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典建筑工程

古典建筑工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27 11:04: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典建筑工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典建筑工程

篇(1)

关键词:欧式风格,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国际化和深化,是的现代住宅工程的建设也逐渐的趋近于多元化和国际化,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就有较多的欧式建筑出现在了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这无疑是城市园区建设当中不得不提的一个新亮点。

一 欧式风格建筑流行的原因

对于现在国内欧式风格建筑的大肆流行,人们的观念和看法都不尽相同,大多数建筑行业内人士则表现的相当无奈,但无论人们对其观念如何,欧式风格在中国的盛行确实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建筑风格在中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可。在这里对其流行的原因进行简要的说明和分析:首先就是因为在我们国家较多大城市里都曾有过租借地,这样一些租借地内欧式风格自然是相当普遍,在其周边进行规划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建筑物整体上的和谐型和风格的统一,因此就催生了更多欧式风格建筑的建设。其次是因为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人们日增丰富的财富使得人们能够走出国门去见识到欧洲古典建筑的风采与魅力,在深深折服的同时就会希望将这样一种美带回到自己的的国家,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是希望通过设计建筑欧式风格的建筑来彰显自身价值和地位。再次就是欧式风格建筑本身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和美学底蕴,其艺术价值不仅相当之高,而且也非常容易为普通大众所接受,这也是欧式风格建筑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普遍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所谓欧式风格,实际上就是广义上的折衷主义,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不同历史建筑风格元素甚至是现代建筑风格元素都混用到同一栋建筑物当中去,这样建筑在功能性以及实用性上都会有更加复杂的要求,完全打破平面设计当中的对称、轴线和空间序列等一系列的特点,而这也正是欧式风格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的难点所在。到目前为止,欧式风格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处理手法:

2.1 模仿

在进行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采用模仿手法来进行处理是非常常见的,这主要是希望看者在进行欣赏的过程当中能够直接看出建筑是欧式的,而且能够觉得眼熟和好看,那么这样一种模仿建筑就算是圆满完成。在实现的过程当中,一般是将某些知名的建筑原封不动或者是适当程度的放大缩小来进行设计,这样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无论是在平面位置还是形体上都不会和原建筑发生太大的改变,即便是这样,建筑师在进行设计和处理的过程当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单纯对欧式建筑进行模仿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正是因为这样,在实际的工程条件下,模仿多用于规模较小的建筑或者是纪念性质的建筑。其实,在模仿欧式风格建筑的过程当中,可以考虑综合多种风格来进行设计,甚至可以处于多个历史阶段的多个国家,只要是能够将前人的精华为我所用并掌握好各个精华的应用秩序和状态,就有可能组装出精华本身反而不具备的美感来。

2.2 结合

结合则是古典与现代的共同折衷,具体来说,就是将古典唯美的形式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克服古典建筑在建设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刚度、跨度或者是实用性等问题,如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能够实现更大的跨度和空间,玻璃幕墙的使用则能够获得更好的采光条件和更佳的视觉效果,而一些新型材料的使用则能够在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强度的前提之下大幅提高建筑本身的美学效应。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考虑将现代社会环境之下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的复杂要求和欧式古典建筑当中的多面立面形式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之下充分而良好的表现出欧式古典建筑的经典片段,具体来说,就完全可以通过窗套或者是屋檐等具体的细部做法体现出来,在提高利用广泛性的基础之上保证更佳的适用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现代用户的实际需求。

2.3 升华

升华则是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合多种传统欧式风格元素之后在构图或者是尺度上的进一步重新演绎,通过折衷的方式来将现代元素和历史元素重叠起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留取精华、摆脱规则并通过新的方式来进行组合,基于此就可以看到,升华这样一种处理方式的核心就在于欧式风格建筑设计当中的非传统性,换一种更加明确的说法就是后现代主义,且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非常具有启示性。建筑设计的升华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较为容易实现,在这里结合文丘里母亲住宅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部大楼来进行分析,前者就是传统和非传统元素结合的典范,其正立面是一面断裂形式的山墙,这非常容易让人想起巴洛克式的段山花,而其整个立面虽然在左右两边体量均等,但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这无疑就是将传统的欧式建筑风格元素采用诙谐的方式应用到了设计当中去。而后者则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摩天大楼的印象,其采用大面积花岗岩并按照古典的方式进行分段,顶部为巴洛克式大山花,底部为高达拱门,虽然没有严格按照古典的制式比例来,但还是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节节攀升,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在基本的安全度和舒适度上有要求以外,更加开始注重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欧式建筑风格的显著特点就是精美、大气而优雅,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追捧。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欧式风格建筑显然更加适用于一些底层或者是多层建筑的建筑设计当中,对于高层建筑往往采用立面三段式的手法来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之上加以细部处理来加强视觉效果,包括入口、屋顶、窗框和檐部等。

