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10:35: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商业模式;结构体系;设计;优化
Research on Design and Optimize Business Model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WANG Sheng-zhou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2.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source interface,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and the customer interface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The first, it has built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that including resources relationship model, enterprise operation model and revenue achieve model, and then constructed a business model structural equation. We 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rely 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design proces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adaptive busines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model has three main paths: integrate resources relationship, improve operation processes, innovate revenue realization.
Keywords: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一、引 言
依据原磊(2007)的分析,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研究最早是在1957年Bellman和Clark在《运营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上发表的《论多阶段、多局中人商业博弈的构建》(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Stage,Multi-Person Business Game)的正文中。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许多学者在分析商业模式时,或多或少地提到了价值链,虽然有些说法表述方式不同,但指代的内容相同或相似,在此将其归并到一起 。依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Value Chain Analysis)”,企业的经营活动被描述为顺序关联的价值活动构成的价值链并体现在更为广泛的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买方价值链等一连串的价值链体系中。由此,商业模式是在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条件约束下,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进行价值活动分解及有效组合,实现价值创造并获取盈利的整体运营方案及活动的总和。
二、构建商业模式结构体系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讲,波特的价值链体系可以分为上游价值链、企业价值链、下游价值链三部分,而在三个部分之间通过两个界面来联系,一是上游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资源界面,二是企业价值链和下游价值链之间的客户界面。据此,对应地构建了商业模式的资源关系模式、企业运营模式、收益实现模式三个二级子模式。同时依据价值创造来源于运营过程中进行的相互分离且联系的活动或要素的思想,运用模块化分析,构建了商业模式的三级子模块 ,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假如我们将资源关系模式、企业运营模式、收益实现模式三个子模式的价值活动集合分别用A、B、C表示,同时用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分别代表对应资源关系模式、企业运营模式、收益实现模式的子模块,商业模式则是集合{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的一个子集(不包括空集),即:
BM ?{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且BM ≠ ?
同时,也可以直接得到商业模式的方程:
BM=f(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其中,BM代表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
由此,可以认为,商业模式是子模式、子模块及其价值活动的函数。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通过改变价值活动及其组合来设计和改变商业模式,而且当任何子模式、子模块或价值活动及其组成发生变化,商业模式都会因此而改变。由于企业的价值活动众多,其组合则更是复杂,商业模式就变得纷繁复杂且形式多样,然而,在所有的商业模式当中,并非全部有效。在商业模式设计时,我们所关注的是能够创造价值,有效且促使企业成功的商业模式。
三、商业模式的设计
商业模式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市场机会耦合的过程,也是商业模式研究的根本目的。
1.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
从常规性的理解出发,按照“谋定而后动”的原则,商业模式设计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商业模式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和商业模式实施。
上述商业模式的设计步骤在许多情况下是适用的,企业可以照此去运作。然而,当环境变化加快,竞争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时,这种设计思路将不再适用。因为尽管可以进行周密调研,但也很难准确预测,无法为商业模式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不能等到设计出完全满意的商业模式后再加以实施,而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或方向就去实践,边干边学,边总结边改进,进而形成具体的商业模式;另外,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虽然强调理性分析,但在上述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忽视直觉的作用,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主动适应性商业模式设计过程。两种商业模式设计过程比较见图3。
2.商业模式的三维设计方法研究
商业模式设计是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明确企业的资源优势,形成核心能力,确定企业与市场的契合点。具体的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可依托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将资源关系模式、企业运营模式和收益实现模式中的各种价值活动进行有效组合,并按一定的编号规则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排列,不同的编号在三个维度坐标轴上的组合便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如图4所示,图中A、B、C便代表不同的商业模式,以此类推,便得到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运营状况进行筛选。
四、商业模式的优化
商业模式是资源关系模式、企业运营模式、收益实现模式共同构成的整体,商业模式的优化自然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1.整合资源关系,形成企业能力,提高企业资源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和占有资源。因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同一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真正差别并不在资源,而是在于对资源的协调和运用能力。如何明确企业内外部资源,判断和运用企业资源优势,形成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并使之市场化和商业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更是企业商业模式优化的关键。市场导向并非机会导向,而是机会与能力的匹配,机会只是给了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对于同行业当中的所有企业都是相同的,唯有能够整合资源,形成自身能力的企业才可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在整合资源关系方面,企业可重点从资源供应者的选择、资源成本的降低、资源渠道的开拓与评价以及资源种类和组合效应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优化。
2.改进运营过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运营过程是企业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的直接体现,运营成本又是企业获利能力的直接因素。企业在优化运营过程时,可从运营流程再造、运营规则及制度设计、运营机制改进和运营结果评价等方面入手,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及技术,如业务流程重组(BPR)、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决策支持系统(DSS)、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准时制生产(JIT)等方法和工具,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和水平,进而优化企业商业模式。
3.创新收益实现,改善客户效用,拓展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商业模式的设计是从客户需求开始到满足客户需求结束的,创新收益实现是改善客户效用,拓展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根本,也是企业获取利润,实现增长的根基。进行商业模式优化,企业必须要对收益对象、收益价格、收益方式和收益渠道进行细致分析、选择、评价和组合,通过收益对象和渠道的拓展,收益价格和组合的变化,收益方式的重新设计与评价,革新收益实现,优化商业模式。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虽然从价值链视角定义了商业模式,构建了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并探讨了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但缺少了定量研究与分析,使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论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构建在三级模块和价值活动的选择上,只有定性描述,而缺乏严密论证;二是商业模式设计方法的三维空间只给出了一种设计思路,而并未形成可操作的具体模式。
虽然如此,本文的思考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首先,从价值链的视角构筑了资源界面和客户界面,为商业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其次,构建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方法,为商业模式的系统研究和定义展示了新思路;再次,商业模式设计的方法虽然只给出了框架体系,但却为今后商业模式的研究、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思维。研究者可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在上述新角度、新思路、新思维的框架下进行完善、补充和改进,提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定义、结构和设计方法。
