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1 11:49: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疗保健行业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疗保健行业现状

篇(1)

本次最高法院需要裁定的核心问题,就是法案中强制要求所有人参加医保的条款是否违宪。在医保领域,市场原则效用有限。年轻而且健康的人缺乏参保动力,带来的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这些人到年老多病的时候,是愿意购买医疗保险的。只有在成本可以被所有人分担的时候,保险行业才能有效运转。逆向选择会导致保险费过于高昂,所以政府才不得不参与医疗保险。

在需求方面,美国也开始与其他发达国家采取一致立场,而在供给环节,依然是市场驱动。美国的法律体系,几乎为医疗支出的持续上升打了保票,尽管目前他们的支出水平已经是全世界最高。当需求方获得补助之后,供给方肯定会继续抬高价格。在我看来,当前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格局是不可持续的。它缺乏供给环节的价格监管机制。而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状,只能等到现有这套系统撞了墙,无法持续的时候。

全民医疗保健服务是本届奥巴马政府最大的历史遗产。有了这项成绩,才能确保这位总统作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物存在。因为医疗保健行业规模和实力过于强大,他不可能完全解决供给方面的成本问题。经他修订后的医疗保健系统,依然缺乏稳定性。仅仅依靠改变需求环节,而不去触动供给环节,美国不可能得到类似于欧洲国家的成果。

最高法院裁决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大大提高了奥巴马再次当选总统的可能性。如果医改法案被否决,奥巴马就要背负一个失败的任期去参加竞选。即便是他的支持者,也很难拿出富有说服力的论据投他一票,选他的理由只是因为对手更差。

美国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强国,长期处于高位,且还在持续攀升的医疗保健支出,已经成了其经济难以承受的重负。如果美国的医疗支出可以减少一半,降到日本的水平,那么美国财政和贸易都会出现盈余。

不断升高的医疗支出,部分反映了不断下降的国民健康水平,国家竞争力也随之下降。美国居民肥胖率高达36%。我很早就说过,这才是美国面临的真正威胁。提供全民医疗保障,当然是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一步,但却没能抓住美国医疗政策的病根,治标不治本。

尤其令人担忧的,就是美国低收入和少数民族人口中的肥胖率上升问题,肥胖、低收入和高医疗支出组成的恶性循环,正在把这个国家拖入深渊。目前有很多传闻说,不少公司正在回归美国本土,我认为,这些传闻并不能反映发展趋势。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允许他们像三十年前一样经营制造业。

篇(2)

实际情况是:反向抵押养老需要诸如拥有二套房等一定条件才能申请,是为了提高老人生活品质的补充措施,多年前已经试点,但是未能大范围实行,现今中信银行仍有此业务。“冷饭”被“爆炒”自然与高房价引发社会情绪和网络的添油加醋有关,不可否认的是,曾几何时毋庸置疑的“养儿防老”已不再是常识,如今看来,指望一个可能需要“啃老”才付得起首付买房娶妻、之后还要赡养四个老人的儿子,也许远没有用一套房子养老来得实在。

房子占据了人们的眼球,《意见》的关注面绝不是几个平方米。《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我国目前养老保障体系的三个大层次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这是在1993年到2005年一系列变革后初步形成的。《意见》并没有触及业已形成的基本框架,而是试图运用政策把更多的社会力量导向养老行业,“借船出海”的意味似乎更大。

《意见》的主要任务包括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等。这将直接刺激养老服务业的本身巨大产品和服务需求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目标数亿人口的养老产业巨舰已经浮出水面。

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医疗保健行业。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健康问题的比例非常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保养保健、专业护理是刚性需求。现行养老体制下,很多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护理服务,《意见》的落实将促进医疗资源向老年倾斜,未来将催生巨大的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医疗产品需求。

此外,针对老年人的医疗IT、自动报警、电子档案、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的发展,将为医疗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老年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医疗信息服务,《意见》中提出的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的要求,还包括老年电子商务、家政预约、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目前,已经有企业提出“居家养老云服务”的设想。

《意见》中明确强调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门槛、鼓励境外资本、民营企业进入。闻风而动的地产界立即推出了“养老地产”的概念,但探其实质,大多是基于创办养老机构的用地,土地出让金较低,并享有福利彩票公益基金、地方财政专项补助、银行贷款利率等各项优惠,因此迅速成为房地产资金追逐的对象。

养老服务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产、医疗健康服务、文化娱乐、金融等方方面面,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医疗、生活、信息等服务只是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未来老年人需求市场的进一步激发将会为老年人教育、旅游、文化休闲等带来机遇。

《意见》基于“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的现状出台,眼下养老服务概念股上涨是《意见》出台后最直接的表现。股市总是先行于市场,市场还在静待各地政策细则和配套措施的落实。

篇(3)

【关键词】高校 针灸推拿专业 订单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50-02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学校和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教学和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迎合了市场需求,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 “订单式培养”的提出背景

