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11:27: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独立学院 运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101-01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近年来,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列为基础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社会输送能力全面的人才。目前,尽管各种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著作、论文、课题研究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其研究成果相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而言还是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的成果在学生的实践当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得紧密。本人通过对自己所在的独立学院在《应用写作》课程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希望在独立学院探索这门课程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一、学校对《应用写作》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
虽然目前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独立学院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专业限制。有些独立学院只针对中文系的学生开设《应用写作》这门课程,而且所教文种也非常有限,多是针对中文系学生对口的工作岗位来教授文种,例如:事务文书当中的计划、总结、简报;行政公文中的通知、通报、会议记录、请示等。其弊端就是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另外,有些独立学院,例如我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开设这门课程,又体现出专业限制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学上问题。我院属于法、文、理、工等多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财经类本科院校,那么除基本应用文的文种(包括事务文书、科技文书中的毕业论文)外,又侧重教授与各自专业有关的文种。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又是不太现实的,这对课时、师资力量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采用“一勺烩”的教学方法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学生就会有“这个东西我以后也用不上,离我的专业远,学来做什么”的想法。
第二,学分设置。近年来,《应用写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被淡化的边缘地位。《应用写作》课程既缺乏专业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像英语四、六级那样得到充分重视。一般独立学院的《应用写作》都是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各开一学期,一般每周只有2课时。《应用写作》课程的学分权重也低,专业课每学期有3~4学分,英语有4学分,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学分一般集中在2学分,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认识的不足
学生在学习《应用写作》时会产生这种心理:“应用文是讲求实用性的,实用摆在第一,实用了也就有效率了。因此,要先来学习那些‘实用的’,‘实用的’但目前用不上也不着急学。”这种心理就会首先影响学生对应用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这个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应用文是文章的一种,但它绝对不同于文学写作。应用文讲求实用性,是为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的,它是为“用”而生。但很多学生却认为,应用文写作只要熟记格式就行,其余的跟中学时写作文差不多,而且写作文是中国学生都会的。然而事实上却是学理工的写不好实验报告,学财经的不会写经济类文书,学管理的写不出组织策划书,学商业的写不好商业广告,学文秘的写不好事务文书,要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写不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和求职书,个别的连专用书信都写不清楚。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教学上的问题外,主要还是源于学生自身认识上的不足。
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时机限制
《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是在大三的下学期、大四的上学期,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后能够马上运用到实际当中。承接上面谈到的两个因素,问题又延伸到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学校和学生的认识都提高上去了,但是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时间差让一切努力后得来的成果又打了折。近年来,就业竞争激烈,使学生参加正规实习的机会也大大减少,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的门槛较低,在竞争大潮中处于劣势的相对较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模拟或者课后的作业,不管怎么逼真,都无法与真正的实践相媲美。这样学生会产生懈怠的情绪,只是照葫芦画瓢地完成作业。还有好多毕业了的学生在工作后跟老师反映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数是关于应用写作方面的问题。这就反映出,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是必须要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写作的经验。
据统计,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显而易见,应用写作已经是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准确、灵活地传递信息的需要,是成为信息社会人们传播信息的基本工具和竞争、谋生的一种手段。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诗歌小说,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或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得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针对上面的问题,搞好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在对更多严峻问题探索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希祥.大学应用写作构筑新的框架体系[J].应用写作,2003(3).
[2]林家梁.加强应用写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Abstract: Biological safety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ubject in 2005,the construction of it is still in the infant stage,training model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biosafety professional was establish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Bio-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mproved continuously in practice.
