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3:07: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女性消费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时代的产物,在经济诉求和意识形态的推动下,我国的影视界开始对“红色经典”进行重温和再确认,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崭新的时代特点,大众文化对红色经典有了自己的策略:政治主体通过和大众媒体的合作将红色经典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改编,通过大众媒体的讲述与编码,男权意识形态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了一个新的卖点。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西蒙•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性》中所提出了“女性形成”的论点在这里得到了最贴切的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的历史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消费文化重新在中国得以确立,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中心意识故伎重施,借助于消费文化语境的形成重新把女性推向了“被观者”的前台。大众传媒引导下的消费文化为女性提供了各种诱人的范本,召唤和规范着女性形象,也得到当代主流观念的认同。在具体的影视文本中,女性依然成为了“眼球经济”中最直观的欲望客体,女性特征演变成最成功的消费热点和卖点,而男性作为“观者”的价值观与消费文化语境融为一体,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媒体的特意迎合成为一种合谋的文化消费景观。
(一)“贤妻良母”式的革命母亲。当今社会是大众消费文化塑造下的“草根”时代,以中国传统伦理精神推崇的道德英雄来对抗转型期娱乐到死、消费至上观念的蔓延所带来的集体失忆,在广大市民阶层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认同。“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普世母亲的“原型”客体共同塑造了荧屏中的革命母亲形象。高明的大众媒介把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人性美德和革命事业中的激情进行了巧妙的糅合,赋予了消费文化一种美好的道德载体,在观众观看改编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同时,还能领会到中国社会传统美德。随着时生了变换,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换上了崭新的外衣,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大众传媒为我们的行为制造了新的标尺和价值体系,掌握大众话语权的媒体依然把母亲看成一种原型化的职业,一厢情愿地把她们固定在“贤妻良母”的文化角色上,其本身缺席了女人作为主体的概念,成为男性的“屈从体”,自身的主体性缺失得过于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对于妻子和母亲的呈现仍是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女性,贤妻良母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美德也是当下主流意识所宣扬的奉献精神等伦理道德的体现。
(二)主旋律和商业化的糅合体。以大众文化为核心的消费文化具有商业和娱乐的双重属性,主流文化恰恰找准了它的死穴加以吸收利用,这使得影视文化之中主旋律影视和商业影视作品的界限愈发模糊,通过商业美学改造的主旋律影视内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而商业影视则采用主旋律化的包装更好地实现了商业目的,从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剧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这种崭新的影视文化形态需要一个崭新的艺术载体,由此商业主旋律的女英雄诞生了。女权主义理论认为:“看”是一种权力,那么这种窥视情景的建立是受男权中心意识所支配的。新时期,大众媒体刻意恢复了革命女英雄的女人属性,深入挖掘女性的附属价值。革命女英雄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女性的性别特征被毫无顾忌地展示和暴露在观者面前,女人的全部都成为了消费语境下的消费品,成为了“被观者”。近年来,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潜伏》可谓是它们当中的佼佼者。太行山区游击队长出身的翠平,本身是个彻头彻尾的革命者,可是她慢慢地适应了自身的环境和身份,成为了资产阶级阔太太,她已经“入戏”了,女人也就是这样“被形成”的。这种“革命+爱情”的商业化重写将她的女性特质充分地呈现给了观众。通过翠平的改造,主旋律和商业化的女性艺术形态被推向了广大的窥视团体,以男性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观众共同处于一个“观者”的位置,女性再次沦为被窥视和“被观者”的欲望客体。
(三)“悲哀”的知识女性。当今的现实社会是一个“英雄集体消隐”的时代,大众传媒体现出其惊人的创造力,将英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世俗化英雄让我们感到更真实、更可爱,同时女性形象在英雄的身旁得以以一种新的意象展示,“美女爱英雄”的经典伦理模式被大众媒体原封不动地置换成观众理念中不可动摇的程式,在这种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故事逻辑中,婚姻成为了女性避难的港湾,知识女性再次沦为家庭的守护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悲哀的知识女性”的经典故事。在《亮剑》、《父母爱情》等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对于革命爱情的叙述,采取了“美女爱英雄”这一套路。英雄们的配偶选择多为出身不好但又年青貌美的知识分子女性,她们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女性,怀着对英雄的爱慕和敬仰,渴望婚姻的美满幸福,需求英雄的呵护,然而婚后的生活完全地失去浪漫的伪装,失去了自我,她们痛苦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是最后还是在男权阴影下屈服,“享受”着男人的争夺、庇护。然而大众媒体的重复灌输式的宣扬将这种状态描绘成幸福生活之真谛,从而完成了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秩序分配。
