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6 10:38: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

篇(1)

一、以人为本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

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不是城市的形态建设,建造高楼大厦,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非农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既要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又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任务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城市化速度慢,农民工进市而不进城,形成了“半城市化”格局。全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江苏城市化率已达到63%,但农民市民化进程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全国2亿农民工包括其家属是有4亿农民尚未解决进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之路还很长,必须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经验来考察,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大致有两种演化指向:一种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同发展,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一种是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二元结构,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种演化路径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实践证明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这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促进相互融合,其基本路径是“五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就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1.发展规划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前提。要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从而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形成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集中建设中心城镇,扩大中心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作用;二要有计划地将农村自然村落向中心村集中,逐步形成农民集中居住区。江苏原有21万个自然村,经规划集中建设4万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而向新型农民社区发展。如此可节约3/4的建设用地和4/5的基础设施投资。

2.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优先建设城乡共享型基础设施。当前要将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集中搞好农村的道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水利、生态、治污等项目建设,重点突出乡村的通达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对基础设施的基本需求,使城乡基础设施良性互动,保障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3.市场体系一体化

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要充分发挥城镇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城市市场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水平。鼓励城市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发展,组织工业品下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在加快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同时,着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组织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特别要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4.就业保障一体化

就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要统筹协调解决城乡居民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就业政策,使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服务共享,促进农村劳动方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面,在农村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应保尽保,使农民享有应有的福利保障。

5.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服务资源从人力到财力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使广大农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对进城农民工要与城镇居民一样在子女就学、卫生医疗、文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得以切实解决。

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步伐,使社区成为城乡社会管理的新型组织,积极建立居家养老,扶贫济困、综合治安、人口计生等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将城乡新型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依靠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改革,要全方位进行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身份制度、土地制度、农民职业化制度、“反哺”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的全面创新。

1.身份制度创新

改变农民身份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户口登记,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进程。与此同时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就业服务、养老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买房安家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具名同等的权利,真正成为新市民。

2.土地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首要问题是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此土地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核心问题。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开发后的增值收益对农民的补偿水平,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等,集中换股、换保、换房后进城进镇,通过提高土地收益和土地置换,使农民获得进城后生产和生活的资本。

3.农民职业化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基业的关键是提高就业能力,要大规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农村要通过培训,培训新一代职业化农民。政府要引导农名职业化培训的投资并给予政策鼓励。

4.“反哺”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农业支援工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要创新“反哺”制度,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要在“两个反哺”的机制体制上创新,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工农协调发展。

5.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在引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管理。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将重心转向城乡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民主管理,由社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建设新型的城乡社区制度。

篇(2)

摘要:十突出强调城镇化建设,既是对多年来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城乡一体化的新探索。集中体现了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既有历史的积累,也有现实的需求。探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01-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建设作为新四化的突破口,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新红利。

一、 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十突出强调城镇化建设,既是对多年来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城乡一体化的新探索。它集中体现了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既有历史的积累,也有现实的需求。城镇化建设的红利意义重大和深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为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新路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国情的集中体现,也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三农”问题的破解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收获,但是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亟待解决。城镇化为彻底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出路,首先,通过城镇化建设,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农民变成市民,彻底解决我国农民数量过多,土地面积过少,农民生存困难的问题;其次,通过城镇化建设,拉动城镇的产业化规模,培育和发展大批中小型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把农民从单一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为发展现代的规模农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第三,通过城镇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农区变城区,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城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带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平均水平是61.2%,比全球水平低六个百分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家大、地域广、农村人口多达8亿,待转移的劳动力多。我国已成功向城市转移劳动力2.4亿,还有1.7亿等待转移,这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水电问题、生态环保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因此,我国城市化之路要警惕大城市病,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突出城镇化建设,多发展二三线城市,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之路。

 

(三)城镇化建设满足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战略之举

现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去依赖出口经济,受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锐减,这条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扩大内需方面,主要依赖于投资型内需,消费型内需始终疲软,今后经济转型要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就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打造经济新增长极的过程。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大致需要40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塑造文明城市形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以此来激活居民消费购买力,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二、黑龙江省发展城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九五”期末,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为51.9%,“十五”期末为53.1%,“十一五”期末为56%,2011年底,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为5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3个百分点。同时,作为传统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规划执行不力

“重规划,轻执行”仍然是目前一些地方或部门陷入的工作误区之一,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规划起来轰轰烈烈,实施起来无声无息”的现象,不仅使规划沦为形式,而且使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严重受损。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或部门把规划当“花瓶”,当作应付群众意愿和上级检查、人大监督的摆设。因此,需要加强规划的执行力。

 