关键词: 生物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Key words: biological safety;talent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67-02
0引言
生物安全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当活动干扰、侵害、威胁生物种群的正常生存发展而引起的问题,包括生物、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公私财产受到污染、破坏、损害等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真正引起国人关注是源于2002年发生的“食人鲳”事件,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全面清查处理[1]。但多位专家均指出,一时一地的清理查处只能治标。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生物入侵的悲剧再次发生[2]。
1国内外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生物安全本科专业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新上的本科专业,由福建农林大学率先招生,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首次招生,作为我校一个年轻的本科专业,如何让毕业生在就业和继续深造中突出优势,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诸多问题都显得还不够成熟[3]。
而在国外高校中, 没有设置专门的生物安全专业, 而是在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中设置了和生物安全有关的课程设立了食品安全的方向, 这些课程包括: 生物安全导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化学、生物地理学、动植物检疫学等[4]。
2专业建设基本规划
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新近发展,但应用性又很强的专业,其发展目标必须把社会需求及其对人才的要求放在首位,据此确定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考察省内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我们在专业发展规划中,充分认识到:本专业要培养的不仅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安全教学和科研人员,而且还要面向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生物安全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本专业建设目标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实现生物安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努力使本专业成为我省生物安全人才的重要基地。经过4-8年的建设与发展,将生物安全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先进、且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专业。
3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生物安全专业创办之前,就多次组织了有关领导、专家、系主任及骨干教师,到省内外等院校及相关部门考查,了解生物安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培养等情况。回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我校生物安全专业建设计划。
3.1 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为前提一方面,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具备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称的基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具体而言,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科研部门、企业和管理机构从事生物安全教学、服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专门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生源。另一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安全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受到生物安全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从事教育、研究、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简言之,四年的教学工作应围绕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增进人文素养、夯实理论根基、加强方法训练、提高应用技能。
3.2 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学校、学院及系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我们主要采取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面引进”等措施:①在基本满足专业教学的前提下,规定本科生一律不进;②立足教师在职培养,按照《湖南农业大学进修、培训工作规程》,大力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高级研讨班等,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近几年来,教师攻读学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现有2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位教授已顺利完成访学任务;③积极引进具有高学位、高职称的专业教师,特别是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生物安全专业所在的生物安全科技学院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办法。近年来,经过我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和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3.3 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建设为核心关于生物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方面,我们已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反复修订完善,认为原有相关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导致课程体系不清晰,似乎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从长远发展来看,生物安全专业目标应该定位于面向学校、科研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生物安全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结构,并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是开展生物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思路。主要改革思路:明确专业地位,优化课程设置;增强生物安全研究方法类课程;精简理论课程,强化应用技能课程。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大胆尝试,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3.4 以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为基本条件实验室与实习基地是专业建设中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我们首先根据生物安全专业特点,确立实验课教学体系,开设配套实验课程。
3.4.1 确立了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包括设计性实验:如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综合性实验:生物安全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创新性实验:生物入侵机理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
3.4.2 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分类,分为基础性实验室(普通生物学实验室,昆虫与植物病原分类实验室)和应用性实验室(转基因检测实验室、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验室)。
3.4.3 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功能,为生物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服务,让低年级学生操作一些与基础知识有关的生物安全实验;为生物安全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让高年级学生参与专业课老师课题辅助研究;为学生提供生物安全研究演示性实验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让学生多参加生物安全类SEMINAR及学生社团等活动。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目前设有一个专门的实习基地:湘丰有机茶生产基地,促进了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也大大推动了生物安全这一新学科的建设步伐。另外,计划在2011年前正式筹建校本部、南方和北方三个联单生物安全实践基地。
4专业课程设置
4.1 主干学科,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保护。
4.2 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安全学、生物入侵预警及控制、生物灾害学、转基因检测及安全性评估、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昆虫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药物分析、检疫学基础、生物信息学基础。
4.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4.4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检疫性病害的鉴别、监控与防御;转基因生物的分子检测技术;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价体系;动植物检疫技术、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鉴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药物分析等。
4.5 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须获173学分方能毕业。其中,设有必修课105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20.5学分,学生必选1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8.5学分,创新学分4学分。
5结束语
生物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构建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生物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致力于构建创新体系,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多学科交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亚辉,胡学友,伍玉明等.谈谈“食人鲳”――兼论生物外来种的入侵[J].动物学杂志,2003,(01):98-100.
