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
时间:2023-10-18 10:19: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国的改革开放,为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当前畜牧业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在农村经济总体比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近年来,畜牧业的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参与养殖的农民数量及畜产品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的畜牧业已逐渐向现代化的畜牧业模式转变。但在实际转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对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的探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业;畜产品;产业化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而且传统的畜牧业已经逐渐被淘汰,正在转变为现代化的畜牧业。在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1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从古至今,我国的畜牧业产量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逐渐提高了对禽畜品种及相应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针对科学养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从而使得我国的畜牧业产量逐年增加。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我国畜牧业采用的仍然是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此种经营方式有着规模小、科学技术不先进及资金较少等缺点,这些缺点就使得我国畜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畜牧业产值达到了31%,但欧美等国家已经达到了70%,从此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1]。因此,想要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快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草原环境恶化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由于牧民还没有认识到草原的重要性,所以在放牧期间超载放牧,并且没有对草原进行保护,使得当前我国的草原环境严重恶化,草原碱化等现象日益严重。此现象的存在,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草原的生产力有所下降,这对牧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阻碍作用。
2.2畜群的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有着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所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牧民都是依靠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在养殖,对政府宣传的新技术并不信任,这样的情况使得畜禽的存活率比较低,而且生长周期也比较长,牧民可以获取的经济利益有限。牧民不懂得科学养殖,所以当畜禽感染疾病时,无法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导致疾病散播,牧民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另外,牧民养殖的畜禽中成年的比重比较大,如此不合理的畜群结构,限制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目前对畜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比较少,而且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也不高,此种情况使得企业生产出的畜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销售给低端的消费群体。
3解决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畜产品
标准化生产是比较复杂的工程,但目前依然有很多国家已经制定了质量标准,在明确的标准下,畜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其市场竞争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将标准化生产落实到每一环节,从饲料的原材料加工一直到对产品进行检测,从饲料生产一直到完成产品加工等环节,都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应对重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都扼杀在摇篮中,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确保生产出的畜产品是符合标准的[3]。
3.2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宏观
调控管理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因此,为了促进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各地政府应加强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不仅要从经济方面给予帮助,给牧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还应从政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政府应针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出台并实施倾斜政策,在政策的扶持下,加快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科学养殖、科学放牧等内容的宣传,使牧民掌握先进的放牧养殖技术,从而提高牧民的整体养殖水平,增加畜牧业的产量,进而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4]。另外,还应对国内外的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实际的畜牧业市场情况,为牧民确定放牧规模提供有力的依据。
3.3推动畜牧业企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企业比较少,此种情况使得畜产品的质量及生产规模等都不符合标准,进而降低了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了解决此问题,政府应推动畜牧业企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的畜牧业,从而实现生产、加工及销售一体化,最终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结语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还使其市场竞争力有所降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我国整体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任播杨.设施畜牧业现状与发展探讨:以福建省为例.中国畜牧杂志,2014,50(12):74-77.
[2]阳,刘进才,谭成志,等.安岳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0):6-7.
[3]赵本领,王玉莲,安曙光,等.新常态下丰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6):115.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3、发展对策
3.1 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 “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参考文献
[1] 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 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关键词] 兽医 诊疗水平 畜牧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208-01
目前,我国的畜牧养殖户数量越来越多,这给我国的兽医诊疗业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基层地区来说,兽医诊疗业还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困难。其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不佳,工作任务多都给我国基层兽医诊疗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基层兽医诊疗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已经成为了我国相关人士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基层兽医诊疗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医疗事业在近些年来实现了多次改革,医疗制度在不断完善,医疗条件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对于我国基层兽医诊疗业来说,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对其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现存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兽医诊疗的设备较为落后
