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10:00: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保持中医学特色,又要兼顾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的现实,需要找到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关联的通道,便于医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趋同性是两种医学体系可以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其中整体观念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中医理、法、方、药等所有的领域。它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由许多组织器官所组成的,脏腑、经络、肢体、孔窍和气血津液等,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配合协调,病理相互影响。同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时刻给予人体以影响。人体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主动适应能力,但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调节能力,即会导致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3结语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辨证论治 整体观 循证医学 蛋白质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基因组学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提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2)蛋白质组学研究。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对病理学、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3)将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手段中;(4)采用实验室技术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上述工作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胆探索。但实践证明,由于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截然不同,所得结论并未使中医药理论体系昭然天下,反而让研究人员自己都感到更加困惑,甚而使研究进程逐步偏离了中医药的本身。因此,仍然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由此看来,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某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中医药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其优势所在。
1 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两大特色,它们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指南。
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注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既反映整个生命活动的信息,又受其他各部分活动的影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另一方面中医注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发展中医药学所必须继承的。在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竞争发展中,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逐步吸收对方的优势而为己用,并最终超越对方。
1.2 中医中药不可分
目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药独立于中医学进行单独研究,也就是上述的实验室采用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探索方向。综观目前中医药领域,从教育的学科设置到院校的设立,都将中药设为中医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说明中药不应脱离于中医学独立存在。而将中药学更名为"生药学"的做法显然试图是把中药学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
中医经典着作中确实有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专着,但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经典着作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中医理论,甚至中医临床。所谓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同源的,也是一致的。脱离了中医学,就不是中药;脱离了中药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将中药独立于中医学将使学中医专业的人不认识中药,不知道中药理论和应用;学中药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只能成为了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的专家。
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试图将中药独立于中医进行研究的探索都不可能反映中医的本来面目,反而给中医药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医学均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医也不例外。要检验一种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治疗思想是否可取,必须以临床疗效作为标准。
中医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学说。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有的得到了肯定,成为指导原则被记录到经典着作中;有的则被否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 "验方"、"验案"都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前西医为主流医学,当然是因为其确切的疗效。回顾其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这个临床实践的筛选过程,才逐步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两者能否最终达至结合甚至融合,仍然有待实践验证。如果因为中医的理论、治疗方案、治疗措施不符合西医的体系就以"不科学"为由对中医进行批驳甚至否定,就好比是医学上的"种族歧视"。
"科学"只是验证真理的途径,并不是鉴定真理的标准。如果以现有的或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进行"去粗取精",被"去"掉的"粗"也许就是中医的"精华"。
2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2.1 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和整体调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当代科学所认识,甚至被认为是神秘的。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宏观整体优势与特色的发掘,重视解释证候、方剂乃至于中药等概念中有关的整体、系统、协调、整合等复杂性问题;应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说,中医药学是典型的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医药学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例如:复杂适应系统关于涌现的认识,可以考虑用来揭示方剂疗效机理、证候形成机理所包含的"多因微效"基础上系统的"涌现"。因为方剂疗效和复杂性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微小的变动基础上系统"涌现"的结果[3]。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中医治疗过程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揭示机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阐释以宏观辨证、整体观念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体系。通过对机体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直接发现由于药物作用而差异表达或特异表达的靶蛋白质,验证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2]。 2.2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走"医药分离"的道路
