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1:00: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通信工程技术规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要:通信工程;技术;管理
进入21世纪后,通信行业的发展对我国越来越重要,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通信工程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通信工程已经发展到电子信息阶段,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管理技术、进度管理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若想提高通信工程的经济效益,了解通信工程的管理技术,掌握通信工程管理路径,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一、通信工程管理技术
(一)成本管理技术
投资成本关系着通信工程的经济效益,选用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技术是确保通信工程整体效益的重要条件。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和工程项目运行阶段。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对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管理,它的内容包括施工设计图管理、场地布置图管理、工程资料管理等。但是由于我国通信工程比西方国家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管理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在通信工程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管理问题,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合理、不科学,材料购买贪污受贿现象严重,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流于形式,这些问题不但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明显增加施工成本,给通信工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本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组织编制、加强施工监督管理等方式控制通信工程的施工成本。在建设阶段主要是对施工管理,成本管理技术在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控制施工成本。比如:光缆等原材料购买管理、原材料使用管理,在原材料管理中应用成本管理技术可有效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此外成本管理还包括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等,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主要是通过加强施工各环节监督管理实现。工程项目开始运行后,成本控制管理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通信工程运行管理上,通过维护、保养提高通信工程运行效率,延长通信工程的使用寿命,进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二)进度管理技术
通信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技术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进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要求顺利竣工。如果通信工程延迟竣工会影响项目的后期运行,如果提前竣工会增加项目维护、保养的费用,还会降低项目投入生产后的经济效益。此外通信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成本消耗密切相关,如果进度加快需要投资的成本高,如果进度跟不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要求也会增加投资成本。因此,施工进度关系着通信工程整体经济效益,项目企业应高度重视通信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技术控制项目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协调成本与进度的关系。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的工期和施工资源两方面入手,具体做法是梳理施工工序,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控制工期,减少施工成本的消耗。其二,加强核心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通信工程的核心工程有光缆施工工程、传输设备安装工程、省际数据和城域通信支撑系统施工工程、传输和基站等的配套电源工程等,确保这些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确保通信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控制其施工进度也是控制整体施工进度的基础。加强核心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主要是统筹核心工程资源控制进度,但同时需保证施工质量。其三,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促进各方的交流、合作,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三)质量管理技术
质量管理技术是指采取合理、科学的有效手段控制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后期运行安全、可靠。一般而言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技术大致分三类,分别是事前控制技术、事中控制技术以及事后控制技术。事前控制技术是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尽可能减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事中控制技术是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后期运行不会存在安全质量隐患。事中控制技术是通信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的核心技术,它是确保通信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此项目单位应高度重视事中控制技术,确保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事后控制技术是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通信工程竣工后的质量检验,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竣工后要求检验人员立即开始检验,在确保检验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检验,尽快将项目投入生产。
二、通信工程领域技术管理路径
(一)成本控制