在我国的一些基层地区,许多兽医诊疗从业人员没有固定的诊疗机构,也没有先进的诊疗设备。一些兽医在进行动物诊疗之时,最常用的诊疗工具就是体温计、针管、听诊器、输液管等等,而诊疗的结果大多要靠兽医的诊疗经验,没有相对专业的诊疗设备。这样的现状使得我国许多地区的动物在出现疾病之时,不能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治疗,这给我国的畜牧业从业者带来了许多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对于我国兽医诊疗业的名誉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2..动物品种较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于食用动物的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样的市场需求刺激了我国的畜牧业,我国的畜牧品种在近几年来有明显的增多,一些野生动物与药用动物的养殖十分火爆。畜牧业养殖品种的增多给我国基层的兽医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在诊疗条件没有得到更新的同时面临更大的工作量与更为全面的工作内容,许多兽医没有充足的诊疗知识与诊疗设备,其诊疗水平的提高十分困难。
3.新疾病频出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型疾病出现在动物身上,并且新疾病出现的频率还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基层的兽医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许多动物因为诊疗水平有限而无法接受合理的治疗。
4.诊疗知识的更新较慢
我国的基层兽医,大多为长期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的人员,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兽医知识培训,大多将兽医作为第二职业进行。另外,我国的基层兽医人员的年龄偏大,没有先进的诊疗理念,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以自己的医疗经验作为进行动物诊疗的唯一依据,这给我国基层的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日常的动物活动当中,许多兽医仅靠老旧与传统的医疗知识对动物的病情进行判断与确认,而对于引起动物疾病的深层原因则不能准确分析,使得我国许多动物的疾病原因得不到准确的分析,越医越病的现象时有出现。
二、提高我国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对策
要配合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基层的兽医诊疗水平必须要快速提升,一般用来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高基层兽医诊疗设备先进性
兽医诊疗设备是兽医进行诊疗时最好的帮手,也是必不可少的辅设备。而我国基层兽医诊疗设备的落后性十分明显。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基层兽医诊疗设备的真实情况,加大对其设备更新的帮助。政府部门要加大兽医诊疗设备方面的财政支出,为其配备更为先进的动物诊疗机械设备。只有这样,我国基层的兽医诊疗水平才能有提高的基础。
2.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素质
我国基层的许多兽医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动物诊疗培训。因此,当地的动物诊疗部门要加强对兽医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兽医到固定地点进行动物诊疗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及时接受系统的动物诊疗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诊疗体系,加强动物诊疗行为的针对性。另外,地方性的动物诊疗部门要加强专家级人员与基层兽医人员的交流,使其在交流当中获得更好的动物诊疗经验,提高其动物诊疗行为的科学性。
3.丰富基层兽医的学习资料
我国基层的许多兽医不能随时更新自己的动物诊疗知识,是因为其缺乏一定量的专业学习资料,所以,我国的相关机构应当加大对基层兽医学习的支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为其采购先进的动物诊疗书籍,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我国甚至世界兽医诊疗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疾病与相关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我国的基层兽医在面对没有见过的疾病时,可以有理可依,根据科学理论进行准确的判断,为众多动物养殖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我国基层兽医诊疗水平提高对策分析为题,对我国基层兽医诊疗业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希望我国的动物诊疗部门可以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更好地帮助我国的基层兽医进行诊疗水平的提高,为其提供良好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使国的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畜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拉珍.依靠科学防疫 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J].科技.2008(01)
[2]. 张甲年;张复明.浅谈县级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3]. 朱其军.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的现状 存在问题及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0(33)
关键词:青海省;养羊业;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5.020
Recent Condi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Sheep Industry of Qinghai
WANG Qun—wei
(Sanjiaocheng Sheep Farm of Qinghai, Gangcha,Qinghai 8123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eep industry production data recent years of Qinghai, problems were put out, such as slowly increasing, badly grassland degeneration,lower ratio of fine breed and organization.Meanwhile,some goo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Qinghai; sheep industry;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养羊业是青海省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养羊业是青海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青海省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存栏为2 003.3万头(只),其中绵山羊存栏达1 492.3万只,占青海草食畜存栏的74.5%,肉类总产量31.5万t,羊肉产量10.5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33.3%,略高于牛肉和猪肉产量,养羊业成为青海肉类产品供给的主要产业。在自然条件恶劣、草地退化形势严峻的条件下,紧紧抓住青海省畜牧业良种工程、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等重要历史机遇,青海养羊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笔者就近年来青海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发展建议,仅供参考。
1 青海省养羊业发展现状
1.1 存出栏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青海省年末存栏各类绵羊1 298.9万只,其中细毛羊31.6万只,半细毛羊228.1万只,较2003年年均增长—1.5%,8.9%和4.0%。2010年能繁母羊存栏709.8万只,占存栏羊的54.6%,较2003年,能繁母羊存栏和所占比例分别年均增长—1.1%和0.4%。2010年出栏各类羊590.1万只,出栏率为45.4%,分别较2003年增长了3.0%和4.4%。从图1可以看出青海绵羊存栏2007年较2003年下降比例最大,下降了12.4%,存栏2010年较2003年下降了10.2%,呈略微回升趋势。能繁母羊比例呈略微增加趋势,出栏率增加较快。
1.2 青海省羊毛和羊肉生产情况
2010年青海省绵羊羊毛产量为17 165.7 t,其中细毛羊羊毛为499.9 t,半细毛为5 468.4 t,粗毛11 197.4 t,分别占羊毛总产量的2.9%,31.9%和65.2%,产量分别较2003年年均增长了0.6%,1.5%,5.0%和—1.2%。
1.3 单产分析
可以看出,2010年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头均产毛分别为1.58 kg和2.40 kg,比2003年的2.5 kg和2.23 kg分别增加了—36.8%和7.62%,年均增幅为—5.9%和0.9%。2010年出栏羊胴体质量17.8 kg,较2003年的18.2 kg下降0.4 kg,下降了2.2%,年均下降0.3%。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羊业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