二、“女性”的复活与回归
论文摘 要: 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补偿性消费行为时而发生,分析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之心理为企业在环境不断变化,新产品、新通路不断繁殖的今天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补偿理论概述
阿德勒对补偿是这样定义的: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时,改变活动方向,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这就称为补偿。阿德勒认为,许多在身体上有残疾的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与正常人的差距。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这种自卑感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不管处在多么有利、多么优势的情况下,他总会渴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普遍的负荷。然而,自卑感并不是心理上的变态现象,它是人类不断增进自己的内驱力。
2 补偿性消费相关概念
2.1 强制性消费
强制性消费(compulsive consumption)是指反复的,而且经常是过度购物行为,作为压力、焦虑、沮丧或无聊的解毒剂。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消费者与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对消费行为无乎没什么控制能力,并且在消费完后,个人会体验到强烈的遗憾或负罪感。它是一个“非正常”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是一种极端形式的补偿性消费的病态形式(Woodruffe,1997)。O’Guinn和Faber提到的这一现象的其他方面也支持了这一假设。比如他们强对于很对人而言,强制性购买与消费者对情感和他人帮助的的需求紧密相关。
2.2 上瘾性消费
Elliott(1994)将上瘾性消费行为(addictive consumption)与强制性消费行为区别开来,他认为这种行为应该被称之为嗜好,因为它是一种正常行为想一种病态行为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一种由于某种不情愿的压力而违背本人意愿去做某事的强制性行为。上瘾性消费行为是采用各种各样的补偿性行为来弥补感知到的不足或情感需求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焦虑状态和压力以及自尊和自我的缺乏,它是正常消费行为的“非正常”延伸(Elliott,1994),是补偿性消费的一种“非正常”表现形式(Woodruffe,1997),这中论调更加证实了补偿性消费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消费行为。
3 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心理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半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女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说,认识女性,确定女性的地位,维护女性的权益和尊严,给女性的生存发展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认识问题,更是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问题。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过女性的历史作用,认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国1995年《世界女性报告》也分别指出:“女性参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女性的贡献以及女性的权利已成为社会和经济改革的中心”。历史经验证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社会地位一直是西方女权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在其论文《Desire to Acquire:Powerlessness and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中提出并验证了如下假设:
(1)人们想要极力避免缺乏权力。(2)地位是权力的来源之一。(3)消费者可以藉由拥有地位,来补偿缺乏权力的无力感。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的研究显示,对现状感到无力的消费者,倾向花更多钱买相同功能或被广告暗示与社会地位有连接的商品。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社会一方面女性要继续传统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和小孩,成为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希望她们同男人一样干事业。因此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必然存在心理不平衡,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江贵松,陈文容,2004)。在购物的过程,能体会到如上帝般的感觉,受到贵宾样的待遇。如走进商场时受到营业员的热情的招呼、问候,这些都是女性消费者在家里和单位里很难体会的。特别是如果营业员是男性的时候,能充分让女性体会到与男性平等或超过男性的感觉(Woodruffe,1997)。刘仪伟主持的电视节目《天天饮食》之所以能成为女性喜爱的节目,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从中能够学到很多烹饪技巧,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男性下厨弥补了女性再社会地位上企图超越男性得补偿性心理动机。《我的野蛮女友》能红遍大江南北,也归功于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女性要求在社会地位超过了男性的要求,弥补了其失衡的状态。所以购物能充分补偿女性在社地位的不平等(Woodruffe,1997)。
