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1 10:08: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力循立德树人之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做到将引导思想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涂尔干曾经说,“从根本上讲,真正的德性在于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行事,能够将自己身上某种内在的方面加以外化,而根本上不在于对高尚的图景和动人的品格闷头进行精神构建和个人沉思。”高校思想工作绝不能脱离学生们关心、关注、关切的实际问题而另辟蹊径,将思想层面的教育引导与解决关系学生们实际遇到,产生疑惑的问题相结合,并找到相对应的措施方案,实践之。而一些虚无空洞的、脱离实际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是无实效性的,更可能产生不良效果。当前,高校中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竞争矛盾呈易发多发趋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践行立德树人引领作用,深入综合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要重视并正视大学生思想问题背后的实际问题,及时正确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合法合理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切实推动团结向上、活泼有爱的和谐校园氛围的建设,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实处。

2、协同性原则

“立德树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思政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营造共同育人的大环境。家庭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课,家长要以身作则;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路人,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工作水平;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应遵循协同性原则,努力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衔接、联系与沟通,促进三者的融合贯通,切实解决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缺位”、错位现象,努力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体化的长期任务,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必须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的方法途径

1、坚持课程育人,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质量效益意识,既重形式也重内容,既重过程也重结果,既重宏观也重微观,既重投入也重产出。加快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同样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同样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世界是一个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普遍的。在这一意义上,高校所有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共同目标,因此所有课程应该自觉结合课程性质及有关内容,灵活开展思想教育。例如,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可以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在医学专业中可以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在法学专业中可以渗透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注重其他课程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渗透作用,使大学生在提升专业理论知识素养的同时,养成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

2、以网络平台为中心,发挥新媒体立德树人的媒介作用

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以网络平台为中心,发挥新媒体立德树人的媒介作用。高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基础,以丰富的网?j资源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网络中典型的道德案例引入课堂,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加大宣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建设具有特色的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晦涩难懂的内容编辑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语言,并结合网络中的具体案例加以阐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同时,要加强对高校网络平台的监管,引导网络舆论符合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来规范学校网络平台上不道德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高校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道德言行的引导者,要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内心信念,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新时期新形势,思政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其次,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楷模。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学生学习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最后,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崇高的师爱要做到“四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践证明,平庸的教师在说教,良好的教师在解惑,优秀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对师德师风的构建。

4、挖掘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注入文化力量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同心齐力的精神信仰。高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在高校领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政工作的中心对于推进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和重大意义。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将思政教育放在学校的首要职责,把树立信仰、坚定信仰、践行信仰作为根本任务贯彻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为实现中国梦、培养筑梦人而进一步统一、凝聚广大师生的思想共识、理想信念。

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载体与途径

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将决定了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高校思想工作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在思政工作中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与美德,将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育引导内化为真正的思想认识并外化为实践行动、觉悟与习惯。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推进内涵建设水平。

一流的高校不仅仅体现在先进的设备仪器和科研成就,还体现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是知识密集地,也是先进文化和思想的集中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一流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发现,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例如:很多高校的校训基本意思雷同,没有体现出一所高校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特征。高校应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与特色,凝练出自身的具有引领和号召力的校园文化,并将之作为一种文化与传统不断的继承与发扬。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

当前,高校首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践行,而不是喊口号走形式主义、应付评估检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新任务与工作方向,因此应该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之中、之重。在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变化下,高校要改变传统的“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要科学的融入相应的课程以及促进机制。在教学上加强两个建设,以思政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主要载体,加强专任师资队伍建设与思政特色教材建设。在学生管理上加强两个拓展,拓展校内思政教育学生实践活动形式,拓展校外思想政治育人基地建设和实践内容。在机制上,通过设置思政品德学分,依靠量化的思政品德学分获得制度,将弹性的学分制作为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成效的载体。此外,还应加强高校思想工作网络建设和宣传工作。

