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7 09:38: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

篇(1)

风湿病与关节炎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两种疾病。广义地说,它们是指以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神经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这四种疾病被我国医学界统称为“风湿四病”。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引起的。寒冷、潮湿,特别是持续受凉和气温骤变,才是造成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就重点介绍一下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防治法。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可出现轻度或中度发热及多关节游走性疼痛。受累关节多以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为主。风湿性关节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大多数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伴有因受风湿侵犯而骤然发病的病史,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可伴有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关节疼痛、乏力、食欲减退、烦躁、发热(甚至高热)、出汗等,其受累关节可出现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常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且呈对称性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受累关节可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常因肿痛而严重受限。在此病的急性发作期,受累关节的关节腔可出现大量渗液,当急性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恢复正常功能。而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伴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性风湿热病的患病史,一般无高热(仅少数患者伴有低热)的症状,其受累关节可出现游走性窜痛、酸痛或轻度肿痛,常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刮风、下雨、阴天)时加重。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可因疼痛而轻度受限。目前,临床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往往比较激进,即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病的早期就使用强效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关节受损已经很严重且伴有持续疼痛等症状的患者来说,实施人造关节术及肌腱再造术等手术疗法可能是其最佳的选择。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治疗,此病患者的工作、学习及正常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研究证实,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想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学会控制病情。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呢?

 

1.尽可能地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久居潮湿之处,平日多注意气候变化,谨防呼吸道感染。当天气比较寒冷或潮湿时,可用热水袋热敷受累关节或让其尽量靠近取暖器材。

 

2. 在一段时间内尽量限制受累关节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防止其承受不恰当的重力和暴力,尽量避免进行长时间走路、跑步、登山及爬楼等运动,同时尽可能让受累关节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其快速修复。当关节疼痛时,不要随意用力按摩,以避免因反复摩擦而使其进一步受损。

 

3.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在久坐后出现双膝发僵的情况,可在起立前做一下“热身运动”,如轻轻地摆动几下腿部或纠正不良的坐姿。这样做不仅能缓解关节部位的疼痛,还能防止因突然负重而对膝、髋等关节造成进一步损伤。

 

4. 患有颈椎骨关节炎的患者应避免长期伏案、长时间仰头或转颈,睡眠时应选用高度适宜的枕头。患有腰椎骨关节炎的患者可选择睡硬板床来缓解疼痛的症状。

5. 在日常生活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尽量穿戴弹性较好的鞋子及柔软的鞋垫,同时还可根据自身的病情,适当地使用拐杖等辅助用具,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此外,患有膝、髋部关节炎的患者还应佩戴护膝或使用有弹性的绷带将其缠绕在关节处,这样做对保护膝、髋等关节十分有益。

 

6.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平日应多摄取一些富含钙及胶质的食品,必要时可适当地服用一些钙剂来补充体内的钙质。

7. 适当地进行锻炼对保护和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及增强受累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均有极大的帮助。因此,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坚持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减轻疼痛的症状,进一步加快受累关节的自我修复,提高生活质量。

篇(2)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汤剂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43-02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脉浮身重、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汤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2例病历资料,男38例,女74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4.5岁,患者临床体征:急性、不规则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关节疼痛,疼痛游走不定;晨僵,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

1.2治疗方法。中药汤剂,方药组成:双花24g,生地30g,川牛膝21g,蒲公英20g,独活15g,赤芍15g,丹参15g,白薇12g,秦艽12g,土贝母12g,丹皮12g,土茯苓12g,羌活12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为1个疗程。

1.3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中药治疗,112例患者中,62%的患者去的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化验项目(抗“O”+RF+ESR+CRP)正常或三项正常一项好转;34%的患者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和化验四项中两项消失或两项好转;4%的患者治疗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和化验四项均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达到96%。

2讨论

我国《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性关节炎一词一直沿用至今;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感受风湿所致的多种病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喑哑,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0”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有疼痛外伤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金代刘河间曰:“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拂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生而水生湿也,凡见湿者,多自热也”。风湿性关节炎因外感风寒湿邪,从阳化热,攻于骨节,留滞筋脉,筋脉失于濡养,而致于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活动障碍,故本方中双花,清解经脉之郁热;蒲公英性平,泻而不伤阴,苦寒但有健胃作用,土贝母对关节肿胀效果好,土茯苓为治湿毒主要药物,具有利湿毒,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现代医学亦认为[1]: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有免疫作用,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使血粘度降低,抗菌消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丹皮酚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和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生地、白薇、赤芍清热凉血;秦艽、独活、羌活、川牛膝祛风通络,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急性疼痛期间,由于长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时间过长等,可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一些并发症。肺炎: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泌尿系统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柯兴氏综合征:患者若用激素时间过长,常因体内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而并发柯兴氏综合征。常见症状主要有满月脸、水牛背、体重增加等。口腔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之后常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皮疹、味觉消失等不良反应。传染病: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篇(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女性,临床上有迁延不愈的特点,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满意效果。中医中药治疗RA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尤其是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疗法,迄今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现就近年来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1 病因病机

