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

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31 10:28: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重要性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对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

1.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够明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够明确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知道,幼儿教育的对象与其他的受教对象不同,幼儿音乐教育有其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的目的性更强,应该认识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目的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各种有趣的音乐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幼儿分享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幼儿音乐素质的发展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而这种幼儿园音乐教育目的的模糊给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较为陈旧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依然沿袭着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音乐理论灌输与音乐知识强化依然大行其道,这显然与幼儿的年龄是不相适应的。幼儿正是心智发展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音乐的理解还处在懵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音乐教学的实施中,采用音乐知识灌式的教学显然是不恰当的,拔苗助长式的音乐知识化教学不仅不能让幼儿的音乐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相反还会造成幼儿对音乐的厌倦,不利于幼儿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点说,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是对幼儿的一种折磨,这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是极其不利的。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的开展是幼儿学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学前教育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幼儿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如果轻视幼儿音乐教育,那么幼儿的素质教育实施也就无从谈起,并且音乐教育本身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的教育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彼此关联、互相影响、相互促进,过分突出任何一种教育而忽视另一种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性。

2.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开展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幼儿的动作与情绪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是幼儿参与生活实践的极好机会,幼儿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身体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了,音乐的感知力也随着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地增强,在音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的心智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丰富了幼儿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3.对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篇(2)

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是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是围绕更好地传播西方古典音乐开展的,虽然我国音乐教育在借鉴中有创新,但在师范院校开展的音乐教育中,从乐理知识到演奏练习基本还是以西方音乐为蓝本进行教学设计。以和声理论这门课程教学为例,教学还是在借鉴西方古典和声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体系能够适应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很多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品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音乐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体系,就显得与时尚脱节,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最重要的是,这种借鉴而来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方式无法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同样,也无法有效适应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而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音乐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与时尚结合起来,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途径,将对于未来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

(一)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音乐文化本身就是随着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们的审美品位的变化而变化。现在音乐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虽然与传统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更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因此,音乐教学要获得发展,必须紧跟时展,紧跟音乐文化的发展步伐,进行音乐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作为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也需要将现代音乐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对现代音乐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和研究,不断创新音乐教育,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有效培养音乐教育人才。

(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师范音乐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他们极力推崇流行文化,喜欢跟时尚,喜欢流行音乐。而在传统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恰恰缺乏这种流行元素,音乐教育重点是传播一些声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美声、民族唱法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感觉这种教育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感觉这种教育内容不够时尚,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但如果师范音乐教育能够引入流行文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更有效地传播现代文化思想

流行音乐不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手法独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更重要的是,流行音乐与时尚挂钩,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能够有效地传播现代文化,传播现代思想。流行文化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亲民性和娱乐性,因此,在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现代文化思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的需要。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有效完善音乐教育,有效地进行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承。

(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需要

流行音乐引入教学,能够使学生有效认识到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通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教育比较,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两种文化的优缺点,可以有效丰富音乐教学方法,对于开启学生的创作天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审美心理和审美品质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

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在毕业后基本都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他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中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限,他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最有感觉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因此,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要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一番事业,就需要掌握流行音乐教学方法,能够把自己在流行音乐的学习中的体会更好地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对中小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中小学生对流行音乐优劣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优劣,从而有效促进自己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农村音乐;学前教育;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儿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改进、发展和提高学前音乐教育,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受到公平的接受教育。经过大力的推广和普及,儿童学前音乐教育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儿童学前音乐教育还是没有得到大的进步,教育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个人在各个阶段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包括学前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等,每个教育阶段都有其规律,在这些阶段中,学前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前教育是根据幼儿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制定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体制,儿童能够通过这个阶段来确立基本的兴趣爱好,学会基础的生活习惯,这个时期对儿童将来的目标和人生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种,从广义上来讲凡事能够提高幼儿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并且帮助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都可以称为是学前音乐教育。音乐是儿童的朋友,儿童在聆听音乐时能够学会和他人合作与分享,能够学会灵活地运用并控制自己的器官,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精神世界,展开记忆、想象、感知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音乐具有美化心灵的作用,儿童受到音乐的熏陶后,可能会受到启发,形成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同时,音乐对于帮助儿童增强身体敏锐度也有很大帮助,可以在音乐中体会旋律,产生美的享受,树立良好的听觉意识,对声音有个模糊的分辨印象。二、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思想落后