此外,今后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商业模式构成体系及要素的研究。本文虽提出了一个商业模式结构体系,但并未对其进行定量论证,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探讨和分析;二是商业模式选择的评价方法。本文探讨了商业模式设计方法,但对商业模式如何选择评价尚未涉及;三是商业模式评估问题,主要涉及评估指标建立和评估指标量化问题;四是商业模式的应用性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这也正是商业模式研究的最根本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Michael Rappa,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IBM Systems Journal ,March,2004(1)
[2] Stewart, D.W ,and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2000,19(3):287- 296
[3] Afuah, A., Tucci,C.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Text and cases[M]. Boston: McGraw-Hill/Irwin,2001:32-33,196- 201
[4] Magaly Dubosson, Alexander Osterwalder and Yves Pigneur. E-Business Model Desig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2, 44(1):5-23
[5] Mahadevan,B.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55-56
[6] Weill,P., Vitale, M.R. Place to space: Migrating to e-business models[M].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96-101
[7] 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17-25
[8]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9-79
[9] 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83-90
[10] 翟 青,中国100强企业的成长轨迹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1):29-30
[11] 翁君奕.介观商务模式:管理领域的“纳米”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04(1):34-40
论文首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进行了文献回顾,分析了基于价值链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并且总结出了价值链中三种不同的参与者主导的商业模式,然后对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传统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价值链
一、前言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等完美的结合,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类商贸活动,实现时间和空间无限制的线上线下交易活动等。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比较,移动电子商务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整个网络的信息和服务都成为可能。这一应用形式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商务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9.5亿户,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为8956.85亿元,年增长率达到234.3%。智能终端上网成为互联网全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了互联网经济新的增长,为传统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
二、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移动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同时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智能化,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研究。Jukka Kallio在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以移动运营商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后,认为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他认为内部因素可以很快地被模仿和复制,而外部因素对移动电子商务的成功有显著影响。Zott 和 Amit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市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包括产品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并且这两个因素对于公司的市场盈利、市场价值、市场绩效有显著影响,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Sang Myung Lee以共同制造的潜力和交易的特征两个维度,提出了绩效分析的模型,并且认为二者对企业绩效均有正向影响。Wirtz提出了4C商务模型:以内容、商业、情景和联系分别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并且将商业模式进行重构,认为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是以多种商业模式来应对市场竞争。Aphrodite Tsalgatidou认为移动终端、无线网络、应用场景、核心竞争优势等因素都会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有所影响,并且提出了内容提供商、移动门户、WAP 网关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Leif B对移动商业模式选择与顾客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得出商业模式的选择与绩效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结论。Anders Henten将欧洲、日韩等国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成功不是依靠价值链环节某一方,而是靠移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等紧密合作,并且他认为网络运营商在移动电子商务中起到核心作用。Ian M.指出新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出现是由于新的移动通信工具出现而产生的。Campanovo and Pigneur通过分析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特点,将移动电子商务成员分成三类:技术、服务、通讯。Faber基于移动 ICT 服务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了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服务设计、组织设计、技术设计、财务设计。Bouwman将商业模式理论应用于移动电子商务,指出商业模式的绩效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顾客价值、价值网结构、技术、财务。Choon Seong Leem提出基于目标顾客将移动电子商务分为B2C和B2B/B2E 两种类型,并运用到移动电子商务产业中。
王燕,高玉飞分别从价值链和商业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五种商业模式:通讯模式、信息服务模式、广告模式、销售模式、移动工作者支持服务模式。叶郁,吴清烈将基于价值链将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为四种:内容提供商、移动接入商、WAP 网关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刘迷,杨毅认为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是由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中某几个参与方合作的盈利模式,从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中参与方的角度将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为六种。李建平,刘莺以移动数据业务为背景,基于商业模式的理论对商业模式与客户对业务感知和期望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商业模式的三个维度:收入模式维度,基础组织架构维度,产品创新和客户关系维度。
三、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
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种电子商务价值链模型。Ruke认为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伴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经过了3次重要的阶段。Morna S.Y.Lee从功能的角度将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层、内容层和界面层。Polyzos & al指出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模型包括 5个重要的参与者:内容和应用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交付平台和应用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无线网络运营商。Carleen F.Maitlang认为在2G 环境下,移动运营商作为核心并没有向客户提供直接的服务,只是提供网络支持和运营。Kuo认为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成员主要包括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软件及业务平台提供商、网络基础设备及系统提供商、终端设备厂商、移动终端销售商和最终用户等。Philli Polla基于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价值链模型,包括价值倾向、客户价值标准、关键成功因素、关系管理、运作结构和管理等多方面。Franz Buellingen从功能和体制价值链两个角度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构成。Stuart J.Barnes认为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基本模型包括内容层、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层两个层面。
