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11:49: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信息化的好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计算机 企业管理 应用问题 分析
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程度是一个现代化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为“及时性、应用性、兼顾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而现代化企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计算机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企业如果缺乏计算机管理系统,那么这机器也就不能称之为现代化企业。因此,每个企业几乎都配备了计算机,并在不同程度上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应用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计算机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被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 EDI) 、管理信息系统( MIS) 、决策支持交流( DSS) 。数据处理EDP的应用主要是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但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在70年代中期出现了决策支持系统,对管理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更直接地为管理决策服务,特别是为中、高层管理决策服务。但DDS并不直接代替决策者作出决策, 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等方式,帮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的决策有效性。时至今日,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显现出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各个领域范围的应用也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因为其能够有机整合各式各样的材料与资源,所以各企业向着企业信息化方向迈进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二、企业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若干问题
尽管计算机技术可以为企业管理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节约企业成本,可以实时对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或者业务监控,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并为管理人员带来极大便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的企业在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时会存在各种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一些现状。
1.忽视企业信息化
一些企业对于企业信息化发展很不重视,因为其本身对于信息化持一种观望甚至是怀疑的态度。对企业信息化的忽视导致企业对信息化根本没有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这样势必会造成企业管理方针的落后,无法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2.缺少资金
缺少资金这一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十分明显。许多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信息化建设,这会明显阻碍企业信息化的脚步,也为日后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埋下不良的种子。虽然资金问题在任何企业都会存在,但是中小企业本身要生存下来就较大型企业更为艰难,如果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就更容易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
3.对企业自身管理不够重视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应当对自身企业类型和管理方式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因为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模式、管理方式都不可能一模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性,只有把握好这些特点和特性,在处理企业存在的问题时,才能合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意见和管理方案,寻找必要的解决途径和措施,保证企业健康良好发展。
三、企业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建议
1.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意识
当前仍有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认识不够,对企业信息化意识模糊。因此首先就应该要培养管理层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帮助他们理解企业信息化其实是对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极大好处的。
2.合理统筹资金,专款专用
企业想要盈利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严格控制成本、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水平等等。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势必是要有所投入的,但是怎样在不影响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发展企业信息化,这就需要相关的财务人员和合理统筹资金,在能省的地方就省,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就发展企业信息化这一工程上设立专门的款项,专款专用。既不影响企业的支出,又不阻碍企业信息化进程。
3.加强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重视,建设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管理层需要有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科学完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这很有利于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并及时得到企业发展的有效反馈。显然,这对提高管理效率,节省资源成本都是及其有利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顺应现代市场的必经之路。它为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自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尽管当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只要坚定加强信息化意识、加强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重视,建设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合理统筹资金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靖伟.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2,20:198+191.
[关键词] 信息化中小企业对策
一、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 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能力和条件以及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
自2000年以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较已经达到了60%以上,但许多行业信息化的成功率不到10%,作为企业信息化最核心的ERP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2.9%,强烈的反差说明中小企业信息人形势严峻。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从中小企业本身来看,数量比较多,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资金实力相对有限,而信息化改造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需要相对较高的投资资金,所以资金不足就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2.政府支持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资助重点都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被提及;二是政府部门本身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带好头”,如中小企业每个月还要带着报表到税务局排很长时间的队交报表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三是政府在给大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还贴息,而中小企业则是依靠自己的积累投资。
3.信息化人才不足。这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大量中小企业本身由于生产过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其次,大量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才工资成本相对比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格竞争力。