结语:在上文当中对欧式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条件下,建筑工程师还应当多方面的思考欧式风格建筑存在、功能和形式的结合问题,总而言之,无论是单纯的模仿和拼贴,还是在欧式风格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都应当看做是建筑工程师对于设计方法的思考和探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及建筑艺术的概念

1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是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创造的空间环境。

2 建筑艺术的概念。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3 建筑与建筑艺术。建筑具有双重性,即精神性和物质性。它们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其需要确定的。低标准的仓库、车棚等的物质性就特别强。一般的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就比仓库的精神性提高了,博物馆、剧院、美术馆、文化宫等就要更高了,若是游泳、健身、标志性建筑等,它的精神性因素要求就越高了,而有些纪念碑塔等装饰性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什么建筑性了,是纯艺术品。

二、建筑艺术的内容

1 环境。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

2 序列。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

3 造型。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

4 形式美法则。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

5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三、建筑艺术的创作要求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建筑艺术欣赏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的性格美。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

2 建筑的造型美。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3 建筑的结构美。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4 建筑的环境美。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

5 建筑的风格美。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肖默.浅论建筑“美”和“艺术”[J].建筑学报,1981(11).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艺术;审美;风格

1 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对人类在生活、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除了实用价值外审美价值也非常重要,建筑工程艺术和装饰艺术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的两种艺术形式。它们共同体现在城乡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之中,大到桥梁地铁建筑设计、房屋建筑设计、林园建筑设计等等,小到建筑小品、墓碑建筑、设施建筑、纪念建筑等。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装饰艺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装饰艺术与建筑工程已经有机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辩证统一的,它们在建筑艺术之中得到和谐统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建筑的墙面、地面,还是门窗、长廊等,都离不开装饰艺术的美化。同时,建筑作为装饰造型手法的载体,其自身特点对装饰手法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建筑和装饰艺术达到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建筑才会有生命力。这样,人们在观赏建筑时才会得到喜悦和,才会被建筑装饰丰富细致的美感所折服。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中的柱石雕刻、门廊装饰,中国宫廷建筑的园林建筑、鲜活的彩绘以及中世纪巴洛克建筑中豪华的天顶和穹隆的装饰等。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与其建筑风格整体协调一致,为建筑本身增添了美感,大大提升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增强了建筑整体的艺术感。

2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装饰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背景下,建筑装饰风格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以东西方建筑装饰艺术为例,东方建筑装饰中所采用的装饰纹样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中包含了东方人祈求吉祥的美好意愿。而西方建筑装饰中所采用的装饰纹样,则大多都是写实性的,这也表明了西方人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理。与建筑形式相同,装饰风格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不相同,但同样为人类文化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景象。建筑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装饰艺术上,一旦装饰艺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势必会对建筑的整体风格造成影响,久而久之,这种装饰艺术风格必然会形成一种潮流,引领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以古希腊、古罗马和巴洛克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例,其中,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以柱式的形制、表面的装饰以及山花的装饰为主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装饰强调感官享受,采用了大量曲线和曲面造成波浪似的流动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此外,随着国际主义风格在建筑装饰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此类装饰风格也开始厌倦起来。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师们结合当前建筑装饰现状,推出了“波普设计”。该设计将色彩与装饰重新运用起来,主张利用装饰的手法达到视觉审美的效果,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由此可见,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风格会不断在现代建筑抽象装饰语言基础上加入古典建筑装饰语言,形成既现代又古典,既有时代感,又有人情味的演变后的装饰语言。