[2]王小军.生物安全与我国的生物安全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4):118-124.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1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成规模发展的历史较短,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最长的也不过二十几年。现在的高职院校一部分由原来的职业大学转型而来,一部分由大专与中专合并发展而成,一部分是本科院校新建的二级学院(以下简称新高职),除依托本科院校的新高职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信息资源累积总量少、利用率低、购置经费不足和科技文献老化等问题。
1.1信息资源累积总量少
许多新建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底子薄,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也相对薄弱,信息资源的原始积累有限,藏书量一般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册之间,少的仅几万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的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生均图书”应为55—75册[1],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图书馆指标要求中更明确提出工科、农林院校图书馆至少应达到生均图书60册、生均年进书量2册的指标。据了解,评估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累积总量少,特别是与专业建设相关的信息资源不能真正达到这一指标要求,信息资源累积总量少必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2信息资源利用率偏低
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规划,未能充分依据高职院校的性质、任务并结合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没有掌握好信息资源建设实用性、职业性、应用性原则,导致出现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不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有些图书馆虽然号称馆藏图书多少万册,但相当一部分与教学、科研需要不对口,入库图书上架后多年无人问津,形成读者想要的,图书馆没有或者很少,图书馆所拥有的和能够提供的,读者又不需要或者不十分需要的尴尬局面。信息资源难以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课外阅读、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些主要教学活动的信息需求,严重影响图书馆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发挥,影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目标的实现。
1.3科技文献老化
合并后的高职院校由于原来的中专教育、大专教育与现在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原有的部分专业文献,在高职教育阶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高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地方工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调整,也使调整前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体系与教学要求变得难以适应。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科技文献爆炸性增长,从而加速了图书馆原有科技文献的老化,以计算机类和经济类文献为例,20世纪80~90年代上半叶的文献在图书馆已几乎无人借阅。
1.4信息资源结构单一
近年来图书馆所面对的信息资源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网络信息资源凭借其容量大、多媒体、传递便捷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得到迅速发展,在信息资源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印本、电子、网络三位一体的信息资源结构已经形成,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目前还尚未完全摆脱信息资源结构单一的被动局面,印刷型文献几乎仍然是图书馆的一统天下,读者利用图书馆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人数有限,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将影响读者面向未来的发展。
2.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路
高职教育除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共同的特征外,还具有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地方性、行业性和灵活性特色[2]。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图书馆要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特色,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着重信息资源在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的针对性,围绕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从全院一盘棋的思路出发,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2.1加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的投入
为迎接高校评估,许多高职院校加大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经费投入力度,铺平了评估达标道路。在经济发达的省份,为迎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图书馆的经费少则五、六十万,多则一、两百万,甚至还有达到五、六百万元之多的[3]。大笔经费投入无疑会有力促进信息资源总量的达标,但数量达标和质量达标并不能完全等同。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一项需要长期投资、持续积累的基础工程,不像校舍、馆舍建设和实验室设备建设那样,一次充足的资金投入可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再重复投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需要建立以院校的性质、任务以及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为前提的长效机制的,不能为了达到数量指标而盲目采购。评估指标只是达到办学条件的起码要求,达到条件后还要继续发展。对一般高职院校来说,长期大量投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经费上又将是难以承受的,关键是要建立稳定的信息资源经费保障机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仍然是经费不足,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更需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大信息资源采访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适应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信息资源体系。
