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23 10:00: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

篇(1)

>> 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 探讨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浅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初探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究 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其受教育状况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应高度关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 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旋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单亲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受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影响和缺乏父母一方的关爱和教育,加之学校、社会对其关注较低等,致使农村单亲儿童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立足于促进农村单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单亲儿童 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1-02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丧偶、未婚先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仅有一方家长存在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儿童就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调查表明,学校中的“双差生”即品德行为和学业成绩均处于劣势的学生中,单亲儿童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农村单亲儿童,出于更复杂的原因,其心理问题比之城市单亲儿童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且社会对其关注度相对较低。

一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行为抑郁

“行为抑郁性主要是人在陌生的环境下,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胆怯、退缩、恐惧、紧张、不敢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物体的气质特征,这种气质特征就是我们俗称的‘胆小’。”①在农村中,父母离异或是丧亲的单亲儿童,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经常产生被遗弃感、孤独感,加之缺少父母一方的保护,在“儿童圈”中地位不高。因此,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在与陌生同伴交往时也很少表现出积极情绪,更多是胆小、拘谨、紧张,行为抑郁性。

2.自我认可度低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表现出独立、懂事的情感倾向,因而被认为很优秀,但他们的内心实则很脆弱,自我认可度低。在很多事情中的优秀表现,是内在的焦虑和自卑升华为过分的要强,这种要强,恰恰会让他们行为偏激。从其心理规律来说,农村单亲儿童更容易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做比较,容易滋生出自卑、焦虑的心理,做事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攻击性强

“攻击,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害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②单亲儿童往往不允许别人碰触他们的伤心地带,再加上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通常表现为遇事易冲动,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这些现象在农村单亲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单亲儿童的性格更为脆弱,难以经受挫折,稍有波动,就更容易心灰意冷,受到老师批评后,往往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发生矛盾,且忌恨、攻击心理严重。

4.冷漠、叛逆

农村单亲儿童总是过分关注自己,对身外的人和事不感兴趣,甚至冷漠。同时,有些家长觉得由于自己的离异而亏欠儿童,因此对儿童比较溺爱,久而久之,这种单亲家庭儿童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唯我独尊,而这种情况在农村单亲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农村单亲儿童也常常是留守儿童,平日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补偿式溺爱教育下,他们变得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长此以往他们听不进爷爷奶奶的话,听不进父母的话,连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偏要做。

二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

农村单亲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农村单亲家庭中出现的家庭气氛不和谐、教育方式不科学以及农村环境下的社会评价压力等,导致了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一些农村单亲家庭的家长,受经济条件限制,每天忙于生计,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对儿童心理出现的微妙变化几乎没有察觉。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农村单亲儿童产生感情饥渴和不安全感,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各种各样心理问题慢慢突显出来。

2.社区生活环境单一

农村单亲儿童生活的社区,受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基础设施不健全,几乎没有可以供玩耍的娱乐设施。因此,面对家庭变故造成的生活方式变化,无法依靠外部诱因改变关注点,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生活环境单一,生活内容单调,长此以往与外界接触较少,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乐群性低等心理问题。

3.学校关注度低

我国农村学校对于单亲儿童的关注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就是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和心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缺乏致使儿童面临心理危机时不能尽快得到心理疏导,心理问题不断恶化。第二,教师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关注度比较低,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给予关爱、鼓励,有效地进行疏导,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第三,学校与家长互动较少,对于儿童在学校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告知家长,导致家长一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统一。第四,具备较强专业基础的教师比较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更容易导致单亲儿童逆反心理。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课堂上难以调动单亲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六,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齐全。如可供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不齐全,孩子心理压抑时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泄。

三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改变农村单亲家长的教养行为

农村单亲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要多些引导和关爱,少些控制和要求。第一,单亲家长应呵护儿童已经受伤的心灵,多些时间与孩子相处、沟通与交流。第二,单亲家长应帮助儿童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儿童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让儿童在活动中寻找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地走出心理阴影。第三,单亲家长不应过多干涉和强迫孩子,相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第四,单亲家长应保持“适中”原则,实事求是的确定期望值,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学校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第一,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用知识的满足感来分散单亲儿童注意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二,学校应该增设心理咨询课程,定期对于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第三,学校应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丰富校内娱乐生活,减少心理压力。