1.基于社会人才需求的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保健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20世纪80年代,全国中医保健按摩业开始兴起,发展速度惊人。据中国保健协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休闲保健服务行业企业已经达到60多万家,相关链条产业300多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人,年产值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80%是中医特色服务带来的销售额,且仍在不断扩大。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治疗性质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使用银针、火罐等医疗器械施行医术,投入成本少,医疗风险小,从而广泛就业于医疗美容保健行业,除了在医疗卫生系统就业外,还可从事保健推拿按摩行业。

2.基于高等院校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教育出现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改革滞后、实训场地设备有限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调整和改革。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模式转变。“订单式培养”实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突破,使专业学习和实践实训密切结合,促进了由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办学模式的转变、由传统的按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向按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转变。

第二,提供实训场地,解决实训实习问题。“订单式培养”,学生在企业中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降低办学成本,改善办学条件。“订单式培养”,学校利用企业的师资、先进设施、设备、工作场所和生产条件来弥补高校投入的不足,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中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

3.基于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由于学生强烈地想进入医疗卫生系统,不愿到企业就业,就业期望值过高,盲目追求好的工作待遇、环境等就业观念,造成他们的择业观与市场需求错位。

目前中医药毕业生想去的单位人满为患,急需人才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就业难”将成为短时期内难以渡过的“瓶颈”。近年来,中医药发展相对缓慢,市场相对较小,医院带编制性质的用人逐渐饱和,毕业生进医院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大中型城市的中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拉高用人层次,至少要达到研究生学历。由于医院人员流动较少,大中城市的二甲以上医院逐渐饱和。另外,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日益庞大,造成产出远远大于需求。

通过对我校2009~2013年针灸推拿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约85%的毕业生选择了“医疗单位”,而选择“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部队”的分别约占52%、45%。少部分学生选择了“医疗保健企业”。对“期望就业地区”,仅选沿海、发达城市的约占50%,愿意回家乡或西部地区做服务的仅占15%。调查显示,80%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很有信心。在对“期望工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55.14%的学生集中选择了“2000~3000元”。

二 “订单式培养”构建的思路与模式

1.“订单式培养”构建的思路

第一,处理好关系是“订单式培养”构建的关键。订单式人才培养与非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管理上都存在着差

异,这就要求高校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另外,现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只限于部分学生,对于没有被选上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

正确处理好为企业培养人才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系。订单式培养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而高等教育本身有其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不能一味地迎合企业的需求而忽视了自身规律,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还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把“订单式人才培养”与校企产学研合作结合起来。高校和企业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校企之间在科研、生产等许多领域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把“订单式人才培养”与高校助困工作结合起来。大型企业一般都热衷于公益事业。对订单式教育中的困难生,企业资助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设立奖学金、实现学生免费、低费接受教育。这些助困方式,既解决了困难生的经济问题,又减轻了学院助困的压力,还能提高企业形象。

第二,校企合作是“订单式培养”的途径。“订单式培养”使得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假期社会实践、课间见习等,对企业文化、一线实践进行培训。培养的学生素质过硬,到企业后可以立即上岗,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同时这种模式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多种就业渠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我们通过深入医疗保健企业对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细致了解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态度等,以及企业量化考核标准,同时依托学校教学管理相关部门,邀请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参与,一起进行“订单式培养”课程设计。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职业教育资源相结合、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整合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2.“订单式培养”构建的模式

积极探索高校针灸推拿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将传统的“校内教学―实习―就业”的方式,改革为“订单―校内教学―企业培训―顶岗实习―就业”的方式,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订单式培养”模块。在“订单式培养”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突出三个实际,即教学内容来自岗位实际、教学过程反映岗位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实现三个一体,即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理论考试与岗位考核一体。

三 “订单式培养”的实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订单式培养”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院校代表、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对人才培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在该委员会基础上,再设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订单式教育的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以及教学管理。

2.确定订单,签订协议

要圆满完成“订单式培养”,首先选择那些规模大、实力强、发展前景好、有合作愿望的企业,以实现“订单式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立合作意向后,通过充分协商,学校、企业、学生按照审批程序正式签订“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要涉及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义务、其他事项等,从法律上保障“订单式培养”的顺利进行。

3.公开选拔,制定方案,全程监控,实现纵横式交错式培养方式

第一,校企精心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的生源。向学生全面如实介绍企业的情况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接受学生的咨询。企业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面试,经过综合考核合格,组成订单班。

第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职能部门人员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

第三,在“订单式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发适应订单班教育的课程。校企双方安排专人对“订单式培养”班级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切实履行培养协议;面向学生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顶岗时间、岗位轮换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顶岗学生的实训档案;技能水平、顶岗工作中的表现等应作为学生学习考核的重点。

