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5 15:33: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篇(1)

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例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在C、N、H、O、Ca、Zn等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若要补充含该元素的药剂,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能少服也不能多服,其原因是 。缺钙会引起佝偻病,下列物质可用于人体补钙的是。

A.CaOB.Ca(OH)2C.CaCO3

解析: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硒、碘、氟等;补充这些元素应该适量,因为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CaO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Ca(OH)2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用于补钙的是CaCO3。

答案:Zn,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C。

2.营养素与人体健康

例2为了确保人体健康,需要吃些粗粮。玉米是营养成分丰富的优质粗粮,玉米中的主要成分见下表。

(1)上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类。

(2)玉米初加工可得到淀粉,淀粉属于(填序号,下同)。

①无机物 ②糖类 ③有机合成材料 ④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在玉米的主要成分中,阅读表格可知,含有蛋白质、油脂、糖类、水和维生素B族5类;糖类包含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所以淀粉属于糖类,而且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1)5;(2)②④。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例3《食品安全法》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某些奶粉中因为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身体造成极大伤害,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中含有氮分子

B.三聚氰胺中C、H、N三元素质量比为1∶2∶2

C.三聚氰胺由3个C原子、6个N原子、6个H原子构成

D.三聚氰胺由C、N、H三种元素组成

解析: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可能含有氮分子;三聚氰胺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质量比为6∶1∶14。

答案:D。

二、化学与能源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例4电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在①水力发电 ②风力发电③燃煤发电④太阳能电池⑤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获得电能的方式中,由化学能转变得到的是 和 (填序号)。

解析:由化学能转变得到电能,一定要发生化学变化。在5种获得电能的方式中,只有燃煤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是由化学能转变得到电能的。

答案:③,⑤。

2.化学反应与能源

例5“嫦娥一号”卫星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变化,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

。对于目前全世界出现的能源危机,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至少填两种)。

解析: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氢气作为燃料不仅能够产生大量的热,而且由于生成物是水,所以对环境无污染;应该合理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答案:物理,2H2+O2 2H2O,无污染,太阳能、风能等。

三、化学与环境

1.pH与酸雨

例6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

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解析:0~2分钟时,pH由4.8减至4.5,2~5分钟时,pH维持在4.5不变。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0~2分钟时雨水酸性逐渐增强;2分钟后,雨水的酸性趋于稳定;酸雨主要由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等。

答案:A。

2.化学知识与水污染

例7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粉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将海水淡化”属于水的利用,与防止水污染没有关系。

答案:C。

3.化学知识与温室效应

例8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两种即可)。

(2)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3)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理由是 。

解析:通过开发新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措施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液化时放热;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增加了海水的酸性;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深海中与通常状况相比,压强大、温度低,所以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会变大。

答案:(1)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2)释放。

篇(2)

关键词:基本观念;元素;元素观;构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1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05

在初中化学阶段,对于“元素观”的基本理解是: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100多种元素组成了世界上数千万种物质;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包括元素种类不变、质量守恒;每一种元素对应于一类原子,由于原子不易发生变化,所以元素不易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的种类、原子结构排布等周期性变化的直接体现形式。“元素观”以这种直观的形式呈现,使得观念的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思考和反思体验中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在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写道:教材在编选概念原理知识内容时,应重视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将化学基本观念渗透在教材内容中,通过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形成。这些基本观念又是通过各级主题和具体的课程内容来支撑和建构的。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本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不仅规定了学生学习的具体课程内容,而且要求利用这些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上述核心化学观念。元素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对元素观的构建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是元素观构建的起点教学,也是元素观体现较为集中的一个课题,上好本课题对构建元素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元素》两个课时的教学中对元素观构建关键设计如下:

一、温故而知新,引出元素的概念

教学片断一:

[教师]二氧化碳、氧气分别由什么构成?

[学生]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

[教师]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分别由什么构成?

[学生]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展示]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的球棍模型。

[教师]这两种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

[学生]氧原子。

[教师]二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的质子数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回看教材53页表3-1。

[学生]都是8。

[教师]把质子数是8的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教师]把质子数是1、6、11......称为什么元素?

[学生]氢元素、碳元素、钠元素......

