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8: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程资源建设应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 题: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2013年度科研规划项目课题“政校共建开放式培训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576624。
公共实训基地是由省、市各级政府主导、协同相关单位建设的面向社会提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鉴定和各种技术服务、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培训平台,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证。
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牵涉到硬件、软件、师资、投入和利用等一系列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资源建设是公共实训基地软件方面最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课程种类决定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匹配性,课程内容的多层次设置决定了与各种培训要求的适应性,课程资源形式的多样性则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
一、公共实训基地的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的定义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AECT(美国教育与传播学会)对课程资源的定义为:课程资源是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教学材料、学习环境和教学支持系统,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这里研究的是狭义的课程资源,主要指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实训指导书、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直接因素。
2.课程资源的特性
(1)公共性与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属于国家所有,公共性、开放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公共性强调面向社会,服务对象包括企业、职业学校和劳动者个人。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全社会所有对象开放,二是课程资源开放,三是全天候开放。
(2)先进性与示范性。先进性是指课程资源应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的客观要求,体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重点突出高端职业和技能、新兴职业和技能、长周期技能、前瞻性技能的培训与开发。不仅如此,先进性还要充分体现在服务理念、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以期做到以人为本和示范效应。
(3)实践性与操作性。学员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通过实训和操作,使学员熟练掌握实际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
(4)匹配性与适用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以实际生产为依据,同时又必须适用于学员的实训操作。有些设备或是价格昂贵,或是体积庞大,或是利用率低,实训基地不具备拥有的条件,但通过对其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就能大大提高匹配性与适用性,达到实际操作的功效。
(5)完整性与系统性。大到一种职业,小到一项技能,都有其职业标准和操作要求。对于一个专业而言,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至于每一项操作步骤,课程资源应该是全面的,是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6)综合性与通用性。在课程资源的总体设计上既要考虑技能训练的专业性,又要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和通用性。通用性强,能进行多专业、多技能的综合实训,能有效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效用。同时要注重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内容的安排,最终使学员得到专业关键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
3.课程资源的建设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实施有效,要自始至终坚持以下原则。
(1)工学结合原则。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吸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家能手等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真正做到课程资源与企业的实际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紧密结合。
(2)科学化原则。突出人才培养方案、技能标准、课程标准等课程资源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既兼顾学员专业知识的掌握,又兼顾学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首岗能胜任、转岗能适应、发展有后劲。
(3)多样化原则。以传统的教材、实训指导书等课程资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资源为突破,以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为特色,建立并完善各类课程标准,多形式、立体化构建课程资源。
(4)标准化原则。构建并逐步完善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标准或评价指标,以标准化促进课程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特色化。
(5)结构化和动态化原则。要确保各种课程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方便操作者使用;要保持课程资源的长期稳定,不断更新和维护。
二、课程资源的重点建设内容
面向的对象不同,培训的标准、要求、内容等也各不相同。以在校高职生为主要培训对象构建课程资源框架结构及相应开发规范,就能较好地兼顾多种培训对象,满足公共性、公益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基地特性要求。课程资源重点建设内容包括专业标准、技能标准、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学习单元库和课程资源素材库。
1.专业标准
根据专业建设要求,专业标准应涉及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教育类型、学历层次、学制、生源、就业方向、培养目标、专业开设、基本条件等。面向不同的培训对象,专业标准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考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考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实施“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综合训练。
2.专业技能标准
专业技能标准主要源自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专业技能标准的规定条目应包括:职业概况、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技能及相应比例等内容。