控制通信工程的成本不仅是控制项目运行成本,还有施工成本控制,且控制施工成本是通信工程领域整个成本控制的核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可明显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在进行通信工程造价控制和运行成本控制时,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管理。这要求成本控制人员充分了解通信工程施工线路的施工条件、施工资源情况等,监督设计部门设计出最佳施工方案,降低通信工程投资成本。成本控制的另一路径建立一支施工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提高通信工程施工的质量,降低通信工程的投资成本。建立这样的施工队伍的具体办法是加强内部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外界聘请,加强内部员工的技术培训可通过专家技术讲座、派遣优秀员工外出学习等方式实现,外界聘请是指高新聘请社会上施工技术高的骨干充进施工队伍,提高施工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成本控制还可通过监督管理安全防范方案实现,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方案可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防范方案的质量与成本控制成正比。安全防范方案做的越好成本消耗越低,安全防范方案做的越差成本消耗越高。最后是通过控制施工返工率,控制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返工率要求成本管理人员熟悉施工技术流程、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参照相关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监督施工,控制违规操作造成的返工率。
(二)培养技术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如今,人们已经像离不开电一样离不开通信网络。但是由于通信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缺乏,不能确保通信工程稳定、安全运行。因此培养通信工程技术人才,提高通信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培养技术人才的具体做法是加强企业内部人员通信传输技术管理培训、加强通信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培训等,通过专家讲座和外出学习的方式提高企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确保通信工程项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满足人们对通信企业的不同要求。
(三)光缆数字化管理
通信工程中光缆是主要的传输设备,光缆线网运行关系着整个通信网络的运行,因此确保光缆线网运行安全、可靠、稳定可有效提高通信工程网络运行质量。通信光缆是由若干根光纤构成的缆心以及外保护层组成,它与传统传输媒介相比具有传输容量大、衰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传输距离长、传输稳定性高、无电磁干扰和投资成本低的优点,是目前我国通信企业运用最广泛的通信传输媒介。下图1是通信光缆内部结构图:由图1可知通信光缆由内外保护套、光纤组成的缆心构成。目前我国的通信光缆主要类型有三种,分别是OPGW光缆、“8”字型光缆以及ADSS光缆。我国通信企业的光纤通信网络主要由光发信机、光收信机、光纤、中继器、无源器件以及辅助设备组成,光纤构成的光传输通路,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中,以此完成信息传输。但是这三种光缆绝缘性欠佳、受雷电冲击影响大、线路接头处故障多且容易受外力影响,对管理比较困难。光缆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出现,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光缆数字化管理是指数字化光缆传输系统的管理,技术管理人员只需在数字化管理中心输入光缆类型、线路名称和CAD图纸即可,系统会自动排查光缆故障,快速定位故障点,为光缆故障的抢修提供技术依据。
三、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通信工程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对通信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间资源紧张要求通信工程的通信设备走向小型化、一体化、小型化、一体化设备可以降低通信工程设备空间占有率,节约设备制作原材料,提高通信工程设备运输安全性能,为通信工程运行维修提供方便。此外,还可降低通信工程的投资成本。因此通信工程的设备必将走向小型化、一体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国际化,这要求通信工程领域也走向国际化。这主要表现在通信技术跟上国际步伐,通信业务越来越国际化,通信软件也越来越国际化。比如:加强与国际通信企业的合作,开通国际通信长途干线,使通信工程与国际接轨进度加快,通信用户与国际交流越来越方便。各企业业务的拓展要求通信工程具有高级技能以及优秀的专业人才,要求通信工程的通信技术走向多功能化、光缆宽频化、传输容量逐步扩大、通信传输距离逐步增加,同时要求通信工程可以实现海量用户同时通信,通信网络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灵活,运行速度更加快,通信保密性更高。因此,通信工程的通信技术必将走向5G通信技术,通信网速越来越快,网络在线下载时间越来越短。目前高速运行的通信网络消耗流量比较大,一般用户很难付得起高昂的流量费用。因此,5G面世后人们要求流量费用降低。这就要求通信工程投资成本越来越低,低成本主要靠逐步降低通信工程设备制造成本,网络运行、维护和保养成本。要求工程管理技术越来越高,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此外,通信工程人才的发展趋势是拥有大量高端人才,高端人才不仅要求综合素质高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结束语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管理技术、进度管理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它的技术管理重心主要集中在通信工程的施工管理方面,因此应高度重视通信工程的施工管理。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路径有三个,分别是成本控制、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和光缆数字化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通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信工程设备走向小型化、一体化、多功能化,通信技术走向5G通信技术,通信网络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灵活,运行速度更加快,通信保密性更高,通信工程投资成本更低,拥有大量高端人才是通信工程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文文献
[1]王芬.通信工程技术管理与发展趋势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201-202.
[2]孙卓俊.浅析通信工程项目中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5(6):56-57.
[3]吴道祥.浅谈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管理与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0-40.