第四,结合企业、高校、学生实际形成纵向培养模式,如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等知识培训,分组进行产品专业知识、操作规程培训,参加下市场一线实践,参加企业客服部、各品牌主管培训工作技能,实现成长期带薪顶岗实习。

企业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表现,进行横向分层次培养模式,如技术路线:培训师―技术老师―技术主管―技术督查经理―营运总监;营销路线:养生师―店助―店经理―区经理―大区经理―营运部经理―营运总监;管理路线:养生顾问―项目老师―项目经理―项目部经理―营运总监。最终形成企业、高校、学生纵横交错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整合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将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职业教育资源相结合、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跃英、廖吕慧.校企合作与美容订单培养――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0(19):139~140

篇(4)

一、整体老年产业雏形初现发展蹒跚,但突破在即

与老年产业相关的多种行业几乎都已经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老年人的需求“暗送秋波”,但始终保持“未联姻”的状态。据北京市老龄产业发展课题组的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老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即1、认识缺陷。很多企业认为老年产业投入大、风险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回报低,从而采取观望态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2、政策“不落地”。即政府只有原则性的政策,在老年产业所涉及到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3、规模层次“小而低”。现阶段传统老年产业涉及的产品及服务单一,层次低,主要在衣食、居住和医疗保健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而现代老年产业涉及的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得到很好开发;4、产业标准缺失。目前市场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服务业中的服务标准等问题的大量存在。

虽然老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在各个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条件下,老年产业这个细分市场逐渐显现出其无限的商机,据省社会科学院的万本根和赵喜顺对老年产业发展研究发现,这主要由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过程,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近11%,2025年到2040年又将从2.84亿增长到4亿多。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2、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市场已经发展充分。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需求为6000亿元,年将达到1万亿,而目前我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商机。

3、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建立老年产业。家庭代数的减少,表明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增多。年,在有65岁及其以上老人户中,只有一对老人生活的家庭占11%,单身老人户占10.44%,两项合计,共占21.44%。这部分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家庭的照料。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承担起照料老人的责任,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势在必行,家庭结构变迁呼唤老年产业的建立。

4、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年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额外的收入;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另外退休金一项到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这将为厂商提供巨大的商机,使老年产业的发展前途无量。

二、传统老年产业——老年保健行业身陷混沌,迷雾待破

保健行业指的是事前对健康人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产业。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对于保健的需求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世界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为80%,其中健忘、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比较常见。而且随着生活水平以及保健理念的提高,老年人的这种消费需求也会逐步增加与丰富化。考虑到中国目前1.3亿的庞大老年人口基数以及老龄化趋势加速的情况,未来中国的银发保健产业不论从总量还是产业内部业态类型都会有很大增长与变化。

(一)、银发保健产业总体增长,但内部结构失衡

保健产业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保健品,如保健食品、保健器械以及保健美容用品备等;另外一类是保健服务,如提供健身、养生、心理等的直接服务与咨询服务。

中国保健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整体的保健品市场从80年代起就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在15%-30%,到年已经达到500亿的规模,据保健品专业人士的估计,其中老年人的市场份额在50%以上。但受保健品市场混乱的次序影响,保健品功效的公信力逐渐下降,1999年国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整顿市场,从开始保健品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受年非典的影响,公众对保健的重视空前提高,惠聪集团的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年全国保健品的市场容量恢复到了400亿左右的规模,其中老年保健品的份额占到了200亿。随着保健品市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外国保健品大举进军中国,老年保健品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规模。

与老年群体适用的各种品类丰富的产品不同,国内的老年人的保健服务市场相对落后,各种保健服务机构都将研发重点放在中青年群体上,老年人的保健服务市场规模在服务业中仅占较小的比例。以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的一项成果测算,年老年保健服务市场规模仅为2亿,而根据零点公司年的一项保健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的老年人保健品市场规模为15亿,而在保健产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保健品与保健服务产值的比例大致为1:1。因此,相对于老年保健品市场,老年保健服务市场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考虑到老年保健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老年保健服务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银发保健品选择品牌集中,但产品针对性不强;保健服务专业品牌缺位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848家,生产具有卫食健字批准文号的产品共1474种,另外还有近500种进口产品。大部分生产企业都开发了针对了老年人的产品,但是从消费者购买情况看,老年人对保健品牌的选择集中于少数几个名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排行榜表明:从保健品市场总体情况看,名牌保健品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脑白金、昂立一号等五个名牌占有了30%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从这些品牌的适用人群方面分析,相关的生产厂家均选择了全面品牌定位,突出品牌的功能性,在年龄因素上的定位并不清晰,一种产品往往适合多个年龄段的人群。老年群体对真正的银发保健品选择余地并不大。(表1)