(二)现行户籍制度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因此,需要破除城乡二元化的户籍障碍,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和迁徙。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人口流动量大,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先在黑龙江省试行两证(身份证、居住证)制度。

 

(三)农民工居住条件及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改善并解决

加大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让城市更多夹心层(农民工和飘在城市里的待业大学生)人群有更多获得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机会。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允许具备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租赁公租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篇(3)

1.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第一,人们在观念上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地区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深入,在GDP竞赛中更倾向于发展能够短期提高GDP的资源能源、重化工等富国产业,对于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对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缺乏认识,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中搞平均主义,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导致资源、资金、项目严重浪费。如一些地方对已成为“空心村”的农村,还在投入资金搞建设。部分领导干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缺乏科学认识,片面将其等同于城镇化、工业化,或城乡同质化。部分人对提高农民地位,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不认同,甚至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对立起来。

第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滞后。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当前西部地区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集约化不足、专业化不深、组织化不高、社会化不广的现状。

第三,空间要素集聚不够。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总量、社会服务等方面明显滞后,直接导致了城镇规模较小、生产要素的容纳能力弱、空间要素集聚程度低。与东部相比,西部大中型城市较少,导致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缺少能够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大的城市群和产业带。这些原因都限制了西部地区空间要素集聚水平,不利于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城乡发展一体化载体建设滞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载体是产业。从西部农村现状来看面临的问题也较多,一是特色产品开发不足,一些地区忽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虽然有一些设施农业,但基本停留在示范阶段,推广价值较小;二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一些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农业产业链没有形成,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三是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一些地区产业规划缺乏长远设计,没能形成集聚,导致竞争力不强。

第五,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建设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差。一是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开来,有研究认为,如果将城乡居民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货币化,那么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近40%。二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三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限制农民工工资和社会福利,获得了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积累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竞争优势,至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城农民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2. 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第一,培育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适应的市场化观念。中国城乡差距源于城乡发展中的市场化差距。一般来说,城市的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低,而市场经济是生产要素集聚的经济,而自然经济是生产要素分散的经济。目前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处于分散状态,导致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滞后。从一定意义上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的过程。按照生产要素集中化的市场经济原则转变观念:一是转变把所有农村都建设成为新农村的观念,树立按照要素禀赋差异的原则分类进行农村建设的理念;二是树立生产要素集中理念,采取土地流转、撤乡并镇、人口迁移、教育资源集中等措施推动农村要素集聚;三是树立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推进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理念,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四是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不只是农村的事,也是城市的事的理念。从舆论宣传上致力于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减少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种种限制。

第二,探索适应西部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西部农业经营体系滞后的状况,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完善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向农业企业集中,发挥土地规模经营优势;二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完善与推广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三是不断完善“合作社+企业+园区”、“农户+企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社会化水平。

第三,继续做大县城、合并乡镇,调整村庄结构。一是继续做大县城。拉大县城框架,加强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合并乡镇。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的原则,调整乡镇结构,扩大乡镇规模,建设好大镇(中心镇),架起县城与乡村要素流动的桥梁。加强镇政府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其它服务业的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调整村庄结构。村庄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村庄规模的扩大,既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也有利于改变农民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破解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然经济文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更有利于改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分散的状况。为此,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继续进行调整,以条件较好的行政村为基础,打造千人村、万人村,提高生产要素的集中度,促进农业现代化。

第四,发展西部特色的农村产业。利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着力推进产品―企业―产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品;二是以特色产品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四是以园区为依托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为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夯实基础、搭建载体。

篇(4)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篇(5)

【关键词】推进;城乡一体化;路径

城乡一体化理论是在不断探索城乡关系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进一步实现我国城乡融合,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深化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投资机制创新,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当前的投融资发展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深化城乡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目前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大制约“瓶颈”。建立多元化建设投入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进一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提供优惠、放宽政策环境,是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创新投资手段,进一步拓宽筹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投融资推进机制,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

(二)土地制度创新,完善土地使用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政策势必也要进行调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土地经营方式。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走出一条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要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三)社保制度创新,构建公平社保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完善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加大对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财政自身来讲,在地方财力总量有限,各项法定和刚性支出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投向城乡的资金必须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大财政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氛围。对我国来说,由于处在双重转型时期,即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处了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历史性、常规性所具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问题。因此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借助政府的力量来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府如何更好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实现自己的本质职能来看,在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实现从“发展推进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服务型政府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途径,以缩小城乡居民的国民待遇差别为目的,从担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到更多是担当社会发展的“推进力量”,从“发展推进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历史的必然。