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模式,主要采取量化、直观化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针对某一疾病的"新型中药"。但是,中药的重要理论是四气五味,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就不再具备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而应归于西药的化学成分范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不能违背中医辨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药现代化走向简单模仿西药研究的道路,将使中药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体系的特点。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 "废医存药"覆辙,阻碍中医药学发展,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中药不分家,必须清楚认识到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经这些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其中发生相应变化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对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进行研究,可揭示中药单方、复方的作用机制,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的配伍规律,这无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2]。
2.3 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临床为立足点。回顾中医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就是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在以阐明中医药治病机理为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医药疗效如果得不到提高,即使机理再清楚也是徒劳。因此,切不可一味沉迷于基础研究,忽视临床实践。"纸上谈兵"不应为中医者所为。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而且,中医对疾病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循证医学模式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弥补中医之不足。循证医学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设计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降低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提高可重复性。
中医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是一致的,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到实践。遵循此模式所得结论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因此,应大力提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工作,以期使可靠的治疗方法规范化、普及化,提高中医药疗效。
1明确教学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诊疗疾病
一般非中医类专业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诊断、中药、方剂等知识技能,而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在较短的时间内,要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讲到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确实很困难,只有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根本谈不上理解和运用了。因此,有必要明确教学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水平?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基础理论,始终贯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教会学生利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思考中医、运用中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教材中其他内容可通过开选修课的形式讲授或开通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浏览自学。
2突出中医学教学特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特色,而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一门医学科学,经过历史的沉淀不断传承下来既有其特别的地方,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在非中医类专业的中医学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地挖掘中医学的教学特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特色的感知而不断地增强对中医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先可以将中医学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给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一些病例的方式来展现;其次,在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整体观念以及一些跟中国人相通的辨证等方面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中医学知识的讲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中医的特别疗效等对学生进行展示,从而调动了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兼容并蓄 融合中西医思维优势
中医特有“黑箱原理”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用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病人。要使西医学生思维方式由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变为中医宏观上的望、闻、问、切;由精确的数字,变为人体的表象;由缜密的逻辑推理,变为经验;由抽象变为形象;由内部结构变为外部现象。要使学生领悟到,在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纳,成为生命科学的巨大财富之一。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摈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新医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用多元化的文化思想和海纳百川的思路,科学地看待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模式。
4启发诱导 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教师的职责好比领路人,不但要指出方向,而且要指出怎么走。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去学。法国教育家斯多说:“对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道论证本身更为重要。”例如我们在讲授辨证中每个证型的舌苔、脉象时,首先回顾舌、脉诊中有关寒、热、气、血、阴、阳虚的特征,然后在具体的脏腑辨证中前部分由老师讲解,后半部分则请学生自己推断,这样,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由学生推出的结论,比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容易记忆。我们认为,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内容还要靠学生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把方法教给学生后,再把参考书的名称、文献资料的出处交代清楚,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掌握知识,不断开拓视野。
5不断改进中医学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西医院校中对于中医学的教学应该要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 提高。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改掉满堂灌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互动,通过实践教学的引用以及一些病例教学的进行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视频的播放等增强教学中的直观性以及形象性,以此来让教学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学;人文素养
一、引言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医药知识的积累与升华,是劳动人民的宝贵的智慧结晶,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战胜疾病、维护健康,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特殊的诊疗思路与方法,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在世界医学之林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祖国传统医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而发展,已经不是单一的医学理论体系,还融合交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在当前强调培养高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医学人才的教育背景下,在中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必不可少,我们应积极思考、总结如何在中医的理论实践教学时,注入人文关怀,注重文化熏陶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加强等,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得到提升。
二、体会深化仁爱精诚观
“仁爱精诚”既是校训,更是医训,一个杰出的医护人员不但需具备精湛的技能,更需有高尚的医德。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无数“德艺双馨”的医家,教师在讲授绪论中医发展简史时,为学生例举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他们热爱医学事业,视生命为最高,可贵的精神让学生们感悟和进一步深化“仁爱观”并将其践行。
