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10:43: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学习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通过对新课标地理教育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发现,新课标要求地理教育不仅仅要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这些地理知识还要为高中生所用,并为我们的终身学习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贸易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培养学生生存和生活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生活现象及其产生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处理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仅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高中生生活质量的相应意识,还可以创造较为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学习。
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种理论进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策略的改变。国际贸易理论是一种融入理论较为新颖,这一理论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
1.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想素质
通过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想素质水平。例如,在进行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通过“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往来”这一知识体系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通过“我国贸易发展的历程”方面的学习,还可以不断促进我们高中生对于我国贸易发展的历程进行深人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的学习还可以进一步培养责任感以及爱国情怀;除此之外,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原则以及相应规则等方面内容,都是高中生需要进行地理思想素质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促进高中生地理知识的丰富
通过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中生的地理知识。在进行国际贸易地理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例如交通以及贸易,这些学习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也是我们高中生未来发展的必备知识。除此之外,在进行欧盟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这一方面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我国与欧盟的经济往来,世界石油、粮食、矿石的输出国及输出路线,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都是地理知识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地理成绩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3.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智能素质
通过国际贸易理论融入到地理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智能素质。通过分析发现,高中生的地理智能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性技能;二是持续性技能。在国际贸易理论融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例如各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各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量以及相应的货物流量等,进行各种图表、示意图以及其他任务的完成,通过这些技术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持续性技能主要由地理知识的记忆力、观察力以及相应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组成。通过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融入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学生对生产以及交换活动的空间特点以及条件进行深人的识别,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寻找这些特点以及条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各种条件进行深人的分析,尤其是人们地利益及自然地理相互交叉的时候。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高中地理学习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策略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入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够顺利的实施,在此,结合现阶段高中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现状,进行相关策略的提出。
1.拓宽地理教材
在高中阶段,我们高中生之所以进行各个课程的学习,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员,无论将来进人到何种的工作环境中,能够能具有较为基本的生存能力,同时也要具有面对现实的勇气。通过分析发现,这一种能力主要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欣赏生活的能力以及享受生活的能力等。在进行地理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融入国际贸易知识,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他还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中的各种与国际贸易关系较为密切的现象。除此之外,通过国际贸易理论,还能够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进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区域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需要对生活中对学生有利的地理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在进行“三区域经济联系”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中美贸易现状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学生充分的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还能够分析贸易顺差与逆差对于各个国家的影响。
2.普及贸易常识
对于沿海的地区高中学校,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生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还可以邀请一些大型外贸公司员工进行讲座的开展,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城市与国际上城市贸易较为频繁地地区;其次,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应的宣传活动,或是开展知识小竞赛,不断普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地理墙报举办的时候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播,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地理学习的相关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在进行这一活动过程中,由于我们高中生并不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得响应的国际贸易方面资料,同时,还缺乏独立学习的经验,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3.选修课程的设置
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学校还应该积极进行选修课方面的设置,这些课程在进行设置之前,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还要积极对学生的整体地理学习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制定科学的选修课课题,并不断丰富其选修课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实际操作的机会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四、总结
一、 影响我校地理成绩的原因
(一)学科认识有误区
一直以来, 在很多学生甚至家长心目中, 都或多或少存在地理是“副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选择的是理科,地理不需要参加高考,所以他们会把几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理科科目的学习中去,地理学习的动力不足,课上精力不集中,课后几乎不学地理,久而久之地理问题越来越多,进一步导致学习难度加大,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还有部分同学受初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影响,认为地理知识很简单,上课听不听讲关系不大,只要考试之前突击背诵就可以得高分,这样的同学一进入高中,由于课程难度加大,再加上本身对初中地理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所以学习起来很吃力,进而很快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学习方法不科学
大多数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都不科学,对地理科目都做不到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的系统,因此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所以在学习时侧重点应该放在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注重平时的积累和理解,注重联系相关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由于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导致学生基本上课前不预习,听课时毫无针对,抓不住重点、难点,甚至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听课效果差。老师上课一般都会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但很多同学上课时没能专心听讲,对要点一知半解,甚至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总认为地理是文科科目,所以只需要课后背一背就可以了。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对于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悉程度不够,成绩自然也就不能提高。
二、 提高我校地理成绩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认识
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对地理的学习,还可以从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环境观。因此,学好地理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不要只顾眼前,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着想。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是学生所说的简单背背、搞突击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运用,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让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也就轻松。