[教师]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教师]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那么元素的概念能否描述为:元素是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或元素是电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多媒体展示以下两个表格:

[学生]三种碳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都是6,而中子数分别为6、7、8不同;三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都为8,而中子数分别为8、9、10不同。以上两个表格中数据充分说明,元素是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请对照教材54页图3-12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回忆离子的形成过程,列举出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是多少?

[学生]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都是11,而电子数分别为11、10不同。

[教师]请再举出氧原子和氧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是多少?

[学生]氧原子和氧离子质子数相同都是8,而电子数分别为8、10不同。

[教师]用以上两个实例说明元素是电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元素概念是第一课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学生在没有同位数知识准备时,难以理解,学习元素概念的困难还在于实际应用中与原子混淆。为解决以上难点,我在“教学片断一”中通过设置问题链――逐层分析――得出概念――思维辨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地接受元素,并加深对元素概念理解,为元素观的初步建立打下基础。

二、讨论见真知,得出元素守恒观

教学片段二:

[多媒体]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学生]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设计意图:元素观中还包含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不变的元素守恒观点,这一观点是元素观的核心点之一,但由于在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原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的铺垫,本课时又学习了元素的概念,因此对这一观点的学习,是重点但不再是难点了,再者本课时对该观点只是初步学习,因此该观点本课时不宜过度拓展,因为在第四单元利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会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和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动画示意,再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此在“教学片段二”中我直接让学生对照实例讨论,初步构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的元素观这一核心观点。简明扼要,直击要害。

三、联系微观、实际,突出元素物质观

教学片段三:

练一练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加以改正。

1.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构成。

2. 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学生]1. 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或水由水分子构成......

2. 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教师]从宏观角度,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上述的两个习题中提到了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等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用标箭头的方式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结果。并让他们相互讨论纠错。

[多媒体]:

1.二氧化碳由 组成。

2.二氧化碳由 构成。

3.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知道了元素的概念,但对它的认识是表面的、空洞的,那么如何让元素直观和丰满起来呢?那就必须让元素与物质联系起来,在学生已知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基础上,我注重联系微粒观和生活实际,在“教学片断三”中我采用练习――总结――对比――再练习的方法,让元素与物质联系起来,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也能摸得着。通过讲解、训练和对比,初步构建元素观中的元素组成物质,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组成了世界上几千万种物质这一观点。

教学片断四:

[教师]活动一:调查元素在地壳中、空气中、海洋中、生物细胞中、宇宙中等处的分布情况。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

地壳中:O、Si、Al、Fe...... 空气中:N、O...... 海洋中:O、H、Cl、Na...... 生物细胞中:O、C、H、N、Ca...... 宇宙中:H、He......

[教师]活动二:调查食品、补品、饮料、调味剂等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展示一:

展示二:

产品名称:自然食用盐

配料表: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钙(以Ca计)mg/kg≥500

镁(以Mg计)mg/kg≥1000

钾(以K计)mg/kg≥300

碘含量(以I计)20-50mg/kg

净含量:400g

分装者名称:福建福州盐业分公司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元素存在于物质中,它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身体大量缺少某种元素时,就会生病。我们每天都必须均衡的摄取各种营养元素。最好是从食物中去获得。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

[多媒体]1.儿童、青少年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的症状;

2.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3. 一些微量元素的食物来源。

设计意图:在学习元素分布情况时,没有采用教师介绍或阅读记忆的方式而是设计成“教学片断四”中的研究性学习,分小组分任务调查元素的分布情况和收集食品、补品、饮料、调味剂等标签,在小组收集资料和汇总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元素存在真实性,让元素在学生的脑海中丰富和生动起来,真正意识到元素存在于身边的物质中,巩固元素的物质观。

四、结合元素周期表,探索元素规律观

教学片断五: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中的元素周期表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6个族。

[探究]1.参见教材60页图3-17和61页表3-3,在元素周期表中逐一查询这些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等)并将其中标明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含量的多少、属于金属元素还是属于非金属元素等)。

2. 考察每个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联系?

