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风险论述

财务风险论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29 09:54: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风险论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风险论述

篇(1)

当前在我国举债是高校的主要筹资方式。采用信贷筹资,在负债期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利率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贷款利率出现增长变化,利率增长必然给高校带来资金成本上的压力,尤其是当高校的举债数额巨大的时候,就算利率轻微的变动,这也将会给高校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负债结构单一风险

与企业外部筹资相比较,高校的外部筹资方式就少得多。企业可以通过借债、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方式从企业外部去筹集企业所需资金,而大部分高校都是非营利性法人,其筹资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学生学费、银行借贷和高校内部的自发性负债筹资,其外部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借贷和校友的捐赠。从财务学上讲,通常筹资方式越单一,那么高校对其的依赖性就越大,相应的资金提供者的议价能力就越强,高校的面临的筹资风险也就越大。

内部控制不力的风险

要有效的减低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部分高校的财务工作存在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等现象,高校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等问题相当严重,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甚至很多高校还没有成体系的财务制度,其财务管理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没有依据可依、没有规章可循,这同样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的原则

从根本上讲,高校财务风险的管控是高校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并逐渐成为高校整个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高校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其主要原则如下:

(一)风险预防与风险处理相结合

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中,风险管理主要有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预防、风险识别、风险处理、信息与沟通等管控活动,并越来越重风险的预防和预警机制。但由于风险控制主体自身能力的限制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高校某些风险损失的发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高校采取一定的策略措施进行风险损失的处理,在风险处理中主要有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接受和风险回避这四种处理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高校选择何种风险处理方法主要根据高校的风险接受能力和其风险偏好来决定。在高校风险管理实务中,只有将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降低高校财务风险,实现财务收益的最大化。

(二)长短期利益相结合

高校要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应该重视其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结合。部分高校为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大量斥资修建新校区,使得学校的财务陷入困境。还有部分高校心存侥幸,想到学校是政府办的,数额再大的债务最后也有政府买单,又是心大胆大大肆盲目新建基础设施和铺张浪费,这将不利于学校长期健康的发展。加之,各高校的领导都实行的是任期制,很多领导只是关注自己在这个职位上的成绩,为自身短暂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伤学校的长远利益,导致高校发展过程中,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严重失衡,因此高校在控制财务风险时要兼顾长短期利益,促使高校长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高校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同样涉及到国家、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等主体的利益。高校财务风险的管控措施应该是这各方利益最后权衡的结果,因此任何一种只顾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管控措施都将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管控的整体效果和效用。学校本身是为学生服务的,而目前存在一些高校本着“只要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就万事大吉”的管理理念将大大阻碍学校的发展。

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个高校的制度就像一个国家的法律一样,它在高校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如果一个高校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一个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就没有规章可循,很多时候就会导致唯领导是从、唯权势所依,高校的员工千方百计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规避高校的风险管理要求。当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的一切活动都以相应的制度做依据,不管它是谁,一切都是制度说了算,那么可以有效地减少财务舞弊,降低财务风险。

(二)研发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要想做好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那么先进的管理工具必不可少。先进的管理工具具有系统性强、使用方便、各个模块协调性较好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管理工具的数据具有不易被没有权限的人更改的优良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操纵失误的可能性。先进和完善的管理系统,通过纵向将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连接在一起。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应用软件,在高校本身就是软件高手云集的场所,学校可以利用人才优势结合高校自身实践研发风险管理的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通过现金的管理工具可以把风险管理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桌面上,这样便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执行。

(三)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实际上就是高校的预算治理机构体系。只有有了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高校才能编制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预算,才能保证制定出的预算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反馈。健全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从上到下一般包括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机构、预算执行机构和预算监控、考评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将预算的制定、执行和监控相结合,预算体系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另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实际情况超过预算的水平,因此高校还应该做好预算外管理工作。

