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康养人才培养

康养人才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22 10:35: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康养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 功能

一、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职能”一词的解释是: 人和事物以及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在美国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即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服务社会一直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引领科技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高等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不同于企业,它是间接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直接的,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1.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的功能,从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使命看,核心与基础应该是人才培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上指出:“大学应该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是当代大学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高等学校作为专门的高等知识生产、传播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的目的和最高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高等学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依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立足区域,服务区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2.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国家和地区主要基础性研究的机构,将科研活动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发展和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事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培训学校的根本特征。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主要目标是研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具有专门的科研人员队伍、科研基地、专业的科学研究设备等一系列科研资源,高校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团队,追踪科技发展最前沿趋势,依据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引领全社会的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贡献率,注重实现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高科技企业的比重和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3.承担继续教育培训

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普通高校举办的继续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高校举办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包含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岗位培训、短期进修、高级研修。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开展,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开展教育和培训,包括党政高级人才、企业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拥有的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校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品牌专业、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保障着继续教育树立开展。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普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相一致。

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不断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要研究新技术,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的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培养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同时也为更多的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科技服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表现在: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成立时间比较短,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方面,科研基础较为薄弱。

高等职业院校依托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研计划,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经济社会实际需要的产品开发,企业直接将研究出来产品生产出来,达到三方共赢,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3.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各种基础设施, 面向全社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在学校向社会提供良好教育与培训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会赢得更多的社会的认可度。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面向毕业生,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二是面向企业、公司的在职人员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所需要的技术培训;三是面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四是提供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或证书培训。

三、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区别

(一)人才培养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更为鲜明职业特点。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上,高等学校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高级专业技能;二是在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上,高等学校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高等职业学校则要求学生具备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高等学校还承担着向科研院所输送研究性人才,从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而高等职业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直接就业为目标;三是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科学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教学方面,在实践教学中,高等教育院校都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发现、验证性实验为主;高职院校则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点,因此,要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

(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

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科学研究服务方面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研究领域方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既包括在基础理论方面、应用技术研究,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还包括前沿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等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企业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等。

二是科研设施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例如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依托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具有的科研设备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三是科研队伍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专职的科研人员,有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科技创新团队。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对教师要求是成为“双师”即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

(三)培训服务方面不同

一是培训对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的员工、技术人员、社会在职人员,还面向学生和农民开展培训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对象除面向社会在职人员之外,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党政人才、教师队伍开展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侧重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视实践教学;高等院校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

三是培训课程方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与本科教育课程几乎一致;高等职业院校培训课程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要设置,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斌贤, 诸洪启. 西方教育思想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篇(2)

从1976年,高德康出任仅有 8 台家用缝纫机、11位农民的山泾村缝纫组组长,到如今成为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企业,30多年来,高德康带领波司登人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在高德康眼里“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人民的”。从热心公益事业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近 6 亿元,到2011年底个人出资5 000万元设立德康博爱基金会,面向全国进行扶贫捐助,高德康的每一次善举都践行着一个纺织人对社会、对行业的那份热忱与责任。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是在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的基础上,由一批拥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纺织企业和企业家捐资筹建完成的。高德康在谈到捐款的初衷时说:“向基金会捐款的一个原因是出于我对钱之光老先生的敬仰之情,我一直对他的远见卓识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非常钦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波司登作为中国服装行业领军品牌,一直致力于资助科教事业的发展,我们有义务支持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在业内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更多的技术研发,培养更多的行业精英,为中国纺织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纺织行业的科技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系统支撑,加快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了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和人才教育杠杆支撑作用。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逐步进入深度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波司登深感行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与责任,波司登从自身建设做起,狠抓科技与人才工作。一方面,波司登积极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如研发先进的羽绒服用阻燃纤维;另一方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构建学习型团队集体,营造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在自己的员工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坚持把专业的人才用到专业的岗位上去,关心职工个人发展,鼓励员工学习和创新。

高德康说:“人才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未来和关键,长期以来波司登集团始终坚持‘品德为先、唯才是用’的人才理念,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广揽贤才,实施‘人才兴企工程’,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对行业来说,纺织之光教师奖、学生奖、教育成果奖的评选对促进纺织人才培养、推动科研进步发挥了很大作用,希望纺织之光继续扩大影响力,推动纺织行业的科技和人才事业。”

篇(3)

