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1 10:28: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劳动力市场监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城镇失业人口;再就业;沈阳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城镇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沈阳市就业概况
截止2014年末,沈阳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55万人,城镇失业率为3.03%。与上年同期相持平,然而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近年来,沈阳市加大了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力度,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绩。2014年,沈阳市新增实名制就业21.4万人,援助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0.3万人。
虽然沈阳市政府重视就业问题,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原因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沈阳市的就业情况相对比较严峻。
沈阳市2010年到2014年的城镇失业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7.72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9.55万人。失业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2011年以后有缓慢上升趋势。援助就业困难人口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3.14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0.3万人。
(二)沈阳市的再就业政策
沈阳市重视就业问题,近年来出台了很多相关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失业人群的培训,积极实现失业人群再就业。沈阳市政府积极贯彻执行省政府出台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统一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了多项稳定就业的政策规定。包括高级能人才工作战略的出台和加大技工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积极规划普惠制的再就业培训,开展了多项再就业培训。
1.实施再就业工程
沈阳市政府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建立相关的就业服务培训基地,为相关的城镇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服务,并且加大了对再就业培训的扶持力度。全面实现培训的无偿性、实用性和全员性。且积极利用社区等发展平台,将再就业工程落实在社区,实现社区的全面就业及再就业,且对社区的再就业政策及相关的落实进行最终,既实现了再就业工程的利民、便民性,也保证了政策落实的便利性。
2.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建设
劳动力市场是配置劳动力的场所,为使劳动力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沈阳市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相关的建设和监管,规范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使就业服务体系正规化、制度化和社会化,沈阳市还扩建了和平、铁西和皇姑等多个劳动力市场。
二、失业人口再就业存在问题及相关原因分析
通过沈阳市的研究,可以发现在该地区的再就业过程中再就业体制存在很多问题:
(一)再就业培训内容不完善
职业培训是失业人员提升技术水平、获取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制度。再就业培训的内容不健全,再就业政策虽然明确规定参加再就业的培训程序,对参加在就业培训的人员、享受的补贴标准、期限进行了规定,然而其中并没有规定关于职业培训的负责机构、再就业的手段和方法也过于局限、相关的辅助措施不足,再就业培训内容方面较多空白、内容不完整。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监督有待完善
沈阳市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监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许多农民工由于没有平台寻找合适的工作,他们大部分做得工作都是环境较差的建筑类工作,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
(三)再就业培训流于形式
沈阳市的再就业培训多为政府组织的强制性再就业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部分为强制性要求参加的,其中领取低保金的失业人员被要求必须参加再就业培训,否则将无法领取是低保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失业人员的心理负担,且再就业培训项目并没有根据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行的培训,而是有什么项目就进行什么项目的培训,起不了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人员是被强制要求参加再就业培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
三、促进城镇失业人口再就业的建议
(一)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对策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这种流动不仅包括求职信息流动还包括劳动力流动。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劳 动力市场建设,比如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镇剩余劳动力之间存在就业岗位的冲突、户籍障碍、户籍衍生的制度性问题广泛存在并延续下一代、信息障碍等问题。政府应致力于解决目前存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健全与否影响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社会保障具有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功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应突出失业保险激励再就业的功能,通过将失业保险待遇与再就业挂钩的方法,可以避免失业陷阱,从而有效促进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突出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是世界各国失业保险发展的方向。
(三)积极发展社区公益性就业服务事业, 安置就业困难群体
街道社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涉及到千家万户,了解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大力发展社区公益性的就业服务事业。重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发展社区服务业, 积极兴办以物业管理、后勤保障、公共服务、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就业服务组织, 把再就业项目孵化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 进一步完善再就业项目, 孵化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惠芬.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关问题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
[2]李娟.完善失业培训保障 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J].人力资源管理,2014(06).