3.提高社会关注度,发挥媒体作用

提高社会对农村单亲儿童的关注度,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应该真正走入农村单亲家庭,做相关方面的报道;经常开展关于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公益节目;建立公益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使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以此呼吁社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促使农村单亲儿童健康发展。

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单亲儿童家庭的补助标准,不仅可以解决单亲儿童家庭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政府的补贴可以让单亲家长不至于忙于生计而忽视对于孩子的关爱、安慰;加大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单亲儿童家庭看病难的难题;在农村建立咨询服务站,定期举行心理教育的相关活动,使关爱单亲儿童落到实处,为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硬件设施。

篇(2)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留守儿童监护类型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1)隔代(祖辈)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监护;2)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即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监护;3)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来监护;4)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监护型,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或由哥哥姐姐来照顾自己。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国内外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2-4],行为问题发生率高[5-6],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

2.1国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留守儿童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研究,但从对应的概念“亲属抚养”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儿童福利联合会(CWLA)将亲属抚养定义为由亲属、种族部落成员、养父母或者其他与儿童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对儿童提供的照顾、抚养以及监管(UNICEF、InternationalSocialService,2004)。LUYao[7]利用来自印尼1997年和2000年纵向数据,得出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抑郁症风险的结论;HWendy等[8]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THeather[9]指出:“2/3的健康儿童进入寄养会表现出行为、心理或社会能力等问题”;JenniferEhrleandRobGeen(2002)指出:11%的6~17岁亲属抚养儿童在行为或者心理上有严重问题(比如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这一比例远远大于正常儿童;JSDana等[10]指出: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2.2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纵观以往国内的研究,众多研究表明:留守中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更差,表现出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11-12]。具体表现在:1)在情绪方面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李晓敏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情绪、人际交往和自卑等方面,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冷漠、自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王淑芳等[14]指出: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2)人际关系方面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冷漠性和攻击性,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15]。此外,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也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16],后者更容易表现出孤僻、对人抱有敌意、与环境不能很好相处等特点。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法是指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引发出被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的手段。目前,已有几百种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及局限性。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它是在EPI基础上加另一个分量表即P(Psychoticism,精神质)而成,分儿童(7~15岁)及成人(16岁以上)两式,有男女的年龄常模。在我国已有EPQ的修订本,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各式的项目由原版分别为97和107项筛选成88及88项,结果分析方法上发展了T分表和各维度的分级方法。此方法适用于7~15岁儿童。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时可应用这个问卷,该问卷是从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该问卷适用于学龄期儿童,以区别其有无精神病,所出现的问题是情绪问题还是行为问题[17-18]。4)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时可应用该量表,儿童的社交焦虑不仅包括了主观上的担心、紧张,而且还包括了社交回避和害怕否定。该量表主要用于儿童社交困难的评估,当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时常结合其它的焦虑评定量表和抑郁评定量表共同使用。上述种种研究方法和工具都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4.1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打工,他们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19]。其次,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认为父母外出辛苦打工都是为了自己能生活得好一点,一旦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容易缺乏自信,进而回避一些活动,使自己孤立起来。有研究发现:缺乏父亲教养的家庭中的子女比正常家庭的子女孤独感强,而父母均外出对儿童带来的孤独感就更突出[21]。

篇(3)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父母教育缺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教育的缺位,父母为了生计,长期与子女分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与生活经验的传授,在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新问题的时候,留守儿童非常容易不安与焦躁。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教育,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情感的交流,因此会有极为严重的心理创伤。

监护人教育不当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来源于监护人教育的不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就其性质可以分为隔代的祖辈监护和上代的亲属监护。隔代祖辈由于通常是祖父辈,在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过程当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时代的脱节,容易产生代沟,祖辈在思想以及生活习惯方面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早期社会化,使留守儿童很难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其次,祖父辈对孙子辈会非常溺爱,通常情况下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致使留守儿童形成极端的个人病态心理。上代的亲属监护的主体主要是亲戚或者朋友,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样会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亲属为了生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以做到尽心尽责,在教育孩子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如果对待留守孩子过度溺爱,会造成孩子不良的性格;如果过于严厉,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