2、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方法和技能,才能学以致用,终身受益。而且高中生也迫切希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毕竟高中学习与初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初中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应高中学习。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到教学任务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和“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加以指导。
第一,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地理事物放在地图中去记忆和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非常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只要找到它们内在的连结点,学会横向、纵向衍生知识,就能更全面、更轻松地学好地理。
3、改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改善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在教法的选取上,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环境条件等确定,可以采用时而描绘、时而讲解、时而演示、时而启发提问、时而朗读、时而自学讨论和比较归纳等多种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总之,地理学科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较多,学生学习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消除的,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会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探究学生成绩差的原因》
2.《影响高中地理成绩的原因及对策》陈超
3. 《浅析高中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巨野一中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初中地理 兴趣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地理活动或地理学习对象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例如,一个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他总是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关心文学作品的发表和评论,千方百计了解它,熟悉它,学好它。因此,难怪有人把兴趣看做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地理学习兴趣是地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产生地理学习的动机的重要因素。它对地理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都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地理学习间接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未来结果的兴趣,这种兴趣,虽然理念性强,但持续时间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为唤起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在开始时,给每届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中,在每章、每单元的导言中,讲讲学习地理科学的重要意义。例如告诉学生:学好地理,使我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及世界各地的风土民情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为今后我们走向社会提供帮助。同时提高我们自身的知识素养。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环境保护、国土规划、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及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南。学好地理,长大后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好我们的家乡,使祖国强盛起来、繁荣起来,使我们的家乡富裕起来。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较为持久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地兴趣。
二、培养学生正确读图与析图的能力
(一)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 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二)明确要素,引导读图 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三)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三、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主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过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作风。教师讲课要“小而精”、要做到设问精、讲解精、点拨精、让学生有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只是把知识死记硬背,才有利于知识和巩固的技能的发挥。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难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支配学习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四、地理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一)教师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积极思维,敢于创新。为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学生以否定的回答,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课前讲地理、演讲辩论、增举时事、联系热点等。
一、掌握初高中学习内容差别,强调学好高中地理注意点
在新高一开学第一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翻看教材目录,浏览教材内容,告知高中地理必修、选修的主要学习内容。接下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高中地理教材的前言,观看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小视频。要求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觉得高中地理学什么?怎么学能够学好?当然,这种讨论往往只是浅表的,但确是极为必要且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展示讨论后的认识,接下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特点、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等。着重强调初中地理多研究是什么,而高中地理则侧重需要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可结合教材举例介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地球的运动”内容准备地球仪、留意思考太阳对人类的主要影响、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哪些特点等。提前介入可以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明晰高中地理的特点,为顺利进入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二、强化学习方法指导,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地理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常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教学节奏等,分别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
如在高中地理湘教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教学时,笔者常建议学生通过口诀去知晓太阳的基本特点:太阳是个气体球、组成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能量释放电磁波(可补充电磁波相关知识,包括物体温度和辐射波长之间的关系等)、能量来源核聚变(可补充核裂变、核衰变相关知识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等。通过联想、编口诀等方法不仅仅会增强学生记忆效果,更可以使得地理内容变枯燥为有趣,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再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内容时很多学生对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理解比较模糊,笔者会建议学生以课桌为黄道面,将地球仪在课桌一侧进行转动,看课桌和地球仪之间相交的状况;在理解太阳高度时教师以拳头代表太阳,在日出、正午和日落时拳头的位置则表示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在理解地转偏向力时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台风的卫星云图。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来理解相对抽象的内容不仅仅更为便捷,学生们会更加充分的感受到地理学科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也会成为他们乐意学习地理的动力之源。
三、做好^程控制,强化个体关注,确保班级整体得到提升
很多时候,因高中学习内容较多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级与初中相比提高较多,此时部分学生若在地理学科方面发展不理想则特别容易产生放弃思想。尤其在高一这个起始年级,教师绝不可对学生轻言放弃。因高一地理要学习整个高中最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立体几何、物理学科等相关知识的支撑,尤其是女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空间感对“地球的运动”理解较为困难,很多学生也因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关注较少,学气运动、水循环和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时较为痛苦。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反应及学业发展状况,及时跟进。帮助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相信学生一定愿意转变学习态度、调整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Ⅱ多为人文地理,包含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人地关系等内容,部分学生在学习完必修Ⅰ后可能会觉得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少。人文地理中对各种地理事物的分析角度等方面需要有必要的思考问题的思路,这些往往需要学生进行记忆,若教师忽视了学习人文和自然地理内容的方法指导,很多学生可能会在人文地理部分投入出现偏差。
关键词:地理教学 问题情境 学习方法