三、切实加强思政工作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政治责任和要求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象征与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在全社会有很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只有牢牢把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的政治责任和要求,才能进一步统一与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凝聚力、号召力。高校领导班子要不断的深入学习与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将其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思考与统领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的意识形态领域稳定与育人工作的先进性。在体制与机制建设上,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必要性;实现条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向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校园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主阵地,应该让每一个从校园走出去的学生,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时时驻守回望,是能让学生有一种精神归属感,即大学精神。本文分别从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的意蕴、必要性和实现条件三方面进行浅析。

一立德树人和校园文化的意蕴

(一)立德树人的意蕴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而,“立德”与“树才”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没有超历史的纯粹抽象的“德”与“才”。“立德”最早见于战国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立于“三不朽”之首,可见我国古人将“德”置于人生追求的制高点。“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可见管仲对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和重要性的深刻体悟。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针对当前仍然存在着的教育本性迷失的强烈呼唤,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坚守。就当下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品质的人,是高等教育所要追求的“树人”目标。

(二)校园文化的意蕴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Tylor,E.B.):“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高等校园文化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综观我国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主要是广狭义之分。狭义论者认为,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主要是指开展学校教育所短缺的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文艺素养,包括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等。”[3]广义论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总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人们创造的以特定主体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笔者在此倾向于从广义角度来界定校园文化。

二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大学校园中的文化异化现象凸显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异化是在主体活动中出现的与主体出发点相背离的现象。校园中的文化异化现象可从内外两因素探析。1.外部社会文化的消极因素的渗透。文化的多样性和以异质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的瑰宝和遗产。在文化交往中本应像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共美,天下大同”,可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呈现了不同文化之间激烈的冲突。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社会文化:“金钱万能”的拜物主义文化、享乐主义文化、“无拘无束”的无政府主义文化等进入校园场域中,校园中充斥着“竞选热”、“经商热”、“社团热”、“从政热”等一系列急功近利的倾向,这些都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加以引导。2.内部的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有识之士感叹:现在的校园,有知识,无文化。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轻质”等现象,教师进行着“无教育的教学”,教师在德育中的“缺席”;学校变成获取专业知识的训练营地,教育过程只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并未形关怀和立场。分数、证书、文凭、学历俨然成了校园的主旋律,“学校无文化”现象忘记了人是有德行的动物,学校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无文化”的单向度的人。柏拉图说:“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5]可见,我们的教育要回归教育本性: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的。

(二)立德树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

文化之于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言就好似建筑物内的钢筋,文化将魂聚于学校,立德树人将教育立于人性。古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在于形成天赋的美好德行,在于对高明境界和理想社会的不断追求。党的十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必须落立德树人的主旨,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之效;通过校训、校风、校史等精神文化建设实现精神育人之效;通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人文环境育人之效等等。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一)“大学场”需要营造立德树人的文化气息

校园是师生长期置身的物理环境,通过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过程体现校园环境的文化气息,为立德树人提供一种特殊的文本。“大学场”要体现以人为本、凸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治性、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学校的建筑、植物、雕塑、草坪、假山、湖泊、长廊等要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美妙的设计,把文化意蕴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学生的视线所及的墙面上展示盐师人的“厚德、博学、求真、笃行”的校训。

(二)“大学人”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大学人”包括管理者、教师、学生等群体。笔者在此主要从教师视角阐释高校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教师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体,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主旨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立德要先立师德。宋代学者曾说:“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必有人君之德。”做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其一,爱岗敬业、诲人不倦。教师要热爱和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塑造“四有”新人,勤勤恳恳地履行教师应尽的职责;其二,爱护学生,以生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转变教师权威的主体意识,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化为教学生活中“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树人要先为人师。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为人师必须:其一,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强调了教师的思想言行就像一本立体教科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起着润物无声的感召力;其二,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当今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地创新学术理论,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盐师精神是盐城师院人的价值认同,涌现了以王强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学校定期举办师德师风建设月,号召全体师生“向王强同志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核心价值观”,牢记教育立德树人之本。

(三)“大学课”需要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

高校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运用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既要抓住课堂育人资源又要注重实践育人途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1.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价值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的途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深入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形成高校各门课程共同育人的教育网络。其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前国际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难免会给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大学生端正立场抵制错误思想;其二,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专业教师应自觉消除教书不育人、授业不传道的错误意识,树立有所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理念。2.实践中立德树人。道德是生活化的故事,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美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没有丰富的活动就没有有效的教育。其一,完善实践育人机制。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立德树人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高校要重视实践育人功能。其二,构架实践体系。高校应积极构建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内与校外结合、学期与假期结合的大学生实践体系。通过学术型、科技型的社团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校外合作等途径协同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2](英)泰勒著.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01.