3.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以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编制专业课程体系;以 “基本+特色”“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框架模式构建课程标准。专业课程体系应明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颁布日期,主要包括课程描述(学时、学习与工作目标描述、学习与工作内容描述)、学习单元安排、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考核要求、授课教师基本要求、所需硬件、教材与参考资料等。
4.学习单元库
学习单元库是根据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开发的,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学习对象、教学重点、教学工具、学时、教学方法等)、教学资料(包括教材、课程标准、讲授内容等)和各种教学资源素材(包括PPT、照片、摄像等)。由教学案例库、学习单元开发模板、自主学习平台开发模板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学习单元开发系统是学习单元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5.课程资源素材库
课程资源素材库建设是一个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过程。按媒体类型分类,主要包括文本文件库、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音频库、课件库、三维交互和虚拟仿真软件库等;按应用类型分类,主要包括教学指导文件库(各类教材、学习指导书、试题等)、技术资源库(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文件)等。为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教学资源素材库应将参与资源库建设的著名企业信息纳入其中,主要包括:企业总体介绍、企业文化、企业主要产品、就业岗位信息、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情况、企业主页的超级链接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是由绍兴市政府与地处绍兴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是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建成以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公共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积极实施“‘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在公共服务方面,还是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实际工作岗位(群)要求为依据,构建并完善了包括34个专业的课程资源框架结构及其对应标准。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构建200余门课程资源库,搭建56门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编著以技能提升为主的校本教材87本,为持续稳定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夯实了基础。
二是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在教学组织方式上采用“两班制”“ 三班倒”和“课程周”,大力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CMM情景教学法( Customer Meets Machinist)”“一体化教学法”,真正使学生做到一人一机一岗的“工厂化”实训。随着课程资源的持续完善,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教学质量和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连续五届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五获桂冠,累计取得全部15个冠军中的7个。
三是“超市式”培训,自主灵活。为了解决企业和社会学员学习与工作冲突的矛盾,根据学员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实训基地以人为本,推行并逐步完善“超市式”“模块化”的培训模式,学员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培训包”以及其中的“培训模块”。
四是优化教材选用,校本教材特色明显。实训基地的设备多种多样,或是没有操作指导书,或是不对型号,或是等级低,给实训教学造成了较多的困难。在此情况下,学校制定政策,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并采取措施支持教师紧密结合学校实训条件和学员实际情况,编著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性,项目案例丰富,且源于实际。
参考文献:
[1]姬瑞海,杜时贵,林克伟.政校共建开放式培训平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2]王良春.政校合作――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07(8).
关键词:建筑工程;多课程;教学资源
建筑工程中一些课程具有很大的相通性,如果能有一些多课程共用的教学资源库,学生熟悉并理解知识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教学过程项目化也将会更容易实现。下面以建筑工程制图(识图部分)(以下简称识图)和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以下简称预算)为例,研究两课程共用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一、预算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图一般是预算的先导课程,可以说如果识图不合格,就没有办法进行预算。目前预算课程在图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普通图纸过于复杂,计算量太大,不适合直接作为预算课程的计算案例。不论是课堂讲解还是课后练习,时间都是有限的。相对来说,一般的图纸计算量太大,根本不可能作为该课程的教学案例。
2.预算课程缺乏一个系统的教学的案例。预算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课本虽然有例题和习题,但缺陷很多:
(1)例题不能真正反映现实操作过程,不能让学生学会数据和资料的翻查。真正的计算过程是要学生翻阅图纸、相关技术资料找到相关数据、资料,利用定额计算规则来完成,而书上例题都是把数据直接给出。如何通过图纸、资料找到相关信息,往往是学生计算的一大软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例题、习题量少,不系统,不能让学生对预算有宏观上的把握,也不便进行课后强化。书上的例题、习题数量是很少的,而且所涉及内容并不属于同一个工程项目。
3.预算时,图纸识读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在课堂和实训时,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工程量如何计算,而是不知如何看图。一则是建筑工程制图课并没有系统的图纸,学生对识图技巧掌握不系统;二则是图纸不熟,经常看了忘,然后又看,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了,这也是上预算课无法利用真实图纸进行系统化仿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识图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欠缺相关的建筑专业知识,不容易理解抽象的平面图纸表达的内容。建筑工程制图是第一学期就开设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制图部分受到的影响还小,但识图部分就大受影响了。图纸上一些构件和布置,学生根本就无法理解,这就需要补充更直观具体的资料。
2.设计院的图纸绘制时往往不规范,不适合直接用于识图的教学。就是直接拿到真正的施工图纸,往往绘制的也不够规范,不能直接用于教学。
三、研究思路
现在急需这样这样一个资源库,它可以同时为这两门课服务。该资源库应具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图纸模块:该图纸应难易适中,绘制规范,并能与课程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对识图课来说,一些制图符号、图纸的种类要齐全,且必须绘制规范,具有一定的识图应用价值。对预算课来说,工程量不宜太大,构造不宜太复杂,否则在有限的课时里很难将其算完。
