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在职学历提升的途径

在职学历提升的途径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22 10:35: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在职学历提升的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职学历提升的途径

篇(1)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化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现代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幼儿教师专业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职前教育、人职培训和在职教育。探讨这三个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对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一、职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职前教育主要指师范教育,一般由幼师职业中专和师范大学实施。其发展途径主要有:

1.建立新型培养模式,幼师教育不仅要提高“学历”还要提高“学力”。为了使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目前两到三年的师范学院文凭正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三到四年的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学位教育。但是澳大利亚KenGannicott教授和DavidThroaby教授在《教育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效率》中曾谈到:“至今没有证据表明教师资格水平的提高能导致教和学效率的任何提高。”由此可见,形式上提高学历水平,专业化水平未必能够随之而提高。所以,幼师培养不仅要在形式上提高学历,还要在素质上提高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2.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校教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完善幼师实习制度。职前教育要促进学生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的发展。但是,我们常常过于强调学科的学术性与专业性,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专业技能教育。对于完善幼师实习制度,我们需要明确教育实习的地位和作用及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固定的实习场所;设立专门的实习辅导机构,制定合宜的实习时间与计划。

3.健全幼师资格认证制度。美国霍姆斯小组曾在《明天的教师》中指出,要严格掌握师范教育的毕业标准和教师录用规格,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当教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试图建立由教师的学历制度、执照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组成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我们只有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注重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查,对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幼师专业化的质量。

二、入职培训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西方许多国家已把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人职教育课程和模式,从培训主体上看有导师制、岗前集中培训模式和学校中心模式;从培训方式上看有集中培训和分散培动I模式。以美国为例,现已基本形成了由定向课程、支持和辅助、训练课程、评价等四个环节构成的新教师人职培训模式。

我国人职培训通常以师徒帮带的教学活动形式来进行。目前,人职培训又有了新模式即微格培训,指通过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对准备成为教师或已是教师的人,提供一定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三、在职教育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幼儿教师在职教育是对具有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在职幼儿教师所进行的再教育。

1.幼儿教师在职进修

在职进修是幼儿教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其自身来说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在职进修一般有全日制脱产进修、部分时间翻半脱产进修和业余不脱产进修。在职进修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有课程学习与编制、学科会议、专业讲座、研讨会、示范观摩课、展览活动和参观等。定期参加在职进修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也大大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

2.幼儿园园本培训

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基本组织形态是以园为单位建立研究和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是开展园本培训的三种基本力量。为了结合好这三种力量,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方式。

(1)行动研究。即为弄清课堂上遇到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共同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要求幼儿教师从自身教育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来促进其专业成长。由于行动研究是在研究中采取行动,在行动中实施研究,所以极其适合幼儿教师使用。

(2)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建立在实践一反思取向的理论框架下。教师专业成长是要教师个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再反恩中澄清概念和问题,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行动方案,从而实现自身的提升和专业上的发展。通过反思,幼儿教师能够对保教行为中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研究,矫正有失偏颇的教学行为,引发更有价值的思考与行为重建。

四、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思考

1.目前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被认为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两个独立的阶段,这就人为地割裂和孤立幼儿教师成长的连续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连续过程应该是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逐渐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一体化”不仅指的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还有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体化;

篇(2)

1、其实EMBA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它是针对所有职场管理人员而开设的一种进修专业。在过去emba是由院校自主招生的,但是在经过在职研究生的一系列改革之后,目前emba考试是必须要经过全国联考才能获得入学资格的了。也就是说现在的emba属于双证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专业之一了,在攻读最后也能获得emba的硕士学位学历双证书,能够凭借这种进修途径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位水平。