急性RA因发病较急,症状及体征较典型,一般辨为湿热、毒热、瘀热证;慢性RA则由于病因复杂、症状各异,致使医者认识不一。房定亚[1]认为,热毒湿浊瘀阻是急性期RA病机所在,由于热盛成毒,湿郁化浊,故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宋氏[2]则认为,本病根本病机为邪毒内伏,临床表现多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最终导致关节变形、肢体废用,当属顽痹,治疗当清透达邪为法。张氏等[3]指出,本病的本质是热毒蕴结,治疗首重清热解毒,倡立蠲痹治法。

黄氏等[4]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湿热瘀浊阻络,不仅有血瘀,而且有浊物淤积,故使病情缠绵难愈。唐氏等[5]则指明,本病久病难愈,痰瘀的病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既可表现为原始动因,又可作为主要的病理机制发生于整个疾病过程。而焦氏[6]则认为,本病发病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过度以及妇女经病、产后失血而致肾虚,不能濡养肝木,筋骨失养,使骨松筋挛而发病;关节变形不得屈伸是由于气虚,即脾肾不足,机体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不足,或免疫调节失衡而发病。朱氏[7]认为,本病当为本虚标实,湿热、痰瘀、虚冷等均是整个发病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其实证为湿热和瘀血,虚证为中虚和肾虚,更多的是虚实夹杂(即混合型)。治疗当益肾壮督治其本,虫蚁搜剔治其标。

刘氏等[8]认为,本病因脾胃受损,气血不足,使筋脉关节失养而致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姜氏等[9]曾统计了475例RA患者后发现,RA关节病变的直接病邪不仅是风寒湿之气,湿热(毒)、瘀血夹杂既是RA的主要发病因素,又可作为主要病理机制,同时也是RA的基本特征。而本病肝肾两虚、气阴两虚型患者病程较长,多在5年以上;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痰瘀痹阻型患者病程较短,多为1~5年。总之,急性RA多见实证,总以湿热蕴毒为主;慢性RA则多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每由湿热阻络、痰浊瘀阻、脾肾亏虚等所致。

2 内治法

2.1 辨证论治

汪履秋[10]临床多用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通瘀、软坚散结止痛等法,用药以乌头、附子、桂枝、细辛、黄芪、当归、防风、羌活、独活、威灵仙等为主。张鸣鹤[11]治以清热解毒与活血化湿并用,其常用药为黄柏、苍术、茯苓、泽泻、牛膝、知母、忍冬藤等;另外,其解毒药常用红藤、土茯苓、金银花等;疏肝药用香附、川楝子、吴茱萸等;凉血药有赤芍、牡丹皮、虎杖等。路志正[12]指出,本病临床发病过程中,湿热、瘀滞及肾虚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的,宜采用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寒温并用之原则,治宜清利湿热、调理脾肾。用药多为熟地黄、黄芪、茯苓、山药、甘草、补骨脂、何首乌、鸡血藤、牛膝、菟丝子、穿山甲、茯苓、当归等。焦氏[6]认为,RA以肾亏虚为本,或为肝肾阴虚、阴虚火旺,或为脾肾亏虚、气血内阻,治当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法。其用药多为熟地黄、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羊藿、山茱萸、牛膝、龟甲、牡丹皮、黄柏、泽泻、茯苓、党参、女贞子、墨旱莲等。朱氏[7]认为,本病系瘀血阻滞络脉所致,治当活血祛风、行经通络。其用药多为丹参、牛膝、红花、赤芍、泽兰、穿山甲、皂角刺、白芷、全蝎、蜈蚣、蕲蛇等,且常配少量解毒之品,如蒲公英、黄柏、虎杖等。

2.2 分期论治

目前,大多数医家将本病分为活动期、恢复期、缓解期进行治疗[13-15]。而吕氏等[16]进一步通过总结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认为RA急性期以湿热证和痰瘀证为多,治疗当清利湿热及化痰消瘀。