2.识图课程:“专业知识拓展+配套习题”模块。由于识图开设得比较早,许多专业课如建筑构造等,学生还没有学,在看图时往往会遇到这类的问题。因此,在资源库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配置图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图纸上出现的构件。如构造柱学生平时难以看到,在图上看到标注也不认识,但如果配上图片并讲解这些知识,这样学生对图纸的理解就会深刻很多。
3.预算课程:“课堂任务+课后强化+思路技巧”模块。针对预算课程,可以按教学进度编制课堂任务、课后任务,让学生能像实际操作中那样完整地完成一项工程。书上例图经常忽略了查图、看图的过程,而且往往做的内容东拼西凑,不是一个项目的,脱离了实际。由于是整套图纸,其过程性很强,很多预算思路和技巧就能得到体现,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预算。
四、研究成效
实践证明,对于学生的学习,该资源库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得项目化教学得以实现。
1.两门课程可以共用,节省资源且与课程紧密结合。识图和预算两门课程都和图纸有密切关系,都需要有一套能紧跟主流构造、工艺,又能与教学紧密配套的图纸及相关资料。
2.对于图纸,学生在建筑工程制图课上已熟识,可以大大减少预算课上所花的精力,提高教学效率。在预算课上或者实训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图纸不熟悉,一套图纸翻了很久还没弄清楚构件的情况和想要的数据,这就给计算带来了很大不便,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任务往往很难完成。如果这套图纸在建筑工程制图课上学生看过并熟识了,这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网络教学视频题虚拟仿真实验电子测量仪器一、《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
1.电类课程的特点
从电子技术的发展来看,电类课程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电类课程的专业知识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甚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被新的知识替代。这种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在行业中的电子产品上会首先得到体现。实际中,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很快。其次,电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
结合电类课程专业知识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在进行《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时,宜引入行业中最新的电子测量仪器介绍及其技术讲座,添加相关网络链接、视频和反映技术前沿的文献。结合电类课程很强的实践性,并考虑到网络与电类课程之间的共同点:计算机化,在网络资源应用中,适当地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特别是《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中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仪器技术作为先进的测量技术,使得应用虚拟仪器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成为可能,电子设计仿真软件NI Multisim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与其它电类课程相比较而言,这是《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独有的一个特点。这样,通过最新电子测量仪器、前沿技术和虚拟仿真实验内容的资源建设和应用,以充分发挥网络作为课堂延伸的作用。
二、《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
本文基于4A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资源建设的基本模块包括课程资源、作业、讨论区、学习活动等。课程资源中包括课程内容、实验内容、常用仪器简介、以及设计常见仪器的芯片资料等,扩展的模块有虚拟仪器、毕业设计等,主要课程资源组织图如图1所示。其中,课程答疑安排在讨论区进行。课程资源呈现的方式有文字、图片、PPT、视频等。根据前述《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还引入了最新的电子测量仪器类产品介绍与讲座类的视频,提供了虚拟仪器前沿技术的参考文献,并设计了选择、应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即给定测量任务,让学生在NI Multisim软件中加载虚拟仪器进行虚拟仿真实验。为了使学生在课外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还专门设计了视频题和思考题。
三、仪器产品讲座类视频的合理应用与引导
网络课程作为课堂的延伸,应尽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能对课内的教学内容有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学生能学到与课内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知识,对课内教学内容进行扩展。结合电类课程专业知识的实验性和探索性,《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引入了仪器产品讲座类视频,其视频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其中包括最新的数字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视频。
下面以数字示波器视频的引入为例。受课内学时数的限制,“数字示波器”的课内教学内容重点讲解数字示波器的原理和测量方法,包括探头的基本应用。而更详细的探头应用及注意事项,则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引入探头视频专题来学习。这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因为是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仍然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所以就视频设计了视频题,让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
“数字示波器”视频有关问题的设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探头的基本应用和示波器的原理,理解探头使用的注意事项和示波器的功能,并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学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首先,将一Flash作为引子。它通过展示一个电子工程师在使用示波器检验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来引出数字示波器产品中使用的新技术。其次,在其视频下方显示相应的提问,学生可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最后,提示回答某个问题后续所需要学习的视频。如设计的问题有:探头的作用有哪些,如何选择、使用探头(详见后续视频:探头专题)。并在作业模块下给出视频题和答案。
四、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活动
目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教学安排大多采用课内实验或课程设计来达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目的。《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内容在强调技术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应用也很重视。基于能应用虚拟仪器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的课程特点,在《电子测量与仪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应用NI Multisim软件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习迁移。NI Multisim软件中加载虚拟仪器的方式有三种:自带的虚拟仪器、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和NI ELVISmx虚拟仪器。