一、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的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思想和方法是学习研究的“器”,也是推动学习发展,学习创新的基础。地理学以认识区域位置、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上的联系、变化;从相互作用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这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科学研究与思想方法,不仅对地理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也成为衡量人们地理科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地理课中涉及的学习方法概括为不同层面:首先,最高层次的是有哲学意义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如系统综合法;其次,是地理学知识获得和应用中的方法;再次,是地理教学中渗透和体现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推理、分类、抽象、概括,以及假设、理想化等理性方法。不同层次的方法融合渗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构成获取和应用地理知识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如区域比较、区位因素分析、地理区域分析综合、地理地图分析方法等。
我在课堂教学时坚持依据课标的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观,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采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精辟的解说词,声情并茂的动画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激起情感上的愉悦,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
尤其是按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需要,分章节、有目标、有选择地确定一些地理学习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如在单元内对地理学习方法进行梳理,如地图法、图表法、空间定位分析法、区域地理事物分布法、区域分析与比较法、区域综合分析法等。它们都能帮助学生发现和体会地理规或者地理学说成立过程中学习方法,学生自然地明白了地理规 和学说的前世今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同时知道所学知识是如何来的,能感受到学习方法的优点,容易记住这些方法并应用到地理学习中去,受益匪浅。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地理
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思。学生要会思,老师就要创设“能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和情境”,设计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
问题往往是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最好手段,针对初中学生上课注意力坚持不很长的特点,采用提问题能使学生整节课围绕老师思维,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可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另一方面,可由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等来逐步引导学生。基于这一点,在学地震这一内容时,以大家所熟悉的5・12大地震为例,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属于什么类型的地震?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发生地震?要求学生在看书的同时,带着问题逐一解决。还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或反向等不同途径来进行思维,大胆地想象各种问题可否有其他答案,提供学生思考余地。人们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如在学“中东”一节时,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我问同学们: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从反馈回的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创设问题的方法”,不但学生能及时地掌握地震的有关系统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能力。此外,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感悟到学习地理的学习方法。
三、在地理活动中感悟地理思维方法
【关键词】高中教育;地理学科;学习兴趣
前言: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错误影响,使得很多学生忽视了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在他们眼中地理是“副科”,为了考上好大学,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在高考分数比例更大的“主科”学习上,而对于地理这种“副科”,他们要么是“带学不学”、要么是“彻底不学”,总之是一种毫无兴趣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现状的出现,使学生根本无法揭开地理学科神秘的面纱,也无法真正的进入到地理学科当中去进行“探秘”,最终使学生与地理学科越走越远。
1 创设问题情境
想要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引导,而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引导就是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出问题情境非常有必要。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问题的难度有一定把握。切不可让提出的问题过难,而让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当然也不可以提的过于简单,而失去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最好的提问效果是,当问题提出后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却又无法依靠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答出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内容教学时,笔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那么请问为什么交通灯使用绿色代表安全,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示呢?”
提出这一问题后,同学们各个若有所思,但真让他们回答问题,他们却又说不出其中的道理。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就已经被笔者充分的调动起来,自然就会集中精力与笔者一同进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内容学习。通过学习之后,同学们自然就得出了“红色的光波最长,穿透大气介质的能力也最大,所以红色的光波显示的最远,在大屋天气里,红色也是最显眼的一个。同理,黄色和绿色的光波也较长,为了让驾驶员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的信号灯的状态,所以信号灯的颜色由光波最长的‘红、黄、绿’三个颜色来显示”的结论。
2 增加教具使用
地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尽管高中生具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但地理学科当中广泛的知识含量与时空界限,使学生很难依靠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来将其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借助地球仪、各种教学挂图、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来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通过地理教具的有效使用,学生只要依靠视觉的直观印象,就可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变得直观,陌生的知识变得熟悉,这在满足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时,还简化了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当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既简单有有趣的事情时,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3 利用幽默语言
有句俗话说得好:“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同样无论地理知识多么的有趣,如果没有教师生动的语言表述,那么地理知识的学习也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想要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幽默、生动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地理知识广泛,所以学生在进行新课程的学习时,往往都是第一次接触相关知识,在这时教师必然会利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与分析,才能够让学生逐步的了解知识意义,明白知识内容,掌握知识要点。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师在这时就必须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感与生动感。笔者与同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教学实验: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案、同样的教具,笔者与同事分别对两个班级进行教学(注:地理学习水平基本相等)。笔者同事是一个较为严谨的人,所以他的语言比较严谨也比较沉闷,教学完成后班级当中仅有10%的学生表示学懂了,有60%的学生似懂非懂,另外30%的学生睡着了。反观,笔者的教学班级当中有75%的人表示学懂了,有25%表示似懂非懂,全班无一人睡着。
尽管两个实验班级的地理学习水平肯定存在差异,差异的存在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影响,但其影响水平绝不会如此之大。由此可见,对于地理学科的教学而言,语言的魅力是多么的重要。
4 展现学科魅力
高中生在学习知识时,常常会对知识有一种判断,哪种知识只是单纯的学习,哪种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通过比较学生对于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的知识往往具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地理是一门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对地理学科魅力的有效展示,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出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和太阳辐射的内容时,笔举出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案例,让学生探究、摸索,揭示其中的原理。通过这种实际生活案例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展现出地理学科的魅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5 总结: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在高中教学阶段有所开设,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尽管因为学习兴趣的缺乏,使得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的认识、理解与学习存在问题,但只要地理教师能够更好的将地理学科的魅力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是很容易重新激发起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培养是多个方面的,只要教师能够始终坚持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那么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肯定会有所转变,并更加主动的去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喜欢地理、爱地理的全方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皋,周平德.如何激发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42.