2、emba进修难度:自emba被划为联考范畴之后的确报考难度相对以前加大了很多,大家必须通过全国联考初试和院校自主考核的复试才能被择优录取获得入学资格。光是全国联考初试难度就很大了,需要大家考英语、数学、逻辑和写作多个科目,且分数线并不固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还有复试以面试为主会考核大家的英语口语和专业问题,总之顺利通过各种考试获得入学资格真的挺难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烟技员主要从事烟叶生产全流程的组织和烟农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尤其在育苗移栽和采烤收购2个生产关键环节,更是要求烟叶技术员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农艺水平。从表2中可得:全县高级技能资格人员仅占全部烟技人员的12.2%,比例偏低,且尚有近五分之一的烟技人员不具备技能资格。各烟站间技能资格拥有比例变异范围为73.1%~88.5%。全县中级职称以上仅有2人,均在机关任职,且具备技术职称人员所占比重偏低,仅14.2%。烟站间技术职称拥有比例变异范围为3.6%~19.2%。总体来看,烟技员队伍技术力量薄弱,尚未达到工作要求,此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烟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烟站和机关技术力量差异较大,但烟站之间差异不大,需要加大机关人才向烟站交流以及烟站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1.3基层烟技员队伍学历结构烟技员都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基层烟站,具有人员组成复杂,文化结构参差不齐,下乡工作时间较长等特点。其与生产管理和技术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必须依靠电脑、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等现代媒介工具,这就要求烟技员具备使用高新技术的能力[6]。从表3可以看出,全县高学历人数仅占烟技员队伍的16.2%,高中及以下的初、低学历人员比例高达72.1%。各烟站间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变异范围为71.4%-84.6%,但机关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仅为25%。总体来看,烟技员队伍的学历层次与烟叶生产信息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提升学历结构势在必行。烟站与机关之间学历分布差异较大,需要加大机关高学历人才与烟站间的交流力度。

基层烟技员队伍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有战斗力的烟技员队伍,是烟草行业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动力基础和必要条件。为了打造一支符合战略长远发展要求的烟技员队伍,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烟技员的特长特点,优化调整烟技员队伍的老中青年龄结构,平衡文化素质和实践经验,达到1+1>2的团队凝聚力效果,发挥烟技员队伍更大的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县级烟草分公司要构建一支能生产、会生产的烟技员队伍,需在学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优化2方面进行加强。技术技能结构优化具备技能资格是烟技员从业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烟技员技术职称、技能资格水平偏低的现状,需根据岗位要求、专业基础、个人优势和项目需要,从知识补充、技能扩展、思路更新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烟技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激发烟技人员潜在的创新能力。根据从业现状,建议以技能资格全覆盖,职称结构上水平为主要任务,兼顾技能资格结构优化和技术职称覆盖率提高。笔者从技能人才全覆盖,技术人才梯队配置的角度,对烟技员技能资格结构和技术职称资格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图1)。其中初级(分级工)、中级、高级符合1:3:1的正态分布(图1);中高职称(农艺师)与初级职称的比例达到1:4,有职称与无职称的比例达到1:3(图2)。教育培训是提升烟技员技术和技能的基本途径之一。基层烟草公司要在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到“专业、专项、专人”地组织和强化对烟技员的教育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地对工作在基层烟站的烟技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新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在烟叶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专长的能手。在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的同时,要强化培训工作的实践应用和执行力,将专家的理论知识与本地的实践结合起来,在生产中坚持“技术指导零失误、”“技术失误问责学历文化结构优化设计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现代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普及应用,都对烟技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分析优化,烟技员学历结构设计中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无初中以下文化人员。其中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初中的比例为2%:20%:30%:25%:23%,高等学历(研究生+本科)、中等学历(大专+高中)、低学历(初中和中专)呈纺锤状分布(图3)。目前,我国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学历结构可通过提高新进人员学历门槛和加大在职教育开展力度两个方面来逐步提升。根据从业现状,建议以扩大本专科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为主,兼顾研究生人才引进和初、中等低学历人员的在职教育。引进途径包括从烟草院校或农业院校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从行业内其他岗位调整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等,将愿意投身烟叶技术工作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基层技术队伍中来。2.2对烟技员队伍建设发展的思考2.2.1建立烟技员队伍晋升激励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是将激励与保障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手段,当前烟草公司试行推广的“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晋升制度”从激励机制角度提高了烟技员队伍的稳定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烟技员结构优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首先从提高基层工作补贴、福利入手,对基层技术岗位给予一定倾斜,充分调动烟技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烟技员的目标承诺和实绩考核机制,将评选表彰先进烟技员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将烟技员的基本报酬和绩效考核报酬落实到位,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其次在给予一定物质保障和激励的基础上,在政治上积极创造条件,疏通烟技员晋升为公司管理人员的渠道,要在年龄、学历上适当放宽标准,加大从优秀烟技员队伍中提升烟站管理干部和公司中层的力度,为优秀的烟技员创造更高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开辟广阔的晋升空间。最后要真正发挥“尊重技术,尊重知识”的指挥棒作用,在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资格职务评聘中,对实践经验丰富、在基层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工作业绩突出的烟技员应采取破格政策。加强烟技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现代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追求个人特征与职业特征协调一致[7]。由于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每个不同时期都有其不同特征,可以把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连续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匹配独特的职业发展目标、策略和措施[3]。据此,笔者将烟技员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可以作为烟技员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的参考,也为烟草企业加强烟技员队伍的职业生涯管理提供理论建议(表4)。以下2个方面。(1)提供职业辅导人专业的“职业生涯自我定位”辅导。包括当前烟草企业引进新人的入职培训,职工换岗、晋升之初的岗位培训等都属此类。进一步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将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相结合是提升烟技员职业生涯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2)提供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所实施策略、措施的保障与激励机制。部分地区施行的“宽带薪酬体系制度”和“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晋升制度”等均已取得初步成效。可以通过在各地烟草企业中大力应用推广这些先进制度,来改变前期对基层烟技员保障不足、激励缺位的状况[4]。