4.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首先,在改革开放中快速致富的许多暴发户实际上并不懂得管理,当然也不可能看到信息化管理的潜在效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兴趣去学习信息化管理工具。另外,大量存在于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信息的传递几乎没有障碍,所以信息化的需求也相对较低。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投入少,期望值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经不起信息化失败的打击:企业的IT基础设施差,有的企业甚至需要从铺设局域网开始做起;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许多规章制度尚未健全;人员素质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信息化的实施比较困难.针对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信息化的全过程,对业务部门的效率,如库存量、资金周转天数等,进行详细评估,用数字来说明信息化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贡献和对管理变革的促进作用。
(2)低成本原则。从操作角度说,低成本信息化,首先要坚持渐进原则,比如分期投资,要根据实际情况,随需随买;其次是实用为本。
(3)渐进性原则。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任何的信息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投资完成。
(4)可持续原则。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长远发展。当前开发、建设的信息系统必须是可扩充、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可以不断增加或改进,网络建设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应成名就必须是可升级、可集成的,不能因为技术升级而废弃原来的软件。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努力创建一种集中分布式的管理模式,既要把一部分权力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又要让各个点能够灵活地分散经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企业和供应商、客户、投资者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
(4)企业的应用基础。即员工业务素质、经理的管理素质、变革能力、整个外部应用环境等等。
五、结语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68-01
1 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事实上,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之重要,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世界500强的企业,全都采取了数据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都在哪几个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有哪些好处?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企业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销售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效率,企业高层可以非常方便的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对企业的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其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组织结构。传统企业,一般是金字塔结构,上下信息传达比较慢,效率也不高。而网络化之后,就能够使企业变得扁平化,这优化了组织职能,还可以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对优化生产流程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ERP系统的使用,通过该系统,企业能够非常好的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利用此系统,更清晰地了解企业,从而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在各个阶段,降低生产成本。
2 现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在信息化管理,投入了不少的资金,有些企业甚至花巨资购买相应的管理系统,但是没有合理利用好,以至于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目标。其中部分原因是用户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情况如何,还应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1 在信息采集、整理、使用方面存在不足
企业数据的采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否准确的进行下去,如果存在信息采集量不足或过于庞杂,则不利于决策制定和执行。一般来说,数据采集、目标样本选择不当,容易造成偏离与失真,因此,数据样本确定上,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够随意以及敷衍,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数据采集总是不够确切,没有发挥信息真正该有的作用。对数据处理不当,导致数据无效。因为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往往都非常庞大,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鉴别与删减,就不能得到数据背后的信息,这样不论数据选取的如何严格,到最后总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数据处理完之后,却不去好好的利用,只把先前的工作当成面子工程,不相信数据,那之前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2.2 相关硬件建设不够完善
很多企业都希望进行信息化管理,但是计算机硬件设施却不够先进。如果采用了复杂存储数据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那么硬件设备一定要跟得上才行,不然“小牛拉大车”,效果仍然不会理想。所以,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应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取硬件软件。
2.3 企业认识不足
因为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些上年龄的员工来说毕竟是新兴产物,还有些企业对使用管理系统兴趣不高。比如有些企业认为数百万元的ERP系统,只会过分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并不能提高企业效益。但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会使成本增加,但是将系统真正运用好,无疑会带来数倍的企业收益,而有的企业因为不够重视,对员工们的培训也不足,造成相当于多的员工不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2.4 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上下不一,导致管理混乱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精确的系统,必须要上下一致,下到员工上到高层领导,都必须把精力放到这系统上面,才能够使数据达成统一,这样的信息才更有意义。所以企业必须要达成共识,不论公司大事小事要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中心进行使用。
2.5 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制度不配合
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是个系统,进行操作的主体还是人,如果有人能力不足,不能正确的使用系统,或者是使用不当,甚至是恶意破坏,这些都会对信息化管理工作造成极大损害,所以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规范,约束员工们的行为,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顺利运作。
3 针对信息化管理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结构,缩短业务流程。但是信息化管理的各种不足也制约着系统的使用。因此,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们都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1)在数据获取、整理和使用上,要改变过去目的不明确的数据收集行为,要科学的确定数据样本,例如根据需要确定选取哪部分的样本,各个样本的形态、数量是多少。对数据的处理要非常严格,保证不会出现数据无效、杂乱的情况,而且,还要把整理好的数据信息加以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下去。
(2)加强相关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因为企业要进行高效管理就离不开运算力强的计算机支持,好比要生产一个产品,没有好的车床是很难达到足够的精度和准确度。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还需结合软件的适配,才能够确保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3)企业上下要达成观点一致,坚持运用信息化管理进行整理、改造,运用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是每个企业应当落实的。上到领导下到员工都应该加强认识,同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4)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精兵简政、优化结构,将企业的金字塔变薄变扁平。把财务、生产、销售等工作都融合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将企业信息变的精确而严密,并实时更新,做到数据不落伍。
(5)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做好配套工作。在人员工作制度、操作规范上,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让信息化系统准确反馈企业信息,同时要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包括数据系统的安全、操作人员的安全、软件的安全。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集中了如此多的企业信息,一旦被盗,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运用信息化技术来管理企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正确地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够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和高效率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雪超.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7).