关键词:制药企业;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75-02

制药企业是药学类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途径,在我国,随着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制药企业现有的人才团队,已不能适应制药企业的需求和变化。人才结构的老龄化、知识体系的单一化及研发能力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新时期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一套适应制药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关注热点,同时也是让学生更好就业的重要途径。

一、制药企业的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管理乱、研发创新能力差、市场空间小、政策压力日益加大的特点。具体来看,合资型制药企业经过长期的市场运作,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营销运营模式。强大的研发实力加上领先的运营模式使合资型制药企业在市场的销售份额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不可小觑的是合资企业拥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制药企业等,多以垄断式作为自己的经营模式,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产业基础,但其弱点在于产品结构单一,被人们所熟知的大多也局限在几样商品,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竞争中研发是其弱项。中小型制药企业表现出“一小二多三低”的特点,即,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企业拥有的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差,随着GMP对药品生产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生存成为一大问题。

二、制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

在现有的制药企业人才结构中,通过去企业的认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目前,制药企业需要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1.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实施GMP认证后,对于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好地了解市场发展,把握主流脉络,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掌舵者即企业的领导者的前瞻性和战略布局成为制药企业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点。

2.产品研发人才。一直以来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的新药多数为仿制药,或通过剂型改变成的新药,但随着药典与国际化的接轨,真正意义的创新药成为新的发展点,也是企业取得更好利益的立足点。因此,由“中国制造”向“中国研发”的转变力度逐渐加大,研发人才的缺乏也越来越明显,企业间的挖角也不能满足对研发人才的需求,抓住研发人才,就等于抓住未来制药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3.一线综合人才。制药行业中,简单的一线操作人员学历偏低、老龄化的现象严重,在知识的储备上也比较单一,无法做到相关知识的链接。现行的GMP中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做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许多制药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浮于表面,无法得到真实意义上的培训结果,多数员工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达不到标准,难以保证所生产药品的质量符合GMP要求。

三、制药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制药企业本身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制药企业本身培养人才的模式上有三大缺点:①培养制度陈旧,大多数制药企业中依旧采取传统的培养模式,这些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培训经费、培训内容、受训者本身等的诸多局限性,使培训的初衷与结果背道相驰。②培养策略落后,在制药企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中,往往过于突出两条线路,一是完全独立进行培养,即部门间完全独立,只针对自己从事业务进行相关培训。二是无界定式培训,即集体大混合式培训,没有突出。两种培训,或左或右,将存在的职能交叉问题和管理问题处理得过于简单或没有重点,到最后,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意义。③培养机制落后,我国企业培训机制存在三大突出弊端,一是没有整体的培训方案,多数方案是临时起草,缺乏主动性,可实践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二是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方式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结合不紧,缺乏灵活性。在培训之初,培训者缺少宏观的谋划,没有对企业进行很好的了解,培训针对性差,缺乏创新性,无法与需求同步。三是培训刺激机制缺乏,岗位意识不明确,没有形成技能、业务水平竞争上岗的机制。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制药企业需求脱节问题。在传统药学专业授课中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毕业实习三大板块,课程的设置上,多数以理论基础课程为主。但是,从制药行业的需求出发,他们所需要的不再是懂得基础知识的学生,制药企业作为盈利单位,他们需要进入企业的人才,可以立刻进行工作,并得到收益,这样,高校教育与制药企业的需求就显现出脱节问题。现有的高校课程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制药行业的要求,知识体系结构的过于单一成了高校毕业生的一大弱点。

四、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高校针对制药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应在能力上更为重视,定位上更为准确,对职位上的培训更有针对性。所以,在以往制药企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应随着需求的不同进行实质性改变,总体对制药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思路为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和增加企业员工的学历升级。