而在保健服务行业,针对老年的服务产品并不多。与铺天盖地针对年轻人的健身广告形成反差的是,老年人只能在公园、社区的简易设备上进行自我活动。而对老年人的健康咨询主要有一些政府医疗提供有限的服务,或者是由一些保健品企业在电视或电台进行宣传时顺带的进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一份研究指出,以庞大的群体基数作依托的老年保健服务市场还未启动,还缺乏一个真正专业的品牌提供专项服务,即使保健品与保健服务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链条,企业还未重视链条的另外一头的商机。

(三)、银发保健品销售:传统渠道占优,零售卖场突出

在银发保健品的销售渠道选择上,零点前进策略公司年一项专项调研表明,一些传统的保健品销售渠道,如保健品专卖店、医疗机构等仍然有较高的选择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的卖场,如大型超市/仓储市场、商店/百货公司的保健品专柜已经成为不少人选购老年保健品的重要场所,甚至超越了专门的医疗机构,如药店、医院药房、药品柜台等。这一方面说明了保健品已经从医疗药品范畴中解脱出来,逐渐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用品,这才能够在平日逛超市、商场时进行选购。同时,这种趋势也为老年保健品企业的推广活动提供思路:适用于日常用品的现场促销展销,也适用于老年保健产品。(图1)

(四)、接受度:保健服务超越保健品

在保健品行业发展初期,消费者对于保健品的信任程度较高,传统的食疗观念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但是随着市场产品的多样化,竞争程度的加剧使得各种虚假广告、夸大宣传在保健品市场推广活动中的大行其道,这严重损害了整体保健品在消费者中的声誉。据年1月19日中央电视台公布的新闻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保健品的不信任度达到了87%。

在消费者对保健品所持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受国外保健理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通过保健品以外的途径获得健康的思想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低收入因素使得价格相对高昂的保健品无法在老年群体中普及,而健身、养生等成本相对低廉的保健服务相对容易被老年人所接受。

因此,保健服务的理念已经在老年人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老年人的保健活动仍处于以自发的公园健身、参加免费的保健讲座等为主初级阶段,需要有专门的企业、机构提供更加深入细致的专业服务,例如老年专业健身计划、老年养生生活规划、老年心理咨询等等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服务,并以合适的价格吸引老年群体,培育并引导这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三、现代老年产业——老年旅游行业才露尖尖角

打开报刊的旅游专版,在网络上搜寻旅游信息,你会不知不觉的发现很多关于专门为老年人出游提供的旅游线路,感觉到旅行社已经对老年人“下手了”。“最美不过夕阳红,旅游让我更从容”这是一位报名参加老年人旅行团的老年人的感慨之言。不少六十来岁的老人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体力也很充沛,并且还有充裕的退休金,他们都希望在退休以后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夙愿--走进大自然,领略不同区域的民俗风景。

老年人对旅游如此感兴趣,那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旅游处于什么阶段呢?我们可以通过老年人旅游产业收入、旅游人群的地区分布、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旅游产业现状。

(一)、老年人旅游行业渐入佳境

1、老年人旅游行业收入逐步提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银发旅游”市场必将越来越大,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年我国旅游业年收入超过4000亿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包括老年旅游消费。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占旅游市场的20%左右,另外根据旅游行业内权威人士的预测,今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将占旅游市场的25%以上,老年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

2、老年旅游人群的地区分布广泛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旅游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老年游客,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老年出游是老年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另外一部分是国外老年游客,从近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年以来,在我国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年龄结构来看,超过51岁的老年人的比例占全部来华旅游者的22.3%,仅次于商务旅游活动为主的中年组的46.5%。

3、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逐步提升

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绝大部分旅行社都已经关注老年旅游,他们为老年人推出专门的旅游线路,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安全的旅游生活。但是由于老年旅游有更高的安全、医疗方面的要求,在考虑到成本和操作难度的方面,不少旅行社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二)、老年旅游人群特点显著

老年旅游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究竟能否适应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吗?我们通过了解老年人的旅游意愿、旅游消费水平、老年人偏爱的旅游方式、老年人旅游的付款主体四个方面透视老年旅游人群的特点。

1、老年人的旅游意愿强烈

据北京的一些旅行社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人有退休后旅游的倾向,旅游成为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来看,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和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是人类自我丰富、自我发展和自我肯定,把自己融于人类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

2、老年人旅游消费水平呈现两极分化

目前老年人旅游市场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老年人消费能力很强,只要旅行社服务周到、细致,他们愿意选择高端旅游产品,目前这部分客户人数正在平稳增长,出境游潜力很大;另一部分老年人出游愿望强烈,可是支付能力较弱,虽然这样,一些大的旅行社往往是以规模效益为生,而这部分顾客恰好是淡季的补充和航线的补充。据北京市的旅行社介绍,旅行社针对时间自由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机动灵活的方式,即顾客报名后不固定时间出游,航空公司根据航班乘客情况调配,有空位需要补充时通知顾客,随时出游,这样只为正常价格的50%至70%,对这部分老年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3、老年人偏爱的旅游方式为“纯玩的、安全的、时间充裕的短途旅游”