摘 要 本文从洛阳市跆拳道馆的分布情况、场地设施情况、教练员现状、跆拳道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情况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洛阳市 跆拳道馆 分析研究
跆拳道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1]。跆拳道的主要特点是,为了打败对手用手脚对练的自由性对练运动。跆拳道已经不是东方小国即韩国独有的体育运动[2]。跆拳道不仅具有精神、身体方面的价值,也具有社会和教育方面的价值[3]。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洛阳市跆拳道馆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调查对象是洛阳市城区32家跆拳道馆随机抽查700名学员,80名教练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的资源通过中文检索和外文检索查找了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文献资料,并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
2.观察法。通过对洛阳市城区32家跆拳道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情况。
3.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好的对洛阳市跆拳道馆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教练、学员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80份,回收问卷760份,其中学员问卷700份,教练员问卷60份。回收率97.4%。通过查看问卷得出有效的问卷97.4%。
二、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市跆拳道馆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据调查,78.1%的跆拳道馆使用专用垫子,此垫子对练习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只有7家使用木质地板,这对训练效果有一定的限制且成本比较低。少数的跆拳道馆不具备洗手间、空调等设施。器材有沙袋、护具等,同时还有一些辅的力量练习的器材,比如皮筋、跳绳等,可以加大腿部力量和弹跳。只有7家跆拳道馆同时拥有这些器材,其他道馆器材不够齐全。
(二)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可知,70%的教练员年龄在18-29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练员多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也有是自己跆拳道馆培养出来的学员,这类教练员充满热情和干劲,能够充分的示范高难度动作,但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25%的教练员年龄在30-4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教练员经验丰富,这类教练已经处于成熟的年纪,在各方面都会有周全的想法,心境比较平和稳定,不喜欢变动,在同一家道馆工作的时间会比较长。
(三)洛阳市跆拳道馆的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1.管理者的基本情况。洛阳市32家跆拳道的管理者多以男性为主,女性较少,年龄在20-28岁的有20人,年龄在29-35岁的有9人,年龄在36-40岁的有3人。教育程度上,有3人是研究生,本科大学生12人,大专毕业17人,占53.1%。其中,大部分人是主修体育专业,总共20人,占62.5%。
2.经营模式。目前道馆的经营模式大多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连锁式,聘用式和合作式。
(四)洛阳市跆拳道馆消费者情况
1.消费者基本情况的调查。调查可知,学习跆拳道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年龄在8-16岁,而且男孩居多,女孩较少,其次是白领以及其他工作者,年龄在17-25岁,女性白领也是极少的。
2.洛阳市跆拳道消费者的练习动机的调查。经过调查,35%的消费者是为了锻炼身体,这样的动机也许会帮助提高练习者的训练效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坚持参加锻炼的人协调性好,由于对抗肌充分放松,减少了动作的阻力,柔韧性得到了提高;跆拳道运动速度快、力量大、动作灵活、耐力持久,这就要对练习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跆拳道馆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2.洛阳市城区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水平普遍一般,基本的设施器材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3.教练员主要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女性教练较少,他们技术水平较高,热情好干,但学历一般,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4.跆拳道馆的管理模式有连锁式经营、聘佣式经营、合作式经营。管理者多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女性管理者较少。5.跆拳道在如今的体育市场中以减肥和追求时尚为目的的消费者是会大大影响训练效果的。
(二)建议
1.政府要加强管理,制定跆拳道馆经营管理的法制法规。2.提倡人性化管理,完善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3.加强跆拳道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跆拳道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养和经营水平。4.消费者要端正练习态度,提高自己对跆拳道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立人,高谊.贻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4:56-64.