在学生学习了多种电子测量仪器之后,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活动模块设计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正确地选择测量方案和仪器,达到完成给定测量任务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活动内容为:给学生一个测量任务,让学生在NI Multisim软件中加载虚拟仪器完成仿真实验。具体的任务包括观察滤波前后的时域波形、分析滤波后的信号频率分量和测量滤波器的带宽。考虑到滤波器带宽测量的方法有多种,所以设计了投票环节,给出其中三种测量方案,让学生从中推选出最佳的测量方案。这三种方案有用正弦信号源和示波器的观察法测量、用波特图仪(或频率特性测试仪)的自动扫描法测量、用正弦信号源和电压表的点频法测量。附件作业中提供了NI Multisim设计的语音滤波器电路原理图,以方便学生课外进行仿真实验。共享资源环节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供相关资源与同学共享,同时它也是支撑测量结果的依据。
五、结语
根据《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知识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设计计算机化等特点,且能使用虚拟仪器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的独有特点,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进行了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通过设计仪器产品讲座类视频题和NI Multisim仿真实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学习迁移的目的。实践表明,网络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从宏寿,李绍铭.电子设计自动化――Multisim在电子电路与单片机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6-64.
[2]杨吉祥,高礼忠,詹宏英.电子测量技术基础(2004年第1版修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小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剖析――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7):39.22.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国际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本文由收集整理专业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始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所有教师都想让学生好好听懂重难点时,教师就不自觉的开始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因为我们怕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学懂知识,教师放不开,学生很被动,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2.实践学时偏少,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大
学生没有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知,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课程的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占总学时的1/3,在实验教学上更为明显,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我校是运用世格软件进行上机模拟操作,实验的随意性较大,会让课程之间的实验环节出现重复。
3.大多教师缺乏企业背景的实战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高校教书,缺乏实战的外贸经验。有些老师虽然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外贸业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已经很难跟上实践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很想去企业实战,但因为外贸是流程性事务,而且牵涉到公司的业务秘密,想找一家单位难度也很大,这就出现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应急,考后忘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呈现一套系统的知识,他们总喜欢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割断,这样对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群教学资源改革的思路
课程群是指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单门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之间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有纵向的连贯关系,但各自又自成体系,树立大课程观的一种理念。
1.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构建
面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原则。所以搭建“国际贸易”课程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2.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所有课程分成了两大系列课程,分别是理论课程组合实务课程组。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实务课程组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此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为核心展开。
3.结合专业分流方向构建课程群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将选择专业方向,目前主要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货运方向和网络贸易方向,在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上,每个方向又有各自的专业课程。
4.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根据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于外贸行业中所涉及的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通用岗位种类,考虑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建课程群。
三、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1.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港口经济的特色,从大连中小企业的角度重新对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清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界线,修订教学大纲、授课日历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知识连贯性,目前我专业已启动了课程群教材的编写工作。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实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产品上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对具体产品的讲解。