关键词:人力资源市场 监管 思考
当前,在稳步推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逐步整合和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才、劳动力市场整合统一和规范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包括职业中介机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的监督和管理,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培育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化服务体系。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的重要职责。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是推动建立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按照建立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辖区内人力资源市场行为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加快培育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我们要围绕促进就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大力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行为的监管。要根据建立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对职业中介机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进行整合,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并加强指导。
三、严格市场准入,统一换发许可证
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现有机构开办新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均须经行政许可。对新设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政策要求,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在开办资金、办公场所、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对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发放的职业中介许可证、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进行统一换发,新的许可证名称为《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并免费发放。
四、指导和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
要配合就业工作需要,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照当地有关规定,与公共就业服务相结合,采取搭建农民工劳务对接平台、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劳动者提供社会公益服务。要根据就业促进法要求,积极研究和制定实施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性就业服务享受政府补贴办法。
五、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督检查
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信箱并向社会公布,及时受理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各种投诉和举报,防止发生突发事件。要通过信息跟踪、市场巡查、受理投诉举报等及时纠正和查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打击和取缔非法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的正常秩序。
要坚持与劳动保障监察及工商等职能部门统一行动、联合执法的制度。结合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情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集中整顿规范工作,确保人力资源市场平稳运行。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投诉举报中的重大问题。规范用人单位招聘活动,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六、推动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
我们可结合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换发许可证工作,开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活动,树立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典型,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强化社会责任。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提供良好服务。要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注重发挥行业协会服务、自律和协调作用,通过行业协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公平竞争。
七、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我们要根据建立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按照部里的统一安排,认真开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全面、准确掌握本地区各类服务机构状况,以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业务开展情况、诚信守法情况和市场发展趋势。要建立工作台账,编制服务机构目录,并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工作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人才流失;梯度流;西北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40-02
一、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流动的现状
人力资源的流动不仅关系到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治安的稳定。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自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孔雀东南飞”现象愈演愈烈。人力资源存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这一状况也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人力资源的流动包括产业间流动和地区间流动,本文主要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地区间流动问题,也就是西部人才流失的问题。西北人力资源的流动形式有梯度流和反梯度流两种形式,其中梯度流是指西部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的转移,反梯度流是指东部地区人才向西部地区的流动。目前来看,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以前一种形式为主。据《中国教育报》统计,西北地区每年在省外培养的非师范生回归率不足一半,西北地区高校培育的人才能留下来的为数甚少。举例来说,兰州大学张志良教授培养的十几名博士生一个都没有留下来。除了学生之外,每年西部地区其他人才的流失数量和规模都十分巨大。以新疆为例,统计资料表明,从1949―1994年共流失各类人才20多万,其中很多是当地发展急需人才。近年来人才流失的规模逐年增大,每年外流的专业人才和技术熟练工人达到16 000人左右。西北人力资源的流动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于内地人才的引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向西部地区引资、引智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到西北地区发挥作用,使得人力资源流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是,能够扎根西部的人才数量还是十分有限。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流入西北地区之后由于自然环境、工资待遇、科研条件等原因先后选择了离开。这种现象在西北地区高校普遍存在。
人力资源是西北民族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西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梯度流动可以使西北人才走出封闭的环境,从而盘活人力资源的存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对于西北地区的发展来说,更需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反梯度流动,需要大量的内地人才将先进的技术、知识、信息甚至观念带到西北地区,从而革新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避免盲目及不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将从根本上改变西北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
二、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流动存在的问题