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他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条件受制于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并不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必需的教育资源。为了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教育缺位的现状,最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使他们可以获得朋友的情谊,但是我国农村的学校却缺乏住宿的必要条件。农村学校的课程设计很少会涉及到心理引导方面,教师更是缺乏相关的心理教学理念,容易使留守儿童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社会教育不良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针对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服务教育团体极为稀少,使得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处于空白的状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社会化的初期,各个方面极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为留守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且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或者暴力小说,或者漫画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足,留守儿童极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要尽量完善家庭式教育,需要父母或者监护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为了让留守儿童切实体会到家庭的亲情以及父母的关怀,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就必不可少。实现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及塑造,需要父母对他们实行综合方面的教育及关爱,其范围可以是单纯的情感交流,亦或亲情互动。此外,还要明确监护人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到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要准确把握爱与严的教育尺度,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

利用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尽可能地利用小学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的堡垒作用。第一,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监管,并实现对他们心理的实时疏导;其次,完善家庭访谈制度,学校可以不定期地根据学生的心理表现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访问,使他们能够了解子女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掌握与子女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教育方法;再次,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社交联谊活动,在社交联谊活动中,使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不同的快乐,共同承担并解决彼此的郁闷。

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的发展及成长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构建长期有效的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使整个社会的力量起到引擎支撑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农村的村委会以及街道委员会必须承担对留守儿童的辅助监护的职责,就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深入了解;其次,要积极邀请留守儿童参加青少年的集体活动,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体验父母工作以及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之类的公益项目,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教育。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98 ― 0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留守儿童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外出就业人口较多的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占大多数。由于户籍制度、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将自己的子女长期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态,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留守儿童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极易产生行为失控、生活失助、学业失教、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倾向,形成一定程度的人格,给社会带来极大不稳定因素。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主要存在焦虑、孤独、恐惧、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2〕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留守儿童目前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更关系着我国农村未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提出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思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情绪、适应不良和人格等方面。

(一)人际交往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找不到倾诉对象,而且还要承担过多的生活压力,很多时候缺乏安全感,感到恐惧;在处理事情上,思考较少,又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建议,很容易冲动,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自负、冷漠、不思进取,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和行为,这些现象对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3〕研究者们认为,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排斥。留守儿童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同学这个群体中,不愿意接近他人,常一个人处于孤独的情境中。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则采取“早恋”的方式来摆脱这种局面。〔4〕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加上亲友的放任,留守儿童常有大把的“零花钱”。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有强烈的虚荣心,很难形成正常的友谊;互相攀比,比谁穿的好、谁吃的好。在同学面前摆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孤独。

(二) 情绪方面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孤独寂寞、抑郁等症状。〔5〕黄爱玲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男生存在强迫、偏执、人际敏感、抑郁、心理不平衡等;留守女生存在适应不良、焦虑、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等。〔6〕由于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羡慕、嫉妒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伴们。

同时,也觉得自己比别人“矮半截”,出现自卑心理。对他人的言语、行为变得非常敏感多疑,时常与同学吵架,脾气暴躁;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生气;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家人发生冲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抗情绪较严重。由于缺少安全感,对他人不信任,总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在欺负自己。与他人交流时非常敏感,甚至存在敌意。喜欢与别人对着干,经常抱怨,对他人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三)适应社会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社会能力较差。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无法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使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德育教育。留守儿童中经常会出现打架、旷课和小偷小摸、欺骗撒谎等违纪行为。〔7〕这些留守儿童放任自流、不服管教、打架斗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观念较淡薄,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甚至辍学。不能很好的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守儿童”常被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代管,大部分农村老人自身文化素质较差,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不能满足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留守儿童本身学习观念淡薄,外在的动力又逐渐的消失,大部分留守儿童形成厌学的心理趋势。

据调查,在校就读的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绩较差,而只有10%的学生成绩较好。留守儿童中学习障碍的约占20%。〔8〕留守儿童的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和注意力缺陷。由于厌学的心理,外在动力的消退,加上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辍学的想法和行为。

(四)人格特质

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格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乐群性、稳定性、自律性得分较低;而在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较高;不良的人格因素与学业不良密切相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一般较为内向、自卑、多愁善感、安静、言语少。有什么事情大多数是埋在心里不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胆小;缺乏信任感,有被遗弃感和自卑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策、教育、管理各个层面入手,采取综合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政府层面