篇(4)

关键词:当代社会背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在终身教育观念影响下产生的,促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同时,成人教育的兴盛也与社会对于人的要求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迅速的知识更新,要求人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同时知识更新更加迅速,技能和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这就促使更多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同样的,在社会的影响之下,我们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一、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原因

成人高等教育出现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社会背景原因、个人知识需求的原因以及企业的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会背景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和技术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毕业生越来越多,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这种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表现突出。大部分用人单位逐步由看重学历向看重能力与看重学历结合转变,慢慢的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风气,学历虽重要,能力更重要,单看学历已经成了历史。在社会上,学校的名气只是一种声誉。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取得的学历,在社会上,人们的普遍认识更是混出来的文凭,含金量更低,靠成人学历找工作更成了问题,教育部于今年年初提出:600多所高校将向职业教育转变,而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之举。

(二)个人的原因

现在成人教育学院,其学历教育与其他学院的教育基本相似。但是对学生的要求更低,学生入学动机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其他的都不重要。这就使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努力,而且还经常不去上课,管理上不严格,学生的自律能力也差,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教育部对此进行了改革,明确了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毕业不再那么容易,必须通过严格的职业考试,而且不合格必须重新学习,这就使这些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学校开始严格要求学生,老师也开始管教严格,更注重了技能的教学。过去那种学习氛围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在这种变化也是一种兴趣的驱使。一些技术方面的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起来也很快的接受。对将来走入社会也是必要的转变。

(三)企业方面的原因

随着毕业学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员工的选择更加注重能力的选择上,而且对有经验的人有更多的要求。一些成人教育毕业的学生也成了企业争取的对象。以前成人教育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很难,但由于教育部出台的改革促进了技术与技能的结合,对这些学生找工作是很好的优势,企业更喜欢这样的学生,因为学校中就实践了专业技术的技能,进入企业就会很快的上手,相对其他形式的学生就业形势更好。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激情、有技能的员工,面对这样的现状,成人教育进行的转变对社会、对个人以及对企业都是一个好的转变。

总之,成人教育的这种转变是一种好的形势,无论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转变的发生,对每个人都是很好的尝试。

二、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必然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在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以及各个用人单位都是只认学历的,在招聘人才时,会用是否有“大学文凭”即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来作为选用人才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是没有办法或者很难获得相关职位的,很多人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来获得学历,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酬,这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开办之初的目的,即开展学历教育。这样,在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获得学历。这就导致很大部分人是为了混学历而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并没有获得相关的知识。[1]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人才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开始改变了以往的只认学历的人才培养方式,开始重视人才的技能。而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逐渐下降,为了保持自身的优势,由此,成人高等教育开始了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

(二)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能够明显提升受教育者的就业率。很多人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或者能够在就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职位,更好的薪酬。这样的受教育目的使得他们选择了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中,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并没有什么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受欢迎率不如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明显提升就业率。为了维持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满足学生就业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逐渐开始了由重视学历向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转变。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更加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率由此获得大幅提升。[2]