三、抓好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一)打造农业特色板块,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导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所谓现代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二)重视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新型农民,又被称为“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当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把他们培育成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特色小城镇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小城镇,如何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快速发展而又避免雷同,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城镇化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以特色树城兴镇。实践证明,小城镇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走特色小城镇发展道路。

(四)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在推进和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变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对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认真做好实验工作,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确保实验工作取得成效,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篇(6)

马林东(1987—),男,满族,黑龙江省集贤县人,在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农业资源利用。

通讯作者:徐秋(1987—),女,汉族,黑龙江省桦南县人,在读硕士,管理学硕士,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摘 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今非昔比,但在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急转之下,国家适时颁发《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该文从国际层次、国内层次、区域层次深刻解读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分解纲要,以指明珠三角发展方向,最后对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方式与动力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30余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深刻剖析《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三角区域发展指明方向。

1.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解读

1.1国际层次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79-2007年,广东连续28年GDP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在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的大环境下, 同样给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以沉重打击,珠三角地区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显现,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当前一个全新形势的这样一个全球环境背景下,国务院批复这个区域性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金融、航运、物流、会展和创新中心。

1.2国内层次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

《纲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珠三角的改革发展事业纳入了国家整体战略的范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王裙告诉记者,珠三角的成长和成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样,珠三角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纲要》的出台,使广东与泛珠三角其他省、港澳台及东盟地区的合作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有力地促进奥港澳三地社会文化融合,确保“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三角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1.3区域层次

从区域化到全球化,城市产业发展还要适应全球化需求,从全球城市体系中丈量自身的长与短。其核心思想在于区域要尽力规避完全市场条件下一体化策略的诸多弊端,要把发展权力下放到基层,让其拥有地方发展自。

深化改革先行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践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纲要》鼓励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2.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分解

伴随着各方人士对《纲要》解读的深入,焦点已从宏观的解读到微观分解,该文主要从软、硬环境两方面进行解读。

2.1软环境

软环境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制约珠三角城市间环境治理合作的原因:主要是政策规划不协调,综合决策缺位;跨政区环境治理合作缺乏法制基础;生态整体性与行政空间分割存在矛盾;城市间环境管理合作机制不完善等。为促进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纲要》提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强调珠三角各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2.1.1体制机制。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需要珠三角地区的各级行政机关树立以跨边界为基础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实行重大事项的契约化协调机制、跨区域的行政立法协作机制、常规化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纠纷的行政自我解决机制。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首先需要树立以跨边界为基础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降的公共管理世界中,区域内各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跨边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

2.1.2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在深入贯彻落实《纲要》,适应广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抓手,以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抓住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进驻省级现代职业教育基地的契机,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2.1.3科技、体制。1)增强制造业的内生能力,以技术、创新与品牌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学习和借鉴它们的宝贵经验。3)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政府的战略引导与政策措施不可或缺。

2.2 硬环境

硬环境指基建中为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2.2.1基础设施。研究珠三角九市近十年来基础设施的投资额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与其GDP的增长成正相关。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率和改变生产环境来实现的;在基础设施投资的领域,我们不应该简单重复建设,应把重点放到提供高效、高服务的基础设施上去。只有平衡了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选择,改善其服务和提高效率,才能提高基础设施对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发挥基础设施在在缓解危机时的政策性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硬环境。

2.2.2社会事业。珠三角公民在享受底线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进一步享受到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逐步实现对接共享并最终达到同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态与环境等方面。

2.2.3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是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力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我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而一体化则是按照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长期以来必须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走“软”“硬”兼施的协调发展之路,依靠珠三角的整体优势和产业特色吸引投资者和客商。

3.珠三角一体化

3.1错位模式下同城化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向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 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区域, 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节点。然而, 全球化在加速城镇密集地区形成的同时也给其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在:区域联动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的城镇化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变革,资源和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地域文化受到侵蚀等。表示,只有通过各城市间适度竞争形成错位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珠三角地区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

因此,毗邻城市要走向一体化,关键是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及互补的程度。只有区域经济的产业存大差异性, 互补性产业的联合才有动力, 各种要素形成经常性对流、辐射,使人才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互通有无。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在以下4个主要领域,即由于各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形成的资源合作;由经济合作区内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而形成的产业合作;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所构成的基础设施合作;最后是在谋求共赢的利益组合基础上,建立起开放、健全、有序的统一大市场。

3.2 非均衡发展模式下珠三角城乡一体化

从整个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上看,珠三角选择的是“以城带乡”模式发展的,这是区别于长三角城乡统筹规划模式的。它采用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先优先有基础优势的中心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发展,然后再通过政府的引导及政策的倾向使得城市带动周边农村发展,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来缩小物质财富的差距,共同发展。由于非均衡发展模式本身就具有阶段性的,以使得珠三角的城乡一体化也具有阶段性。珠三角的城乡一体化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城市工业的转移阶段,城乡资源的互通阶段。

3.3 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珠三角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才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关键。(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晶华.珠三角区域的创新路径选择与增长转型,大城市群发展研究,2009,(1):117-125.