对比城市的学前音乐教育,农村音乐教育首先在思想方面就没有与时俱进,与我国整体的教学思想有所差异,从幼儿时期开始,学校就将学生的文化成绩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给学前儿童形成了无形地负担,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发育。很多幼儿园的园长对于音乐教育不是很了解,甚至有部分幼儿园没有开设音乐课,除了资金、师资力量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学思想落后,思想没有与时俱进导致学前音乐教育城乡差异越来越大。

(二)设备不齐全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城市幼儿园是配有音箱等设备的,并且还配有简易的乐器,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尤其是没有开设音乐课程的幼儿园,连简易的乐器都无法供给。在音乐教材上,没有正规系统的音乐教材,而课程的教育方式仅仅是由任课教师来自行安排,设备的不齐全给幼儿学前音乐教育来带了很大的难度,一些音乐舞蹈课、音乐美术课等交叉课程也由于没有配套的教材而无法具体展开,只能开展一些与课程无关的活动。

(三)师资力量落后

农村学前音乐教育除了思想落后、设施不齐全外,教育水平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师资力量落后。很多的音乐教师“身兼数职”,同时担任舞蹈老师、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自身素质不能满足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甚至连幼儿教育资格证书都没有,没有认识到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儿童学前教育程度相对落后。

三、提高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对音乐的重视程度

农村幼儿园需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可以针对农村学前音乐的重要性展开一次探讨,和农村教育者共同探讨学前音乐的学习价值。但是对于学前音乐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信农村的教育者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对国家而言,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大力扶持农村学前音乐教育建设,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农村学前音乐教育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加强音乐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

虽然我国的各个机关已经加大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以保障音乐教学能够正常运行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难免会出现对边远地区的学前教育有所忽视的状况。最常出现的状况是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音乐教育设施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音乐教育设施相当,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前音乐教育设施十分落后,连最基本的沙锤等简单教学工具都没有。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保证幼儿园中起码要配备最基本的教学工具,如教材、音像资料、书籍等。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农村学前教育对于音乐教师是十分缺乏的,面对音乐教师短缺的问题,相关部门展开对音乐教师岗位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让专业的音乐教师加入到学前音乐教育的队伍中,增强教师的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音乐教师队伍,为农村学前教育作出贡献。

(四)课堂教学的改革

农村学前音乐教育对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教育方式就不能仅限于单纯的教学,教学方式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对教学进行改革时,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音乐教学方式,从中总结出一些适合当前教学的观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并且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入艺术实践,让儿童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四、结语

通过对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农村学前音乐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改善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进一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让农村的儿童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立平.吉林省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的改革措施[J].黄河之声,2015(12).

篇(4)

论文摘要: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目前,农村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对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农村学校为了缩减财政支出,尽量聘请代课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教师工资较低。而一部分音乐教师也因没有课,在年终考核时没有机会参加考核,这些导致一些音乐教师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有些老师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转教语文或数学,导致音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的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在较偏远地区一些农民的生活还有问题,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学习知识、学习音乐。即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音乐,他们觉得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所以,学校一方面考虑升学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家长的“重望”之托,它们以抓学生成绩为主。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一些学校拿教学成绩作为老师的考核标准,一些老师用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这一连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会让学校、教师、学生都觉得走到哪里都是文化课最重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

作为中小学生,他们还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学校讲升学率,家长期望他们跳出农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也会重视文化课。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他们应该多了解、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

因此,在农村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模糊的。

3.师资力量缺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支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现在,农村较少数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而那些专职的音乐教师,也会因为教学设备不完善而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

二、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农村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所以,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向前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还不够好。要对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随之改变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当各方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2.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来筹措农村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3.优化农村音乐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且目前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首先应该稳定在职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音乐素质。发展有音乐爱好的其他课程教师,鼓励他们加入音乐教师的队伍里,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壮大农村基础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当然,单靠农村音乐教师的自我补充和自我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到农村去作讲学、作兼职,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了解农村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师,然后再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便不至于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同时要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毕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少部分,城市学校所需的音乐教师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对于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

