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11:26: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并购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01
一、前言
在过去约十几年里,为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和抢占市场份额为,金融机构并购重组的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并购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也正在发生,如何把握住金融危机催生的并购良机,推动和完善我国金融并购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并购市场一直表现比较活跃,2008年1月到10月份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37%,非国有产权的交易已经超过50%以上,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涉及到20几个省市的近万家企业,并购活动呈现出纵向并购增加、大量中小企业加入并购大军、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动并购频繁等趋势。但我国的金融机构大多没有参与全球金融并购,而这一空白也在随后得到填补。在2011年9月26日普华永道了一份最新报告《新兴机遇:亚洲2011年金融服务业并购》,该报告显示:逾75%的中国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考虑在未来的12个月进行并购,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重点迅速转移到东方,中国和亚洲的交易数量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及2012年加速增长。这表明中国和亚洲的金融服务并购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崛起,并在2012年加速增长,中国金融并购市场即将扩大。
二、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并购呈现的主要特点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并购呈现不一样的特点:第一,金融机构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并购是为了避免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损失和冲击,也是为了以大规模并购来实现协同效应或是优势互补的需要。如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第二,金融机构的跨国并购显著增多。在这一轮金融并购的浪潮中,在金融国际化、一体化的推动下,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并购的跨度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据统计,2007年前10个月世界银行业并购金额达到的3700亿美元,其中跨国交易占到55%左右,是上年这一比例的两倍多。第三,金融机构的跨行业并购不断增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就给一些有意跨行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如摩根大通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将其最需要的大宗经纪业务和全球交易处理业务收入囊中。第四,金融机构危机救助型并购在快速上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国际金融并购多以强强联合为主,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强并弱或以大并小的救助型并购不断增多,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如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第五,金融机构并购出现国有化浪潮。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或陷入困境,为了促进金融体系的重整和金融危机的化解,减少社会震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干预力度更大的手段,由原来的市场干预变为直接收购,采取政府注资的形式并购或接管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据统计,2008年10月份金融机构的部分国有化总额达740亿美元,占当月全球并购总额的约30%。
三、对推进和完善我国金融并购的启示
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通过海外并购或没立分义机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金融并购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推动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并购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努力创造和稳定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并且懂得利用海外金融周期。一方面是要保持国内经济与金融环境的稳定,为跨国金融并购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国际金融周期的利用,充分认识到并购是化解危机的有效手段和实现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有利时机。利用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适度支持开展跨国金融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选择适合中国金融实力的跨国并购战略。
其次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层面。金融机构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有效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而且当前国际金融并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跨行业并购增多,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可以让金融机构能够同时提供多种不同的金融业务,充分发挥业务多元化下的风险分散优势和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率优势,达到规模经济中的“帕累托改进”。中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实现综合经营,与国际接轨。而同时跨国并购的成败最终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实力强弱和并购整合的难度大小。因此,要积极推动国内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并采用合适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来开展跨国并购,同时可以在国际和国内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以降低跨国并购整合的阻力。
参考文献:
[1]Berger,Allen N.,R. DeYoung,H. Genay,G. F. Udell(2000).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rom Cross -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 [J]. Brookings -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 2000
[2]Pilloff Steven J and Anthony M Santomero. The Value Effect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ons, 1998.
[3]熊良俊.当前国际金融并购主要特征及启示[J].中国金融家,2010(2).
[4]徐涛,刘阳.20世纪末以来美国金融业并购的特征及其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5]孙芙蓉.国际金融并购风云与趋势[J].中国金融,2007(23).
[6]束庆年.日本跨国金融并购的经验与教训[J].NEW FINANCE,2009(1).
[7]何德旭,毛文博.金融并购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影响与趋势[J].当代经济科学,2003(2).
[8]傅鹏.全球金融并购动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9]颜剑英,朱衍强.国际金融并购与中国金融安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
[10]沈洪溥.海外金融并购——是新机会还是新挑战[J].财会研究,2008(22).