[2]李理.对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J].云南建材,2002,(3).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交流不畅,这种信息交流的障碍既表现在公司内部缺乏充分的沟通,同时也表现在企业与外部缺乏有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交流方式。
其次,大多数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无力展开针对企业自身特殊要求的二次开发,企业内部的计算机操作人员知识陈旧,面对包括服务器、桌面系统、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在内的一整套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完整解决方案,缺乏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采购验证到安装调试的技术能力。
最后,很多中小企业地处中小城市或乡镇,缺乏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接触到的IT企业,大多是单项IT产品的经销商,难以获得对完整解决方案的支持。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信息化过程及其实现离不开企业的现实状况,因此,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应该是由我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来决定的。许多学者近年来曾多次探索过我国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出了许多理论化的模型。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1.企业经营战略的制订。企业信息化是与其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在己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决策需要,从分析对信息的需求出发,决定采集何种类型的数据以及从哪里获取这些数据,并考虑如何将已获得的信息转化为企业内共享的知识资源,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2.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规划。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过程,决非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有一个可行的战略规划。一般地,企业信息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①企业信息化观念的确立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阶段。受竞争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并尝试了解信息化的含义和它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在这一阶段企业根据其经营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所需要的信息类型:一般环境的、竞争对手的、供应商的和自身的,明确了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以及这些信息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②企业信息化的引入阶段。企业对信息化有了充分了解以后,便可以考虑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即正式引入信息化。引入包括软硬件设备的购置,信息系统的搭建与调试,人员的培训,信息系统的维护等工作。这一阶段通常需要大量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因此企业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费用开支以降低信息化的成本。
③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阶段。企业的信息系统安装完毕并不意味着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已经开展,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化的实施通常指的是企业利用已经搭建好的信息化系统,从外界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最后转化成企业内共享的信息和知识的动态过程。另外,信息化的有效实施还应包括企业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过程,它表现为企业内部运营效率的提高和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增强。
④中小企业与信息化的完全融合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它是指企业的业务运作不再倚重传统的流程,而是完全架构在信息化的平台上。企业传统的资金流、物流和人员流动全部实行信息化,企业内每个员工都对信息化有深入了解,并能切实运用信息化提高运作效率,企业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与知识网络,通过信息在企业内的快速高效流动,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时的企业更像一个虚拟的组织而非一个实体,企业的结构也因此变得更加灵活。
⑤企业信息化的外向扩张阶段。信息化了的企业利用自身高效的运作和完善的信息与知识网络,对供应商、顾客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把自身完善的信息网络外延至供应商和顾客,将其纳入自身的价值链与信息循环,并与其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源,使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更进一步,企业甚至可以将竞争对手也包括进来,如当前比较流行的合作竞争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共享信息资源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3.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系统的建设属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部分",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前提,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严格说来,企业建设信息系统要从大处着眼,兼顾整体与局部的配套,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与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的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多变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适应信息化的彻底改造,使其由层级式向扁平化、网络式过渡。