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首先,应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使孩子和父母能生活在一起,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完善委托监护等法律制度,即使留守儿童寄养在其他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和关爱。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农村教师能安心任教,学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周围网吧、商店、录像室的监管,净化学校周围的文化环境。完善委托监护、寄养等法律制度,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数量和素质。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设1~2名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这些辅导教师应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能,取得心理咨询的资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性和效能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家访制度,与孩子所在家庭积极联系,使父母及监护人端正教育观念,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与父母及监护人交流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途径。设立家长热线或QQ群,保持学校与家长、监护人密切联系,出现应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家庭层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使不能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也应及时与老师、监护人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使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9〕定期给孩子打电话或进行视频聊天,使孩子了解自己的打工经历,了解自己的辛苦,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

监护人要负起责任,担当起教养孩子的义务,及时与学校和孩子的父母联系,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监护人要学习儿童教、养、护等知识,努力营造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10〕

(四)社会层面

基层社区应积极开展扶助留守儿童的工作,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使社会各界了解留守儿童,增加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组织监护人、留守儿童参加心理健康讲座,了解各个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除了关注他们的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监护人、学校老师联系。在社区中,建立青少年和儿童活动中心,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互相了解、相互支持。妇联或团组织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让留守儿童在社区中找到心理支持和团体的归属感。

总之,留守儿童存在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其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合作,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政策、法律、教育、管理等层面,通过多元互动方式,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发挥自我的潜在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 2013,(06):30-34.

〔2〕 刘霞, 张跃兵 ,宋爱芹,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6870.

〔3〕 杨勤, 龚正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05):385-388.

〔4〕 王旭光.“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及疏导〔J〕.校长参考,2006,(05):40-41.

〔5〕 李晓敏, 袁婧.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1):92-93.

〔6〕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5):351-353.

〔7〕 张德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 现代教育论丛,2006,(03):19-21.

〔8〕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16-117.

篇(5)

学龄期是儿童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关键时期。此期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在人一生中的心理发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2]。目前国内外研究对儿童单独或者儿童和父母一起进行调查研究的资料甚少,大多数关于疾病对心理影响的研究都是对父母的心理进行的研究或者是从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通过对儿童的表面观察加之自己的主观看法来考虑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Vence 等研究已经表明儿童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存在差异[3],父母观察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儿童的真实心理,父母为代表的报道与孩子本身的报道之间存在显著差别[4]。 Pickard等人[5]已证实7~8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供可靠的证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病例对照组为28例同期住院、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相匹配的儿童。该组儿童男 18例,女21 例,年龄在 6~13 岁,平均年龄(9±2)岁。健康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相匹配的在校学习的健康儿童 52例,其中男 28例,女 24 例,年龄在 7~14 岁,平均年龄(11±1)岁。试验遵循的程序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所有受试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为了解影响住院儿童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儿童个人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学校和社会活动情况、家庭及父母个人信息、经济情况、费用来源及对儿童治疗意见和治愈的信心情况等。该问卷由所调查儿童的家长完成。

1.2.2 儿童心理状况:采用国际公认并具有我国常模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SCARED共 41个条目,分为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5个因子。 DSRSC共 18 个条目。量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答卷。

1.2.3 儿童患病行为测试:住院儿童组及病例对照组儿童采用患病行为问卷(Illness Behavior Questionnaire,IBQ)[10,11]评价儿童的患病行为,该问卷共 62个条目,分为一般疑病(general hypochondriasis,GH) 、疾病信念(disease conviction,DC) 、心理取向(psychological vs somatic perception of illness,P/S)、情感压抑 (affection inhibition, AI)、情绪紊乱(affective disturbance,AD)、否认心因(denial,D)、易激惹性(irritability,I)、情绪状态(affecton state,AS)、疾病确信(disease affirmation,DA)及 Whiteley疑病指数(Whiteley index of hypochondriasis,WI)等。

1.2.4 儿童应对方式测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了解儿童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共有 20 个条目,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个方式,各条目按 1~4四级评分。