西北民族地区向来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然而人力资源的流动一直以来呈现畸形发展的趋势,造成了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的短缺。具体来说,西北人力资源的流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西北地区劳动力市场存在诸多制度性弊端。(1)西北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无序现象。企业或职业中介侵犯劳动者利益的事件很多,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与劳动者关系不稳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存在漏洞。(2)西北地区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整体不高。大量的劳动力不能通过公平竞争上岗。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体系滞后现象严重。(3)由于现行户籍制度限制,阻碍了西部地区人才的引进。现行的户籍制度与人才的自由流动要求背道而驰,对于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表现出极大的限制性。比如说,大多数西部地区公务员招聘和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求有本地户口,这样一来,大量的不具备本地户口的人才就被拒之门外。
其次,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严重缺陷。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合理程度是防止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经济等原因还十分不健全,存在社会保障体制覆盖面窄、范围小、保障力度不足,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地省份各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人力资源流动的首要诱因是对于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正常的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自动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发展空间大的区域转移。所以,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缺陷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政府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方面职能方面存在缺失。西北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对于人力资源流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于人才的流动,各地方政府开始给予重视,但是尚未形成合理的引导制度,同时在人力资源流动的信息资源提供方面也做得不够。无论是在微观管理还是在宏观调控方面,地方政府的政策体系都不健全。对于人才的流失,有些地方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来强行限制人才的流动,结果反倒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合理引导政策的缺乏致使人力资源流动呈现无序状态,并且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
总之,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存在的上述严重问题,对于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部人才都是十分不利的。没有一个好的就业环境,就不可能留住人才。因此,西北地区的地方政府需要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努力按照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要求,为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促使他们为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流动的改善建议
(一)培育和使用本地人才为立足点
由于西北地区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内地人才的素质优于本地人才,所以存在轻视本地人才的现象。据了解,西北地区每年也有不少科技成果,但是转化率却很低,一旦被引到沿海地区,就变成“摇钱树”。西北地区出台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大多以提供住房、增加工资待遇和科研经费等鼓励性政策为主,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且不具备可持续性。因此,西北地区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利用本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培育和使用本地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尤其是加强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从总体上提升本地人力资源的的质量,从而间接扩大人力资源存量。保证经济发展有才可用。其次,要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技术性人才。再次,在高等教育领域也要注意体制的创新。主要是要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使其更加符合西部开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后,还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创新方面做出努力,以留住人才、充分使用人才。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制度来引进和留住高科技人才。
(二)完善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留住人才的意义十分重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前提,是人力资源有效流动的重要条件,有利于营造人力资源自主流动和合理流动的良好氛围。具体来说,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保障制度,并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其次,要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逐步建立人才补充保险制度。最后,要进一步加快社会整体福利制度的改革。
(三)完善西北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对于人力资本流动的意义在上文中已有所表述,在此不再赘述。西北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就是要促进市场主体的到位,也就是促进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两个市场主体的到位,打破人力资源部门、单位的界限,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价格信息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其次,要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政府将主要精力用于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管上去。再次,还要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健全人才市场机制,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人才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四)企业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
企业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最主要载体,企业用人机制的创新是留住人才的关键。首先要从领导层抓起,依靠机制的创新来吸引和留住高级管理人才。这主要从创新企业家的培训机制、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任用制度和选拔制度、加快职业经理的市场化进程等方面作出努力。其次,可以通过采用管理人才年薪制等手段建立人力资源的约束机制,防止人才的流失。再次,建议企业在感情、事业和待遇方面都要兼顾,实行有效的留人制度。最后,企业还要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这主要是指要鼓励人才参与管理,发挥人才的决策参谋作用,还要深化改革,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创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吸引留住科技人才。
总之,西北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现象的克服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立足于培育和利用本地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外地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梯度流和反梯度流的合理并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合理而有效的流动,并最终实现人力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艳玲.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新疆农科院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马志荣.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甘肃高师学报,2004,(4):45-47.
[3]李达业.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J].青海社会科学,2004,(5):60-62.