篇(5)

关键词: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于一体的教育。李岚清同志曾说:“美育教育是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1〕音乐教育堪称心灵的净化剂,它通过培养人的审美观,继而对整个人产生全面影响,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具体到综合类大学的音乐教育,其教育成果的提高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综合类大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美育的积极作用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动。音乐教育主要是以音乐的形式将美传递给人们,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并逐步提高人们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指导大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从而感受乐曲中的欢愉、忧伤、激昂或感动,领悟每个音符所传递的情感,从而触碰到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的情感和意境,并最终在乐曲中得到美的享受。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将美的内容传播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接受并喜爱这一形式,并将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内化为个人的艺术修养,从而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审美习惯和符合自身知识结构的审美理念,并促成内心审美的和谐发展,甚至升华到洗礼心灵的功能境界。(二)音乐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视音乐为培养人们高尚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对德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古至今,音乐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道德素质及修养的有效途径,音乐的育人思想也长期被人们所提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逐渐成熟的时期,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极易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毒害。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犯罪现象的发生概率会随着音乐的健康程度发生波动,所以,加强美育对于引导大学生认清美丑、是非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重大,它典雅高贵、优美纯净,包含着歌颂美好、赞颂人生的内容。聆听高雅音乐可以提升品格、净化心灵。总而言之,在培养大学生品德方面,音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对智育的积极作用

巴甫洛夫研究表明,人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功能,如果能够合理调整大脑的工作与休息,将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反之,将会严重阻碍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说:“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我脑中那些已衰弱的部分就会保持它们的生命力;如果失去这些爱好,无疑就会失去一部分幸福,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及创造力。”〔2〕钱学森同志也曾说过,他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艺术家夫人。他认为:“只注意逻辑思维,就易犯了机械的、片面的毛病,导致缺乏整体的认识。”这些实例足以证明,音乐是保持生命和智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既可以发展大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自我认知、社交、创造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展大学生的各种潜能,又可以平衡左右大脑的功能,发挥其创造才能。

(四)音乐教育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人的内心感受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比如,愉快的心情可以积极改善和加强人体的活力;反之,憎恨、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则会使神经系统受到干扰和刺激,并给人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例如,欣赏作曲家冼星海所创作的《保卫黄河》时,伴随着惊心动魄的音响,听众一方面会为之热血沸腾,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感同身受地使人格高尚起来。正像贝多芬所说:“音乐之于心灵,是比一切智慧和哲学还崇高的启示。”作曲家正是运用了这种对应的逻辑关系,通过精妙的音乐沁人心脾,实现了乐曲与精神的高度融合。

二、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综合类大学的音乐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第一方面,从教育观念来看,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中包含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认识,正是这样的认识也促使了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第二方面,从教育实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我国部分综合类大学通过设置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如音乐学院等负责学校的音乐教育,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第三方面,从教育对象来看,音乐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音乐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也持同样的意见,认为音乐对于逻辑思维主导的他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针对目前综合类大学的基本状况,应全面构建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课程,例如,进行特殊的教学改革实验、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等。

三、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内容改革

我国高校的普通音乐教育长期处于教学专业化、技术化的误区,即利用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求大部分大学生,最终的考核评价也严格依照专业音乐教育进行。毫无疑问,这种做法促进了大学生整体音乐素质水平的提升。但在另一方面,“填鸭式”、强制式的教学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引发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反感,进而影响普通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把握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部分综合类大学对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和相应的课程构建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培养目标脱离市场需求、课程架构不协调等,都是构建音乐教育内容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

鉴于音乐教育服务的对象有所差异,且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创作与实践能力,综合类大学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本着以公选课为主、特别课为辅,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公选课为例,它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相应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因而必须要考虑到大学生音乐素质水平不一的情况,通常可以开设“音乐入门”“怎样识简谱和五线谱”“中外音乐鉴赏”等课程,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一定音乐学分或选修一定数目的音乐基础类课程,强力助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那些具有艺术天分的大学生,可以开设不同门类的特别课或者跟随固定教师学习,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对于学校而言,这种方式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单单在于这些大学生可以为学校争得荣誉,更是因为这部分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榜样作用。站在某种角度看,这些大学生将会成为校园艺术(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与发起者,为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为他们的艺术天分负责,为他们提供一个升华和表现的平台,并针对这部分大学生的兴趣特长,将声乐、指挥、高难度乐器等内容加入到特别课的学习中去。