1.高校教学内容。知识的积累是从事制药行业的首要学习内容,应将学校作为依托点,在校园环境中,给予一定的定位式教育,进行综合式培养,发现不足,改善不足。①当前教育体制下的高校毕业生,其知识结构过于陈旧和单一,难以满足制药企业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上,一定数量的针对性课程是必要的,简单地说,在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可以设立具有实用性的课程,直接与制药企业所需的技能相对接,在选修课上给予更多的选择,如设立GMP管理课程,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发酵技术课程,产品研发课程等,让学生及时把握最新资讯,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技能。②实验课和实习期的设定,更多的动手能力是尽早适应制药企业的前提,实验课的实验内容设立也应更注重实践性和相关性。实习可采用流动式的实习方法,即不单一的停留,例如,制药企业为实习地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不同部门进行学习,为以后尽快地适应高节奏工作进行实际经验积累。③在建立学分制的基础上,建立跨院学习科目,现代的制药企业需要药学人才的同时,对管理型人才等的需求也日渐明显,建立跨院学习的模式,让药学专业的学生,也能涉猎到经管类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既强化了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也让学生在竞争中多了一项技能。④增加专业硕士的培养力度,专业硕士对于我国而言,其历史相对长久,但与学术型硕士相比重视力度远远不足。在发达国家中,专业硕士在硕士中所占比例远大于学术型,专业硕士是以其想从事工作为主要出发点,直接进入想要从事部门,针对式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到的和发现的不足整合成论文,这样专业硕士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变得显而易见,对与现在的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是很好的补充。⑤在给予知识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未来的定位,在有限的学习生涯提早规划出学习或涉猎的科目,进行知识和技能上的储备。培养出有预见性、有主观判断能力和具有良好品行的优秀人才。

2.制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①订单式培养。订单式的培养提出已久,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学校和企业定向培养是换被动为主动的具体表现。订单式的培养确保了制药企业需要型人才的供给,弥补了人才缺失的空缺,在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基础上,也解决了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针对性地对所从事工作进行服务。②在企业与高校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中培养人才,联合申报项目,高校的高层次人才与企业优势相结合,提高了科研竞争力,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知识的人才,同时科研成果可在企业直接应用,缩短了成果转化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高校对地方的服务能力。

针对制药企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应在不断创新改革教学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制药企业的动向,随时地、人性化地进行课程变化,注重学生的前瞻性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淦昌,王旭深.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6).

[2]卢兵.中小型制药企业人才缺失的现状[N].医药观察家报,2011-12-19.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现状、对策

一、河北省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任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省的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例如我省目前的会计人才已处于严重饱和状态,但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却没有缩减。同时社会上一些紧缺人才例如:医学电子专业、智能建筑与设计专业、物业管理等又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陈旧,内容老化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建设。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以理论的“必须、够用”为原则,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课程的开发,但在实际中,很多院校的很多专业是将原来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现有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用上,很多教材也很落后,实践性不强,与企业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够起到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学生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

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无论是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的安排,还是每一门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取,都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在教育过程中过多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势必会减少学生知识的传授,减弱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无法为社会培养有后劲,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四)实践教学条件薄弱,实践教学未能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条件分为软条件和硬条件,在我省高职类院校中无论是实践教学的软条件,还是实践教学的硬条件都还处于一个较弱的状态。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的很多专业还很缺乏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这种现象在财经类专业中由为明显。实习基地能够接受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大部份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任然按照传统的普通高校的课程设计进行,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育特色。在教学中也是理论和实践向脱节。

二、加强河北省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根据市场需要,优化专业结构

学院在专业建设规划中,应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原则,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学生的就业为主导,以市场需求来控制专业发展规模。我省的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还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剔除一些不适合我省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建立一些我省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也要加大发展几个优势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院的特色建设,提高学院的效益。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省高职类院校的教育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社会效益。

(二)调整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内容的选取取决于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来决定,同时也要兼顾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课程设置可分为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知识能力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在专业设置上既体现学院的专业特色,也要突出为我省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目的。在选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序化课程内容,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当然也要对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合适的安排,通常情况下,学生刚一进入大学校园学习,都得有一个适应的时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也明确了兴趣、爱好即可进行专业学习。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具有一两门企业一线需要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人文、身体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前提下,为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的智力为主的前提下,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康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立实践教学监管制度

实践教学时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的建设上我们首先要进行硬件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保障,各高职类院校要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高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建条件。同时实践教学的建设还需要有配套的教材和辅助资料做支撑。另外实践教学的开展还需要有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能工巧匠做指导。当然实践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有完善的考核体系来帮助检验是否实现了实践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绪龙.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 SWOT 分析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毛爱菊.对我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J].管理观察, 2009(5)

作者简介:

篇(5)

摘 要 冀中能源峰峰集F大淑村矿成立之初,基层管理人员中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90%的管理人员为土八路,突出表现为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发展空间小。为改善这一状况,近年来,该矿采取了“铺路子、搭台子、结对子、压担子、给位子”等方式,助推一批优秀毕业生快速成长成才,有效地改变了单位干部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 煤矿 管理人员 政工人才

一、明方向、定制度,政策先行“铺路子”