3 建筑装饰艺术的功能

随着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变化,其功能也不断发生变化。就原始的建筑装饰艺术来看,无论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柱石雕刻,门廊装饰,还是中国宫廷建筑的园林建筑、鲜活的彩绘,都比较注重装饰效果,而忽略了建筑整体的结构设计,同时对装饰的功能性也欠缺考虑,从而导致建筑装饰的功能性在发展中不断丧失。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当今建筑中,在重视建筑审美价值的同时,设计者对装饰设计的实用功能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在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厅的设计中,地面的装饰设计选用的是黑白相间的图案,不仅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而且图案的本身还是一个“迷宫”,吸引许多观众在其中找寻出口。这种装饰设计方式将建筑的装饰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对墙面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墙面上制作浮雕,形成高低不平、抽象形式的造型,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灯光下,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此外,设计者还在墙上设置了许多小洞,允许人们攀登,这样就会有许多好奇的人们进行尝试。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整体的观赏性,而且还使其能够与运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4 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容

建筑装饰的内容直接反映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特征,在西方的教堂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有关圣母、耶稣以及圣徒的彩绘,这些题材的装饰不仅诠释了西方民族的感性审美和人体审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堂的神秘色彩。而与西方教堂相比,我国宗教寺庙内的装饰却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要向人们展示神秘的、紧张的灵感,而是要向人们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这与人们美好的愿望相符。

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装饰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面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时候,必须要对建筑的装饰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将风格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结合,从而使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以此来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装饰艺术的根本需求。

5 对建筑装饰艺术的创新

近几年我国当代建筑装饰中的复古现象越演越烈,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完全复古当然是穷途末路,完全西化也是思想贫乏的表现,无所用心更是一种失职,正确的道路只能是发展与创新。虽说我们不能逃避历史,但至少我们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去看待传统,一切偶然的和仅仅是样式化的东西被放到它应该去的低层位置,以新的姿态出现。维护建筑的完整性,修护与修缮是必要的,但是破坏整体风格的重新装饰必须禁止。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当前建筑装饰艺术进行创新,相关设计者必须立足于各自的民族、文化根基,并广取博收、借鉴创新,这样的设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如果不注重历史,不注重文化内涵,不注重建筑实体的保护,其建筑装饰设计就可能破坏建筑的整体性、协调性,就会产生副作用。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中,装饰艺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风格不同,为了能够对不同装饰艺术的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将各种风格合理应用到当前建筑工程中,设计者必须从多个方面对装饰艺术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充分发挥建筑装饰艺术在当代日益凸显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古建筑;维修;施工技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民族文化,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以其独特的营造方式及其独特的结构,形成了一整套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如何保护中国的传统古建筑,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并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是我们建筑工程师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综合学科。它包含建筑学、美学、风水学以及物理、化学、金属工艺学等学科的知识。它涵盖了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道德伦理文化等诸多文化观念,因此,要做好这件工作并非易事,本文浅谈古典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施工技术。

1 基础工程

对于古建筑的基础施工,目前来说一般都是采取现建基础,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古建筑的结构安全。考虑到古建筑一般都是有台基的,个别的还需要弥座衬垫,因此在基础施工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各个板块的标高。如果标高没有控制好,计算出现失误,施工过程中就会造成建筑的失衡,使得整个结构布局发生改变,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古建筑的倒塌。另外,在地坪以上需要回填一定量的土,在回填过程中,需要注意土体的筛选以及分层夯实。

2 古建筑维修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古建筑中的木结构材料问题

古建筑维修的一大难题是缺乏与古建筑匹配的干木料,我国建筑市场上的木材本身就供不应求,而且很多是现采现用,木材含水率普遍都很高。古建维修往往工期要求比较紧,而且资金有限,客观上不能事先买进大量木材等待自然风干或全部采用烘干脱脂工艺,用湿木材来进行古建筑维修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还极易出现腐朽和收缩开裂等现象,达不到维修质量要求。

2.2 古建筑屋面砖瓦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非常严格,而且全部是人工制作。而现在的普通砖瓦厂,若按传统工艺生产,势必会使成本提高,而且质量上还到不到原有砖瓦的质量。

2.3 古建筑墙壁及屋顶的油漆彩画工程

大多数的古建彩画颜料多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如石青是用天然石头研磨而成,其化学性能稳定、色彩柔和。而现代颜料多是工艺生产。彩画中常用的青绿颜料逐渐被近代化工颜料的普通群青、洋绿所代替。这些均影响彩画的耐久性。