2.2加强印刷型文献资源的采访力度
图书、期刊等印刷型文献具有的携带方便,阅读条件限制少等许多优点是电子文献无法取代的。今后印刷型文献仍然会得到大力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原有基础,应大力加强图书和期刊等印刷型文献的采访力度,在经费使用方面向文献信息资源倾斜。在经费分配上,文献信息资源应达到总经费70%以上;适当增加期刊在印刷型文献中的经费比例,其经费不应少于图书的40%。通过快速发展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有针对性地比例协调、实用性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2.3合理收集电子文献
现代图书馆各种载体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一个满足读者多种需求的信息资源体系。单一载体信息资源难以满足众多读者的所有需求。随着电子文献的逐步普及,其作为信息资源主要载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资源存取和磁盘、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收集[4]。电子文献资源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在现有资金规模条件下,增加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重组,建立图书馆虚拟知识仓库,在本馆无力引进数据库和电子文献时,可利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共享电子资源。要合理配置,有步骤、有计划地扩大高质量的电子文献采集,避免盲目性。同时要大力向读者宣传推介电子信息资源,提高电子信息资源利用率,借助电子文献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总量不足的缺陷。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应根据本院校、本系统和本地区的社会需求以及本馆技术力量、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主题,系统地将馆藏资源中的特色文献制作成独具特色的文献数据库或专题数据库提供网上利用[5]。
2.4专家学者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决策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和要求,特别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各学科、各专业专家学者的特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各高校都成立了图书情报委员会,图书情报委员会是在学校领导下,推动图书馆建设的咨询和协调机构,委员会的委员由本校专家学者、专业带头人组成,他们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具有专业发展的前瞻性,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合理地搞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济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购置经费,更好地控制信息资源的学科结构,提高信息资源采访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必须充分重视、切实发挥图书情报委员会和专家组成员的作用。同时图书馆采访人员要经常深入各系、部、教研室和学生班级,了解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动态,及时提出采购计划并作采购决策。
3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策略
3.1信息资源采访的重点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应以教学需要为重点,课程建设为导向。保证信息资源的专业覆盖面,突出各专业课程核心信息资源的保障率,使教师的课程教学、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以及课外学习等有充足的相关信息资源可资检索和利用,同时要尽量保证科研用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与科研所用信息资源的比例上,教学用信息资源应达到2/3以上。
3.2信息资源类型选择
(1)检索性文献。工具书、学术性较强的大部头文献的采访宜以电子版为主,因为这类文献从利用目的上来说,主要是为了查找某一特定信息单元,注重的是检索性。重要的工具书可保持电子和印本两种文本。
(2)核心学术文献是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核心,应实行电子和印本双重保障模式。
(3)大型数据库价格昂贵,高职院校财力有限,确属需要可采用只购买使用权的方法解决,如能通过资源共享解决更好。以减轻经济压力。
(4)各类教学、科研参考文献以印刷型为主,同时努力提供网络信息资源供读者利用。
3.3印刷型文献的复本量与价格控制
图书馆采集印刷型文献需有一定的复本量。现在高职院校读者数量逐年增加,为了节约经费并保证文献品种够用,复本应控制在2-4册以内。使用量特别大的图书可以达到5册,一般图书2-3册,参考工具书不应超过1册;期刊以每种1份为宜。配合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复本量可定为:专业基础课1-3册;专业课2-4册;选修课1-2册。价格控制:30元以下2-4册;31-70元1-3册;71-100元1-2册;100元以上1册。
3.4实行采购招标
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当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招标是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在招评标时必须聘请省内外图书馆专家评标。
[参考文献]
[1]孙林山.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3,(2):65-71.
[2]谢必武,徐方,张凤龙.高职的特色及形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3-54.
[3]仇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5,(5):32-34.