(二)音乐教育内容改革策略

1.课程内容安排更加广泛

音乐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广泛的,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音乐鉴赏与创作以及音乐文化三类。学习音乐,首先要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和具备一定的音乐实操能力,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我国综合类大学普通大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偏低。据相关报道显示,超过60%的在校大学生缺乏对音乐基础理论的认知。时下,大学生普遍沉浸于流行音乐之中,对高雅音乐、传统音乐“听不懂、看不懂”,更不用说赏析其中的内涵。审美离不开必要的认知。马克思就曾说过:“对于辨不清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并不是他所能涉及的领域。”可能这句话略显偏激,但是确实表明了音乐基本素养的缺乏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行为。其次,音乐是一门实践性的艺术,它从人们长期的情感表达与内心吐露行为中演化而来,可以说,人的情感与心灵在音乐实践中得到了升华。正如托尔斯泰曾经在听到了《如歌的行板》,感受到了人民苦难的内心一样,若想充分地了解音乐,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实践基础。教师通过在音乐教学中安排一定的音乐实践内容,如音乐赏析、交流情感、共同创作等,能够使大学生在真实的艺术体验中领略音乐的细节与美,同时,具体的实践过程也会无形地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最后,音乐教育课程内容还应该包含艺术批评、艺术相关以及艺术史的研究。很多院校忽视了这一点,但是这一方面恰恰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音乐体系,促进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所在。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在大学阶段弥补之前高等教育的遗憾,让大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这既是多元化社会面向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实际需求,也是高校出于完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课程内容组织趋于整体,更具综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前行,人们愈加意识到音乐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技术化,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眼下的音乐课程内容组织上,应当淡化课程个体之间的界限,强化整体的关联性,这是未来综合类大学音乐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向。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将几门具有明显或潜在关联的课程有机地联合起来,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它能有效地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独立与重复。同时,大学生在综合教学中可能会接触到单一课程中难以发现的潜在问题,既增加了文化信息量的积累,大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以更加具有综合性的方式获得强化。根据上述观点,当下综合类大学的音乐素质教育可以考虑以一门课程为主体、关联课程内容为辅,如在进行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时,可以凭借乐理、歌唱、鉴赏、音乐史等音乐教育内容之间的一般规律,将审美对象的某一构成要素视为中心点,通过关联课程之间的整合学习,让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完整的音乐艺术体系。综合类大学毕竟不是专业的艺术院校,且普通大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兴趣接触音乐,因而综合性的音乐课程内容组织为大学生群体营造了一个广泛关联、整体的学习平台,在引导大学生多角度思维、开拓眼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课程内容植入更加多元化这里主要是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音乐教育体系。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却长期处于从属地位,造成了传统音乐教育形式及文化不受重视的现状。为了传承优秀中国音乐文化,应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音乐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民族音乐鉴赏及中国音乐展示等课程,这种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才是最全面、最合理的。再者,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是内容多元化的重要表现。音乐的发展几乎贯穿了人类所有的历史阶段,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文学、宗教、哲学等因素的影响,甚至与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涉及了这些领域,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构架才会是完整的。音乐教育绝对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作为艺术,音乐有着传播和开放的天性。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通过系统地组织音乐节、歌手大赛等活动,一方面为整个校园营造了浓厚的音乐氛围,同时也给予了部分有兴趣、有天分的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深化了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类把握和认识客观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字,二是数字,三是音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但在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相应的课程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及统一的课程标准。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的构建合理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思路仍需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观察、总结,充实这一构想,以期对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范晓荣 王俐茜 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95-02

音乐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它不仅具有相应的教学作用,更多的是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过去,我国教育水平比较低,过多重视重要科目的学习,忽略了音乐这个审美类课程,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缺少对事物的审美,缺少思维和素养的提升。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从学校对音乐课程的规划、从教师对于音乐知识的讲解方法、从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等方面进行改革,是带有积极推进作用的,可以把音乐真正带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让他们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改革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积极调整学生的不良心态,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对过去传统音乐课堂进行全面革新,取优去糟,把音乐的优势全面带到课堂中,从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