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上课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以达到学生对很多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突出“实务”特点,即应以实践为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单证实验室,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如上述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以“任务驱动”为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局域网条件下能在寝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实践教通过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观摩操作,或者请一些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经验,传授实用知识。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在精讲2—3门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一人多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课程之间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针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情况,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课程 微视频 资源库 教学改革
普通本科院校主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方式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型课程将在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迫切需要提高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用型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时间、环境上与理论型课程教学相比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利用微视频开展教学,可通过微视频的特点突破时空等限制,为解决应用型课程的教学需求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建设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提供资源管理、使用和评价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和学习平台、为校企合作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对提高应用型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视频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视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已经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源库,如网络课程视频资源库、图书馆视频资源库、教学课件资源库等,这些传统的视频资源库在建设和使用上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资源数量增长缓慢,缺乏精品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不足。传统视频资源库建设缺乏长期维护的人力,视频资源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同时缺少精品资源,资源库中的视频资料来源单一,多以课程的课堂教学录像为主,只符合对理论型知识学习的需求,内容平淡,对学习者缺乏吸引力;在与其他资源的整合上也缺乏整体思考,如资源库中资源单一,仅包含视频资源,没有与其他教学资源如课件、练习等相关联;有的同一专业下不同课程视频资源库互相独立,查询使用时可能需要在不同的资源库中多次切换,为视频资源的使用带来不便。
(2)分类方法单一,检索不方便。传统视频资源通常以课程或授课章节等单一组织形式进行分类,不能适应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基于项目、基于问题解决等教学形式的需求,在需要跨章节、跨学科查找视频资源时耗费过多时间。同时在视频资源检索中通常只能以标题关键字进行检索,不能实现如时长、清晰度、视频作者、相关学科、视频关键帧、评论等多种检索方式,面对数量众多的教W微视频,要实现准确的查询需要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检索方法。
(3)互动功能不强。传统视频资源库的视频都由教师或者系统管理员进行上传和管理,不能实现多方参与上传的形式,不利于资源数量的扩充。同时只注重考虑对资源的查询、展示功能,对视频资源使用评价、互动讨论等学习者参与的功能考虑不足,不能满足学习者的互动需求,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2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应用型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课程教学通常以项目、任务为驱动,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实施教学过程,对微视频教学资源库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工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可参照以下思路去进行:
2.1建立微视频教学资源统一数据平台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多个产生教学微视频的信息系统,如学校中的各种技能训练系统、技能训练录播室、网络教学平台、实习实训管理系统等,设立在企业或单位中的工作现场视频系统、远程指导系统、面试招聘系统等。这些系统生成视频的类型、质量等参数各不相同,数据库管理的方式相差很大,各类微视频资源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为了实现对课程所有微视频资源的统一调度,需要建立一个微视频教学资源统一数据平台,形成微视频资源的数据中心,在平台上通过各视频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视频资源的统一调用。微视频教学资源库以该平台为基础进行搭建,学校原有的视频信息系统都可继续使用,所产生的视频资源可直接被资源库调用,无需另行再做上传操作,大大提高微视频资源入库的效率,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视频标签、评论等相关信息也可以进行相应记录,实现视频资源信息的增值。
2.2制定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和标准
微视频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内容必须是符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需要,以启发、引导、点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支架,微视频教学资源库中除包含教学微视频以外,还应当包括相应的文本、网页、动画资源、案例、仿真、企业生产实况等资源,以提高资源整合程度。微视频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短、小,围绕单一主题进行表现,如传统课程教学时间较长的课堂录像,需要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相对完整的描述,重新制作成微课视频资源方可收录。
微视频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开发技术需要进行标准化。如视频的格式、时长、压缩方式、码流率等都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是从不同的平台中进行调用的视频,需要考虑通过视频转换服务器进行转换,对视频资源元数据格式、视频文件参数等进行统一,保证视频资源在存取、浏览等应用过程中效果一致。
2.3根据应用型课程需求设计微视频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体系