(四)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财务风险管控效果的好坏。在当下,高校的理财环境瞬息万变,高校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唯有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财务人员和风险管控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组织财务人员在采风险管理做得较好的高校进行考察学习以及在职业团体中去参加培训。当然,对财务人员除了提高其专业素质外,还应该提高其职业道德。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都是不能仅靠法律制度、规章政策来规范和约束的。因此,在高校财务活动中要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和减少舞弊,提高财务人员和风险管控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营销策略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种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使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异的不确定性。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一下几类:第一,房产项目投资风险。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就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房地产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项目环境很复杂,因此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第二,房产项目筹资风险。项目筹资风险是指房地产项目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举债,增加了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潜伏着不能还本付息或资不抵债的可能,以及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导致账面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另外,当前筹集资金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如果资金筹集不当,就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第三,项目资金回笼风险。资金回笼风险主要是指在房子开发成功后,在向公众出售的过程中,由于出售成功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房地产项目在回笼资金的时候,可能会受到结算方式、信用政策、催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回笼全部或部分资金,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一、建立规范财务管理体系

1、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提高企业效益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和利润为起点,采用倒推、预测的方式对年度及未来经营战略的精确规划。建立全面预算机制、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考核与分析三大方面的管理体系。(1)将企业划分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的三级责任中心,构建项目预算、资金预算、财务预算三大预算板块,分别对年度目标成本计划分解、汇总、审批、执行,打造精细化成本控制新体系。(2)实施上下互动,反复沟通的预算编制,各责任中心按照预算委员会批准后的预算严格执行,财务部门对预算外成本提请决策层进入特殊审批程序。(3)实现月度分析、季度考核、年度总评,各责任中心实际业绩与设定的预算指标对比,与激励和薪酬制度挂钩对其业绩进行考核。

2、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完善资金管理体系,需要从实行资金预算及信息化管理和合理筹集及加强资金的日常管理方面入手。

(1)资金预算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一切资金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将年度资金预算、月度资金预算、月度资金预测、月度资金计划、日现金流量表有机结合。在会计核算系统与网上电子银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包含资金预算控制系统、资金结算控制系统、资金分析决策控制系统和资金全程预警系统在内的网络资金控制平台。(2)资金筹集及日常管理方面,首先是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融资成本,根据融资计划的时点、额度、特点、要求选择融资渠道,在保证完成融资计划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融资,然后是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额度标准,加大对应收等在途资金的催收力度,减少风险,降低资金使用和管理成本。

3、改进财务管理体系

(1)各级审批人需基于合理授权,对合同评审、成本费用支付等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责权利合理配置。统一各会计主体的财务数据记录和归集程序,结账与会计报表编制和上报程序,实现成本会计科目设置与造价口径的统一。(2)进行正确的成本项目划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产品的成本结构,又便于分析研究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特别是建安的成本,如果是分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随时了解付款情况和工程进度,并为工程的决算提供资料。(3)将会计核算与全面预算体系紧密结合,在各预算主体建立成本管理核算体系,按管理会计核算程序和规则编制会计报告体系,支持管理层的经营决策行为。

二、强化重点环节成本控制

1、强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

(1)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既受到经济形势的变化造成的影响,也会受到政策形势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开发项目时要建立集体的审议联签制度,建立项目实施及决策责任制度,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2)财务部门切实测算拟建项目的内含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前期财务指标编制项目计划书,并筹划税务和筹融资、投资方案,确定初始财务目标成本。(3)立项阶段应做好各种组织筹划实现项目筹建阶段的低成本规划。

2、强化规划设计成本管理

(1)利用成本预算实施限额控制,把设计费的限额与设计质量挂勾。(2)强化方案优化措施和图纸会审,相关部门充分分析和论证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最优化。(3)强化内部复审制度,加强对规划报批、桩基、图纸、功能材料、装修变更等可控设计成本的严格审核。

3、强化招投标成本控制

(1)优选投标单位,各招标部门应建立承建商、工程监理、材料及设备供货商名册及资料库,招投标工作小组审核、考察、评估、筛选至少三家以上投标单位参与招标审查。(2)规范招标文件,各类合同的招投标书内容应包含工期、工程造价或取费标准等格式化条款。(3)加强评标和定标管理,工程部门和造价部门应仔细审阅投标文件,做好对工程造价因素的充分预测、分析、评价。