2.3 专方专药

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临床和实验发现许多对RA有独特疗效的药物。涂氏等[17]临床观察发现,雷公藤对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及免疫调节均有影响,表明本品有较强的抗炎、镇痛及免疫抑制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然毒性较强是其明显的不足。夏氏等[18]以青风藤类制剂对RA治疗后发现,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平均晨僵时间和C反应蛋白(CRP)平均时间较对照组均有较明显改善,并认为其功能可能通过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起抗炎作用,且能调节免疫功能。李氏等[19]用蚂蚁丸治疗RA有效,研究表明其有镇静、抗炎、护肝、解痉作用,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及淋巴细胞的转化,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应用马钱子、细辛类制剂等治疗RA,在临床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0]。

3 外治法

3.1 中药局部外敷及药浴薰洗法

邓氏等[21]用复方雷公藤涂膜剂敷贴治疗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6.7%。白氏[22]采用藏医药浴治疗65例患者,以五味甘露浴,另加文冠木、青稞酒、麝香酒、黄水散、五根散;同时口服二十五味儿茶丸、二十五味驴血散、五味润僵汤或十味芸香散治疗,结果治愈55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4.28%。外治法由于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因此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3.2 针灸及穴位注射

治法基本上为温通经脉、活血散结、祛邪止痛。穴位多取大杼、三阴交、肾俞、阳池、合谷、曲池、后溪、肩髎等。刘氏等[23]通过观察RA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握力、晨僵、20 m步行时间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发现温针灸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疗效明显。范氏等[24]报道,使用热针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曲池、三里、阳陵泉等治疗RA,对类风湿患者RF、CRP、ESR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79.2%。蔡氏等[25]辨证用红川酊加离子导入治疗RA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法具有配方灵活,对于内服有毒或限量的药物,可外用加大剂量,且无毒性反应的优点。此外,刘氏等[26]采用蜂针疗法治疗RA患者103例,有效率为89.3%。其他如药物配合按摩[27]、运动干预训练[28]、药物联合日常生活活动训练[29]等,可有效地改善疾病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

4 存在问题和展望

尽管上述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尚存在不少问题:①设计不够严谨;②诊断、疗效判定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不够规范统一,因而疗效结果可信度不高,可重复性差;③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证效关系、量效关系观察尚不深入;④缺少深入的实验研究资料;⑤缺少成熟的中医学意义上的不同证候的动物模型等。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治疗RA病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标准化问题。在中医药临床研究过程中,治疗疾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很重要,必须统一和规范。此外,RA病情复杂,不同病变阶段应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如何制定既包括有西医的诊断标准的内容,又能体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断标准,使之推广应用,是目前面临的课题。应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全国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协作组,统一制定并普及本病的诊断标准,以及病情轻、中、重的判定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判定标准,使本病的研究能够更加严谨和规范化。从而有利于对各种疗法进行客观评价,从中总结出较好的临床疗法或药物,并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交流、探讨和共同提高。②临床实践表明,针对RA这一疑难病、难治病,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的优势,体现了中药整体、多途径、多环节作用于人体的优势。如何发挥这种治疗方法的长处,避其不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今后应积极探索的问题。③应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证候学的动物模型,加强实验研究,引进现代其他学科的观点、技术和科研方法,以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揭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本质,为中医药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杜广振.房定亚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4,

45(9):659-662.

[2] 宋绍亮.从邪毒内伏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江苏中医药,2008,(1):8.

[3] 张鸣鹤,尹玉茹,杜秀兰,等.张鸣鹤诊治风湿性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09-711.

[4] 黄胜光,朱辉军.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治法浅议[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22(2):37-38.

[5] 唐先平,胡荫奇.痰瘀相关与类风湿关节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73-177.

[6] 焦树德.类风湿关节炎从尫痹论治[J].江苏中医药,2008,(1):5-6.

[7] 朱良春.益肾壮督治其本,虫蚁搜剔治其标[J].江苏中医药,2008,(1):

2-3.

[8] 刘 健,韩明向,崔宜武,等.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1-4.

[9] 姜 泉,蒋 红,曹 炜,等.4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析[J].中医杂志,2007,48(3):253-255.

[10] 王冠华.汪履秋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 2006,38(1):17-19.

[11] 付新利,张立亭,吴 霞.张鸣鹤诊治风湿性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09-711.

[12] 商阿萍,路 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河北中医, 2008,30(4):341-343.

[13] 李如意.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1):38-39.

[14] 李瑞雪.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2例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95.

[15] 郜中明.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2例[J].四川中医,2006,

24(8):64.

[16] 吕军影,黄李平,阙铁生,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9):38-39.

[17] 涂胜豪,胡永红.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25-28.