政策上铺路。该矿积极探索搞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坚持用真情留住人才,靠机制培养人才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了关爱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管理机制。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先后出台了《大淑村矿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关于技术人员到一线岗位锻炼的管理规定》《见习生管理办法》《导师带徒”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人才管理的文件、制度,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留才、用才”的人才培养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形成了一套因材施教、量才使用、任人唯贤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为人才培养铺就一条坚实之路。

生活上铺路。新生入职衣、食、住、行、洗漱用具统一标准、统一配置;经常召开座谈会,随时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工作中的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与兄弟单位进行联谊,扩大其交流圈,帮助其解决婚恋问题。

待遇上铺路。及时、足额兑现二本以上主专业毕业生相关待遇。考虑到企业困难时期机关收入较低,及时把在机关部门工作的主专业毕业生调整到基层单位,从而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使他们的收入始终在高位运行。

二、比业绩、赛水平,轮岗交流“搭台子”

上下搭台,多岗锻炼。大力推进干部上下交流和多岗位锻炼,给青年干部创造更多的“学艺”机会。一是机关管理岗与基层管理岗上下交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单位间平行交流,解决其岗位经历单一、资历较少的问题;三是同一职务或岗位时间较长的进行业务交流,减少其惰性。促使青年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既掌握矿井设计、开采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基层管理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优、作风建设硬的复合型人才。

双向搭台,全面培养。针对政工人才断档的现状,加大对团支书的培养管理,团支书岗位统一从未上岗的大学生中招聘,结合本人意愿和实际表现安排兼任后备技术员,实行行政、政工双向培养、双向锻炼。分批次安排团支书到党群部门锻炼学习,通过轮训的方式提升团干部的综合素质,截至目前,通过竞聘4名团支书走上技术员岗位、8名团支书走上政工部门管理岗位。

三、立项目,定课题,导师带徒“结对子”

导师带徒结对子。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采取“定导师、定课题、定时限、定考核”的方式,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方法,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副总以上领导积极参与,与35岁以下青年结成对子,主动攻关,并通过月考核、季讲评,兑现导师津贴对活动进行管理,促使青年学生在与导师相互沟通、交流经验,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

拔尖人才结对子。严格选聘公司、矿两级拔尖人才进行培养,将带徒工作列入他们的任务书,并结合生产、安全中遇到的重点项目、难点课题,积极开展攻关活动,研究解决各类瓶颈问题,通过在项目攻关和解决难点问题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去年以来,有拔尖人才参与的课题攻关中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取得创新成果25项,独立申报公司级先进操作法1项。

四、精培养,细考核,项目攻关“压担子”

给技术人才压担子。每周分专业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季对技术人员进行考试、考核并兑现奖惩;对综合表现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安排充实到主技岗位,有效激发了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给后备人才压担子。对委培生、单招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侧重现场管理,要求后备技术员参与正规技术员的各项考核、培训,并且把后备技术员全部纳入了导师带徒活动范围,安排导师为其量身制定课题项目,促使其快速成长,尽早走上管理岗位。

给潜力人才压担子。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有意识的提前安排到副区长、主技等岗位进行磨练,促使他们学行政管理、现场经验等知识,提高与一线职工打交道和管人、用人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技术工作和现场管理的结合点,在磨练中寻找规律、积累经验,让青年人才有压力、有动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五、结语

本着鼓励人才、培养人才的原则,选拔优秀青年提前走上正科、副科岗位进行锻炼。例如,瓦斯治理科和技术部由年轻毕业生担任科长,由于其资历和能力还有一定欠缺,安排相关副总兼任部门负责人,在关键时期、重点问题上帮带培养年轻大学生,将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真正发挥选树优秀人才、助力青年成长、带动一般干部、激励广大群众的正面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培养;绿色;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P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31-01

根据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数据得出,我国每年竣工的房屋建筑总面积高达20多亿平米,而在这些建筑面积中绿地建设严重不足,景观规划规范制度欠缺。在如此庞大的建筑市场下,景观规划事业必然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也会更近一步提升。基于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做好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并就其互动机制的构建工作做简单探讨。

一、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景观建设与研究领域得到大范围扩展,各种研究新内容、新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景观规划类专业,并拓展了行业需求的固有观念及其他概念,同时由于我国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注,很多工程建设单位都将工作重点只放在提高景观规划与设计水平上,这也给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的限制,我国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景观设计人才培养