关键词:青海;女性;旅游购物;现状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independent, the female tourism demand more and more strong, the number of women go out to travel is rising year by year. Based on field survey to qinghai's female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o green to female tourism shopping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ncluded that qinghai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female tourism shopping market, and based on this, advances some wom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rke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qinghai; Women; Tourist shopping; status
中图分类号: 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来源] 青海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1-QX-11)
1 引言
随着“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的宣传,青海旅游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2011年可谓达到了“井喷”状态。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11上半年,我省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00万人次。根据调查,在青海旅游购物店的女性游客达到41.3%,女性旅游者是藏饰品和土特产的主要购买对象。因此,研究来青女性旅游购物状况,对整个青海女性旅游购物市场。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文中“来青女性”是指来青海旅游的国内外以及本省的女性旅游者。旅游购物是指对有形产品的购买和附属服务。因此论文就项目成员利用青海旅游旺季(6-8月)对购物环境、旅游商品和购物服务三方面调研情况进行分析。
2来青女性旅游购物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旅游购物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购物环境,是指有固定的商品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营销服务设施设备和附属场所。据调查,78%的来青女性旅游者十分注重购物环境,购物环境是否优美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她们的购买欲望,有时候甚至能改变她们之前已经做好的消费决定。调查数据显示来青女性游客对青海购物环境满意度较低,没有达到期望标准。主要存在的问题:
(1)青海旅游购物店环境卫生较差:货柜布局混乱,过道狭窄拥挤,清洁不到位。
(2)旅游商店购物设施不齐全,缺乏必要的辅助购物设施,如休息区、存包区、饮水机、自动取款机等符合现代女消费需求的设施。
2.2旅游购物商品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调查中,来青女性旅游者以购买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为主,其中72%的人在旅游之前有购物计划。相对于商品本身的实用性而言,女性旅游者对商品的外观、包装、质量更为注重。调查显示,43%的来青女性旅游者会把价格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且一半以上的女性会把购物费用控制在2000元左右。总之来青女性旅游者普遍具有较强的购物欲望,追求时尚与美感、求实惠的心理特征。而目前青海对女性旅游商品市场开发不足,存在以下问题:
2.2.1旅游商品雷同,质量差
青海各个景区旅游商品大众化,且制作工艺粗糙、款式单一、缺少时尚感,似乎少了点“女人味”,无法激起追逐时尚、求新颖的女性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2.2.2缺乏品牌产品,包装随意
(1)青海旅游购物市场中很少有品牌商品。据调查, 46%来青女性游客在购买之初对昆仑玉、绿松石,藏银等饰品有购买打算,但最后只有21%的游客有购买行为,因缺乏品牌,而担心质量不保而放弃者甚多。
(2)包装随意,与商品本身价值不符。如冬虫夏草本是很名贵的药材,却装在一次性透明塑料袋里,让女性旅游者不禁对产品本身的质量、真假产生疑问。
2.2.3价格混乱
(1)定价层次不明。青海旅游商品定价笼统,价位普遍较高,但又缺少价高质高的“名优精品”和“物美价廉”的大众商品,不能满足不同消费档次的女性旅游者的需求。据调查得知,来青海的女性旅游者35%愿意花费100-300元购买商品,33%愿意花300-500元购买商品,11%愿意花500元以上购买商品,另外1%和20%的消费者分别选择购买100元以下的商品和购物花费不确定。
(2)青海部分旅游商店没有明码标价,有价格欺诈之嫌。如牛肉干9.8元,却没有标注计量单位。女性旅游者误以为9.8元每斤,而实际却是按两计算。
2.3来青女性旅游购物服务现状分析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游客在购物活动中与销售人员之间的交互行为已不再是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而是一种游客购买产品的消费体验过程。据调查,青女性旅游者在购物过程中过程中更加追求心理满足,对销售服务特别重。购物服务虽然只是作为整个购物过程中附属的无形产品,但却影响到旅游者对于整个旅游购物活动的满意程度。青海旅游购物服务存在的问题:
2.3.1售前服务