根据学科划分科目和内容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课程教学的需要,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应当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将资源内容与实践应用进行集成,建立面向应用的资源体系。以传统的网站建设课程视频资源库为例,相关的网页语言、数据库、界面设计、服务器部署等四个内容通常分为四类资源,彼此互相独立,缺乏综合运用的内容组织和设计,学生单独浏览各类资源后仍无法将几类知识结合起来独立完成网站的建设和开发知识的系统学习。如微视频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从实践应用的项目需求进行分类和编号,并注明该资源与其他附属资源的对应关系,当学习者选择了不同的课程或项目任务时,资源库管理系统将按照相关知识点或项目流程进行组织,快速构建出为特定项目服务的微视频资源体系,极大地方便和促进应用型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和开展。如学生选择了网站建设课程中“网页用户登录设计”的知识点,资源库将会通过资源分类的编码关系,提供与之相关的如登录页面设计、页面数据传送、数据库查询语句、密码及安全、实践案例等有关微视频资源及附属资源,相比传统视频资源库更为系统和全面,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4提高微视频资源的开放性
传统频资源库中的资源来源相对较少,主要通过翻录光盘、整合网络资源、购买优质资源和开发校本资源等形式,资源侧重于知识讲解、操作演示等预先设计好的内容。而应用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为获得更好的实践体验,需要获得大量来自实践过程的实况视频,如实训视频、企业生产现场视频、设备监控视频等。如师范生技能训练,传统视频资源库中只有教师选取的课堂案例或个别同学的训练录像,大多数学生的实习、实训录像没有上传至资源库中,而这些视频资源同样具有实用价值,如能总结常见问题、能观察学生改进和成长过程等。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应当加大资源的开放性,除原有的教师上传通道外,一可通过视频资源统一平台自动采集各信息系统的视频数据;二可通过开放微视频资源的上传途径,如开放学生、企业等上传通道;三是师生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视频也可以作为资源库的资源,如教学直播、微视频问答、远程互动等过程中产生的视频经过整理也可以加入到资源库中,使微视频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数量和类型得到更快的增加,满足应用型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
2.5增强微视频教学资源库的互动功能
传统视频资源库主要实现的是视频资源查询的功能,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需要提供更多的互动功能,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微视频教学资源库的设计时,要增加相应的互动和评价功能,如对微视频资源评分、讨论、添加弹幕等,开辟相应的讨论区对视频资源或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在使用资源时的参与程度,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对资源检索的方式也需要增强灵活性。在微视频资源入库时,建立标准的视频资源元数据信息,同时可在使用过程中允许使用者为视频资源不断增加新标签,如由使用者添加时间标记、内容标记、评论标记等,不断补充完善视频资源的元数据信息,便于其他资源使用者对微视频资源进行快速和精确检索。视频资源被使用的情况,如浏览量、收藏量、评论数、浏览时长、停顿区域等用户使用数据也可作为检索依据,使检索的方式多样化。并可利用用户的内容选择、浏览习惯等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及最新资源推送。还可根据视频资源使用情况及时删除无用资源或补充需求量大的资源,促进库中资源的不断优化。
3总结
所谓“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本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旨在增进知识传播和共享,通过建立一套固定的学习管理系统并使用系统学习资源的在线课程模式。随着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一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为基础、以高等教育领域课程资源共享为标志的教育革新运动已席卷全球。面对慕课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如何积极应对?在此,本文从课程建设层面上,对慕课时代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困境及如何成功突围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全球高等教育的慕课时代
随着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的相继组建以及更多课程的在线,“慕课”出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世界各地数百万的个人用户通过上述三大平台注册学习课程。为此,美国的《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加盟edX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相继加盟Coursera平台;2014年5月8号,“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高等教育界开始进入“慕课时代”。
如今,慕课只经历了短短3年的发展,但因其具有“超大规模、即时在线、课程要素完整、全球开放、自组织及交互与分享”等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已吸引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从教育变革的宏观层面来看,慕课意味着校园围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教育将超出现有的教育范畴,会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1]。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乔治・皮特森(George 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2]。哈佛大学教务长阿兰・伽伯(Alan M. Garber)认为,MOOC将为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2]。
慕课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海量应用,也为国内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敲响了警钟。针对慕课对国内高校提升质量的促进作用,有学者认为,慕课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将积极促进国内高校提升课程质量和探索大学教学模式创新[3],有学者甚至发出如下警告:在线课程会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我们的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4]。
然而,慕课最直接的启示在于课程建设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对此,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李威仪认为,优质课程的重要性超越(慕课)平台的建立[5]。同样,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在谈到国内一流大学积极参与慕课建设的时候,也坚持认为首要之事是拿出最优质的资源,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辐射的效应[5]。 二、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困境
课程建设历来是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面对慕课浪潮,国内一流大学纷纷积极参与慕课资源建设,旨在辐射其优质课程资源。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却将面临一些尴尬困境。其中,在对课程建设的认识和定位、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等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