三、将整体观念贯穿始终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强调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在开篇绪论的中医护理基本特点的教学时,教师即让学生理解整体性、关联性在中医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在诊护过程,需全面地观察、分析、处理,尤其是考虑到人受到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是中医诊察疾病有异于西医的地方,也是人文渗透的重要表现。
四、坚持治疗养护相结合
中医学的“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即认为治疗与养护是不可分家的,如今社会,尤其面临老龄化问题时,医养结合已然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一理念与目前的趋势完全吻合,而在这当中人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定势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讲求对患者生活、情志、饮食方面的护理,居住环境的光线、温度,喜怒忧思的情绪,饮食的性味等,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其实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医护理别增设了护理方法这个章节,就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学习生活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养生护理,树立关爱自我、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理念。
五、传统技能中的人文培养
中医传统技能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们只顾手法操作练习,而忽视对搭档的交流与关怀的情况,例如在毫针刺法中,忽视对患者的安全教育与心理安慰,直接进针、推拿按摩不关注患者感受自行调整手法轻重等。为了加强在操作中的人文素养渗透,除了讲解、举例以外,还可通过临床情景模拟,让学生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患者的感受,以及学会如何关注患者,与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最终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
六、在临床与服务中践行
作者:于学芬 单位:山东省青岛优抚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文化研讨会上,对“中医文化”的定义是: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文化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笔者认为,中医文化是以中医学术为核心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最大特点是以人文文化的形式反映科学文化的内容,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中医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念人们对世界万物的基本认知理念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整体性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中医文化的本体观是气一元论,这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恒动观、系统观思想的源头。中医学吸收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学理论,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和气,命之曰人。”并以阴阳二气为中介说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而有“生气通天”之说,又以五行之气说明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的资生制约关系,其他如运气学说以三阴三阳之气说明人体、疾病与自然的联系,以“六气源于一气”说明人体各种生命基本物质之间的联系,以“百病皆生于气”说明病因与发病的关系等。中医文化的气一元论本体观,涉及到整体、分化、内在矛盾和相互作用,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念可有效阐释有关世界万物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把人体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整体联系和统一中考察人体生理病理过程,是中医学对人的生命、健康、疾病、诊治的出发点。
调和致中的价值取向“中和”是《周易》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等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8]。《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的最高境界也是致中和。“去其偏胜,得其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极致中和,这就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中和”思想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与自然上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在治疗方法上是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在中医的认知方法中,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无一不有[9]。但体现最充分的莫过于中和思维,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弊”等,无不是中和思维的具体应用。适中的内、外环境和二者的统一,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求适中,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与疾病斗争,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积极措施。适中能保持身体健康,失中会导致疾病发生,那么治病的手段当然应当是调失中为适中,即求得机体的相对平衡,中医把这种基本方法称为“执中”。必须认识到,执中是人类在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应对疾病的积极手段,是体现人的因素促使矛盾转化的一个作用过程,这实质上就是中医学倡导的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养生、治疗学的理论核心。
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医乃仁术”是中医学的基本命题,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中医学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部过程,历代医家皆以“以人为本”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人命至重”,善待生命,注重养生,以“治未病”作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使人们摆脱疾病困扰得以健康长寿;关注人的精神心理,把生命个体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主导思想[10]。“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中医学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医疗服务的历史渊源,决定了它的“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最高境界,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这就界定了医学的宗旨与本质,是“仁”和“术”两个方面,“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11]。“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提示医者要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同时,还要心怀至诚,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要求诚笃端方,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12]。中国人一直注重德的培养,中医文化中的“道”和“德”是指人们心身问题的根源,也孕育了“以人为本”的解决心身问题的方法,其科学性不在于微观探索,而在于对生命问题的真切体会和总结。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的突破,将会对医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将中医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标本兼治的治病机理和分子机制,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整体观、辨证论治、方剂干预为鲜明特色,是一门应用信息进行调控(通过测定和改变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调节系统的状态),并将其作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学[1]。中医对接诊的患者首先采取以外揣内的方法,通过四诊获取人体处于何种状态的信息,再通过各种辨证方法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最后按照中药性味及方剂中最佳配伍的信息组合进行组方,用以调动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自修复能力,把人体不平衡的病理状态调整到平衡的最佳状态,抵御外部入侵,从而使之向健康状态转化。这种“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与系统生物医学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研究思路也不谋而合。因此,中医的发展可以借鉴系统生物医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成果,从更高层次的信息流上去开展研究。