关键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政府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082—0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渐行渐远,但是危机治理政策还在发酵,一些国家宏观和微观层面均出现良性运转,长期和短期的治理效果都较好,而有的国家却出现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及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不一致的现象。就我国而言,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明显,2013年6月短暂的钱荒引发股市波动。虽然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高涨,但政府却表明态度决不救市。前后比较可以看出,近些年政府政策变化较大。至此,有必要研究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到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以及政策制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回答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正确评判过去政策制定的依据,也有助于理解当前政府的行为及未来政策的制定。政策制定是非完全理性的偶然的渐进过程,且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说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黑箱过程。而金融危机治理政策还存在及时性特点,参与决策的人数更少,因此相对于其他政策,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黑箱特征更为突出。基于此,本文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和论证影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制定的因素。
一、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影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宏观因素
影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宏观国素主要包括:一是国家制度。所有社会力量和利益联盟的政策诉求。都要通过国家机器以及由此构建的政策平台才能实现。国家作为最后贷款人。在金融危机救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仅限于有货币国家)——为银行的负债担保,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在金融危机救治过程中,国家(最后贷款人)首先要确定的问题是救谁和救什么,而“救谁和救什么”是由国家制度决定的。然而,国家制度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三是社会经济意识。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经济意识主导着人们的行为偏好和价值判断,而这些社会经济意识会影响到政策的选择。如果不顾及社会经济意识,不仅使经济得不到恢复,甚至会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社会经济意识的主导者一般是处于主流地位的经济学家,他们的言行影响着居民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同时,社会经济意识也是传统、文化乃至习俗相结合的产物。三是国际环境。国际环境从两个方面影响政策的制定,即国际经济环境本身和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得越紧密,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制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因此,一个国家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把国际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不过,超级大国可以利用其经济地位,率先实施某项金融危机治理政策,而其他国家只能被动接受该政策的影响。超级大国也可能为了避免引起众怒而采取政策创新,乃至按照大国利益修改国际惯例。
(二)影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微观因素
影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政府行为。政府可以分为强政府和弱政府。强政府政策颁布和执行的时滞较短,而且一般可以实现预定目标;弱政府的政策时滞较长,且往往流于形式。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政府为了确保政局的稳定,不论强政府还是弱政府都会采取强制政策。从效果来看,弱政府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尽管时滞较长,但政策往往科学性、公平性相对较好;强政府治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较高,但政策的结果往往不能准确把握。二是企业。公共政策的实施结果总会是一部分人受益或者一部分人受益更多,但大部分情况是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对此,企业会通过寻找联盟或者代言人的方式给政府施加压力,以使政策对自己更有利。这是企业间的博弈,也是企业与政府间的博弈,而这种博弈是以企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三是社会组织。私人部门直接参与危机救治行动、承担危机的损失,是源于官方救助资源的有限性。影响金融危机治理的国内社会组织主要是工会和行业组织,但其行为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影响表现在,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行为和自救行为,使大家团结起来共度难关,还可以推动政府制定更有利的危机治理政策。消极影响表现在,游行示威、罢工等破坏行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转变为社会危机乃至政治危机。此外,国际社会组织也会对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如IMF作为重要的国际社会组织,对各国政策的制定影响很大。
二、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践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尽管从结构上看,各国的治理政策都是扩张性政策,但各国的政策手段存在很大差异,且从结果上看,不同国家相同政策的效果也有很大不同,而这是多种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宏观影响因素具有趋同性
根据2008—2010年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制定的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反推其政策的属性——制定的政策是否与国家制度、经济意识和国际环境一致,如果一致,就说明国家制度、经济意识和国际环境影响了政策制定,反之就没有影响。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各国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具有以下特点:维护资本利益、采取凯恩斯主义方式、面向全球化的开放政策。也就是说,影响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制定的宏观因素具有趋同性。宏观因素的趋同性给予了政策决策者一道保护屏障,因为纳税人能够较容易接受整体宏观环境的状态,从而减少了对决策者的质疑。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更加重视资本的权益。所以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成为危机治理的首要考虑对象,尽量减少资本所有者的损失不仅是国家制度的要求,也是资本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其次,社会经济意识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策制定后社会可能产生的反应。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始作俑者,但要破除这种意识的影响还有待时日。从理论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政府干预经济已基本成为共识,但政府干预经济的背景仍是自由市场经济,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不过是短期应急行为而已。尽管有学者认为市场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但是已经没有政府敢冒这样的风险,凯恩斯主义的回归已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共识。最后,国际环境对各国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制定的影响程度不一。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和以邻为壑的对外经济政策几乎成为危害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尽管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已成为共识,但实施过程仍然障碍重重。国际货币体系、贸易体系的扭曲加剧了世界经济失衡,但其变革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与此同时,国际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国际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等也在影响各国金融危机治理政策的制定。总体而言,政治经济大国可以利用国际环境制定利己的经济政策,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而一般国家只能适应国际环境,在既定国际环境中尽可能制定有利于提升国民福利的政策,或制定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的政策。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策制定实际上是对国际环境的适应性选择,而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意识只不过是以适应国际环境为前提,进而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