4、强化变更签证成本控制

变更及签证重要的是事前控制和流程管理。在项目设计前期应全面、准确的分析论证其规划与定位,尽量避免在施工中的重大设计调整;变更前,须利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资源,就变更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做出分析评价。变更及签证管理控制体系应明确操作流程及责任权限,加强变更的内部监督与控制。

5、强化销售成本控制

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费用中,对于重大广告的支出要实行集体的审议决策制,对普通的广告除进行预算控制、总额控制外,还要在每年的年末将广告支出和社会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制定下年度的预算。

三、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

考虑到房地产企业存在投资、筹资、资金回笼等类型的风险,而且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从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1、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环境变化和适应能力

企业面对环境变化要及时做出反应,为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好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进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加强房产项目员工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不仅仅存在于财务管理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风险管理不是某些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的工作,必须提高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部门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但要控制财务风险,还必须取得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3、强化项目财务控制制度

财务控制制度是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内控制度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利于财务风险的控制。

4、加强对于内部的控制考核和检查

房地产行业为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并且不断进行完善,在企业内部必须组成由最高决策人为领导的,以财务部门为主的内部控制小组,对内部的制度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检查,检查内部的控制制度执行的情况,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某项制度没有执行或者无法完全执行,要分析原因,并且估计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严格执行控制制度的应当给予奖励,对违章违规的必须处罚,只有奖罚分明,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5、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策略

在实施房地产的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销售,虽然房地产市场目前的销售情况仍然处于上升的阶段,购房者的需求量也较大,但是同行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并且购房者在进行购房时回对比多家房地产企业,会优先选择品牌价、信誉好的企业。如果忽略了销售策略,不考虑项目的资本使用效率,就会为项目开发造成风险。

参考文献:

[1]徐春静.试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02期.

篇(3)

[关键词] 财务风险 财务危机 恶化

近年来,企业因财务风险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己屡见不鲜。但任何企业的危机都是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认识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财务风险、财务危机的界定、成因及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的界定

关于何为财务风险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没有债务,则不存在财务风险。Altman(1990)综合了学术界描述财务风险的四种情形,分别为 (经营)失败、无偿付能力、违约、破产。

2.财务风险的特征。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2)全面性。即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4)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5)权衡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的成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成因与内部成因。(1)外部因素。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称为系统风险,它对所有企业都发生作用,是企业自身不可控制的。这些因素有:市场变动;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税收政策变动。(2)内部因素。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产生的财务风险称为非系统风险,它是企业的特有风险,由企业自身承担。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在财务活动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形成财务风险。

二、财务危机

1.财务危机的界定

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顾名思义,处于财务危机状态的企业必然陷入了财务困境,这类企业要么连年亏损,要么经营不畅。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的一种极端表现。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后,其财务危机是有程度之分的。从财务危机出现的那一时点起,直至公司破产都属于财务危机过程。

2.财务危机的特征

(1)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放、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2)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但也有相当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3)多样性。财务危机的多样性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企业经营环境多样化;企业经营过程多样;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4)灾难性。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3.导致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因素分析

使企业经营管理陷入财务危机的因素是值得探讨研究的,兹以“管理矩阵”表说明如下:

上市公司从管理矩阵来看,就像地球的经纬,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要,忽略某一环节就可能出现相关的问题。这些类别中所潜藏的财务危机问题有:自发性的财务危机(竞争力的财务危机);经济循环性的财务危机;经济政策性的财务危机;体制性的财务危机。

三、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关系

任何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很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可见,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不同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点其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也有所不同。显然,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必然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而具有财务风险的企业不一定陷入了财务危机。因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必然面对;而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企业若能在有效期间内采取化解措施,就能降低财务风险,摆脱财务危机;若企业面对危机束手无策,或措施不力,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可用上图表示: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财务风险

一、上市公司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价值评估系统不成体系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资产要在整个资本市场中进行运行,对企业的负债情况和资产情况等要重新进行有效评估。企业资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在并购活动开始前、进行中和并购活动结束后,因为企业内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资产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同时,还要对企业的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资产都要进行统筹考虑。

