),眼及附器疾病49例(1.8%),其他22例(0.79%)。可见门诊患者农牧地区2周患病按病种的构成分析,结果显示其两周患病率前十五位疾病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胃肠炎、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鼻咽炎、流行性感冒、胆结石症和胆囊炎、椎间盘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折、脱位及扭伤和劳损、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痢疾、消化性溃疡等。

讨论

甘南州临潭及肃南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祁连山中部北麓,甘肃省西南部及西北部,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在2209~3926米之间,肃南在1327~5564米之间。气候属高寒半湿润型,年均气温3.2℃,年降水量在383~668mm之间。世居汉、藏、回、东乡、土族等多个民族,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服务半径大。其中藏族占47.93%,汉族占44.82%,回族占6.80%,其他民族占0.45%。临潭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居民生活贫困,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并且具有地广人稀、山大沟深、沟墼纵横、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相对薄弱等特点。广大农牧民群众大部分居住在半山坡,多为游牧,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较大,新鲜蔬菜、水果及肉类得不到及时供应,且当地群众喜吃酸菜、腌菜及熏制的腊肉,嗜酒者较多的不良饮食习惯,易发生外伤。且对自身疾病的防治意识相对较差,往往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前往医院就诊,常延误病情。牧区健康教育开展不够,牧民群众防病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低。甘肃农村自然地理,经济条件整体比较低下,农村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可能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较低,自我防治能力较低,自我医疗的比例相对较低。

高原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及氧分压相应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也随之降低,出现低氧血症。机体对环境、气候不适应,睡眠不佳,抵抗力降低,细菌易侵入引发急性炎症。农牧村以消化系统占第一位,其次是肌肉骨骼、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农村应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及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以减低消化系统慢性病患病率对高海拔山区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高高海拔地区卫生健康水准和农牧民生活质量,保障广大高海拔地区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天一.我国高原医学研究进展.高原医学杂志,2005,15(1):1-8.

篇(2)

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92-01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适度咳嗽是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有害因子的,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小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多样,尤其是儿童慢性咳嗽,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急性咳嗽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而慢性咳嗽的病因则复杂多样,可能由单个病因所致,也可能由多个病因引起,还可能是一些严重基础疾病的表现之一,因此慢性咳嗽的诊治应该引起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现就我院94例小儿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94例患儿均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门急诊或住院诊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资料,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如:血常规、支原体检查,可疑病例予结核菌素试验,选择性进行胸部X线片,胸部CT等,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标准诊断为慢性咳嗽。其中男性52例(55.32%),女性42例(44.68%);年龄1~3岁(婴幼儿组)46例,4~6岁(学龄前组)39例,7~14岁(学龄期组)19例,平均年龄5.2岁;咳嗽时间4~28个周,平均为6.9周。

对所有已经确定病因的患儿给予特异性治疗,如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予阿奇霉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100~200μg,2~3次/d;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1mg/(kg・次),1~2次/天,连续4周以上;鼻后滴漏综合征给予鼻腔滴用2%麻黄碱滴鼻液,每晚1次,共2周,同时鼻腔滴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PPD试验阳性者转传染科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后效果良好。

2 结果

94例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28.72%),肺炎支原体感染22例(23.40%),反复呼吸道感染18例(19.15%)、鼻后滴流综合征10例(10.64%),气管异物6例(6.38%)、胃食道返流3例(3.19%),肺结核2例(2.13%),其他6例(6.38%)。

3 讨论

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十分复杂,诊断时应特别注意详细询问病史,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参照我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必须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诊断。对慢性咳嗽的患儿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①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所有病因中所占比例最高,在本组病例中所占比例达到28.72%,由于气道炎症介质的产生,使气道上皮咳嗽感受器反应性增强而产生咳嗽,常有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史,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等诱因,常无感染征象,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且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明显缓解(基本诊断条件)。②肺炎支原体感染: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报道日益增多,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呼吸道常见症状。根据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的疾病特点,体征轻而X线改变显著,咽拭子发现肺炎支原体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支原体抗体阳性即可确诊。多数患儿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咳嗽等症状可明显缓解。③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之一,在本组患儿中有18例,占所有病因的19.15%,其中以婴幼儿与学龄前组患儿所占比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婴幼儿呼吸道生理解剖特点以及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还与先天性畸形、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环境污染等有关,缺乏必要的光照和户外活动等亦可引发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治疗炎症的同时,可酌情给予免疫增强剂支持疗法。④鼻后滴流综合征:它由于鼻腔或鼻窦的分泌物后流至咽喉部刺激其感应器而引起的,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特别是后鼻道炎症均可引起。诊断时应注意患儿是否合并有鼻窦炎,必要是可考虑请五官科会诊,行鼻窦X线摄片或CT检查。慢性鼻窦炎在治疗中除选用敏感抗生素,可以适当加用免疫调节剂。⑤气管异物:多为学龄前儿童,其行为特点是判断力差、活动过多、好奇心重,发病时多有呛咳史,咳嗽反复难愈,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确诊并取出异物。⑥胃食管反流(GER):多因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不全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通过食管-支气管迷走反射而引起支气管收缩加强,促发咳嗽,多发生在夜间饮食后,食管下端24h内>4%的时间pH值<4即可确诊。在治疗GER后大多数患儿呼吸道症状得到改善和消失。

临床上,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肺结核,口腔溃疡等。宜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综和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颖,王淑义,唐福兰. 小儿慢性咳嗽84例病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09).