(二)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微观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
根据2008~2010年世界各国制定的金融危机政策,比较政策制定后各利益群体所获利益的大小,其中获利最大者也就是影响力最强的。各国不同的微观基础决定着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治理政策微观影响因素中,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日本则依次是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欧盟和美国则依次是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意识存在趋同性,且资本利益是金融危机救治的首要选择。资本可以分为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当国有资本占据重要位置时,就可能出现强政府;当私人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时,就可能出现弱政府。当出现强政府时,政府能够很快做出决策,而且政策会以政府利益最大化或倾向某一利益集团为前提。相对而言,弱政府面对的是实力强大的私人资本,治理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充分考虑资本的利益,所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政策制定中能够发挥更大影响,并导致较长的政策时滞。同时,在金融危机中,金融资本和金融机构受到危机的冲击最为严重,而金融资本和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又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治理金融危机便要拯救金融资本和金融机构。一般而言,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在国民经济中都会处于相对或绝对的垄断地位,并会形成相对强大的利益集团,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于弱政府而言,金融资本和金融机构对政策制定的影响较大,而且也只有在金融资本的风险解除后,政府利益才会得到保障。此外,伴随金融危机的是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和居民有效需求下降。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会采取扩张性政策,而扩张性政策的结果是普通纳税人的利益受损。而且不论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手段,如果其政策立场是倾向于资本的。那么普通居民都会因为这一政策而遭受损失。政府扩张性政策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财政收入和政府发债。金融危机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所以政府发债是较为普遍的选择,但发债的结果是居民负担加重或是忍受发债导致的通货贬值。从目前来看,除了提高失业救助和社会保障,以居民利益为主导的危机治理政策相对较少。
一、浙江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一般态势
绍兴和宁波地区是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拓展拉美市场的主要地区,通过调研,可以分析浙江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现状,掌握浙江对拉美的外贸、外资、合作等动态变化。
(一)绍兴地区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主要特征
1.战略上重视拉美市场。绍兴地区的产业结构与拉美地区的产品需求和自然资源形成互补之势,具有经贸合作的自然态势。所以,绍兴每年都有2000多家中小企业克服距离成本,拓展拉美市场。有些企业已经在拉美地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在某些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开始逐渐向规模经济演变。绍兴地方政府适应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适时地积极发挥服务职能,将拉美市场列为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给予中小企业国际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近年该地区中小企业与拉美的经贸活动量增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35.1%。。
2.出口产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绍兴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是块状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所以,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市场萎缩,需求下降,促使绍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是,较高的转型成本促使绍兴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不仅降低了转型成本,而且能够继续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出口产品主要为纺织服务,占到出口总额60-70%,其次依次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工产品。近年,铜管出口规模也呈现递增趋势。
3.出口国家以巴西为主。拉美地区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差异较大,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2001年至2010年,巴西GDP年均增长3.6%,人均GDP年均增长2.4%,是近3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巴西人口在最近10年里增加了12.5%,从2000年的1.67亿增加到2010年1.9亿,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30万。所以,巴西市场是绍兴中小企业拓展的主要市场,2010年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了75%。其次是墨西哥、智利、巴拿马等。特别是墨西哥,近年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政策开始有调整的迹象。
(二)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主要特征
1.以欧美市场为主,但是近年与拉美地区的外贸进出口总量出现递增趋势。宁波地区历来以外贸为主,外贸企业总体特征是量多、规模小,素有“千军万马”之称。近年,宁波外贸企业与拉美地区的进出口额,都出现较明显的递增趋势。据宁波外经贸局统计数据显示,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出口额同比降低20.7%之外,从2006年起,同比增长保持较高的水平,其中,2010年达到58.33%;进口额虽然也受到金融危机冲击,降低了进口数量,2011年宁波与拉美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6.5%,出口额同比增长58.3%,进口同比增长29.7%,基本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比例。宁波进出口额在全省和全国的比重亦是名列前茅。这都表明,宁波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往来有扩大化的态势。
2.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的同比增长速度较快从表1可以发现,宁波外贸企业拓展拉美市场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出口额比重为77.4%,进口额比重为77.6%,进出口额比重为77.5%。其次为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但是从同比变化来分析,加工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速度最快,达到75.94%;其他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速度最快,达到90.51%,而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70.45%和80.40%,都超过了同期一般贸易的同比增长率。表明拉美市场的开拓积极地适应了金融危机后宁波贸易方式均衡发展的战略需求,也将为今后的贸易转型奠定基础。