2.4 古建筑的屋面渗水和漏水问题

中国古建筑将房屋的防雨功能和装饰功能完善地统一起来,有一套成熟的屋面作法,其中以明、清官式屋面施工技术水平最高。如何保持发展传统的材料作法以及采用现代防水工艺而不改变建筑物的历史内涵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3 木结构古建筑的维修施工技术

与普通木结构相比,木结构古建筑在抗震加固与维修方面还必须保存四个方面的内容:(1)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古建筑的形制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原来的造型、原来的艺术风格等。(2)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古建筑的结构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各种古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个时期和各种古建筑的结构方式都有所不同,它们是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砖石结构、铜铁结构等都有其不同的时代、地区、民族的特点,在维修中不要随意改变。(3)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古建筑中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有木材、砖、石、铜、铁等。水泥是维修工作中的大敌,尽量少用。(4)保存原先的工艺技术。复古复得越彻底越好,继承传统工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与设备,使之为维修古建筑服务。(5)保护建筑,采用原建筑之同样材料。采用原建筑之同样工艺施工,恢复原建筑几何尺寸及式样,尽可能保留原建筑之旧构件。

现代新技术在我国古建筑维修中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是应用高分子材料加固残坏构件,使许多旧构件得以保留,既保持了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又节省了新木料。但它只能用于加固材料,不能作为替代材料,以保持古建筑原状。粘接木构件。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品种多达数十种,最适用的一种是E44环氧树脂。在上述梁架、斗拱等维修中,所用灌注材料即为环氧树脂。古建筑的柱、梁、斗拱等构件残缺、糟朽,或梁、枋大木构件榫头朽坏,都可以用环氧树脂粘接牢固,继续使用。浇注中空木柱。北方木构建筑柱子中间糟朽,南方木构建筑中柱子被白蚁蚀空,严重时失去承重能力,导致木构建筑物歪闪、下沉。对此情况的治理,可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并加入适当填料,进行浇注加固,使中空柱子大部保留下来,继续承受原来荷载,其强度不亚于新替换的木料。加固劈裂构件。对劈裂的大构件,除粘接外,应在其关键部位做环氧或聚酯玻璃钢箍加固。它操作简便,工艺做得精细则不露痕迹,优于铁箍,而且强度不弱于低碳钢,增加了构件的完整性和牢固性。

4 古建筑维修施工管理

4.1 加强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的进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方法合理控制和协调工程进度,是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在施工准备阶段,要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用以指导项目部在各个阶段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若施工进度安排过快则会产生赶工费导致施工费用的增加;而进度计划拖延会增加工地管理费,同样导致施工费用的增加。因此,必须在施工前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财力、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利用网络图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将工程造价合理分配在每一阶段,在施工中采取合适的手段将造价控制在原施工进度投资分配计划中。

4.2 不断地和设计单位进行交流

古建筑维修工程由于具有许多隐蔽工程,使设计与建设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脱节,造成施工时变更较多,施工单位应及时和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共同查勘,重新制定维修方案,重新编制预算。比如在古建筑维修工程设计阶段对地基基础的勘察不是很全面,认为有足够的承载力负荷施工荷载和修复后古建筑的自重,而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由于施工活荷载的持续作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基础不均匀沉降,此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停工并联系设计单位,重新制定维修方案。采用对地基基础进行打桩、锚杆等方法进行加固,甚至落架、重新修复基础,并据此重新确定项目费用,将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4.3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节约成本

一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二是优化人力资源,古建筑维修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企业要想盈利,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是节约成本的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三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四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按照统筹学原理计划施工程序。

参考文献

[1]马,曲一飞. 论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技术与方法[J]. 古建园林技术,2010(8):7-14.

篇(5)

Abstract: Through describing the thinking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cheme creation of Harbin Qunli new community Changye mansion,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thod of adopting surface layer and deep layer theory in construction tectural semiotics to conduct territorial design.