[2] 王立波.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04)

[3] 蒋玲珍,庞黎华,庞福珍.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J]. 江西医药, 2006,(08).

篇(3)

临床上通常将咳嗽时间大于8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称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这类咳嗽病因繁多涉及面广,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伴随症状少,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误诊误治率相当高,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无意义的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必须重视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咳嗽的病因

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漏综合症(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感冒后咳嗽(PI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心理性咳嗽以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等)诱发咳嗽、支气管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微结石症、左心功能不全等。

慢性咳嗽的诊断程序

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病史。

2.根据常见病因,选择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鼻窦平片及过敏原检测、食管钡剂造影、胃镜检查;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等检查,由简单到复杂,以降低患者的诊断成本。

3.先检查常见病,后检查少见病。

4.服用降压药(依那普利等)患者应停药观察4周。

5.有上呼吸道感染,8周内的患者可暂时观察,感染后8周仍咳嗽者再行进一步检查。

诊断和治疗两者应同步或顺序进行。如前者条件不具备时,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另外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病因,如果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部分缓解,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病因。

慢性咳嗽的治疗

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度咳嗽不需进行镇咳治疗。但咳嗽又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特异性治疗,镇咳药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严重的咳嗽,如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体息和睡眠时,则可适当给予镇咳治疗,通常采用各种中枢或外周性镇咳药。痰多患者禁用强力镇咳治疗。应用治疗药物时要足量,以免影响疗效。如果病因多于一种,应根据异常发现的顺序进行相应治疗,不要停用部分有效的治疗,而是依次添加治疗。

1. PNDS治疗主要为局部使用鼻粘膜血管收缩药和抗组胺药。对慢性鼻窦炎所致的PNDS,可应用敏感抗生素。对过敏性、非过敏性等,采用吸入型的皮质激素滴鼻治疗有效,同时应避免刺激和过敏原接触。

2. CVA 常用平喘药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强调哮喘是一种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张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哮喘诱发因素的去除。

3. GERC对过胖者,应减轻体重,睡眠时抬高床头,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避免吃零食,服抗酸和胃肠道动力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需要治疗2~3个月起效,5~6个月才能消除或控制咳嗽。

4. EB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一般可先口服泼尼松7~10天,待咳嗽症状减轻或缓解后再改为吸入。

5. PIC感冒后咳嗽严重者可给予非特异性镇咳治疗。

篇(4)

【关键词】  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

1 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是小儿常见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病毒所致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鼻病毒。

1.1 临床表现为

年长儿轻(局部症状重,全身症状轻),婴幼儿重(局部症状不显著,全身症状重)。常见于受凉后两天左右,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其中,两种特殊类型上感表现为:

1.1.1 疱疹性咽喉炎

三岁以下儿童多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夏秋季。急高热,咽痛、流口水等,体查可见咽部充血,咽腭、悬雍垂、软腭等处有灰白色疱疹(与手足口病鉴别:咽有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右

1.1.2 咽结合膜热

三岁以上儿童多见,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常发生于春夏季节,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一至两周并发症:以婴幼儿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1.2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链球菌引起者于感染二至三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1.3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一是流行性感冒:全身症状症状重;二是急性传染病:早期;三是急性阑尾炎:腹痛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腹肌紧张及固定压痛点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四是过敏性鼻炎:全身症状较轻。在排除上述疾病后,尚应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进行鉴别:病毒性抑或细菌性感染,以便指导治疗。

1.4 治疗

一般治疗:在排除上述疾病后,尚应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进行鉴别:病毒性抑或细菌性感染,以便指导治疗; 抗感染治疗:A抗病毒药物: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或2mg含服,每2小时一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亦可试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B抗生素: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常选用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指导抗菌治疗。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对症治疗: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温湿敷或酒精浴降温;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等处;咽痛可含服咽喉片;中成药亦有较好的效果。

1.5 预防

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2 小儿肺炎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人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干湿罗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肠麻痹等。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二岁以内儿童多发。最常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