售前服务是企业在顾客未接触产品之前所开展的一系列刺激顾客购买欲望的服务工作。 根据调查,来青女性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了解80%来自导游的讲解。青海旅游企业对旅游商品宣传力度不足,游客获得商品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不能有效地激发女性旅游者的购物欲望。
2.3.2售前服务售中服务
售中服务是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售中服与顾客的实际购买行动相伴随,是促进商品成交的核心环节。青海旅游商店很多导购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服务技能不高,对女性游客的消费心理、消费特点知之甚少,不能“投其所好”地推销商品。
2.3.3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指商品销售后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服务活动。旅游购物经营者缺乏服务意识,只是一味设法把商品销售出去,不考虑售后服务。加之青海旅游商品销售主体一般为零售摊点,很难有代客托运、邮寄、售后质量保证等售后服务体系。女性游客买了体积较大的商品却不知道“如何带回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理上处于弱势的女性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3来青女性旅游购物提升策略
3.1旅游购物环境方面
3.1.1旅游商店购物环境
旅游购物店应该注重清洁卫生,在陈列商品时,要巧妙利用店内空间,货架的摆放应整齐、商品陈列的数量应适当、通道宽敞,让女性旅游者一进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有助于延长游客在店内的停留时间。
3.1.2善旅游购物场所辅助购物设施
旅游商店应注重附属场所的建设,提特色化,人性化的设施:设置休息区、体验区、饮水机、自动取款机等符合现代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设施,如有供女性旅游者的存包区,方便女她们挑选,试戴产品,卫生间内应有供女旅游者整理妆容的梳妆镜等。
3.2来青女性旅游购物商品提升策略
3.2.1开发个性化旅游商品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旅游企业要把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美学、时尚元素融为一体,开发精致小巧的女性饰品,兼备质感与美感的差异化的商品,使旅游商品的纪念性、实用性和便携性达到完美结合。
3.2.2实施品牌战略,注重包装
目前在消费领域,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购物的品牌化趋势,青海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青海自身的优势,以旅游市场为导向,突出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特色,开发青海旅游商品中的名牌产品;商品包装应讲究美观大方,细致入微,使包装和商品本身的价值相匹配。
3.2.3实施价格策略
首先,明确定价层次。青海旅游商店根据不同消费层次的女性旅游者的购物需求的不同,提供高、中、低档兼备的商品,以满足不同档次女性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其次,旅游商店必须明码标价,有必要建立有信誉的相关鉴定机构。由于假货的泛滥,女性旅游者在购买贵重商品时,往往会更加疑虑和犹豫。有了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出具相关的证明会增强女性旅游者的购买信心。
3.3来青女性旅游购物服务提升策略
3.3.1构建旅游信息平台
旅游企业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在广告宣传上要做到互不雷同,表现自己的特色。据调查,来青女性旅游者在决定购买某一种产品而尚未决定购买某种品牌之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因此为女性顾客提供就产品特点、功能等全面的信息才能使她们从潜在的购买者转化成现实的购买者。
3.3.2加强旅游购物销售人员的培训
旅游购物店要加强对旅游购物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培养其良好的言谈举止,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素质,耐心地帮助女性顾客挑选商品,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等;对各种商品的经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关于商品的产地,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从而热情地为女性顾客介绍、展示产品,详细说明产品使用方法。对导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服务技能,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善于把握女性消费心理特征,投其所好。
3.3.3建设售后服务体系
旅游购物商店应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女性旅游者所狗的大件商品的邮寄、问题的咨询,回访她们对所购商品的满意度。其次,青海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应及时处理女性旅游者购物的投诉,通过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信息,降低女性旅游者的购买风险,增强其购买信息。
参考文献:
[1]宫斐.中国女性旅游购物研究评述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李睿,张凡.重庆女性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J].重庆理工大学,2009.