一、音乐改革对学生的促进意义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促进学生心灵升华。我国的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音乐的熏陶和教育,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模式都是锻炼学生对于音乐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传统音乐有着优美、和谐的旋律,较为简单的曲谱可以演奏出非常美妙的乐声;现代音乐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把传y与现代相结合的音乐课堂则使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全面升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传统的韵律让学生身心舒缓,而流行歌曲又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改善紧张的学习氛围。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印象。[1]

(二)正确看待音乐教育,让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应该重视音乐教育改革,重视音乐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评价一位学生是否优秀,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整体实力,而非学习成绩的好坏。这就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音乐改革不单单是对知识内容进行改革,更多的是对授课方式、课程认知、音乐内涵传授方面的改革,从根本上重新去认识音乐,教会学生真正懂得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有所收获,培养每一位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设施,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利用音乐的力量感染学生的心境,缓解紧张的学习,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只有这样,我国音乐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真正得到发展。[2]

二、我国学校音乐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教师都认为音乐课是一门多余的课程,往往会采取一些手段减少学生上音乐课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们对音乐的热忱下降,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也逐步消失。

(一)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而今,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单一、枯燥、乏味,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陈腐的。他们认为,只要按照教学大纲把音乐教给学生就可以,采取的都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只顾讲课,学生只顾听课,双方缺少交流。学校对音乐课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措施,这就造成了音乐教师不重视教学水平,学生不看重学习效果。此外,很多音乐教师都是音乐学校毕业,而非师范类学校毕业,这些教师缺少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往往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时候讲课过于刻板,缺少灵活性,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音乐课没有渴望。[3]

(二)课堂教学内容现状。在我国音乐教育方面,音乐一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这样的现状,也与课程内容单一、死板有着密切关系。音乐书本所选取的内容是丰富全面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却是枯燥乏味的,很多音乐教师缺少对知识内容的梳理,不会把音乐同生活相联系,这样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对一些音乐基础知识都不了解,这也造成了学生更加不喜爱音乐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音乐教育逐步退化缺失。[4]

(三)学生心理需求现状。学生的本质是热爱音乐的,他们希望借助于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排解心中的忧虑,释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但是,如今很多学校安排的音乐课都是根据大纲要求开设的,而非真正从学生的需求角度考虑,不顾及学生的内心渴望。平时课业的繁重在学校得不到舒缓,回家又要面临较多的作业压力,这样的学习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很多音乐教师也缺乏主动性,对于课程的讲授都是应付的,没有真正为学生考虑,这样的教学心理也是导致学生缺乏音乐兴趣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推进音乐改革,改变学生枯燥的学习状态,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5]

三、推进音乐教育改革有效实施的策略

音乐教育改革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它可以把音乐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全面普及素质教育,让学生们真正走进音乐、爱上音乐。音乐并非是只有专业人员才可学习的,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接受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多一项爱好,多一种改变自我的调节方式,让音乐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真正了解和认知音乐。[6]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好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效率得以提高的主要手段,要想彻底推进音乐教育改革,就必须先改变教学模式。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作为教学重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例如,借助电脑授课,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歌手图片和歌曲,为他们播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改变他们对音乐的错误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讲解一些音乐典故,通过故事来介绍音乐的由来和基本内涵,利用这样的趣味性授课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让他们不与社会脱节,又让他们不遗忘传统音乐。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中学习音乐知识,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爱上音乐,喜欢音乐。[7]

(二)丰富教学内容,改善课堂氛围。音乐教学内容是整个音乐课堂的核心,也是改革的关键点。教学内容涉及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这两类音乐的改革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古典音乐,教师要选择一些适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例如,让学生观看古典歌剧,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来认识古典音乐,这样的教学内容会带给学生别样的体验,提高他们对于古典音乐的认知;同时,在现代音乐教学上,要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音乐进行讲解,可以开设一些课堂活动,如让学生们自主演唱歌曲,通过学生们的演唱,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学好现代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锻炼学生的音乐演唱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和水平。[8]