经济转轨进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政府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而存在。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一开始市场并不存在,所以就很难谈得上“市场失灵”。恰恰相反,改革初期,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尽快培育市场、形成市场、发展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孵化器”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调整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一、承认市场,培育市场、开放市场。30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大体经历了从排斥到承认、从相互否定到互为补充、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框架;八十年代中后期,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思路;九十年代初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实践看,政府作为市场培育者,在三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放开和搞活农产品市场。与此同时,对农业的主要产品,比如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这样,一方面破除计划配置农产品的旧体制,形成了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又确定了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的合理范围,以确保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性。
采取双轨制的办法,逐步放开工业品市场。建立和形成了统一的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极大地加快了工业化的实际进程,对于奠定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采取开放的市场政策。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提高经济的开放度。由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体,迅速转化为开放型的经济体,是我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抓住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市场资本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客观地估计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性作用。政府作为市场培育者,反映了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基本规律:政府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方式都取决于政府。但政府仅仅作为市场培育者,也不可避免地形成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形成政府对市场过多的替代。
(1)为经济起飞创造必要前提。经济起飞的初始条件要求有最低限度的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比如道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起飞和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前提。以政府为主导,我国完成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市场和民间力量促进经济繁荣创造了基础性条件。与印度、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优势并不在于市场更为发达,而是在于更为积极有效的政府。
(2)形成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通过人为地控制要素价格,构造了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低廉,为企业扩张创造了一个相对优越的制度环境。也为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成本优势。二是通过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成为推动经济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力源。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积极地干预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我国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都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相关。
(3)为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预留了空间。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市场的作用,而是积极地培育市场。历史地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使市场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是渐进式转轨有效的过渡性安排。
三、客观地估计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模式的演进趋势。从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实践看,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在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初期,具有明显的制度收益,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收益将逐步递减,并会使经济发展因缺乏活力和弹性,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难题而陷入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下,难以应对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新的矛盾和问题。
(1)资源环境的挑战对资源价格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放开各类矿产资源价格,使其能够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才能使企业自觉地考虑到资源环境的成本,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2)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地要素市场化提出新的要求。由政府集中控制土地交易,低成本供应土地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一方面,新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土地资源供给巨大的缺口并存;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要求充分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就使得新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的要求尤为迫切。
(3)保护劳动者权益对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劳动者长期保持低工资的状况,不利于扩大消费,不利于转变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建立劳资双方合理的谈判协商机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框架,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
四、政府成为市场监管者,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要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政府必须成为市场监管者,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基础秩序。我国30年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虽然政府还需要在某些领域培育市场,但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看,更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职能,扮演合格的市场监管者的角色,以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取代相互替代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市场化改革到位,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政府要成为商品市场的合格监管者。商品市场的有效性依赖于政府的有效监管。以食品药品监管为例,多头监管与“监管失灵”并存,对政府的监管职能提出新的要求。