1.2.5 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1.2.5.1 个体化心理治疗:于儿童入院第一周内,调查者在调查问卷的同时对儿童及家长进行观察、倾听和真诚的交谈,让他们情绪释放或疏泄,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告知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预后,使家长和儿童正确认识疾病,并对家长有关疾病的困惑进行讲解,对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进行疏导、解释、指导,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恐惧心理。并指导儿童于静脉穿刺前进行深呼吸心理放松,可减少其焦虑和疼痛,消除对治疗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指导家长在面临精神困扰时,采用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自我保健法、深呼吸等松弛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纠正不良情绪,减少家长的负性情绪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个体化干预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1.2.5.2 集体心理治疗:将儿童的家长、护士等组织在一起,利用公休座谈,进行护患交流。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尽可能为儿童创造交往和学习的机会。一周一次,一次1小时。

1.2.5.3 患者之间的交流:利用团体的情感支持、相互学习和正性体验,解决共性的继发心理问题,以减轻心理压力,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护理方法。

1.2.6 儿童笑脸卡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是儿童疼痛评估常用的工具, 按0~10级进行评分,本研究将其用于评价儿童的心境状况。本研究中39 例住院儿童均接受心理干预设为干预组,另选择20 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未接受心理干预的住院儿童为非干预组,采用自制的笑脸卡片,让儿童根据每天的心情变化,选择能够代表自己心情的笑脸图。笑脸图如下: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平均值、t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和统计线图等处理数据。

3 结果

3.1 不同组别儿童心理状况比较:住院儿童SCARED量表总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DSRSC量表总分比较:住院儿童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调查发现,住院儿童情绪障碍尤为显著,除社交恐惧方面外,余各分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3.2 住院儿童与病例对照组儿童患病行为比较:患病行为问卷评估结果显示:住院患儿在除心理取向和否认心以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得分均高于病例对照组儿童(P

3.3 不同组别儿童医学应对方式比较: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显示住院儿童较病例对照组儿童更多采用回避方式来应对疾病(P

3.4 住院儿童的心境变化:给予笑脸谱赋值,根据笑脸卡的赋值情况,计算每一天的均值。两组儿童的在入院前3天心境情况大致相似,随着时间的变化,住院儿童开始逐渐适应医院的环境和接受疾病,两组儿童的心境有逐渐变好趋势,干预组明显,由于在护士行为干预下,其心境波动于“好”~“一般”;而非干预组儿童的心境波动于“一般”~“不好”。

4 讨论

学龄期的住院儿童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懂得了一定的道理, 他们对打针吃药已不再恐惧,而往往担心自己的病是否很重,能否治好, 能否继续上学,特别是一些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 对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渴求程度更大。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尊重患儿, 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鼓励患儿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理解、识别能力, 应针对患儿表露出来的思想情绪,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及身心护理,平时与患儿多沟通,主动接近, 关心他们。总之, 对年长儿要正确地引导、准确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 Liang HF, Chiang YC, Chien LY,et al. A comparision of emotional/behavioural problems between Taiwanese children with cancer and healthy controls[J]. J Clin Nurs,2008,17(3):304-311

[2] 臧玉玲,沈菊珍,顾兆坤,等.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157-160

[3]Vance YH, Morse RC, Jenney ME, et al.Issues in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hood cancer: measures, proxies and parental 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1, 42:661-667

篇(6)

〔论文关键词〕父母冲突;心理行为;综述 

 

中小学生的发展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从出生起他们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成员的性格、心理、行为和人生观等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影响因素不能代替的。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父母双方的消极相互作用即“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面对父母冲突,儿童是一个积极的认知主体和问题解决者,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努力解决问题,以焦虑、害怕、躲避等一些消极方式来维持家庭系统的稳定,而这很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扭曲。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地来自充满争吵和敌意的不幸福家庭中。 

 

一、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的四种理论 

 

中外学者提出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婚姻冲突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的四种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知-背景理论和情感安全假设。 

1.社会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班杜拉(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最早被用来解释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儿童的学习主要来自对他人的观察,儿童观察榜样的机会越多,越容易塑造他的行为,特别是当行为榜样来自跟自己同一性别的家庭成员。研究表明,儿童观察暴力行为更容易使得他们获得赞成暴力行为的态度,最终模仿暴力行为。1981 年,贝斯基(belsky )提出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其后果,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和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父母在冲突中的行为和后果间接强化了儿童的错误观念——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方法,这种错误观念将直接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儿童将这种负面的技能运用于日常与同伴、兄弟姐妹和父母的人际交往之中。卡明斯(cummings)等人的实验研究也发现,目睹成人激烈争吵后,儿童对同伴的身体攻击或言语侮辱行为增多。而且,父母之间公开冲突发生的频率越高,儿童进行观察学习的机会越多,其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学习理论给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解释的模型,但是儿童是个积极的认知加工者,儿童在模仿父母冲突的行为时,已经有认知因素的参与。所以此理论不能够很完美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加工角度提出了认知-背景理论。 