(一)教学管理不完善
1.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宽泛。这些年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相应的改革未在深层次展开,培养目标仍不明确,国家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全国基本还是一个模式。据调查,农林院校与综合类、财经类院校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然而,近年来金融专业毕业学生很多,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农林院校这种“高级专门人才”很泛的定位已经不适宜,他们亟需明确定位自身的金融特色。2.考核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传统的“一考定成绩”考试方式存在考试目的功利化、单一的闭卷考试、标准化题型、答案规范化和百分制成绩记分方式等问题,这种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标准化考试的客观题偏多,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发展。虽实践课程占考试成绩比例,但部分学生模拟实验流于形式,校外实践也是提供虚假性报告,教师考核注重结果,不注重实践过程,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提高。[4]3.教学评估亟需加强。教学评估是校内一项最重要的评估,它可检查监督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评估是学校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举措,在不同程度上激励和督促了教师教学的改进。不过有些评估制度没有实施不到位,能真正起到改进教学作用的评估相当缺乏。学校教师成立专门小组对教师教学评估措施要么较少要么偏形式,教师看不到真正的结果也不能及时改进;学生评教失真及体现不出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总之,评估的反馈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反馈信息粗糙,教师要么不知道评估结果要么了解评估结果,但不知强弱在哪些方面。因此,教学评估应多元化实施到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就无法将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也无法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中国众多农林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基本一致,没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1.公共课偏重和实践课偏少。湖南某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额定学分为16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44分,占27%,公共课程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但很多内容重复且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学生缺少兴趣。金融专业的国际化对学生英语能力要求很高,然而大部分学校英语课都是针对四六级考试的课程学习,而学生需要的更多是对金融专业方面的英语学习,在社会上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金融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各高校网站调查,大部分院校整体实践学分比例相对较少。很多农林院校开设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证券、期货交易模拟实验,金融类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实践教学课程,在学习中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2.专业基础课过泛和主干课偏少。专业基础课很多,主干课只有五门,专业选修课少。设置课程内容十分注重宏观,对于微观课程设置相对较少,而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都是微观金融问题。农林院校在国外最新知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少,但其他院校专业选择性更多、更强。例如,哈佛大学专业课偏重国际化,香港中文大学更注重实用性和实务性,对学生以后工作有更大帮助(表1)。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大部分院校以课堂讲述为主,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有很大的挑战,需要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强,讲授课程能清晰鲜明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它可以让教师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利于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传授。但一味对学生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思想也缺少个性和缺乏创见。灌输式教学方法重传授轻参与,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担当观众角色缺乏思考活动,这种单向交流式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全被束缚、创新思想被扼杀。总之,垂直性思考和抽象化学习的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不太适用,需要基于传统教学方式加入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主动接受学习和接受知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亟需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为以学生为中心、单一化到多样化、孤立到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有效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2.实验设备和基地缺乏。金融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农林院校发展比较晚,学校以农学为主,重视发展农学特色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实验设备和基地缺乏现象一直存在。江西某农林院校设有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国贸金融实验室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但并不是每个学校的金融实验室都有这么多,大部分院校硬软件设施不全。经管院的实验室是供全部经济类学生使用,安排的课时因实验室有限不甚合理。同时,虽然有些院校实验房相对较多,但教学人数也相对要多,设备数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很多设备都过旧,装置的各种模拟实验并不适用于学生实际工作操作。在实习基地方面,广州某农林院校经管系有六个实习基地,湖南某农林院校拥有中国建设银行华兴支行、长沙银行等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因各种现实因素影响,基地还是难以满足学校和学生需求。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实习基地对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校内模拟实验设备不全和校外实习基地偏少都直接影响金融实践教学质量。3.师资力量水平有待提高。整体而言,近年来我国金融学科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因发展较缓慢在结构上不甚合理,教师年轻化趋势不明显,还是以老一辈的教师为主,学历也参差不齐,他们的有些教学方式跟不上学生需求。实验室的指导老师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很多年轻教师均是直接毕业就进入教学阶段,理论知识强,而真正从事金融行业的教师很少,他们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很有限,因而在实践课上并不能以其亲身实践经历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很多时候是不了了之。
二、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强调的是开放式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不同院校有不同校情。发展应用性的教育已成为众多院校的选择,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中国众多院校中不占优势,可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当前学校金融专业的发展情况,着眼于农村金融市场和学生自身的需求,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应用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国