(2)政府要成为要素市场的监管者。例如,在土地问题上,如果政府不再直接安排土地交易,作为中立的监管者,就会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如果政府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者,就能够更妥善地处理劳资关系的问题。从新阶段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实践看,如果政府不作为要素市场的监管者出现,市场化从商品领域拓展到资源要素领域相当困难。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内生于美国在本世纪初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孕育数年后猛烈爆发,沉重打击了西方金融机构过度发展的信贷扩张和冒险行为。早在4、5年前,美国经济的双赤字问题就愈演愈烈,人们对此口诛笔伐却无计可施。没有人知道如何纠正美国的负储蓄率行为,也不知道这种全球性失衡会如何收场。当美国经济如日中天、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制衡它的外部力量时,2007年美国经济从内部开始崩塌,加息周期首先引爆了美国次贷市场,然后迅速蔓延全球。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爆发已近2年,世界经济仍然难言从废墟上站起。
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经济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是全球经济失衡接近极限而出现的一次强制性调整。伴随各国政府强力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快速注入的大量救市资金绕开产能过剩的实体经济,集中涌入能源、资源和股市等市场谋取短期投机利益,这迅速提高了基础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资产泡沫,为刺激政策退出和加息周期启动埋下了伏笔。
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过程。以美国为代表的负债消费型经济体,将提高储蓄率、降低消费率,造成国际进口市场萎缩;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经济体将因外部市场收缩而减少出口,产能持续过剩并降低投资水平。由于经济体消化不良资产和修复资产负债表尚需数年,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因此全球经济将告别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好时光,未来维持高失业率和低增长态势。世界银行预计2010年全球增长速度为2.7%。
国际金融危机很可能重塑未来5~10年的全球金融环境。作为金融危机后的矫正反应,未来金融市场监管趋严、范围扩大,市场避险情绪普遍上升,衍生产品和其他创新性金融工具的使用减少,高收入国家的银行进行资本重建,这些方面意味着未来流动性将会更加稀缺,成本更加高昂。与当前资金充斥、成本较低的情况相反,从中期的视野看,借贷成本提高和资本流动降低,将收紧全球金融市场。
很显然,金融危机和救助政策再次强调了古典主义的主张:宽松的金融环境虽然暂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高增长不可持续,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投资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占款被动扩张形成严重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自身难以持续并助长了全球经济失衡。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我国出口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冲击从下游的加工贸易制造业部门延伸到上游的能源原材料部门,国内股市、房市和固定资产投资迅速降温,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和就业急剧下滑。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限制措施显著增加。我国继续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经济调整和转型亟待加快。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金融政策承受了巨大挑战:从2008年初的适度紧缩货币政策,演变为2009年极度扩张的近10万亿信贷总量;2005年开始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单边升值转为2008年的严格盯住美元;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全球通缩很快转变为通胀趋势;美联储维持极低利率政策,国内通胀抬头但央行忌惮中美利差过大而难以加息。金融环境的复杂化对国内金融政策持续造成压力。
二、当前我国经济模式和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要素禀赋特征决定了实体经济的最优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特征,以及与其匹配的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劳动力优势突出,而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因此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不仅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以出口拉动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1年的38.5%上升到2007年的64.8%,贸易顺差快速积累,2009年底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9%。
从收入分配上看,劳动力过量供给持续抑制劳动收入提高。有资料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多年时间里维持不变。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相对较低,而资本利润的占比则相对较高。在居民收入增长慢、企业利润增长快的情况下,形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而投资率偏高的局面。
我国金融体系也形成了一套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为了推动向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方便贸易结算和降低汇率风险,我国建立起长期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严格限制波动幅度,1994~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维持不变。在改革开放早期缺乏有效的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卓有成效地保护了出口企业,化解了汇率波动风险,帮助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在固定汇率制度和鼓励资本流入政策的情况下,我国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虽然中美经济周期差异较大,但我国只能长期、被动地输入美国货币政策。
出口迅速发展和经常项目顺差过大,造成我国外汇占款过量发行,形成了货币被动、超额投放。普通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利率手段回笼货币,这也是国际通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但是在汇率盯住美元的情况下,利率也必须追随美元,否则中美利差过大会给汇率政策造成压力。因此,缺少利率手段的央行,更多地采用了行政干预和数量控制手段,通过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票、信贷额度管理等方式进行调控。当前,银行业资产总量占我国金融资产比重90%左右,银行贷款在融资结构中占比超过80%,银行业是最重要的货币调控抓手。2009年银监会要求银行确保发放的贷款是用于“实体经济”投资,而不是流向房市和股市;2010年政府提出了总体信贷增长目标为18%,并对每个月的信贷规模设定了限额,以防止信贷增长过快。