景观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将其作为一个美丽而又难以阐述的概念,也就是我国过去教学中一直所说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学家通常都将景观作为一个现代化科学名词,也在其中列入了学校教学当中,并逐渐形成了一类新型专业。在景观设计规划专业中,整个学科都是围绕着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它是建立在自然学科和艺术学科基础上形成的,工作中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与利用,也就是通过土地作为主体进行一切改造活动。因此,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要将建筑专业知识、市政学科知识、环境艺术等有序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各种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技术人才。

2、景观规划专业人才需求

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中景观规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景观规划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的追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得景观规划施工、绿化养护和花卉苗木生产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

3、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国内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了校内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新策略,这种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方法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将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综合起来,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仅仅依靠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钻研的素质,让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后就业机会,并形成学生特色鲜明的规划思路。

4、专兼结合教学新方法的应用

在过去教学工作中,景观规划教学工作者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以及措施积极鼓励并且推动教师队伍的进步,并逐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新思路,且在这种教学策略下还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多方位的教学服务体系,鼓励并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实训与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景观规划专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且有效的落实了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要求,并且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经济能现代化景观规划技能人才。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建设要点

景观规划是我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所在。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全新学科,它的教学重点在于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和新颖化的方式表达有关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对景观规划知识的认可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构建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势在必行,也是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

1、构建内涵

一般来讲,培养机制就是在培养过程中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依赖于人才培养的特定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同时也受其培养环境――“政府”、“社会”、“企事业”的影响。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政府、高校、企事业社会市场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构建要点

2.1、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但仍离不开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指导、监督;同时高级专门人才的就业、创业与国家的宏观发展、市场调控、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三者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才更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特别是有优势教师、教学资源的艺术类高校,必须结合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市场又快又好地培养出景观规划工作中紧缺的人才。

2.2、科学合理整合资源,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

学校多年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多层面的改革与实践。由于高新技术在景观设计工作发展中介入的层面不断拓宽,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人才培养中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相关各专业的综合分析和资料处理能力,为多学科协同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提供保障。

2.3、创新开放式实践互动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层次性实践互动机制

在教师们景观规划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相关景观设计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意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层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主要包括: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初步的创业能力体验等等。

三、结束语

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着眼于建设高效的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的问题,那么“培养得怎么样”就是景观规划专业有关高校人才质量评价的问题,三者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探索培养平台中的互动机制,提升景观技术人才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

[2]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

[3]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能;国际维度;嵌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13-03

一、高等教育职能的演进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是把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机构并针对外部环境而言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基本职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便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培养专门人才是教育活动的首要职能,也是大学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中世纪的大学是学者和学生共同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被定位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19世纪以前的大学被人们称为“教学型大学”。

19世纪,德国建立了重视科学和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其创办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 Humboldt)在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说:“如果规定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播科学,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的。如果对科学没有持续不断、独立的认识,也根本不可能真正地把科学作为科学来教授。因此,只要安排得当,大学肯定能够肩负起发展科学的任务。”从此,大学跳出单纯传授知识的圈子,发展为“通过科研进行教学”。高等教育的职能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学和科研并重,通过科研进行教学。柏林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研究型大学的产生,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

美国独立以后,《莫里尔法案》推动了“赠地学院运动”,适应了美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使得美国现代公立大学体系开始形成。以“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观,把大学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直接为社会服务,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威斯康星理念”的倡导者范·海斯(Charels R.Van Hise)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本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与专长为州做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全州人民。”范·海斯高度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他宣称:“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在其倡导下,威斯康星大学开始为政府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州立大学应该直接有助于发展农业,建立更有效的工业和更好的政府”,这一理念在威斯康星大学董事会得到广泛认可。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有主次关系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历程,即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发展到教育与科研并重,进而产生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形态的变革。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先前已经出现的职能,而是和原先的职能一起发挥作用。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最根本、最一般的职能,科学研究是重要职能,服务社会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派生。“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都在“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统领下发挥作用,三种职能协调有序,共同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维度概念界定及内涵拓展

“高等教育国际维度”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美国前加州大学总校校长、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科尔提出的。1980年,他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拿大高等教育学者奈特(Jane Knight)认为,所谓“国际维度”主要是指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跨国界/跨文化维度在高校与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的过程”。在国家、区域和学校层面,国际化被定义为“把跨国、跨文化或者全球性维度整合到普通教育阶段之后的教育目标、功能和办学中去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阿鲁蒙和万德沃特(1992)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适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多种活动、计划和服务;克莱特从过程和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跨文化的维度整合进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去的过程;万德尔温德(1997)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任何使高等教育对与社会、经济和劳动市场全球化有关的需求和挑战做出响应的,有组织的努力;索德尔克维斯特(2002)聚焦于教育的变化过程和机构层面管理的整体,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由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高等教育机构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将国际维度纳入其整体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所期望的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从边缘逐渐变成了高等学校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中心因素。