[4]程巍.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路径及其发展趋势[J].农业与工程,2015(6):61-63.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工程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移动通信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对通信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是使建设项目在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使通信工程建设投资早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各项新业务不断出现,现有的监理技术规范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还需不断的探索。
1.质量监理在移动通信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工程建设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它既不是工程承包活动,也不是工程发包活动。监理单位只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客户提供高智能监督管理服务,以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管理的需要。由此可见,对于移动通信工程质量控制来说,监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能够起到非常重大的积极影响。但移动通信工程点多面广,不利于监理。其中,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其中心任务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等级要求。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又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通常的质量监理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对各项工序的随工检查和验收,即随工监理。对于一般的土建工程而言,工地集中、工程量相对较大、施工工序较复杂、工程周期也较长,采用随工监理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如前所述,移动通信工程不同于普通的土建工程,它的特点导致随工监理在移动通信工程上遇到一些实际问题:
(1)基站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短,各专业中间交工时间间隔非常短,监理人员几乎要一直跟在施工现场才能完全做到随工监理。但是,基站点多、面广,一名监理人员能同时兼顾的基站数目不多。尽管每个人实际工作量不多,但仍必须配备更多的监理人员。
(2)光缆线路尤其是市区内的光缆工程受规划、城监等部门的约束,管道开挖和掩埋的时间较短,施工地段又分散,也导致监理人员的增加。
(3)工程变更多,或者施工整改和复查的次数多,都直接导致监理人员到场次数的增加。
2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质量控制监理
2.1 把握移动通信工程特点,做好具体的监理工作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通信工程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再加上工程点多、线长,地域范围广,涉及全程全网,安全性要求极强。因此,工程监理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具体监理工作,真正发挥监理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作用,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为此,通信工程监理工作必须达到“四控(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组织协调)”的基本要求,要集中既懂监理又懂通信设计、施工的监理工程师去承揽监理业务。承接监理任务以后,要根据项目的投资、规模、专业、工作量等具体特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会审。要通过会审,一方面熟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等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人员,便于在监理工作中相互联系,另一方面了解建设单位的建设意图及工程设计的技术方案,对所要监理的工程进度、投Y、规模、工作量等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组织召开由建设单位、设备提供商、施工单位、设备采购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工程交底会,明确、分清各单位的责任界面,并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步骤,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审核。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存入工程档案。
(3)组建监理机构,制定具体的监理规划。要建立项目监理的组织机构,制定监理工作的方案和规划,将规划方案交有关部门审阅,使有关部门(包括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有相应的了解,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4)提前与建设单位或设备使用单位取得联系,了解是否具备开工条件,避免施工队伍盲目调动。
(5)在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监理工程师应积极与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等取得联系,与这些单位沟通、交流监理工作方案和工作思路,并建议业主召集工程所涉及到的部门开沟通会,使各相关部门在施工中能积极配合。同时,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各环节的工作。
(6)经常向建设单位负责人反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确实需要修改方案时,要征求业主的意见。必要时,还要请设计部门认可。
(7)定期召开现场监理会议,反映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8)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对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责成施工部门限期解决。
(9)认真填写整理监理表格及相关材料,形成监理档案,便于建设单位存档。工程施工阶段是资金投放量最大,暴露问题最多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时间持续得长,而且动态性也较强,因此,工程监理要根据施工的目标和规划,通过动态控制、组织协调、合理管理,使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投资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
2.2 移动通信工程质量控制点
(1)工程质量控制点的概述与界定