“我们现在出去,主要是想散散心,溜一溜,最好能够提供一些医务人员才好呢”这就是老年人偏爱的旅游方式。根据零点前进策略公司对老年旅游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老年人由于其身体、年龄等情况与其他年龄组旅游人群差异很大,所以其参与旅游活动有几个共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对旅游目的地有较强的选择性,对出游的日程安排比较慎重。老年人在旅游中没有猎奇的心理成分,他们在做出出游决定之前会尽可能详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并力求提前安排。(2)以纯玩为主的旅游方式,在旅游消费支出中,基本上全部用于旅程中的吃、住、行、游、娱,很少购物。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的旅游人群的购物支出往往占到整个旅程总消费的50%左右。(3)以团队旅行活动为主,往往老俩口结伴而行,对旅程中各种活动的安排,要求以舒适、休闲和旅游机构的高质量服务为标准,他们更看中健全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不同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团提供服务的差异化之处。(4)老年人更看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传统文化。(5)老年人更喜欢内容丰富的短途旅游,他们希望短途旅游能够减轻不必要的旅途劳顿带来的身心的疲惫。

4、老年人旅游的付款主体主要是自己

根据北京几家大的旅行社对中国公民出国旅游老人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6%的老人是子女出钱为老人实现“出国梦”。其余都为高收入老年人依靠自身储蓄出国旅游。

(三)、老年人旅游行业潜力巨大

从国外老年人旅游的发展历程,展望我国的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老年人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最近一次世界老年人旅游大会的资料,美国人口中约有1/5的人年龄超过55岁,他们当中有47%的人,最近有过远程出游的经历。可见在国外老年人已构成了旅游人口中颇具规模的一支队伍。另外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7%,而55岁以上的人口将增长11%,他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的日常开销却比年轻人少得多,子女已远离他们,社会保险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许多身体健康者往往选择昂贵的航空和游船来旅游,给旅游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篇(5)

 

关键词: 基层部队;药房;药学服务;药事管理

1  基层部队医院药房工作的现状

1.1  工作方式陈旧

现多数基层部队医院药房工作仍然停留在“照方抓药”的传统工作方式中。受编制的制约,采购药品、出入库药品验收与检验、药品的储存与养护以及出入库药品帐册的记录、效期药品的管理等繁重的工作仅由一两个人来负责;药房工作人员不多,往往接到处方后,处方审核、处方调配、核查与发药,以及提供用药指导和药学咨询服务等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药师一人身兼数职,而药房又是患者较为集中的窗口,大量临床用药工作需要指导,因而导致顾此失彼,工作劳累而药学服务效果不好。

1.2  药事管理落后

基层部队药房因规模和人员等因素限制,药事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药事管理制度建设始终没有很好地开展。由于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因素,目前基层部队医疗机构药管理制度处于可有可无状态,《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保管制度”等等,由于没有规定医疗机构相应法律责任,在相当部分药房中没有得到落实,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二是药事管理者素质不能适应法规要求。《药品管理法》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而部分基层药房从事药剂工作的没有取得药学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三是药事管理方法落后。受药房经济效益的影响,各级对药房软硬件建设投入不足,药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药品出入库帐目管理、库存药品查询等工作,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层面,工作繁杂且效率不高。

1.3  药事人才缺乏

负责基层部队医院药事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大多是临床或医技科室的专业技术干部转行而成,存在药学专业知识受限的先天不足;药房工作人员多在卫生员中选拔,经短暂的岗前见习、带教后就仓促上岗,对处方分析、合理用药、药理毒理、不良反应与用药禁忌等了解不多,往往只能完成调配、取药、发药、领药等日常性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及知识更新,业务水平难以提高;药房工作往往被认为技术含量低,只要不发错药,做好用药咨询就行了,将药房药学服务等同于药物信息咨询,药学服务未能被各级重视,也影响了部分药学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药学服务质量低下。

1.4  药学服务粗浅

药师在药房工作中能够开展一些药学服务,但大多数仅局限为解答患者取药时所咨询的用药问题,如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禁忌、药品的不良反应等等,有时甚至连这一过程也省去了,直接让患者自己看说明书。药学服务工作不周全,如传播药物信息、处方分析、药物临床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收集与反馈、药历的推广使用与分析、临床药师的培养与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基本没有展开,药学服务没能有效渗透于日常工作和医疗保健行为的每个环节。

2  加强基层部队医院药学服务的思考

2.1  建设药事管理的信息化

一方面是建立局域互联的药库管理、药房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将药库管理中的药品入库、出库、库存药品品量、近效期药品报告、特殊管理药品等;药房管理中的药品转入,处方调配、药品逐日消耗、库存药品等与药品管理相关的工作实施计算机管理,方便快捷准确,提高管理效益。另一方面是建立电子药历。电子药历与收费和药房发药系统链接,并能自动采集临床医师给予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与处方药物等,药历的内容还应包括详细的患者基本情况、病历摘要、用药记录、用药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将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纳入药学服务分析之中,达到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效果。