英国高校采取面向经济、工商业的自主性、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强调自由式学习以培养融会贯通、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习组织不同于国内,比较松散。高校可依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和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并转换专业,且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英国高校的课程可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和设计,有时更是与商业人士探讨市场人才需求以便随便变更专业课程。思想教育类的通识课程在大学中要么不设置,要么就是另类的教堂思想教育;三明治特色课程更是让学生既可以学到自己缺乏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技能,也可拥有一定收入独立完成学业[5]。教师在英国只是一个助学者,教师的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课程上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注重学生参与性,要求学生多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他们的出勤率不是靠点名而是教师采用各种创新的方法吸引学生主动上课。并且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师生完全平等的教学方法,国内很多院校在于教师告诉学生问题的唯一答案,而他们在于不断探索寻求多种答案。英国毕业论文完全由学生自身完成,教师不参与,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关系很紧密,寻求与各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以实际的工作效果考核成绩。同时高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愿提供部分创业基金。学生评估有监考评估和课业评估,含任务、证据、成果评定和反馈四步骤的课业评估是英国最具有特色的考核方式,这值得农林院校借鉴。
(二)德国
德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学进行改革,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他们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以应用型为主,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也高度重视实践。双元制是他们典型的教育模式,按照金融机构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既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也在企业学到专业操作知识,课程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德国高校的教学采用双元制、师生平等、项目教学,在期末教师给予不同专业方向学生一个大题目,下细分10-20个小题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题目,利用假期搜索资料和写报告,在开学上课讨论。这种方法给予学生足够自主学习时间搜索资料寻求解决问题路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笔头和口头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实践模式更是与企业紧密结合,以便学生毕业能顺利适应工作,实践教学的教师有很深的实践经验,而且他们要求学生进行技术实习,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此外,德国高校奇特之处在于他们的合理校企合作用人激励机制,企业面向社会招录合适学生,学生既要进入专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接受企业的考核,他们毕业时必须接受专门部门的考核和企业考核技能。另外,“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企业、学校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三)美国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对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有以宏观金融为主的经济学院和以微观金融为主的商学院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商学院模式”培养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农林院校金融学旨在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主张学习商学院模式成功经验。美国高校允许跨专业,跨学科联合培养。美国商学院培养金融分析师最多,他们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就业竞争力强。大学前两年内都进行集中的、疲劳式的必修课学习,掌握必须的金融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从业资格考试以便更快适应工作。且他们的课程设置很灵活,紧跟时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一大特点就是偏微观,整个金融体系课程设置与注册分析师考试科目基本一致,注重金融工具类、金融数学类课程。美国高校运用团队、项目、现场和案例等教学方式教学,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并推行的案例教学在MBA教学中很成功,金融学的实践性比较强,适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和课堂相辅相成,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且他们的CBE实践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重在突出能力。学校可作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导模式,学校邀请企业代表组成委员会分析确定金融行业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从而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需要掌握的专项能力,接着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教学内容。农林院校可借鉴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学习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实行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金融产业为拖动力量的、政府、金融机构和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行业的学习是澳大利亚在1963年提出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他们教学的一大特色,至今被广泛流传。澳大利亚高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强调面向行业、结合企业开展应用型的教育和培训,行业和企业也参与到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课程有理论课和基于行业的学习两部分组成,开发非常灵活。学校在设计课程前会先咨询有关行业人士确保教学真正符合金融行业的需求,企业和个人甚至可以定制专业课程。实践课更是由企业和行业联合设置并与大学积极配合以便他们更能适应工作和市场需求,并且政府和行业出资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他们强调学生、大学和行业的紧密合作,学生修完大学前两年学位课程后到企业带薪工作,学习几个月后再回校继续修课程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学生更是由行业和企业学术导师共同管理。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培养潜在未来员工,节约人力成本,更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工作,在学习中工作和在工作中学习。金融行业变化很快,高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能很快了解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真实动态,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水平。农林院校可以借鉴此种模式,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亦可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