质量控制点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别、特点,结合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关键工序、薄弱环节、隐蔽工程等进行设置。质量控制点根据各项工程中各工序的重要性或质量后果影响程度不同分为“见证点”和“停止点”两大类。工程开工报告审批前监理方应把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作为重点。通过审查,要明确质量见证点、停止点的要求和设定。施工单位要承诺在施工过程中起码应到位的技术人员及质量自检查制度的保证。
(2)移动通信工程见证点、停止点的具体设定
基本设置原则是根据GSM工程的实践和实施的可行性制定,并贯彻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原则。
对于每个控制点,详细定义其控制方式、技术质量要求。控制依据、检验和记录方法,本文受篇幅所限,不作介绍。
施工单位在进行到停止点的前一天,施工单位负责用电话通知监理方,并说明要求监理人员到达现场的日期、时间、地点、人员,双方均做好电话记录,并确认通信双方的姓名和通话时刻。
监理人员按约定时间到达现场检查,对施工单位已经自查并填报好的“随工检查记录”或“隐蔽工程记录”上逐项核对和签字,作为双方认定的凭证。
监理人员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现场即刻可以整改的可马上整改,否则根据情节轻重以“监理通知”方式令其整改或暂停施工。
施工单位接通知后,应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应简要写出整改记录或报告以供监理人员复查。
监理方因故不能按约定时间到达现场检查时,施工单位有权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监理方应在其后主动用电话同施工单位联系,重新约定检查时间和要求。
(3)移动通信工程“停止点”的实施流程
停止点的监理实施流程与见证点不同之处在于第6条:监理方因故不能按约定时间到达现场检查认证时,施工单位不得进行该项工作或进入下道工序。监理人员应在其后主动用电话向施工单位说明原因,并重新约定检查时间。
(4)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在实施流程中的责任和地位
在实施流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直接发生工作关系。其中,监理单位占主导地位,施工单位必须服从监理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负责协调和监督实施,原则要参与每个停止点或见证点的检查。其随工代表可根据安排,参加对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但不应越过或甩开监理单位直接向施工单位发表意见。
施工单位未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自查自验、填好记录等),由此延误检查过程的,监理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施工单位应得的工程价款中提出扣罚意见。
监理人员因故不能按时参加停止点的检查签证,需在24小时内回复施工单位,并提出延期要求,延期要求不得超过2天,否则建设单位按照监理合同原则对监理单位作出处罚。
(5)质量检验方法
对各单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应遵循“眼到手到”、“由表及里”、“说到查到”的原则。“眼到手到”是指监理人员不但对每一个控制点都要认真看,同时还应该用手去敲敲、摸摸、试试。“由表及里”是指表面要美观,内里也要坚固、整齐、规范,一定要打开看或在隐埋前认证。“说到查到”是指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提出来,同时还要进行跟踪、落实,最后落实到记录或报告上来。
3.结束语
总之,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监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施工过程复杂的综合工作。为此,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中,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在通信工程的监理工作中不断沟通交流和总结,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助力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炳照.浅谈移动通信工程质量控制监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
关健词:光纤通信;工程监理;对策
一、光纤通信工程的特点
(1)工程点多、面广。通信网络规划必须满足覆盖和容量两个方面的要求,为了实现覆盖,必须将光纤线路传输通到一些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为了满足容量需求,在人口密集地区往往要布集中的大容量的光纤到用户。
(2)传输线路长而且分散。光纤通信工程中的传输光纤总量长,但组成整个传输网的光纤尤其是市区内的光纤通常距离较短,经常存在多个地段同时施工的情况。
(3)单位工程量小、工期短。虽然总工程量巨大,但对于每个单项而言,工程量并不大,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多为用户接入小项目,工期很短,最短的只需数个小时。
(4)制约因素多,工程变更多。现在社会因素干扰较多,如:环保的要求、绿化的要求,噪音的要求;城建规划经常导致传输线路工程变更。这些因素都导致工程设计困难、变更多以及随机性大。
二、做好光纤通信工程的监理对策
光纤通信工程由于工序或工种较为复杂, 应该对通常的监理方式加以改进,具体如下:
(1)强化事前控制,尤其是对施工队伍的选择,强调发挥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作用,加大对其监理力度, 要求他们必须做好自检自查,同时监理应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质量保证体系,企业资质和施工人员资质,安全保障体系要进行全面检查。具体做好的事项如下:
1)复核承包单位施工资质, 其资质等级、营业范围应与承担工程类别、专业相适应。同时,对于不同工序,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应按规范标准和监理规划要求进行监理控制。
2)审核承包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其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措施满足施工管理要求,核查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主要技术作业人员的素质状况,并具备持证上岗条件。
3)查验承包单位所列施工机具、仪表配备及性能状态,应满足施工及质量要求。
4)核查承包单位安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设施配置以及人员配备是否明确、落实。
5)路由核实、长度复测、净距测定、配盘等工序,监理人员应从严把关,按步骤审核,必要时要现场抽测。
6)光纤器材清点及质量检验光纤线路工程所用光纤、设备等器材规格、程式及数量,应符合设计。
(2)优化事中控制,对重要工序或隐蔽工程按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签证,对一般工序或事后能检查得到的部位,则采取事后集中检查的方法。具体应做如下工作:
1)抓好管道和架空光纤敷设质量监理