3.出口商品种类以机械制品和纺织制品为主,进口则以原材料为主从表2可以发现,出口商品以机械制品和纺织制品为主,而且同比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分别为63.75%和50.24%,其次为贱金属制品和矿产品。同比增长最快的为运输设备制品,达到惊人的121.95%。而进口产品主要以各类原材料为主,包括纺织原料、贱金属、仪器设备原料和矿物质等。表明,虽然拉美贸易份额在宁波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较低,但是,宁波与拉美贸易类型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工特征,都能够发挥彼此的比较竞争优势,促进双方贸易福利的增长。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宁波与拉美的贸易额同比增长迅猛,有利于克服世界经济增长疲软引致的发达国家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提高宁波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和加速国际贸易的转型发展。
二、浙江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具体问题
(一)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显现机会主义浙江中小企业虽然国际化热情高涨,表现出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对于海外经营企业准备不足,表现在:国际化经营理念不成熟;收购企业后的资源整合难以应对;继续融资困难等。结果,导致能够“走出去”,却不能“稳下来”的刺猬效应。所以,浙江中小企业具有国际化的资本实力,但是,缺乏国际化的战略规划和经营能力,容易陷入国际化悖论的发展困境。
(二)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短缺
1.外贸人才业务技能的复合性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传统的外贸人才技能培养一般偏重外贸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以及实践技能的形式化,从而导致外贸人才较低的商务英语写作和日常交流能力,空白的外贸产品知识背景,迟钝的国际环境洞察力和较弱的国际环境适应能力等。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外贸企业一方面利用当地的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对国内外贸人才的复合型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外贸人才的职业素养令企业担忧。根据我们的访谈,企业扩大再生产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大,表现在员工的高跳槽率和人才的难留住。这不仅发生在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和工作强度高的企业,在比较人性化管理的企业依然存在这种现象。所以,这与员工缺乏敬业精神的价值理念和职业素养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我们了解到,企业发现的普遍现象就是,那些“优秀”大学生,在考评中表现出比较差的心理素质、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较狭窄的知识视野等不足。
3.投资拉美地区的风险相对较大。巴西经济环境相对比较排斥外来企业。表现在:政治上,税负较重且复杂、政策不透明,且随意性大、效率较低。经济上,产业链不完善,而且开发区以综合体为主,不能实现产业链的配套互补,导致规模不经济;当地企业的融资成本非常高,所以,贸易中偏好延期付款。由于拉美企业普遍存在诚信问题,所以,增加了贸易伙伴的贸易风险。社会环境上,巴西对环境保护力度比较大,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不少约束。
三、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战略思考
(一)出口产品以传统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轻工业的中低端消费品为主
根据浙江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且具有产业集群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即使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含量不高,但是,与拉美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垂直分工互补关系。所以,浙江中小企业转移海外市场,拓展拉美地区,应挖掘传统竞争优势的巨大潜力,根据拉美地区的消费文化和社会习俗,制定差异化产品的竞争策略。这不仅可以适应世界经济增长疲软带来的消费需要下降,而且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成活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累资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浙拉经贸合作方式应以合作合资为主
拉美地区实施较为复杂的税收保护政策,是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重要屏障。由于拉美地区贸易自由度不高,政策调控不灵活,所以,贸易摩擦较多。在拉美地区较发达的国家,如巴西,可以采用本国生产———与当地大企业合作组装———批发销售或与当地企业合作销售的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拉美市场的占有率,而且还可以克服信用风险。对于拉美地区的单一小市场,则可以采用合作的形式,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三)投资拉美地区应有战略规划
由于拉美地区投资风险较大,产业配套也不完善,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拓展拉美市场的短期收益无法保障。但是,从长远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几乎饱和,金融危机后,消费需求也持续下降,而且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这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相比较而言,拉美市场潜力巨大,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只要充分适应当地的竞争环境,抢占市场,就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国际竞争力度的提高。因此,拓展拉美市场,应具有战略眼光,不能一蹴而就。
(四)浙拉经贸发展需要培养和储备国际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体现在专业技能,不仅要掌握外贸基本知识,而且要重视产品、行业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英语水平,不仅要有等级水平,更要有实际交流能力。非专业技能,也强调适于企业发展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心里素质、职业道德和企业忠诚度等。尤其是职业道德和企业忠诚度,在很多企业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专业技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德才双馨”作为衡量人才的一般标准,从实践经验来看,外贸企业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依然是“德”,其本质就是人才的职业素养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管理;集团化经营;酒店业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8-0118-02
饭店是为旅游者的活动提供住宿、餐饮、娱乐和其它服务的旅游企业,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饭店发展的数量、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003万人次,比去年下降1.4%。其中,外国人24店是为旅游者的活动提供住宿、餐饮、娱乐和其它服务的旅游企业,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酒店发展的数量、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3万人次,下降6.8%;港澳台同胞10570万人次,下降0.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下降2.6%。
全球金融危机对酒店业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不敢肯定未来再也不会发生金融危机。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酒店业的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
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酒店业的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宛如一场大流感迅速波及全球金融业,这场金融流感病毒持续蔓延,迅速侵入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酒店业同样很难全身而退。它对我国酒店业的冲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酒店出租率下降,价格大幅下跌