陈致豫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上各参与方的关系建立、维护、发展构建了模型,并提出了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关系满意模型。吴晓波从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构成的角度,提出了移动电子商务层次模型。梁益琳提出未来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包括七个成员,分别是内容提供者、移动网络提供者、应用开发及其软件提供者、网络设备制造商、内容和应用的聚集者和分发者、终端设备制造商和咨询服务者。李娜提出把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成5个环节,即内容提供商、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无线网络运营商、支持提供商和终端平台和应用程序提供商。梅军提出电子商务价值链是由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SP)、系统集成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软件开发商、用户等多方面节点共同作用形成的。刘道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商务价值链模型,即基于个人的移动商务价值链模型。
四、价值链不同参与方所主导的三种商业模式
(一)以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移动运营商指提供数据服务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我国主要有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及近年来新发牌照的虚拟运营商。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建立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商业客户或者用户之间直接的联系,在商业客户端布放支持非接触交易的 POS 机,在移动用户终端中采用特制的SIM卡。
(二)以服务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当移动电子商务价
值链发展到后期,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将使得价值链的最增值环节向移动服务提供商转移,技术推动以及需求拉动都使得服务提供商与移动运营商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当移动商务应用服务成为整个移动商务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时,服务提供商将掌握用户资源,并因此可能替代移动运营商主导整个移动商务价值。
[关键词]商业模式;企业经营理论;理论框架;结构性维度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1-0001-08
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便是竞争。市场竞争与企业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着一种挑战和回应的关系。今天,新经济的出现和互联网公司的大起大落大大地促进了人们对企业经营规律认识的深化,进而使企业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尔(Hamel,2003)认为,为了创造新市场和财富,管理者首先需要考虑整个商业概念的创新。商业概念或商业模式是一个框架,用于明确如何创立公司、销售产品和获取利润。先行者们不是小幅度调整已有的商业模式,而是以非常规的方式创造出全新的模式。[1]哈佛大学管理学家琼・马格丽塔(Magretta,2002)认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对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不管它是一家新企业还是一家老公司。[2]
一、商业模式的含义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否涉及商业领域,都存在着一个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①问题。
商业模式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科学杂志上,是被用来描写资料与流程之间关联与结构的(Konczal, 1975[3];Dottore, 1977[4])。在电子商务兴起后,大量的新公司采用不同以往的方式经营他们的业务,为了和“传统经营”进行区别而广泛的使用商业模式一词。琼・马格丽塔(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这个术语最初来自电子表格软件的广泛应用,它使得计划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假设方便地修改参数,从而得到不同的计划方案。[2]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Drucker,1994)将商业模式称为企业经营理论(business theory)。[5]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汉默博士(Hammer,2004)将商业模式称为“运营创新”(operational innovation),并认为这是企业的深层变革(deep change)。汉默强调,运营创新可能很陌生或者缺乏魅力,但它却是实现卓越业绩的惟一持久基础。它不同于运营改良和运营优化,运营创新意味着要用全新的方法来完成任务,开发产品,提供客户服务,或者完成企业运作的其他活动。今日的经济充斥着天花乱坠的宣传手法,而顾客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市场的强大主宰,运营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为高级经理人手中最强大的战略武器。只有理解运营创新如何产生,以及理解运营创新的障碍来自何处,经理人才能娴熟地运用这一利器,使企业在竞争中遥遥领先,并始终保持领先优势。[6]
琼・马格丽塔(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在描写企业的每个部分如何匹配起来进而组成的一个系统,是为了帮助顾客创造价值所进行的活动。[2]瑞士洛桑大学学者马格利・杜波森(Dubosson et al,2002)等人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7]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公司战略学助理教授阿兰・阿福亚赫(Afuah,2004)进一步指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给定的行业中,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将企业推到自己获利的位置上,运用其资源执行什么样的活动,如何执行这些活动以及什么时候执行这些活动的集合。这就决定了商业模式是运用企业的资源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方式、执行特定的活动为目的,明确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确立企业获取市场价值的有利地位的各种活动的集合。[8]
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教授马哈迪温(Mahadeva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三种流量――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惟一混合体。[9]罗素・托马斯(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10]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拉菲尔・阿米特和法国枫丹白露大学助理教授克里斯多夫・左特(Amit and Zott, 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11]
加里・哈默尔(Hamel,2003)认为,我们必须拓展创新的观念,商业模式创新是产品的延伸。更重要的是,狭窄的创新观念不可能创造新的市场和财富。如今,只有彻底创新才能引领明显的进步。这要求我们必须急剧增加现有的战略变化,创造能够让我们寻找新主题和新方向的成千上万新思想。然后最高管理层的角色――即最高管理人员――从战略制造者的角色发生转换,变成在最革新的公司里不断涌现的思潮中寻找新商业模式的人。[1]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拉帕(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业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他进一步指出,商业模式明确了一个公司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伙伴中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安`类型。[12]
笔者认为,商业模式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组织的商业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如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竞争态势等等,这些条件构成了商业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其二,商业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包括了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其三,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或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
关键词:物联网;商业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86-03
引言
“物联网”这一名词是于1999年由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提出的概念[1]。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指通过无线射频发射设备等信息传感设备将互联网与任何物品相连接,达到对其智能化的识别与管理。物联网掀起了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综合了传感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并将这些技术嵌入和装备到日常生活设计的一切可能物体中,通过这些物体网络连接,形成物联网,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智能化与统一化的时代。现如今,物联网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作用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物联网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体制的转型、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着重大作用,它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尽管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是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障碍。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成熟、稳定、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物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它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才是决定物联网产业大范围、长期应用的关键所在。目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模式在企业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由此观之,商业模式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觑。加快物联网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寻找成熟、稳定、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提高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综合性概念,用以阐明从事业务运作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
有关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的类型上,代表性的研究包括:
从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角度出发,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系统集成商主导、运营商提供网络连接、运营商提供数据流量、运营商为客户开发相关服务和运营商提供 定制服务五大类商业模式[2]。周晓琼(2010)根据中国移动现有业务发展总结了七种物联网商业模式,即企业投资自建型、企业自建运营型、定位平台型、免费开放型、全租赁佣金型、运营商系统集成型、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型、运营商产品库型模式[3]。通过对AT&T、Verizon、韩国SK电讯、中国移动等中外运营商运作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张云霞(2010)、陶冶(2010)等总结出通道型、合作型、自营型、定制型等几种类型的物联网商业模式[4~5]。其中,通道型和合作型模式由于由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配合完成,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式。而自营型和定制型模式,由于受开发、应用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限制,目前实际应用还较少。李卓贤(2011)通过对现有物联网模式的分析总结,认为目前中国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通道服务、平台运营、应用服务、合作开发推广和产业联盟五种模式,其中前三种模式主要是以运营商为主体,为企业客户或大众开发并提供相关的服务[6];后两种模式则是从产业链的角度,通过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以及客户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整个产业链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共赢。
针对于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学者提出了诸多的看法,2011年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博览会上,与会专家就指出,从整体上看物联网思维发展仍处于概念导入和产业链形成的初级阶段,产业的核心技术仍未突破,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各地在建设上还存在重复投入、无序发展的问题。袁(2011)曾经提出物联网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主要障碍包括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缺失,产业模化应用不足、产业链不完备,商业模式不成熟[7]。丁学君(2011)指出标准体系问题、行业融合问题、商业模式的完善与创新问题和隐私及安全问题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8]。
相关研究还有:温良(2012)认为,中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在安全与隐私上存在威胁、缺乏统一完整的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不成熟、关键技术亟待突破、能耗及污染比较严重[9]。范鹏飞、王 波和黄卫东(2011)指出当前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以下三大问题:一是行业壁垒,行业参与度不够和行业资源开放度不高;二是没有形成产业链,规模化协同化比较少;三是物联网应用网络相对孤立,网络互联缺乏有效控制[10]。
总体来说,国内对于物联网发展问题的探究都是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选择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在物联网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真正要迎接物联网时代,还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还有诸多的不适应。
1.规模与成本之间的矛盾。目前,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行业应用缺失,商业模式过于零散化。中国物联网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虽然有了一些基础运用,但是市场需求还是小规模的、低层次的,不能有效地在物联网上、下游各产业链得到广泛的应用,最终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联网的规模化。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推广,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应用特点和用户需求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物联网不能形规模化,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物联网开发、集成、部署和维护的成本较高。而小规模的应用表现不了物联网“物联”的大的意义,也不能形成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物联网行业健康发展的组织机制,这样无疑是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产业化进程中中小型企业占比例较大,实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较为缺乏,不利于形成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也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协作,导致了整个物联网无法形规模效应,成本较高。同时,物联网产业链的构成不够完善,上游企业规模较小,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物联网市场的需求。而部分中下游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就使得物联网产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也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2.商业模式不清晰。现阶段,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而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其商业模式还有很多不稳定、不完备的情况存在,商业模式不清晰已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物联网推进速度过快,缺少一个明确统筹规划的发展蓝图,导致现行物联网的发展完全处于自发的状态,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各自为战。整个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形成高效、清晰的商业模式,使得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无序且盲目,各方资源共享不足,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研究成本过高,这样非常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链结构十分复杂,涉及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各环节利益分配困难,若缺少清晰的商业模式则难以实现共赢,进而导致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因此,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创新和多元化就成为推进物联网产业永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3.物联网的融资问题成为其商业模式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商业模式简单的说成一种赚钱的方式,那么,物联网的资金来源――融资,就是可以赚钱的基础。近些年来,物联网的融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像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的广泛关注,因为,物联网发展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同一个主体,也就是我们的政府。物联网作为新兴的产业,其爆炸式的发展引起了诸多的争议,过快的发展和需求让人喜忧参半。以此同时,物联网未来发展情况的多变,资金需求数量的庞大以及收益的回收期过长,让物联网行业融资没那么容易。国家成了物联网行业的所有者,形成了物联网行业融资对象单一,融资主体的不活跃,不能充分调动市场在行业发展的作用。
三、改进措施
当今是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一个产业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不仅要看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前景,更要看其所采用的突破传统思维的商业发展模式。
1.促进合作与共赢[11]。物联网业务在整个发展链条中,各业务主体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尽相同,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要促进业务各方的充分合作。物联网企业要鼓励价值链中各主体发挥优势作用,减小成本的支出,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提升商业模式系统的集成度和动态平衡,降低业务各方参与的成本,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收益的增长。只有集各方之力才能够使中国的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才能使物联网真正拥有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达到共赢。
2.政府支持。政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政府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实行对新兴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物联网作为当今社会的新宠,其发展除了需要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充足的资源配置外,更需要政府对其的扶持、引导和优势平台的提供,这样才会使物联网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此外,还要健全物联网产业政策环境。通过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引导国内各种形式的资本向物联网产业倾斜,打破行业壁垒,鼓励跨行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实现物联网融资的多样性,进而发展更有效的商业模式。
3.技术标准化。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化是克服物联网产业发展障碍和降低成本的关键。物联网虽然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浪潮,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应尽快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并加快试点应用。无锡以其信息资源的集聚优势,作为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科技示范基地得到优先、重点支持,成为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先导城市。无锡物联网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水平,在物联网的科技创新方面更应该起示范作用,要首先攻克技术难题,提高创新水平,更可以建立物联网的产业孵化基地,专门用于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最终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从而降低物联网产业的成本,解决成本与规模之间的矛盾,提高物联网的盈利水平,发展有效的盈利模式,推进商业模式的发展。