①孔位、端别、子管穿放应符合设计要求,各子管应有不同色谱,数根子管一次穿放管道段内不应有接头;②光纤布放。可连续多段布放, 采用盘8字往两个方向布放,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米,以人工方法牵引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防止刮伤光缆外护套;③人(手)孔内光缆排放。应紧贴井壁(尽可能同一侧面), 横平竖直走向,曲率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应用塑料软管保护, 端口穿入子管内3-5cm,缠绕粘带封堵管口两端及中间间隔20cm左右用小号扎带扎紧,用尼龙扎带绑扎在支架或水泥钉(射钉)上。余长或预留缆应盘成60cm左右直径的小盘用扎带捆好, 采用挂钩或利用支架固定在人孔壁上;④光纤标识牌。每一个人、手孔内光缆醒目位置挂设一块标识牌, 进线室、每层上线架、机房槽道至ODF架顶均应设标识牌。标识牌制作的规格、材质、标识内容等应根据设计或建设单位要求;⑤杆路架空架设位置、端别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托挂式架挂施工方法常有机动车牵动滑轮托挂法、动滑轮边放边挂法、定滑轮托挂法、预挂钩法等,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⑥预留缆吊扎。采用预留支架或光缆储存盒的安装方式,预留缆盘放整齐,绑扎牢靠。
2)抓好光纤接续质量监理
①光纤接续为关键工序, 接续过程按旁站方式,督促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接续质量、封装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②作业环境。接续现场应符合安全、技术条件,应在工程车或帐篷内进行, 不得露天作业;③光纤接续操作方法。 端面处理:剥除松套管和涂覆层, 剥除涂覆长度为35mm左右;清洗光纤:一般用浸透了丙酮或酒精的纱布擦拭光纤表面,直到擦拭发出“ 吱吱” 响声为止;
切割断面:断面平滑,无毛刺。光纤接续:熔接操作程序参照熔接机技术说明书。
可从显示屏上观察接续质量并估测光纤熔接的损耗值。光纤接头损耗监测:光纤
接头损耗应达到设计规定值,单纤平均接头损耗不大于0.08dB;光纤接续时,应采取现场监测方法,一般采用远端环回双向监测法。采用OTDR仪测量时,应以1500nm波长监测数值为准,在中继段内平均值为准。光纤余纤盘放,同端光纤的盘绕方向一致;弯曲半径大于厂家规定的曲率半径,盘纤圆滑、自然,不得有扭绞受压现象;纤序标志要准确、清晰。接头盒封装:必须严格按供货厂商提供的工艺要求进行。光缆接头盒安装:入孔内接头盒安装应采用挂钩固定入孔壁上,安装牢固。架空光缆接头盒安装应采用抱箍式固定架与电杆安装牢固,或接头盒夹箍固定电杆附近的吊线上。接头盒两侧余缆和伸缩弯安装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3)抓好局内光纤及成端质量监理
①光缆成端为重点部位,应按旁站方式,光缆设备安装、成端质量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工艺要求;②ODF架(ODP)盘的安装位置、安装工艺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规定要求, 机架接地端子应连接机房接地装置;③机房光缆余长盘装, 应按设计要求留足余长盘装在进线室,顺沿爬线架、走线架(或槽道)光缆排
列整齐、绑扎有序,楼层穿线孔、穿墙洞应及时堵塞,自进线室, 经各楼层至机房ODF架顶应挂设标识牌;④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屏蔽护层以及金属恺装层应接地;⑤光缆成端接续应用OTDR进行监测, 接续损耗应小于0.5~0.6DdB;⑥盘纤盒中的余纤收容应有足够的,盘纤半径要求自然、圆滑,不得扭绞挤压;⑦尾纤应标明端别方向和序号, 排列整齐、美观;⑧接续模块每芯光纤做好熔接标识记录,适配器盘面板应有明显标识。
4)抓好光纤中继段测试的监理
①光纤线路衰减测试:采用OTDR测试仪在相邻ODF架上测量光纤线路外线口的衰耗值;应采取双方向测量(A-B,B-A)取其平均值;测试数据应包括: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dB)、衰减系数(Db/km)和光纤线路传输长度(km);测试结果及时记入中继段测试记录。光纤线路衰减系数应符合设计规定。
②光纤后向散射曲线检查:可与光纤线路衰减测试同时进行,应双向测试;光纤后向散射曲线应有良好线形且无明显台阶, 接头部位应无异常;OTDR打印光纤后向散射曲线应清晰无误,并收录于中继段测试记录。
③光纤通道总衰减测试:应采用稳定的光源和光功率计经过连接的测量。一般可测量光纤通道任一方向(A-B或B-A)的总衰减(dB),中继段光纤通道总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规定,测量值应记入中继段测试记录;测试前或测试中应注意用酒精棉擦拭ODF架适配器插口及光源、光功率计测试线插头,以免影响测试误差。
(3)细化事后控制,对事后发现问题应进行细化处理,尽量避免不可整改的工程质量问题出现。对于竣工资料和监理资料要准确建立。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监理应做好的工作:①总体核验(组织预验收);②竣工文件核验:核对竣工图是否与实际相符, 可结合预验收现场核对;竣工文件是否完整,符合归档要求;③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三、结语
自今年7月1日起,三个有关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新版国家标准将陆续付诸实施,标志着我国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国家建设部于2006年12月29日第536号公告,批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GB/T50314-2006,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同时废止。建设部于2007年4月6日第619号和第620号公告,内容分别是: 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GB 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同时废止; 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GB 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同时废止。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建筑系统自动化更高级的发展形式,它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对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以及信息之间的交换与共享。
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
走向规范化
信息时代,智能建筑作为数字城市形象工程的基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我国,伴随着智能楼宇与智能小区的兴起,与之相关联的研讨会、展示会此起彼伏,报刊、电台等传媒也争相宣传。以前开发商还把楼盘配有智能化系统当做卖点,而现在没有智能化系统则成为了缺点,不论是居住园区,还是大厦的建设,都把智能化系统当做基本配置。也正因为如此,对智能建筑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建设部编制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就已经提出了楼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对智能建筑理念和各种系统有了比较全面的涉及。当时人们对建筑智能化的理解主要是将电话、有线电视系统接到建筑物中,同时利用计算机对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各个系统是独立的、没有联系的,与建筑结合也不密切。