关键词:地域符号;语言;语法

Key words: geocode;language;grammar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84-01

1创作过程一:寻求地域符号“语言”

地域性创作的首要前提是需要找到合适建筑元素,即地域符号“语言”。依据建筑符号学的观点,任何符号都包含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即形式(能指)代表着某种内容(所指),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地域风格形成正是在历史的约定俗成中逐渐将文脉信息赋予特定的符号当中。因此,要找到这样的地域符号,对于设计题目的分析不应当只局限在基地与建筑功能的范围之内,应从哈尔滨的建筑历史中去寻求设计所需的地域“语言”。

哈尔滨的城市发展经历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中东铁路的修建是哈尔滨发展的原动力,此刻,欧洲的城市规模及建筑空间已基本定型,而哈尔滨这座正在大兴土木的东方新城,使西方的建筑师们找到了施展的空间。从而使哈尔滨早期的一批建筑工程,基本上都呈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新艺术运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它独特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哈尔滨的城市面貌,影响了哈尔滨的文化内涵。

中东铁路的建造者们在创建哈尔滨时,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奠定了城市的风格,把哈尔滨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种风格和其他风格如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折衷主义等共同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多元化的风貌特征。因此创作中,我们从城市文脉的角度出发,吸取这种多元建筑风格,提炼出以地古典域符号为主基调的设计策略。

2创作过程二:“语言环境”错位

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是不尽相同的,他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受到人文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符号体系秩序也不尽相同。在分析过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之后,我们可以提取出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相适应的地域符号。但是“语言”的存在是基于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的。这种“语言环境”包含了“语言”所处的历史时间段,也包含了“语言”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方面,群力新区是哈尔滨城市肌体上的一部分,必须强调传承哈尔滨建筑的地域性,形成群力新区与老城区和谐的城市风貌,体现地域性创作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群力新区又是哈尔滨即将建设的新的区域,标志着哈尔滨城市开始的一个新的篇章,新的纪元,创作中还要能够突出城市蓬勃发展的繁荣动态,展示出鲜明时代精神,设计中应强调文化与建筑形态的多元特色与现代办公空间的气质。这样一个矛盾使在新区环境下的地域性创作“语言环境”发生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

在这样一个新区当中如何利用传统地域文化符号实现建筑逻辑上与历史建筑的相通性成为“环境错位”以后,设计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但就是这样的语言“环境错位”也给建筑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机会,因为,这样的“环境错位”也正好符合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原有的文化沉淀上吸收外来文化,逐渐在交汇融会中磨合出哈尔滨的城市风格。正是这样的“环境错位”让我们找到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矛盾的结合点,从而提出新的创作方法。

3创作过程三:新“语法”――现代建筑的构成方式

虽然地域符号在时间与空间上失去了原来的“语言环境”,但其所指功能仍然延续。所以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以新的“语法”组织原有“语言”的原则,即从建筑符号的组织方式的层面上有所更新的设计方法。

建筑符号学将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其中,象征符号指建筑形式与内容之间建立起来的任意性关系,它是建立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的,例如柱式的运用象征了古典建筑。通常的设计过程是集中于应用特定的建筑符号来组合出建筑形象。这种组合方式也是符合这种特定建筑“语言”的“语法”。特定的“语言”加上特定的“语法”构成特定环境下的“语义”。真正的地域性设计不应该是简单的恢复过去的建筑风格或形式,而是间接抽取这一特定地点的特征要素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并很好的融入现代科技文明,从而生成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赋予这个场所及建筑新的意义。新设计方法采用“语言”和“语法”不同层面分别设计的方法,将设计元素分为建筑符号与组合方式两个层面,即建筑符号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分层次设计。新设计方法尝试改变了“语言”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将原有的“语言”符号加上新的“语言”符号,并用现代的“语法”重新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既区别于“历史语义”,又不同于“现代语义”的一种独特的“语义”。

这种设计原则不同于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而是将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批判的继承。这样的继承不是对于历史的完全照搬照抄,也不是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废弃,而是抽取历史“语言”中的所指元素,维系历史的延展性,使建造在场地中的建筑能建立起的一种领域感。这种领域感应该是这个城市所熟悉的,也人们所能认同的。它也不同于表面上呈似某种无秩序状态的历史符号拼贴和随意的组合,而更重视建筑内部的逻辑及思辩过程的清晰统一。它的内部“语法”系统有着严谨的语法学规则和形象构成手法来实现建筑的生成和转化过程,设计过程中建筑元素的交叉、叠置和碰撞也都是限定在同一种构成方式之中。这样的创作过程正是在“语言”与“语法”的融合过程之中展开的,使地域符号与时代风貌达到一个平衡的契合点。

篇(6)