关键词:旅游消费行为;性别;差异;意见或建议
一.研究方法
1.数据调查方法:本文就不同性别的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进行信息的汇总和分类,计算选择偏向性并运用差异度指数量化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时间:2013年5月25日至30日,地点:趵突泉、大明湖以及泉城广场。总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4%。
2.数据分析方法:在数据整理分析过程中,用到旅游者比重(即全体被调查者对各个项目的选择比重)、性别比重(以性别差异为变量因子对各个选项的选择比重)、偏好度指数和差异度指数。偏好指数是参考王艳丽、严艳基于性别差异的旅游行为实证研究的论文。其中,根据本文的研究要素,选择偏向性=男性或女性的比重/旅游者比重;差异度指数=男性偏好度指数—女性偏好度指数。
二.实证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汇总,计算数据比例得到:根据游客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的选择情况,可以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发。从表一中可以看到,在自然风光、艺术文化和旅游购物中,绝大多数游客偏爱自然风光,男女偏好差异度指数只有0.038,并不是很高,所以差异不大,但艺术文化方面更受男性偏爱,而女性则更偏好旅游购物。
根据出游方式的选择方面,见表二,90.43%的游客会偏向选择自助游,并且男女没有太大差异。看来自助游更能受到游客满的青睐,旅行社则应适当调整营销策略。
根据游客的消费倾向数据,见表三,可以发现男女在食、行、购上没有偏好上的差别,但是比较明显的是住宿方面,男性明显比女性更在乎住的怎么样;而女性会比男性更愿意在游览方面消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男性与女性在购物方面竟然偏好无差异。
再来看影响旅旅游者到目的地旅游的障碍因素,见表四。总体来说,是否有时间是游客是否会来济南旅游的最重要的障碍因素,其次是服务水平,然后是才是花费。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不是最看重花费,而是在有时间的基础上,更在乎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就不同性别而言,差异最大的也在服务水平方面,男性比女性更看重目的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是治安水平的差异比较大,男性也比女性更在意目的地治安状况;女性比男性更在乎到目的地距离的远近、是否有时间以及知名度;而男性更在乎花费,这一点也比较出乎意料,因为一般认为女性的价格敏感度应该更高。
三.结论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提出以下一些建议或意见,以促进济南市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1) 旅游资源方面,应提升趵突泉、大明湖等优势旅游资源质量,满足游客在自然景观方面偏好的同时,丰富艺术文化内涵。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2)在出行方式上,调查得出目前游客无论男女更喜欢自助游,济南市相关旅游企业需就不断加强服务质量和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高游客随团游览意愿度。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考虑加强建设自助游相关配套设施,带动相关经济发展。(3)消费倾向方面,酒店业应更关注男性需求,提供标准化服务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男性与女性在游玩娱乐上也有差异,相关景区或部门在设计时应关注男女不同偏好,打造个性化的旅游设施或产品。(4)障碍因素方面,加强城市旅游交通建设,合理设计公共交通路线。济南市景区部门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和治安水平,提供更人性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加强治安水平,让游客放心游玩;关注女性游客对景区知名度的需求,可以针对女性游客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提升济南市在女性心目中的知名度;花费方面,虽然女性的价格敏感度普遍比男性高,但此次调查中,发现男性似乎更在意在济南旅游时的花费情况,可能说明男性对于济南市旅游消费比较敏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说明济南市的旅游资源男性吸引不够强烈,济南市各旅游部门应考虑男性消费特点,让男性游客愿意在济南消费。(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谢晖,保继刚.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6(1):44——49.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市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人水平、观念、价格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以青海省自身的要素察赋为依托,建立外向型为主的、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从经济区划看,青海省处于西部地区,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江河源”之称;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一青海湖。青海省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发展特征、风俗习惯等,对体育消费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据人日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末,全省总人口5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达38.180,%。城镇人口是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群体,体育产业市场的培育要围绕这一群体来展开。通过对**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研究,旨在优化**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促进青海的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调整青海的产业结构,为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梯度推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研究对象