2.2  加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部队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依托军队士官制度改革,直招药学专业士官进入药学队伍。部队药学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平、战保障官兵健康职能的最大发挥,在药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中招收士官入伍,可省去部队培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消耗,立杆见影且专业对口,对加强药事管理能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药师的综合业务技能。调配处方、发放药品只是药师工作的一个部分,“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才是药师的主要工作,这就要求药学专业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与药品安全知识。可通过在岗自学、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药学职称考试、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等方式,也可安排药学人员到相关科室轮转、参加查房会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促进药师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参与临床用药方案制定,接受专科医师及患者用药咨询,促进药师药学知识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提高其指导临床有效安全合理用药的能力。

2.3  建立健全药事工作制度

药事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如《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合的调剂室、制剂工作、库存药品、处方管理、药品分发查对、麻醉及精神药品管理、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并坚决执行。严格处方查对、调配、复核制度;落实药品计划采购、入库验收制度和财务制度;严审采购渠道,坚持军队药材的主渠道供应;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做好逐日消耗统计;发药窗口必须坚持按处方调配与发放制度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使患者有效、合理、安全用药有制度上的保证。

篇(6)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 in TCM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

GENG Ying, DUAN An, YANG Dingfang

(Baosh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clinical medical work needs graduates to have better clinical medicine thinking to adapt to the actual work nee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medicine recent thinking on culture teaching summarized, aimed at finding a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direc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TCM clinical practice think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earch

中医学起源于石器时代沿用至今,是经过上千年实践检验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医疗保健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临床运用、推广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学生进入临床后成长的速度和发展程度与个人临床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等专业临床课程是中医学生由步入临床工作的桥梁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中研究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和实训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培育优秀的医学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现就近年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教学研究进展述评如下:

1 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及现阶段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疾病与证候性质,明确病名、证名,确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指导病人生活调养全过程的思维活动,②包括中医诊断思维、中医辨证思维、中医治疗思维三个方面。③中医临床思维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注重“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重视防治结合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侧重病、证、症的整体把握和遣方用药基本规则在病案个体中的具体应用。

2 专业临床课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理论研究

文洪认为可以通过哲学原理来加强学生认识、理解、相信中医理论,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④汪悦认为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否稳固、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课程先后顺序对临床思维的形成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应从认清中医思维本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同时需注重学校和教师的职能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最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⑤刘洪波认为高职高专在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实践技能中应注意“分清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注重临床辨证思维的灵活运用与变通;注重思维能力训练;指导学生在临床辨证思维中如何抓主症;注重对学生中医四诊能力的训练;强调‘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强调‘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思想;指导学生临床组方”7个问题,同时应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妥善加以应用;⑥彭奕华认为培养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小组授课、病案讨论和教学查房、床旁教学等活动;⑦金桂兰认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应牢牢把握中医诊疗特点,通过加强经典知识培训,采用案例分析和PBL教学法开展教学等方法,配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完成中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⑧董海艳认为中医临床教学中,除外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使用,各论教学中还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通过选择虚拟病人或虚拟医生身份,来陈述病情、寻求诊治方案,利用虚拟场景代替实际案例,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⑨罗氏认为在专业临床课教育中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PBL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效果;⑩陈氏等通过对100名中医学生开展新型的临床带教方法,强调“病”“证”结合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发现此法能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法对带教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年度总结、专家督导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法体系; 张氏等认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贯穿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全过程,其中,病例讨论是提高临床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学查房是培养临床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开展专题讲座能扩展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 刘氏认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应强调“理、法、方、药”的培养和实践,其中关键环节在于“方”,即方证合拍,方随法出,因方遣药的能力。

3 专业临床课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

目前有很多教育者积极开展教育改革研究,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已在多门学科开展,主要涉及中医眼科、 中医内科、 中医儿科、 针灸学 等临床学科。

其中,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多数研究强调“教学-培训-考核”整个过程,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果。张氏在眼科教学中,强调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突出常见病和优势病种的示范作用,自编教材适应临床实际工作,推行PBL教学;易氏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病案讨论式教学,同时通过改革教学大纲、强调儿科特色,建立以病机为核心阐释病证、认识疾病的讲授思路,引导学生熟悉儿科常用辨证方法和辨证思路;刘氏改革中医内科临床实训教学,将实训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第一站、第二站内容相结合,开展四诊技能、病案书写能力等方面培训并进行考核;郭氏等倡导通过“学生面对面接触病人、采集病史、辨证分析,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讨论、拟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进行随访”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王茂泓等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开设中医临床思维讲座,使用临床思维分析病案,开展教学查房,发现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综合实施教学后,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有较好的辨证能力且能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辨证模式,认为在病案分析中应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病性及诊断和诊断依据,要注意分辨阴证还是阳证、把握病机的演变和目前的关键,拟定治疗方案; 赵吉平等通过加强病历书写训练培养医学生掌握不同疾病四诊要点、关键症状、体征、注意事项,培养学生针灸临床思维;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医教育者强调考核体系的使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设想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运用于中医眼科临床教学,统一考核内容和流程,综合评估临床接诊、体格检查、人文医学、临床判断、医疗指导、组织实施和效果、综合能力。