[18] 夏 璐,李 龙,徐百升,等.正清风痛宁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2):16-18.

[19] 李 辉,刘光珍.复方蚂蚁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50例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717.

[20] 冯恒善.细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14(9):1357-1358.

[21] 邓兆智,林院昌,欧润妹,等.复方雷公藤涂膜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再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9(15):180-183.

[22] 白树军.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6(1):17.

[23] 刘金芝,鞠琰莉.温针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23-25.

[24] 范德辉,夏 波.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0):731-734.

[25] 蔡解凌,李咏梅.红川酊离子导入治疗痹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3,(64):102.

[26] 刘芳玲,车 媛,何银洲.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3):67-68.

[27] 张耀武,陈 杰,张耀琢,等.痹能舒丸辅以推拿按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1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8,24(1):11-13.

篇(4)

1.舒筋活络酒 取桑寄生75克,玉竹240克,续断30克,当归、木瓜、红花各45克,川芎60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20~30毫升,每天服2次。此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适合有筋骨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风寒湿痹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现在,舒筋活络酒已经被制成中成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不能自己配制此药酒,也可去药店购买现成的此药酒服用。

2.三两半药酒 取当归、蜜炙黄芪、牛膝各100克,防风5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36~60毫升,每天服3次。此方具有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适合有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等气血不和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三两半药酒已经被制成中成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不能自己配制此药酒,也可去药店购买现成的此药酒服用。

3.鹿筋壮骨酒 取鹿筋30克,玉竹、鹿骨200克,肉桂、当归各50克,木瓜40克,桂枝、枸杞子、党参、黄芪各75克,红花、续断、重楼各100克,虎杖96克,秦艽、制川乌、制草乌各40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10毫升,每天服2次。此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功效,适合有关节疼痛、麻木、畏风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现在,鹿筋壮骨酒已经被制成中成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不能自己配制此药酒,也可去药店购买现成的此药酒服用。

4.鸢都寒痹液 取生草乌、当归、老鹳草、生川乌各112克,川芎56克,红花、桂枝各20克,牛膝、木瓜、威灵仙各40克,香加皮、茜草各80克,地枫皮、千年健各30克,杜仲24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12~13毫升,每天服2次。此方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适合有腰腿肩背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鸢都寒痹液已经被制成中成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不能自己配制此药酒,也可去药店购买现成的此药酒服用。

篇(5)

但是,现在临床上风湿性疾病也不少。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常以关节酸痛,或有轻度肿胀求医,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难愈。虽然痛在关节,但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关节痛并不等于风湿。对于风湿和类风湿疾病有一些了解是必须的。

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因细菌感染导致的全身变态反应而造成的疾病,在感染源得到控制后,其他的病变也会痊愈。这是风湿热的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即平时说的“类风关”,则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虽然少数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无心脏症状,类风湿因子阳性。就类风湿疾病的发病原因来讲,常以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为主要诱发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该病被称为“活着的癌症”。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胳膊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一旦构成身体支撑和活动的主要关节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极度痛苦。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我国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中,不仅从青壮年时期发病者延续到老年期的病人数目庞大,而且老年人每年新发的病例也不在少数。

60岁以后形成的类风关常有轻度关节炎,缺乏类风湿结节,大多数老年类风关患者逐步形成对称性疼痛、肿胀、外周关节僵硬而累及末梢指趾关节,老年类风关患者的大关节如肩关节常被累及。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类风关患者表现为男性居多,急性发病较多,肩和膝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较多,手和足水肿较常见,并较少累及指趾关节。

老年人免疫功能多降低,易发生各种感染,而感染又是类风关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龋齿、齿槽溢脓、扁桃腺炎、副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是重要的感染源,必须及时根治。受凉,受潮湿,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外伤(如关节扭伤、跌伤和骨折)等都是类风关症状加重的诱发因素,须避免。特别是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湿度高,温差大,微生物适于繁殖,使本来免疫力、抵抗力降低的老年类风关患者易患感冒和扁桃腺炎等疾病,易使类风关症状加重或慢性病急性发作。

篇(6)

文/郭静超

痤疮也叫粉刺,人们常认为它是青春期的产物或是脸部清洁没做好引起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日,美国皮肤病学会专家珍妮·唐尼在“网络村”网站刊文,就人们对痤疮的常见误区进行解读,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常见皮肤病。

误区1:痤疮是年轻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痤疮,通常出现痤疮的年龄是18-52岁。