总体上,我国过剩的劳动力要素特征对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而固定汇率制度又制约了利率调节空间,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银行信贷管理也较多采用行政手段和数量控制手段。如果劳动力要素仍然严重供过于求,那么沉重的就业压力势必要求维系经济体原有格局,阻碍我国经济模式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否则,汇率定价机制放开和汇率波动加大,将直接影响到低端出口行业的生存,大量中低端劳动力的失业会接踵而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如果汇率体系不进行改革,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则难以摆脱美国利率周期的影响。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利的外部因素包括:第一,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经济复苏缓慢,产能过剩难以解决,我国的外部需求大幅下降并将长期维持低位;第二,投机资金大量涌入能源、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推升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反弹;第三,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和美元加息周期预期不断加强,资金大量回流美国,资金成本势必提高。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就是抬高我国出口产品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出口产品的需求。国际金融危机指明了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必须转向,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内需拉动。
三、我国提前到来的“刘易斯拐点”
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也是我国劳动力数量达到顶峰、人口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的阶段。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工业输出廉价劳动力。如果工业化进程已把剩余劳动力充分吸收,若要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这个临界点叫做“刘易斯拐点”,它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了尾声。根据蔡昉2007年的研究,我国将在2013~2015年达到“刘易斯拐点”。但是有迹象表明,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提前到来,或者已经非常逼近。
根据官方数据推算,我国在2010年大致处于18~60岁人口比重的最高峰,之后会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这个阶段60岁以上人口较快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抚养率和社会负担随之加重。由于以下原因,劳动力供给减少将会提前到来:第一,大部分城镇职工特别是制造业职工退休年龄低于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婴儿潮一代的农民工已步入中年、不再愿意从事高强度劳动;第二,国内缺少充足的与大学生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大量的摩擦性失业;第三,超时工作和过度透支体能,使绝大部分农民工很难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第四,80后的新一代农民工在工资和工作条件上有更高要求,不再像父辈一样愿意在工资水平极低、长期加班的企业就业。
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可以显示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转向。从2005年起,我国就逐渐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和生产活动萎缩,这一现象暂时被掩盖。但随着危机后中国经济的企稳复苏,2009年下半年开始,“民工短缺”问题再次出现。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3月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供给趋紧,工资水平较快上涨。2009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比上年增长3.5%,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比上年减少7.8%和22.5%。调查还表明,2009年外出农民工平均收入为1417元/月,其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长8.3%,达到1378元/月,逼近东部地区农民工收入1422元。
除了供给不足外,还有其他原因也推升了劳动力成本:食品、房价、教育等生活成本的上升;运输成本、户籍制度等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力供求在年龄和技能方面的结构性错位;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改善社会保障和福利等;劳动力技能要求的提高。
除了内部的不利因素外,我国劳动力优势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例如,印度这类人口结构更年轻的国家,或者孟加拉国这类更贫穷的国家。世界银行资料显示,危机造成的全球增长放缓已经加剧了贫困问题,预计2010年全球贫困人口将比危机前增加6400万人。危机还大幅减少了贫困国家的财政收入,符合世界银行融资条件的国家需要多达350~500亿的追加资金,才能勉强保持2008年的规划水平。中国劳动力优势将来很可能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取代。
“刘易斯拐点”到来后会怎样?未来随着经济继续复苏,劳动力需求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很可能长期保持,并触发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根据国际经验,日本于上世纪60年代末出现“刘易斯拐点”后,实际制造业工资水平持续大幅上涨;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刘易斯拐点”后,实际制造业工资水平同样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上涨。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较日、韩更为庞大,“刘易斯拐点”推升制造业工资上涨的幅度和速度都不会太高,但是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并很可能延续较长一段时期。人口因素对经济体的影响深远,但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虽然人们习惯上认为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将日本拖入“失去的20年”,但有的人口学家却认为,日本在1990年到达人口拐点,经济停滞的根源在于老龄化不可逆转,而不是广场协议。
四、“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经济模式、金融体系的变革
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将从根本上动摇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和金融体系的基础。过去,国家政策正确地照顾了低收入阶层的需求,通过金融体系支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出口行业的发展,成功解决了数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在,“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将政府从保就业的沉重压力中解放出来,使过去被锁住的相关金融制度改革得以重新启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消弱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减轻政府的保就业压力,释放金融体系改革的空间,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持续推高通胀水平,高利率时代来临。长期以来,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压低了国内通胀水平,甚至通过可贸易产品压低全球通胀率。未来,人口结构可能扮演相反的角色。国内劳动力市场发生趋势性变化后,不仅会提高国内物价水平,而且有可能向国外输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通胀必然引发国内货币政策的紧缩行为,再加上国外加息周期启动、金融监管的加强和杠杆工具的减少,所以低利率时代行将谢幕,高利率时代准备登场,流动性可能长期趋紧。
第二,削弱我国出口行业竞争力,修复国际收支平衡。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造成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潜在影响,再加上外需下降,贸易顺差将趋于收窄或者转负。以前我国持续、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很可能会逐渐向国际收支平衡收敛。低端出口行业将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产业升级或者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不可避免,相关行业的信贷风险随之增加。作为顺差下降的自然反应,我国外汇占款的货币投放也会随之减少。