2.1 病理分析

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肺泡内充满渗出物,经肺泡壁通道向周围组织蔓延,呈点片状炎症灶。若病变融合成片,可累及多个肺小叶或更广泛。当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时,可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不同的病原造成的肺炎病理改变亦有不同: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而病毒性肺炎则以间质受累为主,亦可累及肺泡。临床上支气管肺炎与间质性肺炎常同时并存。

2.2 临床表现

二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干湿罗音。

2.3 诊断

一是检测抗原;二是检测抗体;三是其他病原学检查。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比较简单,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的症状,肺部听到中、细哕音或X线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肺炎。

鉴别诊断:其一,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哕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若鉴别困难,则按肺炎处理。其二,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人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资鉴别。但有的病程迁延,有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其三,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和儿童哮喘可无明显喘息发作,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和肺气肿,易与本病混淆。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激发和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其四,肺结核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粟粒性肺结核可有气急和发绀,但肺部罗音不明显。

2.4 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轻型肺炎可口服或肌注用药,重型肺炎常需静脉注射1~2种抗生素①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③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或加舒巴坦);④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绿脓杆菌肺炎首选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⑤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 结束语

通过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办法,希望能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诊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崇厚.西药化学[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5.

[2]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4.

篇(5)

【关键词】蒙西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体会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lO一0010一01

蒙医“蒙克日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都属于“蒙克日病”的范畴。蒙医学对其临床证候、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蒙克日病”又称肺气虚,是指咳嗽、气急、喉中痰鸣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肺疾病,亦称慢性肺病或气道病¨12]。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是由于各种非感染或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临床上以长期反复咳嗽、喘息、咯痰为主要特征。该病病情反复,发病率高,且如控制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损害肺功能,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就此,笔者运用蒙西医结合的方法,对84例慢支患者进行了对照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前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依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蒙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与西医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26—65岁;病程平均(11.75±2.70)年;其中包括13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者各9例。对照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0~69岁;病程平均(10.27±3.25)年;包括9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10例合并肺心病,8例合并肺气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与《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为:①反复咳嗽、咳痰或喘息;②年龄≥18岁;③病程≥2年,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①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同样伴有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心肺疾患;②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中途失访者筛选在外;③接受治疗前1周内已应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赛庚啶片2mg/片,2次/d,1片/次;感染明显者,进行抗炎治疗;咳喘明显者,口服氨茶碱缓释片0.1g/片,2次/d,1片/次;缺氧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心衰者对症给予强心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服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早:葡萄一7味散5g;中午:敖希根-18味丸15粒;晚:沉香-15味散5g;以上药物均用白萝卜汤送服。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气喘、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或消失,肺部听诊湿罗音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病灶基本吸收;有效:气喘、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有效缓解,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5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28%,经统计学软件SPSS V13.0处理显示P

篇(6)

【关键词】阿奇霉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1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18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我院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2007年9月~2009年9月共收入院治疗80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感染患者,我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感染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为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病人,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80例患者男58例,女22例,年龄56~8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控制性氧疗、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祛痰、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500mgQd静脉滴注,4~8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咳喘症状显著减轻,肺部者消失或显著减少(肺底偶闻及少量细水泡音),紫绀明显减轻,下肢水肿消失,心率降至100次/分以下,心功能恢复1~2级以上,末梢循环好转,最大呼气流量(PEF)增加25%以上;有效: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有所好转,PEF增加15%~24%;无效:上述各项指标均无好转,PEF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4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显效26例(65%),有效10(2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8例(45%),有效9例(22.5%)总有效率67.5%;治疗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02,P

表1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治疗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3.1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如吸烟、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急、炎症应急机制和其他机体内在因素。稳定期的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3.2COPD急性发作期多数诱因是下呼吸道感染。炎症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分泌增多粘稠,加上气道纤毛运动减弱、排痰困难,使气道通气功能进一步下降,导致呼吸衰竭或原有的呼吸衰竭加重。因而积极抗感染是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环节。乡镇卫生院由于条件、设备等诸多因素限制,往往是在初始治疗时病原菌尚未明确而先行经验治疗,故初始的经验治疗非常重要。抗生素选择是否恰当,对COPD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很重要的影响。COPD并发感染后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军团菌,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等。以G-杆菌感染为主(62.5%),其次为念珠菌(29.2%),偶有部分G+阳性球菌(8.2%)[3]。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是一类似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另有报道成人肺部感染10%由支原体、衣原体引起[4]。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其结构是将红霉素14环第九部位的羟基由一个甲基化的氮原子取代,还包括另一个碳原子,使其成为15元的糖苷配基,其优点有:①在炎症组织中浓度>MIC90的时间长;②在炎症时,机体的趋化和调理作用,使白细胞及吞噬细胞趋向炎症部位,使炎症组织部位浓度高,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6倍;③由于其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呈多房室模型,在细胞内和组织内浓度高,细胞内浓度高释放到组织间隙再到血清,且消除半衰期长达68h,因而可以每天1次用药,这种较优化的体内分布使其有了较独特的治疗结果;④阿奇霉素对酸的稳定性增强,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消化肠道不良反应,且阿奇霉素的代谢不需P450酶的参与,因此不会引起肝损害,副作用较少[5]。因此在基层卫生院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其他类抗生素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较好,可以推广使用,从侧面也可以证明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较前增多。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453~460.