随着综合布线技术的引入,在建筑物内部为语音和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建筑功能的结合,对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1995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了《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和设计规范》,促进了通信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同年上海正式颁发了地方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它根据不同的需求,把智能建筑划分为三级,为智能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90年代,为规范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国家还出台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198-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ll6―92)等国家标准。
市场推动力
智能建筑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来自房地产开发商。在90年代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房地产开发商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智能建筑要领的时候,发现了智能建筑这个标签的商业价值,于是“智能大厦”、“3A建筑”、“5A建筑”、甚至“7A建筑”的名词频繁出现在他们促销广告中,智能建筑迅速在中国普及起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新建的高层建筑几乎全都自称是智能建筑,并迅速向中西部扩展。迅速膨胀的市场在锻炼和培养一支智能建筑设计和施工队伍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也出现一些隐患。
为此,国家建设部在1997年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在1998年10月又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与之相应的《执业资质标准》两个法令。这两个法令规定了承担智能建筑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资格,实际上是对市场准入的标准,它禁止一切不符标准、不具实力、没有业绩的不合格企业进入市场,以确保市场的秩序和产品的质量。
我国对智能建筑的深化利用是开发了智能小区。在上世纪末,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住宅小区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住户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安全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这和以公共建筑如酒店、写字楼、医院、体育馆等为主的智能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推动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主角是电信运营商,它们试图通过投资建设一个到达各家各户的宽带网络,开展各种增值服务,如: 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及其他各种数据传输和通信业务等,并用这些增值服务来回收投资。于是开发商和住户便享受起这个“免费的晚餐”,一个遍及全国的“宽带热”正在各地兴起。各种类型的公司纷纷加入这场“圈地”运动中,恶性竞争频频发生,甚至有些住宅小区几套宽带网络同时建设。
引入务实思想
虽然有人对这种发展建筑智能化的思路持怀疑态度,但这并不影响“宽带网”成为建筑智能化行业,乃至房地产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于是有人对智能建筑进行新的解释和理解,认为建筑智能化就是通过接入到各种建筑的宽带网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些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人们需要的智能化信息服务业务,用户通过这个网络接收和传送各种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满足人们信息交流、安全保障、环境监测和物业管理的需要。
如果把综合布线当做智能建筑的全部,显然过于简单化了。但另一方面,如果对智能建筑不分对象和实际需要,盲目追求智能建筑一体化集成,则又过于复杂化。针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这个关键问题,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文化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于1999年在北京举办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高峰论坛”。
与会代表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如何进行系统集成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有关代表提出了系统集成应该主要是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主的系统集成,以及利用开放标准进行系统集成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后来的系统集成实践中成为主要指导思想,它标志着我国智能建筑建设从盲目追求智能化、贪大求全转向务实。
这种务实的思想,在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出台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三个国家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03年7月1日,建设部颁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2004年颁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343-2004)。这些国家级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证。
再次深化内涵
当前,在智能建筑领域里,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2000版有关智能建筑设计和综合布线的三个国家标准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为此,建设部组织相关专家对这三个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新版国家标准。
根据2000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除住宅外的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化系统按功能、投资、管理三个方面分为甲、乙、丙三级,还要按子系统列出一般规定、设计要素(要求)和设计标准(功能及配置要求)。