[3]吴修艺.中国文化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石峰岗,何海东.论校园文化及其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9,(01):97-98+104.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重点之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较好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做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把多年从事高职高专教育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凝练、提升和借鉴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来,笔者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职场教育”模式。

1 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1.1 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大致呈现金字塔型结构:顶端是少数研究型大学,中间是普通本科院校,底部是高职高专学校。位于普通本科院校底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行业和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实现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反映了学校根本任务是否实现,决定了学校的存亡兴衰。

1.2 动力驱动机制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行政、学术和市场三种力量的影响。行政和学术动力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就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力量和发展的空间,市场力量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比其他任何类型的高校都要更加关注市场、关注行业、关注就业。

1.3 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面向就业需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才能确保学校根本任务的实现。

2 技术应用型教育的模式创新——“职场教育”模式

“职场教育”模式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相一致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职场教育”建立了一种把学校教育作为职业生涯起点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身处学校,即是置身职场,四年的职场专业培养和训练,理应成为受行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又有别于高职高专教育,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培养专业服务骨干;传统本科: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培养高级人才;高职高专:工程、技术、专业服务,培养操作人才;

(2)培养规格不同。应用型本科:本科为主,少量研究生;传统本科:本科、研究生并重;高职高专:专科;

(3)培养口径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和行业准入;传统本科:以学科专业为导向,强调通识教育和广泛适应性;高职高专: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理论强调够用为度、技能达到上岗要求;

(4)培养人才类型不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传统本科:研究型人才,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高职高专:操作型人才,强调技术操作;

(5)培养方案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从业资格为参照系,强调行业职业能力;传统本科:以学科体系为标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高职高专:以岗位技能为标准,强调岗位操作技能;

3“职场教育”模式的建立

“职场教育”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选择。“职场教育”模式下,学校不仅重视学生就业率这一就业的“量”的指标,而且,重视学生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就业“质”指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实现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既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也是“职场教育”最直接的目标。

3.1 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要体现“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符合;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符合;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相符合。最低目标:在本行业顺利就业;最高目标:以顺利就业为平台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锻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所在行业关键性的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和专业服务骨干,成为在所在行业有影响的、从事本行业应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行业获得较高的薪酬。

3.2 建立建立仿真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生进入大学即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把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步。外部环境:协调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软环境——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教学氛围,硬环境——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设备等。

3.3 合理设置培养方案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确定符合行业从业资格要求的培养目标,合理设定人才规格、口径,确定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建设,教学基本建设,实践环节建设,资格认证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特色和竞争力。

3.4 建立“双符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职场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目前关键是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符合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刚性要求(学历、职称),提高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二是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在队伍建设中,要认真考虑双师结构,重视职业技能水平。

3.5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场教育”

要建立与就业工作相关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学校与用人部门的联系制度,建立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制度和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推动就业工作的机制与政策的落实。围绕学生就业,以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主要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为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锻炼的平台,搭建成才的环境。

综上所述,以“职场教育”模式为依托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新建本科学校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呈现有独特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篇(5)

关键词:高校档案;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275.9

一、高校档案在立德树人上的意义

高校档案在服务立德树人上具有独特作用,认真挖掘高校档案在立德树人上的作用和价值,对于高校档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档案是记载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记录。档案从本质上讲是记忆工具,对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工作进行及时保存、收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对高校其他工作起着引领作用,档案所记录的学校工作,无不从某个方面或者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水平和能力。可以说,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也是真实记录高校立德树人的历程。高校档案工作做得越好,越能真实、客观、全面地记录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二)高校档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高校档案从本质上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文化创造,高校档案从不同角度上积累和保存了高校立德树人的资料、经验和创造,传播、延续着立德树人的文化传统,它记录着学校发展的真实历史和师生身边事迹,凝聚着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智慧,能使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真实可信,直观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具有利用价值、积极作用和育人功能,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财富,并有效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1】。