[学生]每个周期的开头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除第一周期外,其它周期从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元素》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应用和存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已有了常见的一些元素,但是是个别、零碎和局限的。如何让元素系统呢?《元素》第二课时中对元素周期表教学是让元素有序系统的关键一环。初中化学对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要求是很低的,新课标中要求是: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因为要求低,教师容易忽略该内容的教学,教学中往往是一带而过。只是不利于元素观构建的。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是元素观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这一课,让元素有序、规律化,是构建元素观的关键点之一。在“教学片断五”中我采用观察、讨论――汇报总结――再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课标教学要求范围内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律有一个初步认识,从宏观角度初步构建元素的规律性观点。

教学片段六:

[多媒体]

以上是1-3周期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请观察:

1.每一个横行(周期)排列特点。

2.每一个纵行(族)排列特点。

3.每个周期原子结构呈现哪些周期性变化?

[学生]每个周期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每个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每一个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设计意图:初中阶段对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如果只停留“教学片断五”的层面,那么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表面的、浅层的。既然学生已经有了原子结构的基础,我认为可以从原子结构的层面再认识元素周期表,再总结出微观层面的周期律,这样学生对周期表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也从微观角度初步构建规律性观点。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它是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后在头脑中提炼的,在考察相关的化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基本概括性认识。它决定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一种化学观念的构建要有一个完整规划体系。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元素观的呈现形式是: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空气、氧气的性质和变化的基础上进入微观世界,让学生接受微粒、认识各类微观粒子,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扎实的微粒观,再基于原子概念提出元素概念,逐步构建元素观。这种构建思路是:分子和原子―原子―原子结构―离子―元素―物质分类―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再通过化合价、依据化学式和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帮助学生对元素的认识从定性走向定量。因此对元素观的构建不是仅依赖《元素》这两节课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这两节课的教学只是建立起元素观的基本雏形,在后续的教学和训练中还要不断的巩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

篇(3)

关键词:情景创设;思维;细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初中这个年龄的学生特点是不会听话;注意力不集中;吃不了苦;个性强而心理承受力弱。艺术处理会使一名化学教师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门学科为起始学科,知识点情景再创设的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怎样保持学生的战斗力?我们需要改变……

一、教学思维的改变,做个有心人

在初中教学时,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书上知识讲完之后,教师可以改变实验,边提出问题,边实验。

问题:带火星的木条一定在纯氧中才能复燃吗?

实验:用排水法(纯度高,提高实验成功率)收集一瓶氧气,盖上玻璃片,正放到桌面上,在玻璃片上倒放一个装满空气的集气瓶,抽去玻璃片上下颠倒集气瓶,取下在两个集气瓶口分别盖上玻璃片,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瓶中,带火星的木条都复燃。

证明:当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木条就能复燃。

可以利用本题拓展:若瓶口之间不漏气,可以求出此时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二、平时教学细节要求要严格

近年中考对化学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求很严格,如,铝元素的书写AL或Ai;镁离子的写法mg2+,Mg2+,用四线格规范着写,开始学化学时,化学元素符号这样写很有必要;另外答题不严谨,也是扣分点,如:环保,平时教学时,要说出环保的原因;计算题格式不规范。艺术处理,这些小问题将拜倒在你的XX下(脚下)。上课有时语言要有点风趣。

三、实验装置的改进

问题: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实验:在空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3 ml碳酸钠溶液,用小试管装2 ml稀盐酸,用细线系小试管放入瓶中,将塑料瓶捏扁,扭紧塑料塞,在天平上先称,颠倒矿泉水瓶使药品混合,再称量。

优点:1.实验操作简单,第一次称质量时捏扁塑料瓶,避免在瓶口系气球,反应产生的气体导致的浮力对托盘天平是否平衡的影响。

2.节约药品,避免再用药品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废物再利用。

四、通过练习题体现知识点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每节课中学生要接受的信息量很大,需要培养的技能很多,所以需要学生有计划地加强练习,这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练习形式要注意多样化,可以将考点、易错点融合在题目中进行有效的讲解,使学生透彻地理解。

讲完沪教版第二章时,为了学以活用,我补讲了测产生气体的体积。

1.直接法测产生气体的体积

如:测生成氧气的体积

(1)图1发生装置接注射器(如图2)

a.读数时一定要等到装置冷却下来;

b.若注射器起始体积V1,最终体积V2,则生成氧气体积V2-V1

(2)图1发生装置接量筒(如图3)

a.读数时一定要等到装置冷却下来。

b.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时,在①即进行收集。

①气泡连续均匀时

②刚开始有气泡时

(该知识点与收集纯净氧气知识点,思维有冲突,讲透彻)

c.最终读数时,调整量筒,使量筒中内外液面相平

d.图中有一处不足请在图中改正。(由于试管冷却,气体要回流,所以量筒中导管要伸入液面以上)