法国山居公馆雄踞于莫干山顶,与其主体酒店比邻而居,高达9米,是一座奢华的独栋私人宅邸。由于我国有关私有土地所有权的法律限制,国内配有大片私有土地的宅邸公馆可谓屈指可数,因此一边下榻高端优雅的公馆,一边悦享欧式经典情怀的体验对国人而言堪称一种全新的理念。

由于修建之时尚无直抵公馆的道路,所有建筑材料及家具都由工人们亲自搬运,历经四年才得以完工,且全部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山居公馆与酒店建筑由一条古色古香、私密幽静的石板小径连通,因此十分适合VIP团队客人、家庭游客或企业人士在此安享私密时光。法国山居公馆布局绝佳,占地1300平方米,其360度浮台可将连绵起伏的群山、大片有机茶园及茂密苍翠的竹林风光尽收眼底。别墅和浮台采光充足,整日沐浴在阳光之下。浮台可全年使用,所用部分依季节的变换而定。

法国山居公馆设有8间宽敞的客房、一间儿童房、一间设施齐全并配有专人烹饪服务的全餐专业厨房、一间吸烟室及雪茄吧、一间图书室及电视房、一间可供16人就餐的优雅餐室以及一间宽敞的起居室。这座奢华的下榻之所可供16至22名客人同时入住,是亲朋好友或企业团体休闲放松的完美之选。

占地160平方米的起居室是别墅的核心所在,高耸9米的中央木柱赫然屹立在一尊古雅的石雕柱基础之上,展现出对古典建筑传统的传承。壁炉以木材为燃料,壁炉台则采用颇具魅力的古式石质门框及工业金属面板设计。起居室还摆放着一个用百年古木定制而成的8米长桌,占据着房间的一侧,至多可容纳40人就座。别墅南北两面的大幅窗户可将壮美的窗外景致尽收眼底,南墙正对一扇2.9米高的木门,直通12米长的户外泳池和露台。

法国山居公馆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充分糅合历史及传统元素,造就了绚烂夺目的建筑风格和设计魅力。莫干山里法国山居所有者兼设计师司徒夫先生(Christophe Peres)表示:“保护当地环境的美感和完整性是我们始终优先考虑的事情。建筑工程耗时达四年之久,目的就是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我们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都经过精心挑选,以此将莫干山的奢华居所上升到全新高度。”

公馆在莫干山里法国山居的设计传统之上融入更为摩登的装饰风格,是对旅行、回忆和收藏的完美诠释。以老式的黄铜门把手为例,这个收藏多年的古董如今成为门上的一道装饰。时尚现代的环境、注重优美流畅的平面布局,在彰显传统装饰细节点缀的同时更向都市生活致敬,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最终呈现出这座美感十足的豪华居所。

篇(7)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设计;建筑美学

近一个世纪来,西方现代建筑科学一直走在我国前面。西方形式的建筑逐渐被开发、接收,中国在接收“西化”的同时,完全抛弃了古代苏州园林、皇家园林中室外水源、流水和古典建筑完美统一的理念,致使我国优秀的建筑理念被忽视。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国内建筑也有了新的要求,下面结合基本的理念谈谈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美学的影响。

1.给排水设计的设计原理和发展历程

从设计角度来讲,给水系统的目的就是设计合理的供水压力,考虑供水的水头损失和沿程损失等问题,使用科学的配管方案,可以使各个用水点达到供水的目的。从排水角度来讲,排水系统的目的就是计算使用楼层和住户的排水当量,使用合理的配管方案,使生活污废水安全排出建筑。

我国建筑给排水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我国房屋卫生技术设备是初创阶段,主要标志了我国开始设置给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这主要就是给各户安装水龙头,将排水分离,接入市政工程。第二阶段:室内给排水阶段是反思的阶段,主要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搬用了国外经验造成了一些的失误进行总结及反思,进而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标志就是我们出台了给排水标工程实施标准。第三个阶段:给排水阶段是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已经有了具备一定的经验的专业队伍,队伍中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安装及管理人员;技术上也积累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还在专业技术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及进展;组织成立了全国给水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主要表现:已经开始合理布局,有些设计放在隐蔽处,在设计给排水工程时,优先考虑建筑整体性,将给排水工程上升到标准化、整体化的水平。

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工程也越来越重要,建筑美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建筑美学的要求