2. 认知-背景理论(the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1990 年,综合分析以往有关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盖瑞(grych )和 芬彻姆(fincham)提出了认知-背景理论。此理论认为儿童在经历父母冲突时,会通过评价、归因和应对等来感知父母冲突,间接影响自身的适应问题。 

该理论强调儿童认知评价的作用,把儿童对冲突的认知过程分为初级加工(primary processing)和次级加工(secondary processing)两个阶段。在初级加工过程中,在父母冲突发生时,儿童会经历一系列的害怕体验,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在冲突中受到的威胁程度。初级加工过程的评价受儿童本身的特点(如性别、气质)、父母冲突的性质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对冲突过程的期望、当时的情绪等情境性因素影响。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评价将决定其感受到的压力水平,由此便进入次级加工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思考冲突为何发生(原因归因)、谁对冲突负责(责任归因)、自己应作出怎样的反应(冲突应对),即对冲突作出归因,对自己的冲突解决能力及解决方式提出期望。次级加工过程也受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当时的情绪影响。 

儿童在冲突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评价类型,就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行为结果。例如经常采用自责归因评价方式的儿童会出现抑郁问题,而经常采用受到威胁的评价方式的儿童会出现焦虑问题。 

该理论主要强调儿童对冲突意义的评价、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的威胁程度、冲突归因自责和应对父母冲突的能力,同时也很重视环境变量,如儿童当时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及其他压力源对儿童的影响。它几乎包括了儿童生活中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认为儿童对这些力量的感知是理解婚姻冲突与儿童适应问题的核心。 

认知-背景理论在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作用机制的解释过程中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但也有研究者提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儿童认知加工的作用,而对情绪加工的作用却未给予重视。据此,有研究者从情绪情感角度提出了另一种假设,即情绪安全假设。 

3.情绪安全假设 

1994年,戴维斯(davies)和卡明斯(cummings)以依恋理论为基础提出“情绪安全假设(the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强调儿童情绪在感知、解决婚姻冲突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婚姻冲突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威胁儿童情绪安全导致问题行为,其引发机制集中在儿童的情绪上。一方面,当儿童长期面对具有破坏性的父母冲突时,他们内心否定消极的情感被激发,对抚养者的依恋和家庭的稳定性产生不安全感,加重了对冲突的过多的感知和反应,这会影响儿童情感调节和言语的表达,使儿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处理情感问题,最终有可能出现人际交往等问题行为。另一方面,长期的消极情绪状态不利于儿童对婚姻冲突作出恰当归因,也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除了这种直接影响外,婚姻冲突也可能破坏亲子关系而间接地引起儿童问题行为。通常,父母间严重的冲突会导致离婚或父母生理、情感上的精力匮乏,并将婚姻冲突中未能疏导的敌意迁移到亲子交往中,从而威胁儿童的情绪安全;或者冲突使父母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敏感性降低,导致儿童的不安全依恋,引起问题行为。 

情绪安全假设认为,情绪不安全感会表现在儿童对婚姻冲突和家庭关系的认知、情感和应对行为等不同环节上,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过大的压力都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但这三个环节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会彼此联系共同调节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影响。例如,儿童在长期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婚姻冲突和家庭关系的一般认识,当儿童面临冲突情境时,有关父母关系、家庭关系的表征会使儿童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恐惧、痛苦、警戒和明显的敌意等情绪反应,如果这种消极情绪反应长期持续下去则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为了减少、消除冲突带来的消极情绪,儿童会主动调节婚姻冲突在自己面前的暴露程度。但缺乏情绪安全感的儿童可能会对冲突暴露程度进行过分调节,如儿童过分卷入冲突,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或者逃避冲突以减少冲突带来的消极后果,增加安全感。 

4.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the ideas of conflict as family system disruption)将家庭看作一个系统,认为婚姻冲突通过破坏家庭系统中的夫妻子系统和亲子关系子系统,从而使整个系统破裂,最终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也有学者认为是冲突“外溢”(spillover) 。 