青海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对象为性别、年龄、消费额、体育项目、消费价格等因素。
二、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
查阅青海省及全国2003年统计公报和国内相关课题等文献资料50余篇,相关专著5部。
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95.3%,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90.2%;问卷的设计中涉及了体育消费额、体育消费项目、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体育消费因素等问题,问卷的设计均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2.3访谈法
走访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了当今的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现状及存在和问题。
2.4数理统计法
问卷收回后,请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0级学生协助统计和整理所有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全部数据用EXCF;I.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2.5逻辑分析法
对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推理、演绎等分析,力图全面、客观地了解**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市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它反映人们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够承受的物质与精神的支出能力。也即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体育商品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通常用价值单位(货币)来表示。体育消费水平是衡理体育消费的重要指标。从表I可以看出,**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年体育消费额也比较低,年体育消费额在100元以下的占50.78;年消费额在200元以上的占22.48%;年消费额在100一200元之间的占26.74%.,可见年消费额高的较少。而且性别差异也比较大,其中男性占74.41%,女性占25.59%。从年龄段上看,20岁以下的占32.56%;20一60岁年龄组的占52.70%,60岁以上的占14.73%;可见中年人比较能接受较高的体育消费额。
3.2**市城镇居民总体能接受的体育消费价格
从表2中可以看出,**市城镇居民总体能接受的体育消费价格比较低。有24.81%的人能接收10元以下的消费价格;27.13%的人能接受10一30元的消费价格;有32.17%的人能接受30一50元的体育消费价格;**市城镇居民能接受一次体育消费的价格在50元以下的占84.11%,其中男性占55.05%,女性占29.06%;20岁以下的占39.54%,20-60岁的占32.55%,60岁以上的占12.02%;能接受50元以上的一次体育消费额的人群中,20岁以下的占4.26%,20-60岁之间的占11.63%;能接受高价体育消费额(100元以上)的仅占6.2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年人能接受的体育价格比较高。
3.3**市城镇居民主要消费的体育项目
可以看出,**市城镇居民在体育消费项目的选择按照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跑步和散步、游泳、太极拳、球类、健身操。年轻人比较喜欢激烈、有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球类、轮滑等项目,20岁以下选择球类的占43.02%;中老年人比较喜欢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太极拳等项目,60岁以上的选择游泳和太极拳的分别占23.63%和46.51%;选择球类的男女各占65.50%和5.040l0;选择健身操的男女各占7.36%和44.9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市城镇居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比较喜欢如球类、游泳等项目;而女性比较喜欢散步、健身操等能表现身体曲线美的运动项目。**市城镇居民选择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比较单一、传统,制约了居民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3.4**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
可以看出,**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居民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器材的占89.93%;代表居民参与性体育消费的体育锻炼占37.21%,而且性别差异较小;购买体育彩票作为新兴的一种体育消费方式占到了71,31%,男性占56,12%,女性占15,19%,其中20一60岁的人群占46,12%;观赏性的体育消费仅占6.98%。可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
关键词:时尚;时装
引文