(三)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我们建立学习型社会,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人人爱学习,人人主动学习的局面,从而促使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促使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人们能够依托成人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实现主动学习、自觉提高自己的目的,有利于在全国、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环境,促使人们主动学习。

三、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路径

(一)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我们在现代社会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的自身素质以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实行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也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在教育实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教育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通过详细的调查等明确了解社会需要,通过对社会需求的掌握来开设不同的专业来培养人才。其次,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当前,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都趋于要求全面化,要求人才在整体素质优秀的基础上能够在其专业领域有所特长。基于这点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就要注重对人才基础素质的培养,同时,注重其专业知识的发展。最后,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就是要不断地开展职业理论课程和职业实践课程,促使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来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操作技能更加熟练,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首先,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企业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指导。其次,学校按照企业的订单开展实地教学。企业按照向学校下订单,学校根据企业对订单的要求来开展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依照企业的标准来对学生的操作等进行规范,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按照企业的要求发展。

(三)通过构建“双师型”教学模式促使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明确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我们明白,应该讲成人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职业教育方面,突出成人高等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特色以提升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技术方面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双师型”教学模式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效果的提升。[3]首先,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理论素养高,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教师,促使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提高。其次,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教师岗位之外从企业聘请专职教师来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指导和培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促使职业教育的优势更加明显。

(四)通过改善实训条件来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我们在学校中开展实训是促使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最佳路径,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良好途径。近年来,很多学校建立了实训基地,但是,却出现了实训基地运用不充分,实训基地与企业实际状况相差较大等情况,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我们改善实训基地的条件来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首先,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企业的实训设备进行更新。通过对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的设备使用状况,然后对学校的实训设备进行更新,促进学生在实训基地的训练之后在职业岗位上的操作要求一致。其次,增加环境的仿真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真实环境进行模拟等来实现环境真实程度的增加,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操作体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也是学生提升自身能力要求的必然。所以,我们必须对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给以充分的认可,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实现高等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通过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与企业开展合作、构建“双师型”的教育模式以及通过改善实训条件等路径能够促使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能够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臧志玲.关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型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03)

篇(5)

基层烟技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1基层烟技员队伍年龄和性别结构

烟叶生产的工作场所主要在各种烟乡(镇),烟技员负责的烟田面积较大、服务的烟农较多。这就要求烟技员必须具备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所调查县全县烟技员队伍平均年龄34岁,变幅为21-58岁。其中以20-40岁青壮年龄段人数最多,占全部队伍的70.9%,女性占队伍比例为9.6%(表1)。各烟站间年龄分布差异较大,20-40年龄段人数变异范围为50%-89%,50岁以上人数均小于15%。总体来看,其年龄、性别结构符合烟叶生产指导工作的特点,基本可以满足岗位要求,但各烟站间年龄分布差异还有待进一步平衡。

2基层烟技员队伍技术职称和技能资格结构

烤烟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环节复杂的产业[5]。烟技员主要从事烟叶生产全流程的组织和烟农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尤其在育苗移栽和采烤收购2个生产关键环节,更是要求烟叶技术员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农艺水平。从表2中可得:全县高级技能资格人员仅占全部烟技人员的12.2%,比例偏低,且尚有近五分之一的烟技人员不具备技能资格。各烟站间技能资格拥有比例变异范围为73.1%~88.5%。全县中级职称以上仅有2人,均在机关任职,且具备技术职称人员所占比重偏低,仅14.2%。烟站间技术职称拥有比例变异范围为3.6%~19.2%。总体来看,烟技员队伍技术力量薄弱,尚未达到工作要求,此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烟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烟站和机关技术力量差异较大,但烟站之间差异不大,需要加大机关人才向烟站交流以及烟站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3基层烟技员队伍学历结构

烟技员都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基层烟站,具有人员组成复杂,文化结构参差不齐,下乡工作时间较长等特点。其与生产管理和技术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必须依靠电脑、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等现代媒介工具,这就要求烟技员具备使用高新技术的能力[6]。从表3可以看出,全县高学历人数仅占烟技员队伍的16.2%,高中及以下的初、低学历人员比例高达72.1%。各烟站间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变异范围为71.4%-84.6%,但机关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仅为25%。总体来看,烟技员队伍的学历层次与烟叶生产信息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提升学历结构势在必行。烟站与机关之间学历分布差异较大,需要加大机关高学历人才与烟站间的交流力度。