4.建立更广泛的合作联盟。针对无锡这样的物联网产业优先发展的代表,如何转变为领跑的新一轮发展的核心优势,还需开创更多的选择。无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在江苏的众多优秀的高校中建立更广泛的合作联盟。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为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促进物联网产学研的紧密联系,提高产学研的层次,扩大产学研的规模,打造更大的发展平台。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加快物联网的发展创新,推动物联网的全面发展[12]。
5.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应该遵循一条从公用为主―商用引入―融合发展的道路[9]。物联网在发展初期应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此时,政府作为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集结政府的资金和环境优势,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可以以免费和极低的资费来提高物联网的技术运用,增加用户对物联网产品的依赖程度,为进一步的扩张开辟道路。在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初具规模时,开始引入更高层次的物联网应用和进一步的创新,适应不同用户的物联网需求,开发不同的物联网产品,推广多元化的物联网服务,提高物联网产业的盈利水平。当市场步入良性竞争,又拥有较为完善的物联网发展环境的时候,可以推进整个行业的个体融合,强化不同类型市场的主导应用方向,形成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发展产业网,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和应用水平。
结语
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物联网的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就需要不同的商业模式与之协调和适应,我们真正需要做到的是,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物联网发展的变化,来应对不断发展的业务层次,创造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力然.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2]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http://.cn.
[3] 周晓琼.中国移动物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4] 张云霞.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J].电信科学,2010,(4):6-11.
[5] 陶冶.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4).
[6] 李卓贤.云聚合: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可行选择[J].通信世界周刊,2011,(1):19.
[7] 袁.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J].学术交流,2011,(7):115-118.
[8] 丁学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1,(5):8-10.
[9] 温良.中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J].广东科技,2012,(7):194-195.
[10] 范鹏飞,曹自立,黄卫东.基于运营商角度的物联网商业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10,(12).
[11] 郑欣.物联网未来商业模式探析[J].移动通信,2011,(21):82-85.
[12] 曹群辉,陈军.加快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
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来说,虽然现阶段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方说在商业模式下,有很多的人没有办法适应,导致大量的潜在客户流失,这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商业模式中,对利润是有一定要求的,如何既满足人们的要求,又满足商业模式的盈利,这是现阶段的一大难题。由此可见,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不是特别容易经营的,鉴于这样的情况,需要良好的解决其中的问题。本文就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一定的解析。
1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类
1.1 内容类商业模式
内容类商业模式是指内容提供商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音频、游戏、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典型例子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UGC类应用。这种商业模式在现阶段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模式下内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所有内容目录下的内容服务都可以收费。用户愿意支付费用的项目包括视频下载、游戏下载、音乐下载、电子杂志订阅等,每个收费的网站都会提供一部分免费的内容或免费的时段。
1.2 服务类商业模式
服务类商业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移动IM、手机网游、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均属于此类。在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服务类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用户比较关注的一个商业模式,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在这个商业模式上的花费较多,而且要求也很多。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服务类的商业模式发展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多数的用户需求,使得服务类商业模式快速的成长。但面对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多,服务类商业模式的弊端逐渐的凸显出来,虽然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一类的服务可以良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毕竟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就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分析,对服务类商业模式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主要问题
2.1 发展趋势
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来说,虽然现阶段呈现的是“三足鼎立”,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向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三种商业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着重偏向一种商业模式进行发展,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一定会有不利的一面,另外对于众多的用户来说,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用户的需求是,需要将三种商业模式进行良好的、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一种优化配置的境界,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另外,复合化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弥补三种商业模式之间的不足,对于将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2.2 主要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中,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广告商业模式充斥着大量的骚扰广告,对用户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其他两种商业模式,在本身方面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强,由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频率加快,必须在效率方面有所提高。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尤其是广告商业模式,必须进行严厉的整顿,现阶段的用户对其已经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怨言,如果再不进行整顿,看不到效果,那么将会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
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建议
3.1 对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建议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内容提供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需要对商业模式的内容负责,只有积极向上的内容,才能良好的促进商业模式的发展,鉴于这样的情况,必须严厉打击现阶段的一些非常不堪的内容,使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内容充满正能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在服务提供商方面,需要加强服务,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的服务让很大一部分人非常的不满意。无论是态度还是效果,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这就使得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问题。综上所述,对于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而言,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深化。
3.2 对移动运营商的建议
移动运营商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根本因素,只有进行一定的优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模式的发展,尤其是在技术方面,现阶段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技术方面进行一定的优化,可以使移动运营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商业模式而言,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在将来的发展中,也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需要对用户进行大量的调查,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在将来的发展中,才会稳步的前进。本文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解析,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维国.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特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7).