随着国家和青海省对草原生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及青海省开展全省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以来,2003─2010年青海省存栏羊的数量明显减少,但羊群繁殖母羊比例和商品率低,羊群在草原放牧饲养周期过长,养羊业效率低。18—19世纪,世界养羊业中羔羊肉生产开始兴起;20世纪60年代,养羊业开始向多极化发展;80年代初,肉羊生产体系及配套技术日趋完善[1]。 而青海养羊业中专用肉羊比例低,羔羊经济更是发展滞后,这些均是青海养羊业发展缓慢的主因。
2.2 草地退化严重,草地养羊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青海省9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1 630万hm2,占全省草原面积的44.89%。草原的大面积退化,导致草原生物量的大量减少,草原载畜能力不断下降,对于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青海省养羊业而言,草原大面积退化将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品种良种化比例低,单产徘徊不前
青海省养羊业的主导品种是藏系绵羊,良种羊比例低,品种选育程度不高,导致养羊业品种古老,生产性能低。从单产水平看,细毛羊产毛量明显下降,出栏羊胴体质量徘徊不前,甚至回落,半细毛羊的产毛量略有增长。
2.4 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有限
青海省养羊业以农牧户单独经营为主,生产管理粗放,难以形成规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养殖户仅作为初级原料的生产者,养殖效益十分有限,因而导致养殖户增收空间有限,增收困难。
关键词:畜牧业 发展 现状 对策建议
为了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适时提出了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基层兽医从原来的单调防疫、医病工作转移到动物防疫及畜产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的工作上来,从而彻底改变兽医以往的工作机制。为此畜牧兽医如何适应新的职能的转变,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
畜牧业生产是我乡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乡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三大战目标"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建设,将畜牧产业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使全乡畜牧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为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2010年初,全乡各类牲畜存栏3.89万头(只)。母畜比例不足60%,根据这一现状我乡继续狠抓畜种结构调整,稳步提高畜群生产能力,适度提高母畜比例,以适龄母畜比例的提高来带动出栏率、商品率的提高。改变目前母畜比例不足60%的现状。到今年底母畜比例达到并保持在70%以上。使牲畜出栏率达到45%,商品率达到40%以上。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养殖小区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牛羊育肥、生猪养殖繁育、黄牛改良、禽类养殖等。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截至目前牛羊育肥户达到200户,育肥牛羊2.01万 头(只);逐步使养殖业成为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规模养殖户逐年增加,以规模养殖户的增加促进我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1、缺乏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知识,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仍很缓慢。良种繁育工作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绝大多数散养户和部分规模养殖户都是从本乡购进牛、羊、猪品种。且不能保证品种质量。诸如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进行科学的疫情防治等一系列问题,经常困扰养殖户。急需技术指导和信息传递。
2、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养殖户在自家的宅基内建畜舍进行畜牧生产,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无法扩大养殖规模,专业户生产规模仍很偏小,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明显,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的提高。同时,养殖户另辟土地修建畜舍扩大畜牧业生产,土地审批和建设审批难度大,阻力多,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土地和建设问题需要及时协调解决。
3、我乡畜牧兽医站力量薄弱,严重影响全乡动物防疫工作。尤其是村级防疫员业务素质低等原因,畜禽技术指导及防疫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三、加快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调整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措施。为此,乡党委、政府下大力气鼓励和支持发展养殖专业大户。推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进一步促进全乡养殖业的发展,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针对当前我乡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认真分析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养殖科技为手段,注重特色,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认真组织宣传《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动物防疫工作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们对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要积极做好政府参谋,建议政府部门要对养殖场(户)通过组织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认识和理论技术水平、并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要以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方法方式引导他们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搞好正确引导,应对市场变化。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测,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判断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畜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亏损,增加收入。一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向养殖户传递信息,指导生产发展。二是调整畜群结构,淘汰劣质品种,更换优良品种,不等价、不压栏,对育肥牛羊做到适时出栏。三是保护和发展母畜,防止养殖户宰杀良种母畜,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比重和生产力。四是协调财政、金融、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3、加强养殖创新,改进生产方式。要认真总结本地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创新养殖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在发展方向上,结合本地的特点和优势,应坚持稳定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发展草食畜牧业,提高草食畜牧业的比重和增长率。在发展模式上,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优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同时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交汇在一起,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使粮食产量提升、增值。增加现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应引导农民进一步改善饲养条件,改良畜群品种,适时扩大规模,发展绿色、无公害和生态养殖。要大力提倡和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改进生产方式,创新养殖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兴建养殖小区,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4、科学制定激励政策,抓好以点带面。