[2] 李国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的科学构建[J].教师,2013,10:44-45.
[3] 景怀勇.如何激发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3,27:78.
关键词 中学地理课程 学习动机 作用
《地理教育国际》中指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1] 这段话体现了地理教育的真正价值。随着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地理课程面临着时代的新考验与新挑战,尤其对于中学学习而言,地理课程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教育作用。
地理学习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在以前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地理受重视的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中没有设置地理这一个科目,到20世纪初我国才开始对其进行教学。
中学地理已经是中考,高考的科目之一,按理说中学生应该会像其他科目一样有学习的动力。可实际情况却是一大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动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扰。由此可见,地理学习动机成为了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原因。
地理学习动机
什么是学习动机呢?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2]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老师、家长要重视对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地理学习动机的种类
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将动机分成不同类型,在此我们从动机的不同支持点出发,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学生对地理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学生由教师评价、成绩、家长期望等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很显然,前者的满足在学习活动之中,而后者的满足在学习活动之外。
1.地理学习内部动机
由地理知识学习目的引发起来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的形成主要是学生认识到学好地理,将来对学习、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用,对祖国建设有用,明确了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当一个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
由地理知识引发起来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的形成主要是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本身感兴趣。这是地理学习动机中最宝贵的一种,它可以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坚韧不拔地进行学习。
由理想引发起来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的形成主要是学生树立了长大要从事地理科学事业或是地理教育事业,这类学生一般是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显而易见,以上三种地理学习动机均指向地理学习任务,即学生认真学习地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技能,故又可称之为地理认知内驱力,是地理课堂学习的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2.地理学习外部动机
由地位、荣誉引发起来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主要是基于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的需要之上产生的。一些学生努力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乐于获得知识、技能,而是为了满足赢得与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相应地位的需要。
由地理教学环境作用引发起来的学习动机。这种地理学习动机是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如有的学生学好地理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或赢得他人的羡慕;也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好的考试评价,一旦他们的努力暂时得不到赞许,就会丧失信心。这种地理学习动机既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也不是主要使自己提高,而只是为了满足教师、家长的要求,满足某些教学要求,从而保持自己得到他人的赞许或认可的需要。
(二)地理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最大作用莫过于推动学习。当然,不同的动机类型其推动学习的程度是不同的。内部动机对学习具有头等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励学生克服各种困难,专心致志于学习上。然而也不能忽视地理学习的外部动机,它同样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学生缺乏内部动机时。这些指向地位、荣誉或他人赞扬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通过自尊需要的满足,感受荣誉、表扬等所带来的愉悦,从而激起学习热情,进而变外部动机为内部动机。
无论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并非认知结构中的观念直接参与知识的相互作用。它们好似一种“催化剂”,间接地通过加强努力来增强和促进知识的相互作用。中等程度的地理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最佳推动作用 ,并非人们想象的其强度越高越能提高学习效率。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过弱,会使学生产生冷淡、甚至厌烦的学习情绪;动机过强,过于激动、忙乱则会影响思维。所以理想的动机水平是在冷淡和狂热、激动之间。
中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是实施地理课堂改革的基础,是师生良性互动的前提,因此它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加强对中学生地理兴趣、地理动机的培养,使他们热爱地理学习,让中学地理教育面貌得以真正的改善,从而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