(三)做好高校档案工作是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高校档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真实记录,高校档案充分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思维逻辑、实践行为、经验规律,它能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最翔细的资料,能为高校立德树人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能为高校立德树人历史记录建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做好高校档案对于提高服务立德树人能力,做好立德树人记录,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高校档案立德树人实现途径和方式

实现高校档案立德树人的途径和方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校档案工作者应牢固树立服务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档案服务的根本任务,档案工作者应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校档案工作中来,提高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思想认识,坚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上开展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工作大局,把服务立德树人工作作为工作的核心,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立德树人上的积极作用,使档案成为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要让档案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名片”,通过认真负责、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展示高校立德树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档案应发挥好在立德树人上的服务作用。高校档案具有服务育人作用,在发挥凭证、参考作用的同时,也有效提供学生学习研究、生活工作、成长成才所需信息,在高校立德树人上具有独特作用。高校应提高档案的服务立德树人意识,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大学生发展特点,加大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就业等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如建立诚信档案,记录下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守信情况、学习成绩、操行表现等,培养学生诚信观念,引导学生信守诺言、诚实做事,增强诚信教育实效性;建立心理档案和体质档案,记录学生心理状况、身体素质等信息,便于学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建立班级档案,记录学生班级发展情况、学生学习成长情况,以有利于学校掌握学生成长规律,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等。通过这些档案,推进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高校档案应发挥好在立德树人上的育人功能。高校档案应充分利用档案的文化功能,在立德树人上做出应有的贡献。要让高校档案成为第二课题辅渠道的途径,发挥档案的德育资源,注重整理大学校园文化资料,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为学校校报、画册、网站、校史馆及各种展览提供学校的历史资料、发展成绩、图片资料等校史、校情资料,使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建设历程,激发师生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热情【2】;通过整理、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弘扬大学精神,熏陶感染学生,实现档案的以文化人功能;通过系统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总结继承、发扬创新、推广应用名家学者的学术经验,总结研究专家学者成才规律,既能使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和成长经验能够有效传承,又能教育、引导、激励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分类整理科研档案,汇总科研成果,记录科研过程,总结科研规律,提供创新信息,构建创新文化,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3】。

参考文献:

1.张家英.谈高校档案育人的特点.兰台世界,2005(5):62-63.

篇(6)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生活水平;思想观念

1.引言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体的物质形态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精神形态的心理也发生作用,产生相应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自信心的增强。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12月16日的报道,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1]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关,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此问题某种程度的忽视不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2]具体而言,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便先后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这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这些问题。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受某些领导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3]的现象,以及“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事后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4]的不平衡倾向。这样就必然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不高,实施教育的途径得不到组织领导的保障。

3.2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素质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令人遗憾的是,当今高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

3.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适宜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的生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肌肉的持续工作能力、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并能有效地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5]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意志和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四、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5.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6]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9.

[2] 冯燕.健美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体育科技.2005(1):24.

篇(7)

一、明确思路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2.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艺术教育的育人功效日益凸显,学生艺术素质普遍得到提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但是,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

3.明确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艺术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学校艺术教育特点与规律,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着力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的差距,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和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多元评价制度,强化和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努力破解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艺术教育规范科学发展。

二、抓住重点环节,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

4.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初中阶段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总课时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

要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5.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艺术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坚持勤俭节约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要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的建设工作。鼓励学校开展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定期举办艺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并形成本地、本校学生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中小学校要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组织学生赴外地参加艺术活动应当征得其监护人同意,并由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要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艺术教师,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积极开展顶岗实习。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专职艺术教师不足的地区和学校,可由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组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师资格认定。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要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艺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工作要计入工作量。

7.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当地群众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鼓励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支持和辅导艺术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努力提升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的学校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