(二)信息不对称性因素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因为各种原因,信息严重不对称。并购公司想要知道被并购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之外的真实的资料和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企业间的友好并购,这一状况的存在将会更加严重。真实的情况是,并购公司在刚开始实施并购行为时,就对被并购企业的信息知晓甚少。因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并购后的企业将会出现更多的风险,甚至是危机。

(三)支付方式不当所带来的风险

当前,在我国企业所开展的并购重组活动中,支付方式大多以资产和现金为主,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支付方式比较多样,有现金支付、股权支付和混合支付等。和西方国家相比较来说,我国企业在并购重组活动中支付方式不多,因此风险也相应增加。

(四)并购企业决策层目标不够明确

并购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比较欠缺。在企业并购中,企业领导层对财务风险缺乏有效认识,对并购中的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认识不够,防范性不足,没有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旦在并购中发生危险,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

二、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估价风险

估价风险指的是并购企业因为接收到的信息不对称或是评估方式不恰当造成的对被并购企业的估价过高,并购成本过高造成的风险。所以,能否给出一个恰当的、双方当事人都能接受的并购价格,是企业能否实现并购的关键因素。而当前并购企业轻资产类型较多,这类企业恰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和传统企业相比,评估企业价值的难度高很多。一般传统企业,能够借助多种评估途径估计被收购企业的真实价值,但是轻资产企业的评估却没有那么简单。第一,轻资产企业所拥有的许多技术是无形的、潜在的价值。一般这类企业通常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同时存在着资金紧张等问题。第二,大部分轻资产企业会选择在国外上市。而国外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会计处理方面都与国内存在差异,其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评估时的困难,导致估价风险。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为没有在限定的时间期限内筹集到规定数额的资金,使得并购无法按约定进行的风险。

企业常用的募集资金的方法有利用留存收益,贷款以及发行股票债券等。其中,使用利用留存收益这种方式可以省去使用成本,但是大多上市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存留收益金数目不大,通常只占企业税后利润的百分之十,所以通常利用留存资金的方式筹集的资金只能满足企业并购所需的一部分资金。

通过贷款或是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会产生一定数目的使用成本,同时还要求相关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许可。如果贷款数目较大,那产生的数目庞大的利息会让企业背负更加沉重的财务包裹,进一步削弱其偿还能力,存在潜在的债务危机。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同样存在着缺点,比如所需手续繁杂,耗费时间久等。

(三)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指的是在企业并购时由于支付方式选择的不合理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的风险。企业常用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用现金支付合并对价。使用这种支付方式可能会使企业出现资金流动困难现象。流动资金在企业资产中是变现能力最强的,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同样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三、规避上市公司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最大限度地运用中介机构

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中介在相关收购工作中的作用。正规中介机构拥有完善的预测风险及其相关防范系统机制,它可以在并购活动中进行监督,掌握一切活动中的相关事宜,在第一时间制止和扼杀风险的发生。中介相关的作用包括很多,能够充分评价思考相关企业的财务情况,着重考虑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潜力、经营现状等,并使有关企业能更为简单。相关分析预测并购风险的模型是一个静态化评估,除此之外,中介也提供全程相关动态服务,在收购活动的各个细节处给以帮助。

(二)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的过程中使用现金的企业高达80%。由此可以看出,现金仍然是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支付手段。对于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上市公司来说,必须要找到其在进行并购过程中的资金支撑,尤其是在当前上市公司使用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大环境之下,并购企业只有寻求投资对象,为自身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条件、拓宽融资渠道,才能有效的规避由并购目标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

四、结束语

上市公司并购中财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确定性因素与信息不对称性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估价风险、融资及支付等方面的风险。本文在论述财务对于上市公司重要性的前提之下,提出了最大限度地运用中介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以及科学、合理的安排企业并购的财务结构等几点规避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对策,以期对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财务内控;风险管理;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和财务危机,这些风险所可能产生的危害对于每个企业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因而企业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制度,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对财务活动的实时监控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

一、内控体系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无论企业单位的性质如何,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都是企业正常运转、规避风险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对风险实现预估和应对,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将企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尽可能降低。