基层烟技员队伍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1基层烟技员队伍结构优化设计

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有战斗力的烟技员队伍,是烟草行业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动力基础和必要条件。为了打造一支符合战略长远发展要求的烟技员队伍,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烟技员的特长特点,优化调整烟技员队伍的老中青年龄结构,平衡文化素质和实践经验,达到1+1>2的团队凝聚力效果,发挥烟技员队伍更大的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县级烟草分公司要构建一支能生产、会生产的烟技员队伍,需在学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优化2方面进行加强。(1)技术技能结构优化。具备技能资格是烟技员从业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烟技员技术职称、技能资格水平偏低的现状,需根据岗位要求、专业基础、个人优势和项目需要,从知识补充、技能扩展、思路更新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烟技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激发烟技人员潜在的创新能力。根据从业现状,建议以技能资格全覆盖,职称结构上水平为主要任务,兼顾技能资格结构优化和技术职称覆盖率提高。笔者从技能人才全覆盖,技术人才梯队配置的角度,对烟技员技能资格结构和技术职称资格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图1)。其中初级(分级工)、中级、高级符合1:3:1的正态分布(图1);中高职称(农艺师)与初级职称的比例达到1:4,有职称与无职称的比例达到1:3(图2)。教育培训是提升烟技员技术和技能的基本途径之一。基层烟草公司要在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到“专业、专项、专人”地组织和强化对烟技员的教育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地对工作在基层烟站的烟技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新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在烟叶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专长的能手。在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的同时,要强化培训工作的实践应用和执行力,将专家的理论知识与本地的实践结合起来,在生产中坚持“技术指导零失误、”“技术失误问责制”等服务管理机制,提高烟技员的生产管理水平,为烟技员打造良性的技术提升与落地机制。(2)学历文化结构优化设计。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现代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普及应用,都对烟技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分析优化,烟技员学历结构设计中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无初中以下文化人员。其中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初中的比例为2%:20%:30%:25%:23%,高等学历(研究生+本科)、中等学历(大专+高中)、低学历(初中和中专)呈纺锤状分布(图3)。目前,我国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学历结构可通过提高新进人员学历门槛和加大在职教育开展力度两个方面来逐步提升。根据从业现状,建议以扩大本专科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为主,兼顾研究生人才引进和初、中等低学历人员的在职教育。引进途径包括从烟草院校或农业院校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从行业内其他岗位调整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等,将愿意投身烟叶技术工作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基层技术队伍中来。

2对烟技员队伍建设发展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民办高校

0引言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以教师为本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下,民办高校类似于企业的运行机制,彼此之间有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获得更多的生源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惟一途径。为了进一步开发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潜能,高层决策者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人视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来取代资金和物质资源的投入。“以教师为本”的基本涵义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和目的,其基本要求就是把教师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积极态度和思路,“以教师为本”的主体包括高校及其管理者,但具体的实施主体则是高校及其管理者。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和其他诸因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管理者坚持“以教师为本”是最重要的。在高校中“以教师为本”首先应当是以教师的能力为本,仅仅强调“以教师为本”是不够的,还应突出强调以教师的知识、智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本。本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管理优化对策。

1优化管理结构

我国民办高校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的比例过高。虽然总体上人数较多,但真正在教学岗位的人员相对少些,出现这种情况的民办高校应首先确定是管理人员过多还是教师人员过少。如果人员总数已经达到规模,则高层管理者应对行政、后勤臃肿的机构进行精简,采用淘汰制对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取舍。如果是教师资源不足,则应面向社会、面向公办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进行公开招聘,抓住就业难的时机,提高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民办高校教书,同时招聘应遵循公平、公正、因事择人的原则,而不能不惟专业只惟学历的错误态度。