正如著名学者莫顿(MortonM.S.Scott)所指出的,"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企业的业务流程也要进行适应信息化的"再造",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业务流程来提高流程运作的效率。事实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哈默(MichaelHammer)与钱皮(JamesChampy)两位学者提出"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概念以来,西方就迅速兴起了以福特汽车、IBM为首的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浪潮,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②企业内外部网络的搭建。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开放式系统,它不仅要求在企业内部信息能够高效传递,还要求与外界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这就需要建立起连接企业内各个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Intranet和实现企业与外部供应商、顾客信息交换的企业外部信息网络(Extranet),并使二者有机衔接起来使信息能够实现无缝流动。
③信息系统的构建。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指企业基于信息化而发展的各类管理方法在企业内外部的运用。如电子数据交换(EDI)使企业对数据的处理由人工变为完全自动化;企业资源规划(ERP)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顾客联系起来,实现了对企业的动态有效控制:客户关系管理(CRM〉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利用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不间断、多样化、即时性的服务:供应链管理(SCM)则针对由企业、供应商和顾客构成的整个价值系统的信息传输,对其进行管理优化以提高供应链运行的效率等。需要指出的是,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④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将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并将其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典型的应用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集成并优化运行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以提主生产的准时性为目的的准时生产(JIT),以增强企业生产品种变化能力为目的的柔性制造(FM〉和灵捷制造(AM)等。可以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更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的能力。
数字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周宏钧在把这些数字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助力时,遵守一条原则:把力气用在关键点上。
梳理系统关键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关键点入手,往往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周宏钧深知这一点。服装行业具有产品特殊性,如行业特有的众多的款式、版型、规格、颜色组合,导致物料数据量远远超过其他一些行业,甚至可能达到海量。对于实施零售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数据量的压力会更大。报喜鸟具有近千家分支机构,随着全部门店的业务系统推广,其零售物料数据记录已达数亿,单张数据表已经达到几个GB的数据级别。此外,BOM的数据量也非常大,维护工作复杂。数据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速度和性能,进而影响到硬件投资,增加企业的IT投入。对于这些“硬骨头”,周宏钧不敢有丝毫怠慢。
同时,服装行业具有强季节性,具有时尚行业的特点,其流行变化趋势可以称作神速,这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挑战。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整个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至关重要,决胜终端是很多服装企业的重要策略。所以对于服装企业信息化来说,关键点之一是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这个“重中之重”,耗费了周宏钧几年的心血。
此外,服装信息智能系统也是服装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如全国性的服装智能补货系统是服装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周宏钧说:“货品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个方面如何做得更完善,一直是我要思考的内容。”
信息化“曲线救国”
民营企业老板普遍关心投入产出比,他们想的是“投一元钱,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出10元、甚至100元”,因此在民营企业中,信息化少有“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待遇。那么,在企业的信息化环境与IT系统要求相去甚远的情况下,CIO该如何推进信息化?
对此,周宏钧有着自己的技巧。最初,他根本没有考虑购买套装软件,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定制开发局部系统。他希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信息化进程,让企业上上下下通过亲身接触、使用信息系统,切实体会到信息化的好处,自发地增强对信息化的认可度。周宏钧说:“这样,随着企业本身业务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到定制开发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时,再切换到成熟的大型套装软件上,就水到渠成了,不会再遇到阻力了。”
虽然周宏钧采取的“曲线救国”策略在有的人眼里难免有“浪费、折腾”之嫌,但如果不这样做,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与系统要求存在着巨大落差的情况下,直接引进套装管理软件,最终浪费会更大。我们知道,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与IT系统存在着巨大落差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强行整体推进信息化,只能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在周宏钧的带领下,报喜鸟的信息化走过了独特的发展阶段。刚开始的时候,报喜鸟信息人员完全立足自己的开发能力,独立开发以进销存等为代表的业务系统,这是信息化发展的探索阶段。随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和管理规范化程度要求信息化解决方案有一个质的提升,于是,周宏钧牵头考察,准备引进商业化系统。由于行业解决方案的相对缺乏和报喜鸟在行业所处领先地位导致信息化产品和企业管理需求的差距,最终报喜鸟选择了合作开发的路子。这是信息化工作的巩固提升阶段。目前,报喜鸟信息化处在第三阶段,即以全面整合、提升公司管控水平和满足终端快速反应需要的集成信息系统构建阶段,此阶段的标志是2007年1月公司SAP系统的顺利上线。周宏钧说:“报喜鸟的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要,是建立在全面IT规划的蓝图指引下,有步骤地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企业管理变革、业务创新和流程优化。”