建筑美学的基本要求:统一均衡、合适比例、尺度恰当、充满韵味

统一均衡:将简单、明确的几何图案融合统一起来,用这样的几何图案可以给人以统一的美感。均衡就是用对称的理念将建筑中所有的形状和细节取得相互协同的效果,用次要部门陪衬主要部门,给人一种主次分明、协同一致的美感。一个建筑的统一规范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有序程度。

合适比例:人类的视觉感受对比例要求很高,比如黄金分割点就是人很舒适的视觉感受。各个建筑之间、建筑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合适,要有层次感,这些是人喜欢的视觉冲击效果。一个建筑的比例协调程度也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尺度恰当:小有小的精致,大有大的雄伟。建造建筑时要考虑环境,氛围,档次,品味等因素,同时,建筑尺度的大小要有度,要恰当。这样给人舒服的感觉,美的感觉。一个建筑的尺度也能反映一个社会的度量。

充满韵味:一个建筑的韵味是最能体现美的,色泽、灵动的布局,这些都属于韵味的范围。充满韵味会叫人回味,让人熟悉。韵味的设计,要考虑文化、历史、宗教、亲情,社会等因素。一个建筑的韵味也体现一个社会的韵味。

3.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美学的影响

给排水工程是个功能性、实用性的工程,研究过程一定要科学、合理、严谨,它具有工程的所有特征。建筑美学是一个感官的工程,讲究舒适、和谐、韵味。两者有矛盾,也有统一。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对整个建筑美感有影响。

建筑,尤其是非景观建筑,实际用途还是人们追求的基本要求,这是前提和基础。绝对不能牺牲给排水的国家标准,降低质量来换取建筑上的美感。如果,没有给排水工程,再美的建筑,也不会让人喜欢,这就是说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美学的基础,考虑美学时,一定不能忘记这个基础。或者说,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美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给排水工程,建筑美学就不存在[3]。

在满足给排水工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尽量考虑建筑美学的要求。在给水方面,可以根据地势走向,科学、合理的铺设管道,保障施工工程符合标准,又不破坏整个地势。排水工程这些需要建在外部的工程,要尽量以美学的观点,统一均衡,不破坏建筑的整体感觉,给整个建筑增加和谐的因素。如果有小园林水景布置,可以将传统蓝色小亭与假山石并用,茂盛的绿枝与叠级式落水相结全,小拱桥恰当地架在水面之上,并在隐蔽处用小循环泵将水送至高处,循环的水流,使空气保持湿润,环境清新,滴流的水声,给人以田园的遐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造一个湖,在广阔舒展的水面上,依水设榭,有一种天然野趣,又临水安亭,跃于水面之上,玲珑而又活泼;再环水建筑厅堂楼阁,波光倒影,别有情趣。水中自由游动的锦鲤,增添了环境的天然美,渲染出平和、宁静、清新的自然气息。关于室外局部排水的设置:局部污水处理建筑物可以完全隐蔽地埋在园林绿化及鹅卵石下,卵石之上被巧妙布置了棋子状的抛光石及各种有趣的小雕塑。雨水的处理,运用新材料,新设计,抛弃过去那种铸铁的检查井盖,运用竹子或木板铺设小路,遮住下面的雨水通道,给人以美的感受[4]。

给排水工程也可以是建筑美学。结合我们古代建筑上的辉煌:屋檐的琉脊,天井的造型、水动的木轮、雨水的收集,这些不仅仅是给排水的工程,也是建筑美学的一部分,是建筑美学与给排水工程的完美统一。当下,对水的循环利用,对水的保护和收集,这些都是给排水工程的新理念,把这些理念放入建筑中,就会成为建筑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最美的一部分。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造美观建筑的基础。工程方面会给建筑美以影响,只要处理的好,设计科学,完全是好的影响和促进。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美完全能和谐统一,完全能在建筑美中看到给排水工程的影子。

我们古代优秀园林设计中给排水设计有许多经典的案例,如果,我们能好好从中吸取一些理念和文化内涵,结合现在技术材料,两者相得益彰。加上我们的智慧和创造,我们的建筑技术一定能重新走到世界的前列,为人类提供新的建筑体验。

参考文献:

[1] 高明远,岳秀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6-58.

[2] 陈大栋.浅谈建筑给排水环保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