[2]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61.

[3]查筑红,安白龙.慢性阻塞性肺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12(5).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15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本院收治慢性咳嗽患者116例,其中男65例,女51例;年龄15~82岁(平均46.5岁)。均以咳嗽为惟一临床症状,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无咯血,无胸痛,连续或反复咳嗽2个月~2年,已排除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116例均行血常规、痰找嗜酸性粒细胞,均行胸部X线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气道激发试验或支气管扩张试验,必要时摄鼻窦片、胃镜或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105例;白细胞

诊断:最后诊断为变异性哮喘(CVA)42例(36.21%),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32例(27.59%),胃食管反流病(GERD)18例(15.5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6例(13.79%),精神性咳嗽2例(1.72%),不明原因6例(5.17%)。

结 果

116例均给予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变异性哮喘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吸入4周以上,症状完全缓解40例(95.24%),好转2例(4.76%);鼻后滴漏综合征主要使用抗组织胺药物,用氯雷他定或阿司咪唑,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症状完全缓解25例(78.13%),好转7例(21.8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口服或吸入糖皮激素,症状完全缓解15例(93.75%),好转1例(6.35%);胃食管反流病口服奥美拉唑加吗叮啉或莫利,症状完全缓解15例(83.33%),好转3例(16.67%);精神性咳嗽,采用心理暗示疗法,口服调节植物神经紊乱药物,缓解焦虑紧张症状,治疗1~4周2例症状完全缓解。不明原因6例效果不佳。

讨 论

咳嗽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呼吸道保护性生理反射,其功能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入的有害物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同时,在许多疾病中由于过敏原、炎症因子等刺激,咳嗽又成为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引起机体多种生理病理反应,给患者造成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许多疾病还可通过咳嗽的方式进行传播,导致疾病的蔓延。

慢性咳嗽的诊断,依据《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定义,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咳嗽的时间≥8周,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1]。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在美国约占呼吸专科门诊的14%~23%。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占专家门诊患者的10%~30%。慢性咳嗽的误诊率相当高[2]。调查发现,72.5%的慢性咳嗽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3]。

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慢性咳嗽治疗成功的前提。欧美国家的早期研究表明,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鼻后滴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这三大病因约占慢性咳嗽的72%~95%。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亦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据文献报道,慢性咳嗽病因大致为咳嗽变异性哮喘41%,鼻后滴漏综合征29.6%,症状性胃食管反流24.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10%,精神性咳嗽1.2%。本组资料与文献基本相符。

通过对本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咳嗽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上,盲目使用抗生素,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诱导耐药菌产生,增加了抗生素不良反应。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应该口服止酸剂+胃动力药,EB、CVA患者亦以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即可。有资料表明,慢性咳嗽的误疗率达46%,90%的患者被反复使用各种抗生素或反复进行各项无效的检查。

笔者建议对慢性咳嗽的病因采用分步诊断程序,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等排除肺结核、肺间质性病变。注意对临床病史的询问,包括咳嗽特征、伴随症状、职业史和用药史等。病史询问还应特别注意肺外的伴随症状,如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涕、口咽黏液附着感、咽痒等鼻咽部症状,有无腹胀、反酸、反食、胸骨后烧灼样感等反流相关症状。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应注意有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次,根据咳嗽的特征、鼻咽部检查、鼻窦X线片或CT、痰液细胞分析、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查以及治疗反应与特殊检查(胃镜、食管钡餐、24h食管pH测定),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最后对症治疗。

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慢性咳嗽治疗的前提,但在很多基层医院,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全面开展慢性咳嗽的相关检查。面对大量的慢性咳嗽患者,往往更多采用诊断性治疗或经验治疗。慢性咳嗽四大常见病因中除鼻后滴流综合征部分患者(由于副鼻窦炎)由感染所致外,大部分是由非感染因素所致。咳嗽变异性哮喘,部分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变态反应有关,因此针对慢性咳嗽的经验治疗,应当首选激素抗炎治疗和抗组胺治疗。另外,经验治疗还须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如果患者有明显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样感,我们不妨试用抗反流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验治疗无效,应该让患者及时到有条件的大医院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总之,慢性咳嗽在临床上极其常见,但国内的诊断和治疗远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广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咳嗽的认识,拓宽临床思路,及时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5(11):7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