要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落实优惠的激励政策,调动农民自觉地投资、投产,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同时狠抓养殖大户的建设,通过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畜牧业养殖的快速发展。改变原有思想理念,深化自身整体素质,要紧紧围绕中央“十一五”提出的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坚持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畜牧兽医体系改革为契机,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在职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要认真切实改变原有的工作思想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整体素质,大力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认真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人先,适应工作重心转移,适应改革潮流。为了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基础工作,我们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依法办事风尚,弘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形象,以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牧业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必要性;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从畜牧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当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科学发展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工业化、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畜牧业科学发展,重点突破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1]。
从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角度来看,近年来,新疆畜牧业规模化推进迅速,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小规模户和散养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养殖户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能有效克服养殖户的小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帮助养殖户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促进农户持续增收角度来看,虽然现阶段养殖比较效益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从长远看畜牧业比较效益较其他非农产业仍显偏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深加工使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通过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户除了可以获得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角度看,新疆将有相当长的时期畜牧业仍将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加强畜牧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随着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
2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能力弱
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的地方龙头企业重复建设,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有的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2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一是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在签订合同时故意损害农牧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2]。二是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誉,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牧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农民愿意把原料都卖给企业,但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牧民利益严重受损。
2.3产业化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新疆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较大比重,市场开拓不足。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较大比重,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
2.4资金支持不力
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弱质性表现为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加之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表现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含量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角度考虑,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
3加快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3.1抓难点,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畜牧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从业人士要充分认识现代畜牧业的本质特征,高度重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问题。新疆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和高效的投融资机制来保障。二是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建议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在农民自愿、集体认可、基层政府备案登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规范流转,为城镇非农民组织和个人投资畜牧业提权保障,同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融资。鼓励农民成立服务于畜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大中型农牧企业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鼓励城镇零售企业集团公司与农村养殖场进行订单畜产品供应合作,既可以解决养殖户一部分流动资金问题,也为其生产的畜产品提供稳定销路[3-4]。三是鼓励畜牧企业联合、兼并,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要打破地方保护,利用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地域的畜牧企业合作,倡导公开、公平竞争,促成一批具有不同优势的畜牧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畜牧产业地域集聚,为畜牧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氛围。
3.2抓重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区域。做大做强奶业产业带,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平原、焉耆盆地为主,在天上北坡经济带加快奶业发展,率先实现奶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牛羊肉产业带发展,以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南北疆铁路沿线阿勒泰地区、巴里坤一带为主,建优质牛羊肉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强细毛羊产业带,以伊犁州直、博尔塔拉州、昌吉州、巴音郭楞州和塔城、阿克苏地区为主,建成全国最大的细羊毛生产基地。二是积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将现有的龙头企业如瑞源乳液、泰昆、新蓉皮革等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如长河、华凌、西域等要引导其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在支持天康、八口香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新疆自然资源,引进几个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新疆畜牧业的发展。