新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比2000版有了显著的改进,给“智能建筑”定义予以新的内涵,在内容上进行了技术提升和补充完善,着重于增强科技功能、提升应用价值,使文件更加全面、深入、完整; 适应面更广,适用于各类功能建筑; 文件表达更规范,系统的技术性更合理,对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偏重于系统功能; 系统的界面更清晰,“综合布线”归入“信息设施系统”中; 系统技术覆盖更全面,增加“机房工程”; 系统的技术更完整,重视抗干扰的技术措施; 系统的应用立意更高,提高到建筑设备管理需要,以确保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工程投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新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以达到全面、科学、合理,使之更有效地满足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除了对智能建筑共性的设计要素规定外,突出针对办公、商业、医院、文化、媒体、体育、交通、学校、住宅、工业等各类建筑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关键点的描述,对于哪类建筑应该达到哪种智能化建筑标准,尝试着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大大增加设计过程的参考价值和实际的可操作性。
更细致的规范
在2000版有关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和验收的两个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综合布线系统应与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OAS)、通信自动化(CAS)、建筑设备自动化(BAS)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为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建设工程中使用。
新版有关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是在2000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以5E和6类、光纤布线系统内容为主,与国际标准ISO11801-2002E接轨,在符合国家法规政策的精神要求的前提下,对2000版国家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补充和完善。
新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系统指标分为建议性和需要执行的两种,系统配置等级与产品类别的应用分为七个部分。新规范明确规定了系统安装设计中缆线布放管槽利用率与弯曲半径,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等工艺要求; 防火缆线选用的重点在于所符合的测试标准规定的等级,而不完全取决于缆线所选用的护套绝缘材料,易燃区域和竖井内布放的缆线应阻燃; 对应列出了国际、北美、欧洲的缆线防火测试标准,不同的缆线布放方式和环境空间条件等。
新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内容包括检测工具及仪表精度检查,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表; 缆线的长度及电气特性抽测,工程电气测试(基本链路、永久链路、信道的测试连接模型)技术指标和光纤链路测试指标值及衰耗的计算公式; 缆线的布放及保护措施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缆线终接(接线图、预留长度)测试指标; 以及工程验收的评判标准和文档管理要求等。
有关智能建筑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验收的三部修订版国家标准的推出,对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将起到更显著的指导作用,对贯彻国家关于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努力创建“绿色”建筑等系列方针政策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我国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和实施中首选的技术标准文件,对促进我国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被智能建筑行业广泛认可,被认为是中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史上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
国外智能大厦的发展情况
智能化建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大厦,它是将一座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定名为“都市大厦”。这座38层高,总建筑面积达十万多平方米的大建筑,使该大厦不必自选购置设备,便可获得语言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此外大厦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对楼内的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系统等均实现电脑控制,使客户真正感到舒适、方便和安全。
日本从1985年开始建智能大厦,并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成立了“建设省国家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研究,计划建成“智能城市花园”。印度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城开始建设“智能城”。英、法、德等国也相继在发展各具特色的智能建筑。
链接:中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末,智能建筑在我国起步。一般认为“北京发展大厦”可以算是我国的第一栋智能建筑,因为它从1989年建造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智能化目标。
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为单一功能专用系统。如出入口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空调设备监控、水电设备监控、消防设备监控、停车场管理、数据处理、统计报表、无线电话、对讲系统、卫星电视、共用天线、广播音响、有线电话等。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多功能系统。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安全防范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通信及联动系统、停车场系统、文本数据处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集成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网络系统(CNS)。
[关键词]仪表自动化工程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13-01
现代化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中越来越离不开仪表自动化工程这一项目内容,因为,仪表自动化是确保现代化工程项目的质量重要保障。所以,要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做好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下面是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析如何做好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
一、仪表自动化工程的特点概述