国内学者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概括为四种学说,即活动方法说、能力方法说、精神气质方法说和过程方法说。活动方法说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能力方法说从培养和发展学生以及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角度界定国际化的,认为国际化就是一国为成功参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促进全球的理解,培养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各种技能;精神气质方法说强调的是态度、观念方面的国际化,主张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过程方法说把国际化看作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个主要功能中的过程”

三、将国际维度嵌入高等教育职能的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增加了新的内容,扩张和推进了高等教育的传统职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耶鲁大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致力于全球性大学的建设已成为其重要使命。耶鲁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到整个办学过程之中,在课程中安排了更多的国际性内容,并且不断拓宽课程传递范围;对教员的聘用、学生的筛选以全球化的眼光贯穿始终;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和交流,等等。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应将国际维度嵌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中,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1.嵌入人才培养职能,培养国际型人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要求毕业生具有全球意识,能够理解其他文化,具备管理多样化社会的能力,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2006)认为,国际型人才是具有国际化的理念和跨文化体验,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掌握国际核心业务专长并能够满足企业和相关组织开展国际化业务的人才。国际型人才通常具备以下优点:一是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二是能和国际多元化文化相融合,熟悉几种国际语言,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洞察力,能够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三是熟悉国际市场某一领域的业务,并掌握国际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与信息动态,且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四是具有在国外学习和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

知识之广泛性、普遍性和全球通用性的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受地域限制,学生的求知欲不受国(境)界制约。这些特点使人才培养的国际维度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中最早表现出国际化特性的,或者说国际维度嵌入最早的,是人才培养职能。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教师的“游教”和学生的“游学”,即教学的国际化。由于当时交通运输工具不发达,这种国际维度在教学中的嵌入仅仅限于欧洲,而且由于受文字和宗教的约束,知识内容也十分有限。

适应现代社会国际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策略,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培训中心;在办学理念上,高等学校应有国际化视野,认识到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借鉴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国家的大学的成功做法,结合所在国家和大学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的有利于国际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关注国际上通用的体系,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方法创新;在学生层面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学生交换,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教师层面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国外培训、讲学活动,聘请国外教师讲学,实现师资的多元化;加强外语教学与外文文献的使用;通过国际教育分支机构、新的远程教育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教学范围的国际化。

2.嵌入科学研究职能,实现科学研究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不受交通运输工具和教师、学生流动的限制,科学研究扩张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特征,因此,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职能的国际维度同样有其客观性。科学研究全球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传媒和通信手段,而在现代社会,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障碍已逐渐消失,科学研究完全可以跨越国界实现国际化。以科学研究为重要职能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实现和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一是与其他国家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研究工作,选派教师到国外开展科学研究,将国外高等学校科研人员请进来,组建具有良好声誉的国际研究团体,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中心;二是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组织国际科技开发的合作攻关等活动,加强合作和交流,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桥梁;三是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孵化中心,能够在一些科技领域形成有本国特色和优势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并向国际市场拓展,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领先者。

3.嵌入服务社会职能,服务国际社会。“威斯康星理念”倡导的社会服务观认为,大学的资源和能力应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大学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国际维度下,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由服务地方社会扩展到全国,进而扩展到国际社会。笔者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一是地区层面,即高等学校应该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服务,为实现区域改革目标服务,成为区域所有人的大学;二是国家层面,即高等学校应该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三是世界层面,即高等学校应该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事实上,社会总是人类的社会,其边界是很难界定的。

适应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服务国际社会的需要,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大批有道德感、正义感,关心人类发展的国际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世界;二是参与国际社会决策,大学拥有众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应该在地区、国家,甚至世界的各项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建立社会规范,大学应当成为社会行为的批评者、监督者,以及价值标准的制定者和率先垂范者,其在道德秩序的建立和社会行为的规范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四是引导社会前进,对社会发展发挥改革和改造的功能。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停留在引进外籍教师任教、聘用外籍学者讲座、派遣留学生和学者互访、参与国际会议、开展合作办学等外在表象,高等教育机构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国际维度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从有利于高等教育职能发挥,提高教育效能的视角,认真思考日益显著的高等教育国际维度与高等教育传统职能之间的关系,采取多样策略,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最大的潜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