那么,商业模式到底怎样理解更全面?商业模式分成哪些类别和要素呢?这篇文章,对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及相关的一些概念做一下更简单易懂的解读。商业模式的定义
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来做下整理,分析出一个更全面且更容易理解的解释。
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新时代》
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模式》
在我看来,商业模式就是你如何赚钱,其核心就是三个问题:你卖什么?怎么收费?怎么卖?--《创业36条军规》
一句话,商业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商业价值。--《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从上面的摘选可以看到,人们定义商业模式时,基本上会从两个层面来讨论:公司层面和产品层面。本文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对商业模式进行解读。
从公司层面解读商业模式
从公司层面,商业模式包含了公司运作的方方面面,《商业模式新生代》中将公司的商业模式总结为了9个版块,每个版块都代表公司运营中的核心事务。在这里将其简化,可以理解为四个核心要素:
产品:公司能提供哪些产品、服务、解决方案。
资源:公司所拥有的有竞争力的资源有哪些,比如技术资源、合作资源、政府资源、内容资源、业务资源。
客户:公司面向的目标客户群体,建设了怎样的销售渠道体系,客户关系怎样。
钱:公司的成本结构、收入来源、资本增值等跟钱有关的事务。
由于不同公司所拥有的各要素的资源和能力不同,所以才出现了各公司多样化的商业模式。那么,公司层面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进行归类,比如资源驱动、客户驱动、产品驱动的商业模式。下面举几个例子:
客户驱动的商业模式:一些公司没有核心产品、核心技术,要么提供一些没有技术门槛的产品和服务,要么其它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公司更依赖于建设有力的营销体系维持客户关系构建商业模式。比如常见的提供网站建设的公司。比如一些提供项目外包开发、设计服务的软件、设计公司。还有一些专门为客户提供广告推广、运营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大多以接客户项目单生存。
资源驱动的商业模式:一些公司占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资源优势研发产品、提供服务、甚至获得项目订单,以资源为基础构建商业模式。一些有特定资质(牌照)的企业拥有业务资源优势,比如电信运营商、出租车公司。一些基于高校的企业拥有技术资源,比如科大讯飞、清华紫光。一些有行业积累的企业拥有内容资源。一些有政府关系或大企业关系的公司能够承接到大型项目。一些有业界口碑的企业(或高管)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资源。
产品驱动的商业模式:一些公司以研发解决行业(企业)、用户问题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目标,利用产品的低成本可复制性构建商业模式。产品主要分为实体产品和虚拟产品两类。实体产品主要是需要生产制造的产品,比如玩具、书籍、消费品等。虚拟产品主要是以人的体力和智力转换成的产品和功能,比如电子游戏、培训课程、手机话费等。另外还有平台类的产品,用于整合多方用户需求为多方带来价值,比如百货商店、电影院、淘宝、滴滴出行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企业通过不同商业要素驱动构建的商业模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无论是资源驱动、客户驱动还是产品驱动,其它的商业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钱”这个核心要素。一个成熟的企业必须要考虑成本、收入、增长等跟钱有关的问题。
从产品层面解读商业模式
从产品层面讨论商业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这个公司是以产品驱动的公司,其产品是自己研发并做为公司核心业务。由于目前实体产品业务也在逐步互联网化,而互联网产品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方法论来支撑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逻辑。所以这里主要讨论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
在我看来,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可以拆分成用户价值、盈利模式和运营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比如,我们在讨论搜房网这个产品,会说它是一个“房产交易资讯类平台”。其中包含的信息是“房产交易资讯”--用户价值、“平台”--运营方式,而盈利模式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广告”、“基于流量的交易分成”等模式。
下面详细说明一下这三个基本要素:
用户价值
这个产品是什么样的产品,满足了用户怎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哪些价值。对于用户价值的分析,首先要分析用户场景确定目标用户群体,然后分析用户需求找到痛点并分析需求的质量,然后设计产品的核心功能如何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后要跟其它满足需求的产品(方案)相比较,建立竞争优势。
一个优秀的产品在用户价值方面应该满足三个条件:抓住用户的痛点、用户需求质量高(广泛、高频、刚需)、与其它产品(方案)相比更有竞争力。
拿滴滴最早推出的打车功能来举例。分析用户打车的场景:最早打车要么在路口拦车、要么打出租车公司电话叫车,这个场景带来的问题有:
不知道附近有没有车,不确定等待的时间。(或者附近恰好有车,前一个路口转走了的杯具)
高峰时间很难打到车。
多个人在同一地点打车时,有人不遵守秩序抢车。
拦了车之后,很有可能是黑车,跟乘客讨价还价。
招手拦车效率低,很有可能出租车看不到而错过机会。