误区2:过一阶段就会自动消失。痤疮可能持续数年,如果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更加严重,甚至留下疤痕。痤疮是可以治愈的,开始时可以选择对症的非处方药,如果不奏效,再咨询皮肤科医生开处方的口服或者外用药。初期进行良好的控制,会大大减少复发几率。

误区3:由污垢引起。痤疮是多方因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是一重要原因,即雄激素水平过高造成皮脂分泌增多,加上微生物的作用如痤疮杆菌的感染。治疗应先纠正病因,即内因,不能光在“面”上做文章。

误区4:常洗脸就会少长痤疮。既然痤疮不是因为污垢引起的,那么也不能靠单纯的洗脸来解决问题。如果洗面奶中含有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或硫的化合物等成分,会帮助治疗痤疮。但不要用磨砂型洗面奶,它会过度去除水分,刺激皮肤,还可能让油脂分泌不减反增。

误区5:挤掉痤疮见效快。挤破粉刺会破坏皮肤表层,会造成长期的疤痕。

误区6:热敷和蒸汽有利缓解痤疮。很多研究发现,高温和出汗会让痤疮更加严重,其中印度的一项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蒸汽治疗后,症状反而加重了。因此,远离桑拿房,让皮肤保持凉爽。

误区7:紫外线照射能清除痤疮。大多数患者用光疗法都不奏效,紫外线照射法则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皮肤变得更干燥,加速老化,让痤疮更严重。

类风湿容易被误诊

文/岳金凤

主讲专家

洪珞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易被误诊为滑膜炎

风湿性疾病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其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共10大类,200多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目前认为它的发病与免疫系统发生功能紊乱有关,患者表现为关节出现肿胀、疼痛,有的伴有关节僵硬,多为对称性发作。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致关节强直和畸形,功能受损,是使中青年丧失劳动能力和致残的“元凶”之一。

就是这样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在临床上的误诊率却能高达27.6%-40%。很多患者被误诊为“滑膜炎”,很多人一出现关节痛,首先想到的是去看骨科,或者自己买些止痛药吃,极少人会将此类现象与风湿性疾病联系在一起。其实,滑膜炎并不是一种临床疾病,它是一个病理学上的概念。很多种疾病都可表现为“滑膜炎”,但它们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却完全不相同,不是所有的关节痛都能用一个“滑膜炎”来解释的,因此出现关节症状时应及时到风湿专科就诊。

早诊断,早治疗

在发病12周内,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变是关节滑膜炎症,此时的治疗效果极佳。随着病程的进展,软骨和骨质逐渐被侵蚀,病程在2年内将有50%骨破坏,5年者将达75%,这时的治疗就比较棘手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有:1.关节痛:多从小关节开始发病。最常见的是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以后可累及全身其他关节。刚开始发病时有些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患者表现为双腕关节做拧、提动作的时候用不上劲,或者双手双足晨起活动时疼痛,下床走路时酸胀,活动几下就好了,患者往往并不重视,延误了治疗时机。2.关节肿胀:最常见的也是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典型症状表现为近端指间关节呈梭状肿大,按压肿胀关节患者能感觉明显疼痛。3.晨僵:就是晨起的时候身体僵硬,活动不灵便,活动一段时间后活动度明显改善,它的持续时间越长说明关节炎症越重。4.全身症状:患者可有疲倦、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佳、低热等症状。5.运动疼痛:当自动或被动运动关节时,可引起关节疼痛。

如果要确诊,需要专科医生结合病史、体征及类风湿因子、X线检查等检查综合判断。

急性期不宜运动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再加上长期用药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往往会引起食欲不好,出现消化道疾病,导致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蛋白吸收不足,出现营养不良。除了补充蛋白质,患者还应增加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急性活动期如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时,辛辣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均不应多食。如有水肿或血压高并发症时,还需要适当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

急性期关节剧烈疼痛且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时要注意,枕头不能过高,不睡软床垫,尽量避免关节受压。

篇(7)

临床上,确实有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老王一样,除了关节有病变外,眼睛也会受损。这主要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一种“关节病”,而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除了最常见的关节受累外,还可能对心脏、神经、消化等多个脏器和系统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这类患者以巩膜炎为主,多数表现为眼睛发红,充血、有红肿,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巩膜穿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眼部问题,往往提示病情正在加重。此时,患者既要在风湿免疫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要在眼科积极治疗眼病。

事实上,除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有不少疾病会殃及眼睛。眼睛是个非常敏感的器官,不少免疫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能引发眼部问题。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全身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长期的血糖变化引起微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静脉和动脉病变,引起视网膜缺血,诱发眼病;而急性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出血、水肿等,长期的慢性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动脉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