(一)内控体系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

企业在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后,能够把不相同的岗位进行有效协调,促进各环节间的合理运行,同时实现对于财务活动的定期监督控制,规范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推动企业的财务活动按照相关准则开展。内控体系能够促使控制活动与管理目标的统一结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内控体系能够帮助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内控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实行完整的环境分析和市场预测,并直接作用于企业的风险设别管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财务风险往往并不容易及时识别,这就导致了相关的经营管理不能做出合理正常的决策,甚至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而内控体系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及早发现问题、应对问题。内控体系如果存在缺陷,对于企业的风险识别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内控体系能够增强风险管控效力

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内控管理体系能够保证财务管理保持科学性和协调性运行,增加人力支持和各环节管理。因而当财务危机出现时,内控体系能够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应对的过程控制力。内控体系的能够促进企业内部部门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推动财务审计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风险应对的执行力。

二、内控体系中存在的风险管理漏洞

就目前我国的企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而言,其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与漏洞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是管理结构的不合理性,由于内控观念认识的不到位,不少企业并没有建立合理的内控组织部门,相关规则制度也不完善,进而导致企业部门的严重的内部消耗,甚至出现成本的失控,反而增加大了财务风险。其二是缺少风险的管理应对意识,一些企业尽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内控体系,但并没有树立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意识,进而造成当风险来临时的应对不力,增加了财务经营的风险系数。因而拥有内控体系的同时树立相应的思想意识同样十分重要。其三则是缺乏财务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相关单位既无长远规划,也无财务风险的控制动力,甚至藐视内控体系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造成内控体系缺乏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也增大了相应的风险系数,这一点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内控体系中普遍存在,也是下文论述的重点。

三、内控体系中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正如前文所述,企业的财务内控体系中往往缺乏对于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和应对策略,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中普遍存在的筹资投资、流动性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控制筹资投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的债务融资等环节中出现无力偿还的情况,而投资风险则一般发生在企业的各种资产投资出现投资企业经营不善的状况。针对企业在筹资投资阶段出现的问题,就需要相关的内控制度发挥作用,制定合理的规则章程,规范相应的财务资金活动,做好企业资本结构和债务状况的实时分析,利用财务审计把握企业现有的债务投资等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关的财务状况分析部门,确定企业具体的财务资金运行模式,并促进相应的管理控制遵守相应的运行规范。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实现筹资、投资等资金运行阶段的合理运行,增强这两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力。另一方面,在财务内控体系下,严格管理财务资金,制定并严格遵守有关的投资政策和程序,设立筹资监管和投资决策的项目负责部门,专门专项对筹资风险和投资项目收益性、可行性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发挥内控体系中的决策监督效力,对企业的财务运行做好后续监督和管理。

(二)运用合理的资金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流动性风险往往存在于企业在获取现金和等价物时所采取的各类措施。许多企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不惜成本筹集资金,这就为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可能。如果不做好相应的风险预估与应对,就可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企业的财务内控体系中,结合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制定相应的资金筹资和资金使用内部控制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资产结构,避免出现不结合外部宏观经济状况就进行片面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在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中,要充分的控制好相应的流动性风险,必要时则需要设立现金预算执行监督部门,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控制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出现滥用、挪用等情况。构建客户信用分析部门,做好客户信用的调查分析,防范流动性风险。

(三)发挥财务内控的收益分配风险控制作用

在许多企业中,不合理的收益分配策略导致了企业财务的分配风险,在企业的财务的收益分配中。为了满足股东的各类需求,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往往出现内部资金不足、长期分配不合理和员工积极性减弱等问题,甚至导致企业的可用内部资金减少的分配结果。为了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收益分配环节能够合理有效的运行,相应的内控体系必须根据企业内部资金的流通情况和利润分成开展合理的收益分配,而上市企业则需要充分考虑股东与员工的各自收益分配情况并开展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股价波动。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成立专门的收益分配制定部门,根据实际收益与未来规划做好资金定项,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做好相应的内部控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体系对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内部控制对于财务风险的预估、评测和过程应对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完成的。(作者单位:大连万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晓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J]. 商业经济. 2015(06)

[2]刘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国库支付中心为例[J]. 财务与会计. 2015(18)