分析以上五个问题,不难发现,前两个问题是用户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打车这个用户场景的核心痛点。
接下来,分析这个需求的质量:
打车难的问题不是个例,是很普遍发生的现象--需求范围广。
很多人每天都要打车,甚至一天打多次车--需求频度高。
不打车的话就要挤公交、挤地铁,对于经济条件可以的用户来说是最好的代步选择--刚需。
所以,打车这个场景是一个广泛、高频、刚需的需求场景,需求质量高。
然后我们看看产品功能的设计是否解决了用户的问题:
用户打开APP后就能看到附近有哪些出租车,距离多远一目了然。
高峰时间可以提高价格叫车,以金钱换等待的时间。
以在线抢单的形式,出租车与乘客建立一对一的契约,解决了不遵守秩序抢车的问题。
出租车的信息在APP中都有认证和备案,排除了黑车的可能。
下单后出租车司机会主动电话联络乘客,确定位置,不会出现错过的问题。
最后,分析一下滴滴打车产品的竞争力,相比传统的招手拦车、电话预约的方式,利用手机APP打车更加便捷、效率更高,解决了很多传统打车时遇到的麻烦,竞争力更强。
盈利模式
关于产品的盈利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除了直接用于买卖的商品模式之外还有很多的花样,直接的、间接的、不可告人的... ...。为了能够更方便理解,在这里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其分成“免费”、“付费”两种。
免费模式:
免费模式是互联网产品最常见的盈利模式。需求强调的是:这里讨论的是产品的“盈利模式”,不是“营销手段”(不是免费送个小礼品什么的、或者免费做个小项目拉住客户下个项目再赚回来什么的)。免费模式可以细分为:免费+广告的盈利模式、免费+流量的导流模式、免费+增值功能(服务)的盈利模式。
免费+广告:这是互联网最早的一种盈利模式,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功能网站大多都利用这种盈利模式。无论是融入到产品中的闪屏广告页、还是损害体验的突兀的广告位,还有搜索推广、软文推广等,都是广告的一种呈现方式。
免费+流量:基于庞大的人口红利,很多软件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付费模式转移到流量模式。流量模式的变现途径有很多,为其它产品转移用户,为服务提供商导流意向客户信息,为其它产品获取曝光,为线下服务提供商引流订单。
举几个例子:
滴滴出行的“发现”功能里,是在向各合作产品提供的服务导流。
装修管家的“申请免费报价”功能,目的是为了采集意向用户的信息,之后传递给合适的装修服务商。
驾考宝典的“百宝箱”功能里面,放置了很多与驾考功能没有任何关系的产品和服务,是为了基于其APP的高流量进行导流。
免费+增值功能:免费增值功能的利用方式也比较丰富。比如AppStore中:
提供免费的Lite版和付费购买的Pro版。
直接使用会员年费(或一次性VIP会员费)获得增值功能。
让用户直接购买一些增值功能(或服务)。
以虚拟货币的形式让用户购买增值功能。
游戏也会采用免费+付费道具的方式盈利。
付费模式:
付费模式主要为销售实体或虚拟的“商品”。以电商模式和App Store为代表的虚拟商城两种模式。用户付费购买的都是有价值的商品:实体商品、APP、书籍、音乐、游戏等虚拟内容。
运营方式
在确定了“产品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和“如何通过产品盈利”两个要素后,策划运营方式实际上就是解决“通过怎样的方式能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和“通过什么方式能让用户使用付费功能”这两个问题。根据产品的不同盈利模式,不同公司制定的运营方式也是不同的。
基于用户:
互联网产品最核心的资源就是用户,服务好用户是第一要务。用户运营的核心指标是用户量和用户的活跃度。所以产品运营的重点要放在“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并留住他们”和“如果让现有用户更频繁的去使用”这两个问题上。
基于内容:
对于以内容为主的资讯类产品、阅读播放类产品,其核心价值在于内容的质量,不仅要把握好优质内容的来源,有时还要自己生产内容。内容运营的工作主要是内容的生产、整理、分发。一些其它品类的互联网产品,有时也会利用内容运营增加用户粘性,提升推广效果。
基于数据:
很多互联网产品对于数据分析非常重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总结出用户的使用习惯、反馈产品的功能设计优劣,分析出用户使用的频度和粘性。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指导产品的下一步功能研发目标,营销活动的侧重点,甚至调整产品的方向定位。
【关键词】运营商Wi-Fi免费经济学原理商业模式
一、运营商Wi-Fi运营走进收费的死胡同
如今当人们在户外行走时都可以方便的搜索到“CMCC”、“China-Net”等运营商提供的Wi-Fi信号。以国内大规模推广Wi-Fi服务的中国移动来说,2012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财报显示,从流量占比上,2012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已建成无线路由器近283万,流量占比68.6%,达到2670亿MB,同比激增293.2%。
相比起流量增长的华丽数据,报告显示的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比增长仅有2.5%。这样的现实提醒我们,运营商的Wi-Fi运营正在走向一个死胡同:经过长期的大规模投资建设运营商希望提供收费服务尽快的实现盈利,但是收入增长乏力,应对之策只能是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设备采购低价低质,造成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付费意愿下降,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走进这个死胡同的导火索正是两个字“收费”。
其实,从用户角度出发,所有的商业模式只有付费和免费两种,既然付费的商业模式正逐渐走进了死胡同,那么免费到底是否真的是桩赔本的生意呢,还是一根救命稻草。
二、免费商业模式的概念
2.1商业模式的定义
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有很多种,有人简单的解释为企业赚钱的方式,有人则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一个公司如何通过价值链定位赚钱”,本文中,作者倾向于泰莫斯对商业模式定义,即商业模式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