1.对慕课建设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慕课建设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拿来”,二是“观望”。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对慕课这一新生事物反应最迅速的均为一流名校,其纷纷拿出最优质的课程资源,以期扩大辐射示范效应。对此,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热情高涨,认为只要是公认的水平高的好课程就应该拿来好好地用。但这恰恰忽略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知道,任何课程建设都必须支撑于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又必须服从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另一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刚刚完成或是即将完成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在惯性与惰性的相互作用下,自我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慕课建设抱着“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的观望思想,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缺乏主动应对慕课冲击的思路和想法。
2.课程资源建设能力不足。“慕课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团队、海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及时在线的交互式学习方式,都是使其成为慕课建设主力军的必然原因。在国内,业界也普遍认为重点高校才是慕课建设的主体。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自身办学积累和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慕课的建设能力肯定不如一流大学。
3.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不高。目前,国内高校核心的课程资源一般集中体现为课程大纲、教师课件、教材和课外阅读与辅导资料等。相比之下,慕课平台所的课程资源则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交互式的学习与课程评价,还涵盖了散落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资料。虽然,慕课资源较之更为丰富,但仍存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和课程资源利用低效”的问题[6]。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要务,即使是引入了业界公认的高水平慕课资源,也会存在引入课程是否适用、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要求、是否有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运行机制、广大师生是否接受等诸多导致慕课资源共享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三、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中国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慕课、参与慕课,并直面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浪潮,谋求自身的变革,也会成功走出课程建设的困境,从而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1.高度重视慕课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者除了关注近期热议的转型发展,还应高度关注慕课时代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还是要落到课程的支撑上。因此,更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主动研究慕课对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创造条件开展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慕课探索与实践。各高校对慕课建设的认识要清晰、定位要明确,既要纠正不落地的拿来主义,又要从思想源头上杜绝“等、靠、要”的消极观望主义。要主动作为,从组织和政策层面做好慕课时代的教育观念更新工作,鼓励和要求教师以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主动学习慕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2.搭平台、建联盟,取长补短、抱团发展。如何破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慕课建设能力不足的困境?那就是要发挥整体的集群优势,相互学习、探讨和交流,共同促进和发展。也可以依托现有的一些应用型高校联盟组织,组织和引导同类高校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
3.利用微课提高慕课资源共享的有效性。慕课资源本身具有的优质性使其具有辐射与示范的可能,但优质资源如何共享给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却是个重要的命题。另一方面,作为共享优质慕课资源的学校群体,怎样结合校本特色去提高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同样是个重要命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大学截然不同,因此对于优质慕课的资源共享必须另辟新境。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内容是将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能力的知识点按一定逻辑整合而成。重点大学的慕课资源在落地应用型本科院校时,可以通过“拆分、组装”的方式,将适用于重点高校的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各应用型高校再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成若干个微课,再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重新选择,将慕课模块与校本微课整合,重新组装为新的课程资源。同时,要结合教学需要制定出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以保证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4.选择公共课程为改革突破口。慕课起源于英美国家以及当今世界英语的强势地位,决定了目前绝大多数慕课以英语为载体的事实,这一点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切实深化公共课程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契机。加快建设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慕课,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更有助于推进汉语国际化的进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应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能以慕课学习为切入点,以英语应用技能为核心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网络资源建设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加大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并尝试与专业英语教学的相互融合,将会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一种高效和实用的工具,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左利.李志民:MOOC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EB/OL].http:///gd_6534/20130506/t20130506_939244.shtml,2013-05-06.
[2] 慕课:一场教育风暴来袭[EB/OL]. http:// /html/info/2013/mooc/index.shtml,2013-06-03
[3] 陆P. 课程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EB/OL]. http:///focus_1658/20131112/t20131112_1038533.shtml,2013-11-12.