[2] 姚华松.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 开创珠三角发展新局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之解读).

[3] 杨宁芳.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及策略研究,特区经济,2011,(9):27-29.

[4] 张晓,张娴.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珠三角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山 西 建 筑,2010,36(24):40-41.

[5] 城市一体化如何避免新的“窝里斗”珠三角协调机制正在形成,中国政务信息网.cn.

[6] 雷兆阳.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三个关节点,探求,2009,(6):40~43.

[7] 王尚,赵新.广佛同城化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9,(19):107~110.

[8] 马凤华,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差异与分工选择,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11(2):14-17.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meet some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is how to achiev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mall tow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小城镇是指人口在20 万之下的小城市、县城、建制镇或者是还没有设立建制镇的集镇以及拥有较大规模集市的小城镇。其往往位于城乡的连接部位,是两者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沟通两者之间的物资、信息交通渠道的作用。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城镇发展战略中都强调了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要求。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从战略角度就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在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发挥积聚作用,促进城乡资源互动

从本质上来讲,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一个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分布的过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将那些分散于各处的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资源的规模效应,进而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的目的。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比农村更具有资源的积聚功能。它通过现代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支撑,促进了人口的集中、产业的集聚以及土地的集约,彻底的改变了农村发展空间的无序、分散状态。

1.2 发挥节点作用,促进城乡平等化

我国城乡之间的不公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其不公平的问题相对突出,成为了限制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障碍。小城镇是城乡发展模块之间的节点,它在提高农村发展动力,带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拓展城市公共服务范围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小城镇能够将城市的公共服务,商务服务等承接起来,将之与农村连接起来,进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服务水平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等得到良好发展;启下,可以带动农村发展,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来扩展其规模及建设水平,将农村电、气、水、路等实现全面覆盖和发展。

1.3 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城乡融合

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个分离的状态,这不仅体现在制度上的区别,同时还体现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小城镇可以称作一个城乡之间的混合社区,发挥着城乡基本制度以及文化体系融合的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在小城镇的创新与示范作用,实现体制的创新,给城乡一体化推进提供支撑性的作用,诸如户籍管理、劳动力培训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实现城乡制度的衔接。其次,通过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推进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使得城市文明向农村拓展,城市吸收农村的优秀文化,两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

2、城乡一体化环境下小城镇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科学规划与有力执行

前期的规划是保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实际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重建设、轻规划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规划资金不足、规划不同步,缺乏协调、总体规划欠缺整体性与前瞻性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土地的利用和规划缺乏应有的协调,尤其是通信、电力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与城镇的总体规划欠缺协调,难以配套发展。再者,在规划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性、权威性以及强制性的作用,执行中的随意性过大,导致规划中的设计目的不能够实现。例如,一些小城镇为了招商,过于迁就投资商,允许他们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变更,导致之前的规划和设计都没有实现。

2.2 欠缺产业聚集能力

通常认为,只有当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左右,而城镇人口在两三万之间才能产生一定的积聚效应。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城镇的聚集能力有限,存在着非农化程度低、吸纳富于劳动力以及发展二、三产业的能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布局,欠缺有特殊的承载经济。同时,大多数的小城镇都缺乏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支撑产业,产业类别与市场上的产业相似度过大,而自身的产业规模又较小,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低,不能给小城镇提供足够的经济动力,同时缺乏对自身区域农民的吸引力。

2.3 资金、土地瓶颈亟待突破

我国当前小城镇的财政收入情况并不乐观,一些小城镇的负债情况严重,能够从有限的财政资金当中才抽出资金来进行城镇建设依然在少数。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城镇规模一般较小,且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导致城镇经营的投资回报率较低,企业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在投资方面,政府依然是投资的主体,而其他的融资渠道又欠畅通,难以将社会的闲散资金有效的调动起来。在土地的开发来看,绝大部分的小城镇土地依然处于一个粗放性开发的水平,具有极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土地集约程度及利用效率下降,制约了小城镇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2.4 相关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

当前,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尤其是是在户籍制度方面,农村户籍人口进入城镇不能获得城镇户口的“市民”待遇。这种形式不但将户籍与就业、教育进行人为的割裂,同时还限制了人口往城镇的转移,对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等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同时,各个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城镇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将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对医疗、教育、就业以及经济保障体制的建设不予完全重视,不利于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3、实现小城镇的良好发展的若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