从2008年9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酒店的出租率普遍下滑。例如:锦江酒店、金陵酒店、如家旗下酒店等入住率普遍下跌。大部分城市的酒店出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一些酒店面临着客房闲置的局面。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企业收益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直接减少包括旅游在内的消费需求。国内游客归巢,海外游客锐减是旅游目的地酒店价格大幅回落最直接的诱因。
1.2对高星级酒店的冲击远大于低星级酒店
金融危机对五星级酒店的冲击高于对其它酒店的冲击。由于高档酒店的境外客源比重较大,在这场由外而生的危机中, 高档酒店成了最大的受灾户。同时,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酒店的赢利空间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下降,而随着部分城市在建高星级酒店数量的增多,各家酒店的客流量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国内多个城市高档酒店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
1.3对外向型经济地区酒店的影响大于内陆
从城市表现来看,国际化程度越高,外向型经济依赖程度越高,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越严重。例如上海、广州、深圳等东南沿海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国际化程度较高,在此次全球金融海啸中受到的波及相对较大;而我国中西部大范围地区由于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1.4酒店投资项目减缓
目前的酒店投资总体呈现非理性的发展趋势,主要特征是:酒店的投资档次偏高;相当多的酒店投资者,把酒店当作是房地产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酒店投资者过分引进国际品牌。这些行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无疑加大了金融机构和酒店的资金压力。资金链断裂,酒店投资商资金紧张,许多已经开工的酒店项目进程放缓,未开工的项目被取消。例如原本美国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计划在澳门兴建庞大的项目,但2008年11月其亚洲区总裁突然宣布,将暂停所有项目。
1.5酒店间的恶性竞争普遍存在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当时酒店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多渠道的投资迅速进入酒店业,酒店数量急剧增长,造成供求不平衡。在前几年乐观预期的刺激下,我国酒店的数量规模又不断扩充,从高星级酒店到经济型酒店,都可看到不同层次不同品牌、不同规模的酒店在扩张和圈地。原本酒店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竞争的惨烈度。恶性的削价竞争,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比如说原本是三星级的酒店提供五星级的服务,只收二星级的价位,那么五星级的酒店该如何生存,如何才能招徕客人并保证投入控制在成本之内值得探讨。
2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酒店业的应对策略
2.1扩大内需
我们应瞄准内需市场,创造需求,要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容量大的特点,开拓国内市场,这是我国优势的根本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巨大的市场容量使我们长期存在发展的空间。
我们要充分利用旅游节的带动作用和“奥运效应”的正效应,扩大需求。已经举办的或将举办的新疆国际旅游节、云南体博会、上海世博会、温州森林旅游节、徐霞客国际旅游节、马鞍山李白户外旅游节和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等,足以起到宣传、增加客源的作用,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商,刺激经济发展。
2.2加强市场营销
通过市场营销调研,酒店企业可以了解营销环境及变化情况,从而进行市场细分,确立目标市场和特定的顾客群体。同时,酒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营销调研的结果,在进入目标市场后,针对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及营销组合,改善酒店的经营管理。进一步了解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制定出更合理的计划,增强活力,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
2.3突出品牌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品牌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酒店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有其自己的品牌。品牌不但有助于酒店形成核心竞争力,赢得长久竞争优势,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酒店的品牌内涵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做品牌必须全方位的投入,靠长期的积累,不能靠几个策划就能够出品牌。并且,要脚踏实地,从质量抓起,不断创新,才能锻造出市场竞争的利器――品牌。
2.4加强管理和运用多种经营方式
由于我国酒店业起步较晚,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酒店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者。管理的提升,工作流程的改善和整体效益的提升,能使企业增强内功。管理者在危机面前应树立信心,并用这种信心来指导行为,而不要看到别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勇于开拓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一套特色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技巧。
3金融危机后的中国酒店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殃及中国酒店业,但总的来看程度不大,不足以阻碍中国酒店业的持续向前发展。酒店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应摆正姿态,正确看待问题,遇到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只有坐以待毙,并不是每一场危机只会给企业带来破坏。金融危机将导致部分经营不善的酒店退出市场,但更多的是,金融危机给酒店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切实提升带来了机遇。位于亚特兰大的研究机构PKF在报告中称,尽管中国近年的旅游业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人员也预计近年中国的增长率将会放缓,不过分析师们预测,中国市场旅游需求将依然保持强劲,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压力会比较轻。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教授说,酒店资产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相关性非常高,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了我国旅游酒店业长期仍然看好。
金融危机虽然带来酒店客源在一定程度上的趋缓,但是它并没有打乱酒店业正常的竞争秩序,反而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酒店业应该将金融危机下的压力化为动力,积极的提升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从一般的规律来看,由于危机的滞后性,全球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将很长。因此,酒店要作好长期准备,苦练内功,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抵抗金融危机的袭击,将危害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程艳.中国酒店业四招数应对金融危机.中国食品科技网,2009.
[2] 刘辉.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政策走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
[3]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北京:人民日报,2009-02.
[4] 王新盛.金融流感来袭[J].酒店现代化,2008,(27).
[5] 马勇.金融危机下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搜虎旅游网,2008.
[6] 陈丹,孙静宇.中国饭店业如何安然度过金融危机[J].酒店现代化,2009,(2).
[7] 吴峡燕.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开拓市场能力[N].北京:经济日报,2009-03.