4 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甚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中医内科这一学科,其他学科临床思维培养的研究开展较少。现阶段专业临床课程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研究多为单学科独立开展,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践研究较少;研究人员少而分散;缺乏较多大课题的支持;在实践研究中对教师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据此,今后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对照组研究,比较不同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中的不同效用;(2)多学者多学科合作,观察同一教学法在不同学科、区域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3)加强教师素质培训;(4)积极开展不同学科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性研究。

注释

① 杨文卓,程黎明,杨长青,等.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考核是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4:412-414.

② 王永炎,张华敏,王燕平.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3:1-2.

③ 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1-2.

④ 文洪,侯云铎.论哲学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指导作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68-69.

⑤ 汪悦,金桂兰,朱震.浅析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关键要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2:73-74.

⑥ 刘洪波,肖跃红,朱永强.中医高职高专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研究[J].光明中医,2013.4:843-844.

⑦ 彭奕华,许红雁.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2:104-105,114.

⑧ 金桂兰,汪悦,孙丽霞,等.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J].教育论坛,2011.8:123-124.

⑨ 董海艳.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现代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6:60-61.

⑩ 罗维民,詹江红.专业课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5:83-84.

陈咸川.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的初步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5-16.

张弛,段小英,舒环.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2.

刘朝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0.8:139-140.

张殷建.强化临床思维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眼科教学质量[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5:387-389.

刘红英,李兆福,叶乾玥,等.《中医内科学》实训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5:7-8.

易红.中医儿科临床思维培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4:375-376.

赵吉平,陈晟,王燕平.基于病历书写训练的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1:50-52.

篇(7)

最近,全球第二次仓库运作年度调查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仓库确实正在经历着一次变革,特别是在仓储预测、失误纠正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不是以前所谓的“库存”,而是现在被赋予的一个最为恰当的名称――“配送中心(DC)”。名称的改变也意味着仓库功能的革命,配送中心在仓库功能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仅能够更好的管理货物,并且可以大幅缓解甚至消除库存积压问题。

增值服务成规范

据研究报告统计,80%的客户正在以某些形式进行配送中心的增值服务管理。增值服务作为客户规定的一种特殊需求,涉及到产品或订单的额外处理工作,并非简单地进行货物或订单的分拣。据调查显示,增值服务要求正迅速成为一种标准,而非客户的一种期望。举例来说:沃尔玛超市(WalMart)一直要求在供应商的货物托盘上贴上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另外,合并后的Home Depot and Lowe's公司也要求在其商品上贴上特殊的标签。其他的一些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对商品的外包装提出苛刻的要求,即包装必须适于上架展示和促销之用。随着增值服务的不断兴起,小型生产商不可避免地要对只具有单纯的存储和配送运作等简单功能的仓库进行重新设计,而且,仓库经理也必须要学会使用一些必要的“生产手段”,尤其是在工作站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及平衡等方面。

增值服务需要小数量、高频率的货运服务来支持。事实上,客户的小数量订单迫使许多配送商“沦落”到需要按件拣货(Piece-Pick),因为在此之前,大多数配送商基本上是按盒或按箱进行拣货。据一些配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60%的客户已经开始在配送操作当中“从事”分货或按件拣货的运作。不可否认,因为需要更多的人力,按件拣货无疑增加了配送操作的复杂性。但在大量的出货进货需求的情况下,更复杂、更先进的操作设备也正在改变着配送中心的运作。

然而,并非仅仅这两项操作改变驱使仓库或配送中心发生变革,通过物流管理咨询(Logistics Management)2007年底对全球750家物流企业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认同配送中心运作是未来仓库管理的发展大趋势。那么,以下将就配送中心发展现状、仓库运作流程的改变、生产率回报的重要性、对仓库技术重要性的评价,环保对仓库操作的影响,以及物流人才如何应对配送中心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私营配送中心占多数

通过对各个物流企业的数据统计,可以对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典型的配送网络由一个仓库建筑构成,占地总面积为10万到24.9万平方英尺,仓库的一般净高度(占40%的物流企业)为20到29英尺,一些仓库建筑(占32%的物流企业)的存储高度甚至达到30到39英尺,并且,据业内人士估计,这种高度也是大多数配送中心仓库建筑最低高度的发展趋势。