(三)满足学生需求,提升教师认知度。推进音乐教育改革就要提高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认知程度。对教师严格要求,鼓励教师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改善课堂的气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有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才会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授课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素材选择,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教师还可以选择接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歌曲进行赏析,或者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审美修养的音乐进行讲解,从而锻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态,更好的面对未来。[9]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我修养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对于有特长的学生,音乐又可以成为其一项技能;同时,音乐教育也是学生繁重学习压力之下的一剂良药,可以全面放松身心,拓宽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音乐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和发展音乐教育,才能培养出思想和学习成绩双重优秀的学生,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美好。[10]虽然在改革的路途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要寻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改革道路,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音乐来帮助他们舒缓紧张的学习情绪。针对每个阶段的学生,学校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合理的音乐课,选择正确的教材,把音乐改革全面落到实处,提高整体音乐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牛学琴.德国音乐教育模式对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作用[J].大舞台,2013(9).

[2]王文澜.国外音乐教育改革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13.

[3]张晓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J].东北师范大学,2014.

[4]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瓶颈与突破口――再议高校音乐多元化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

[5]冒小樱.浅谈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重大关系[J].黄河之声,2013.

[6]黄崖云.新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研究[J].音乐探索,2014.

[7]李东华.浅谈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8]李越平.新形势下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构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4.

篇(7)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25-01

通俗而言,视唱练耳就可概括为唱和听,其中,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是其两项核心内容。所谓视谱即唱,它旨在培养音乐学习者根据乐谱要求准确无误地唱出歌曲的音调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视唱的过程强化学习者对于节拍、调式等的认识。而练耳则着重训练音乐学习者的节奏辨别能力,以加深其对于音乐的听觉和记忆。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也是必须掌握的关键环节。科学的视唱练耳,能够有效提升音乐学习者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强化其乐感和表现力,使其在高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下更好地驾驭音乐。

对于音乐教育而言,视唱练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学合理的视唱练耳往往能够使得音乐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言之,视唱练耳能够有效地提升音乐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和掌控力,并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作为基础环节,贯穿于教学即发声练习与作品试唱的始终。如何在扎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提升课堂效果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使音乐课堂生动、具体,就必须首先建立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深入地讲解乐理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面对生疏的乐曲,学生很难发现其中的美妙,也就无法投入到音乐之中。对于此,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引入视唱练耳,通过学习掌握音乐语言要素,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对音乐作用进行听辨、理解,实现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二、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掌控力

视唱练耳旨在强化学生听觉,促使其正确辨别音调高低、长短、音色等的同时训练其读谱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帮助学生接触和掌握丰富的音乐词汇,从而使学生准确感知音乐,更好地掌控和驾驭音乐。

具体而言,提升音乐感知力和掌控力的关键就在于乐曲节奏和音准的把握。其中,节奏可谓是支撑乐曲的骨架,是整个乐曲的灵魂与脉搏,但凡音乐,都不可或缺鲜明的节奏。

三、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要将乐谱变成悦耳动听的乐曲,使听众感受到曼妙的旋律、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就必须通过表演者的演奏,将声乐作品传达给听众,从而实现声乐作品的创作意义和创作价值。要将音符变为传递情感、流露心声的实际音响,就必须融入表演者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最大化展示声乐作品的魅力。

所谓音乐表现力,是指演唱者对于乐曲的自我理解和解释能力,就是“识谱”能力。对于演唱者而言,即便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也离不开对乐谱的准确认识。

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音乐词汇,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于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贯彻音乐素质教育理念

音乐素养是一个人对于音乐的听觉、记忆、想象、情感、审美、节奏、旋律等诸多方面的内在渊源,除了需要先天的禀赋外,音乐素养的形成更需后天环境和教育。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这一活动就是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不仅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更决定着音乐能力和水平。它注重对音乐听觉的发展和音乐语言的积累,从而使学生具备敏锐的听觉和过人的识谱能力,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节拍感以及速度感,形成自我的内在听觉。

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崇下,音乐素质教育凭借着特殊的美育、德育以及智育功能成为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视唱练耳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不仅承担着挖掘学生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热情的职责,还肩负着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强化学生审美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的使命。

五、结语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也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热情,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推动下,视唱练耳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