中医学的整体观虽然具有系统科学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几千年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仍驻足于哲学和经验的层次上,以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并未“自上而下”地继续下去,缺乏物质作用基础的局部分析研究,属于“黑箱操作”,在它指导下的整体调节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没有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无法解释系统内部组成成分和动力学过程。而系统生物学“系统整合”的观点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核心思想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系统生物学研究仍以还原论为主,是从最简单的系统,如单个细胞入手进行研究,再将多个简单的系统通过研究网络,“自下而上”地构建出完整而复杂的人体生命系统,把人体生物系统化为“白箱”,不仅要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要揭示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因此,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恰好能够弥补传统医学的缺陷,以促进传统医学的完善并向真正系统医学方向发展。
2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
2.1 中药的系统性
中药作为一个复合体系,多是配方使用,作用靶点多,涉及多个基因和细胞,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其有效性的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正是这些同类及不同类的化学成分(或组分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才表现出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药性。中药组方后,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重新组合,或生成新的有效物质,或相互协同而增加疗效,或相互拮抗而降低疗效,或减小毒性,或增加毒副作用等,从而构成了新的更高一层的系统,并在与人体作用时,其活性成分与靶系统之间发挥强大的系统与系统的作用。
正是中药的这种系统性决定了仅以提取有效成分、以单体疗效来评价中药整体疗效或复方研究的只拆不合的方法,必然无法得到其本质属性。所以,中药既需要研究单味药及复方中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又需要研究化学成分间的反应规律及与人体作用的靶系统和其协同作用方式。西方医学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拆方试验,以期最终找出作用明确的活性成分,但不能反映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因此,中药要想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既不能囿于“整体观”而拒绝发展,也不能仅停留在提取、提纯有效成分的水平上,而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对中药系统性的研究,以建立一个全新的与现代学科同质的理论体系。
转贴于
2.2 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对药物的合理选择体现了君臣佐使等配伍理论,通过综合调节机体的机能和平衡,祛邪扶正、标本同治等发挥作用。但临床使用的多数中药及中药复方不被西方医学界认可,而这些中药复方又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髓。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群与人体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复杂作用关系。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和配伍评价的研究必须牢牢把握中药复方作用的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本质上体现为中药与人体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更高级的系统整体。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深刻地揭示这两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全面深入地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作用机理及其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的作用是由多种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不同器官和不同靶点,相互协同,对机体从生理病理上进行调理,经整合调节而发挥复方的综合疗效,因此,复方中药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了建立能评价复方中药质量的新方法,我们有必要引入化学物质组学理论,因其可以从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层次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来开展方证相应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通过化学物质组学表征药物干预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生物学刻画生物系统的应答过程,进一步整合分析两个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即系统揭示化学物质组的变化与生物系统应答的时空响应的相关性,实现方-证信息的关联。
3 结语
系统生物学作为21世纪最前沿的科技之一,代表着新生的事物,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符合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本规律。中医药学整体性思想和用药规律与系统生物学具有相通性,若中医药的研究能与系统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必将把中医药的研究再次推向科学发展的前沿,成为中医药现代化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心律失常 中医药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于祖国学中的“心悸”、“怔仲”,“胸痹”、“眩晕”、“厥证”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急、惊恐不安、脉律不齐,甚至出现胸痛、眩晕、晕厥等症状。中医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且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病因病机
心律失常按心率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普遍认为是心脏亏虚、血脉瘀滞、瘀而化热。如周燕青等[1]强调,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亏虚、血脉瘀滞是发病的基本因素,心脉瘀阻、瘀而化热是其必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各医家各有体会,王振涛[2]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无外乎“虚”、“瘀”、“热”,即气阴亏虚, 热毒瘀血,心神失养,同时强调心神不宁为本病之共性。赵永华[3]从内风的角度来认识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从肝阳化风,煽动心火;血虚生风,心脉失养;阴虚风动,扰动心宫;热极生风,痰火扰心;肝逆动风,忤犯心宫等六方面具体阐释。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是心脾肾阳气亏虚,寒湿、痰饮、瘀血之邪阻滞心脉,心脉瘀阻流通不畅。如严永琴[4]总结李松林经验,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是心、肾、脾的阳气虚弱,阴寒内盛,在阳虚的基础上兼有血瘀、痰浊致使脉道不畅,鼓动无力,脉来迟缓或结代。张东兴[5]认为,其病机属心肾不足,阳气衰微,阴寒内侵,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停。郑源庞[6]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自身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或气虚血寒或兼痰瘀阻滞等,以虚为本,气虚、阳虚最为常见。从脏腑辨证角度看,主要责之于心脾肾,但以心肾阳气虚弱为关键。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特色及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据整体观念探讨病因病机
整体现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系统理论的一个最基本原理,是系统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总和的原理[7]。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对于机体和疾病过程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这种系统质的认识,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机体的功能不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堆砌或直接说明的,而是由其整体属性、功能来表达的。同理,疾病发展过程中也不能由病理细节直接说明全身性病理过程。 中医诊治心律失常所体现的正是这样的观点,从整体上考察病因病理,而不侧重于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其作为一种系统质的变化来把握,理论基础则是依据脏腑功能的整体性、经络气血的整体性以及“证”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