2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不仅与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等表层结构有关,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队伍的知识、能力等深层结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教学课程体系向综合化发展己成为大的趋势。然而,现行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存在着知识面窄、学派单一、知识老化现象。许多教师对专业之间相互渗透不感兴趣,文理科之间甚至相互排斥。一些新兴专业、边缘专业的教师数量不足,有相当多的教师外语、计算机水平不高。教师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校人力资源知识结构优化是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多数民办高校定位于职业技术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双师型”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聘请行业中的技术能手担任。如果学校担心来自行业中的人没有教学经验,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学校可以培训他们。更多的民办高校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这时专业教师可能不胜任,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其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知识,这对于民办高校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老教师的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参加培训等方式培养青年“双师型”教师。在“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既进行学历学习,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拓宽就业的渠道。

3优化教师年龄结构

高校的年龄结构应以中年教师为主,中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老教师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年轻教师可塑性强,是学校的未来,也不可缺少。而我国民办高校目前的情况是,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多,而中年教师严重缺乏,致使年龄结构十分不合理,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学、科研的活力,体现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一般认为:教师的平均年龄以不超过40岁为宜,其中教授、副教授的平均年龄就分别控制在50岁和40岁之间。

优化年龄结构的途径:①严格控制离退休教师的聘用。民办高校中公办高校的离退休老教师的比例较大,长期以来由于民办高校不具有吸引优秀青年教师的条件,离退休教师的聘用成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很大一部分。由于这些人的年龄普遍偏高,导致年龄结构不合理。高校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设定其再退休的年龄,如规定老师70岁一定得退休的年龄下限。②重点资助最佳年龄区。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最佳年龄区(一般在25一45岁之间)给予充分的支持,包括工作上、生活上,教学上和科研上,让其充分发挥其潜能。

4优化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反映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即他们的基础训练水平及发展的可能性。根据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资源情况来看,学历结构可以遵循:需要有个别的专科生,以承担机房、实验室等的管理工作,主讲教师队伍应由部分本科生和大部分硕士学位研究生组成。教育部于2005年提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综合以上结构要求,民办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应介于35%一6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应在15%一20%之间)。民办高校的学历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的教师数量近几年才有逐步上升的势头,但按照合理的学历结构而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优化学历结构的途径:①注入新鲜血液:民办高校可通过从公办高校补充优秀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并尽可能地吸引留学回国人员、以高薪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水平教师。②加强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民办高校的在职教师中,尤其是工作较早些的青年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为这些教师提供在职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经费上有一定的支持。③提高高学历教师的待遇:外聘的优秀博士、硕士,或者在职攻读博士、硕士的优秀教师,在待遇上要有所倾斜。学校可考虑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工资待遇,提供一定的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5优化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所具有的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组合。专业技术职称与组织的技术含量紧密相关。高校作为一个学术型组织,教职工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应高于社会其他组织群体。民办高校的职称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

优化职称结构的途径:①确定合理的职称结构:要想优化职称结构,各民办高校应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职称结构标准,该标准应符合专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实现专业领域教师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②实行完全职称聘任制度:改变传统的职称聘任制度,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破格晋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让其尽快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优化职称结构。

篇(7)

其次,是培训中心组织完成省气象局下达的培训计划,参训人员面向省、市、县局,各直属单位,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培训周期维持在5天至一星期左右。针对某一气象研究方向,强化专业人员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结合不断更新的知识库,为辽宁气象事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除以上两种培训方式以外,成人函授教育也是继续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报考人员有着严格的资格审查,需通过成人高考后,向培训中心申报,经审查合格,按照培训中心安排每年定期进行脱岗学习。给在职职工提供获得第二学位的机会,同时为非气象专业人员提供学习业务技术的机会。而综上所述,此类成人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旨在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并且学以致用。

二、辽宁成人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加成人教育,是在职职工的个人需求,更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逐步推进,“一流装备、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台站”这一战略目标更加具体。据培训中心培训部人员提供的数据来看,辽宁省气象系统内每年接受成人教育培训的人次逐年增加。说明要想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科技及科技人才的发展必须放在首位。譬如,辽宁朝阳等地,常年久旱,对当地气象员工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才能保障气象为农等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气象为人民服务,而同时,如何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如何拓宽成人教育途径,更是气象教育战线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省气象局越来越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结合实际需求,除了培养专职教师,还可以聘请其他部门的气象专家、首席预报员等,确保学员学到最近的气象知识,从而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辽宁成人教育培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