3.3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
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如以香巴拉、小巴朗、开司巴朗等品牌优势为龙头,培育牛羊肉产业基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打出品牌拓展市场;以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盖瑞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培育奶业产业基地。除建设完善10处为其配套的鲜奶收购站外,进一步制订优惠政策,加快麦趣尔、西域春、盖瑞等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场、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3.4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
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3.5强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护航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新疆工作座谈会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4参考文献
[1] 阿迪力·吾甫尔.立足优势强力推进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
[2] 史韶武.我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
一、畜禽养殖业的状况展开调查
为更加深入了解存在问题,对我市某生猪养殖的大区的状况开展全面的调查,其中发现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有限的畜禽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由于广州市人口密集,畜禽产品需求量非常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某区全年生猪上市量为34.93万头,三鸟上市量1885.22万只。全年生猪屠宰上市量为112.1万头,仅生猪供应一项,就存在77.17万头的重大缺口。而且该区本土养殖的生猪缺乏竞争力,品种差,95%的生猪只能销往邻近县市。而供本区肉品的生猪95%为外来猪,均来自其它省市地区。
2.粗放型畜禽养殖存在较大的防疫隐患
该区80%以上的养殖场都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养殖人员技术水平低,卫生防疫意识较差,栏舍设置不够科学和规范,防疫消毒措施不足。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给疫病的流行和传播造成很大的隐患。
3.动物肉品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虽然该区已开展对 “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违禁药物进行宰前抽检工作,但其他更多品种的药物的残留检测工作仍是空白。况且抽检工作所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中小型养殖场,要确保真正的“安全肉”难度非常大。个别唯利是图人员很容易就做出害人害己的越轨行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4.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
目前各饲养场粪便处理方式落后,多数采用排入鱼塘或直接排入河涌。极易造成水体循环污染和畜禽疫病的传播。由于粗放型的生产,各种资源转化率低,现代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力差,更易引起畜禽养殖业的大起大落。
5.养殖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发展不适应
目前养殖业仍然是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大规模专业化较少,这就决定了这种小作坊式的畜牧业规模小设备简陋,不需购置复杂、先进的设备就能生产,所以依靠小型养殖户自身很难提高整体养殖水平,必须由政府加以引导和帮扶发展,这也是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所必须的。
6.缺乏总体规划意识和政策上的完善鼓励
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还未提到主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在人们的思想中还未广泛形成新的思路和整体规划意识,在用电、占地和支农业资金方面制定的优惠政策欠缺,最终导致散养户无序发展。
二、推进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是有效的难题破解对策
当前发展畜牧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从源头上解决“放心肉”问题,二是有效抵御畜禽疫病,三是解决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有效破解上述三大难题,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1.实现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根据不同区域市场,在不同养殖小区养育不同的畜禽品种,如追求 “长得快、产量高”,或瘦肉率高,或抗病力强,或特色养殖等。
2.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畜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排泄物,即畜禽粪便;二是废弃物,主要是病死畜禽。通过养殖小区建设,集中处理畜禽排泄物及病死动物的处理问题,杜绝随意排放、到处乱扔,改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3.食品安全问题: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药物残留与病原污染两方面。通过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强制要
求用药规范、含药饲料使用规范、防疫技术规范等,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残留、细菌等的病原污染。
三、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措施
规范化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需要整体规划,需要政府指导,需要各部门配合,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积极性及新型的养殖意识。
1.加强组织领导。把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要在养殖小区的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项目配套、资金信贷、治安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工作机制,把建设目标落实到各镇街,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组织典型示范,为推进小区建设打牢基础。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把畜禽养殖小区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当地畜禽养殖特点,对畜禽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乡镇和村组,要正确引导,优先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和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标准,认真做好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城市集镇建设规划以及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同时要科学、规范地做好场址的选择、圈舍的设计和畜禽品种的确定。
3.发展规模和多元化合作模式。成立养殖小区规模必须达到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或存栏母猪300头以上;蛋鸡存栏50000只以上;肉禽年出栏30万只以上;奶牛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合作模式可多元化发展。
3.1加工企业+小区+农户”型。由大型加工企业建设小区,吸引农民进驻养殖,企业回收产品。
3.2“养殖企业+小区+农户”型。由养殖企业建小区,实行统一建设,统一养殖,分散经营,由养殖企业提供畜禽种苗、饲料等供农户饲养,企业回收产品。广东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在全球爆发禽流感疫情期间,广东温氏集团仍然能保护下属的农户免遭巨大的损失。
3.3“养殖大户+小区”型。由养殖大户按小区标准自建自养,发展规模养殖场。
3.4“村集体+小区+农户”型。由村集体统一提供场地,规划、设计养殖小区,然后将小区内的养殖场所出售、出租或无偿提供给农户养殖。
3.5“协会+小区+农户”型。由养殖协会牵头,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统一规划,自主经营。
3.6“农民+小区”型。养殖户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统一规划,各自建设,自成单位,自主经营。
4.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污染防治设施与小区养殖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要制订和落实切实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治措施,确保养殖小区规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