第三,推升消费率,纠正国内经济失衡。我国低消费水平的根源,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太低,国民收入被更多的分配给了企业。企业利润提高的结果是扩大投资,居民收入提高的结果是增加消费。“刘易斯拐点”到来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劳动收入低和消费率低的矛盾,使经济增长更多的依靠扩大消费,降低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
第四,降低贸易顺差和汇率升值压力,加快汇率制度改革。虽然人民币汇率政策长期承受着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升值压力,但由于忌惮于伤害出口行业和减少就业岗位,汇率制度改革总是顾虑重重。强势经济体拥有更趋灵活的货币定价机制是大势所趋。当前,劳动力供求进入拐点区间,有利于汇率制度减轻对低端出口产业生存问题的顾忌,较快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五,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几乎完全被汇率政策绑架,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只能被动输入美国的货币政策,官方利率水平也只能追随美国利率周期。一旦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望得到实质性推进。
第六,推动银行信贷和监管方式改革。当前,我国缺少利率手段的货币政策调控,大量采用行政干预、信贷额度管理、准备金制度、发行央票等非常规手段,并且还要尽力消除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差异的影响。在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后,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必然更多地转向利率手段,银行监管方式有望更加科学、简化和透明。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顺应改革,转变观念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于: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具有通过市场交换形成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生产的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和优胜劣汰的机制,通过市场价格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机制,从而可以引导就业资源配置符合价值规律,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的要求。因此,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和贯彻价值规律,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政府从就业资源配置的台前退到幕后,把就业资源配置的主导权让位于市场,由市场规律决定就业资源的配置,从而使政府把主要职责和作用转向保持宏观就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必须顺应改革,转变观念: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因为它更深刻。改革既蕴藏着巨大红利,也是触动利益的事情,因此也是挑战。二要确立市场主导的观念。人力是资源,更是商品。既是商品,就应该进入市场,让其在供与求之间的自然流通中形成自身价值。三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自由、平等、公正的市场环境中,选择就业、参与竞争,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依靠市场,尊重规律
市场决定就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核心是让就业资源依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起来。为此,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供与需的关系。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始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我市而言,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想了不少办法、投了不少的钱。通过实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以及一系列就业、培训优惠政策。但是,用工短缺、熟练工短缺、技术工短缺、高技能人才短缺,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群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无法破解。究其原因,根本还是供和需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市场决定就业资源配置,让就业资源随市场流动,尊重市场规律,转变就业观念,政府、用人单位围绕市场干好各自的事,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途径。
2.训与用的关系。职业教育培训目的是为市场提供符合用工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即向市场供应产品);用工单位则从劳动力市场选择需要的人力资源(即选择产品)。虽然,政府实行职业教育补助,紧缺工种培训免费,培训经费直补企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取得一些效果,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训用脱节的问题。为此,在培训内容、方式、手段上,政府应该把主导权让位于市场,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幅度提高一线劳动者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水平、社会认可度上;放在做大作强培训机构上,放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上,做到训用结合,训用一致,出了校门可以直接进厂门,不需要二次培训即可跟班作业。
3.统与放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政府只承担“守夜人”职能,由此导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频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同时,普遍实行不同方式的政府干预,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政府干预不是要弱化或取代市场作用,而是要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讲道德、讲诚信的经济,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利己动机和竞争压力约束,而且要受法律、法规约束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约束。因此,只有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2008年底国家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出台,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了非常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随着房价的一路飙升,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力度加大,建筑市场劳动力出现较大缺口,使得劳务市场人工费一路走高,以前劳务公司找项目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而今的现实是建筑施工企业四处抓劳务为自己干活。同时也给以前提不上桌面的“成败劳务论”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只有储备丰富优质的劳务资源,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现阶段建筑施工承包企业劳务管理有三个趋势:一个是有施工经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没有施工经验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项目技术质量管理难度大;第二个是加班加点抢工的现象越来越少,工期违约问题越来越严重;第三个是成建制劳务队伍越来越少,包工头式(小老板带几个管理人员,将各分项全部或大部分分包给班组)的劳务队伍越来越多,劳务管理层水平越来越弱。
以上三个趋势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亟待建筑施工承包企业解决。