[3]范鸿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11)

篇(6)

【关键词】 财务; 风险; 预警分析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及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经营方式变得复杂化,企业信息使用者也趋向多元化,各种各样的风险相继产生,而且最终在财务上得以表现。但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既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也有宏观和微观的原因。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了解财务风险的起因,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还成为了决定企业能不能取得利益的关键问题。所以,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与其财务目标相偏离的状况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企业内部风险因素与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制度因素密切相关。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的筹资、规模化投资、款项的回收、利润的归属及再分配等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是风险的客观性。即风险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运动、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

二是风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三是风险的可变性。风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变化。

四是损失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性。企业的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下,高风险的投入取得高收益的概率较大,如何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尽可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收益,始终是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者不断探讨的一个课题。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原因

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而形成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进而出现经营决策失误等,加剧了财务风险的产生。总体来看,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财务活动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

企业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下开展财务活动,离不开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上述经济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而言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如:国家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和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现在很多的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意识比较淡薄,不会进行财务分析,理念还仅仅是停留在相关的账务处理上。对经营管理没有创新意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风险预测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相关的应对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财务风险,或加大了原有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体现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的,只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从当前的企业来看,特别是国企的财务管理人员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经济模式影响较深,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暴露出弊端。企业有些领导对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片面地认为只要控制好现金流,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企业对此现象应采取积极对策,例如:加大相关人才的招聘、引进和相关高校进行对口招生,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及职业素质水平。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面临筹资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企业在构建自身的资金结构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比例,以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正常经营周转。但是在现实经营活动中,多数企业决策中对于筹资决策往往会发生失误,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严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四)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低下,内部管理混乱

企业的财务活动一旦存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虽然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但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从业经历、所学的相关专业,相关业务人员的职业操守、理财观念、理财方法、专业的判断能力等以及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领导层思路、企业多年的经营经验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从企业的业务循环来分析本企业的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等环节之间的统筹协调与配合,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坏账损失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产品的合格率、库存的损失率等因素都会对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筹资与投资环节,如果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没有进行相关的科学论证就进行筹资投资的话会造成资金链断裂、投资无法收回,形成巨额损失。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成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引言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财务风险,努力提高财务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1)筹资风险。企业筹措资金后,一定要在到期日还本付息,而企业现金流多少、周转速度的快慢、资金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到期偿债并不取决于企业资产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有多少资产能变现。企业如无足够的现金或资产难以变现,则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投资风险。企业筹措资金后,一般用于生产经营或通过项目投资来增加收益,企业的经营利润与投资收益是还本付息的保证,如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于息税前利润,将会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增加企业到期付款的压力,这将会加剧企业财务风险。

(3)经营风险。对企业来讲,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把负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运作成本,否则,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企业资金成本较高,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遭受巨大损失,导致企业财务危机,加速企业破产,所以企业负债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最根本原因。

(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方面的风险。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保守结构型,二是风险结构型。保守结构型是指企业根本不负债或负债比例较小,但由于企业的资本策略过于保守,致使企业发展畏缩不前。风险结构型是指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过大,债务融资比例过高,产权比例异常,这种类型的资本结构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5)外部环境风险。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有国民经济整体形势及本行业景气指数,还有国家信贷、外汇政策的调整、银行汇率的波动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或减缓企业财务风险。

三、现代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进行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般而言,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和部门财务预警机制。总体财务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让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预先了解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部门财务预警机制,即以企业主要经营部门分别确定检查要点,设立相应的预警线,如对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营销部门的销售费用、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等设定警戒值,侦查企业财务运营可能失衡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部门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帮助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寻求财务问题产生的源头,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4)加强资金管理,合理控制投资。防范财务风险,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合理调度。根据企业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收支活动,使企业能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并且在还款和分红付息期到来时,及时筹措和调度资金,以避免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因此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即在资产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变现资产和通过销售流动性存货来实现变现性。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运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

(5)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6)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意断,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四、结论

财务风险防范不仅可以识别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而且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现状,促使企业树立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因此,在各阶段,企业应不断丰富、完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系统,达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预期目的,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