对未来信息化的建设,周宏钧认为,公司信息化应用已经经历了“跑马圈地”的阶段,信息化应用已经初具规模,很多应用都是实现了3个以上版本的升级换代,信息化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SAP的上线,使得企业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管控一体化都成为可能。因此,SAP优化提升、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是公司信息化的一个新方向。具体包括:现有SAP系统的深度应用,如匹配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模式;现有SAP流程的优化,内部管理控制能力的强化节点控制;智能技术在行业热点问题的应用等。此外,围绕企业战略、随需而动,通过信息系统体系化地固化管理和业务创新也是方向之一。如今,报喜鸟的信息化队伍已经具备了独立实施SAP部分模块的能力,并且在一些项目上小试牛刀,这也是他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第三个方向是以客户为中心,构建体系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公司服务支持能力,如呼叫中心应用、CRM系统等。
周宏钧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信息化的跟进速度一点也不能含糊。”
CIO职业发展四段论
总结十年的信息化历程,周宏钧用四个阶段做了CIO成长模板的概括:
第一,技术学习阶段。此阶段是企业信息化阶段重点,进行如基础架构搭建、业务平台搭建、信息系统构建等工作。个人需要不断学习技术,如系统分析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
第二,管理提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学习管理知识。管理是一门技能,在行而不在知,多年的职能管理从实践上保证了个人管理提升,为自己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学习企业流程管理、创新管理、变革管理、财务管理等领域的技能非常重要。
第三,概念思维(战略、业务)形成阶段。此阶段主要围绕企业级别系统构建展开。
第四,探索阶段。此阶段主要围绕个人职业发展平台展开。前面几个阶段已经积累和沉淀了不少内容,明确下一个职业发展目标是每一个CIO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链接:周宏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五点建议
第一,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和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是有条件的,不能包治百病。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对于信息化这把利刃要有清醒的认识。脱离这个大前提,就找不到信息化的本质。
第二,正确处理好企业运作的关键点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聚焦的问题,牢记贪多必失的道理,把力气用在关键点上。
第三,要正确认识企业的行业特性。企业业务类型、发展阶段、组织结构、管理基础、人员素质等也会影响到行业信息化的效果。服装企业信息化面临着超大数量数据和实时联动业务链的问题。
第四,健全的IT治理是传统企业信息化的一大利器。行业信息化其实也可以“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以达到好的效果。此外,IT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有高度的IT战略及支撑体系。IT队伍是传统服装企业信息化的中流砥柱。
企业前进的另一个轮子
去年,在国家“科教兴国”方略的影响下,许多企业提出了“科技兴企”的口号。国家经贸委也要求所属512家国有重点企业在最近几年内成立“技术中心”,并把技术创新当作中心的根本任务。
一般来说,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如果想得到超额利润,那就必须创新。创新是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它来自五个方面:引进一种新技术;引入一种新产品;开拓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新原料或一种原料的新供给;创造或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或生产组织方法。创新不排除发明、但不等于发明,创新是企业家的事,而发明是科学家的事。企业家把新的发明引入经济领域就是创新。例如,计算机是科学家的发明,但被引入经济领域则是创新。创新容易被模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带来新的利润。
这里要强调的是,既然创新不等于发明,那么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自己研制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支付一笔知识产权费用,买来别人研制的新技术或生产别人开发的新产品也是一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能片面追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能耗、节约人工,以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而且也要讲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工人失业,以降低社会成本。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前进的一个轮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新产品、新技术不为人们所知道、不为市场所接受,那么,技术创新就失去了意义。尤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国有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实施,市场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功能。市场成了企业兑现利润的场所,成了检验企业领导者才干和体现企业价值与前途的场所。在这种“市场说了算”的情况下,提出“营销创新”的概念、达成对“营销创新”的认识,同样有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营销不等于销售,简单地讲,它是对客户需求的管理,包括售前管理、售中管理和售后管理。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尽可能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最有效地、最省钱地谋求新的市场的开拓和新的消费者的挖掘。它包括:应用新的广告媒体、采用新的交易方式、设计新的产品防伪方法、开辟新的售后服务途径、开发新的客户需求分析工具。
营销创新的意义在于:
1.国内市场同行业、同产品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提高自己在原有市场的占有率,必须依靠营销创新挖掘新的消费者和争取其它品牌的消费者;