[4] 杜杨. “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EB/OL]. http:///gao_jiao_news_367/20130821/t20130821_1004086.shtml,2013-08-21.
[5] 王左利. 慕课生态初现:高等教育陷入了互联网狂热之中[EB/OL]. http:///focus_1658/20131010/ t20131010_1026335_2.shtml,2013-10-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1在线开放课程简述
在线开放课程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兴起。作为一种新型课程与教学模式,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最初,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了较好的建设。自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起始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就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经过近7年的发展实践,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已经走入世界前列,数量位于世界第一,有更多的课程入驻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可以说,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世界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2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2.1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
在线开放课程属于一种面向公众的开放性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在线性、学生身份多元性、教学模式人本化的优势,受到我国各大院校的重点关注,推动着当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其中,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专业型人才的组织,对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总体来说,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与支持,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就目前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将复杂知识点切合,并以经典小视频的形式完成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教育领域的普遍认可。相比于精品课程来说,在线开放课程更受学生的青睐,实际产生的学习效果也更为理想。可以说,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趋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2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存问题
诚然,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解决。相比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对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速度、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来看,存在着在线开放课程开发模式与实际教学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使用负担[1]。同时,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更多应用了本科院校的建设方法,导致相关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难以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这些均阻碍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
3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分析
3.1多举措设置在线开放课程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中,可以使用“资源引进+自主开发”的模式完成。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可以引进市场、互联网中已有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并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施路径。同时,要分析引进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并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在进行相应平台的选择时,也要选取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的平台,为实际应用与后续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更好落实。在引入、应用已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要着手开发符合本院校特点与实际情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可以通过申报项目、组织多院校间合作的形式完成资源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多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能够加强不同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质量提升。同时,在院校合作的支持下,还可以扩大在线开放课程的覆盖范围,加快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速度。对于普通规模的高职院校来说,其独立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规模普遍较小,仅能够在院校内部使用。通过院校间合作,能够使得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在不同的院校中应用,提升了课程学习的覆盖范围。
3.2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不同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更强调开放、协作、共享。因此,在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要重点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其中纳入测试、作业互评等模块,并配套建立论坛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与教师线上交流的渠道,这样的功能设置也满足了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引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应用。在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要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完成数据分析,以此实现在线开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更新。在落实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相关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提升,使其形成符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教学设计理念,保证在线开放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程度,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展开。
3.3构建在线开放课程团队与制度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除了需要优质资源、全面性功能之外,还对课程建设团队的专业程度有要求。对于课程建设团队来说,其承担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与指导的任务,因此,素养与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水平。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高职院校中数字传媒、计算机、教育学、教育信息化等专业的人员进行整合,组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指导队伍,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高质量与方向正确[2]。对于该团队来说,除了要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现有资源、平台的选择外,还要组织相关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以及应用分析,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供更多支持。在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构建起相关制度,并秉承制度先行的原则指导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高质量落实。在制度中,需要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用途、经费、应用等关键项目进行详细的说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对在线开放课程的信任程度与应用积极性提升。
4基于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对策
4.1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现阶段,互联网迅速发展,移动设备、电脑等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信息技术的引入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3]。因此,在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时,需要展开信息化教学设计,推动教师主导教学模式转化为双主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以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展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线上理论教学、线下实践教学的模式,加强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数字化、自主化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开展。
4.2构建高灵活度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运行与管理模式。由于落实了混合式教学,因此,课程学时设置、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评价方式等均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在线开放课程来说,其主要应用团队的形式完成教学,使得一门课程多个教师共同授课的情况更加常见。因此,不同的课程团队必须要在实际教学前完成工作任务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落实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重点实现新学分考核体系的构建,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格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建立起高灵活度的教学管理机制,促使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
4.3引入“以建促教”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划分成3个子项目,即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相关教师还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包括资源获取能力、课程设计能力等,以便实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更好应用,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加速。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视频录制、字幕制作、后期处理、资源上传等技术,而高职教师必须要掌握这些技术,并能够更好地使用。同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还包含测评、互评、考试等互动与评价活动的及处理,这些对相关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现。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