夫妻子系统的破裂是夫妻双方由于教育子女观念的不一致,使得双方很少过问对方的子女抚养观念而坚持自己的抚养方式,导致抚养质量的下降,间接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教养观念的不一致可能导致更多有关教育行为的公开婚姻冲突。这类冲突与儿童有直接关系,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比那些与儿童无关的冲突更大,在这类冲突中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责、羞耻和恐惧。 

另外,婚姻冲突通过破坏父母和儿童间的情感联系而影响两者间的关系。戈德堡(goldberg)等认为,在长期的婚姻冲突中,父母的情感和精力被耗尽,从而降低了对儿童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使亲子间不易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评价,缺乏安全、稳固的亲子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将婚姻冲突视为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主要威胁,因此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系统理论还提出了两种外溢的假设:erel提出的补偿假说(compensatory hypothesis)被用于解释那些高冲突家庭,但是父母的抚养行为是积极温暖的。当夫妻冲突使双方感情不能调和时,情感不能从对方得到满足,从而转向对子女积极的抚养方式和补偿性的爱。米纽秦(minuchin)提出的迂回假说(detouring hypothesis)被用于解释那些高冲突家庭且父母的抚养行为倾向于过多保护和溺爱,紧张的夫妻关系使得他们将注意的目标转移到子女问题上来,婚姻关系的敌对性和消极性转嫁到对子女的过分严厉和过多保护教养方式上。 

二 、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影响的实证研究 

 

儿童对父母冲突的感知,对研究父母冲突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1984年艾米丽和奥利瑞(emery,o’leary)发现,经常发生的公开婚姻冲突比隐蔽的冲突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攻击性、不服从、反社会行为、抑郁、退缩及自我概念发展障碍等)。海瑟林顿(hetherington)等人也发现只有暴露在儿童面前的婚姻冲突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关,而那些隐蔽的、儿童未感知到的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似乎很微弱。更早的一项对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地来自充满争吵和敌意的不幸福家庭中,而在冷漠的不幸福家庭中出现的要少些。这说明公开的、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比隐蔽的冲突更可能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本研究将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分为行为、生理和学业成绩三类。 

1.父母冲突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 

布拉萨( bourassa)对984名法国青少年运用青少年自我报告量表进行测试,得出了高父母冲突家庭的青少年比没有或者低父母冲突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外部和内部的问题。许多研究都认为高父母冲突组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更有可能变得敌对、叛逆、焦虑和抑郁。我国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指向父母冲突可以显著地预测儿童的抑郁情绪问题。1997年标乐(buehler)对来自心理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68篇关于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行为问题的348个统计结果作元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的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32。计量分析还得出儿童青少年不分年龄大小、不分性别都逃不过父母冲突对他们消极的影响。 

在大部分的行为研究中,研究者都采用achenback 1991年编制的青少年自我报告量表,此量表的测量内容包括内部行为问题(如回避、焦虑和抑郁)和外部行为问题(如过失行为、攻击行为)。虽然男孩和女孩都会受到父母冲突的负面影响,但是由父母冲突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行为还是有性别和样本来源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男孩更容易出现外部问题,而女孩更多表现为内部问题,可能是由于男孩更多地去直接干涉父母冲突,而女孩更多倾向于自责。但是研究者通过计量学分析发现,虽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父母冲突的影响,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来自临床的样本比非临床样本表现出更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父母冲突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冲突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出现攻击、敌对、抑郁、焦虑等,但是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我们可以从离异家庭和婚姻满意度这两个侧面了解婚姻冲突与儿童身体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那些父母关系不和谐和离婚家庭的儿童比来自和谐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严重的身体症状(如反常的疼痛、反胃、呕吐、头疼等)。可见,婚姻结构与和谐度可以预测孩子的身体健康。 

父母之间的冲突如何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呢?2004年温迪(wendy)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父母冲突对孩子身体健康影响的模型。此理论承认芬彻姆( fincham)1990年提出的父母冲突对儿童的情感和生理调节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认为抚养行为的变化在父母冲突和儿童的身体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由婚姻冲突而产生的紧张感可能危及到父母的抚养行为,弱化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外溢”(spillover effect)。父母照顾力度的下降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另外,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程度可能通过父母的抚养行为模式的变化而增加了子女攻击和敌对行为的发生率。此理论认为父母冲突威胁着儿童的安全感和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的欠缺可能导致儿童难以面对外界的压力,而且情感、认知和行为能力的赤字可能通过生理途径(如神经内分泌系统、被弱化的神经传递系统)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 