2.有些产品,其原有市场的容量日趋饱和,企业要想大幅度提高销售额,必须开拓新的市场,营销创新有利于企业形成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
3.中国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正逐步形成,营销创新有利于中国一些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其比较优势;
4.营销创新强化了企业的市场观念和销售职能,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制,有利于企业管理机制的调整和改革;
5.营销创新与刺激消费相配合,形成对产品的一推一拉。刺激消费是社会上设法让有需要的客户把产品拉向自己,营销创新是厂家设法把产品推向有需求的客户,所以,厂家的营销创新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的增长。
营销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另一个轮子,作为微观经济部分的企业,不能单纯强调“技术创新”,而是要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营销创新,要两手抓,两手硬。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科研、生产、营销和办公等方面广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筑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全方位改造企业,以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加产量与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里,科研是指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是指有关产品的计划、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制造;营销是指产品的广告、销售、库存管理和市场分析;办公是指企业的行政指挥、文件收发、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企业信息化从体系结构上讲分为三个层次:作业层的信息化、管理层(中间层)的信息化和决策层的信息化。这三个层次必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统一接口。要实现企业物资(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广义地讲,它的任务包括“硬件” 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1)网络的综合布线、因特网(Internet)的连通、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构建;(2)办公、科研、生产、营销等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或开发;(3)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挖掘与综合利用;(4)信息中心的组建以及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2、“软件”方面:(1)相关的标准规范问题以及安全保密问题的研究与解决;(2)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以及数据的录入与更新的制度化;(3)全体员工信息化意识的教育与信息化技能的培训;(4)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调整或变革。
企业信息化通过对企业经济和管理活动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而营销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
企业信息化是营销创新的必要
企业通过信息化“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建设,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到位和人员素质的到位,为营销创新做了必要的准备。
因特网已越来越大众化和普及化,人类生活的另一个空间――“网络空间”正逐步形成,这为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自由度,为营销创新造就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企业信息化通过企业Intranet的建造,架设了通向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空间”的桥梁,使营销创新有了技术基础;企业信息化通过许多应用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的建立,使营销创新有了数据基础;企业信息化通过全体员工对计算机知识和软硬件操作方法的掌握,使营销创新有了人才基础。
营销创新与企业信息化相辅相成。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无从谈起现代的营销创新,正如没有公共电话交换网,就无从谈起文件传真一样。反过来,营销创新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并通过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引起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可以保证企业信息化所需资金的再投入,从而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营销创新的实现
1.应用新的广告媒体
随着因特网网民的增多,因特网必将成为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企业可利用它来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其方式有三种:其一,在他人的网站主页上做小视角的产品图形广告;其二:租用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的硬盘空间,建立自己的虚拟WWW网站,然后,在虚拟网站上多篇幅产品的图形和文字信息;其三,租用电信部门的DDN专线,建立自己公司的企业内部网和WWW网站,然后在网站上大量产品的图形、文字和声音信息。有实力的企业应采取第三种方式。在因特网上做广告宣传有下列好处:(1)没有国界,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和文字;(2)费用少,收效大,并且费用将继续降低;(3)内容修改方便,信息更新容易;(4)对于第三种方式,可以分时段、分国家或地区、分产品种类统计出人们对产品网页的访问次数(相当于电视的收视率)。
2.采用新的交易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在增大。电子商务以网络为架构,以市场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产品数据库为依托,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在网上可以直接订购商品,并通过与网络银行相连的电子钱包、电子支票或电子货币支付款项(其实质是一种金额的过户)。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在网上使用电子签名的方式签订合同,其法律效力在国内已被新的《合同法》所承认,在西方国家也已被承认。在因特网上开展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活动相比,降低了营销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繁琐的程序,改进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并且,可以使企业接触更多的消费群体,获得更多的客户。