2.间接法测产生气体的体积

如: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1)图4接图5装置通过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进入广口瓶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2)图4接图6,测二氧化碳体积,气密性检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刻度管中倒水,若刻度管与干燥管中水面出现稳定的高度差,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上述图6这样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将偏小。怎么改正?干燥管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实验前要注意操作调整刻度管使刻度管与干燥管中液面相平。最终读数要注意操作调整刻度管使刻度管与干燥管中液面再次相平。目的:测得标准大气压下气体体积。虽然起点低,但对学生却是高要求。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充分地理解怎样测产生气体的体积。这样将知识点充分磨碎,学活,紧贴中考。

上次参加由市教育局、市电教馆组织的骨干实验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观摩了王金龙专家就疑难实验的现场操作和改进说明,通过参观学习,与教师互动,与同行进了交流探讨,其中在初中实验中高温的获得直接可用电阻丝的打火机来加热药品,简单易操作,方便携带,而且从日常生活中获得高温热源,提升了教学效率。

上课对某些知识点的情景再创设,能让我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情景再创设是爱学生的体现,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初三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篇(4)

广义上的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钙等。但氧与电负性更大的氟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则一般称为氟化物而不是氧化物。

氧化物按照是否与水生成盐,以及生成的盐的类型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其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作业设计;布置策略;成才

长期以来,初高中阶段一直是学生们所谓最艰苦的岁月,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被作业所占据。不仅学生们学得苦,教师教得也苦,教师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批改,学生要面对长期的机械性重复、高消耗低收获的作业。长期的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模式确实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和知识掌握,但学生们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题海战术必然是高耗低能。新课程理念将学生的减负工作作为改革核心,但这样势必会带来学生学习时间的减少,间接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对此,教师必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从难度、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等角度对初中化学作业布置进行改革,提高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效率。

一、设计梯度性化学作业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中化学是学生们接触较晚的一门学科,因此,初中化学的作业设计必须遵循梯度化设计原则。对于化学学习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初中生,教师的作业布置必须从基础性知识入手,逐渐深入,梯度化布置作业。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学生们才能学好化学。教学初期,教师必须以基础性化学知识教学为主,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们畏惧化学作业。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必须具有自己的思路,注重化学教学的梯度性,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一步步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只有学生们学得轻松,作业完成得有兴致,他们才会逐渐学好化学,爱上化学。例如,笔者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章节的教学上,是按照如下的顺序设置作业的:基础、性质、提高、拓展、探究。首先,安排学生们完成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作业,包括其组成元素、物理属性等;其次,布置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作业训练;接下来,对化学的性质运用进行提高训练;最后,才是相关探究题、提高题的训练。

二、设计合理难度的化学作业

在完成一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必须布置一定量的训练巩固作业,这样的训练习题必须具有合理的难度。如果作业布置偏难,学生们会感到无能为力,畏惧化学学科,产生作业抄袭现象;要是作业过于简单,学生们又会轻视化学学习。笔者认为,合理的化学作业难度应以70%的学生可以完成为标准,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刚刚成型,很多学生的学科素养仍不健全。对此,教师必须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为学生们制定合理难度的作业。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化学旨在初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让学生对化学世界产生初步的认知。所以,初中化学的难度相对而言不是很高,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所以,在初中化学的作业布置上,教师必须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辅之以必要的难题,在考虑到大多数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满足一些优等生的需求。对此,中考的化学试卷也是如此安排,70%的基础知识,20%的提高型知识,只有10%的难题。

三、设计趣味性化学作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喜欢上化学学科,他们才能学好化学。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驱动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进行趣味性作业设计的改革,将枯燥的化学作业题与趣味性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实现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同时,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带头作用,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运用趣味性的生活案例充实化学课堂。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很多学生是因为教师的幽默和友善而爱上这门学科,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榜样作用。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知识,有些教师安排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师安排学生结合元素性质进行记忆,也有些教师将其编织成绕口令的形式。实践证明,后者的效果远胜于前两者。在化学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也同样应该如此。例如,在“溶液配制”章节的教学里,教师将溶液配制的题目与杀虫剂的制作相结合,给原本的题目赋予一个精神内涵。如此一来,既实现了化学作业布置的趣味性,也实现了作业布置的生活化。