[8] 韩默,陈瑞华.世界旅游组织:中国是振兴亚太旅游市场中坚力量.新华网,2008.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财政
1金融危机的影响
(1)背景。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全球经济步入寒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依赖的出口需求的萎缩,我国经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国内影响。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出口占GDP比率约为40%,外贸依存度约为70%,世界经济衰退会降低世界市场需求,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风险。危机从外部增大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压力,显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中国工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内需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困难不少,经济持续增长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毕竟美国是巨大的经济体,对华尔街危机的影响还要继续观察,现在,华尔街危机对我国影响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所以,要办好自己的事,强身健体,提高警惕,谨慎应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预期。
2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财政政策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经济正面临一个短期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长期面临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巨大压力。为了防范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下滑,也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最近政府各部门高强度、高密度地出台了大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价格政策、农村政策、就业政策、区域政策、经济改革政策。其中动作最为明显的可以简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财政政策及时掉头。众所周知,1998年之前宏观调控基调是“从紧”,不仅财政从紧,货币政策也从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政府为拉动内需,当机立断改行积极(扩张)财政政策。
其次,适度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稳定人民币汇率。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周边国家货币一边倒,纷纷贬值。而中国政府一诺千金:人民币不贬值。当年朱总理说,人民币不贬值,一是中国要担负大国责任;二是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同于周边国家,出口会受影响,但无大碍;三是可迫使国内企业实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现在看,朱总理做得好,完全对。设想一下,要是当时不稳住汇率,让人民币贬20%,那么现在就得升50%,大量投机热钱涌入,局面恐怕更难应付。
3策略的弊端
(1)弊端。首先,政府没有及时减税。经济学说,刺激投资应有两个重点:一是政府采购订货;二是为企业减税。财政发债增加政府采购,无疑可减少企业压库,但中国的企业多,而政府采购有限,鞭长莫及,政府不可能关照到所有企业。所以对多数企业来说,减税更管用。可遗憾的是,国家虽允许出口退税,但主体税率却未作调减。其次,把物价问题看得太重。物价事关民生,不论东西方,政府都重视物价,没有错。但如果把物价看得过重,则势必会影响政府的大政决策。想当年,为把CPI控制在3%以下,政府始终不敢放开物价。不料后来物价负增长,通货紧缩,令原本疲软的消费市场雪上加霜。其实,消费者有个心理,买涨不买跌。商品涨价就抢购;降价则持币观望。最后,没有大幅加薪。平心而论,朱总理当年是有意加薪的。记得2000年秋天朱总理来中央党校演讲,正好我在场,那天朱总理说,三年内要给公务员涨工资,涨三倍。可结果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我想过,之所以会如此,是政府没法给职工涨工资。官涨民不涨,必引发社会矛盾。另一层原因,政府未减税而加工资,会加大企业成本,抑制投资。
(2)改良措施。第一,义无反顾地减税,刺激民间投资。实际上,只有民间投资才能显现出中国经济的真正活力,在央企利润好转的情况下,应把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重点放在民企投资上,全面减税。只有减轻企业负担,才能释放企业的活力,尤其是民企。同时,这也是鼓励民企投资的重要手段。第二,放松信贷与利率管制。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应当是降低对于行政管制措施的依赖,逐步引入市场化的调控措施,巩固前一阶段主要通过行政管制措施取得的调控成果。第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曾说过多次,相对10%的GDP增长率,消费物价涨5%不算高,关键是工资增长要跟上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还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有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渐进地、不断地进行;要综合考虑物价、经济增长等各方面情况;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监管,保证落到实处。
4迎难而上——抓住危机中的最佳机遇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GDP的6%增速,虽然与全年8%的增速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经济的这一增速仍然是令人振奋的。虽然全世界都在鼓吹未来中国将是新的救世主,中国也毫不掩饰自己是负责任的大国,然而此时,中国却是“有心无力”。中国现在紧要的问题是面对“楼市寒冰难融”、“港口业将遇十年低谷”、“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双重风险”、“严峻就业形势”、“外贸出口压力增大”等种种经济难题,也急需寻找医治的良药。
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综合看,处于世界“金融恐怖平衡”一端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需求,外部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及由此形成的外部需求下降,内部则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转型压力。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显现。美国财政部长盖纳在候任期间曾指责我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这与布什政府拒绝认定我国为汇率操纵国的态度显著不同。但美国当前的主要目的,是要迅速走出金融危机、摆脱经济衰退,而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总体上有助于美国达到这一目的,起码不悖于这一目的。因此,新一届美国政府在危机中应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采取实质性的对抗行动,从摆脱实体经济衰退的角度看,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缩小贸易逆差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当前以中美贸易差额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根源于美国有较大的储蓄缺口(储蓄不足),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则有较大的投资缺口(储蓄过剩)。从全球经济平衡的角度来看,拥有较高储蓄率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是集体性地被迫与储蓄率较低的美国保持贸易差额关系。显然,这种失衡根源于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至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大幅下降的程度。鉴于美国的储蓄率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其贸易逆差将依然存在,只不过转变为对其他国家的逆差而已。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只是其贸易顺差对手国顺次由日本转变为“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然后转变为我国而已。
从摆脱金融危机的角度看,人民币大幅升值并非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出路。近期,西方学术界流传着一种“祸水东引”的谬论,即将人民币汇率制度与美国次贷危机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主要成因,我国将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这压低了美国长期利率,进而低利率刺激了美国金融创新并使其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大量事实表明,金融发展和风险认知之间的不匹配才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不断深入,尽管金融风险认知在同一时期也有进步,但明显滞后于实践的需要。金融发展和风险认知的不匹配大大降低了原有金融稳定安排的效力,金融机构内控、市场纪律和金融监管的效率下降与此均有密切关联。从这一视角看,次贷危机爆发具有必然性,它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没有必然联系。