3.设计新的产品防伪方法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基于信息技术开发企业产品防伪系统已成为可能。企业产品防伪系统可由三部分组成:(1)产品防伪号生成子系统:由特殊算法产生足够长的数字防伪号,号码随机产生,不会重复,没有规则,不可破解。(2)防伪标签印刷子系统:把通过加密转换后的防伪号一对一印刷到标签上,防伪号上加封特殊保护膜,产品出厂时,把标签分别贴到内外包装层上。(3)客户查询子系统:无论是批发商还是最终消费者,在买到产品后,刮掉相应包装层标签上的保护膜,即可通过因特网或电话(声音可由电话语音卡转为计算机信号)查询防伪号的真实性,被输入的防伪号通过还原后如果在企业相关数据库中存在,则产品为真,如果不存在,则为假。这种产品防伪系统的好处是:其一,消费者不分国度,操作方便,花费甚微;其二,防伪效果好、可靠,有利于真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其三,企业一次性投入,长期使用,管理方便,节省开支。
4.开辟新的售后服务途径
在企业WWW网站上,开发网上售后服务系统,建立有关产品的支持信息供客户查询和下载,不失为一种新的售后服务途径。这些信息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说明,参数说明,详细的使用和操作说明,以及简单的、基本的维护和维修说明。这些信息应该用图形、文字和声音信息组成,使客户能一目了然、容易理解。这种新途径,可以方便用户,吸引回头客,节省差旅费。
5.开发新的客户需求分析工具
利用企业内部网资源和其它系统资源开发客户需求分析软件是一种好的选择。这种软件的关键在于被分析的数据要真实反映客户的意向,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它的数据来源可以有四个:(1)来源于企业的第三种网上广告,通过来访客户的IP地址统计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某个产品广告的访问次数;(2)来源于网上售后服务系统,通过对产品支持信息的访问次数做类似的统计而获得;(3)来源于产品销售开票系统,可从销售数据库中提取出产品的销往地域、销售数量、销售时间和同一客户的再购买次数;(4)来源于网上调查试卷,可以对多项内容做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对上述四种来源的数据的统计和综合分析,企业能有效地知道某个现有产品或新产品的潜在市场和潜在客户,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措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
会上,邢诒海认为:“十五”期间,广州市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建设国际信息港”战略的指引下,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都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和技术改造创新步伐;三是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信息中心角度来讲,2006年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发展掀起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门户网站建设:二是ITIL培训工作和ITSM的启动;三是中小企业网建设工作;四是经贸电子地图建设工作。最后,邢诒海建议2007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动信息技术运行和维护管理上台阶;二是快速启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三是积极探索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应用;四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进园区,进集团。
谭汉莹对广州经贸系统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结合国家和省对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她介绍说: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正式公布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广州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城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超过90%;电子商务成为政府、企业、市民交易的重要方式,年交易量达到2250亿元;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0%,30%以上的企业开展网上采购、网上销售。而目前仍与目标有较大差距,200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量652亿元,相当一部分企业网站基本处于信息处理与信息阶段,电子商务整体上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她要求工商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一是领导重视,做好信息化规划;二是积极组织资源,加大信息化投入;三是加强沟通配合。
企业信息化方案层出不穷
会上,华为3COM(H3C)技术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工厂咨询顾问侯婧熠提出了“企业IT成熟度模型”,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框架、IT-CMF等级框架角度、提出IT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通过IT-CMM等级的企业方案、IToIP四大产品及IToIP愿景,详细剖析在企业IT-CMM2至IT-CMM5级的模型中,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及解决办法,最终提升企业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区大客户总监向远望则在“信息集权――打造集团企业竞争力”为主题的演讲中,重点围绕“集团企业面临的问题、塑造集团企业竞争力三项优势、IT系统实现的三类管控模式、中国集团企业信息集权化实践”等展开,对中国集团企业IT管理实践做了深入的分析。其用友软件的培训顾问李志伟对“集团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向与会的企业嘉宾做了介绍。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李建军在“打造‘商务领航’平台,助推‘数字广州’建设”的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商务领航平台的功能及特点’以及该平台推动数字广州的成功案例,如:广州市经贸委“工商电子黄页”项目、“工商企业应用设备中心”。广州市交委“电子口岸网”项目:从化市政府“从化旅游信息平台”;广州市规划局“信息化服务项目”等。
惠普公司钟志钰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最新的“刀片”服务器技术,他从“为什么要用刀片服务器”入手,介绍了“刀片”服务器的优势,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