一如何解决劳动力经验不足,项目技术质量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第一个趋势是项目多,有经验的劳动力少,市场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由于市场劳动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劳动力价格一路飘升,使得一些赋闲在农村的劳动力看到了机遇,他们扔下锄头,扛起锤头,加入了建筑劳务大军的行列。
这一趋势既成事实,做为劳动力密集型的建筑施工行业,我们无法逃避,只能面对现实,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这一趋势使得建筑施工承包企业项目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对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施工现场劳务管理出现问题后,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不透彻,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么再大的力度,再强硬的措施也只能是无济于事。
随着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项目数量和大体量的群体工程日益增多,绝大多数施工承包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严重,项目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项目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不足和劳动力素质偏低的双重压力下,要想提高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平需要项目整个技术和质量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能够及时分析和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和质量问题。管理团队固然重要,但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更加重要,为了确保项目技术和质量管理受控,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作业人员端正态度非常重要。
劳动力进场后首先组织技术质量交底,进场交底不光是教会新进场的劳动力怎么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清楚项目的质量要求,并明确质量达不到标准将产生的后果。关键是通过交底让进场劳动力端正工作态度,让他们明白“工程质量好坏与自己的利益直接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劳动力的责任心、督促劳动力提高质量意识,施工质量自然会逐步提高。
2.施工质量管理反馈机制必不可少。
每个人都有惰性,就像能赚到同样多的钱,绝大多数人希望少花时间少费气力一样。作业人员也一样,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施工质量差,但是如果每次均没有人监督,没有人指出来,那他们也只会感到内疚,根本不会花时间和力气去改进和提高。长此以往,会形成惯性思维:这个活这么干就行,这个施工质量就可以。但是如果每次他干完活均有人将他的质量问题指出来,尤其是第一次,让他明白“质量出问题有人管、有人监督”,同时让他有羞愧感,下次他才能操心,才会花时间、花力气去改进,施工质量才能提高。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监督是一个长期的重复工作,绝对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二 如何解决工期违约问题
第二个趋势是30岁以上(70后)劳动力越来越少,30岁及以下(80后)劳动力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80后已经成为了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因为80后价值观是“实现个人价值”,他们基本摈弃了中国传统一直宣扬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品质,他们更加追求自我,每天工作时间变短、晚上不加班、不愿意每天都上班成了非常正常的现象。
加之现阶段不管是基础设施项目还是房地产项目,均追求短平快,合同约定工期往往不到定额工期的50%,工期履约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合同履约的最大障碍。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每天的工作效率下降,工期履约难度加大,同时由于不愿意每天都上班,所以不愿意组织流水施工,需要投入更多的周转材料。
因此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工期履约,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研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施工技术
研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的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需用量,辅助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是当今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发展品质、跨越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劳动力的依赖性太高,就土建工程来说,除去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5%左右,劳务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20%,而施工机械使用费仅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说明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对体力劳动的高依赖度将在近期和今后很大程度的限制企业的发展。在现阶段研发和引进先进模板支撑体系,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机械设备,才能加快公司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约建筑施工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对劳动力的高依赖度,建筑施工承包企业要想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2.增加周转料具等投入
工期要求紧、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不愿意组织流水作业,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增加模板、钢管、木方等周转材料的投入;现阶段企业必须重新测算和修订企业费用定额,在投标报价时提高周转材料费用。
此费用的增加幅度,必须由公司根据在施项目投入增加情况进行综合测定,并根据项目的类型进行归类、总结,使其真实反映项目投入增加情况,为公司的投标报价提供依据。
三 如何解决劳务管理水平低下问题
第三个趋势是成建制劳务队伍越来越少,包工头式(小老板带几个管理人员,将各分项全部或大部分分包给班组)的劳务队伍越来越多。这导致劳务层基本没有管理,质量意识淡薄;他们更关注价格,关注自己能否赚到钱。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中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原有的成建制劳务市场规模无法满足现阶段市场需要,建筑劳务市场无序发展所导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国家对劳务单位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国家层面的管理缺失是导致现阶段劳务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劳务普遍的心态是:只要干了活,不管好坏,我都不愁拿不到钱,因为有政府部门撑腰。国家赋予了劳务讨薪的权利,却没有约定他们应尽的义务,导致劳务公司责任心缺失,质量意识全无。同时由于现阶段劳务短缺,各劳务公司都不愁找不到活干,助长了劳务公司不重视自身管理的气焰。
国家层面的监管建筑施工企业无力改变,建筑施工企业只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其实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评定一个劳务是好还是坏,关键要看该劳务有没有自己的劳动力。本人认为现阶段一个劳务有自己的劳动力,能够随时调动,配合落实项目的各项工作,就是一支好劳务。这对项目部的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现阶段劳务管理要受控,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项目各岗位管理人员必须配备齐全,而且还得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督促和帮助劳务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指导劳务干好各项工作;
2.加强施工过程监督和过程管控,将管理的触角深入到作业人员层面,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掌控力度是现阶段劳务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