在古老的地球上,最永恒的话题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当穿着大方得体的男士为身边的女士精心装扮时,男人和女人在不经意间都获得了满足。“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本是鼓励人们做人要慷慨大方、胸怀若谷,可笔者想到了男性为女性时装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琳琅满目的时装市场吸引着无数女性的眼球,而出于性别的差异,男人和女人都倾尽所能发展女性的时装小天地。时装业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消费心理。
正文
时尚,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几乎不用特别明确的词汇来诠释,时尚已经俘获人们“对美的贪欲”之心。无论何种新生事物,在还没有普遍流行的时候,总会冠以“时尚”的头衔,以此来张扬个性,这就是所谓的“时尚”前沿。时尚文化已经波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尚产业的细分化更是牵引着美的追随者。纵观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凡是人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事物都可能沦为时尚的玩偶,无法逃脱世俗的摆布①。
悠远的古典神话里,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产生遮羞心理开始,服装就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在漫长的时代进程中,服装从满足生存需要到装饰修身到个性张扬的时装分支的诞生,引领着时尚的步伐。张扬个性的时代,时装荣登宝座。人们的喜悦与愁苦、权威和能力、傲慢及朴实、富贵或贫贱在时装的视觉冲击下的极端敏锐程度,大概也是其它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时装,顾名思义,即时髦的、时兴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从其变化、创新及普及的程度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前卫性时装,其艺术性浓烈、个性强,是设计师对流行的个人见解和主张的集中体现,其二,流行时装,是指大批量投产、出售的成衣及流行状态,期间体现普及性和媒体时尚界的干预等外界因素。时装的整体特点充分体现着流行性和周期性,是时尚领域更替衍生迅速的细分。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尚也是因时装的奢华需求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时尚有力的支持者当属时装。眼下,证明一个人的阶级地位及经济实力,虽然其它方式也可以有效地达到目的,并也在到处使用、到处流行,但时装的优越程度明显优于其它多数方式,轻车熟路、显而易见。时装上标志性地时尚元素随时随地彰显阔气,旁观者看到它的“暗示”,对其人的身份、地位了如指掌。
古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减肥成为当时女性风靡一时的爱好以此投其所好;西方的紧身胸衣同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女性最优美的腰身形体,备受男性的青睐,两性在这一观念上的不谋而合使紧身胸衣得以流行几百年;同样,中国古代女子“三寸金莲”的魅力更是着实让男性痴迷而失魂落魄,以至束缚女性数百年而成为时尚的枷锁。
尽管中国的“小脚”和西方的“细腰”一样长期以来为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女性为博得取悦之情自愿“受虐”。这自愿一方面与当时的审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男权社会的一种必然结果。西方一些理论家认为,男人对女人的观看“往往在追求视的过程中将注视对象物体化”,换言之,用“女为悦己者容”来阐释,便可以这样认为:在男人的性期待中,女人自觉地成为了被享用的对象。
时装,作为时尚的引领者,任重而道远。时装业的繁荣,离不开男性的贡献。种种现象表明,男性在女性时装潮流上自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男性的审美需求促进时装业的迅速崛起
没有欣赏者,就没有响应者;没有响应者,就没有流行,没有时尚的驻足。在消费社会中惟一成为最美、最珍贵和最光辉的物品,唯一具有最深不可测的意涵的物品②,就是人的肉体。女性对身体装扮的再塑造,使时装成为她们最理想的伴侣,成为社会礼仪的必备品。
男人的及审美的迫切需求,女性附和这一潮流,这是时装业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异性的欣赏,本身就是对女性最大的荣耀。生活在世俗社会中,不可避免男女两性之间的摩擦,男性对女性的时装指指点点,使女性的时装推陈出新、灿烂无比。当女性的灵魂被时装驾驭、无法自拔的时候,吸引男性的积极因素推动女性时装业的盛世,接踵而至。
同时,男性对女性的时装购买投资也是时装业得以迅速占有市场的有利条件之一。花钱的艺术是一门值得深究的话题,花钱的同时快乐是最大的根本。男性对女性时装的满意度及愉悦程度驱使男性的部分金钱投资的方向。
二、时装是男对女性在物质富余后的消费
21世纪,男性仍是经济实力的主体。女性在男性物质富余的精心包装下,光彩照人。很多女性依赖男性来进行物质消费,在金钱的光环下,男性在时尚时装领域独领。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维布伦在《有闲阶层理论》中提出的“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达”一样,时装在男性的庇佑下沦为富裕后消费的乐园。
高跟鞋、长裙、胸衣、不切实用的女帽以及不顾忌女性身体舒适性的一切时装饰物品,都投其所好指向男性的腰包。男性需要的是时尚的伴侣,是金钱物质包装下的天使,是物质消费的对象,因此说时装是男性对女性在物质富余后的消费不为过。
结束语
时装的消费主体是女性。人人都需要美的妆点,女性的时装界需要男性的欣赏、男性的投资。在经济职能的分工下,女性甘心情愿为男性的支付“T台走秀”,彰显阴柔与妩媚。
总之,女性时装的队伍扩大需要更多男性的介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的富足,更多男性会为社会及自我的需求加入到时尚追随者的行列,时装业会蒸蒸日上。
注释:
①引自维布伦(Thorstein Veblen)《有闲阶层理论》中的
第七章《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②布尔迪厄,法国著名思想大师,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 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维布伦(Thorstein Veblen),有闲阶层理论 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