从图1的数据来看,私营的配送基础设施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其中34%的设施属于制造商;32%为配送商所拥有;而零售商运营着12%的设施。据不完全统计,13%的配送基础设施为公共设施,且由第三方物流提供商(3PL)负责运营。大多数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定义的运营范围不仅仅只限于区域性货运,而是全球性的。因为跨地区配送运作将能够激发国际物流服务商更多的需求,特别是海运港口、空运港口和国际货运集散运营商。

然而,配送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200多名以上的员工才能完成跨地区配送的整个运作。从下表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一般物流企业员工的平均作业量可以达到12500SKU(库存管理单位),中位数达到3800SKU。平均值和中位数的差异清楚地表明,少数公司拥有很高的单位库存量,从而带动了整个配送行业的平均单位库存水平的提高。

一般而言,大多数配送中心的年库存周转率在3.0和5.9之间。从对典型行业的库存周转率来看,食品零售行业的库存周转率在24.0以上;而医疗保健行业的库存周转率在12.0到18.0之间;零件销售行业的库存周转率为1.0以下。(见图2、图3)

操作仍以人工为主

从目前的物流企业运作来看,69%以上客户的收取货物形式为整托、整箱甚至散箱货物进入到仓库。而他们也同样整托、整箱甚至散箱货物地运出。尽管对单位货物的处理非常复杂,但只有20%的物流企业采取某些机械化手段进行拣货,10%的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收货。大多数企业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采用人力方式进行货物的分拣和收取工作。就目前情况来说,通过传送带,对整箱货物和零箱货物进行人工处理可能会节省成本,但是,对于整托货物来说,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托盘车和叉车进行处理。

目前,配送中心采用最普遍的订单履行技术仍然是按单个订单进行拣货,约占所有物流企业配送中心操作的79%。从定义上来看,按单个订单拣货要求拣货人员单独完成整个订单的拣货流程。尽管分批拣货、交叉配送和区域拣货可以大幅提高运作效率,但仅有不到40%的物流企业采取这三种操作方式。

增值服务对配送中心具有深远的影响,图4显示了增值服务中普遍采用的服务类型。这说明所有服务要求必须要能够整合应用,才能实现配送中心整体运作生产率的最大化,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瓶颈。

评估员工绩效

据调查显示,35%的物流企业并没有对员工的生产率进行评估,55%的企业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和其他系统自动收集的数据对员工的效率进行评估。其中,企业对员工效率的衡量指标主要为每小时完成订单数(采用企业占41%),其次为每小时完成流水线数(占37%),然后就是每小时完成货物箱数(占22%)。

实际上,大多数物流企业(占统计企业的47%)不愿对员工采取激励措施。因为管理层认为开展员工激励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包括人力和财力。而且还必须有一套针对管理人员和员工比较公平的绩效评估系统,即能够收集到及时有效的数据,为个人或团队的工作情况给予量化。不过,对于处在复杂环境下不同职能的员工来说,很难对其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另外,约34%的物流企业有相应的员工激励计划。并且,这些计划已经初见成效。团队可以从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形成自我监督和学习的团队。目前,在企业中最为流行的激励方式就是奖金激励,采取这种方式的企业约占统计企业数量的69%以上,其次就是休假激励(约占22%)。

技术:“坐以待毙”

一谈到技术,配送中心经理往往就表现出“坐以待毙”的心态,他们并不能确定如何主动去拥有技术,何时采用技术最为恰当。据不完全统计,约80%的企业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而不是自动化或机械化方式接收和处理订单。同时,61%的物流企业还在运作流程中采取纸质方式,而非条码、RFID、声控或光电导向等现代技术。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成本和对技术的“惶恐”。由于对技术的成本节省很难界定,因此形成一套针对技术的投资收益率的评判规则十分困难。而且,多数企业很难把握纠错、确定损失库存等成本是多少。对于一项工程计划来说,投资收益率因素是最难确定的,但又是项目投资之前必须了解的。

对技术的“惶恐”是表现在如何恰当地使用系统,这种“惶恐”的心态很难被克服,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私营公司而言。据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约有23%的物流企业没有使用仓库管理系统,而到2007年,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改善,比例降低到20%。因为多数公司已经认识到仓库管理系统对实现高效运作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性。而且,只要员工和管理人员得到良好的训练,一些小型运作也能在较小规模的信息系统支持下持续多年正常运转。

未来:注重环保因素和远景规划

随着沃尔玛不断加强对配送中心运作过程中环保因素的关注,多数物流企业的经理也开始考虑如何在配送中心管理中实施环保措施。据统计,大部分(约占54%)物流企业逐步转而使用灯光和电扇进行仓库冷却,38%的企业使用更环保的叉车。电力驱动卡车的使用代替了内燃机卡车的使用,这样不仅改变了内部运作的环境,而且在对整个能源需求评估条件下,有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据不完全统计,70%的物流企业已经开始或即将在未来一年当中采取环保措施,而7%的企业似乎觉得“绿色”措施的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