2.2免费经济学的定义
根据《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的定义,免费经济学是指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转移到另一个商品,或者后续服务上);或者将免费商品的成本极大地降低,低到趋近于零。而“免费经济学”的兴起是由于数字时代的科技进步来推动的。就像摩尔定律所指出的趋势,电脑处理器的价格平均18个月会下降一半,而网络带宽和存储器的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
本文所提到的Wi-Fi网络运营中的免费商业模式是指运用“免费经济学”原理使用户或者部分用户永久免费使用,并给运营商带来收入和盈利的商业模式。
2.3免费商业模式在Wi-Fi运营中的可行性
因此我们应该先讨论运营商的Wi-Fi运营如何解决免费经济学中所设定的相关条件。
第一,运营商的Wi-Fi运营成本转移。对于电信和联通两家运营商而言,Wi-Fi的战略定位很显然是对3G网络的补充,这样的补充可以改善3G网络吃紧的问题并提高用户感受,由此可以提高其整个移动数据网络的收入和口碑,因此这两家运营商的Wi-Fi建设运营成本可以简单的转移到其3G网络的服务中去。但是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并非这么简单。移动在3G技术上的劣势很难挽回,而Wi-Fi更是其目前主打的移动数据服务网络,同时相比于另外两家,移动对整个Wi-Fi网络的投入可以说是巨大的,要想在内部转移这个成本并不现实,但是移动的用户市场优势仍然明显,这就为移动转移Wi-Fi运营成本找到了另一条出路。
庞大的用户市场对于任何一个第三方客户都充满了吸引力,只要能够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企业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攸关关系,就能帮助移动达到多收少花而盈利的目的。
第二,极大地减低运营成本,这里我们所讨论的运营成本是指分摊到每用户的运营成本。
由于光纤信号传输及光组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互联骨干网带宽成本的下降也开始遵循甚至超越摩尔定律,因此对于Wi-Fi运营来说其建设维护成本也将极大的降低。同时在目前Wi-Fi网络严重闲置的状态下,每增加一个用户使用的边际成本也是可以忽略的。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运营商的Wi-Fi运营可以遵循免费经济学的原理,实现让用户免费的商业模式。
三、把免费做成商业模式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用户而言Wi-Fi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对运营商来说总要找到那个买单的人。免费商业模式下运营商们需要拓宽传统的营销视野,除了运营商企业内部转移成本外,也要把第三方纳入到企业的营销框架中。本文中,电信运营商本身作为第一方,免费使用Wi-Fi的消费者作为第二方,除此之外的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统称为第三方。当然,第三方愿意付费的关键在于第一方能否为第三方创造价值或节约成本。
正是由于有人要买单,因此在免费的商业模式里就自然而然的存在着交叉补贴,比如付费用户补贴免费用户,日后付费补贴当前免费等。在这个交叉补贴的世界里,我们发现可以存在以下四种免费模式:
(1)直接交叉补贴:十分常见的免费方式―――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享受免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最终通过购买其他商品或服务来为自己享受的免费买单。如同超市的免费试吃和买一送一等活动,为的是把顾客吸引进超市,然后买上满满一筐的商品。
(2)三方市场:顾名思义,第三方付费来参与前两方之间的免费商品交换。如同,广告商为免费的报纸、电视剧、广播节目买单,这样的免费模式再常见不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免费所催生的用户市场是一笔更加巨大的财富,不只是发行广告这么简单。用户的非隐私信息、统计学数据等将会为第一方和第三方带来更为广阔的商业发展空间,价值也是不可估量。
(3)免费加收费:将商品或服务按照所含功能的完全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版本,例如软件的免费版和专业版,即一小部分付费用户为大多数的免费用户买单,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来自第三方的补贴。
以上三种种免费模式并不十全十美,遇到特例或者是几种模式交叉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免费给人们带来的另一大价值―――“创新”。
四、运营商Wi-Fi运营的免费商业模式方案
根据运营商的四大特点:运营商自身品牌价值高、用户规模大、网络覆盖范围广、业务之间存在渗透,我们设计出一些适合运营商应用的免费商业模式:
4.1直接交叉补贴
每月最低消费,赠送Wi-Fi时长:将用户每月最低消费(包括通话、短信等所有业务)所产生的收益对Wi-Fi进行补贴。这一方式的好处是,实施简单并且总会有用户用不完赠送的Wi-Fi时长,从而使成本降低。
4.2三方市场
免费使用wifi,强制接受广告:广告主付费,广告的形式可以多元化甚至是智能化,比如根据wi-Fi热点所在的位置向周边商家出售热点名称的冠名权,如“Starbucs-Chinanet”;或者通过用户Wi-Fi接入位置的不同智能推送周边商家的广告,做到广告精确投放的同时也可以扩大广告客户数量。
内容付费,Wi-Fi接入免费:用户付费下载应用程序或者购买正版影片就可收到登录信息,获得一定时长的免费wifi使用时长或者免费通过wifi在线观看影片。运营商则在内容付费中提成。
商家收费:为有需求的企业和商家安装Wi-Fi网络,并向其收取安装和使用费用。
这类免费方式的好处是只要用户接受第三方商家的广告或者产品就能让用户享受真正免费的Wi-Fi服务。
4.3免费加收费
限制免费用户时长:免费用户拥有每天两小时的免费使用时长,付费用户无此限制。
限制免费用户带宽:免费用户的网络下行带宽的上限为512k,只能满足正常浏览网页的需要,付费用户则无此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