3.父母冲突对儿童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儿童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直接和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唐纳德(donald)等研究者在2000年运用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感知家庭和谐度量表对11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父母冲突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家庭支持和父母对子女学校事件涉及程度两个变量在父母冲突和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可能是因为冲突使父母很少顾及到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予其学习上必要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儿童很少能够感知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这种感受间接影响儿童对家庭作业的完成、对学校的评价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父母冲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但是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冲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儿童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三、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途径的研究 

 

父母冲突是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等问题呢?目前研究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证明这种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影响是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产生直接作用,间接影响是父母冲突通过其他的相关变量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珍妮(jeanne)等人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结构方程模拟模型,证明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评价在父母冲突和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抑郁是父母冲突和儿童的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还有学者证明了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家庭功能、儿童应对策略、父母教养方式等变量在父母冲突和儿童心理行为、学业成绩和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我国学者池丽萍认为,认知评价在婚姻冲突与儿童内部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它能够将两个系统(婚姻系统和儿童发展系统)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四、儿童应对父母冲突的相关研究 

儿童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应对父母冲突,一是情感反应,二是应对策略。奥布赖恩(o’brien)等人1995年将儿童应对父母冲突的策略分为10种类型:远离冲突(离开冲突现场);转移注意力或者自我安慰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寻找同伴或者兄弟姐妹;寻求其他成人的帮助;直接告诉父母停止冲突;自责;动手阻止父母冲突;冲突后利用父亲或者母亲来解决;直接的情绪表现(如吵、闹、叫、哭、打等);无助行为(如站在一旁自己发呆)。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落实,也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农业为主转化为社会经济结构为主体的时代潮流。我镇外出打工人员的数量逐年提高,大批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拥入到务工行列,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增多,新的问题――留守儿童随之突出,留守儿童已成为我镇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一种脱离亲情的特殊环境氛围之中,缺少第一监护人父母的体贴、呵护及教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就涌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呈现焦虑、烦躁、悲观等系列消极的情绪感,使其对学习失去进取心等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我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亲情脱离

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关爱、呵护及监督,使他们经常感觉有一种情感欠缺的现状,使其该学到的知识而学不到,该拥有的亲情关系却无法享受。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他们学习的机会受到限制,得不到父母的督促,久而久之就形成焦虑、悲观、消极的情绪感,失去对学习的进取心。看来家庭亲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缺失

根据问卷抽查,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厌学的较严重,并且成绩较差。造成的原因是长时间父母分离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疏导。然而学校是育人之地的处所,可见也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主体,理应承担起全面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信念。

(三)村委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欠缺

据调查,多数村级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他监护人父母的私事,他们背井离乡打工到外地,必须得先把家里的一切事情妥善的安排处理好。这种不良意识的存在,从各级部门来看,则是提倡农民打工,提高当地人民的人均收入,所以实施一些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但对留守儿童将产生的问题却掌握甚少,更提不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应重视家长教育辅导,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通过言语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首位的。虽外出务工,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务工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或发邮件等方式经常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也经常与所任学生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和学校发展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和子女沟通时,既可采用鼓励,也可以批评等方式来教育监督他们,但具体方法的使用特别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孩子们的发展规律。家长应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尽全力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还能感受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经常伴随着自己健康成长。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教育。现代化社会日益紧张和繁忙,给我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了心理压抑感。教师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定会导致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们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使教师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应用科学的知识来调整自己心态是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心理状态。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常主动靠近他们,抽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谈心联系,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精神素养的需求给予关注。使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乐意与教师交流,将心中的苦恼和悲伤对老师说说。平时要多创造一些愉快的专职的场合以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

再次,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功能。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学生的视野较广阔,也有更大的抱负,但是由于自己各方面的发育均未成熟,接触事物又较广泛,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引导,对学生采取有效的调整方法来清除他们的不良的心理影响。在引导教育时,教师帮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别人行,我也行”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我改变现实的信心。总之,首先应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让他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中的不足,克服自卑、疑虑的不良心理。其次要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力。最后,要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