四、设计开放性化学作业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越发应试化,只要是考试涉及不到的内容,教师统统不讲,更不会布置作业了。如此一来,也就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打压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化学作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验证,实现有效的化学教学。例如,在“自然界的水”这一章节的教学里,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怎样才能节约水资源?水资源的再生是否有可能实现?为了达到开放性作业布置的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多回答一点多加一分。这样的作业既具备难度,也不乏可行性和探究性,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作用显著。还记得笔者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给学生们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如何利用家庭中常见的器材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有可能的情况下,教师给学生们展示自己制备装置的机会。有些学生带来了木炭和打火机;有些同学只带了打火机;更有些同学只带来了一个塑料袋,朝袋子里吹了一口气,说道:这样就是我制备的二氧化碳。虽然制备的结果有好有坏,但学生的思维无疑得到充分扩散,课堂氛围几度,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高涨。

篇(6)

一、链接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必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则略去了人类探索化学知识的丰富历程,是抽象化、简约化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化学史为媒介,适时地穿插化学史实,使学生了解化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现存状态甚至发展可能.学生对化学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对化学知识就“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讲“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朴素观点――“万物都是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到19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著名的“原子学说”,从汤姆森发现电子到20世纪初卢瑟福的“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从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到“波尔理论”……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是曲折的、艰辛的.通过展现化学知识诞生的绚丽历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情感、兴趣油然而生,对化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非常敬佩.化学史的链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入式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

化学家对化学知识的探索与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历史的相似性.化学史可以以知识建构的方式融入初中化学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方式,将“学术形态的化学”转变为“教育形态的化学”,将化学“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像化学家那样展开化学实验、化学研究.例如,在讲“氧气”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英国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的实验,启发学生展开化学思考:加热氧化汞,释放气体;将生命体,如老鼠等,放入这种气体中,存活的时间比在空气中长;蜡烛在这种气体中燃烧得更旺盛,放出更强更亮的火焰.这种气体是什么气体呢?学生纷纷判定这种气体是氧气.当学生了解到普利斯特虽然做出了这样的经典实验,但是由于燃素说占统治地位而未得出结论时,他们强烈地感受到科学进步的不易.又如,在讲“铝”时,笔者从拿破仑三世用铝质餐具入手,引导学生走进以铝为核心元素的材料世界,与学生探讨生活中铝的广泛应用及原因,最后展望以铝为核心的含铝材料在未来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教学,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三、文化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篇(7)

考点1:六类营养物质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例1(2016・常德)下列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油脂

研析与解答: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属于有机物,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答案:A

考点2:某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例2(2016・泉州)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

B.用铁锅作炊具烹调食物

C.用加碘食盐作调味品

D.用甲醛溶液保r大白菜

研析与解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铁锅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提供碘元素,防止大脖子病发生,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物。

答案:D

考点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例3(2016・苏州)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缺铁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研析与解答: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人体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引发贫血,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使人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

答案:C

考点4: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例4

(2015・荆州)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下列饮品中,可能不含有机物的是()。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研析与解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然也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等物质,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无机矿物质。可能不含有机物,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

答案:C

考点5:有机合成材料

例5(2015・揭阳)下列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红木家具

B.塑料饭盒

C.玻璃茶杯

D.铁制水管

研析与解答:红木家具属于天然材料,塑料饭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茶杯属于硅酸盐材料,铁制水管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B

考点6:化学与社会发展

例6(2015・汕尾)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焚烧废弃塑料

B.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C.控制企业排污

D.丢弃实验剩余药品

研析与解答: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深埋处理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控制企业排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实验剩余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和毒性的,随意丢弃也会污染环境。

答案:C

你学会了吗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的是(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大量食用海带

D.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肉质鲜美

3.图1是某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的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包装标签上所说的钙含量是指――(填“单质钙”“碳酸钙”或“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

(3)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A

2.B