事实上,维持现有包括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内的中美经济模式,对美国化解金融危机是有利的。当前,美国政府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同时展开行动来化解危机。在实体经济领域,美国主要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在金融领域,美国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救助、收购金融机构有毒资产、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三种方式来稳定金融系统。美国的危机化解方案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这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国债。在美国国债投资需求中,外国投资者的地位举足轻重。2008年,美国政府净发行国债1.47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者就购买了7720亿美元。中美之间的经济交往模式以人民币“软”钉住美元、我国对美保持大量贸易顺差和我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为主要特征,这一模式有助于美国筹集资金、稳定国债市场。应当说,危机加强了中美经济模式的“捆绑性”,即我国需要美国市场实现劳动力就业,美国则需要我国的资金来稳定其金融系统。破坏这一模式的稳定性,对中美双方都没有好处。
二、金融危机不会根本威胁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
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引起国人广泛关注。部分国内学者认为,美联储向金融体系不断注入流动性,使得美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威胁,我国外汇储备也极有可能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加速弹性化改革。为应对危机,美国货币当局不断放松其货币政策。美联储的最初反应是,通过更积极的储备管理使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与目标水平一致。随后,为缓解定期货币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压力,美联储延长了银行再融资期限,扩展了合格抵押品和交易对手的范围,扩大了证券融资范围。鉴于金融市场混乱还在继续且实体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迅速调整了其货币政策立场,将联邦基金利率在短期内由5.25%下调至0-0.25%。在缺乏利率下调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实施所谓“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直接关注货币投放数量而非利率。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看,以上货币政策操作并无特别之处,所有操作都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当面临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出售其当前购买的国债和其他类型金融资产以收缩流动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贫富较为悬殊而又实行议会民主的国家,美联储不可能为了损伤我国外汇储备价值而故意推动通货膨胀。
主要是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和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刺激了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全球在次贷危机中投放的大量流动性在危机后大部分不会直接进入实体经济,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极有可能是从谨慎状态转为投机状态,这为全球收缩流动性提供充裕的反应时间。我国没必要进行大的储备币种结构调整。反而,由于我国在美外汇储备数量较大,任何急切的币种结构调整很可能会因交易成本过高和外汇市场的博弈性反应而损害我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例如,如果我国迅速将美元国债储备转换成欧元储备,则大量抛售很有可能会使美元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这将导致我国继续持有的美元储备的贴现值下降。更何况,在当前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中,美元的安全性仍然居于首位。
三、不宜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摆脱当前经济紧缩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理论界存在很大争议。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应该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看,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根本目标,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内的一切宏观调控政策都须以此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换言之,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应该首先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总目标,其次才能考虑平衡国际收支。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剧烈下滑,对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率同比皆有大幅下滑。由于投资下滑主要是由出口下滑导致的,此轮我国经济紧缩可以归为外部需求冲击型的经济紧缩。为保持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及时有力地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汇率政策领域,我国迄今为止尚未采取大的举措。我国是否应当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摆脱当前经济紧缩,这也是我国汇率政策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真实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3.5%下滑为2008年的1.7%,其中,除了中东的真实GDP增长率上升了0.2%,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独联体、非洲和亚
洲的真实GDP增长率分别下滑了1.0%、0.9%、1.8%、2.9%、0.8%、1.0%和2.9%;全球真实商品贸易增长率从2007年的6%下滑为2008年的2%,其中,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独联体、非洲、中东和亚洲的真实商品出口增长率分别下滑了3.5%、1.5%、3.5%、1.0%、1.5%、1.0%和7.0%。全球真实GDP和真实商品出口的全面萎缩表明,在所有导致我国出口紧缩的原因中,贸易对象收入的全面下降肯定居于首位。
在人民币“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下,美元2008年对日元和欧元大幅升值,间接推升了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可以讲,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危机期间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中国当前具有人民币贬值的潜在动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9-0028-04
一、金融海啸下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再思考
(一) 金融危机的根源并非混业经营
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机构,如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也遭遇挤兑;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受到质疑,关于是否恢复银行分业经营的讨论重新开始。美国总统奥巴马设立的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克尔认为,美国银行业应该恢复分业经营,以防范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从表面上看,证券化是此次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证券化走到极端的结果。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不能增强金融机构的抗冲击能力,相反,复杂的混业模式不仅不能有效吸收风险,还会导致风险的串联和扩散。资本市场上的损失可能使本来运营良好的存贷款业务也遭受冲击。但是,金融自由化首先是利率自由化,而后才是业务自由化。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造成了房地产泡沫。此外,独立投资银行模式与相应的监管模式也难辞其咎。独立投资银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从历史经验看,混业经营在促使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同时,促进了保险、证券等相关金融业务的发展,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经济层面、监管不当等多种原因而产生的代价,并不能笼统地归为是混业经营的结果。
(二) 金融动荡不改国内混业趋势