仪表自动化工程涉及的多方面的领域和知识,同时对于技术和质量都要求很高。仪表自动化工程是利用先进技术,来对自动化的一些装置设备进行优化整合,来达到自动化的控制。例如: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工程、现代电子通信工程技术等都是运用仪表自动化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仪表自动化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仪表自动化专业人才
企业对仪表自动化方面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企业发展理念保守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发展,使得相关技术人员与外界交流较少,知识更新较慢,个人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有的企业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对员工进行培养,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经验,使得培训和实际操作差距较大,或者只注重理论培训,而忽视实际操作,没有建立起理论体系,员工不能在实际中真正应用,使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受到阻碍。
2.资金的不足
仪表自动化的实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培养仪表自动化人才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能力的有限和资金的短缺,必然使技术的提高和人才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设备的更新也比较缓慢,这些都限制着仪表自动化工程的发展。
3.仪表专业技术资料的不完善
仪表专业技术的资料一般多包涵各种设计图纸以及对于仪表设备的介绍说明。目前而言,对于这些资料的保存和管理缺乏系统的模式和制度,使得部分资料缺失,没有对仪表使用的连续性。如果企业的技术人员有跳槽的话,更会使得技术资料断断续续,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来培养其他的仪表技术人才,阻碍了企业技术的发展。
三、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
仪表自动化施工对每一个环节的技术管理和要求都十分严格,对于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应该认真审查,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将差错减到最小,所以如何做好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仪表自动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1.施工准备工作的完善
对于施工设计的图纸要认真审核,同时合理设计好施工进度,做出图表,制定和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每个施工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的成员,形成质控小组,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
2.对仪表自动化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控制
仪表自动化施工,首先要完成的工作便是选择和安装材料。正确合理的选择材料才能保证施工的继续进行。主要的材料包括:电线电缆、控制管道阀门、压导管件。市场上这些材料的品牌和型号很多,在选择时,我们应本着质量好、价格公道同时又符合我们要求的材料。如果设备极其重要和关键、无法做出选择时,可以通过设备招标投标会帮助决定。如例以下:1)选择电线电缆。电线电缆用来对数字进行测量,并且要求测量结果精准。在使用过程中,它会受到环境、电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时要考虑的更周全。通常情况下,如果外界的环境温度较高(大于65℃)时,可以选择耐高温的电缆,温度不太高时,可以考虑聚氯乙烯电缆。同时在选择时还要注意,尽量避免或减少电磁干扰。2)选择控制管道阀门。选择管道阀门要考虑温度和压力双方面的因素。一般而言,高压法拦式的截止阀门适合于以液体或是气体为介质的管道,而铜质阀门对氧气管道来说比较合适。3)合理选择压导管件。压导管件是自动化的仪表利用气体的压力来进行测量时压缩空气流通的介质。应该根据不同的质量要求,按照说明选择不同的型号。选择合适的才能,才能为以后的工程施工做好铺垫。
3.设备入场的质量检查
对于合适的型号和材质必须要经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无质量问题后才能真正投入使用,这也是质量控制中比较关键的一环。检验部门要安排专业的检验人员对验收仪表设备、安装材料进行检验,如 热电偶、热电阻、压力表,调节阀要进行试压、试密检查,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安装。
4.对仪表自动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进行质量控制
根据制定好的工程施工进度表,将施工技术和人员的工作时间与进度进行细化和合理的安排,合理的分配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根据进度表及时检查和调整,使仪表自动化施工高效而有秩序的完成。其次注重施工中的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技术交底书的制作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按照国家的施工要求以及验收标准进行仪表自动程的施工,及时审核。除此之外,还要对安全管理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的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仪表自动化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
5.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要做好各个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沟通工作,保证及时的交流,发现和改进问题,共同讨论完善设计。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要及时修改和返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凭借知识和经验,以及多人的智慧共同解决,并将这些问题整理和记录,以便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可以借鉴。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比较辛苦,要及时做好工作人员的心理工作,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进度。施工现场人员较多,尤其是后期,人员更加复杂,要加强对仪表设备的保护,避免破损和丢失。
四、结语
在我国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环境趋势下,仪表自动化工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现代化工程建设施工环节中有时会遇到很多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作为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熟悉和掌握专业自动化知识、总结管理经验,全面做好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