三、农林院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新形势下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适应社会需求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开拓事业的人才。农林院校与综合财经类院校相比在金融行业中不具备优势,要想更好发展需要突显“农”特色,需要在培养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做改变。
(一)教学管理改革
1.明确定位金融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要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6]。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定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才有竞争力。农林院校基本属于教学型大学,它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问题,应将金融特色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懂金融实务能操作,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2.学分弹性化和课时灵活。教学机制的改革要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全面实行弹性学制。现在高校可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是保留学籍,在一段时间内创业、社会实践和出国留学。设立创新学分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学习内容更具有选择性、学习时间更灵活,这也打破了学年制对学生的束缚。此外,每所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优势不尽相同,院校间可以相互合作,允许跨校选课并相认学分以弥补自身资源不足和使各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很多课程具有交叉性,可压缩部分课时,设置一种课程多个学时,学生可依不同学习方向需求选择课程学时。3.推行全面考核。院校逐步构建以平时考核成绩为主、期终考试成绩为辅的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新体系,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重,核心骨干课程的比重可占到60%以上,理论课考核为平时考核+期终考试。期末闭卷考理论知识,平时开卷考上课出勤、案例参与、讨论、问答、作业。实践课考核为平时出勤、模拟实验课综合表现、新题目的实践操作处理程度和实践报告,全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避免学生平时不参与实践和考试抄袭别人实践报告现象,且丰富了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学校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且采用统一流水阅卷让评分更规范,此后就考试成绩和试卷难易程度作全面分析评估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二)优化课程体系
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设置调整上,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要求高校金融学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突出自己的特色注重宏观与微观的有效结合。1.灵活变动公共课。金融国际化趋势则需要学校开设金融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并就不同外语能力学生设置多种外语选修课。同时,学校可适当加强数学的学习时间或是开设金融数学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适应金融学众多偏理性课程。并且可开设大学语文、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礼仪、会计电算化等个性发展课,根据本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需要,在全校公共选修课范围内挑选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需要、学有基础的课程组成课程群,学生选读部分课程。2.扩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和细化方向。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在注重金融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兼顾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个人竞争能力。我国高校走的基本是先学分后选修的道路,在学分制下制定选修课,现有的选修课只是一个点缀,一个学分的产物。农林院校有为新农村提供更合适人才的优势,可调整设置如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学等农学金融特色类课程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扩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再而,学校可在原有金融专业课基础上优化选修课结构,细分专业小方向。金融学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等小方向,学生可据学校在这几个方向设置的课程群选择自己的兴趣课程群。3.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的环节,不要让实践流于形式[7]。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可开设包含证券投资、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课的金融综合实验,或是含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五门课程的经营管理综合实验,融合实践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农林院校组织学生实践调查和调研培养学生自学钻研、团结合作和工作适应能力,再开设专业文献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且每周进行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社会实践学分。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金融专业体系很庞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思维启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有助于那些缺乏实践学习的学生增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深化。1.推行小组单元互动式教学。教师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小组单元互动式学习,教学向“以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转移,让学习成为没有终点的循环过程。教师作为“导演”选择好剧本,引导学生进入不断探索和反思学习的过程,学生作为主角,就金融知识问题中各种小问题进行小组互动讨论,让学习和实际充分结合。教师在课程上审时度势,让学生得到最大收获,并且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个人参与度、课前准备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调动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充分开展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手段,注意虚拟实验、仿真实验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将知识融汇于实际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发放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发言和讨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实践结合起来。此外,学校多利用网络资源设立公共邮箱提供各经济资源网站、教学材料、教学笔记和个人资源等,让大家了解金融业最新发展动态。开设BBS讨论,供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疑难问题等,开放式的讨论建立多层次的师生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
(四)改善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