近年来,在世界混业经营潮流的影响下,我国政府开始允许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试点。1999年,人民银行允许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2001年,允许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2006年,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实践中,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都在混业经营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同时出现了中国光大集团、中信集团、招行集团等一批金融控股集团。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欧美之际,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
商业银行只有更深入地参与到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中,才能促使其加速转型,提升经营实力。与国际金融巨头相比,国内银行无论在产品,还是经营模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浪潮中,只有继续推进综合化、多元化的经营平台,才能有效分散风险,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才会有足够的资本与能力防患和化解风险。金融危机让国外银行业的扩张型混业转向相对保守的模式,但并未改变国际金融的混业发展趋势,同时警示银行业在衍生品创新上将采取更加谨慎的措施。在第五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来自证监会、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官员表示,银监会已和保监会就银行试点保险公司达成共识,首先在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等4家大型银行试点,这意味着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有了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一)银行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
银行业从事多元化金融服务最终体现在一定的集团组织模式上。由于各国在金融监管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金融集团应根据银行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及本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相应法律法规采取最优模式。具体看来,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如表2所示:
比较以上模式,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在可行性、稳定性方面更加适合我国金融业国情。主要原因是:(1)在向金融混业过渡的进程中,必须考虑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高、金融监管效率偏低与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尚在进程中等因素。金融控股公司跨行业投资及综合经营的特色缓冲了单一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其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丰富的产品库有利于稳定公司的经营收入。(2)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仍是分业监管,实行金融一体化公司及银行母公司模式在当前监管模式下可行性极小。金融控股公司下商业银行、证券、信托与保险公司分而经营,自负盈亏,既实现了同一利益主体下互相协作的混业经营,也便于分业管理体系。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特征
1.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模式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分业经营体制转向综合经营体制所选择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金融控股集团也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经营组织形式,金融控股集团具有以下特点:
(1)集团控股,综合经营。金融控股集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拥有一个通过股权纽带对金融子公司进行联合经营、统一管理的控股母公司。母公司可以是纯粹的控股公司,也可以是从事某类主要金融业务经营的金融机构,如银行控股公司、证券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
(2)子公司分业,降低风险。在金融控股集团内部,通过不同的金融子公司分别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期货等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金融业务,从而防止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网通过集团形式扩散到其他金融子公司,减少不同的金融业务,尤其是非银行金融业务风险对银行安全的威胁,并遏制内部交易等行为。
(3)合并纳税,自负盈亏。在金融控股集团架构下,金融控股公司和各金融子公司一般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金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金融控股公司对整个集团统负盈亏,减少个别高风险子公司(如投资银行)拖垮整个金融控股集团的可能性,保持金融控股集团的稳定性,也有利于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以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一) 中信集团的经营组织结构
近年来,我国加快金融控股公司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国内已有光大集团、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金融控股集团。本文以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做一探讨。
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2002年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银行”。2006年12月以中国中信集团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为股东,正式成立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07年底,中信集团总资产为132117亿元,当年净利润为160亿元。目前,中信集团的业务集中在金融业和非金融业领域。金融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租赁等;非金融业主要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与区域开发业务、工程承包业务、资源与能源业务、制造类业务、信息产业、商贸与服务业等领域。
(二)我国商业银行设立金融控股集团的途径
在严格分业经营的框架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一种现实选择。以中信集团为例,一般通过一个管理总部或境外控股子公司的模式,形成一个垂直型机构。我国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通过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设立。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财务顾问、信息咨询、资产托管、衍生工具等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应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进一步合作,积极开拓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交易与投资业务。
(2)通过并购设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之间的并购整合,与外资银行的参股和并购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或集团下设子公司。在监管许可的条件下,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要积极通过参股、控股形式并购境外商业银行,以迅速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3)通过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之间的混合并购形式设立。以中信集团为例,中信公司与英国保诚集团共同设立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中信证券还持有信诚基金49%的股份。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开,商业银行在时机成熟时应积极横向并购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在我国香港、澳门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以新建或并购等方式发展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逐步形成金融控股集团。
参考文献:
[1] 周远征.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我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1.
[2] 邢桂君.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2.
[3] 袁增霆.金融危机是否宣告分业经营的失败[J].西部论丛,2008,(11).
[4] 谢柳.危机之下,我国综合经营走向何方?[N].中国保险报,2008-12-17.
[5] 张泰欣.业内人士认为欧美金融动荡不改国内金融混业趋势[N].中国证券报,2008-10-10.
[6] 林忠扬.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模式选择[J].银行实务,2004,(03).
[7] 刘红波.混业经营――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05).
[8] 张春子.金融控股集团组建与运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